“阿音。”他笑著看向她,率先開口,聲音一如往常的溫醇。
蘇苑音應了一聲,再度瞧向他時眼睛裏已經有了神色。
“表兄近日如何?齊軍那邊...現下可棘手?”她問。
她煞有介事的問起,薛鳴岐失笑幾聲:“還尚可,我不過是廢點腦子,若說是辛苦,遠不敵那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他說罷,正巧吹來了一陣涼風,她涼得瑟縮了一下脖子,耳邊傳來他三兩聲輕咳。
她微蹙起眉,正想要說話,反觀他倒是不甚在意,先笑道:“祖父知曉這趟是你來,在裏頭憂心著呢,快進去叫他瞧瞧。”
蘇苑音點點頭,沒見過外祖父發怒,但是薛家上下的人都怕他,擔心受責備,她歉疚地瞧了薛鳴岐一眼,又再度將人一起帶了進去。
薛時山瞧見蘇苑音這便就到了,一身風塵仆仆,衣裙上還都是灰沒來得及換下,也不知是不是他錯覺,人好似都累瘦了,灰頭土臉的,哪裏像是之前剛進府時那個白白淨淨的外孫女,來得這般急作甚,好在沒摔馬。
見他麵色不虞地搖搖頭,蘇苑音有些心虛地往薛鳴岐身後藏了藏,哪裏頂什麽用,不過是心裏求個安慰,隨即才聽沉吟許久的人才開口:“可有餓了?”
蘇苑音愣了愣,覺得外祖父的眸光突然都有些熱切起來,最近隻違心搖搖頭,扯了個小謊。
最後竟誰也沒怪她,倒是她自己吃得撐到扶著牆才走出的院子,被薛鳴岐帶著去安頓好。
她認床的毛病犯了,胃又漲得厲害,這次來一路騎馬,春棋幾人都沒帶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她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又穿好鞋,身上又加了件褙子,走到外頭消食。
入了秋,沒什麽好景致,長史府不大,人卻多,屋子自是緊湊,她被安置在薛鳴岐住下的院子裏的西廂房。
輕手輕腳出去,卻瞧見對麵東廂房裏還點著燭,偶還會伴著幾聲輕咳。
現在時辰已經不早,她狐疑正想過去問問,卻突然之間擂鼓大作,響徹整座廣漢城。
眼前的房內有人疾步而出,打開門瞧見她後頓了頓,也沒來得及問應由,隻道:素來溫醇的聲音難得見一絲慌亂:“是敵襲,你好生待在此處莫要亂走。”
說罷,他已經疾步朝著院外走去,身後又突然被人叫住。
蘇苑音跟上去將手中的湯婆子遞給他:“夜深露重,表兄顧忌著些。”
作者有話說:
感謝追文!明天努力寫肥肥章~
第149章
蘇苑音才一剛來,就正巧撞上了齊軍的第一次敵襲。據說前些天不過才是彼此之間的相互試探,兩方都有了,後是齊軍先退兵。
因著他們的舉動太刻意,薛照年沒叫繼續追,先叫將士都退了回來。
這一役之後,本以為他們會消停些幾天,沒成想竟是出乎意料的急切,隻怕是因為南邊快抵抗不住,緊接著那邊就又向著這頭施壓。
齊軍在外頭攻城,喊殺聲震天的響。
薛鳴岐走後,蘇苑音依言在廊下幹站了半晌,這許是比在錦西或是七盤嶺都還要危急的情形,因為能很清晰聽見院外往來匆匆的腳步聲,亂中有序,盡管事發突然,但想必應該是應對得當。
相現下好似又不同她在錦西或是七盤嶺的時候,少了蕭闕時不時的插科打諢吸引走她的主意裏,多了幾分對戰爭的身臨其境,叫她也跟著被這種緊張的氛圍所牽動情緒,一直等不著薛鳴岐回來,素來還自詡是沉得下心的性子也不禁有些惴惴不安。
再後來就連外頭的聲音都變弱,她心裏生出些焦躁,也顧不及什麽薛鳴岐走時所說的話,抬腳就往外走,最起碼得知道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隻剛一出院子,就撞上了薛鳴岐。
四更天了,隻瞧見她還未歇下,薛鳴岐訝異地瞧了她一眼,無奈開口道:“你勸人的時候說辭倒是一套一套,怎到了自己頭上的時候就轉不過彎來了,在這幹站著,也不曉得要進屋,要是凍著了,祖父回來可要拿我是問。”
“祖父親自出城迎敵去了?”
蘇苑音一下子就抓住話頭,又看他還算是四平八穩的神色,很是從容不迫,她也跟著定了定心,跟著他往回走,進到薛鳴岐的屋子裏。
不比外頭的寒涼,薛鳴岐的屋子裏暖融融的,如今廣漢戰事吃緊,屋中沒燒地龍,她視線落在了那盆燒地通紅的炭上,隨即才又瞧向桌案上攤開來還沒來得及闔上的軍報。
薛鳴岐已經先她一步在炭盆前坐好,旁邊溫著的熱茶正冒著嫋嫋白煙,他拿起長柄茶勺舀了碗熱茶水遞到桌邊的另一端給她,又自個兒添了塊炭,每樁事他都能用上足夠的耐心,舉手投足都不經意的流露極好的君子儀度。
“方才大皇子蕭瀾在外頭叫陣,他此刻是齊軍主帥,祖父若是不親自迎敵,不利於助長我軍士氣,還會留話柄於人前。蕭瀾這是有意為之,故意引祖父出去對陣,既是要正麵應對,若是順利,廣漢這邊的局勢也僵持不了多久了。”
蘇苑音才剛來,對現下廣漢的局勢還並不太清楚,隻是聽著薛鳴岐的話,蹙了蹙眉,隻覺得有些奇怪,大皇子逼戰,又自甘以身做餌,那手中可是有必勝的什麽底牌又或是圈套。
末了,她又抬眼瞧了瞧薛鳴岐,抿了抿唇。
看出她的疑慮,薛鳴岐笑著安撫:“放心吧,祖父馳騁沙場數年,蕭瀾此人卻全無經驗,縱是再有謀略的人,又或是在盤算著什麽,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起不了什麽作用。”
怕隻怕上京城裏的爭鬥會延綿到廣漢,權力的傾軋之下,有的人蒙在鼓裏,有的人被出賣,有的人等在暗處,伺機而動。
後麵半句他不過隻是個推測,沒說出來惹她恐慌,左右這場仗已經避無可避,現下這般已經是既定結局。
隻往身前的炭火邊伸了伸手,火燒的正旺,他手心能感受到那種灼熱的溫度,隻是半點都傳不進泛著寒意的骨頭裏。
聽完他的話,蘇苑音所有所思地點點頭。
薛家軍悍勇非常,若是沒有把握,外祖父又怎敢將廣漢這邊全都攬在自己身上。
若是不出什麽岔子,應對起來當是不難,隻是她好像漏掉了什麽重要的東西,至於那是個什麽東西她現在一時也想不起來。
她伸手握住還冒著熱氣的茶碗,熱度隔著碗壁傳到她的指尖,那是她有些受不了的熱度,於是又極快的放開。
其實如今除了等,他們都沒剩下什麽該做的事了。
若是這般想,心自然而然就沉下。
她垂下眼簾,瞧見薛鳴岐正輕輕抬起汲取著熱度的手背,是沒有血色的白,交錯的青筋一直往手腕上延伸。
她偷偷抬眼打量了薛鳴岐一眼,清了清嗓子:“我之前聽洛蔓笙提過,洛家一開始被定下的罪是殺頭,隻後來突然出現了那道流落在雍州的密旨,才改成了流放。”
她頓了頓,複而又瞧著他,起先本也沒將這兩件事給聯係在一起,隻那日聽了舅母口中的話,才逐漸起了點疑慮。
“所以那道密旨可是你尋回來的?”她突兀地問,但是她想他應是懂的。
薛鳴岐聽罷隻露出些清雋的笑意,思緒被拉遠了些。
尤記得那個布滿了瘴氣的泥潭是徹骨的寒冷。
當地人稱那個泥潭為噬幽,因為常年瘴氣籠罩,所以周邊都寸草不生,被當地人都視為不詳。
也就是因為被別人避諱之地,若是這裏掉了什麽東西,可能永遠都不會有人知曉。
他順著蛛絲馬跡找了噬幽潭,人命關天,他實在顧慮不及,隻還是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那瘴氣,從泥潭中找到的密旨最後仍舊什麽都並未改變,他也因瘴氣入體心脈受損,再拿不起劍,廢了一身武藝,辜負了祖父的期望,還落下了這個畏寒的毛病。
本也不至於叫他們都察覺,隻是這年歲漸長,像是也越發嚴重了些。
他失笑著收神,對上了她那雙清明的眸子,大抵是還頗為固執地等著他的回答。
他無奈,隨即也沒刻意瞞著什麽,隻簡單地同她將在雍州的經過說了一遍。
隨後就隻見她沉默了半晌才悠悠開口:“這裏麵既是有苦衷,為何不解釋清楚?”
原來哪裏又有什麽坐視不管又見死不救,明明都有在並盡全力。
“我其實也未曾做過什麽,最後什麽都沒改變,反倒是給了一個希望,又是自己親手將那個希望給捏碎了。”
如若不是父親來雍州接回他,錯過了洛家的求救,否則以當時兩地之間的大致距離,完全是有施以援手的餘地。
說來說去,或許當真就是命定,誰也從中改變不了什麽。
蘇苑音不大喜歡這種說法,素來對著他都是和顏悅色的自己此刻難得的肅起了一張臉。
“洛蔓笙最後活下來了,這也算作是毫無改變麽?”她道。
薛鳴岐低笑,溫醇的笑音中卻帶著些苦澀:“救她的人是蕭闕。”
“想不到素來通透的岐山君竟也有這般愛刁難自己的時候。”蘇苑音不假辭色的開口,話裏可不講什麽客氣。
意識到自己有些太過較真,她又有些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語氣又緩和了些:“若不是你替他們尋到這一線生機,他們或許會因為被責難,早早死在了牢獄中、刑場上。況且,洛蔓笙自己也起疑,覺得這裏頭有蹊蹺。”
薛鳴岐好脾性,聽著她說完也不同她爭些什麽,隻作受教了的樣子。
素來都是自己這般對旁人,如今自己倒是也嚐了回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尤其是還就挑不出什麽錯來,默默將氣自個兒吞下。
兩個人後來又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了幾句話,薛鳴岐又往炭盆了添了幾回炭,半晌後對麵的人已經不知什麽時候伏在案上睡著了。
生生將從兗州到梁州三日的時間縮成兩日,如何能不累,撐到現在已經是不容易。
他慢起步子起身,拿過狐裘替人給披上,隻是還沒過半盞茶的工夫,院子裏傳來一道急匆匆的腳步。
“公子,又是敵襲,那個齊軍的副將,趁著這會子城中戒備空虛,已經到了城下。”
薛鳴岐疲憊的揉揉了眉心,麵上瞧不出什麽意外的情緒,正欲待叫人輕些聲,蘇苑音就已經被驚醒。
待同薛鳴岐一起登上了城門,看清了那個副將的麵容,心中隨即泛起一陣惡寒。
裴瑋竟還沒死。
...
六更天,南邊的天色總是要比西邊涼得早些,梁軍的大帳中燭火燃了一夜。
蕭闕站起身動了動有些僵硬的肩,一個冷麵大漢還未等人通報,就徑直闖進了大帳之中。
蕭闕聽見聲響,淡淡地抬眼瞥他一眼,才又視若無睹的收回眼,偏了偏頭活動脖子。
“裴瑋竟然還沒死?你是不是太久沒用弓,退步了失手了?”趙乾很是吃驚,想不到當初在廣漢一直同他周旋的小崽子竟是裴瑋。
“不可能。”蕭闕否認。
他手中的箭不可能失了準頭,若是有什麽問題,那問題定是出了裴瑋身上。
趙乾歎口氣,自顧自尋了個位置坐好,大剌剌靠著身後的牆,同麵上的冷臉並不相稱:“不知這小子是誰安排在那兒的,這步棋究竟有什麽用,隻是這次永曦帝也算是使了十成的力在那邊,薛家人能不能應對過去啊。”
裴瑋那個賊子,手段可真稱不上磊落,他就沒少吃悶虧,若是這次薛家守不住廣漢,那整個梁州就都麻煩了。
蕭闕不慢不緊吃了口冷茶,打起些精神來:“旁人我不知道,但若是薛國公,不管是蕭瀾還是裴瑋,都隻有受著的份,更何況還有薛鳴岐那隻狐狸在。裴瑋若是有人刻意安排在那的,就隻怕是要將薛國公當作殺人的刀了。”
但是他其實更偏向於裴瑋是蕭旼刻意安排的。
現在永曦帝隻派了蕭瀾出來,若是他大勝歸京,那之後下來的大抵就是立儲的詔書,蕭旼若是能眼睜睜瞧著不在其中做點什麽,那才反常。
聽他都將薛家人捧到天上去了,趙乾戲謔瞧他:“人家外孫女都沒過門呢,你就這麽捧著人家,半點出息都沒有。不過那個弟妹也當真是厲害,之前瞧著還嬌弱得緊,現在都能親自押送軍資去廣漢了,到底是有薛家的風骨在啊。”
他話題跳得太快,蕭闕一宿未睡,思緒有些遲鈍,以為是自己聽錯了,隨即又蹙著眉問了一遍。
趙乾笑笑,兩手夾著一張紙:“方才從梁州來的,蕭瀾叫戰將薛國公引到了函穀關,趁著薛家軍出去迎敵的空當,裴瑋那小子帶著齊軍直接到廣漢城下搞突襲去了。”
瞧著眉頭緊鎖得快要能夾死人的蕭闕,裴瑋看熱鬧不嫌事大,又繼續補充:“弟妹也在,聽說就是前後腳到的。”
蕭闕又拿過他手中的信紙瞧了幾遍,趙乾沒有騙人,這內容同他說的大致不差。
“急什麽,你方才不是還說沒問題麽。”趙乾冷不丁開口,話音中滿是調侃。
蕭闕啞然,不是不相信她,隻憂她驚著傷著,知道她堅韌果敢,卻還是想盡可能將她護好,疼惜。
蘇苑音應了一聲,再度瞧向他時眼睛裏已經有了神色。
“表兄近日如何?齊軍那邊...現下可棘手?”她問。
她煞有介事的問起,薛鳴岐失笑幾聲:“還尚可,我不過是廢點腦子,若說是辛苦,遠不敵那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他說罷,正巧吹來了一陣涼風,她涼得瑟縮了一下脖子,耳邊傳來他三兩聲輕咳。
她微蹙起眉,正想要說話,反觀他倒是不甚在意,先笑道:“祖父知曉這趟是你來,在裏頭憂心著呢,快進去叫他瞧瞧。”
蘇苑音點點頭,沒見過外祖父發怒,但是薛家上下的人都怕他,擔心受責備,她歉疚地瞧了薛鳴岐一眼,又再度將人一起帶了進去。
薛時山瞧見蘇苑音這便就到了,一身風塵仆仆,衣裙上還都是灰沒來得及換下,也不知是不是他錯覺,人好似都累瘦了,灰頭土臉的,哪裏像是之前剛進府時那個白白淨淨的外孫女,來得這般急作甚,好在沒摔馬。
見他麵色不虞地搖搖頭,蘇苑音有些心虛地往薛鳴岐身後藏了藏,哪裏頂什麽用,不過是心裏求個安慰,隨即才聽沉吟許久的人才開口:“可有餓了?”
蘇苑音愣了愣,覺得外祖父的眸光突然都有些熱切起來,最近隻違心搖搖頭,扯了個小謊。
最後竟誰也沒怪她,倒是她自己吃得撐到扶著牆才走出的院子,被薛鳴岐帶著去安頓好。
她認床的毛病犯了,胃又漲得厲害,這次來一路騎馬,春棋幾人都沒帶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她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又穿好鞋,身上又加了件褙子,走到外頭消食。
入了秋,沒什麽好景致,長史府不大,人卻多,屋子自是緊湊,她被安置在薛鳴岐住下的院子裏的西廂房。
輕手輕腳出去,卻瞧見對麵東廂房裏還點著燭,偶還會伴著幾聲輕咳。
現在時辰已經不早,她狐疑正想過去問問,卻突然之間擂鼓大作,響徹整座廣漢城。
眼前的房內有人疾步而出,打開門瞧見她後頓了頓,也沒來得及問應由,隻道:素來溫醇的聲音難得見一絲慌亂:“是敵襲,你好生待在此處莫要亂走。”
說罷,他已經疾步朝著院外走去,身後又突然被人叫住。
蘇苑音跟上去將手中的湯婆子遞給他:“夜深露重,表兄顧忌著些。”
作者有話說:
感謝追文!明天努力寫肥肥章~
第149章
蘇苑音才一剛來,就正巧撞上了齊軍的第一次敵襲。據說前些天不過才是彼此之間的相互試探,兩方都有了,後是齊軍先退兵。
因著他們的舉動太刻意,薛照年沒叫繼續追,先叫將士都退了回來。
這一役之後,本以為他們會消停些幾天,沒成想竟是出乎意料的急切,隻怕是因為南邊快抵抗不住,緊接著那邊就又向著這頭施壓。
齊軍在外頭攻城,喊殺聲震天的響。
薛鳴岐走後,蘇苑音依言在廊下幹站了半晌,這許是比在錦西或是七盤嶺都還要危急的情形,因為能很清晰聽見院外往來匆匆的腳步聲,亂中有序,盡管事發突然,但想必應該是應對得當。
相現下好似又不同她在錦西或是七盤嶺的時候,少了蕭闕時不時的插科打諢吸引走她的主意裏,多了幾分對戰爭的身臨其境,叫她也跟著被這種緊張的氛圍所牽動情緒,一直等不著薛鳴岐回來,素來還自詡是沉得下心的性子也不禁有些惴惴不安。
再後來就連外頭的聲音都變弱,她心裏生出些焦躁,也顧不及什麽薛鳴岐走時所說的話,抬腳就往外走,最起碼得知道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隻剛一出院子,就撞上了薛鳴岐。
四更天了,隻瞧見她還未歇下,薛鳴岐訝異地瞧了她一眼,無奈開口道:“你勸人的時候說辭倒是一套一套,怎到了自己頭上的時候就轉不過彎來了,在這幹站著,也不曉得要進屋,要是凍著了,祖父回來可要拿我是問。”
“祖父親自出城迎敵去了?”
蘇苑音一下子就抓住話頭,又看他還算是四平八穩的神色,很是從容不迫,她也跟著定了定心,跟著他往回走,進到薛鳴岐的屋子裏。
不比外頭的寒涼,薛鳴岐的屋子裏暖融融的,如今廣漢戰事吃緊,屋中沒燒地龍,她視線落在了那盆燒地通紅的炭上,隨即才又瞧向桌案上攤開來還沒來得及闔上的軍報。
薛鳴岐已經先她一步在炭盆前坐好,旁邊溫著的熱茶正冒著嫋嫋白煙,他拿起長柄茶勺舀了碗熱茶水遞到桌邊的另一端給她,又自個兒添了塊炭,每樁事他都能用上足夠的耐心,舉手投足都不經意的流露極好的君子儀度。
“方才大皇子蕭瀾在外頭叫陣,他此刻是齊軍主帥,祖父若是不親自迎敵,不利於助長我軍士氣,還會留話柄於人前。蕭瀾這是有意為之,故意引祖父出去對陣,既是要正麵應對,若是順利,廣漢這邊的局勢也僵持不了多久了。”
蘇苑音才剛來,對現下廣漢的局勢還並不太清楚,隻是聽著薛鳴岐的話,蹙了蹙眉,隻覺得有些奇怪,大皇子逼戰,又自甘以身做餌,那手中可是有必勝的什麽底牌又或是圈套。
末了,她又抬眼瞧了瞧薛鳴岐,抿了抿唇。
看出她的疑慮,薛鳴岐笑著安撫:“放心吧,祖父馳騁沙場數年,蕭瀾此人卻全無經驗,縱是再有謀略的人,又或是在盤算著什麽,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起不了什麽作用。”
怕隻怕上京城裏的爭鬥會延綿到廣漢,權力的傾軋之下,有的人蒙在鼓裏,有的人被出賣,有的人等在暗處,伺機而動。
後麵半句他不過隻是個推測,沒說出來惹她恐慌,左右這場仗已經避無可避,現下這般已經是既定結局。
隻往身前的炭火邊伸了伸手,火燒的正旺,他手心能感受到那種灼熱的溫度,隻是半點都傳不進泛著寒意的骨頭裏。
聽完他的話,蘇苑音所有所思地點點頭。
薛家軍悍勇非常,若是沒有把握,外祖父又怎敢將廣漢這邊全都攬在自己身上。
若是不出什麽岔子,應對起來當是不難,隻是她好像漏掉了什麽重要的東西,至於那是個什麽東西她現在一時也想不起來。
她伸手握住還冒著熱氣的茶碗,熱度隔著碗壁傳到她的指尖,那是她有些受不了的熱度,於是又極快的放開。
其實如今除了等,他們都沒剩下什麽該做的事了。
若是這般想,心自然而然就沉下。
她垂下眼簾,瞧見薛鳴岐正輕輕抬起汲取著熱度的手背,是沒有血色的白,交錯的青筋一直往手腕上延伸。
她偷偷抬眼打量了薛鳴岐一眼,清了清嗓子:“我之前聽洛蔓笙提過,洛家一開始被定下的罪是殺頭,隻後來突然出現了那道流落在雍州的密旨,才改成了流放。”
她頓了頓,複而又瞧著他,起先本也沒將這兩件事給聯係在一起,隻那日聽了舅母口中的話,才逐漸起了點疑慮。
“所以那道密旨可是你尋回來的?”她突兀地問,但是她想他應是懂的。
薛鳴岐聽罷隻露出些清雋的笑意,思緒被拉遠了些。
尤記得那個布滿了瘴氣的泥潭是徹骨的寒冷。
當地人稱那個泥潭為噬幽,因為常年瘴氣籠罩,所以周邊都寸草不生,被當地人都視為不詳。
也就是因為被別人避諱之地,若是這裏掉了什麽東西,可能永遠都不會有人知曉。
他順著蛛絲馬跡找了噬幽潭,人命關天,他實在顧慮不及,隻還是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那瘴氣,從泥潭中找到的密旨最後仍舊什麽都並未改變,他也因瘴氣入體心脈受損,再拿不起劍,廢了一身武藝,辜負了祖父的期望,還落下了這個畏寒的毛病。
本也不至於叫他們都察覺,隻是這年歲漸長,像是也越發嚴重了些。
他失笑著收神,對上了她那雙清明的眸子,大抵是還頗為固執地等著他的回答。
他無奈,隨即也沒刻意瞞著什麽,隻簡單地同她將在雍州的經過說了一遍。
隨後就隻見她沉默了半晌才悠悠開口:“這裏麵既是有苦衷,為何不解釋清楚?”
原來哪裏又有什麽坐視不管又見死不救,明明都有在並盡全力。
“我其實也未曾做過什麽,最後什麽都沒改變,反倒是給了一個希望,又是自己親手將那個希望給捏碎了。”
如若不是父親來雍州接回他,錯過了洛家的求救,否則以當時兩地之間的大致距離,完全是有施以援手的餘地。
說來說去,或許當真就是命定,誰也從中改變不了什麽。
蘇苑音不大喜歡這種說法,素來對著他都是和顏悅色的自己此刻難得的肅起了一張臉。
“洛蔓笙最後活下來了,這也算作是毫無改變麽?”她道。
薛鳴岐低笑,溫醇的笑音中卻帶著些苦澀:“救她的人是蕭闕。”
“想不到素來通透的岐山君竟也有這般愛刁難自己的時候。”蘇苑音不假辭色的開口,話裏可不講什麽客氣。
意識到自己有些太過較真,她又有些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語氣又緩和了些:“若不是你替他們尋到這一線生機,他們或許會因為被責難,早早死在了牢獄中、刑場上。況且,洛蔓笙自己也起疑,覺得這裏頭有蹊蹺。”
薛鳴岐好脾性,聽著她說完也不同她爭些什麽,隻作受教了的樣子。
素來都是自己這般對旁人,如今自己倒是也嚐了回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尤其是還就挑不出什麽錯來,默默將氣自個兒吞下。
兩個人後來又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了幾句話,薛鳴岐又往炭盆了添了幾回炭,半晌後對麵的人已經不知什麽時候伏在案上睡著了。
生生將從兗州到梁州三日的時間縮成兩日,如何能不累,撐到現在已經是不容易。
他慢起步子起身,拿過狐裘替人給披上,隻是還沒過半盞茶的工夫,院子裏傳來一道急匆匆的腳步。
“公子,又是敵襲,那個齊軍的副將,趁著這會子城中戒備空虛,已經到了城下。”
薛鳴岐疲憊的揉揉了眉心,麵上瞧不出什麽意外的情緒,正欲待叫人輕些聲,蘇苑音就已經被驚醒。
待同薛鳴岐一起登上了城門,看清了那個副將的麵容,心中隨即泛起一陣惡寒。
裴瑋竟還沒死。
...
六更天,南邊的天色總是要比西邊涼得早些,梁軍的大帳中燭火燃了一夜。
蕭闕站起身動了動有些僵硬的肩,一個冷麵大漢還未等人通報,就徑直闖進了大帳之中。
蕭闕聽見聲響,淡淡地抬眼瞥他一眼,才又視若無睹的收回眼,偏了偏頭活動脖子。
“裴瑋竟然還沒死?你是不是太久沒用弓,退步了失手了?”趙乾很是吃驚,想不到當初在廣漢一直同他周旋的小崽子竟是裴瑋。
“不可能。”蕭闕否認。
他手中的箭不可能失了準頭,若是有什麽問題,那問題定是出了裴瑋身上。
趙乾歎口氣,自顧自尋了個位置坐好,大剌剌靠著身後的牆,同麵上的冷臉並不相稱:“不知這小子是誰安排在那兒的,這步棋究竟有什麽用,隻是這次永曦帝也算是使了十成的力在那邊,薛家人能不能應對過去啊。”
裴瑋那個賊子,手段可真稱不上磊落,他就沒少吃悶虧,若是這次薛家守不住廣漢,那整個梁州就都麻煩了。
蕭闕不慢不緊吃了口冷茶,打起些精神來:“旁人我不知道,但若是薛國公,不管是蕭瀾還是裴瑋,都隻有受著的份,更何況還有薛鳴岐那隻狐狸在。裴瑋若是有人刻意安排在那的,就隻怕是要將薛國公當作殺人的刀了。”
但是他其實更偏向於裴瑋是蕭旼刻意安排的。
現在永曦帝隻派了蕭瀾出來,若是他大勝歸京,那之後下來的大抵就是立儲的詔書,蕭旼若是能眼睜睜瞧著不在其中做點什麽,那才反常。
聽他都將薛家人捧到天上去了,趙乾戲謔瞧他:“人家外孫女都沒過門呢,你就這麽捧著人家,半點出息都沒有。不過那個弟妹也當真是厲害,之前瞧著還嬌弱得緊,現在都能親自押送軍資去廣漢了,到底是有薛家的風骨在啊。”
他話題跳得太快,蕭闕一宿未睡,思緒有些遲鈍,以為是自己聽錯了,隨即又蹙著眉問了一遍。
趙乾笑笑,兩手夾著一張紙:“方才從梁州來的,蕭瀾叫戰將薛國公引到了函穀關,趁著薛家軍出去迎敵的空當,裴瑋那小子帶著齊軍直接到廣漢城下搞突襲去了。”
瞧著眉頭緊鎖得快要能夾死人的蕭闕,裴瑋看熱鬧不嫌事大,又繼續補充:“弟妹也在,聽說就是前後腳到的。”
蕭闕又拿過他手中的信紙瞧了幾遍,趙乾沒有騙人,這內容同他說的大致不差。
“急什麽,你方才不是還說沒問題麽。”趙乾冷不丁開口,話音中滿是調侃。
蕭闕啞然,不是不相信她,隻憂她驚著傷著,知道她堅韌果敢,卻還是想盡可能將她護好,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