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俄國人在巴爾幹半島的進攻損失慘重?”卡洛驚訝的站了起來,目光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皇家安全情報局局長卡迪爾。
“沒錯,陛下。”卡迪爾點了點頭,解釋道:“俄國軍隊和奧斯曼軍隊在普列文周邊展開了激烈的戰爭,奧斯曼帝國一直沒能收複普希卡山口,俄國軍隊也一直沒能拿下普列文。
根據前線的電報,俄國軍隊已經對普列文進行了三次強攻,並且全部都失敗了。這三次強攻共計讓俄國損失了超過5萬軍隊,俄國在巴爾幹前線的軍力已經不足了。”
卡洛快步走上前,從卡迪爾手中拿過他早已準備好的巴爾幹地區地圖,上麵已經標注好了俄國和奧斯曼帝國軍隊的進攻方向,旁邊還標注了雙方的戰損情況以及目前剩餘的兵力。
戰爭剛爆發時,俄國動員了七個軍超過30萬人在多瑙河前線。隨著這幾個月的進攻,俄國軍隊的總傷亡已經接近十萬人,這是相當誇張的。
雖然其中有一部分傷員經過醫治之後還能返回前線,但那至少也是好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俄國將在這幾個月內陷入無兵可用的緊急狀態,光靠20萬軍隊可無法打贏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畢竟擁有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再加上大部分時候都處於防守階段,奧斯曼帝國的戰損比俄國要少。
要是戰爭這麽打下去的話,對俄國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損失十萬兵力對俄國來說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想要拿下奧斯曼帝國,恐怕還得再損失好幾個十萬兵力。
損失如此巨大的兵力,俄國還能在戰後拿下整個巴爾幹半島嗎?一個全勝的俄國或許會讓其他列強忌憚,但要是重傷的俄國,恐怕連奧匈帝國都會覬覦一二。
卡洛沉思著,判斷巴爾幹局勢變動對西班牙的影響。
“通知皇家軍工廠和外交部門,俄國人如果想保持攻勢的話,他們需要更多的軍隊和武器裝備,這恰恰是我們的機會。”最終,卡洛下達了決定。
目前巴爾幹局勢的變動還影響不到西班牙,對西班牙來說,不管是奧斯曼帝國還是俄國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對西班牙的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
當然,卡洛更希望俄國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因為這樣能將英國人的大半目光都吸引過去。
對於英國人來說,打贏俄土戰爭的俄國才是更具威脅的那個國家。西班牙雖然也具備一定的危險,但和龐大國土並且人口眾多的俄國相比,西班牙明顯還是要差一個級別的。
“是,陛下。”卡迪爾點了點頭,恭敬的退了出去。
在卡洛對巴爾幹局勢的變動相當驚訝的時候,俄國這邊,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比卡洛更加驚訝。
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登基的時候,恰逢俄國第九次俄土戰爭大敗。亞曆山大二世的父親尼古拉一世因為受不了巨大的打擊而猝然離世,這讓亞曆山大二世一直想要一雪前恥。
但同時,亞曆山大二世對俄土戰爭也有著更多的擔憂。他害怕如同自己的父親一樣重蹈覆轍,他當然想要對奧斯曼帝國的勝利,但同時也在懼怕再次失敗。
當前線傳來俄國軍隊損失慘重的消息時,亞曆山大二世的作戰決心被動搖了。他認為俄國軍隊已經陷入了極端不利甚至危險的境地,甚至想要結束這場戰爭來避免更加嚴重的失敗。
對於沙皇作戰決心的動搖,俄國現任陸軍大臣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沙皇陛下,我承認,這麽打下去我們的軍隊確實會麵臨極大的損失,甚至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被消耗一空。
但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就此放棄,否則我們必然會麵臨如同上一次戰爭時的巨大挫折。
在我們前線軍隊的後方,羅馬尼亞擁有接近四萬可調動的軍隊可以支援我們,我們的邊境也擁有七萬可以調動的後備部隊。
再動員一部分預備役,我們的前線不僅沒有兵力損失,反而還能增加5到10萬人。
如果我們能夠突破普列文要塞,前方的土地將一片坦途,我們將徹底打通向君士坦丁堡的通道。”
陸軍大臣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主導了俄國陸軍的改革,深受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信任。
經過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的勸導,亞曆山大二世重拾了信心,重新向前線指揮官老尼古拉大公下達了命令。
與此同時,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也給出了自己新的意見:“陛下,雖然我們前線損失了十萬兵力,但我們的兵員可以得到很好的補充,短時間內並不用擔心兵力的問題。
如果能和西班牙等國再簽署一份軍備貿易條約,我們也將不用擔心武器裝備的問題。有了兵員和武器裝備,我們的前線將穩如鋼鐵,甚至有足夠的力量重新攻克普列文要塞。
目前的失敗對我們來說是短暫的,我們仍然會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這是一點挫折所無法改變和阻止的。”
沙皇尼古拉二世點了點頭。
西班牙提供的第一批武器裝備已經運往了前線戰場,雖然士兵們對這些武器裝備比較生疏,但經過幾天的磨合之後,投入作戰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和俄國本土生產的武器裝備相比較,西班牙的步槍更加先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俄國的前線火力。
雖然步槍對要塞攻防戰沒有太大的作用,但在防禦奧斯曼帝國反攻之時,步槍火力的提升還是很有效果的。
而且西班牙也是目前歐洲為數不多願意和俄國進行軍火貿易的國家,俄國自然也要抓住這一次機會。
雖然西班牙要求黃金和人口進行付款,但這些對於目前的俄國來說並不稀缺。羅曼諾夫家族在俄國的統治已經長達數百年,拿出一點黃金來付款還是輕輕鬆鬆的。
更何況,除了黃金之外,俄國多不勝數的農民和礦產資源同樣也能支付從西班牙購買武器裝備的貨款。
隻要能夠打贏戰爭,別說是用人口和礦產資源了,哪怕是隻用黃金來支付都是穩賺不虧的。
隨著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又一份命令發出,俄國政府也進入了忙碌之中。
首先是前線指揮官,多瑙河集團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向羅馬尼亞大公卡羅爾一世請求援助,要求羅馬尼亞派遣軍隊協助俄國軍隊作戰。
在請求援助的電報中,尼古拉大公詳細描述了俄國前線所麵臨的困境,並且額外說明,如果俄國在進攻中失敗了,羅馬尼亞將會單獨麵臨奧斯曼帝國的兵鋒。
俄國的失敗對羅馬尼亞來說不算什麽,但要是讓羅馬尼亞單獨麵對奧斯曼帝國的進攻,羅馬尼亞肯定會慌張。
果不其然,在收到尼古拉大公的電報之後,羅馬尼亞大公卡羅爾一世很快就同意了尼古拉大公的求援請求,並且派遣了4萬軍隊協助前線的俄國軍隊作戰。
有著四萬羅馬尼亞軍隊協助俄國軍隊,尼古拉大公終於鬆了一口氣。雖然這無法改變前線戰場的局勢,但至少能確保俄國軍隊在兵力短缺的這段時間不至於迅速潰敗。
也能讓俄國軍隊堅持更長時間,等待真正的俄國援軍到來。
這也不得不提到陸軍大臣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推動的軍事改革帶給俄國的改變了。
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的軍事改革主要集中在兵役製度改革,軍事管理係統改革和軍事教育改革等方麵。
改革之前的俄國軍隊主要是靠募兵製維持軍隊規模,軍隊中的貴族兵,地主兵和農民兵也是有著等級差距的。
但在米柳京軍事改革之後,俄國的兵役製度轉變為了義務兵役製,20到25歲的俄國公民都有義務在俄國軍隊中服役,並且有6到7年的兵役期限和3年的預備役期限。
實行這一兵役製度之後,俄國不僅有了充足的兵源,同樣還有了充足的預備役。
別看俄國目前的軍隊規模隻有70萬,但要是算上那些預備役的話,俄國能夠動用的軍隊就已經超過百萬。
真要是進行全麵動員,俄國武裝500萬以上的軍隊還是沒問題的,這也是歐洲國家忌憚俄國的原因。
別說500萬軍隊了,歐洲國家中能武裝出100萬軍隊的國家,實際上也就隻有五大傳統列強和意大利,西班牙七個。
能夠武裝出200萬軍隊的國家更是隻有五大傳統列強,這已經不是普通列強能夠玩的轉的軍隊規模了。
200萬軍隊並不止200萬人那麽簡單,還代表著至少200萬支步槍,幾千萬甚至上億發子彈,幾千門大炮和200萬身軍裝軍靴等等軍備。
士兵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不管是訓練還是作戰,子彈炮彈的消耗更是一筆無法計算的龐大支出。
意大利的人口超過2900萬,是有能力武裝出超過200萬的軍隊的。但要是讓意大利政府負責這200萬軍隊的日常支出,恐怕意大利的財政會在短時間內迅速陷入危機局麵。
哪怕戰爭是在其他國家的國土上進行的,對於任何一個出動200萬軍隊的國家來說,軍事支出都是極其龐大的。
要是戰爭是在自己的國土上進行,那損失更是無可計量,甚至可能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都無法恢複過來。
一戰中的法國就是這樣。法國不僅出動了數百萬的軍隊,戰爭還是在法國的國土上進行的。
這也導致法國的工業和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人口也麵臨銳減,十幾年的時間都沒緩過來。
在尼古拉大公聯係羅馬尼亞方麵的同時,俄國外交部門已經在聯係西班牙,尋求購買更多的武器裝備了。
因為之前有過合作的原因,俄國外交大使直接找上了皇家軍工廠,請求和皇家軍工廠再達成一份更大規模的武器購買訂單。
因為卡洛之前和俄國外交部門就達成過相關的約定,因此皇家軍工廠也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和俄國方麵簽署了一份更大規模的武器購買訂單。
因為俄國人的第一份訂單已經在上個月月底完成交付的原因,因此這份訂單俄國人的胃口也變得更大。
上一份的訂單隻有10萬支步槍,這份訂單俄國人訂購了整整25萬支步槍,770門火炮和6500萬發子彈以及25萬枚炮彈。
從這方麵也能看出俄國軍方對西班牙製造的武器裝備的信任,畢竟25萬支步槍已經不是一個小數字了,軍隊規模超過25萬的國家目前可隻有五大列強。
因為訂單比較急切的原因,俄國方麵並沒有準備足夠的礦產資源。因此這份訂單的支付方式全部采用黃金和俄國農民。
按照俄國政府和西班牙之前的約定,每一個俄國農民都能夠抵扣200比塞塔的資金,俄國政府這次打算移民兩萬名俄國農民抵扣大部分訂單的花費,剩下的部分則用黃金來支付。
農民的轉移同樣會從波羅的海進行,這麽做會更加安全,雖然路途會變得更遠。
皇家軍工廠對此自然自無不可。這些俄國農民運往殖民地就是極好的勞動力,他們對西班牙殖民地的開發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樣的人數自然是越多越好。
雖然兩萬俄國人看起來很多,但幾個殖民地這分分那分分,每個殖民地獲得的俄國農民實際上並不多。
將這些俄國農民分散開來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最大程度的確保這些俄國農民的穩定。
再加上這些俄國農民本來的性格就是逆來順受的良民,他們造反的概率比土著造反的概率低多了。
因為前線急缺武器裝備的原因,俄國方麵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俄國要求這些武器裝備必須在五個月內完成運輸,並且第一批裝備10萬支步槍在兩個月內就要送往俄國波羅的海沿岸。
五個月內完成25萬支步槍的生產,這對皇家軍工廠來說是相當苛刻的要求。更別說還有770門火炮和6500萬發子彈以及25萬枚炮彈了,哪怕是進行大擴張的皇家軍工廠,至少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生產。
但因為卡洛在巴爾幹地區剛剛陷入動蕩之時就吩咐過皇家軍工廠加急生產武器裝備準備出口的原因,導致皇家軍工廠在俄土戰爭爆發之前,就已經庫存了超過20萬支步槍,600門火炮和近億發子彈,過百萬發炮彈。
和俄國以及奧斯曼帝國完成第一筆交易之後,這些武器裝備的庫存就已經清了大半。
但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皇家軍工廠又生產出了一批武器裝備,讓軍工廠的儲備再次豐富起來。
對於皇家軍工廠來說,五個月內完成俄國的訂單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好在難度也不太大。
大不了可以將一部分子彈和炮彈的訂單轉移給其他的小型軍工廠,皇家軍工廠隻負責生產步槍和火炮即可。
這麽做還能讓西班牙的整個軍火產業獲得快速擴張,比皇家軍工廠獨享蛋糕要好一些。
雖然一家獨大更能促進軍事科技的發展,但要是能百花齊放的話,卡洛倒也願意讓西班牙的軍工產業多一些競爭性。
將一些子彈和炮彈的訂單轉交出去,也能讓皇家軍工廠接下更多的步槍和火炮的訂單。
反正皇家軍工廠已經通過這幾筆訂單賺到了足夠的利潤,適當性的分享一些蛋糕給其他的軍工廠,對於皇家軍工廠來說也不算什麽。
和皇家軍工廠簽署了新的軍火貿易條約的外交大使興奮的將消息匯報給了俄國國內,而皇家軍工廠這邊,也在進行著關於簽署新的軍火貿易訂單的慶功宴會。
俄國這兩筆訂單可都不是小數字,皇家軍工廠獲得的利潤已經足夠支撐皇家軍工廠接下來兩年的武器研發和改造研究了。
卡洛也不是吝嗇的人,早在第一次和俄國簽署軍火貿易訂單的時候,卡洛就特意囑咐過,皇家軍工廠在這次軍火貿易中獲得的利潤可以保留大半,用作皇家軍工廠的研究。
剩下的小部分利潤則分享給軍工廠的所有員工,讓所有員工都有參與感。
最終每個員工拿到的獎勵大概也就是一兩個月的薪水,但畢竟是額外的收入,相信每一個拿到這筆獎勵的軍工廠員工都會喜笑顏開。
而發放這筆獎勵的卡洛,自然也會被軍工廠的員工感恩戴德。
提高王室旗下所有工廠和企業員工的待遇,這是卡洛早已經製定好的策略。
這麽做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了和企業家下屬的員工待遇保持較大的差距。
如此一來,工人們在仇恨資本階級的同時,也會對卡洛和王室感恩戴德。
工人階級站在王室這一邊,還有什麽能夠威脅到卡洛的王位呢?
至於這麽做可能得罪的資本家,卡洛也絲毫不擔心。西班牙走的本來就是國家資本主義道路,準確的來說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道路。
西班牙比較重要的幾個行業全部由西班牙政府和王室的企業進行壟斷,民間的資本家無法達成壟斷地位,他們的資本力量自然也就無法對政府和王室造成威脅。
畢竟西班牙政府和王室就是西班牙最大的兩個資本家,在這兩個最大的資本家麵前,其他的小資本又能造成什麽威脅呢?
國家資本主義的缺點是貪汙盛行,卡洛隻需要監控國家和王室控製企業的貪汙問題,基本就能確保西班牙未來的發展,收攏西班牙工人的民心。
5200字二合一章節,求支持!
“沒錯,陛下。”卡迪爾點了點頭,解釋道:“俄國軍隊和奧斯曼軍隊在普列文周邊展開了激烈的戰爭,奧斯曼帝國一直沒能收複普希卡山口,俄國軍隊也一直沒能拿下普列文。
根據前線的電報,俄國軍隊已經對普列文進行了三次強攻,並且全部都失敗了。這三次強攻共計讓俄國損失了超過5萬軍隊,俄國在巴爾幹前線的軍力已經不足了。”
卡洛快步走上前,從卡迪爾手中拿過他早已準備好的巴爾幹地區地圖,上麵已經標注好了俄國和奧斯曼帝國軍隊的進攻方向,旁邊還標注了雙方的戰損情況以及目前剩餘的兵力。
戰爭剛爆發時,俄國動員了七個軍超過30萬人在多瑙河前線。隨著這幾個月的進攻,俄國軍隊的總傷亡已經接近十萬人,這是相當誇張的。
雖然其中有一部分傷員經過醫治之後還能返回前線,但那至少也是好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俄國將在這幾個月內陷入無兵可用的緊急狀態,光靠20萬軍隊可無法打贏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畢竟擁有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再加上大部分時候都處於防守階段,奧斯曼帝國的戰損比俄國要少。
要是戰爭這麽打下去的話,對俄國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損失十萬兵力對俄國來說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想要拿下奧斯曼帝國,恐怕還得再損失好幾個十萬兵力。
損失如此巨大的兵力,俄國還能在戰後拿下整個巴爾幹半島嗎?一個全勝的俄國或許會讓其他列強忌憚,但要是重傷的俄國,恐怕連奧匈帝國都會覬覦一二。
卡洛沉思著,判斷巴爾幹局勢變動對西班牙的影響。
“通知皇家軍工廠和外交部門,俄國人如果想保持攻勢的話,他們需要更多的軍隊和武器裝備,這恰恰是我們的機會。”最終,卡洛下達了決定。
目前巴爾幹局勢的變動還影響不到西班牙,對西班牙來說,不管是奧斯曼帝國還是俄國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對西班牙的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
當然,卡洛更希望俄國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因為這樣能將英國人的大半目光都吸引過去。
對於英國人來說,打贏俄土戰爭的俄國才是更具威脅的那個國家。西班牙雖然也具備一定的危險,但和龐大國土並且人口眾多的俄國相比,西班牙明顯還是要差一個級別的。
“是,陛下。”卡迪爾點了點頭,恭敬的退了出去。
在卡洛對巴爾幹局勢的變動相當驚訝的時候,俄國這邊,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比卡洛更加驚訝。
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登基的時候,恰逢俄國第九次俄土戰爭大敗。亞曆山大二世的父親尼古拉一世因為受不了巨大的打擊而猝然離世,這讓亞曆山大二世一直想要一雪前恥。
但同時,亞曆山大二世對俄土戰爭也有著更多的擔憂。他害怕如同自己的父親一樣重蹈覆轍,他當然想要對奧斯曼帝國的勝利,但同時也在懼怕再次失敗。
當前線傳來俄國軍隊損失慘重的消息時,亞曆山大二世的作戰決心被動搖了。他認為俄國軍隊已經陷入了極端不利甚至危險的境地,甚至想要結束這場戰爭來避免更加嚴重的失敗。
對於沙皇作戰決心的動搖,俄國現任陸軍大臣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沙皇陛下,我承認,這麽打下去我們的軍隊確實會麵臨極大的損失,甚至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被消耗一空。
但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就此放棄,否則我們必然會麵臨如同上一次戰爭時的巨大挫折。
在我們前線軍隊的後方,羅馬尼亞擁有接近四萬可調動的軍隊可以支援我們,我們的邊境也擁有七萬可以調動的後備部隊。
再動員一部分預備役,我們的前線不僅沒有兵力損失,反而還能增加5到10萬人。
如果我們能夠突破普列文要塞,前方的土地將一片坦途,我們將徹底打通向君士坦丁堡的通道。”
陸軍大臣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主導了俄國陸軍的改革,深受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信任。
經過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的勸導,亞曆山大二世重拾了信心,重新向前線指揮官老尼古拉大公下達了命令。
與此同時,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也給出了自己新的意見:“陛下,雖然我們前線損失了十萬兵力,但我們的兵員可以得到很好的補充,短時間內並不用擔心兵力的問題。
如果能和西班牙等國再簽署一份軍備貿易條約,我們也將不用擔心武器裝備的問題。有了兵員和武器裝備,我們的前線將穩如鋼鐵,甚至有足夠的力量重新攻克普列文要塞。
目前的失敗對我們來說是短暫的,我們仍然會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這是一點挫折所無法改變和阻止的。”
沙皇尼古拉二世點了點頭。
西班牙提供的第一批武器裝備已經運往了前線戰場,雖然士兵們對這些武器裝備比較生疏,但經過幾天的磨合之後,投入作戰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和俄國本土生產的武器裝備相比較,西班牙的步槍更加先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俄國的前線火力。
雖然步槍對要塞攻防戰沒有太大的作用,但在防禦奧斯曼帝國反攻之時,步槍火力的提升還是很有效果的。
而且西班牙也是目前歐洲為數不多願意和俄國進行軍火貿易的國家,俄國自然也要抓住這一次機會。
雖然西班牙要求黃金和人口進行付款,但這些對於目前的俄國來說並不稀缺。羅曼諾夫家族在俄國的統治已經長達數百年,拿出一點黃金來付款還是輕輕鬆鬆的。
更何況,除了黃金之外,俄國多不勝數的農民和礦產資源同樣也能支付從西班牙購買武器裝備的貨款。
隻要能夠打贏戰爭,別說是用人口和礦產資源了,哪怕是隻用黃金來支付都是穩賺不虧的。
隨著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又一份命令發出,俄國政府也進入了忙碌之中。
首先是前線指揮官,多瑙河集團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向羅馬尼亞大公卡羅爾一世請求援助,要求羅馬尼亞派遣軍隊協助俄國軍隊作戰。
在請求援助的電報中,尼古拉大公詳細描述了俄國前線所麵臨的困境,並且額外說明,如果俄國在進攻中失敗了,羅馬尼亞將會單獨麵臨奧斯曼帝國的兵鋒。
俄國的失敗對羅馬尼亞來說不算什麽,但要是讓羅馬尼亞單獨麵對奧斯曼帝國的進攻,羅馬尼亞肯定會慌張。
果不其然,在收到尼古拉大公的電報之後,羅馬尼亞大公卡羅爾一世很快就同意了尼古拉大公的求援請求,並且派遣了4萬軍隊協助前線的俄國軍隊作戰。
有著四萬羅馬尼亞軍隊協助俄國軍隊,尼古拉大公終於鬆了一口氣。雖然這無法改變前線戰場的局勢,但至少能確保俄國軍隊在兵力短缺的這段時間不至於迅速潰敗。
也能讓俄國軍隊堅持更長時間,等待真正的俄國援軍到來。
這也不得不提到陸軍大臣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推動的軍事改革帶給俄國的改變了。
德米特裏·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的軍事改革主要集中在兵役製度改革,軍事管理係統改革和軍事教育改革等方麵。
改革之前的俄國軍隊主要是靠募兵製維持軍隊規模,軍隊中的貴族兵,地主兵和農民兵也是有著等級差距的。
但在米柳京軍事改革之後,俄國的兵役製度轉變為了義務兵役製,20到25歲的俄國公民都有義務在俄國軍隊中服役,並且有6到7年的兵役期限和3年的預備役期限。
實行這一兵役製度之後,俄國不僅有了充足的兵源,同樣還有了充足的預備役。
別看俄國目前的軍隊規模隻有70萬,但要是算上那些預備役的話,俄國能夠動用的軍隊就已經超過百萬。
真要是進行全麵動員,俄國武裝500萬以上的軍隊還是沒問題的,這也是歐洲國家忌憚俄國的原因。
別說500萬軍隊了,歐洲國家中能武裝出100萬軍隊的國家,實際上也就隻有五大傳統列強和意大利,西班牙七個。
能夠武裝出200萬軍隊的國家更是隻有五大傳統列強,這已經不是普通列強能夠玩的轉的軍隊規模了。
200萬軍隊並不止200萬人那麽簡單,還代表著至少200萬支步槍,幾千萬甚至上億發子彈,幾千門大炮和200萬身軍裝軍靴等等軍備。
士兵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不管是訓練還是作戰,子彈炮彈的消耗更是一筆無法計算的龐大支出。
意大利的人口超過2900萬,是有能力武裝出超過200萬的軍隊的。但要是讓意大利政府負責這200萬軍隊的日常支出,恐怕意大利的財政會在短時間內迅速陷入危機局麵。
哪怕戰爭是在其他國家的國土上進行的,對於任何一個出動200萬軍隊的國家來說,軍事支出都是極其龐大的。
要是戰爭是在自己的國土上進行,那損失更是無可計量,甚至可能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都無法恢複過來。
一戰中的法國就是這樣。法國不僅出動了數百萬的軍隊,戰爭還是在法國的國土上進行的。
這也導致法國的工業和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人口也麵臨銳減,十幾年的時間都沒緩過來。
在尼古拉大公聯係羅馬尼亞方麵的同時,俄國外交部門已經在聯係西班牙,尋求購買更多的武器裝備了。
因為之前有過合作的原因,俄國外交大使直接找上了皇家軍工廠,請求和皇家軍工廠再達成一份更大規模的武器購買訂單。
因為卡洛之前和俄國外交部門就達成過相關的約定,因此皇家軍工廠也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和俄國方麵簽署了一份更大規模的武器購買訂單。
因為俄國人的第一份訂單已經在上個月月底完成交付的原因,因此這份訂單俄國人的胃口也變得更大。
上一份的訂單隻有10萬支步槍,這份訂單俄國人訂購了整整25萬支步槍,770門火炮和6500萬發子彈以及25萬枚炮彈。
從這方麵也能看出俄國軍方對西班牙製造的武器裝備的信任,畢竟25萬支步槍已經不是一個小數字了,軍隊規模超過25萬的國家目前可隻有五大列強。
因為訂單比較急切的原因,俄國方麵並沒有準備足夠的礦產資源。因此這份訂單的支付方式全部采用黃金和俄國農民。
按照俄國政府和西班牙之前的約定,每一個俄國農民都能夠抵扣200比塞塔的資金,俄國政府這次打算移民兩萬名俄國農民抵扣大部分訂單的花費,剩下的部分則用黃金來支付。
農民的轉移同樣會從波羅的海進行,這麽做會更加安全,雖然路途會變得更遠。
皇家軍工廠對此自然自無不可。這些俄國農民運往殖民地就是極好的勞動力,他們對西班牙殖民地的開發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樣的人數自然是越多越好。
雖然兩萬俄國人看起來很多,但幾個殖民地這分分那分分,每個殖民地獲得的俄國農民實際上並不多。
將這些俄國農民分散開來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最大程度的確保這些俄國農民的穩定。
再加上這些俄國農民本來的性格就是逆來順受的良民,他們造反的概率比土著造反的概率低多了。
因為前線急缺武器裝備的原因,俄國方麵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俄國要求這些武器裝備必須在五個月內完成運輸,並且第一批裝備10萬支步槍在兩個月內就要送往俄國波羅的海沿岸。
五個月內完成25萬支步槍的生產,這對皇家軍工廠來說是相當苛刻的要求。更別說還有770門火炮和6500萬發子彈以及25萬枚炮彈了,哪怕是進行大擴張的皇家軍工廠,至少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生產。
但因為卡洛在巴爾幹地區剛剛陷入動蕩之時就吩咐過皇家軍工廠加急生產武器裝備準備出口的原因,導致皇家軍工廠在俄土戰爭爆發之前,就已經庫存了超過20萬支步槍,600門火炮和近億發子彈,過百萬發炮彈。
和俄國以及奧斯曼帝國完成第一筆交易之後,這些武器裝備的庫存就已經清了大半。
但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皇家軍工廠又生產出了一批武器裝備,讓軍工廠的儲備再次豐富起來。
對於皇家軍工廠來說,五個月內完成俄國的訂單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好在難度也不太大。
大不了可以將一部分子彈和炮彈的訂單轉移給其他的小型軍工廠,皇家軍工廠隻負責生產步槍和火炮即可。
這麽做還能讓西班牙的整個軍火產業獲得快速擴張,比皇家軍工廠獨享蛋糕要好一些。
雖然一家獨大更能促進軍事科技的發展,但要是能百花齊放的話,卡洛倒也願意讓西班牙的軍工產業多一些競爭性。
將一些子彈和炮彈的訂單轉交出去,也能讓皇家軍工廠接下更多的步槍和火炮的訂單。
反正皇家軍工廠已經通過這幾筆訂單賺到了足夠的利潤,適當性的分享一些蛋糕給其他的軍工廠,對於皇家軍工廠來說也不算什麽。
和皇家軍工廠簽署了新的軍火貿易條約的外交大使興奮的將消息匯報給了俄國國內,而皇家軍工廠這邊,也在進行著關於簽署新的軍火貿易訂單的慶功宴會。
俄國這兩筆訂單可都不是小數字,皇家軍工廠獲得的利潤已經足夠支撐皇家軍工廠接下來兩年的武器研發和改造研究了。
卡洛也不是吝嗇的人,早在第一次和俄國簽署軍火貿易訂單的時候,卡洛就特意囑咐過,皇家軍工廠在這次軍火貿易中獲得的利潤可以保留大半,用作皇家軍工廠的研究。
剩下的小部分利潤則分享給軍工廠的所有員工,讓所有員工都有參與感。
最終每個員工拿到的獎勵大概也就是一兩個月的薪水,但畢竟是額外的收入,相信每一個拿到這筆獎勵的軍工廠員工都會喜笑顏開。
而發放這筆獎勵的卡洛,自然也會被軍工廠的員工感恩戴德。
提高王室旗下所有工廠和企業員工的待遇,這是卡洛早已經製定好的策略。
這麽做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了和企業家下屬的員工待遇保持較大的差距。
如此一來,工人們在仇恨資本階級的同時,也會對卡洛和王室感恩戴德。
工人階級站在王室這一邊,還有什麽能夠威脅到卡洛的王位呢?
至於這麽做可能得罪的資本家,卡洛也絲毫不擔心。西班牙走的本來就是國家資本主義道路,準確的來說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道路。
西班牙比較重要的幾個行業全部由西班牙政府和王室的企業進行壟斷,民間的資本家無法達成壟斷地位,他們的資本力量自然也就無法對政府和王室造成威脅。
畢竟西班牙政府和王室就是西班牙最大的兩個資本家,在這兩個最大的資本家麵前,其他的小資本又能造成什麽威脅呢?
國家資本主義的缺點是貪汙盛行,卡洛隻需要監控國家和王室控製企業的貪汙問題,基本就能確保西班牙未來的發展,收攏西班牙工人的民心。
5200字二合一章節,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