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衡也知哥哥有話對自己說,於是抬起頭靜靜等著。
卓思衡望著妹妹的星亮的眼眸,將聲音放得更輕更柔:“阿慧,這些話如果咱們娘親健在該是她與你說,可是我們兄妹四人沒有這個福分,如今你隻有我這個大哥,這話便隻能我來問你了。妹妹,你對自己的終身大事……可有什麽想法麽?”
第36章
卓慧衡似是對此問絲毫不感意外,隻麵頰略有淺淺緋紅,眼神卻未有躲閃正色道:“婚姻大事當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長兄如父,慧衡一切謹聽大哥安排。”
卓思衡也料到妹妹會這樣回答,低下頭略有傷感地笑笑:“妹妹,你說得這是禮法,不用說哥哥也清楚,但今天我是想聽聽你的心裏話。”
“這便是我的心裏話了。”慧衡目光堅定沒有半點動搖,“我活至今日是父母垂憐,拖累家人至此,是我不孝不悌,若還不能為兄長解憂輕煩,我有何麵目立足於天地。”
慧衡性情篤定自持,卓思衡最怕的就是她這樣說,直直勸導未必有效,於是故作輕鬆道:“又胡說了,爹要知道我讓你說出這話,今晚就得到夢裏來拿家法將我處置。”
慧衡緊繃的神經也略有鬆弛,忍不住笑了。
“況且這些日子要不是你管著家裏,哥哥我哪能後顧無憂科舉得第?帝京朔州千裏之遙,這半年我每每擔憂家中情況,都是想到家中有你坐鎮方能稍稍舒心,才靜得下去再翻翻書。”卓思衡說得字字實情,不全是哄勸之語,他對家人擔心確實沒有思念多,因為慧衡是怎樣的人物他當然了解,托付給妹妹照顧家中,除了她身體令人難以放心,其餘都不在話下。“我這樣問你,也是你範表哥的擔憂,他說若是姨母在,還能替你尋尋可靠的女性長輩相看,然而你就隻有我和他這倆自己都沒成家的破哥哥,這種事上什麽都不頂,簡直無用。所以縱然可能不合禮法,我也還是想問問你的意思,想聽聽妹妹的心裏話。”
一番肺腑之言也叩開卓慧衡的堅靜,她此時終於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偷偷和自己哥哥講悄悄話的心境,須臾的猶豫後,這次說得便是真心實意的心裏話了:“大哥……我不想嫁人。”
“這不是挺好麽?幹嘛不肯說。”卓思衡聽到妹妹說出心聲才算鬆了口氣,也像小時候聽妹妹說話似的往前湊湊壓低聲音,“和哥哥說說理由。”
哥哥的反應讓卓慧衡安心和鬆弛許多,她也低低笑了說道:“哥哥人在朝堂,我家雖然人口簡單,但也有好些事情,讓我繼續管家吧,我如今身體已經好了許多,你看,路上奔波這樣辛苦,我也隻是下船時才有不適,到岸上便大好了,帝京氣候宜人,我一麵養好身體,一麵替家中打點諸般事宜,為哥哥減輕些煩擾,照顧妹妹和弟弟也本來是我這個長姐的職責,我不能逃避。至於我的親事……家裏如果需要我以姻親立足,我責無旁貸,若暫時不需要,我便全心持家,不做他想。”
卓思衡聽了大笑道:“怎麽就需要你去聯姻了?咱們家最落魄時父親都沒拿兒女婚姻當成籌碼,如今漸行漸上更無需如此。”
慧衡再想自己剛才的話,實在不是未嫁少女該說的,也有些耳熱。
“就這麽定了,你身體無恙時咱們家裏的事都歸你來管,我那裏俸祿和官家賜下的及第恩賞還有一些,加上你們從家裏帶來的州府郡縣紅賞,都放你那裏,都由你做主。”卓思衡聊完後覺得身心舒暢,妹妹自己過得順心比什麽都重要,能讓她不必再有拖累之心自傷之意,今天的談話就算圓滿完成任務,他站起身,又說自己明天找個大夫再給慧衡看看,讓她早點休息,這才心滿意足往屋外走。
“哥哥,妹妹還有一事。”慧衡也跟著站起來。
“說吧。”卓思衡轉身溫言道。
“其餘的事都可以放放,唯有四弟的課業不能耽誤。”慧衡認真道,“哥哥能不能在帝京給他找個學風師資俱佳的書院,在家裏時,我專留了一筆銀子就打算以此為用。”
“咱們果然是親兄妹,操心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卓思衡撫掌笑道,“我已經物色好了合適的門路,不過等你們安頓下來再說,不差這兩天。”
慧衡露出少見的甜糯笑容來:“哥哥這麽為我們費心安排,也得替自己的終身大事多留意留意。”
“我才讓你管家,你就管道我頭上來了?”卓思衡大笑,點了下慧衡光潔的額頭,“哥哥心裏都有數,總不能剛取了功名就急吼吼借著這份光去成親,緣分的事情,咱們兄妹都不強求。”
出來屋子,就聽慈衡已和年紀小自己兩歲的阿環收拾著行禮笑成一團,阿環自幼在帝京陪伴寡母,不比慈衡跟著榮大夫去過寧朔郡好多地方又有此次南下的經曆,聽她一講路途上的奇趣見聞,已是心生崇拜五體投地。兩個少女嘰嘰喳喳的快活音調縈繞在曾經靜寂小院,卓思衡不忍心打擾,自後繞回屋子,心情蓬鬆得猶如楊絮一團輕軟,走路都輕快好多。
果然有了家人才是真的有家。
這一夜睡得無比踏實,第二日卓思衡上班都精神百倍,好像有無限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曾玄度知道他昨日休沐去接家人,問了些近況表示上司該有的關切點到為止。卓思衡越來越愛聽他說話了。
下班後,他跑去太史館堵佟師沛,對方以為卓思衡終於懂得如何浮生偷得半日閑享受生活了,卻不料他請自己喝茶隻是有事相求。
“你要見我爹?”佟師沛大驚失色,“你真要見他?”
他印象裏,自己爹實在很難接近,別說就劉溯一個門生,其餘故舊同僚也都君子之交淡如水,他家很少有人拜訪。
此時他們正坐在卓思衡家附近一家小小的茶寮二樓,街道正是行人最熙攘之時,人間鼎沸煙火彌漫上來,茶香都濃鬱三分,卓思衡替佟師沛斟滿茶後誠懇道:“不用緊張,聽你天天念叨我也知道你父親的脾氣,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怎麽可能跑去攀關係,是有正事想谘詢一下。”
“你谘詢我啊!我去幫你打聽。”佟師沛極力勸阻道,“我怕你被我爹冷言冷語一番,怕是意誌都要消沉了。”
“那我問你,你知道除了國子監的太學外,還有哪裏適合十二三歲的少年讀書麽?”
這不是佟師沛的八卦認知範圍,他隻能搖搖頭。
卓思衡肅容道:“我正是想拜托佟伯父打聽一處可靠合適的私學,我弟弟悉衡剛至帝京,他的進學乃是我家上下最要緊的事。”
佟師沛也不再玩笑,點頭道:“確實要緊,不過我爹他真的不怎麽見客人,我怕他連我麵子也不顧及拒絕你,傷了咱們兄弟的情分,以後我哪好意思再約你出來談天吃喝。”
卓思衡略放低了些聲音說道:“那倒不至於,我若是那種人,你也不會同我往來這樣多了。方則,說實話,其實我之前想過去拜訪曾學士為弟弟探問,但又覺得不大妥當,你是我朋友,我們兩人又都是不太關鍵的清差事,你爹也已致仕在家,我在帝京沒有什麽人望,思來想去隻能麻煩你們父子,此次我去正式拜謁,拜帖也已寫好,有勞方則帶回稟告。”
說罷從袖子裏抽出一封規正拜帖,雙手遞上,佟師沛見狀也雙手去接,鄭重收好:“行,那我去替你跑這個腿,我爹不幫你,我也去問問別人,反正太史館那些老大人平常也不摻和政事,我上他們家中是沒人說閑話的。不過你也提醒了我,不管這事兒成不成,我都得先去你家送點喬遷之喜的見禮,不然我爹定罵我越活越渾沒有半點禮數給他丟人。”
卓思衡再拜謝過。
回到家中,原本堆在幾處的行禮箱籠都已收拾妥當,有慧衡打點,院落雖小,各處卻都已是井井有條。屋內又添置了幾個家具大件,原來是小勇哥見屋子太空,去買回來的。他又給家裏買了好些糧米,再將呼延老爺子和朱五叔一家送得山貨給卓思衡點齊。
“也都不是什麽貴的東西,可在帝京卻也是稀罕的北地特產,你若是走動拿上麵子也好看。”小勇哥原本害怕卓思衡是讀書人不知也不屑這些人情,沒想到自見麵以來他待人接物無不自然毫無酸腐氣,便也放心了,“我過兩日便啟程,你給咱們爺爺留得那間正屋還是你這個老爺自己住吧,他那裏我們都一起勸著。”
卓思衡當然舍不得呼延勇,可做人誌在四方,大家都有各自的前程奔忙,無需挽留,祝福和牽掛便足夠了。
慧衡給哥哥看了自己裁寫的賬冊,按照從前他們一家在流放地時見過寫過的營裏賬冊改成,卓思衡其實也不知道平常官宦人家的賬冊什麽樣,但這種冊子既然可以管勞營那麽多瑣碎金額款物,統籌個幾人的小家庭想必也不在話下。
卓思衡讓她先去安排給家人做幾件新衣,再拿點銀子出來整理一下後院,還沒說完他的花園設計方案,便有佟府下人來訪,說是佟老爺請卓侍詔明日入府一敘。
佟師沛不知道用了什麽法子說服自己老爹,卓思衡趕緊去清點了打算明日帶上門的山貨,第二日下了值回家換好便服帶上禮物,獨自登門拜訪。
佟府他曾經來過一次,隻是那時是被救來的,不好到處走動,這次來佟府的管家極其熱情,給他介紹院子和建築,還講了好些匾額的來曆,似乎這裏真的從來沒有什麽客人,可給無客接待的老管家憋壞了。
但也可見佟府治下極嚴,老管家再是熱情介紹,也十分得體合度,不吹噓也不誇張,帶有一絲克製的驕傲和溫和的禮讓,似乎他也對佟師沛感情很好,還說少爺很少有朋友,多謝卓思衡一直照顧。
佟府書房名叫守修齋,古板但文雅,卓思衡一望便知此名典故出自《孟子》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佟鐸正在書房內裱字,一身儒士素衣清臒滄桑,但淵渟嶽峙體態端正,仿佛上朝一般,卓思衡見後斂容躬拜:“晚輩問佟伯父安。”
“不必不必,又不是第一次見麵那樣鄭重,坐吧。”佟鐸其實一點沒有佟師沛說得那麽可怕,這兩次見麵卓思衡對他的印象都十分好,按照吩咐坐下後,卓思衡先拜問他身體如何,又說自己帶了些北地山中藥材,都適合老人養身。他也並不虛偽地一個勁兒寒暄,問候點到為止便開門見山誠摯道:“晚輩前來是有事想請教佟伯父。我家中尚有一弟,排行第四,前兩日終於入京與我團聚,我父親離世前最放不下他的學業,百般叮囑我上心。可我也是初入帝京,又無人脈又不知情形,故而求到方則兄來托付伯父,想拜問帝京之中是否有合適私學可供我家老四進學?”
佟鐸靜聽時若有所思,聽罷笑道:“這倒不是什麽難事,你身為長兄受父所托照顧家人奔走,合該如此。我雖是已離朝多年,但也算有些交情,替你打聽一下也算無妨。不過有一事老夫實在好奇,望賢侄如實作答。”
“晚輩必定知無不言。”卓思衡心想他來求人,也不敢不答的呀……
佟鐸神色依舊是一貫冷靜恒定,唯有語氣溫和道:“賢侄為聖上欽點的狀元,如今位列翰林院七品侍詔,雖說國子監太學須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家眷方可進學,但三館一閣的臣工卻有不成文的俗例,哪怕品級差一些,家人亦可特例入學。為何卓侍詔不願自己弟弟入國子監太學呢?”
卓思衡並未表現出半點為難,反而泰然笑道:“佟伯父,實不相瞞,晚輩近些日子聽到好些官家對國子監太學之弊的慨歎。能傳至天聽的事,不是大事就是積弊已久,晚輩再不才也是為人兄者,隻盼望弟弟能靜心修學不負寒窗,於此事上自然當有抉擇。”
說實話,他的好些消息都是從佟師沛那來的,佟師沛也是剛入官場的毛頭小子,他的消息不都是自自己親爹這裏來得麽?出於禮尚往來,人家連國家好些秘辛都告訴你了,你若是實話都不講也沒有必要來求人。更何況,以佟家消息這樣靈通,皇上又對學政之事不滿已久,說不定在佟大人致仕前還倆人麵對麵探討過這個問題,就算沒有,想必也有其他渠道知曉,何必刻意欺瞞?
他並非為私事便一味諂媚,更不是要攀附權貴,佟師沛多番襄助佟伯父更是曾救過他一次,即便此事不成,就當這個實話是往來相回卓思衡也問心無愧。
佟鐸依舊是一派慈愛的長輩神情,平緩說道:“的確,官學的弊端幾年前便聽官家在朝堂談及多次,隻是近些年南方屢有災情,漕運才整飭過,其餘諸事都隻好放一放。你有這樣的擔憂,可見是真的為兄為父了。”
卓思衡不敢抱有此事已成的希望,他隻等待佟伯父最後的首肯。
“不過老夫還有一問……”佟鐸似乎還是對此次談話意猶未盡,忽然道:“若命你整頓官學,你當如何作為?”
第37章
卓思衡萬萬沒想到,給弟弟找學校,他還得考試。
這跟答策論有什麽區別?措辭需要的腦筋一根兒都不會少。
唯一的不同是,這道題他已經有了答案。
當初在禦前聽到此事,卓思衡便於心模擬解決方案,隻是他不是學政口的官吏,對個中細節知之甚少,單從幾位大人及皇上口中了解的內情終究有限,如果真的實施還得親自搞一番基層調查才合理。
因此,他並不覺得自己當時的想法是萬全之策,不過是一時鍛煉腦力的小自測,許多想法隻有理論支撐沒有實際操作空間。但眼下正是需要不這麽完美、但是聽起來是他認真想過的答案。
卓思衡沉吟之際,佟鐸已飲了口茶,和顏悅色道:“你如今禦前奔忙,小心謹慎些是對的,不過你我此番論述不涉及我朝機要軍情或是施政根基,不過是絮語幾句,老夫也隻是想聽聽後生晚輩的高見。實在無需太過緊張。”
卓思衡哪是緊張,這種突然襲擊的遭遇戰總得給他一小會兒整理思路,才過去十秒就讓他交卷,皇上都沒這麽嚴苛!
不過卓思衡心念頓閃,可能當臣下的確實要比皇上腦子轉得快點,佟老大人焉知不是這樣鍛煉出來的。
好在他已想好如何準確且克製表達自己的意見,謙虛笑道:“那晚輩就拙言獻醜了。”
佟鐸也很配合地撂下茶盞,好整以暇。
“國子監太學為三者子弟而設:官宦、世家、貴戚。然而其實從設立當初,這個製度與另一個製度有著致命的矛盾。”卓思衡正色不笑說話時有種天然的嚴肅感,即便聲音仍是清澈透亮的,“那就是恩蔭。”
佟鐸靜聽此言麵色沉靜如水,唯獨眉峰有極細微的浮動。
“三者子弟皆可恩蔭入仕,若家中少些督促,自然無需勤苦便手可摘星辰,雖然恩蔭的品階不如進士出身,但仍可位極人臣。既然如此,他們又何須在國子監太學寒窗苦讀?”
“依卓侍詔的意思,恩蔭是否該免去才對?”佟鐸笑著問道。
卓思衡心裏想的是您老別給我挖坑,臉上則展開笑顏:“不可,恩蔭祖製極是得當,所恩所蔭也皆是該澤之人。廢去便是自斷一臂。”
本朝恩蔭的規矩很簡單,有爵位的人家、四品以上官吏、皇上特批的先進典型以及自己家親戚,這幾種人家的孩子都可以享受無需科舉便能做官的優待,雖然這種官的可選範圍和晉升空間都小了很多,然而卻實打實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捷徑。這是政權籠絡統治階級最重要的手段,是穩固人心的基本國策,是封建王朝統治的一個底層邏輯,絕對不能廢止。
佟鐸當然知道卓思衡所說的自斷一臂是什麽意思,隻是這種話不必明說,他點頭示意卓思衡繼續說下去便是。
“恩蔭不能廢,國子監太學也是國之學政學風的旌旗,二者矛盾,但並非不能共存,若要國子監太學可以真正發揮設立之初的作用,我其實也未有穩妥且切實的謀斷,隻有個自己心裏一想一過的辦法。佟伯父是方則兄的父親,我便不將您當做外人,還望不要笑我見識淺薄。”卓思衡謙和得不卑不亢,而後才說自己真正的想法,“那便是將國子監太學對所有學子開放。”
此話說得可是很有衝擊力,連始終穩如泰山的佟鐸的都微有一滯,凝聚目光在卓思衡臉上,等他說下去。
“先將國子監太學生源兩分——也不一定就是等分,這個分法實在難想,便隻是個意思。我想可以在國子監和太學進行每年兩次小試,一次由原本沒有入學資格的學子們參加,合格者便能入學,他們占一分生源。剩下的一分則由原本有資格的官宦貴胄親眷參加考試後合格者入。二者共同在國子監太學讀書,一則那些早就指望恩蔭的門第也不必讓孩子來考試,考了也不一定考過,還傷了麵子,就別占著太學的名額掛著名浪費朝廷指派的名師傳習。二則確實有寒門子弟出類拔萃,他們多一分機會,未來或許便會多一位賢臣能吏。為國掄才當以國為重,而世事大多堵不如疏,多源之水徑流則沛。”
其實他的想法就是簡單的引入競爭機製,激發內部活性,讓良性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
不過他是真的不知道國子監太學到底什麽情況,這樣的話不過紙上談兵,他自己也知道沒有幾斤幾兩不能作數。
可佟鐸卻聽得津津有味,等他說完還意猶未盡,似在回味,又似在品咂內中要義。
就在卓思衡以為自己今天得不到判卷老師的準確答案時,佟鐸卻起立鼓起掌來:“不虧狀元及第,此等見識我在你的年紀是斷然沒有的。”
卓思衡趕緊也跟著站起來,說自己是唐突胡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因為和方則兄熟悉才對他爹敢說這話,不然是打死都不會胡亂編排學政的。
“不然,其實你能瞧出的或許旁人也早已瞧出來,不過是各有肚腸,加之學政又不甚緊要,何必多此一舉惹惱不該惹惱的人呢?”佟鐸也說了好些大實話,或許是他覺得說到這裏便夠了,於是笑著話鋒一轉,“有兄如此,想必言傳身教之下弟弟也差不到哪裏,明日取兩篇你弟弟平常寫得文章來,我寫一封薦書送至熊崖書院,我與院長還有一點交情,以後你家弟弟便去此處進學……哦對了,你可知道熊崖書院?”
卓思衡特別誠實地搖搖頭。
他真的不知道。
佟鐸的此次大笑裏有一層長輩對晚輩慈愛的意味,說道:“讓我那兒子講給你聽,他就是在那裏讀出來的,你看,連他這般頑劣的小子都能教成進士,你弟弟如若上進,定然是有他自己進益的。”
聽到佟伯父居然將自己兒子念書的地方介紹給他,卓思衡當即深躬大禮言謝,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佟鐸麵上笑他不必如此,心中卻愴然隱痛,思及若是佟師沛的兩位兄長在,想必也是願意如此為弟弟的學業奔走求告……
如此,他對卓思衡又多了幾分和藹和慈愛,留他用飯,又叫佟師沛來準備些文房送給要念書去的卓悉衡,代表他作為長輩的一番督策,卓思衡連連道謝,心中感激不已,佟師沛也沒想到佟鐸突如其來的熱情,但也由衷為自己朋友解決一樁煩心事兒高興。
卓思衡回家後很想告訴弟弟,你哥通過麵試加試給你弄來一張極其稀有的錄取通知書!但害怕給弟弟增加壓力,便也隻說拜托了個朋友之父幫忙。悉衡自幼努力上進,讀書求學是無需他提醒端正態度的,他也頂多說些禮節方麵的注意事項。
第二天,佟師沛就拿著自己和父親給卓家人準備的兩份見禮上門來了。
“你真狠得下心將弟弟送到熊崖書院?”
前廳裏,佟師沛緊張兮兮地問道。
“不然呢?”卓思衡哭笑不得,“你不也是在那裏念出來的進士嘛!佟伯父將你念書的地方作為推薦之選,可見他是真心實意為我四弟找個好去處,我感激還來不及,怎會推辭?”
“我爹當然是真心了,那裏多難進去——也就比江鄉書院容易入門一丁點,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托人走關係,一個月前我堂叔家想走我父親的門路將堂弟送去那都被我爹冷言回絕了。他是真心幫你,我看得出來。不過就是因為我念過才要提醒你!到時候別舍不得你弟弟吃苦!”
卓思衡望著妹妹的星亮的眼眸,將聲音放得更輕更柔:“阿慧,這些話如果咱們娘親健在該是她與你說,可是我們兄妹四人沒有這個福分,如今你隻有我這個大哥,這話便隻能我來問你了。妹妹,你對自己的終身大事……可有什麽想法麽?”
第36章
卓慧衡似是對此問絲毫不感意外,隻麵頰略有淺淺緋紅,眼神卻未有躲閃正色道:“婚姻大事當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長兄如父,慧衡一切謹聽大哥安排。”
卓思衡也料到妹妹會這樣回答,低下頭略有傷感地笑笑:“妹妹,你說得這是禮法,不用說哥哥也清楚,但今天我是想聽聽你的心裏話。”
“這便是我的心裏話了。”慧衡目光堅定沒有半點動搖,“我活至今日是父母垂憐,拖累家人至此,是我不孝不悌,若還不能為兄長解憂輕煩,我有何麵目立足於天地。”
慧衡性情篤定自持,卓思衡最怕的就是她這樣說,直直勸導未必有效,於是故作輕鬆道:“又胡說了,爹要知道我讓你說出這話,今晚就得到夢裏來拿家法將我處置。”
慧衡緊繃的神經也略有鬆弛,忍不住笑了。
“況且這些日子要不是你管著家裏,哥哥我哪能後顧無憂科舉得第?帝京朔州千裏之遙,這半年我每每擔憂家中情況,都是想到家中有你坐鎮方能稍稍舒心,才靜得下去再翻翻書。”卓思衡說得字字實情,不全是哄勸之語,他對家人擔心確實沒有思念多,因為慧衡是怎樣的人物他當然了解,托付給妹妹照顧家中,除了她身體令人難以放心,其餘都不在話下。“我這樣問你,也是你範表哥的擔憂,他說若是姨母在,還能替你尋尋可靠的女性長輩相看,然而你就隻有我和他這倆自己都沒成家的破哥哥,這種事上什麽都不頂,簡直無用。所以縱然可能不合禮法,我也還是想問問你的意思,想聽聽妹妹的心裏話。”
一番肺腑之言也叩開卓慧衡的堅靜,她此時終於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偷偷和自己哥哥講悄悄話的心境,須臾的猶豫後,這次說得便是真心實意的心裏話了:“大哥……我不想嫁人。”
“這不是挺好麽?幹嘛不肯說。”卓思衡聽到妹妹說出心聲才算鬆了口氣,也像小時候聽妹妹說話似的往前湊湊壓低聲音,“和哥哥說說理由。”
哥哥的反應讓卓慧衡安心和鬆弛許多,她也低低笑了說道:“哥哥人在朝堂,我家雖然人口簡單,但也有好些事情,讓我繼續管家吧,我如今身體已經好了許多,你看,路上奔波這樣辛苦,我也隻是下船時才有不適,到岸上便大好了,帝京氣候宜人,我一麵養好身體,一麵替家中打點諸般事宜,為哥哥減輕些煩擾,照顧妹妹和弟弟也本來是我這個長姐的職責,我不能逃避。至於我的親事……家裏如果需要我以姻親立足,我責無旁貸,若暫時不需要,我便全心持家,不做他想。”
卓思衡聽了大笑道:“怎麽就需要你去聯姻了?咱們家最落魄時父親都沒拿兒女婚姻當成籌碼,如今漸行漸上更無需如此。”
慧衡再想自己剛才的話,實在不是未嫁少女該說的,也有些耳熱。
“就這麽定了,你身體無恙時咱們家裏的事都歸你來管,我那裏俸祿和官家賜下的及第恩賞還有一些,加上你們從家裏帶來的州府郡縣紅賞,都放你那裏,都由你做主。”卓思衡聊完後覺得身心舒暢,妹妹自己過得順心比什麽都重要,能讓她不必再有拖累之心自傷之意,今天的談話就算圓滿完成任務,他站起身,又說自己明天找個大夫再給慧衡看看,讓她早點休息,這才心滿意足往屋外走。
“哥哥,妹妹還有一事。”慧衡也跟著站起來。
“說吧。”卓思衡轉身溫言道。
“其餘的事都可以放放,唯有四弟的課業不能耽誤。”慧衡認真道,“哥哥能不能在帝京給他找個學風師資俱佳的書院,在家裏時,我專留了一筆銀子就打算以此為用。”
“咱們果然是親兄妹,操心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卓思衡撫掌笑道,“我已經物色好了合適的門路,不過等你們安頓下來再說,不差這兩天。”
慧衡露出少見的甜糯笑容來:“哥哥這麽為我們費心安排,也得替自己的終身大事多留意留意。”
“我才讓你管家,你就管道我頭上來了?”卓思衡大笑,點了下慧衡光潔的額頭,“哥哥心裏都有數,總不能剛取了功名就急吼吼借著這份光去成親,緣分的事情,咱們兄妹都不強求。”
出來屋子,就聽慈衡已和年紀小自己兩歲的阿環收拾著行禮笑成一團,阿環自幼在帝京陪伴寡母,不比慈衡跟著榮大夫去過寧朔郡好多地方又有此次南下的經曆,聽她一講路途上的奇趣見聞,已是心生崇拜五體投地。兩個少女嘰嘰喳喳的快活音調縈繞在曾經靜寂小院,卓思衡不忍心打擾,自後繞回屋子,心情蓬鬆得猶如楊絮一團輕軟,走路都輕快好多。
果然有了家人才是真的有家。
這一夜睡得無比踏實,第二日卓思衡上班都精神百倍,好像有無限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曾玄度知道他昨日休沐去接家人,問了些近況表示上司該有的關切點到為止。卓思衡越來越愛聽他說話了。
下班後,他跑去太史館堵佟師沛,對方以為卓思衡終於懂得如何浮生偷得半日閑享受生活了,卻不料他請自己喝茶隻是有事相求。
“你要見我爹?”佟師沛大驚失色,“你真要見他?”
他印象裏,自己爹實在很難接近,別說就劉溯一個門生,其餘故舊同僚也都君子之交淡如水,他家很少有人拜訪。
此時他們正坐在卓思衡家附近一家小小的茶寮二樓,街道正是行人最熙攘之時,人間鼎沸煙火彌漫上來,茶香都濃鬱三分,卓思衡替佟師沛斟滿茶後誠懇道:“不用緊張,聽你天天念叨我也知道你父親的脾氣,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怎麽可能跑去攀關係,是有正事想谘詢一下。”
“你谘詢我啊!我去幫你打聽。”佟師沛極力勸阻道,“我怕你被我爹冷言冷語一番,怕是意誌都要消沉了。”
“那我問你,你知道除了國子監的太學外,還有哪裏適合十二三歲的少年讀書麽?”
這不是佟師沛的八卦認知範圍,他隻能搖搖頭。
卓思衡肅容道:“我正是想拜托佟伯父打聽一處可靠合適的私學,我弟弟悉衡剛至帝京,他的進學乃是我家上下最要緊的事。”
佟師沛也不再玩笑,點頭道:“確實要緊,不過我爹他真的不怎麽見客人,我怕他連我麵子也不顧及拒絕你,傷了咱們兄弟的情分,以後我哪好意思再約你出來談天吃喝。”
卓思衡略放低了些聲音說道:“那倒不至於,我若是那種人,你也不會同我往來這樣多了。方則,說實話,其實我之前想過去拜訪曾學士為弟弟探問,但又覺得不大妥當,你是我朋友,我們兩人又都是不太關鍵的清差事,你爹也已致仕在家,我在帝京沒有什麽人望,思來想去隻能麻煩你們父子,此次我去正式拜謁,拜帖也已寫好,有勞方則帶回稟告。”
說罷從袖子裏抽出一封規正拜帖,雙手遞上,佟師沛見狀也雙手去接,鄭重收好:“行,那我去替你跑這個腿,我爹不幫你,我也去問問別人,反正太史館那些老大人平常也不摻和政事,我上他們家中是沒人說閑話的。不過你也提醒了我,不管這事兒成不成,我都得先去你家送點喬遷之喜的見禮,不然我爹定罵我越活越渾沒有半點禮數給他丟人。”
卓思衡再拜謝過。
回到家中,原本堆在幾處的行禮箱籠都已收拾妥當,有慧衡打點,院落雖小,各處卻都已是井井有條。屋內又添置了幾個家具大件,原來是小勇哥見屋子太空,去買回來的。他又給家裏買了好些糧米,再將呼延老爺子和朱五叔一家送得山貨給卓思衡點齊。
“也都不是什麽貴的東西,可在帝京卻也是稀罕的北地特產,你若是走動拿上麵子也好看。”小勇哥原本害怕卓思衡是讀書人不知也不屑這些人情,沒想到自見麵以來他待人接物無不自然毫無酸腐氣,便也放心了,“我過兩日便啟程,你給咱們爺爺留得那間正屋還是你這個老爺自己住吧,他那裏我們都一起勸著。”
卓思衡當然舍不得呼延勇,可做人誌在四方,大家都有各自的前程奔忙,無需挽留,祝福和牽掛便足夠了。
慧衡給哥哥看了自己裁寫的賬冊,按照從前他們一家在流放地時見過寫過的營裏賬冊改成,卓思衡其實也不知道平常官宦人家的賬冊什麽樣,但這種冊子既然可以管勞營那麽多瑣碎金額款物,統籌個幾人的小家庭想必也不在話下。
卓思衡讓她先去安排給家人做幾件新衣,再拿點銀子出來整理一下後院,還沒說完他的花園設計方案,便有佟府下人來訪,說是佟老爺請卓侍詔明日入府一敘。
佟師沛不知道用了什麽法子說服自己老爹,卓思衡趕緊去清點了打算明日帶上門的山貨,第二日下了值回家換好便服帶上禮物,獨自登門拜訪。
佟府他曾經來過一次,隻是那時是被救來的,不好到處走動,這次來佟府的管家極其熱情,給他介紹院子和建築,還講了好些匾額的來曆,似乎這裏真的從來沒有什麽客人,可給無客接待的老管家憋壞了。
但也可見佟府治下極嚴,老管家再是熱情介紹,也十分得體合度,不吹噓也不誇張,帶有一絲克製的驕傲和溫和的禮讓,似乎他也對佟師沛感情很好,還說少爺很少有朋友,多謝卓思衡一直照顧。
佟府書房名叫守修齋,古板但文雅,卓思衡一望便知此名典故出自《孟子》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佟鐸正在書房內裱字,一身儒士素衣清臒滄桑,但淵渟嶽峙體態端正,仿佛上朝一般,卓思衡見後斂容躬拜:“晚輩問佟伯父安。”
“不必不必,又不是第一次見麵那樣鄭重,坐吧。”佟鐸其實一點沒有佟師沛說得那麽可怕,這兩次見麵卓思衡對他的印象都十分好,按照吩咐坐下後,卓思衡先拜問他身體如何,又說自己帶了些北地山中藥材,都適合老人養身。他也並不虛偽地一個勁兒寒暄,問候點到為止便開門見山誠摯道:“晚輩前來是有事想請教佟伯父。我家中尚有一弟,排行第四,前兩日終於入京與我團聚,我父親離世前最放不下他的學業,百般叮囑我上心。可我也是初入帝京,又無人脈又不知情形,故而求到方則兄來托付伯父,想拜問帝京之中是否有合適私學可供我家老四進學?”
佟鐸靜聽時若有所思,聽罷笑道:“這倒不是什麽難事,你身為長兄受父所托照顧家人奔走,合該如此。我雖是已離朝多年,但也算有些交情,替你打聽一下也算無妨。不過有一事老夫實在好奇,望賢侄如實作答。”
“晚輩必定知無不言。”卓思衡心想他來求人,也不敢不答的呀……
佟鐸神色依舊是一貫冷靜恒定,唯有語氣溫和道:“賢侄為聖上欽點的狀元,如今位列翰林院七品侍詔,雖說國子監太學須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家眷方可進學,但三館一閣的臣工卻有不成文的俗例,哪怕品級差一些,家人亦可特例入學。為何卓侍詔不願自己弟弟入國子監太學呢?”
卓思衡並未表現出半點為難,反而泰然笑道:“佟伯父,實不相瞞,晚輩近些日子聽到好些官家對國子監太學之弊的慨歎。能傳至天聽的事,不是大事就是積弊已久,晚輩再不才也是為人兄者,隻盼望弟弟能靜心修學不負寒窗,於此事上自然當有抉擇。”
說實話,他的好些消息都是從佟師沛那來的,佟師沛也是剛入官場的毛頭小子,他的消息不都是自自己親爹這裏來得麽?出於禮尚往來,人家連國家好些秘辛都告訴你了,你若是實話都不講也沒有必要來求人。更何況,以佟家消息這樣靈通,皇上又對學政之事不滿已久,說不定在佟大人致仕前還倆人麵對麵探討過這個問題,就算沒有,想必也有其他渠道知曉,何必刻意欺瞞?
他並非為私事便一味諂媚,更不是要攀附權貴,佟師沛多番襄助佟伯父更是曾救過他一次,即便此事不成,就當這個實話是往來相回卓思衡也問心無愧。
佟鐸依舊是一派慈愛的長輩神情,平緩說道:“的確,官學的弊端幾年前便聽官家在朝堂談及多次,隻是近些年南方屢有災情,漕運才整飭過,其餘諸事都隻好放一放。你有這樣的擔憂,可見是真的為兄為父了。”
卓思衡不敢抱有此事已成的希望,他隻等待佟伯父最後的首肯。
“不過老夫還有一問……”佟鐸似乎還是對此次談話意猶未盡,忽然道:“若命你整頓官學,你當如何作為?”
第37章
卓思衡萬萬沒想到,給弟弟找學校,他還得考試。
這跟答策論有什麽區別?措辭需要的腦筋一根兒都不會少。
唯一的不同是,這道題他已經有了答案。
當初在禦前聽到此事,卓思衡便於心模擬解決方案,隻是他不是學政口的官吏,對個中細節知之甚少,單從幾位大人及皇上口中了解的內情終究有限,如果真的實施還得親自搞一番基層調查才合理。
因此,他並不覺得自己當時的想法是萬全之策,不過是一時鍛煉腦力的小自測,許多想法隻有理論支撐沒有實際操作空間。但眼下正是需要不這麽完美、但是聽起來是他認真想過的答案。
卓思衡沉吟之際,佟鐸已飲了口茶,和顏悅色道:“你如今禦前奔忙,小心謹慎些是對的,不過你我此番論述不涉及我朝機要軍情或是施政根基,不過是絮語幾句,老夫也隻是想聽聽後生晚輩的高見。實在無需太過緊張。”
卓思衡哪是緊張,這種突然襲擊的遭遇戰總得給他一小會兒整理思路,才過去十秒就讓他交卷,皇上都沒這麽嚴苛!
不過卓思衡心念頓閃,可能當臣下的確實要比皇上腦子轉得快點,佟老大人焉知不是這樣鍛煉出來的。
好在他已想好如何準確且克製表達自己的意見,謙虛笑道:“那晚輩就拙言獻醜了。”
佟鐸也很配合地撂下茶盞,好整以暇。
“國子監太學為三者子弟而設:官宦、世家、貴戚。然而其實從設立當初,這個製度與另一個製度有著致命的矛盾。”卓思衡正色不笑說話時有種天然的嚴肅感,即便聲音仍是清澈透亮的,“那就是恩蔭。”
佟鐸靜聽此言麵色沉靜如水,唯獨眉峰有極細微的浮動。
“三者子弟皆可恩蔭入仕,若家中少些督促,自然無需勤苦便手可摘星辰,雖然恩蔭的品階不如進士出身,但仍可位極人臣。既然如此,他們又何須在國子監太學寒窗苦讀?”
“依卓侍詔的意思,恩蔭是否該免去才對?”佟鐸笑著問道。
卓思衡心裏想的是您老別給我挖坑,臉上則展開笑顏:“不可,恩蔭祖製極是得當,所恩所蔭也皆是該澤之人。廢去便是自斷一臂。”
本朝恩蔭的規矩很簡單,有爵位的人家、四品以上官吏、皇上特批的先進典型以及自己家親戚,這幾種人家的孩子都可以享受無需科舉便能做官的優待,雖然這種官的可選範圍和晉升空間都小了很多,然而卻實打實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捷徑。這是政權籠絡統治階級最重要的手段,是穩固人心的基本國策,是封建王朝統治的一個底層邏輯,絕對不能廢止。
佟鐸當然知道卓思衡所說的自斷一臂是什麽意思,隻是這種話不必明說,他點頭示意卓思衡繼續說下去便是。
“恩蔭不能廢,國子監太學也是國之學政學風的旌旗,二者矛盾,但並非不能共存,若要國子監太學可以真正發揮設立之初的作用,我其實也未有穩妥且切實的謀斷,隻有個自己心裏一想一過的辦法。佟伯父是方則兄的父親,我便不將您當做外人,還望不要笑我見識淺薄。”卓思衡謙和得不卑不亢,而後才說自己真正的想法,“那便是將國子監太學對所有學子開放。”
此話說得可是很有衝擊力,連始終穩如泰山的佟鐸的都微有一滯,凝聚目光在卓思衡臉上,等他說下去。
“先將國子監太學生源兩分——也不一定就是等分,這個分法實在難想,便隻是個意思。我想可以在國子監和太學進行每年兩次小試,一次由原本沒有入學資格的學子們參加,合格者便能入學,他們占一分生源。剩下的一分則由原本有資格的官宦貴胄親眷參加考試後合格者入。二者共同在國子監太學讀書,一則那些早就指望恩蔭的門第也不必讓孩子來考試,考了也不一定考過,還傷了麵子,就別占著太學的名額掛著名浪費朝廷指派的名師傳習。二則確實有寒門子弟出類拔萃,他們多一分機會,未來或許便會多一位賢臣能吏。為國掄才當以國為重,而世事大多堵不如疏,多源之水徑流則沛。”
其實他的想法就是簡單的引入競爭機製,激發內部活性,讓良性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
不過他是真的不知道國子監太學到底什麽情況,這樣的話不過紙上談兵,他自己也知道沒有幾斤幾兩不能作數。
可佟鐸卻聽得津津有味,等他說完還意猶未盡,似在回味,又似在品咂內中要義。
就在卓思衡以為自己今天得不到判卷老師的準確答案時,佟鐸卻起立鼓起掌來:“不虧狀元及第,此等見識我在你的年紀是斷然沒有的。”
卓思衡趕緊也跟著站起來,說自己是唐突胡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因為和方則兄熟悉才對他爹敢說這話,不然是打死都不會胡亂編排學政的。
“不然,其實你能瞧出的或許旁人也早已瞧出來,不過是各有肚腸,加之學政又不甚緊要,何必多此一舉惹惱不該惹惱的人呢?”佟鐸也說了好些大實話,或許是他覺得說到這裏便夠了,於是笑著話鋒一轉,“有兄如此,想必言傳身教之下弟弟也差不到哪裏,明日取兩篇你弟弟平常寫得文章來,我寫一封薦書送至熊崖書院,我與院長還有一點交情,以後你家弟弟便去此處進學……哦對了,你可知道熊崖書院?”
卓思衡特別誠實地搖搖頭。
他真的不知道。
佟鐸的此次大笑裏有一層長輩對晚輩慈愛的意味,說道:“讓我那兒子講給你聽,他就是在那裏讀出來的,你看,連他這般頑劣的小子都能教成進士,你弟弟如若上進,定然是有他自己進益的。”
聽到佟伯父居然將自己兒子念書的地方介紹給他,卓思衡當即深躬大禮言謝,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佟鐸麵上笑他不必如此,心中卻愴然隱痛,思及若是佟師沛的兩位兄長在,想必也是願意如此為弟弟的學業奔走求告……
如此,他對卓思衡又多了幾分和藹和慈愛,留他用飯,又叫佟師沛來準備些文房送給要念書去的卓悉衡,代表他作為長輩的一番督策,卓思衡連連道謝,心中感激不已,佟師沛也沒想到佟鐸突如其來的熱情,但也由衷為自己朋友解決一樁煩心事兒高興。
卓思衡回家後很想告訴弟弟,你哥通過麵試加試給你弄來一張極其稀有的錄取通知書!但害怕給弟弟增加壓力,便也隻說拜托了個朋友之父幫忙。悉衡自幼努力上進,讀書求學是無需他提醒端正態度的,他也頂多說些禮節方麵的注意事項。
第二天,佟師沛就拿著自己和父親給卓家人準備的兩份見禮上門來了。
“你真狠得下心將弟弟送到熊崖書院?”
前廳裏,佟師沛緊張兮兮地問道。
“不然呢?”卓思衡哭笑不得,“你不也是在那裏念出來的進士嘛!佟伯父將你念書的地方作為推薦之選,可見他是真心實意為我四弟找個好去處,我感激還來不及,怎會推辭?”
“我爹當然是真心了,那裏多難進去——也就比江鄉書院容易入門一丁點,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托人走關係,一個月前我堂叔家想走我父親的門路將堂弟送去那都被我爹冷言回絕了。他是真心幫你,我看得出來。不過就是因為我念過才要提醒你!到時候別舍不得你弟弟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