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卓家一行人乘坐的客船是第二日傍晚抵達的金水門內碼頭,楊柳垂絛掩映下的夕陽破碎在運河水麵,卓思衡在岸邊焦慮地盼了兩個時辰才盼來家人。
與卓思衡來帝京時的客船一樣,眼前的船也是寬舷兩層,船工剛拴住纜繩,岸板才搭一半,卓慈衡冷不防一個箭步自甲板躥跳出來,嚇得卓思衡後背都是冷汗,趕忙衝前去接扶!然而以慈衡的矯健哪用得著他伸手,穩穩落地不說,還直接抱住了卓思衡的胳膊連搖帶拽道:“大哥!我好想你呀!”說著竟有些哽咽,眼圈也不自覺紅了。
慈衡最是好強爭勝,自小就極少落淚,若不是思念至極,也不會如此外露軟弱,卓思衡心疼得不行,攬住妹妹微微顫動的肩軟聲安慰道:“平安到了就好,來了這裏以後天天見,到時候就怕你還嫌棄大哥煩你。”
“不煩不煩!我有病,大哥一天不嘮叨我渾身難受!”慈衡飛快抹掉淚珠,複又尋常一般語氣跳脫不拘,繞著卓思衡看,“大哥沒胖沒瘦,就是臉上肉有點少了。”
“年紀輕輕說什麽病不病的!”卓思衡想瞪妹妹一眼,但他與家人久別,此時歡喜和疼愛還來不及,哪瞪得出來,這話也是噙著笑意說出口的。他都二十了,樣子哪容易再變,倒是剛滿十五歲的慈衡抽長了些身姿,已有少女的窈窕之感,臉頰上圓潤的頰肉也已消退不少,眉眼愈發英氣蓬勃,清麗端方之餘又滿是雀躍的生命力,看著便令人心頭蓄滿朝氣的青睞。
待他們說完好幾句話,客船的岸板才徹底放好,上麵走下來個高個挺拔的雄壯漢子,一手一個箱籠扛在肩上仍舊步履輕快矯健,連路過的碼頭纖夫苦力都投來驚歎崇拜的目光。
“小勇哥!”卓思衡立即迎上去接行禮,而後和那滿麵笑容與自己年紀差不多的男子互相猛拍對方的上臂。
呼延勇有斡汗八部的北方草原壯漢血統,壯碩到在碼頭這種靠力氣吃飯的地方看著都毫不露怯,說話卻溫溫和和,和粗獷又孔武的樣貌身材完全不符:“我的好思弟!可真是出息了!快讓老哥好好看看!真是好樣的!”
卓思衡剛到杏山鄉時,呼延勇是村頭一霸,然而聽了卓衍教誨學了好些道理,也不再一味淘氣,和卓思衡一道念了一年多的書。呼延老爺子趕山打獵常常將他們一起帶上,兩人感情極為要好,脾氣也投契,沒少一起喝酒後跑去河沿裏舀魚和後山上逮兔子。後來呼延勇因膽色過人兼識文斷字,被來北方做買賣的一個大商隊掌櫃看上收做學徒,這幾年幾乎跑遍半個本朝疆土,比之從前談吐更為幹練了。
“我真沒想到你也來了!這一路可辛苦了?”卓思衡個子在大朝會時看著都算文官裏出類拔萃的挺拔如鬆,可在呼延勇麵前,他就顯得有點嬌小了。
呼延勇握拳碰了碰卓思衡的肩膀道:“我可不放心你這一家人自己南下,萬一出個什麽差錯,我哪有臉麵見你!”說完他似想起什麽,趕緊讓開下船的路,“別光顧著和我說話,慧妹妹和四弟都盼著見你呢!”
“大哥!”
慧衡已由慈衡扶著下了船,許是路途顛簸勞碌,她整個人的氣色都顯得與生機煥發的春日格格不入,唯有一雙明亮的眼眸閃爍著瑩瑩流麗的淚光,將春風拂過的輕柔柳枝細梢都比下去幾分輕靈婉然。
“怎麽臉色這麽不好?是暈船了?”卓思衡握住慧衡伸來的手,心中懊悔沒有安排更好的船和車馬,心疼道,“小慈,快扶你姐姐先上車,我們回去再聊。”
慧衡用力搖頭,好像要證明自己很好,聲音都提了提道:“隻是累了,大哥不用擔心。本來小勇哥想在前個鎮子歇住一晚,是我急著見大哥才催著一路至此。”
此時悉衡最後帶著剩下的箱籠行李下了船,靜靜立在兩位姐姐身後,慈衡見他來了卻一言不發,讓開半步笑道:“在家裏時最想大哥的就是你,睡不好覺老是皺眉,怎麽到了大哥麵前倒裝起穩重大人了?”
“好弟弟,快讓大哥瞧瞧!”卓思衡說著自己先快步過去,半年多不見,十二歲的弟弟似是長高了些,他和慈衡長相極似,但英氣中又有幽邃的沉靜。
“大哥……”卓悉衡喉頭動了動,難得出現少年該有的笑容,“大哥過得還好?”
“特別好!”卓思衡一點也不謙虛,恨不得現在就跟家人炫耀自己考出來的家業,攬過小弟,再看妹妹們與小勇哥,頓覺隻要日日有此團圓,他便是天天在禦前提心吊膽加班也心甘情願。
不過好像還少了人?
卓思衡朝船上看了又看,隻見都是其餘客人扶老攜幼陸續下船,再不見熟悉身影,忙問:“呼延老爺子呢?”
“我那個爺爺,簡直就像祖宗,再沒比他更倔的人了!”呼延勇重重歎了口氣,又覺得此時氣氛不該如此,換回方才重逢之喜的笑意,“別在這裏站在,沒得讓妹妹們風吹日曬的,咱們回家裏再聊。”
見麵太過高興,好多事都是顧不上的,周圍也有親人再會夫妻團聚的,也都不忌諱禮俗,卓思衡更不在意這個,不過小勇哥說得對,一家人關上門再熱熱乎乎聊親厚話多好,於是安排兩個妹妹坐家裏的車駕,自己與弟弟以及呼延勇一道將行李都抬上雇來的拉貨平車裏,再與眾人一道回家。
卓家新居終於熱鬧起來。
卓思衡一個人在家時每日兩餐每餐清淡,柴六嫂覺得自己一身本領無處施展,終於一家人團聚,卓思衡又領了俸祿,於是她采買了好些食材,大展拳腳,做出一桌豐盛美味的團圓飯,光是小勇哥一個人就吃掉三碗飯,這樣真心實意的賞臉行為讓柴六嫂精神煥發,又做了不少點心,飯後一家人聚在小小涼閣裏喝茶時重開胃口,連一向食欲虛弱的慧衡都吃了兩三塊新蒸的酪酥。
能一家人窩在一處說說話,卓思衡心中輕快無比,看兩個妹妹各自學問談吐都有長進,弟弟學業又上一層樓,小勇哥如今也自己做了商隊裏一路貨隊的把頭,自己更是摘星成功事業小有起步,這樣好的現狀,他心中連發滿足的慨歎。
初到後,他們將父母靈牌擺放供奉好一齊磕頭,此種欣慰便沿著酸楚淒苦的子欲養而親不待之心漸漸蔓生,生死非人力所能扭轉,但至少自己已然帶妹妹弟弟重回帝京,掙下片瓦遮頭,今後更會庇佑他們平安順遂,以如此的行動和覺悟告慰父母,他們在天之靈想必也能暢心無憂。
涼閣內,卓思衡又問呼延勇為什麽老爺子沒來,小勇哥將茶杯重重放下,又氣又無可奈何道:“我那爺爺實在太倔,我和兩個妹妹去勸了好些次,他就是不肯來,說什麽沒有林子鑽的地方他活不下去,思弟,你比我更了解那倔老頭,若是他說不肯,我就算敲暈他綁來也沒有用,隻好依了。”
“老爺子是怕拖累咱們照顧,但我們一家早把老爺子當成自家老人長輩,我作為長孫照顧自家爺爺難道不是為人晚輩該盡得孝道麽?”卓思衡確實了解呼延老爺子,猜都不用猜,“我再去一封信勸勸他,大不了給他在京郊安排個地方住,那邊也有不少野林子。”
“行,他聽你的,你也會勸人,如今做官了肯定更能說會道,我在帝京和咱們一家親近幾天,然後再南下顧著買賣,之後有消息了你再知會我。”呼延勇喝茶從來都是大口大口,又幹了一碗後忽然想起什麽,又道,“朱五叔和五嬸讓我給你帶個好,說在皇上麵前當差是好事,但小心點別累著,說話也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五叔行伍身份不能擅離,五嬸也不好走動,他們讓我給你帶了好些東西,說你若在京中走動也不能空手。”
卓思衡感念不已說道:“小勇哥,之前我單獨給你去信說的事情怎麽樣了?”
“找到了合適人了!”呼延勇拍了下桌子,笑得很是自得,“你說想給鄉裏再找個教習師父教孩子讀書我能不上心嗎?走之前去聯係了湧山鎮的一個自軍營裏休下來的老主簿,大概咱們家搬走沒多久他就能帶著家小過來,你給的銀子夠足,他都沒怎麽推辭,又聽說這鄉間出過狀元,更是樂意了。”
自卓衍去世後,卓思衡自己忙著讀書之餘偶爾仍是給鄉裏孩子上上課,後來他去趕考,是慧衡在身體好的時候教教。他們一家在鄉裏居住的這些年受到不少照顧,不能一走了之不管不顧,如今卓思衡有了能力,自然要繼續安排這個教習的位置將杏山鄉的學風繼續吹拂下去,他雖然俸祿微薄,但這份用來報答鄉親們的銀錢是一定要花的。
“多虧鄉親幫襯才有我家今日,請教習這件事以後我責無旁貸,無需鄉親們出糧出錢,受人之惠不忘於心才是。”
卓思衡說得很誠懇,但他卻看見慧衡略略低了頭,悉衡似是在思考什麽,連小勇哥都有點局促,想要開口,卻被心直口快的慈衡搶了先道:“大哥博覽群書,肯定知道這‘受人之惠,不忘於心’的前一句是‘施人之恩,不發於言’才對,我們受了好些鄉親的好,自然要感恩,但是一看大哥有所成就便想著占便宜不顧這些年情麵的人我們家也沒那麽好欺負!”
“小慈!”慧衡見她說得尖銳,趕忙製止,慈衡略有不服,又不敢惹姐姐不快,隻看向卓思衡求救。
“二姐,這件事大哥早晚要知道的。”一直沉默的悉衡忽然開口道。
卓思衡一頭霧水,不知到底發生什麽,見呼延勇也是麵有慚色,似乎此事讓他也很是沒有麵子和懊惱,再見慈衡梗著脖子迫切望向自己,好像不讓她說出來她就會憋死一樣。
第35章
“小慈,你和大哥說。”
自小時起,慧衡會為了讓他少擔心故意抹去些自己受得委屈,而悉衡的神情似乎也想讓慈衡說,小勇哥略顯窘迫的模樣也不好去為難他開口。
慈衡口齒伶俐心地直率,必定能一五一十講得清楚明白。
卓慈衡得了大哥的話如蒙大赦,也不顧慧衡的眼神警示,將卓思衡中狀元的消息傳回後發生的一係列事完整複述。
原來自卓思衡高中狀元的消息傳來,鄉裏鄉親都很高興,祝賀自不必說,裏正還做東請全鄉一道澤沐狀元及第的恩榮開了鄉宴,甚至隔壁鄉鎮乃至寧朔城的官員也至卓家的農戶小院裏來恭賀,州府與地方都送了好些賀儀。要知道哪個州出個狀元都是大事,是政績啊!之前上一個朔州狀元在這邊卻是連家都沒有,想祝賀都拜不上門,可算逮住一個住在本地的狀元家,一連半個月家裏都是往來客人,州裏縣裏也按照崇學的慣例褒賞,又為鼓勵各處鄉中子弟進學,學政官吏們多添好些額外紅賞。
卓思衡走之前吩咐個性穩妥練達的卓慧衡當家,她待人接物十分得體,拿了賞賜後也不藏掖,感念杏山鄉父老待卓家的友善恩惠,給鄉親們分出大半,還專門找到裏正贈與一筆州裏的賞銀,以此錢資助杏山鄉修個正經的學堂。
饒是如此,卓家也一夜之間多出不少家資,便有人眼熱起來。
那天突然門口吹吹打打聲音響個不停,慧衡還以為又有哪處的官來道賀,卻見是鄉裏一戶鄰裏徐二嬸領著一大幫人來,不問不知道,她竟然是領著媒人來提親的!
卓慧衡縱然涵養再好,也仍是個姑娘,聽到這話當時就氣惱得不行,隻是她從來心思深沉,暗中叫悉衡去叫呼延老爺子,讓慈衡去找朱五嬸,自己頂著惡心和麵上的和氣同一幹人等周旋。
說到底是徐二嬸覺得如今卓思衡是狀元了,要慧衡念著這些年杏山鄉鄉親們的好,別忘恩負義,不若就嫁給她兒子報恩,雖然她身子弱又有娘胎裏帶下來的病,可他們家不嫌棄,過繼的孩子都準備好了。
好在朱五叔那天在家,被慈衡拉著趕來一問,當即氣得臉色鐵青,站在卓家院裏擋住慧衡朝外怒罵道:“我們鄉裏人雖沒讀過書,但也懂得禮數,你男人當年到你家說親是趁著長輩不在摸黑上門的?人家爹過世後長兄如父,當家的哥哥還在外麵打拚,你牽著不知道哪來的野狗媒人叫個屁叫!當我和媳婦不是卓家的長輩?讓你兒子撒泡尿照照自個兒的熊樣,胡子兩年蓄不出指甲蓋長,豬腦子都比他彎繞多兩圈,切開來就是一盤下水還真當自己是盤菜了,敢惦記上我大侄女,找死?”
卓慈衡將朱五叔的話原封不動複述,聽得卓思衡趕緊叫停:“你大致講講意思就行了,不許學原話。”朱五叔是軍營混出來的,罵人的話也都出自這天下最渾的地方,嘴要多髒有多髒,偏偏慈衡學得繪聲繪色語氣還原辭令照搬,聽得卓思衡額角突突地跳。
慈衡縮了縮脖子,不敢挑戰大哥在教養方麵的權威,繼續講呼延老爺子到了後也是氣到眉毛胡子一起顫,指著對方鼻子罵自己的鄉親:“什麽狗東西起了這種壞心思,給咱們鄉裏抹黑,人家卓家不欠咱們什麽,這麽多年卓教習去了後幾個孩子還接著教鄉裏娃兒讀書,這些年各家都有讀書認字的當了兵得了更好的差事前程,你家混賬兒子不爭氣,倒打起慧兒的主意,趁著別人長兄不在來逼親,傳出去人家怎麽議論我們鄉?以後鄉裏小子怎麽到附近去說親?”
呼延老爺子的話很是在理,全鄉人都受過卓家恩惠,雖說大家是互惠互利,然而這麽多年卓衍卓思衡盡心為善不說,爹死了兒子趕考去,人家妹妹帶病給孩子上課,愣是沒給課業耽誤了,州府打賞的錢,人家拿出大半給鄉裏建學堂,這可是整個朔州第一個鄉裏的小書院!如此好的名聲與關係卻被這家隻惦記蠅頭小利的鄉親毀了。一時鄉裏人群情激奮,全都指責起徐家的不是,徐二嬸也沒有剛才那股欺負慧衡大姑娘不能為自己主事的氣焰,臊得恨不得拉上媒婆和吹拉的人落荒而逃。
這件事到底是鄉親對不起卓家,呼延老爺子和朱五叔都覺得麵上掛不住,吩咐小勇哥給卓思衡賠不是,他自己也氣不打一處來,實在難以開口複述。
哪有人在別人當家的出遠門的時候去找姑娘本人提親!屬實是不要臉了!
卓思衡聽完拚命告訴自己,不能在妹妹弟弟麵前動氣,不能在妹妹弟弟麵前動氣……默念三遍,他終於將心中洶湧的憤怒壓製回常溫,心疼且愧疚的望向慧衡,聲音無比低柔道:“是哥哥不好,以後在哥哥身邊絕不會有這樣的委屈了。”
卓衍說過,若是鄉裏有合適子弟願意同他家結親便相看著,親事重要的是人品家風,縱然將來卓思衡有了功名,也不許為門第摧折。隻是慧衡情況特殊,這麽多年親事也沒有動靜,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待他高中,卻忽然來人趁他不在家搞出羞辱妹妹的行徑,這若是傳出去,慧衡妹妹要如何立足?
聽到兄長這樣說,慧衡竭力忍住百感交集的眼淚,笑著用力點了點頭。
沒人能再將他們兄妹分開了。
卓思衡瞥見悉衡雙手不知什麽時候握成了拳頭,關節都泛著冷冷的白,雖然弟弟什麽都不多說,但眼見自己姐姐受辱,他這個年紀又如何咽的下去,卓思衡不希望悉衡鑽牛角尖,溫言安撫他道:“弟弟,你二姐姐吩咐去尋人你二話不說立即照辦,做得很好,這便是最大的維護了。我們一家人就是要這樣,隻要咱們是一條心,什麽困難都不必生畏。”
卓悉衡聽罷鬆開了手,嘴角終於鬆弛,微微朝上彎著向卓思衡點頭。
卓慈衡看見哥哥最後轉向自己,以為自己剛才學粗口要挨罵了,卻見大哥招呼自己,惴惴湊過去後,沒想到卓思衡像對男孩似的一拍她的肩,聲音卻柔緩極了:“你二姐姐的身體辛苦你一直照顧了,你學得懸壺醫術比我這個狀元學問要有用得多,不必顧忌自己是女兒身而在維護家人時縮手縮腳,咱們家裏不興那套女子不如男的說法。”
慈衡從來沒一天之內哭過兩次,今天聽完這番話破天荒又抱住大哥的胳膊,劈裏啪啦掉了第二回 眼淚。
反正是在自己家裏,卓思衡示意慧衡和悉衡也過來,三個人都湊在他這個大哥的身邊圍攏在一起,他站在那裏便能讓所有人安心。
做一家之主其實並不容易。
慧衡外柔內剛心思敏銳,他要給足庇佑守護的安全感和被需要感,令她不必擔憂連累家人自卑惱恨;
慈衡果敢強韌爭先好勝,他要鼓勵引導個性發展和溫情熏陶,令她能處事不急不躁又不必困頓於天性;
悉衡深沉內斂隱忍克製,他要溫情有餘春風化雨以及循循善誘自為表率,令他凡事有更通達的心竅思路莫要一味心深盤根。
這些都是多年和妹妹弟弟朝夕相處摸索出來的關懷方法。
愛家人有時也要講究方式。
如果三個人能平安幸福一生一世,他費多大的心思都是心甘情願的。
呼延勇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又是感動又是佩服。他們做行商的最講究察言觀色和度量人心,他這些年已學得這兩樣本領的皮毛,已然足夠闖蕩,可思衡老弟是個讀書人,卻能觀之度之對每個家人說不同的話對症下藥安撫他們的心結,比自己那所謂經驗眼光要老辣百倍,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夜裏,卓思衡又和呼延勇聊了好些,安排他先歇息後自己去看了悉衡,隻見他已將自己的行禮收拾妥當,囑咐他沐浴後早點休息,再去東廂房看兩個妹妹。
這邊有阿環幫忙收拾,屋子已經初具齊整,卓思衡讓她也下去歇歇,自己坐下和兩個妹妹說些話。
“屋裏好些東西都是你們範表哥送的,他心疼你們姑娘家沒有妝奩,又添了些首飾,有幾個他特別叮囑是姨母留下給卓家女兒的,都放在那個樟木匣子裏,大哥不懂這個,你們自己看了分分。”
自己的兩個妹子還從來沒像別人家孩子爭過任何東西,他不必擔心分配問題,反而讓兩姐妹自己選最得宜。
卓思衡不懂珠寶釵環,但有些首飾從材質上看就不可能是便宜的,從範家的家風來看,說不定這些都是當年姨母的陪嫁。卓思衡當時很是焦急,說什麽也不肯收,讓範希亮自己留下,說不定那是姨母留給自己不能謀麵的兒媳婦的東西,範希亮卻有點不好意思表示,母親安排得很是妥當,什麽是給誰的都有吩咐過,他也隻是遵照遺願行事。
這樣說卓思衡便不好拒絕了。
“我們是不是還得拜見一下表哥和已過世的姨母?”慈衡個性雖莽直,但好歹也是卓衍教出來的,禮數得體方麵半點不輸官宦人家女兒。
卓思衡給她們自高處取下首飾匣子後一邊擦拭一邊說道:“範表弟家情況比較特殊,以後咱們慢慢聊。本來想著你們入京能和他見一麵,可你們表哥派了外任,如今人已到了桐台縣做了縣令。”
慧衡並不關心首飾,她更關心這麽多年對他們一家照拂不斷的表哥本人,忙問:“可是靈州湘宜郡的桐台縣?”
卓思衡沒想到妹妹知道這個,轉念一想,對了,自己後來給家裏寄過好幾次書,不止有給悉衡看的經史子集,還有給慧衡慈衡兩姐妹看的些山川地理遊記輿冊,慧衡最愛讀書,大概已經看過不知多少遍早就爛熟於心了。
“正是。”卓思衡對表弟上任的地點還是很滿意的,“表弟能去到那個地方我也放心了。”
慧衡回憶起書中所錄,也放下替素昧謀麵表哥的擔憂道:“確實是個好地方。”
“二姐,你從來沒去過南方,怎麽知道那裏好的?”慈衡在那邊疊放衣物,聽到後好奇心頓生,忍不住問。
卓思衡心中微震,用眼神鼓勵慧衡說出自己的想法。
慧衡甚少表露自己的學問和心思,但妹妹問及與哥哥示意下也不再刻意收斂,聲音好像春風般娓娓而來:“哥哥寄回來的《南府輿國誌》裏講桐台縣在三山江的支流潁水西岸,那裏氣候潮熱,最適合油桐樹生長,因此附近多縣盛產桐油。隻是因地形險峻扼要甚少耕地,也無其餘特產,較為窮困閉塞。”
“這樣聽來也不是什麽好地方嘛……”慈衡不解。
慧衡用目光示意妹妹稍安勿躁,繼而溫言道:“我從前聽朱五叔聊起軍營營務,說新任的校尉牙將最難當,因為這些新來的中軍小將不知自己手下兵卒頭領的秉性也摸不清他們的脾性,很難相處得當,矛盾又多,惹了兵頭不快下麵小兵也跟著被扇動起來較勁,很是麻煩。五叔說得是白話,但我想話裏的意思大概就是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表哥去的桐台縣不涉及鹽礦茶這類緊俏的物產,不挨著上進貢品,更沒有什麽較深的行當沾染,表裏內外一目了然,最好‘知己知彼’,再加上也不是貧瘠至無有生計,不是還有桐油一項可抓的物產麽?想來表哥心性本領讓咱們哥哥都讚不絕口,若是做一縣的父母官,定然能撫民載道政績斐然,平安順利度過第一任外放。”
說完,慧衡也不去看旁人讚許嘉獎的目光,隻嫻靜溫文地低下頭,斂去方才眼眸中的璀璨光亮。
卓思衡忍不住鼓起掌來:“真不愧是咱們爹娘的女兒、我的妹妹!”
他當時就是這樣和範希亮分析的,甚至還將查找的許多要點寫成信夾在自己給表弟帶走的書裏,讓他需要時翻看。
自己好歹是個朝廷命宮,接觸的信息之多之廣,以慧衡一個常年身體孱弱隻能在偏遠鄉下養病的女子來說是無法企及的,然而她卻能在有限信息源的情況下做出和自己同樣的推論,思維縝密與邏輯能力可見一斑。
慧衡雖然在家時沒少被卓衍和卓思衡如此直白的誇獎,但每每還是會有點不大好意思直接麵對,隻將頭再低些,顯得十分謙虛可愛。
看著麵貌清麗絕倫心思澄明聰敏的妹妹,卓思衡心中覺得是時候與她談一些人生的關鍵性問題了,便向慈衡說道:“阿環不清楚你們東西都放哪了,你去同她分一分,將悉衡的挑出來,我同你姐姐說兩句話。”
慈衡知道哥哥這樣說便是有關於慧衡姐姐的事要私下鄭重講,於是痛快答應下來,飛快離開,隻留哥哥姐姐在屋內敘談。
卓家一行人乘坐的客船是第二日傍晚抵達的金水門內碼頭,楊柳垂絛掩映下的夕陽破碎在運河水麵,卓思衡在岸邊焦慮地盼了兩個時辰才盼來家人。
與卓思衡來帝京時的客船一樣,眼前的船也是寬舷兩層,船工剛拴住纜繩,岸板才搭一半,卓慈衡冷不防一個箭步自甲板躥跳出來,嚇得卓思衡後背都是冷汗,趕忙衝前去接扶!然而以慈衡的矯健哪用得著他伸手,穩穩落地不說,還直接抱住了卓思衡的胳膊連搖帶拽道:“大哥!我好想你呀!”說著竟有些哽咽,眼圈也不自覺紅了。
慈衡最是好強爭勝,自小就極少落淚,若不是思念至極,也不會如此外露軟弱,卓思衡心疼得不行,攬住妹妹微微顫動的肩軟聲安慰道:“平安到了就好,來了這裏以後天天見,到時候就怕你還嫌棄大哥煩你。”
“不煩不煩!我有病,大哥一天不嘮叨我渾身難受!”慈衡飛快抹掉淚珠,複又尋常一般語氣跳脫不拘,繞著卓思衡看,“大哥沒胖沒瘦,就是臉上肉有點少了。”
“年紀輕輕說什麽病不病的!”卓思衡想瞪妹妹一眼,但他與家人久別,此時歡喜和疼愛還來不及,哪瞪得出來,這話也是噙著笑意說出口的。他都二十了,樣子哪容易再變,倒是剛滿十五歲的慈衡抽長了些身姿,已有少女的窈窕之感,臉頰上圓潤的頰肉也已消退不少,眉眼愈發英氣蓬勃,清麗端方之餘又滿是雀躍的生命力,看著便令人心頭蓄滿朝氣的青睞。
待他們說完好幾句話,客船的岸板才徹底放好,上麵走下來個高個挺拔的雄壯漢子,一手一個箱籠扛在肩上仍舊步履輕快矯健,連路過的碼頭纖夫苦力都投來驚歎崇拜的目光。
“小勇哥!”卓思衡立即迎上去接行禮,而後和那滿麵笑容與自己年紀差不多的男子互相猛拍對方的上臂。
呼延勇有斡汗八部的北方草原壯漢血統,壯碩到在碼頭這種靠力氣吃飯的地方看著都毫不露怯,說話卻溫溫和和,和粗獷又孔武的樣貌身材完全不符:“我的好思弟!可真是出息了!快讓老哥好好看看!真是好樣的!”
卓思衡剛到杏山鄉時,呼延勇是村頭一霸,然而聽了卓衍教誨學了好些道理,也不再一味淘氣,和卓思衡一道念了一年多的書。呼延老爺子趕山打獵常常將他們一起帶上,兩人感情極為要好,脾氣也投契,沒少一起喝酒後跑去河沿裏舀魚和後山上逮兔子。後來呼延勇因膽色過人兼識文斷字,被來北方做買賣的一個大商隊掌櫃看上收做學徒,這幾年幾乎跑遍半個本朝疆土,比之從前談吐更為幹練了。
“我真沒想到你也來了!這一路可辛苦了?”卓思衡個子在大朝會時看著都算文官裏出類拔萃的挺拔如鬆,可在呼延勇麵前,他就顯得有點嬌小了。
呼延勇握拳碰了碰卓思衡的肩膀道:“我可不放心你這一家人自己南下,萬一出個什麽差錯,我哪有臉麵見你!”說完他似想起什麽,趕緊讓開下船的路,“別光顧著和我說話,慧妹妹和四弟都盼著見你呢!”
“大哥!”
慧衡已由慈衡扶著下了船,許是路途顛簸勞碌,她整個人的氣色都顯得與生機煥發的春日格格不入,唯有一雙明亮的眼眸閃爍著瑩瑩流麗的淚光,將春風拂過的輕柔柳枝細梢都比下去幾分輕靈婉然。
“怎麽臉色這麽不好?是暈船了?”卓思衡握住慧衡伸來的手,心中懊悔沒有安排更好的船和車馬,心疼道,“小慈,快扶你姐姐先上車,我們回去再聊。”
慧衡用力搖頭,好像要證明自己很好,聲音都提了提道:“隻是累了,大哥不用擔心。本來小勇哥想在前個鎮子歇住一晚,是我急著見大哥才催著一路至此。”
此時悉衡最後帶著剩下的箱籠行李下了船,靜靜立在兩位姐姐身後,慈衡見他來了卻一言不發,讓開半步笑道:“在家裏時最想大哥的就是你,睡不好覺老是皺眉,怎麽到了大哥麵前倒裝起穩重大人了?”
“好弟弟,快讓大哥瞧瞧!”卓思衡說著自己先快步過去,半年多不見,十二歲的弟弟似是長高了些,他和慈衡長相極似,但英氣中又有幽邃的沉靜。
“大哥……”卓悉衡喉頭動了動,難得出現少年該有的笑容,“大哥過得還好?”
“特別好!”卓思衡一點也不謙虛,恨不得現在就跟家人炫耀自己考出來的家業,攬過小弟,再看妹妹們與小勇哥,頓覺隻要日日有此團圓,他便是天天在禦前提心吊膽加班也心甘情願。
不過好像還少了人?
卓思衡朝船上看了又看,隻見都是其餘客人扶老攜幼陸續下船,再不見熟悉身影,忙問:“呼延老爺子呢?”
“我那個爺爺,簡直就像祖宗,再沒比他更倔的人了!”呼延勇重重歎了口氣,又覺得此時氣氛不該如此,換回方才重逢之喜的笑意,“別在這裏站在,沒得讓妹妹們風吹日曬的,咱們回家裏再聊。”
見麵太過高興,好多事都是顧不上的,周圍也有親人再會夫妻團聚的,也都不忌諱禮俗,卓思衡更不在意這個,不過小勇哥說得對,一家人關上門再熱熱乎乎聊親厚話多好,於是安排兩個妹妹坐家裏的車駕,自己與弟弟以及呼延勇一道將行李都抬上雇來的拉貨平車裏,再與眾人一道回家。
卓家新居終於熱鬧起來。
卓思衡一個人在家時每日兩餐每餐清淡,柴六嫂覺得自己一身本領無處施展,終於一家人團聚,卓思衡又領了俸祿,於是她采買了好些食材,大展拳腳,做出一桌豐盛美味的團圓飯,光是小勇哥一個人就吃掉三碗飯,這樣真心實意的賞臉行為讓柴六嫂精神煥發,又做了不少點心,飯後一家人聚在小小涼閣裏喝茶時重開胃口,連一向食欲虛弱的慧衡都吃了兩三塊新蒸的酪酥。
能一家人窩在一處說說話,卓思衡心中輕快無比,看兩個妹妹各自學問談吐都有長進,弟弟學業又上一層樓,小勇哥如今也自己做了商隊裏一路貨隊的把頭,自己更是摘星成功事業小有起步,這樣好的現狀,他心中連發滿足的慨歎。
初到後,他們將父母靈牌擺放供奉好一齊磕頭,此種欣慰便沿著酸楚淒苦的子欲養而親不待之心漸漸蔓生,生死非人力所能扭轉,但至少自己已然帶妹妹弟弟重回帝京,掙下片瓦遮頭,今後更會庇佑他們平安順遂,以如此的行動和覺悟告慰父母,他們在天之靈想必也能暢心無憂。
涼閣內,卓思衡又問呼延勇為什麽老爺子沒來,小勇哥將茶杯重重放下,又氣又無可奈何道:“我那爺爺實在太倔,我和兩個妹妹去勸了好些次,他就是不肯來,說什麽沒有林子鑽的地方他活不下去,思弟,你比我更了解那倔老頭,若是他說不肯,我就算敲暈他綁來也沒有用,隻好依了。”
“老爺子是怕拖累咱們照顧,但我們一家早把老爺子當成自家老人長輩,我作為長孫照顧自家爺爺難道不是為人晚輩該盡得孝道麽?”卓思衡確實了解呼延老爺子,猜都不用猜,“我再去一封信勸勸他,大不了給他在京郊安排個地方住,那邊也有不少野林子。”
“行,他聽你的,你也會勸人,如今做官了肯定更能說會道,我在帝京和咱們一家親近幾天,然後再南下顧著買賣,之後有消息了你再知會我。”呼延勇喝茶從來都是大口大口,又幹了一碗後忽然想起什麽,又道,“朱五叔和五嬸讓我給你帶個好,說在皇上麵前當差是好事,但小心點別累著,說話也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五叔行伍身份不能擅離,五嬸也不好走動,他們讓我給你帶了好些東西,說你若在京中走動也不能空手。”
卓思衡感念不已說道:“小勇哥,之前我單獨給你去信說的事情怎麽樣了?”
“找到了合適人了!”呼延勇拍了下桌子,笑得很是自得,“你說想給鄉裏再找個教習師父教孩子讀書我能不上心嗎?走之前去聯係了湧山鎮的一個自軍營裏休下來的老主簿,大概咱們家搬走沒多久他就能帶著家小過來,你給的銀子夠足,他都沒怎麽推辭,又聽說這鄉間出過狀元,更是樂意了。”
自卓衍去世後,卓思衡自己忙著讀書之餘偶爾仍是給鄉裏孩子上上課,後來他去趕考,是慧衡在身體好的時候教教。他們一家在鄉裏居住的這些年受到不少照顧,不能一走了之不管不顧,如今卓思衡有了能力,自然要繼續安排這個教習的位置將杏山鄉的學風繼續吹拂下去,他雖然俸祿微薄,但這份用來報答鄉親們的銀錢是一定要花的。
“多虧鄉親幫襯才有我家今日,請教習這件事以後我責無旁貸,無需鄉親們出糧出錢,受人之惠不忘於心才是。”
卓思衡說得很誠懇,但他卻看見慧衡略略低了頭,悉衡似是在思考什麽,連小勇哥都有點局促,想要開口,卻被心直口快的慈衡搶了先道:“大哥博覽群書,肯定知道這‘受人之惠,不忘於心’的前一句是‘施人之恩,不發於言’才對,我們受了好些鄉親的好,自然要感恩,但是一看大哥有所成就便想著占便宜不顧這些年情麵的人我們家也沒那麽好欺負!”
“小慈!”慧衡見她說得尖銳,趕忙製止,慈衡略有不服,又不敢惹姐姐不快,隻看向卓思衡求救。
“二姐,這件事大哥早晚要知道的。”一直沉默的悉衡忽然開口道。
卓思衡一頭霧水,不知到底發生什麽,見呼延勇也是麵有慚色,似乎此事讓他也很是沒有麵子和懊惱,再見慈衡梗著脖子迫切望向自己,好像不讓她說出來她就會憋死一樣。
第35章
“小慈,你和大哥說。”
自小時起,慧衡會為了讓他少擔心故意抹去些自己受得委屈,而悉衡的神情似乎也想讓慈衡說,小勇哥略顯窘迫的模樣也不好去為難他開口。
慈衡口齒伶俐心地直率,必定能一五一十講得清楚明白。
卓慈衡得了大哥的話如蒙大赦,也不顧慧衡的眼神警示,將卓思衡中狀元的消息傳回後發生的一係列事完整複述。
原來自卓思衡高中狀元的消息傳來,鄉裏鄉親都很高興,祝賀自不必說,裏正還做東請全鄉一道澤沐狀元及第的恩榮開了鄉宴,甚至隔壁鄉鎮乃至寧朔城的官員也至卓家的農戶小院裏來恭賀,州府與地方都送了好些賀儀。要知道哪個州出個狀元都是大事,是政績啊!之前上一個朔州狀元在這邊卻是連家都沒有,想祝賀都拜不上門,可算逮住一個住在本地的狀元家,一連半個月家裏都是往來客人,州裏縣裏也按照崇學的慣例褒賞,又為鼓勵各處鄉中子弟進學,學政官吏們多添好些額外紅賞。
卓思衡走之前吩咐個性穩妥練達的卓慧衡當家,她待人接物十分得體,拿了賞賜後也不藏掖,感念杏山鄉父老待卓家的友善恩惠,給鄉親們分出大半,還專門找到裏正贈與一筆州裏的賞銀,以此錢資助杏山鄉修個正經的學堂。
饒是如此,卓家也一夜之間多出不少家資,便有人眼熱起來。
那天突然門口吹吹打打聲音響個不停,慧衡還以為又有哪處的官來道賀,卻見是鄉裏一戶鄰裏徐二嬸領著一大幫人來,不問不知道,她竟然是領著媒人來提親的!
卓慧衡縱然涵養再好,也仍是個姑娘,聽到這話當時就氣惱得不行,隻是她從來心思深沉,暗中叫悉衡去叫呼延老爺子,讓慈衡去找朱五嬸,自己頂著惡心和麵上的和氣同一幹人等周旋。
說到底是徐二嬸覺得如今卓思衡是狀元了,要慧衡念著這些年杏山鄉鄉親們的好,別忘恩負義,不若就嫁給她兒子報恩,雖然她身子弱又有娘胎裏帶下來的病,可他們家不嫌棄,過繼的孩子都準備好了。
好在朱五叔那天在家,被慈衡拉著趕來一問,當即氣得臉色鐵青,站在卓家院裏擋住慧衡朝外怒罵道:“我們鄉裏人雖沒讀過書,但也懂得禮數,你男人當年到你家說親是趁著長輩不在摸黑上門的?人家爹過世後長兄如父,當家的哥哥還在外麵打拚,你牽著不知道哪來的野狗媒人叫個屁叫!當我和媳婦不是卓家的長輩?讓你兒子撒泡尿照照自個兒的熊樣,胡子兩年蓄不出指甲蓋長,豬腦子都比他彎繞多兩圈,切開來就是一盤下水還真當自己是盤菜了,敢惦記上我大侄女,找死?”
卓慈衡將朱五叔的話原封不動複述,聽得卓思衡趕緊叫停:“你大致講講意思就行了,不許學原話。”朱五叔是軍營混出來的,罵人的話也都出自這天下最渾的地方,嘴要多髒有多髒,偏偏慈衡學得繪聲繪色語氣還原辭令照搬,聽得卓思衡額角突突地跳。
慈衡縮了縮脖子,不敢挑戰大哥在教養方麵的權威,繼續講呼延老爺子到了後也是氣到眉毛胡子一起顫,指著對方鼻子罵自己的鄉親:“什麽狗東西起了這種壞心思,給咱們鄉裏抹黑,人家卓家不欠咱們什麽,這麽多年卓教習去了後幾個孩子還接著教鄉裏娃兒讀書,這些年各家都有讀書認字的當了兵得了更好的差事前程,你家混賬兒子不爭氣,倒打起慧兒的主意,趁著別人長兄不在來逼親,傳出去人家怎麽議論我們鄉?以後鄉裏小子怎麽到附近去說親?”
呼延老爺子的話很是在理,全鄉人都受過卓家恩惠,雖說大家是互惠互利,然而這麽多年卓衍卓思衡盡心為善不說,爹死了兒子趕考去,人家妹妹帶病給孩子上課,愣是沒給課業耽誤了,州府打賞的錢,人家拿出大半給鄉裏建學堂,這可是整個朔州第一個鄉裏的小書院!如此好的名聲與關係卻被這家隻惦記蠅頭小利的鄉親毀了。一時鄉裏人群情激奮,全都指責起徐家的不是,徐二嬸也沒有剛才那股欺負慧衡大姑娘不能為自己主事的氣焰,臊得恨不得拉上媒婆和吹拉的人落荒而逃。
這件事到底是鄉親對不起卓家,呼延老爺子和朱五叔都覺得麵上掛不住,吩咐小勇哥給卓思衡賠不是,他自己也氣不打一處來,實在難以開口複述。
哪有人在別人當家的出遠門的時候去找姑娘本人提親!屬實是不要臉了!
卓思衡聽完拚命告訴自己,不能在妹妹弟弟麵前動氣,不能在妹妹弟弟麵前動氣……默念三遍,他終於將心中洶湧的憤怒壓製回常溫,心疼且愧疚的望向慧衡,聲音無比低柔道:“是哥哥不好,以後在哥哥身邊絕不會有這樣的委屈了。”
卓衍說過,若是鄉裏有合適子弟願意同他家結親便相看著,親事重要的是人品家風,縱然將來卓思衡有了功名,也不許為門第摧折。隻是慧衡情況特殊,這麽多年親事也沒有動靜,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待他高中,卻忽然來人趁他不在家搞出羞辱妹妹的行徑,這若是傳出去,慧衡妹妹要如何立足?
聽到兄長這樣說,慧衡竭力忍住百感交集的眼淚,笑著用力點了點頭。
沒人能再將他們兄妹分開了。
卓思衡瞥見悉衡雙手不知什麽時候握成了拳頭,關節都泛著冷冷的白,雖然弟弟什麽都不多說,但眼見自己姐姐受辱,他這個年紀又如何咽的下去,卓思衡不希望悉衡鑽牛角尖,溫言安撫他道:“弟弟,你二姐姐吩咐去尋人你二話不說立即照辦,做得很好,這便是最大的維護了。我們一家人就是要這樣,隻要咱們是一條心,什麽困難都不必生畏。”
卓悉衡聽罷鬆開了手,嘴角終於鬆弛,微微朝上彎著向卓思衡點頭。
卓慈衡看見哥哥最後轉向自己,以為自己剛才學粗口要挨罵了,卻見大哥招呼自己,惴惴湊過去後,沒想到卓思衡像對男孩似的一拍她的肩,聲音卻柔緩極了:“你二姐姐的身體辛苦你一直照顧了,你學得懸壺醫術比我這個狀元學問要有用得多,不必顧忌自己是女兒身而在維護家人時縮手縮腳,咱們家裏不興那套女子不如男的說法。”
慈衡從來沒一天之內哭過兩次,今天聽完這番話破天荒又抱住大哥的胳膊,劈裏啪啦掉了第二回 眼淚。
反正是在自己家裏,卓思衡示意慧衡和悉衡也過來,三個人都湊在他這個大哥的身邊圍攏在一起,他站在那裏便能讓所有人安心。
做一家之主其實並不容易。
慧衡外柔內剛心思敏銳,他要給足庇佑守護的安全感和被需要感,令她不必擔憂連累家人自卑惱恨;
慈衡果敢強韌爭先好勝,他要鼓勵引導個性發展和溫情熏陶,令她能處事不急不躁又不必困頓於天性;
悉衡深沉內斂隱忍克製,他要溫情有餘春風化雨以及循循善誘自為表率,令他凡事有更通達的心竅思路莫要一味心深盤根。
這些都是多年和妹妹弟弟朝夕相處摸索出來的關懷方法。
愛家人有時也要講究方式。
如果三個人能平安幸福一生一世,他費多大的心思都是心甘情願的。
呼延勇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又是感動又是佩服。他們做行商的最講究察言觀色和度量人心,他這些年已學得這兩樣本領的皮毛,已然足夠闖蕩,可思衡老弟是個讀書人,卻能觀之度之對每個家人說不同的話對症下藥安撫他們的心結,比自己那所謂經驗眼光要老辣百倍,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夜裏,卓思衡又和呼延勇聊了好些,安排他先歇息後自己去看了悉衡,隻見他已將自己的行禮收拾妥當,囑咐他沐浴後早點休息,再去東廂房看兩個妹妹。
這邊有阿環幫忙收拾,屋子已經初具齊整,卓思衡讓她也下去歇歇,自己坐下和兩個妹妹說些話。
“屋裏好些東西都是你們範表哥送的,他心疼你們姑娘家沒有妝奩,又添了些首飾,有幾個他特別叮囑是姨母留下給卓家女兒的,都放在那個樟木匣子裏,大哥不懂這個,你們自己看了分分。”
自己的兩個妹子還從來沒像別人家孩子爭過任何東西,他不必擔心分配問題,反而讓兩姐妹自己選最得宜。
卓思衡不懂珠寶釵環,但有些首飾從材質上看就不可能是便宜的,從範家的家風來看,說不定這些都是當年姨母的陪嫁。卓思衡當時很是焦急,說什麽也不肯收,讓範希亮自己留下,說不定那是姨母留給自己不能謀麵的兒媳婦的東西,範希亮卻有點不好意思表示,母親安排得很是妥當,什麽是給誰的都有吩咐過,他也隻是遵照遺願行事。
這樣說卓思衡便不好拒絕了。
“我們是不是還得拜見一下表哥和已過世的姨母?”慈衡個性雖莽直,但好歹也是卓衍教出來的,禮數得體方麵半點不輸官宦人家女兒。
卓思衡給她們自高處取下首飾匣子後一邊擦拭一邊說道:“範表弟家情況比較特殊,以後咱們慢慢聊。本來想著你們入京能和他見一麵,可你們表哥派了外任,如今人已到了桐台縣做了縣令。”
慧衡並不關心首飾,她更關心這麽多年對他們一家照拂不斷的表哥本人,忙問:“可是靈州湘宜郡的桐台縣?”
卓思衡沒想到妹妹知道這個,轉念一想,對了,自己後來給家裏寄過好幾次書,不止有給悉衡看的經史子集,還有給慧衡慈衡兩姐妹看的些山川地理遊記輿冊,慧衡最愛讀書,大概已經看過不知多少遍早就爛熟於心了。
“正是。”卓思衡對表弟上任的地點還是很滿意的,“表弟能去到那個地方我也放心了。”
慧衡回憶起書中所錄,也放下替素昧謀麵表哥的擔憂道:“確實是個好地方。”
“二姐,你從來沒去過南方,怎麽知道那裏好的?”慈衡在那邊疊放衣物,聽到後好奇心頓生,忍不住問。
卓思衡心中微震,用眼神鼓勵慧衡說出自己的想法。
慧衡甚少表露自己的學問和心思,但妹妹問及與哥哥示意下也不再刻意收斂,聲音好像春風般娓娓而來:“哥哥寄回來的《南府輿國誌》裏講桐台縣在三山江的支流潁水西岸,那裏氣候潮熱,最適合油桐樹生長,因此附近多縣盛產桐油。隻是因地形險峻扼要甚少耕地,也無其餘特產,較為窮困閉塞。”
“這樣聽來也不是什麽好地方嘛……”慈衡不解。
慧衡用目光示意妹妹稍安勿躁,繼而溫言道:“我從前聽朱五叔聊起軍營營務,說新任的校尉牙將最難當,因為這些新來的中軍小將不知自己手下兵卒頭領的秉性也摸不清他們的脾性,很難相處得當,矛盾又多,惹了兵頭不快下麵小兵也跟著被扇動起來較勁,很是麻煩。五叔說得是白話,但我想話裏的意思大概就是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表哥去的桐台縣不涉及鹽礦茶這類緊俏的物產,不挨著上進貢品,更沒有什麽較深的行當沾染,表裏內外一目了然,最好‘知己知彼’,再加上也不是貧瘠至無有生計,不是還有桐油一項可抓的物產麽?想來表哥心性本領讓咱們哥哥都讚不絕口,若是做一縣的父母官,定然能撫民載道政績斐然,平安順利度過第一任外放。”
說完,慧衡也不去看旁人讚許嘉獎的目光,隻嫻靜溫文地低下頭,斂去方才眼眸中的璀璨光亮。
卓思衡忍不住鼓起掌來:“真不愧是咱們爹娘的女兒、我的妹妹!”
他當時就是這樣和範希亮分析的,甚至還將查找的許多要點寫成信夾在自己給表弟帶走的書裏,讓他需要時翻看。
自己好歹是個朝廷命宮,接觸的信息之多之廣,以慧衡一個常年身體孱弱隻能在偏遠鄉下養病的女子來說是無法企及的,然而她卻能在有限信息源的情況下做出和自己同樣的推論,思維縝密與邏輯能力可見一斑。
慧衡雖然在家時沒少被卓衍和卓思衡如此直白的誇獎,但每每還是會有點不大好意思直接麵對,隻將頭再低些,顯得十分謙虛可愛。
看著麵貌清麗絕倫心思澄明聰敏的妹妹,卓思衡心中覺得是時候與她談一些人生的關鍵性問題了,便向慈衡說道:“阿環不清楚你們東西都放哪了,你去同她分一分,將悉衡的挑出來,我同你姐姐說兩句話。”
慈衡知道哥哥這樣說便是有關於慧衡姐姐的事要私下鄭重講,於是痛快答應下來,飛快離開,隻留哥哥姐姐在屋內敘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