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的船


    牛王山。


    王洋帶的軍隊把山頭團團圍住,就開始攻山了。


    一切按照預定方案,遇到海盜的防守關卡陣地,擺出迫擊炮,先轟一輪,火槍迫近,打一輪槍,如有抵抗,再轟一輪炮,如果不夠,那再來一輪。


    陸軍嚴格按照李奇說的戰法執行,拿這些海盜來練兵。


    李奇說過:“窮則快速穿插,富則火力覆蓋。”


    現在綠水書院這些精銳士兵,裝備了大量的迫擊炮,火槍,在這些火炮火槍的加持下,火力輸出密度與海盜在牛王山的守軍相比,那就是富餘的,那還用冒著生命危險上去拚命嗎?答案是否定的。


    誰的命不是隻有一條,可以用炮彈解決的事情,為什麽要用生命?炮彈打完了可以再生產,命沒了就是沒了。


    海盜的守軍每次遇到火炮的轟擊,少有能抵抗住兩輪的,大多隻轟一輪,火槍迫近開始射擊的時候,就紛紛逃命去了,然後火槍隊就跟在後麵一邊追趕一邊射擊。


    然後就是下一個關卡,同樣的情形再上演一次。


    海盜們可沒有接受匪首許俊傑賞銀的時候說的那樣,要與綠水書院不共戴天,血戰到底,那不過是拿賞錢時的即興表演罷了。


    如果當真,你就輸了。


    想來那許俊傑也不是蠢人,也明白這個道理,沒有真的希望這些烏合之眾能頂住綠水書院的進攻。


    他隻不過希望能拖的長久一些罷了,給他的安全突圍爭取時間,要不然他也不會急著逃跑。


    隻是他做夢也沒想到,憑著這牛王山的天險,卻連一個回合也頂不住,不久就被王洋帶著人攻上山,連窩端了。


    陸軍這邊的戰鬥一切都按照李奇的預案發展著,順利的很。


    李奇帶領的船隊,卻沒有這麽好運。


    先是風平浪靜,船隊行駛緩慢,沒法趕上澳仔港的戰鬥,現在又有警情。


    全隊都進入了警戒狀態,因為位置的高度差,李奇站在船艏是沒有桅杆上的警戒哨看得遠的,但他知道,警戒哨不會無緣無故的敲響警鍾。


    果然,半柱香過後,遠處出現了巨大的帆影,一艘遠比李奇座船高大的海船出現在海平線上,那高?的船艏,顯得那樣威武,比起中式船那略顯中庸的船形要更加的張揚。


    在這艘大船的後麵,還跟著幾艘五、六艘小一點的中式船舶,這是一個船隊。


    “發信號,告訴他們,這裏是大明海軍,正執行軍事行動,請他們回避。”李奇命令道。


    現在李奇扮演的角色是大明總督東南諸省官職,南方沿海諸省最高指揮官,官方要有官方的威勢和霸氣。


    這個時候,海船之間通訊用的是三寶太監傳下來的旗語,大部分海船通訊員都能讀懂,因為不懂的都已沉入海底去跟海龍王進修去了。


    在三寶太監主管多年的全球貿易中,很多航海規則,都是三寶太監製定的,但後來隨著三寶太監的逝世,官方航海中止了。


    官方航海的缺席,缺少了強有力的執行者,也就沒有了統一的規則,沒有權威的官方管理,逐漸的各行其事。


    正因為東方大明國的官方海洋貿易管理缺失,西方海盜逐漸的興起壯大,產生了所謂的海盜文化,其實是強盜行為穿上了文化的馬甲。


    航海貿易逐漸向邪惡的強盜文化轉變,強盜掌握了話語權,成為了強權搶劫和殖民行為,不再有公平貿易。


    但三寶太監製定的一些通用的知識還是可以使用的,例如這旗語雖然經過了一些變革,卻還是基本通用,成為海上各船之間的通訊語言。


    旗兵打出旗語,請他們回避。


    卻不想,那些船沒有任何的回應。


    雙方船隊靠近了,可以清晰的看清楚他們船上的旗幟,他們打的是荷蘭國的國旗


    這海上馬車夫,在大明海上活躍多時,也跟大明有過衝突,大多以明海軍勝利終結。


    但隨著大明海軍日薄西山,沒能力對他們進行封鎖或者管理,隻要他們不鬧事,大明海軍就睜隻眼閉隻眼的,各自相安無事。


    雙方逐漸的靠近,突然,那荷蘭國的海盜船微微轉向,把側舷亮了出來。


    李奇馬上明白了,不好,這夥海盜是想搶劫,這是標準的亮舷出炮了。


    “蛇形機動。”李奇下了緊急命令。


    “主炮瞄準準備。”


    “尾炮裝填。”李奇下達一連串的命令。


    果然,那為首的巨艦轉過身,亮出側舷的時候,同時打開了側舷艙蓋,露出那黑洞洞的炮口。


    這些西洋人追求的是巨艦重炮,那重達幾千斤的大炮,射出的炮彈可達幾十斤重,如果挨上一炮,李奇這些小海船不沉也廢了。


    這些重炮惟一的缺點就是射速很慢,每打一炮就要複位、清理,裝填等一係列的步驟,用時不短。


    “全速向敵艦靠攏,保持蛇形機動。”


    “左滿舵。”


    李奇根據敵艦轉向的方向,下達著與敵艦轉向相反的轉向命令。


    這側舷炮有一個缺點,不能自主左右轉向瞄準,左右的瞄準全靠整艘船的轉向,這樣一來,左右轉向瞄準就很慢了。


    但李奇裝在船艏的火炮不需要轉動船身射擊,可以自主瞄準,先敵開炮。


    隻是李奇的火炮口徑小,射程短,威力不足,數量也少。


    李奇的六艘船開炮,一下子射出了六顆鉛彈,可是在大海裏,船搖擺不定,又是滿帆全速行駛,注定不會有戰果,也就是給敵人一個下馬威。


    正當炮手快速的清理火炮,全速裝填的時候,敵人的火炮也開火了。


    “右滿舵。”李奇隻能盡量的指揮船隻走那巨艦的射擊死角,咬住他的船尾方向,不去理會那些噸位稍小的船。


    還好,雙方在這波濤洶湧的海上對射,注定準頭不會太好,李奇的運氣也算不錯,沒有船受損。


    “咬住他們的船尾,蛇形前進,靠上去用甲板炮打。”李奇繼續下著命令。


    這時船尾炮也打響了,很幸運的這船尾炮竟然有一顆炮彈劃著完美的曲線,很幸運的直奔那敵艦的水線而去,那巨艦肉眼可見的受到重創,顯然是進水了,轉向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可能水手正在止損。


    雖然李奇的炮少,裝填也不快,但勝在可以節省大量的瞄準時間,不影響船隻轉向的影響,說話間,炮手又把炮裝好了,炮指揮一揮手,炮手又把炮彈轟了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江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江牡丹並收藏南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