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距離雖然近了不少,但炮彈這次卻沒有那麽幸運,仍然無法擊中敵船,但有一顆炮彈卻在敵艦的船帆上劃穿了一個洞,這也算是戰果了。
雖然李奇的船隊盡量蛇形機動,咬著敵人的射擊死角前進,但敵人的船也不是一艘,隻能盡量躲開最大那艘船的巨炮。
但卻沒法全部躲開敵人的小船,在敵人的又一輪齊射中,有一艘船的桅杆被打斷了,失去了動力。
海戰中失去動力是很危險的,隻能被動挨打,無法閃避。
這時才剛接近甲板迫擊炮的最大射程,李奇也管不了那麽多了,下令甲板的迫擊炮開炮。
這是孤注一擲了,死馬當活馬醫,反正這迫擊炮射速很快,再說了,與其放著這些炮彈不用,被敵人擊中沉入海底相比,還不如全把他發射出去。
一時間,各船的迫擊炮紛紛發射,雖然在這最大射程之外發射,不可能擊中敵船。
但那些迫擊炮裝備的都是開花彈,在敵船的前方爆炸,擊起的衝天水柱,還有爆炸的濃煙,還是不可避免的對荷蘭船的視線造成影響。
而爆起的海水和冒出的濃煙對視線的影響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心理的衝擊,這些荷蘭船員水手雖然都是軍人,但卻並不太勇敢,在這滿天飛的炮彈轟炸之下,紛紛做出躲避的動作,雖然這炸彈並沒有落在他們的船上。
水手受到影響,那操船的靈活性就更慢了,而橫列的船舷炮靠的就是船的轉向進行瞄準。荷蘭船每一艘都像那笨拙的老頭,艱難的把另一邊船舷的炮調了過來。
但這麽長的時間,綠水書院海軍這些裝著靈活轉向機構的艦炮,卻打了幾輪炮了。
李奇的船隊一邊打炮,一邊還是一往無前的衝了過來,靠近了發揮甲板炮的威力才是李奇的優勢。
船上的隊員們機靈的不等李奇下令,已經操起那固定在船舷上的沉重大口徑步槍。
這步槍正是陸軍看不上的沉重而又笨拙的鐵疙瘩。鋼鐵廠因為鋼材不達標,無法生產合格的後膛步槍,進行了變通,不是,是技術創新,然後就有那兩種步槍。
第一種就是加了一個套筒的套筒槍,另一個就是加大口徑,加粗槍管的所謂大口徑步槍。
但這大口徑步槍陸軍用著不合適,死重,後座力又大,搬著費勁。
海軍就全盤接收了,聊勝於無,而且裝在船上,也不差那幾斤的重量。
“呯,呯呯,呯呯呯。”各船上的重型步槍射擊起來,這東西射程遠,雖然無法破開那厚重的船板,卻對帆船甲板上的操帆員產生嚴重影響。
荷蘭帆船體型巨大,操作需要的人員很多,這些人員都暴露在甲板上,沒遮沒掩的,一下子被步槍殺傷了不少。
船上的船艏炮經過幾輪的射擊,也終於是取得了戰果,有那麽兩艘荷蘭人的小船也是被火炮射中,損失巨大,在那裏轉著圈圈。
雖然那些荷蘭人裝在船舷兩側的船舷炮需要整艘船調轉過來才能發射,所用時間很長。
但不管怎麽影響,荷蘭的船還是調轉了船舷,又來了一輪齊射。
這次李奇就沒有那麽幸運了,一艘船的船頭嚴重受損,海水開始進入船倉,但舵手隻管把好舵,操帆的還是盡力的按指令保持最大吃風角度,努力的保持最大航速,縮短與敵人的距離。
隻有那損管員在拚命的搶救這受損的船隻,盡最大努力關閉防水倉。戰鬥隊員們隻想著在船沉沒之前,把所有的炮彈傾瀉到敵人的船上。
荷蘭船隊這時才發現不對勁,他們反應過來了,這樣打法根本就是不對稱戰鬥。對於他們巨船重炮來說,遠遠的吊著打才最合算,是誰說的要靠近了偷襲明國船的?
荷蘭艦隊指揮官稀比很惱火,這打的是什麽爛仗,本以為憑借著大船巨炮,再加上靠近了偷襲,自己的船上炮多又粗,怎麽對射也不會吃虧。
卻想不到這明國的船裝的炮雖然少了點,但那裝在船艏和船尾的大炮卻可以不受船隻行駛的影響,任意方向都可以發炮,靈活的很,
這短短時間,就打了好幾輪炮,射出的炮彈比起他們這些裝載了大量大炮的船也少不了多少,而且準頭更好。
稀比很惱火,怒吼著:“轉向,遠離這些可惡的明國船。”
可是,要遠離談何容易。
又要努力的用側舷炮射擊,又要開船遠離,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
正當荷蘭船努力的想拉開距離的時候,李奇卻讓艦隊開著船筆直的衝了過來,一邊衝,還一邊百炮齊鳴,炮彈像放煙花一樣的從李奇的船上噴射出來。
稀比驚訝的望著這不可能發生的景象,這超出了他的認知能力。
在他的認知裏,海戰不就是兩隻船隊排著長列,相互亮出側舷,用側舷的大炮相互對射嗎?
可這明國的船卻不按這一套路出牌,並沒有排著一列橫隊與他們對射,還筆直的衝了過來,更為可怕的是,這些船那裝在船艏和船尾的大炮竟然能在全速衝鋒的時候靈活射擊,此外,甲板上竟然還有著數量眾多的小炮。
這些小炮的射速更快,那是一種他從沒有見過的小炮,炮彈“咚咚咚”的從炮筒裏拋了出來,好像根本就不需要煩瑣的發射步驟。
正當稀比出神的時候,雙方的距離卻是已經拉近到綠水書院迫擊炮的最大射程之內,一顆炮彈發出尖叫,直砸在稀比的座船上,“轟”的一聲就炸開了。
副官忙把稀比按在桌子底下,躲避這可惡的開花彈炸出的彈片。
“轟轟轟”稀比的座船是最大的,也是綠水書院的重點照顧對象,所有的人都存著一個念頭,就算拚著命不要,也要把這紅毛的大船給打沉。
這百炮齊發,打了這麽多的炮彈,就算概率再低,稀比的座船也無可避免的被多顆炮彈打中了。
炮彈爆炸引起的衝天火焰,直接引燃了船上的可燃物,一時間,稀比的座船到處起火,船員們再也顧不得操船了,都緊張的提水滅火。
所有的紅毛都知道,如果船被燒了,那他們的下場將很淒慘。
那些較小的紅毛船也好不到哪裏去,在漫天飛舞的炮彈麵前,待遇是平等的,陸續也有船隻燒了起來。最先起火的是那飄揚的船帆,船帆一著火,這全靠船帆動力驅動的船也就失去動力。
這動力一失,那轉向就出現問題,這全靠船隻轉向才能瞄準的側舷炮也就失去了瞄準的能力,跟報廢也沒兩樣。
稀比指揮官一看這陣勢,再打下去,那整支船隊就要沉下大海去陪伴海龍王了。
投降,我要投降,強烈的求生欲望從心底裏湧了出來。
雖然李奇的船隊盡量蛇形機動,咬著敵人的射擊死角前進,但敵人的船也不是一艘,隻能盡量躲開最大那艘船的巨炮。
但卻沒法全部躲開敵人的小船,在敵人的又一輪齊射中,有一艘船的桅杆被打斷了,失去了動力。
海戰中失去動力是很危險的,隻能被動挨打,無法閃避。
這時才剛接近甲板迫擊炮的最大射程,李奇也管不了那麽多了,下令甲板的迫擊炮開炮。
這是孤注一擲了,死馬當活馬醫,反正這迫擊炮射速很快,再說了,與其放著這些炮彈不用,被敵人擊中沉入海底相比,還不如全把他發射出去。
一時間,各船的迫擊炮紛紛發射,雖然在這最大射程之外發射,不可能擊中敵船。
但那些迫擊炮裝備的都是開花彈,在敵船的前方爆炸,擊起的衝天水柱,還有爆炸的濃煙,還是不可避免的對荷蘭船的視線造成影響。
而爆起的海水和冒出的濃煙對視線的影響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心理的衝擊,這些荷蘭船員水手雖然都是軍人,但卻並不太勇敢,在這滿天飛的炮彈轟炸之下,紛紛做出躲避的動作,雖然這炸彈並沒有落在他們的船上。
水手受到影響,那操船的靈活性就更慢了,而橫列的船舷炮靠的就是船的轉向進行瞄準。荷蘭船每一艘都像那笨拙的老頭,艱難的把另一邊船舷的炮調了過來。
但這麽長的時間,綠水書院海軍這些裝著靈活轉向機構的艦炮,卻打了幾輪炮了。
李奇的船隊一邊打炮,一邊還是一往無前的衝了過來,靠近了發揮甲板炮的威力才是李奇的優勢。
船上的隊員們機靈的不等李奇下令,已經操起那固定在船舷上的沉重大口徑步槍。
這步槍正是陸軍看不上的沉重而又笨拙的鐵疙瘩。鋼鐵廠因為鋼材不達標,無法生產合格的後膛步槍,進行了變通,不是,是技術創新,然後就有那兩種步槍。
第一種就是加了一個套筒的套筒槍,另一個就是加大口徑,加粗槍管的所謂大口徑步槍。
但這大口徑步槍陸軍用著不合適,死重,後座力又大,搬著費勁。
海軍就全盤接收了,聊勝於無,而且裝在船上,也不差那幾斤的重量。
“呯,呯呯,呯呯呯。”各船上的重型步槍射擊起來,這東西射程遠,雖然無法破開那厚重的船板,卻對帆船甲板上的操帆員產生嚴重影響。
荷蘭帆船體型巨大,操作需要的人員很多,這些人員都暴露在甲板上,沒遮沒掩的,一下子被步槍殺傷了不少。
船上的船艏炮經過幾輪的射擊,也終於是取得了戰果,有那麽兩艘荷蘭人的小船也是被火炮射中,損失巨大,在那裏轉著圈圈。
雖然那些荷蘭人裝在船舷兩側的船舷炮需要整艘船調轉過來才能發射,所用時間很長。
但不管怎麽影響,荷蘭的船還是調轉了船舷,又來了一輪齊射。
這次李奇就沒有那麽幸運了,一艘船的船頭嚴重受損,海水開始進入船倉,但舵手隻管把好舵,操帆的還是盡力的按指令保持最大吃風角度,努力的保持最大航速,縮短與敵人的距離。
隻有那損管員在拚命的搶救這受損的船隻,盡最大努力關閉防水倉。戰鬥隊員們隻想著在船沉沒之前,把所有的炮彈傾瀉到敵人的船上。
荷蘭船隊這時才發現不對勁,他們反應過來了,這樣打法根本就是不對稱戰鬥。對於他們巨船重炮來說,遠遠的吊著打才最合算,是誰說的要靠近了偷襲明國船的?
荷蘭艦隊指揮官稀比很惱火,這打的是什麽爛仗,本以為憑借著大船巨炮,再加上靠近了偷襲,自己的船上炮多又粗,怎麽對射也不會吃虧。
卻想不到這明國的船裝的炮雖然少了點,但那裝在船艏和船尾的大炮卻可以不受船隻行駛的影響,任意方向都可以發炮,靈活的很,
這短短時間,就打了好幾輪炮,射出的炮彈比起他們這些裝載了大量大炮的船也少不了多少,而且準頭更好。
稀比很惱火,怒吼著:“轉向,遠離這些可惡的明國船。”
可是,要遠離談何容易。
又要努力的用側舷炮射擊,又要開船遠離,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
正當荷蘭船努力的想拉開距離的時候,李奇卻讓艦隊開著船筆直的衝了過來,一邊衝,還一邊百炮齊鳴,炮彈像放煙花一樣的從李奇的船上噴射出來。
稀比驚訝的望著這不可能發生的景象,這超出了他的認知能力。
在他的認知裏,海戰不就是兩隻船隊排著長列,相互亮出側舷,用側舷的大炮相互對射嗎?
可這明國的船卻不按這一套路出牌,並沒有排著一列橫隊與他們對射,還筆直的衝了過來,更為可怕的是,這些船那裝在船艏和船尾的大炮竟然能在全速衝鋒的時候靈活射擊,此外,甲板上竟然還有著數量眾多的小炮。
這些小炮的射速更快,那是一種他從沒有見過的小炮,炮彈“咚咚咚”的從炮筒裏拋了出來,好像根本就不需要煩瑣的發射步驟。
正當稀比出神的時候,雙方的距離卻是已經拉近到綠水書院迫擊炮的最大射程之內,一顆炮彈發出尖叫,直砸在稀比的座船上,“轟”的一聲就炸開了。
副官忙把稀比按在桌子底下,躲避這可惡的開花彈炸出的彈片。
“轟轟轟”稀比的座船是最大的,也是綠水書院的重點照顧對象,所有的人都存著一個念頭,就算拚著命不要,也要把這紅毛的大船給打沉。
這百炮齊發,打了這麽多的炮彈,就算概率再低,稀比的座船也無可避免的被多顆炮彈打中了。
炮彈爆炸引起的衝天火焰,直接引燃了船上的可燃物,一時間,稀比的座船到處起火,船員們再也顧不得操船了,都緊張的提水滅火。
所有的紅毛都知道,如果船被燒了,那他們的下場將很淒慘。
那些較小的紅毛船也好不到哪裏去,在漫天飛舞的炮彈麵前,待遇是平等的,陸續也有船隻燒了起來。最先起火的是那飄揚的船帆,船帆一著火,這全靠船帆動力驅動的船也就失去動力。
這動力一失,那轉向就出現問題,這全靠船隻轉向才能瞄準的側舷炮也就失去了瞄準的能力,跟報廢也沒兩樣。
稀比指揮官一看這陣勢,再打下去,那整支船隊就要沉下大海去陪伴海龍王了。
投降,我要投降,強烈的求生欲望從心底裏湧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