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海島
這海陵島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點,雖然沒有大的造船廠,修船廠還是不少的,這次海戰幾艘受損的船隻,都停靠在修船台上,等待修理。
許俊傑沒有逃出海,在港口裏被梁家富撞船了,正好捉了個正著,關了起來審訊。
卻不料得到了一個李奇調查了很久都沒有的線索。
據許俊傑交代,在幾個月前,有一夥倭寇曾在他們山寨短暫停留,後來不知去那裏做大買賣,回來的時候卻是隻有幾個人,還帶著傷。
最奇怪的是還綁了一個人質,牛王山的鮑牙大王以為是大陸裏的富豪,就想黑吃黑綁回來自己拿贖金。
那知道晚上那人質竟然想辦法逃走了,這事牛王山裏很多核心人物是知道的,至於那人質逃到了那裏,就不清楚了,隻知道人質逃了之後,倭寇一大早就離開了海島,再也沒見過了。
這次來聯係的倭寇,也不是上次見過的那些人,許俊傑也不認識。或許鮑牙大王會清楚,但鮑牙大王已戰死,這線索又是斷了。
李奇搖了搖頭,怎麽那裏都有這些該死的倭寇呢。
北麵的那些建奴都夠讓人頭痛的了,這南麵還有這麽多煩人的倭寇,看來這明政府也是夠煩惱的,顧得了南顧不了北,商稅又收不上來,怪不得沒錢打仗了。
李奇不由為崇禎感歎一下,這當家人不好當啊。
可是昔人已逝,活著的人還是要努力奮鬥。
李奇突然就想快點趕回山寨,跟三叔張漢談談,到底山寨是不是還藏有什麽秘密,是他李奇不了解的。
海陵島新港。
澳仔港是宋元時期的軍港,可不知從什麽時候起,逐漸的廢棄,再也沒有駐軍,後來又為海盜占領作為基地。
在閘坡不遠的地方又建了個新港,這新港就是後來的閘坡漁港。
新港是現在各國商人來往貿易的港口,為了區分澳仔那裏,所以澳仔港又稱舊港,新開的這個港叫閘坡港,也叫新港。
新港這裏設有一個官方管理機構,叫海貿司,可惜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這海貿的大港基本上淪為各大權勢私人走私的貿易港口,海貿司在這裏設的辦事機構再也收不到多少稅收了,基本上成為了擺設。
王洋按照戰前的設想,把牛王山攻了下來,在上麵設了一個觀察哨,用來觀察這周圍海上的情況,那裏可以觀察到海上很遠的地方,是很好的對海觀察平台。
按照原定的計劃,大軍在閘坡這裏匯合。
當大軍進入小鎮的時候,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小鎮平時人口不多,不象後世作為熱門旅遊區那麽熱鬧,這時人口不多,大部分都是依靠這貿易生活的商人,還有一些漁民,苦力。
但鎮上的建築卻是不差,有很多騎樓,這些騎樓的設計多是中西結合,風格獨特。
多少年了,自從官家的海軍逐漸沒落,很少出海了,也就沒有軍隊再到過這裏,平時見的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船,一下子來了一千多人的陸軍,還真是不知發生了什麽大事。
海盜雖然在澳仔這裏有一支艦隊,但大部分的海盜都秉承一個原則,不在自己的窩邊鬧事,所以這漁港也算是安全的。
閘坡鎮剖旁邊,綠水書院軍隊駐紮在這裏,並沒有進入鎮內,他們將會在這裏休息一兩天,進行休整,同時也是亮實力,對敵對勢力進行威嚇。
李奇帶著幾個頭領,停在海貿司衙門,肥頭大耳的負責人從衙門裏走了出來,拱著手說道:“不知是那級大人過來,有失遠迎。”
在李奇過來之前,早已有負責宣傳的士兵在街頭上張貼安民告示,告示上明明白白的寫著:茲有海盜鮑牙大王勾結倭寇,殘害百姓,總督府令綠水書院派兵平倭,盡滅之。落款是:總督東南諸省府。
雖然發生在大陸和縣城裏的戰鬥已零星的傳到這裏,但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綠水書院打敗了倭寇的事情的,昨天海島上炮聲轟轟的響個不停,海上也不平靜,很多人都不知發生了什麽,現在出了告示,才知道是綠水書院奉命平倭。
鎮上的人心都安穩了,這綠水書院不擾民,他們都是知道的,還有這近段時間出現的總督府,每一次出現這機構的名頭,都是有那惡霸土匪倒黴。
綠水書院這半年來的名聲大燥,倒是很多人聽說過有這麽一個書院,在群眾中威信也挺高,不認同的壞人都倒黴了。
李奇望著這個肥頭大耳的胖官員,就知道他撈的不少,明崇禎政府是收不上來商稅,不等於這些官員撈不到錢,隻不過把公權力變成了私人撈錢的權力而已。
“奉總督府令,綠水書院接管海貿司派駐機構,請配合交接。”早有辦事的人員在李奇的示意下走上前去說道。
“我要看公文,為什麽我沒接到上司的公文?”這肥胖的官員也不是什麽廢物,平時也是常常狐假虎威的恐嚇那些商人撈錢,也是見過世麵的人,這時故作鎮定的問道。
“公文,這是總督府下發的公文。”早有辦事人員把那蓋著總督府鮮紅大印的公文在那肥胖官員麵前晃了晃。
“我要見我們上司的公文。”這肥胖的官員還是不死心。
李奇卻哪裏跟他那麽多的廢話,一揮手,接到指令的人員一擁上去,把那些海貿司的人看管起來,著手接管衙門。
坐在衙門的老板椅上,李奇正思考著要怎麽對待這些舊官僚,這是第一次接收政府的產業。
這些朱明政府留下的舊官僚,有好的,也有壞的,財富也是貧富不等,有的富的流油,有的自命清高,兩手空空。
如果像那李闖一樣,進行清算,那他這個綠水書院也就與流寇沒什麽兩樣,將會走不遠,也不利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與入關的清政府進行抗爭。
這次的處理將會為以後的處理打下基調。
李奇喚來通訊員說道:“梁漢謀到了沒有?”
通訊員說:“剛到了,正在跟王營長說話。”
因為有梁漢謀父親梁二釗的消息,梁漢謀又是負責情報工作,第一時間通知他過來調查,剛剛才趕到這裏。
“通知他來見我。”李奇說道。
一、調查背景,掌握事實。二、如果不是罪大惡極者,按處理地主老財的方法處理。三、培訓使用。李奇在桌子上的白紙那裏寫下處理基調。
這些人不能扔到社會不管,那樣會形成社會問題,但也不能象處理戰俘那樣辦勞動學習班,還是把他們吸收到綠水書院的係統裏來,按綠水書院的管理辦法處理,如果能跟著綠水書院共同進步最好,如果還有作奸犯科,再按照書院的紀律進行處理。
那些家財萬貫的官員,從他接受改編的時候起,不再追究他們的財產來源,隻要交出部分田產、財物給綠水書院,作為誠意金就可以了,剩下的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合法使用。
“報告,梁漢謀過來報到。”門口傳來梁漢謀的聲音。
“進來。”李奇道。
“山長。”梁漢謀進來輕聲打了聲招呼。
自從接手這情報和紀律的工作後,梁漢謀變得越發的成熟了,言語也少了很多,果然這情報工作就是使人氣質變的深沉。
“坐吧。”李奇說道,並讓勤務兵給他倒了杯水,“這海貿司的茶葉還是不錯的。”
“以前有沒有出過海?”李奇問道。
“沒在,父親在的時候,我就是在學宮裏讀書,偶爾與同學在縣城的附近郊遊,從沒走過這麽遠的地方。”梁漢謀老實回答道。
這海陵島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點,雖然沒有大的造船廠,修船廠還是不少的,這次海戰幾艘受損的船隻,都停靠在修船台上,等待修理。
許俊傑沒有逃出海,在港口裏被梁家富撞船了,正好捉了個正著,關了起來審訊。
卻不料得到了一個李奇調查了很久都沒有的線索。
據許俊傑交代,在幾個月前,有一夥倭寇曾在他們山寨短暫停留,後來不知去那裏做大買賣,回來的時候卻是隻有幾個人,還帶著傷。
最奇怪的是還綁了一個人質,牛王山的鮑牙大王以為是大陸裏的富豪,就想黑吃黑綁回來自己拿贖金。
那知道晚上那人質竟然想辦法逃走了,這事牛王山裏很多核心人物是知道的,至於那人質逃到了那裏,就不清楚了,隻知道人質逃了之後,倭寇一大早就離開了海島,再也沒見過了。
這次來聯係的倭寇,也不是上次見過的那些人,許俊傑也不認識。或許鮑牙大王會清楚,但鮑牙大王已戰死,這線索又是斷了。
李奇搖了搖頭,怎麽那裏都有這些該死的倭寇呢。
北麵的那些建奴都夠讓人頭痛的了,這南麵還有這麽多煩人的倭寇,看來這明政府也是夠煩惱的,顧得了南顧不了北,商稅又收不上來,怪不得沒錢打仗了。
李奇不由為崇禎感歎一下,這當家人不好當啊。
可是昔人已逝,活著的人還是要努力奮鬥。
李奇突然就想快點趕回山寨,跟三叔張漢談談,到底山寨是不是還藏有什麽秘密,是他李奇不了解的。
海陵島新港。
澳仔港是宋元時期的軍港,可不知從什麽時候起,逐漸的廢棄,再也沒有駐軍,後來又為海盜占領作為基地。
在閘坡不遠的地方又建了個新港,這新港就是後來的閘坡漁港。
新港是現在各國商人來往貿易的港口,為了區分澳仔那裏,所以澳仔港又稱舊港,新開的這個港叫閘坡港,也叫新港。
新港這裏設有一個官方管理機構,叫海貿司,可惜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這海貿的大港基本上淪為各大權勢私人走私的貿易港口,海貿司在這裏設的辦事機構再也收不到多少稅收了,基本上成為了擺設。
王洋按照戰前的設想,把牛王山攻了下來,在上麵設了一個觀察哨,用來觀察這周圍海上的情況,那裏可以觀察到海上很遠的地方,是很好的對海觀察平台。
按照原定的計劃,大軍在閘坡這裏匯合。
當大軍進入小鎮的時候,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小鎮平時人口不多,不象後世作為熱門旅遊區那麽熱鬧,這時人口不多,大部分都是依靠這貿易生活的商人,還有一些漁民,苦力。
但鎮上的建築卻是不差,有很多騎樓,這些騎樓的設計多是中西結合,風格獨特。
多少年了,自從官家的海軍逐漸沒落,很少出海了,也就沒有軍隊再到過這裏,平時見的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船,一下子來了一千多人的陸軍,還真是不知發生了什麽大事。
海盜雖然在澳仔這裏有一支艦隊,但大部分的海盜都秉承一個原則,不在自己的窩邊鬧事,所以這漁港也算是安全的。
閘坡鎮剖旁邊,綠水書院軍隊駐紮在這裏,並沒有進入鎮內,他們將會在這裏休息一兩天,進行休整,同時也是亮實力,對敵對勢力進行威嚇。
李奇帶著幾個頭領,停在海貿司衙門,肥頭大耳的負責人從衙門裏走了出來,拱著手說道:“不知是那級大人過來,有失遠迎。”
在李奇過來之前,早已有負責宣傳的士兵在街頭上張貼安民告示,告示上明明白白的寫著:茲有海盜鮑牙大王勾結倭寇,殘害百姓,總督府令綠水書院派兵平倭,盡滅之。落款是:總督東南諸省府。
雖然發生在大陸和縣城裏的戰鬥已零星的傳到這裏,但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綠水書院打敗了倭寇的事情的,昨天海島上炮聲轟轟的響個不停,海上也不平靜,很多人都不知發生了什麽,現在出了告示,才知道是綠水書院奉命平倭。
鎮上的人心都安穩了,這綠水書院不擾民,他們都是知道的,還有這近段時間出現的總督府,每一次出現這機構的名頭,都是有那惡霸土匪倒黴。
綠水書院這半年來的名聲大燥,倒是很多人聽說過有這麽一個書院,在群眾中威信也挺高,不認同的壞人都倒黴了。
李奇望著這個肥頭大耳的胖官員,就知道他撈的不少,明崇禎政府是收不上來商稅,不等於這些官員撈不到錢,隻不過把公權力變成了私人撈錢的權力而已。
“奉總督府令,綠水書院接管海貿司派駐機構,請配合交接。”早有辦事的人員在李奇的示意下走上前去說道。
“我要看公文,為什麽我沒接到上司的公文?”這肥胖的官員也不是什麽廢物,平時也是常常狐假虎威的恐嚇那些商人撈錢,也是見過世麵的人,這時故作鎮定的問道。
“公文,這是總督府下發的公文。”早有辦事人員把那蓋著總督府鮮紅大印的公文在那肥胖官員麵前晃了晃。
“我要見我們上司的公文。”這肥胖的官員還是不死心。
李奇卻哪裏跟他那麽多的廢話,一揮手,接到指令的人員一擁上去,把那些海貿司的人看管起來,著手接管衙門。
坐在衙門的老板椅上,李奇正思考著要怎麽對待這些舊官僚,這是第一次接收政府的產業。
這些朱明政府留下的舊官僚,有好的,也有壞的,財富也是貧富不等,有的富的流油,有的自命清高,兩手空空。
如果像那李闖一樣,進行清算,那他這個綠水書院也就與流寇沒什麽兩樣,將會走不遠,也不利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與入關的清政府進行抗爭。
這次的處理將會為以後的處理打下基調。
李奇喚來通訊員說道:“梁漢謀到了沒有?”
通訊員說:“剛到了,正在跟王營長說話。”
因為有梁漢謀父親梁二釗的消息,梁漢謀又是負責情報工作,第一時間通知他過來調查,剛剛才趕到這裏。
“通知他來見我。”李奇說道。
一、調查背景,掌握事實。二、如果不是罪大惡極者,按處理地主老財的方法處理。三、培訓使用。李奇在桌子上的白紙那裏寫下處理基調。
這些人不能扔到社會不管,那樣會形成社會問題,但也不能象處理戰俘那樣辦勞動學習班,還是把他們吸收到綠水書院的係統裏來,按綠水書院的管理辦法處理,如果能跟著綠水書院共同進步最好,如果還有作奸犯科,再按照書院的紀律進行處理。
那些家財萬貫的官員,從他接受改編的時候起,不再追究他們的財產來源,隻要交出部分田產、財物給綠水書院,作為誠意金就可以了,剩下的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合法使用。
“報告,梁漢謀過來報到。”門口傳來梁漢謀的聲音。
“進來。”李奇道。
“山長。”梁漢謀進來輕聲打了聲招呼。
自從接手這情報和紀律的工作後,梁漢謀變得越發的成熟了,言語也少了很多,果然這情報工作就是使人氣質變的深沉。
“坐吧。”李奇說道,並讓勤務兵給他倒了杯水,“這海貿司的茶葉還是不錯的。”
“以前有沒有出過海?”李奇問道。
“沒在,父親在的時候,我就是在學宮裏讀書,偶爾與同學在縣城的附近郊遊,從沒走過這麽遠的地方。”梁漢謀老實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