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銀行派人來報,銀行裏接到一個大業務,有人存銀子一百萬兩。


    這重大的事項,馬上被報到了參謀部。


    這一百萬兩銀子的事,不管放在哪裏,都是大件事,能造成重大影響,甚至可以影響到曆史的進程,沒有人敢不重視。


    “少寨主,喜事啊。”張漢把這報告送給李奇。


    “哦,什麽喜事呢?”李奇問道。


    除了賺錢,好久沒有什麽喜事了。


    “今天銀行那裏說有一個大客戶,送來一百萬兩的銀子,要兌換成金票存在銀行裏。”張漢簡單的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下。


    投名狀?李奇第一個念頭就這樣在腦子裏閃過,誰會納投名狀?李奇腦海裏想不到那個朋友或敵人會給他納投名狀,自己在這裏人生地不熟的。


    三叔的朋友或故人?那也不可能,畢竟如果有這麽財大氣粗的主,那早就跳出來了,也不會等到現在才來納投名狀。


    這人時機掌握極好,在自己剛有點起色,又急需幫助的時候,無疑等同於雪中送炭。


    10個小目標,這可是十個小目標啊,不能等閑視之,果然在那個時代都會有那先知先覺的人,李奇想到。


    “這人是誰?”李奇部道。


    “沙家堡的人。隻是派了管家跟護衛的人送來了,說是家裏老爺說,把所有的錢都存到綠水銀行去,這樣保險,還有利息可拿。”張漢道。


    “就這麽簡單?”李奇說道。


    “就這麽簡單。不過據了解,幕後也有那麽一點小故事。”張漢又道。


    “哦,什麽神奇故事?”李奇也是對這十個小目標的故事很感興趣,這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李奇也隻是一個普通人,當然會感興趣,就差去搬張小凳子,叫人準備瓜子了。


    “聽說二團有個團長,叫沙鑫民。”張漢娓娓說道。


    “這沙排長家裏也是個有錢的主,新年放假回家,嚷嚷著要把家裏的錢全存到綠水銀行裏去,說那銀子放家裏隻會發黴,什麽用處也沒有,不如放我們綠水書院,還可以拿利息,而且,這金票又漂亮,花起來又方便的很。”張漢說道。


    “沙排長?我怎麽不認識?”李奇道。


    “你呀,再這樣當甩手掌櫃,以後你不認識的人還多著呢。”張漢說。


    “嘿,這不是有三叔你看著嗎。”李奇露出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


    隨著這山寨走過了那最艱難的初創階段,李奇也不再需要整天認真忙碌的像條狗了,那小心翼翼如履簿冰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也有心情可可玩笑了不是。


    三叔也不理李奇那嬉皮笑臉的嘴臉,這侄兒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剛悟了的時候,雖然懂的東西多,但那性格怎麽也還有那小時候的樣子,這才一年時間不到,怎麽就象換了副嘴臉,難道這就是上位者的姿勢?


    “這沙排長是新兵連的,上一次打倭寇,由於作戰勇敢,因功升為班長,這次軍改,就升為排長了。”


    “這沙排長在家裏也是個混蛋少爺,可那沙老爺拿他也沒辦法,每次在外麵鬧出麻煩,都是沙老爺給他善後,也是寵溺的很。”


    “也不知這在家裏享福慣了的沙少爺,腦子裏那根筋就粘住了,竟然就跑來跟我們綠水書院混,當兵了。”


    “還成功的耐受住了新兵連高強度的訓練,打倭寇的時候,還勇敢的衝在前麵,殺了好幾個倭寇,一戰就升為了班長,比那些混資曆的強多了。”


    “這沙鑫民倒是個人物。”李奇讚道。


    能跟他混的,大多是實在混不下去的,又或是家裏窮的,就算現在自己自稱這什麽總督府門下,打著這總督府的名號,實力又強,在陽江縣這一畝三分地說一不二,也沒有多少富家子弟能看上自己。


    要不是自己賣的東西能給那些商人賺錢,在這時代那些地位低下的商人都不會鳥自己這什麽破綠水書院呢。


    “新年這沙少爺在家裏也不知道怎麽鬧騰的,竟然成功的說服了沙老爺,把那家裏發黴的銀子都拿了出來。這次這沙老爺也是下了血本,可能是一次性把老本都投了過來。”張漢道。


    這沙家堡就算有錢,也不會有太多的現銀,這一百萬兩拿出來,也算是賭一次,進行戰略性的投資了,再不會有多餘的現金了。


    “聽說這沙家堡的祖上,還當過前朝的官,這大明建國兩百年以來,沙家是沒再當官了,可也平平安安的做他的生意,倒也是有本事的很。”張漢說道。


    這些都是情報部那邊調查的情報,對於這能一下子給綠水書院投十個小目標的人,還是要了解清楚的,雖然是說存銀行那裏,但也和綁上了綠水書院的戰車沒什麽區別了。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我們也不能白拿他的錢。”李奇想了想,說道。


    “告訴沙家堡的人,這綠水書院對外發賣的商品,沙家堡可以優先購買,不過是要按照市場價。”李奇說道。


    現在綠水書院很多商品,都是市場的緊俏貨。


    就說那鏡子,在萬國商品交易會結束之後,取消了那一千塊錢價錢一麵的發行價,不允許市民當黃牛排隊了。


    客商可以按照市場價三兩銀子一麵大批購貨,也是供不應求,不容易買到。


    隻要把這賺錢的商品讓沙家堡拿去賣,那相信隻要沙家堡的家主不會太蠢,那賺錢是鐵板釘釘的事。


    能把這麽大筆錢投給綠水書院這初創公司的人,能有魄力進行這樣的風險投資,會是蠢人嗎?這是多麽智慧的一個人。


    怪不得這沙家能曆經多朝,屹立不倒,那是有一定原因的。


    李奇對這沙老爺是刮目相看,那些什麽沙少爺在家裏鬧,隻不過是引子,真正讓沙老爺下定決心決策,是看中了自己的潛力。


    真正的智者是不會因為小兒的胡鬧就輕易下決定的,那一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正月十五,綠水書院舉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動。


    自從綠水書院設立了這衛民廟,把那些因為在抵抗倭寇和剿匪中犧牲的人,立了一個靈牌供人們祭拜之後,那衛民廟香火一直很旺。


    從大年三十開始,那廟裏每天祭拜的人就很多。


    綠水書院在這正月十五,更是啟動了官方的祭祀。


    《左傳成公十三年》裏說:“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這曆朝曆代,祭祀之重要還要排在戰爭之前。


    這可不是迷信,這是輿論戰,掌握祭祀的一方,就可以把自己放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可以對敵人隨意指責,按地上摩擦。


    不管何時何地,這祭祀不能放棄,這是標榜自己正統的需要,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名正言順才能政令暢通,社會安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江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江牡丹並收藏南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