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書院的兵裏,有很多是沒有父母的,也不是本地人,那這婚配的問題,就是各連排負責,這有些組織包辦的味道。


    各連排安排畫畫好的人,把這些有婚配意願,又沒有家人操持的士兵頭像畫出來,把他們的畫像,簡介描述公布在縣城裏,鄉鎮之中,公開征婚。


    和現代不同,這些沒有家庭負擔的士兵,也是婚配市場的搶手貨,畢竟他們一個月的工資不少,又不用贍養父母,這工資都是淨收入,嫁過去這平均收入不就上來了嗎。


    而且,綠水書院對於家屬的工作安排也是上了心的,屬下有不少的輕工業工廠,各種手工作坊都優先安排這些家屬工作呢,誰還不想有個鐵飯碗?


    綠水書院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業體組合,後勤下屬的工廠,商店很多,分成不同的公司在經營,大多都非常有競爭優勢,效益也是不錯的。


    三江島上。


    李奇站在高高的山岡上,望著下麵規模巨大的船廠,那些船廠的船塢裏,正生產著各種規格的戰船,這都是綠水書院這大半年來建設的成果。


    也有一些巨大的船塢,停著一些從廣州那些私人船廠裏定製回來的大海船,正在那裏進行改裝,要在艦上裝備巨大的艦炮。


    從噸位來說,這些從外麵定製的海船比綠水書院自己生產的海船噸位更大,數量也更多,畢竟這造船業的發展,還是需要時間的沉澱,不是砸錢就可以彎道超車的。


    砸錢建船廠沒這麽快產出效益,但砸錢去外麵買那可就快多了,隻要錢砸下去,那珠三角巨大的產能開動起來,那這船不就有了麽?這也是後世那造不如買的買辦理論盛行的原因,見效快嘛。


    三江河裏,一聲長嘯從這裏發出,遠遠的傳了出去,那是旱缸啟動的聲音。


    隨著那煙霧縈繞,一股蒸汽直衝雲霄,發出嗚的聲音,那船尾的螺旋槳高速的轉動著,一艘木船穩穩的前進著。


    “山長,船動了。”趙老頭高興的說道。


    這旱缸早就試驗了很多次了,性能也比較穩定,本來是沒有什麽驚喜的,趙老頭作為領導者,已不知觀看過多少次了,可這次很不同。


    原來的螺旋槳是安放在船的兩邊,就象是兩個巨大的水車,但李奇看到了之後,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表示在船尾裝一個螺旋槳就可以了,並畫了一個草圖出來。


    趙老頭一看,這一個小小的像是一朵花一樣的螺旋槳真的可以嗎?確定是認真的?這麽小的一個旋轉的花朵就可以推動一艘大船?


    但本著對山長的信任,而且一直以來山長的正確建議,趙老頭還是讓技術人員設計了一個樣品出來,並且裝到船上,今天試了一下,竟然真的把船驅動了,看樣子效果還不錯。


    “老趙,這螺旋槳的角度多少,要做多大,多試驗幾次。”李奇說道,頓了一頓又說道:“這旱缸能連續工作多長時間?”


    “哦,這個裝船之前,試驗過十多個小時,工作很穩定。”趙老頭回答說。


    “要是有信心的話,生產幾台出來,放一台在陸地上,燒他個十天半個月的,看最久可以燒多久?”李奇指示道,這東西李奇是寄以厚望的,畢竟這燒水的東西,可是燒了好幾百年,直到現代很多大型動力本質來說,也是燒開水。


    “再裝幾條試驗船,把船開出去,跑過遠門,就先跑去神電那,看看使用的效果如何。”李奇說道。


    “如果可以,盡快定型生產。”李奇對那蒸汽機可是充滿了希望,這蒸汽機動力,可是比那風帆動力方便太多了,可以在海戰的時候占更多的便宜。


    “那左良玉現在在哪裏?”李奇問道。


    新年過後,左良玉就調軍南下,直逼南京城,南京小朝廷忙調江北四鎮回師阻擋,江北防衛空虛,這就給那清軍快速南下創造了條件。


    “左良玉現在安慶,聽說病重。”趙老頭說道。


    “哦,這左良玉號稱80萬大軍,不知有多少能戰之兵。”李奇長歎一聲,左良玉前期作戰勇猛,是在鎮壓農民軍時起家,後期又是在對陣農民軍時成為左跑跑,畏敵不前。


    崇禎召他勤王,他卻以各種借口駐軍不動,聞崇禎死訊後,卻又大哭三天,從此身體每況日下,也是個有爭議的人物。


    “一半總是有的。”趙老頭說道,左良玉部成分複雜,魚龍混合,但怎麽說打個對折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對外號稱80萬,裏麵能戰的有個三四十萬。


    左良玉向南京方向進軍,引得江北四鎮回師防備,江北防備空虛,清軍如入無人之境,幾天時間就攻到南京城下。


    左良玉卻走到安慶而亡,他的兒子是個軟骨頭,接班後不久就投降了滿清,左良玉這一波操作算是神助攻了。


    “現在大炮產量怎麽樣?”李奇問道。


    “月產四五十座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趙老頭說道。


    李奇十分重視炮兵的建設,這是綠水書院裏從上到下都知道的,再說,這炮兵的厲害綠水書院每一個經曆過戰鬥的人員都知道。


    綠水書院對敵鬥爭的兩件法寶,一是熱兵器的使用,特別是火炮的使用;另一個就是思想文化教育,這兩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鼉山下,鼉山書院大禮堂,這裏正在舉行擴軍會議。


    說是會議,其實也沒什麽好討論的,不過就是李奇宣布把各團長升職為師長,下麵的各級人員職務一樣跟著往上提,職務是升了,但原有的人員卻沒有變化,人還是那些人,隻不過把一些編製理順一些。


    把一些原來大量存在的超編人員,如普遍存在的那些加強連,加強排,直屬連之類的進行整編。


    原來那些團長雖然掛著個團長的名頭,卻管理著一個整編師的人員,現在綠水書院的每一個團,都是超萬人的存在,基本上可以獨擋一麵進行戰鬥。


    這是好事,編製上去了,那也就多了很多的職位出來。


    古人講究個升官發財,現在不就來了嗎,一下子又是升官,又是增添官職,還給全軍的光棍漢說媒,這升官娶嬌妻的,日子紅火的不得了。


    大禮堂裏那是洋溢著一片喜事。


    當然,李奇還放出了一個大招,綠水書院經過這麽一段時間賣鏡子,賣綠寶石,賣酒水,賣腳踏車……各種各樣產品,不是賺了錢了嗎?


    賺了錢做什麽?做一個守財奴嗎?


    李奇可沒有當守財奴的習性,給綠水書院的全體士兵升薪。


    所有綠水書院的士兵升薪50%,以往執行與士兵一樣薪水的軍官,每升一級薪水按士兵的工資加一倍,適當的拉開距離,以免低薪引發貪腐。


    當然,也照顧到了那些從綠水寨時期就跟著李奇的老山寨人,這些人的數量不多,也就一百幾十個人,也算是原始股東了。


    這些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也有的人無法升到高級職位,李奇就給他們設立創業補貼,按團級職位發放補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江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江牡丹並收藏南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