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親娘認不出自己孩子的道理。


    不過那時候行事無往不利,給西平伯府帶來的巨大好處,讓她不得不忍耐下來,逼迫自己忽略那些不對勁。


    可是如今,失去董章庭的鞍前馬後,甚至反過來暗中推波助瀾,董南雅如今的境遇和前世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不能給家族帶來好處,甚至還要牽扯進兩個貴公子的情感漩渦中,隨時可能給家族帶來禍患。


    這樣的董南雅,已經不能讓西平伯夫人逼迫自己忽略種種異樣了。


    第136章


    平安見他無意回答,也沒有追問。


    轉而說起了自己這段時間的事情。


    在董章庭的安排下,他和成凡被送進青羽衛學習。


    成凡腦子聰明,學的很快,在青羽衛後備營中混的如魚得水。


    因為明禾送人進去的時候,為了低調掩藏了他們的來曆,隻是提前和後備營的人確定了他們訓練結束後會去他們麾下。


    因此,不少青羽衛小頭目都打上了成凡的主意,隻不過都被後備營的負責人一一打發走了。


    平安沒有成凡聰明,也沒有他能來事,隻一根筋的記著董章庭的吩咐,除了日常訓練外,剩下的所有精力都用來跟在青羽衛醫士身後學習。


    不過有成凡罩著,日子也算過的踏實。


    董章庭手指隨意的敲打著桌麵,仿佛隨意的接話:“成凡打算進青羽衛?”


    平安眨眨眼,經過這段時間在青羽衛的訓練,他感覺少爺這句話裏情緒有些不對。


    他下意識替成凡描補道:“沒,他沒說過。他就是比較聰明,討教官們喜歡。”


    董章庭似笑非笑的撇了他一眼:“你現在倒是開竅許多。”


    平安小心翼翼的問道:“少爺,我是不是說錯話了?”


    “你啊,還是回去好好讀你的醫書,不用摻合進其他事。”董章庭道。


    平安老實回了一個:“哦。”


    第二日董章庭回青羽衛,明禾這邊傳消息說,明嫻這邊有新收獲了。


    等他來到理事處時,注意到成凡和其餘幾名青羽衛站一起,安靜的等著自己。


    董章庭笑笑,無視了他想要說的話,直接進了屋內。


    明禾在屋內看到這一幕,等人坐下才問道:“那小子,得罪你了?”


    董章庭搖頭:“沒有。”


    明禾也沒有在問,董章庭顯然有自己的安排,他沒必要指手畫腳。


    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


    明禾指著桌麵上的兩疊畫冊說道:“我們把明嫻過去二十幾年的經曆都查了一遍,從不同時期見過她的人口中探查,得到了左邊那疊畫冊。”


    董章庭翻開畫冊問道:“右邊的呢?”


    右邊這疊比左邊這疊明顯薄了許多,隻有四五張。


    明禾道:“右邊這些是惠明郡主十歲之前,殘留的畫像。”


    因為十歲之後,明麵上惠明郡主已經和她的母親兄弟一般被山匪殺害了,自然不會再有她的畫像。


    董章庭點頭:“對比出什麽結果嗎?”


    明禾說道:“明嫻和惠明幼時其實長得並不像,一個總是讓人覺得陰鬱蒼白不討喜,另一個則是明豔張揚大氣的貴女。”


    董章庭一邊聽,一邊看著兩張畫冊。


    左邊的這張是個局促不安,神色慌張的小女孩,衣袖破敗陳舊,褲子也短了幾寸,完全不合體;


    右邊則是一副一身紅色裘衣,紮著寶石發帶坐在小馬上,笑得張揚熱烈的小姑娘。


    這樣的兩個小姑娘,哪怕仔細看下,眉骨其實有五六分相像,如此一來,也隻剩下一兩分了。


    等到了十歲,兩人都漸漸張開,眉眼越發清晰,眉眼之中的相似之處漸漸多了起來。


    不過因為氣質和神態的天差地別,不被特意點出來仔細對比,都不會將兩人聯係起來。


    “長大以後就像了嗎?”董章庭拿起另外兩張。那是明嫻身著女官服的畫像,另一張則是青羽衛去北苑城找當年衛平盛府中仆人畫出來的惠明郡主的畫像。


    兩人依舊氣質並不相像,一個溫柔內斂,一個果敢銳利。


    明禾道:“若非落在紙上,很難察覺出兩人相似。”


    董章庭若有所思,突然,他將惠明郡主十歲之前的畫像單獨抽了出來,和明嫻十歲之後的畫像對比,又在旁邊放了明嫻十歲之前的畫像。


    “有發現什麽不對嗎?”明禾看他動作,知道他可能是發現了異常,連忙問道。


    “你不覺得,這兩組畫像才更像是一個人嗎?”他分別在惠明郡主十歲之前的畫像和明嫻十歲之後的畫像點了點。


    明禾眼神一淩,立即仔細查看兩卷畫像。


    一股涼氣從他的腦後跟升起。


    董章庭說的沒錯,比起一開始查到的明嫻畫像。


    從明嫻十歲之後,準確點說遇到祁皇後進去後宮之後,她的模樣其實更像是幼時的惠明郡主。


    “你懷疑娘娘當初帶進宮中的那個女孩,就是惠明郡主?”明禾問道。


    “有這種可能,但是沒有確定證據。”董章庭道。


    “但是按照我們之前查到的信息,惠明當年應該是去了她外祖父家,並且呆了最少三年,然後三年前去了北疆。若是宮中這位是惠明郡主,那在外麵奔走的又是誰?明嫻嗎?”明禾不解。


    董章庭揉揉太陽穴,證據太少了,他也不清楚。


    看到董章庭的表情,明禾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哪怕我們認定明嫻就是惠明郡主,若無切實證據,也不能輕易動她。”


    “這其中有什麽蹊蹺?”董章庭問道。


    “一來是當年那位夫人對皇後娘娘的救命之恩;二來是九皇子殿下。”明禾道。


    當年的救命之恩,其實反而好解決。


    若是明嫻真的是惠明郡主,那當年那份救命之恩,想來並不單純。隻要他們能夠查清當年救命之恩的實情,這點就不是什麽大問題。


    不過,九皇子可能有些麻煩了。


    他詢問對皇家了解更深的明禾:“九皇子怎麽了?”


    明禾歎息的將宮內那對地位尊貴,但是關係極為別扭的母子的一些往事簡要說了說。


    傳言中,九皇子雖然是帝後嫡出,卻是難產,讓皇後險些喪命,所以帝後對這個孩子不太喜歡。


    這個傳言八成真,剩下兩成卻並非實情。


    當年皇後生下九皇子時,確實難產九死一生。更嚴重的是,生下孩子後皇後心態出了一些問題。她看到九皇子就會想起之前曾經差點沒命的經曆。嚴重的時候,甚至聽到九皇子的名字都會難受。


    正元帝和太子一時無法,隻能聽任她將九皇子養在皇子所,讓兩人隔開。父子兩那會一人剛剛登基,千頭萬緒,自顧不暇;另一人也才剛入學,對剛出生的幼兒沒什麽興趣,隻能偶爾抽時間去看他,敲打奴仆。


    其他皇子皇女見此,自然也對這個嫡出的小弟弟敬而遠之。有些對太子心懷不滿的皇子還會偷偷給九皇子找麻煩。


    如此一來,九皇子幼時幾乎很少有家人相伴,過的不太好。


    等皇後調整好對小兒子的心態,已經是三四年後。那時候已經調理好朝局的正元帝,以及對學業越發有把握,心性也成長許多的太子才發現,九皇子慕澤竟然小小年紀就養成了不愛說話,堪稱自閉的性格。除了正元帝和太子還能得他一個好臉外,包括皇後在內的所有人都隻能得到一個一言不發的九皇子。


    正元帝和太子對九皇子自然都滿心愧疚,一直在想辦法補償他。


    皇後對他心情則複雜了許多,母子天性帶來的愧疚,以及曾經差點被這個孩子害死的厭惡,讓她其實有些拿不準怎麽對待這個孩子。


    最後兩母子就不尷不尬的處著,堪稱熟悉的陌生人。正元帝和太子自然想調和這對母子關係,奈何兩頭不配合,就隻能暫時擱置了。


    這種情況一直到明嫻隨同皇後回宮,不久之後又被送去了陪伴九皇子。


    從此以後,在明嫻的調和之下,皇後和九皇子的關係竟然慢慢變好了。


    起碼能夠正常坐下來,像是一家人吃頓飯了。


    因此,帝後和太子心中對明嫻都頗為感激,明嫻在宮中的地位也有些卓爾不群了。


    董章庭聽懂了。


    想要直接對明嫻動手,是不可能的。


    因為九皇子極為依賴明嫻。


    而帝後和太子又對九皇子一直心懷愧疚,一般不會違背他的心意。


    如此一來,往常那種先把人抓進來嚇一下的小花招就不能用了。


    那事情的盡頭,又繞回了原點。


    想辦法逼惠明郡主動起來,才能找更多線索。


    他將畫像放了回去,身子靠在椅子上。


    “頭疼啊,真是讓人頭疼。”董章庭道。


    明禾也很苦惱。


    他們明明已經找了不少方向,但是每次都會被堵回來。


    以前他做事,明明沒有那麽為難的時候!


    怎麽這次那麽麻煩。


    想到這裏,他的手恰巧碰上了放在桌麵上的長劍,很順手的抽了出來。


    董章庭看他持劍玉立的模樣,有感於屋內氣氛凝重,開玩笑道:“雖然我沒想出辦法,但是沒必要直接想把我砍了吧。”


    “我隻是在想,有沒有什麽人能砍了就能破局,這才是我最喜歡的辦法。”明禾道。


    董章庭無語,正要吐槽:哪有人砍了就能破局的。


    不過他還沒出口,就頓住了。


    還真有一個人。


    “怎麽了?”明禾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炮灰庶子重生後去考科舉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睿並收藏炮灰庶子重生後去考科舉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