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清冷表叔他男二上位了 作者:一吱兔球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姻這才發現,宋昕的右臂始終垂著,紋絲不動。
她看向宋昕的傷患處,對宋昕受傷的原因,心頭隱約有了一個答案,似是驗證般地問:“三表叔,您的手臂,是因何傷的?”
不等宋昕答,書僮痛心疾首道:“回四姑娘的話,前些日子,三爺去台湖緞在巡查,被年久失修的櫃子砸傷了手臂。雖未傷及筋骨,但依舊傷得不輕,郎中再三囑托三爺要養一陣呢。”
果然如此。
書僮繼續道:“前些日子,三爺才淋了雨好了風寒,這幾日又被櫃子砸傷,莫不是回到蘇州犯了什麽忌諱?不若改日去廟裏拜拜……”
“信鴻,你今日話多了。”宋昕麵色冷淡,待下人卻並不苛責,也不知怎的,今日不許書僮多話,打算轉身回去。
陽光穿過院中老樹,點點金色在雪白的大氅上形成毫無規律地躍動斑紋。
唐姻匆匆向宋昕屈膝行禮,恭送年輕長輩的背影。
宋昕朝庭院裏走了幾步,忽然頓住步子,驀然回首。
他孤絕地站在樹影下,毫無征兆地來了一句:“不關你事。”
這是第幾次了,宋家三表叔又一次幫她脫離了窘境。
可為萬歲執筆檄文、操持政柄、書寫江山的手,卻因她輕易受傷了。
唐姻不免懊惱,頓生歉意。
隻是三表叔神色不霽,她的嘴唇嚅了嚅,想多說什麽感謝之詞,終究又咽了回去。
日頭東升西落,暖燭替了日光。
唐姻獨坐西窗下,認認真真地繡著手上的衣物。
她才沐浴完畢,一頭烏光亮澤的濃密發絲垂在肩側,發梢還帶著些許潮意。
香嵐用幹爽的巾子輕輕替唐姻擦拭著發尾,卻發現唐姻執繡針的手不動了,正怔愣出神地盯著跳躍的燭火。
“小姐,在想什麽呢?”
唐姻忽地回神,針尖險些刺破指尖。
“明日一早,你隨我去趟台湖緞莊交貨支賬,之後去一趟驛站,最後去趟菜市。”
香嵐之前曾陪唐姻去過一次驛站。
時年卸甲的兵卒多去驛站擔任驛卒,往返於幾地之間,或替王朝轉運公文信件,或運送物資軍械,隻是俸祿不過爾爾。
這樣一來,這些驛卒會接一些私人活計,價格低於鏢局,安全性又高於鏢局。
不過礙於身份,大多驛卒隻是替人捎帶家書、銀錢這種。
唐姻便是鑽了這個“空子”,將賺得的銀錢交由去往杭州的驛卒,捎帶給母親。
香嵐明白這個,隻是不清楚,為何明日唐姻要親自去一趟菜市。那種魚龍混雜之地,高門裏的小姐是不會去的。
香嵐納悶道:“小姐去菜市做什麽,想吃什麽要府裏的廚子做便是。”
唐姻將繡好的衣物疊得整齊:“我自有主意。”
第二日,唐姻將繡好的貨交給了台湖緞莊,領了工錢,又拿出來之前攢好的大部分銀錢,一並交由這次去杭州的驛卒。
數了數手中剩下的銀錢,大概還有幾十文,又去菜市買了幾塊上好的豬骨。
待從嘈雜的菜市出來,香嵐提著油布包好的豬骨,長長舒了一口氣:“哎,小姐若想買這些何必自己拋頭露麵來,央府裏的小廝跑腿便是了。這種髒亂、滿是腥氣的地方,豈不是髒了小姐的鞋子。”
菜市殺豬攤子的味道的確重,隻不過,唐姻並不覺得髒了自己的鞋。
她望了望那團人間煙火氣,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淡然一笑道:“古人有言,‘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可見食物之於百姓的重要,小到饑飽,大至政權更迭。如今食為政首,萬歲輕徭薄賦、大力鼓勵墾荒,百姓安居樂業。那喧鬧的菜市,不正是最好的人間景色嗎?”
香嵐聽不太懂,隻覺得唐姻言語之間有些像府中三爺與老爺探討之時的影子。
那些話題,她聽了便想打瞌睡。
“好了好了,小姐,您買這到底是做什麽?”香嵐掀過這頁問。
唐姻歎道:“前些日子三表叔因為我,手臂受了傷,他曾多次替我解圍,我不知如何報答。想來三表叔身居高位,自然不缺什麽物件。幸而我得了母親煲豬骨湯的手藝,正好豬骨湯利於恢複筋骨,我想親自熬湯送他。為表感謝、盡孝心。”
香嵐喜道:“小姐,您還有這手藝?”
唐姻點點頭:“當年也隻是向母親學著玩的,母親喜歡鑽研美食,便跟著學了,沒想到今日能派上用場。”
香嵐一臉期待的樣子,跟著唐姻回了宋府西園。
西園二夫人的夜闌院有小廚房,二爺生前想得開,知道自己身子不好,於是是個好吃的,所以小廚房常常開灶。
後來二爺過世了,二夫人便沒再單獨使用過小廚房。直到渝哥兒出世,到了年紀吃輔食,夜闌院的小廚房才又重新燃了灶。
所以小廚房不缺基本食材,唐姻從回到宋府便開始熬製了。
不過熬湯需要耐心,唐姻巳時回來,待將骨湯熬好,已經快到申時。
好在唐姻趕在晚膳之前熬好了湯,將其盛出分了四份。
香嵐詫道:“怎麽這麽多?”
唐姻道:“這份是留給我姨母的,這兩份分別是正園和東園的幾位長輩的,這份才是三表叔的。本來就給家中長輩一並帶了份兒,單獨隻給三表叔送怎麽像話。”
香嵐頻頻頷首:“還是小姐想得周到。”
宋家老夫人喜靜,免了媳婦們的晨昏定省,用膳也是各房院子單獨用的,隻有節日或是一些特殊的日子,才會舉家匯聚一堂用膳。
唐姻換了身兒幹淨的衣裳,先後去了老夫人的正園、大夫人的蘭亭院。
先前同前幾位長輩回話,加之路上的腳程,等到了三爺的雪蘭院,已經過去了快小半個時辰。
宋昕的書僮信鴻正在院門口涮筆洗,一抬頭看見唐姻領著香嵐提著一隻食盒走了過來,歪著腦袋笑嘻嘻地問:“咦,四姑娘怎麽來了?”
“我是來給三表叔送吃食的。”唐姻又補了句,“之前已經給和其他的長輩們送過了。”
信鴻年紀小,但跟在宋昕身邊,做事是個妥帖的。
他沒貿然接過食盒,拱手笑道:“四姑娘等等,容小的去通報一下。”
信鴻跑遠了,等待的工夫,唐姻將食盒的蓋子掀開一道縫隙,伸手摸了摸碗壁,幸而食盒包裹著幾層布料,所以豬骨湯仍是熱的。
不多時,庭院深處有了人影。
唐姻墊腳看過去,來人群青色的輪廓漸漸清晰。
岩岩獨立,如若孤鬆。?
第10章 私心
◎她的彎彎淺笑,美而刺目。◎
唐姻未曾想宋昕竟親自出來了,雙手將食盒往前遞過去,又道明了來意。
宋昕站在雪蘭院內,與她隔著一道敞開的院門,瞧著唐姻手中的食盒,默了一陣,跨出院子,一撩衣擺,徑自坐在了門口老杏樹的石桌旁,修長的指尖點了點青石桌麵。
“放這兒吧。”
這是要在此處用膳了。
信鴻忙走過去,接過唐姻手中的食盒,用袖子拂淨了石桌上的落花,將食盒內的豬骨湯端了出來。
“四姑娘這豬骨湯送得可真及時,這些日子我們三爺食欲不好,今兒還沒用晚膳呢。”信鴻一邊擺放,一邊笑道,“要是沒有四姑娘的湯,怕是三爺今晚上又省了一頓。”
信鴻嘴裏、心裏滿滿都是對他家三爺的心疼。
自他隨宋昕從京師回到蘇州,這段時日眼見他家三爺都瘦了一圈兒。
貪汙弊政案環環相扣、盤根錯節,擾得三爺心神俱疲。如今三爺得了萬歲的爺青眼、高大人的信任,勢必要上達天聽,下·/體民情。所以手頭公案雖多,卻未曾有丁點怠慢。
成日的忙碌、勞神讓三爺的病症恢複得比往常慢上許多,自然也食欲缺缺、食不甘味。
一連幾日,都不曾用過晚膳。
今日他去書房報信,說唐四娘來送食盒,本以為他家三爺會按照往常的冷淡性子一口拒絕的,竟不想跟著他出來了。
信鴻看著宋昕坐在石凳上已經手持湯勺開始喝湯,不大一會,就喝掉了小半碗,安心了不少。
隻是,不知為何,唐四娘那邊送來了吃食後卻遲遲沒有離開。
宋昕自然也察覺到,見唐姻侍立在他對麵良久,緩緩抬頭,聲音冷冷清清的:“找我有事?”
正值春風二月末,冬春相交之際向來是個有情緒的月份,時近傍晚,空氣裏泛著陣陣涼意,總讓人徒增一抹肅穆。
唐姻這才掂量措辭,道明了真實來意:“其實侄女是來探望表叔的,前些日子,三表叔因侄女受了傷,侄女深感愧疚。”
宋昕慢條斯理撂下湯匙道:“不是說過,不關你事。”
兩人視線交集,唐姻抿唇垂首道:“話雖這樣說,我又豈會不知您胳膊上的傷與我脫不開幹係……”
“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宋昕輕聲回道,難得多說幾句,“手藝尚可,這是你親手做的?”
“是。”唐姻回答,“家中母親喜歡鑽研美食,幸而侄女得過母親手藝,豬骨湯強筋健骨,還盼三表叔早日康複才是。”
宋昕隻是看著她。
唐姻臉上的憂色不假,那層擔憂竟讓他心中莫名舒暢。就算積壓在心口有無數案子,也不那般煩悶了。像是桌案上積落的灰塵,輕輕吹一口,便散了。
天陰不晴,站在杏花樹下的唐姻被樹影緊緊籠住,她膚白勝雪,偏冷色的天光下更顯白皙,不僅僅是白,而是幹淨,一種純粹的幹淨。
畫麵不太真實,麵前的女子有種幾乎要與這座百年老園融為一體的錯覺。
唯獨那雙盛著一泓清泉的含杏眸將所有一切拉回人間。
那目光裏,有擔憂、有緊張、有愧疚、有無措。
更不乏濃濃的恭敬的疏離。
也不知怎的,宋昕的胸口又莫名悶了起來。
他攪了攪湯匙,勉強喝下幾口。
天光又偏了幾分,遠遠的,一個高大的身影急匆匆地朝這邊走過來。
宋昕目力極好,分辨出來人是王晟。
王晟一路風風火火,手中拿著一張書信。
他行至宋昕跟前,行一揖禮,也顧不得太多,急切地道:“大人,卑職有要事稟報!”
她看向宋昕的傷患處,對宋昕受傷的原因,心頭隱約有了一個答案,似是驗證般地問:“三表叔,您的手臂,是因何傷的?”
不等宋昕答,書僮痛心疾首道:“回四姑娘的話,前些日子,三爺去台湖緞在巡查,被年久失修的櫃子砸傷了手臂。雖未傷及筋骨,但依舊傷得不輕,郎中再三囑托三爺要養一陣呢。”
果然如此。
書僮繼續道:“前些日子,三爺才淋了雨好了風寒,這幾日又被櫃子砸傷,莫不是回到蘇州犯了什麽忌諱?不若改日去廟裏拜拜……”
“信鴻,你今日話多了。”宋昕麵色冷淡,待下人卻並不苛責,也不知怎的,今日不許書僮多話,打算轉身回去。
陽光穿過院中老樹,點點金色在雪白的大氅上形成毫無規律地躍動斑紋。
唐姻匆匆向宋昕屈膝行禮,恭送年輕長輩的背影。
宋昕朝庭院裏走了幾步,忽然頓住步子,驀然回首。
他孤絕地站在樹影下,毫無征兆地來了一句:“不關你事。”
這是第幾次了,宋家三表叔又一次幫她脫離了窘境。
可為萬歲執筆檄文、操持政柄、書寫江山的手,卻因她輕易受傷了。
唐姻不免懊惱,頓生歉意。
隻是三表叔神色不霽,她的嘴唇嚅了嚅,想多說什麽感謝之詞,終究又咽了回去。
日頭東升西落,暖燭替了日光。
唐姻獨坐西窗下,認認真真地繡著手上的衣物。
她才沐浴完畢,一頭烏光亮澤的濃密發絲垂在肩側,發梢還帶著些許潮意。
香嵐用幹爽的巾子輕輕替唐姻擦拭著發尾,卻發現唐姻執繡針的手不動了,正怔愣出神地盯著跳躍的燭火。
“小姐,在想什麽呢?”
唐姻忽地回神,針尖險些刺破指尖。
“明日一早,你隨我去趟台湖緞莊交貨支賬,之後去一趟驛站,最後去趟菜市。”
香嵐之前曾陪唐姻去過一次驛站。
時年卸甲的兵卒多去驛站擔任驛卒,往返於幾地之間,或替王朝轉運公文信件,或運送物資軍械,隻是俸祿不過爾爾。
這樣一來,這些驛卒會接一些私人活計,價格低於鏢局,安全性又高於鏢局。
不過礙於身份,大多驛卒隻是替人捎帶家書、銀錢這種。
唐姻便是鑽了這個“空子”,將賺得的銀錢交由去往杭州的驛卒,捎帶給母親。
香嵐明白這個,隻是不清楚,為何明日唐姻要親自去一趟菜市。那種魚龍混雜之地,高門裏的小姐是不會去的。
香嵐納悶道:“小姐去菜市做什麽,想吃什麽要府裏的廚子做便是。”
唐姻將繡好的衣物疊得整齊:“我自有主意。”
第二日,唐姻將繡好的貨交給了台湖緞莊,領了工錢,又拿出來之前攢好的大部分銀錢,一並交由這次去杭州的驛卒。
數了數手中剩下的銀錢,大概還有幾十文,又去菜市買了幾塊上好的豬骨。
待從嘈雜的菜市出來,香嵐提著油布包好的豬骨,長長舒了一口氣:“哎,小姐若想買這些何必自己拋頭露麵來,央府裏的小廝跑腿便是了。這種髒亂、滿是腥氣的地方,豈不是髒了小姐的鞋子。”
菜市殺豬攤子的味道的確重,隻不過,唐姻並不覺得髒了自己的鞋。
她望了望那團人間煙火氣,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淡然一笑道:“古人有言,‘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可見食物之於百姓的重要,小到饑飽,大至政權更迭。如今食為政首,萬歲輕徭薄賦、大力鼓勵墾荒,百姓安居樂業。那喧鬧的菜市,不正是最好的人間景色嗎?”
香嵐聽不太懂,隻覺得唐姻言語之間有些像府中三爺與老爺探討之時的影子。
那些話題,她聽了便想打瞌睡。
“好了好了,小姐,您買這到底是做什麽?”香嵐掀過這頁問。
唐姻歎道:“前些日子三表叔因為我,手臂受了傷,他曾多次替我解圍,我不知如何報答。想來三表叔身居高位,自然不缺什麽物件。幸而我得了母親煲豬骨湯的手藝,正好豬骨湯利於恢複筋骨,我想親自熬湯送他。為表感謝、盡孝心。”
香嵐喜道:“小姐,您還有這手藝?”
唐姻點點頭:“當年也隻是向母親學著玩的,母親喜歡鑽研美食,便跟著學了,沒想到今日能派上用場。”
香嵐一臉期待的樣子,跟著唐姻回了宋府西園。
西園二夫人的夜闌院有小廚房,二爺生前想得開,知道自己身子不好,於是是個好吃的,所以小廚房常常開灶。
後來二爺過世了,二夫人便沒再單獨使用過小廚房。直到渝哥兒出世,到了年紀吃輔食,夜闌院的小廚房才又重新燃了灶。
所以小廚房不缺基本食材,唐姻從回到宋府便開始熬製了。
不過熬湯需要耐心,唐姻巳時回來,待將骨湯熬好,已經快到申時。
好在唐姻趕在晚膳之前熬好了湯,將其盛出分了四份。
香嵐詫道:“怎麽這麽多?”
唐姻道:“這份是留給我姨母的,這兩份分別是正園和東園的幾位長輩的,這份才是三表叔的。本來就給家中長輩一並帶了份兒,單獨隻給三表叔送怎麽像話。”
香嵐頻頻頷首:“還是小姐想得周到。”
宋家老夫人喜靜,免了媳婦們的晨昏定省,用膳也是各房院子單獨用的,隻有節日或是一些特殊的日子,才會舉家匯聚一堂用膳。
唐姻換了身兒幹淨的衣裳,先後去了老夫人的正園、大夫人的蘭亭院。
先前同前幾位長輩回話,加之路上的腳程,等到了三爺的雪蘭院,已經過去了快小半個時辰。
宋昕的書僮信鴻正在院門口涮筆洗,一抬頭看見唐姻領著香嵐提著一隻食盒走了過來,歪著腦袋笑嘻嘻地問:“咦,四姑娘怎麽來了?”
“我是來給三表叔送吃食的。”唐姻又補了句,“之前已經給和其他的長輩們送過了。”
信鴻年紀小,但跟在宋昕身邊,做事是個妥帖的。
他沒貿然接過食盒,拱手笑道:“四姑娘等等,容小的去通報一下。”
信鴻跑遠了,等待的工夫,唐姻將食盒的蓋子掀開一道縫隙,伸手摸了摸碗壁,幸而食盒包裹著幾層布料,所以豬骨湯仍是熱的。
不多時,庭院深處有了人影。
唐姻墊腳看過去,來人群青色的輪廓漸漸清晰。
岩岩獨立,如若孤鬆。?
第10章 私心
◎她的彎彎淺笑,美而刺目。◎
唐姻未曾想宋昕竟親自出來了,雙手將食盒往前遞過去,又道明了來意。
宋昕站在雪蘭院內,與她隔著一道敞開的院門,瞧著唐姻手中的食盒,默了一陣,跨出院子,一撩衣擺,徑自坐在了門口老杏樹的石桌旁,修長的指尖點了點青石桌麵。
“放這兒吧。”
這是要在此處用膳了。
信鴻忙走過去,接過唐姻手中的食盒,用袖子拂淨了石桌上的落花,將食盒內的豬骨湯端了出來。
“四姑娘這豬骨湯送得可真及時,這些日子我們三爺食欲不好,今兒還沒用晚膳呢。”信鴻一邊擺放,一邊笑道,“要是沒有四姑娘的湯,怕是三爺今晚上又省了一頓。”
信鴻嘴裏、心裏滿滿都是對他家三爺的心疼。
自他隨宋昕從京師回到蘇州,這段時日眼見他家三爺都瘦了一圈兒。
貪汙弊政案環環相扣、盤根錯節,擾得三爺心神俱疲。如今三爺得了萬歲的爺青眼、高大人的信任,勢必要上達天聽,下·/體民情。所以手頭公案雖多,卻未曾有丁點怠慢。
成日的忙碌、勞神讓三爺的病症恢複得比往常慢上許多,自然也食欲缺缺、食不甘味。
一連幾日,都不曾用過晚膳。
今日他去書房報信,說唐四娘來送食盒,本以為他家三爺會按照往常的冷淡性子一口拒絕的,竟不想跟著他出來了。
信鴻看著宋昕坐在石凳上已經手持湯勺開始喝湯,不大一會,就喝掉了小半碗,安心了不少。
隻是,不知為何,唐四娘那邊送來了吃食後卻遲遲沒有離開。
宋昕自然也察覺到,見唐姻侍立在他對麵良久,緩緩抬頭,聲音冷冷清清的:“找我有事?”
正值春風二月末,冬春相交之際向來是個有情緒的月份,時近傍晚,空氣裏泛著陣陣涼意,總讓人徒增一抹肅穆。
唐姻這才掂量措辭,道明了真實來意:“其實侄女是來探望表叔的,前些日子,三表叔因侄女受了傷,侄女深感愧疚。”
宋昕慢條斯理撂下湯匙道:“不是說過,不關你事。”
兩人視線交集,唐姻抿唇垂首道:“話雖這樣說,我又豈會不知您胳膊上的傷與我脫不開幹係……”
“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宋昕輕聲回道,難得多說幾句,“手藝尚可,這是你親手做的?”
“是。”唐姻回答,“家中母親喜歡鑽研美食,幸而侄女得過母親手藝,豬骨湯強筋健骨,還盼三表叔早日康複才是。”
宋昕隻是看著她。
唐姻臉上的憂色不假,那層擔憂竟讓他心中莫名舒暢。就算積壓在心口有無數案子,也不那般煩悶了。像是桌案上積落的灰塵,輕輕吹一口,便散了。
天陰不晴,站在杏花樹下的唐姻被樹影緊緊籠住,她膚白勝雪,偏冷色的天光下更顯白皙,不僅僅是白,而是幹淨,一種純粹的幹淨。
畫麵不太真實,麵前的女子有種幾乎要與這座百年老園融為一體的錯覺。
唯獨那雙盛著一泓清泉的含杏眸將所有一切拉回人間。
那目光裏,有擔憂、有緊張、有愧疚、有無措。
更不乏濃濃的恭敬的疏離。
也不知怎的,宋昕的胸口又莫名悶了起來。
他攪了攪湯匙,勉強喝下幾口。
天光又偏了幾分,遠遠的,一個高大的身影急匆匆地朝這邊走過來。
宋昕目力極好,分辨出來人是王晟。
王晟一路風風火火,手中拿著一張書信。
他行至宋昕跟前,行一揖禮,也顧不得太多,急切地道:“大人,卑職有要事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