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可是長房的五娘子嫁給皇子,六娘子許配的人已經中了進士,如今正在翰林院做庶吉士,都是極好的親事,她們怎麽可能會去給王姑爺做續弦呢。”周氏出去外麵了一趟,深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京中和外放不同,他們能夠仕途走的順利完全是因為背靠大樹,現在隻巴不得家中貴親越結越多才好呢。
任氏撇嘴:“你隻想著長房,哪裏還記得你親小姑待字閨中。”
原來任氏是想讓時芳嫁過去,時芳年歲比時雨和瑤娘都大一歲,有了兩位堂妹的婚事這般好,任氏眼光放的很高,輕易不肯妥協。
如她所想頭等是嫁到勳貴人家,最少也得和時雨一樣嫁到現成的進士,王宗沐就是她選的女婿。品貌出挑,家境巨富,進士出身,甚至羅敬柔的嫁妝羅家都沒有要回,到時候時芳進門,除了前麵兩個小兔崽子,什麽都是最好的。
哪裏知道被竇家那小妮子搶先了。
周氏也不好再說什麽了,小姑子的婚事是家裏棘手的事情,但哥哥嫂子沒理由越過公婆去管的,更何況即便她們看上的人,任氏也未必看得上,因此周氏閉口不提。
宮裏當然也有一件喜事,鎮南王之女清溪縣主沐宛童指婚給了四皇子,四皇子封了安王,婚事就和宸王一天迎娶。
本來不必這麽急的,但是鎮南王要返回雲南,怕吃不到這杯喜酒,因此皇上下令讓婚事速速辦成,最好是和宸王同日,這樣一日就能迎娶兩位兒媳婦進門。
反正四皇子年紀也十五了,本來就是應當成婚的年紀了。
鎮南王膝下唯獨隻有此女,且青年喪妻,未曾續娶,其妻刀氏是當地望族出身,因為生女兒時大出血難產而亡,故而鎮南王上京時就已經把女兒的嫁妝都帶來了。
建章帝見了鎮南王一麵,並把清溪縣主沐宛童交給洪貴妃處照看,這沐宛童當初在街上扮演惡霸戲女的戲碼,隻因四皇子伸出援手,還贈了銀子,她早已傾心。
特地求了爹爹,皇上也正有此意,這樁婚事才定下來。
可住進宮之後,她才發現宮裏規矩很大,她是處處受到拘束,就像現在天還未亮就要起床來,這種隨心所欲是完全沒有的。
她自負美貌之名,在滇南是第一美人,但是洪貴妃卻從不覺得她美,反而覺得她跳脫,見她過來請安,還道:“今日我已經傳內務府的嬤嬤過來,你要好生把宮中規矩學會。我知道你很聰明,這些肯定是一學就會。”
說起來洪貴妃也是頭疼,這分明是嚴妃的兒媳婦,皇上卻交給她管,她還不能管差了,否則,嚴妃還要說她不上心。
沐宛童屈身應是,洪貴妃則覺得這個女孩子沒有母親在身邊教導,性格很古怪,她能少沾染就少沾染,反正也不是她的兒媳婦。
可她不知曉沐宛童自小習武,洪貴妃走出去數米就道:“還好當年我們玄策有眼光,選的是羅尚書的閨女,否則,豈不是要娶這樣的姑娘,終究不是在都中長大的,規矩很成問題。”
身旁的人奉承道:“誰說不是呢,羅姑娘以前過來坤寧宮請安時,裙擺從不亂糟糟的,仿若一朵花似的。”
……
沐宛童全部聽見了,她素來覺得自己文武雙全,智計過人,但來到宮裏之後,常常聽這裏的人提起一位羅姑娘,據說是宸王的未婚妻。說她容貌絕美,女紅極好,還是有名的才女,家世也是一等一的。
她和那位羅姑娘似乎才一開始就在對比了,她到時候倒是要看看這個羅姑娘到底是何方神聖。
可她身上的驕傲,仿佛就化為虛無。
學規矩是非常枯燥無味的,任憑你多麽聰慧,但是學這些規矩隻有一個經驗,那就是熟能生巧。
這些嬤嬤們對未來的皇子妃當然很客氣,但前提是你必須做的一絲不苟才行,否則,宮裏的閑言碎語都能把人逼死。
當然,沐宛童住在坤寧宮也發現有些不尋常,比如皇帝就時常來坤寧宮,即便在有寵妃麗妃的前提下,對洪貴妃也是恩寵不斷。
她聽爹爹說過,建章帝登基前正妃是林氏,但因為洪氏妖媚惑眾,因為林氏隻封了貴妃,二人反而平起平坐,這也導致了太子一直無法定下來。
高玄策午膳陪父皇用膳之後,就過來送沉水香給洪貴妃,誰知道路上碰到了四皇子安王,安王在他麵前一向表現得老實憨厚,現下也是如此。
“原來是三皇兄。”安王趕緊行禮。
高玄策也回禮笑道:“四皇帝,這是往哪兒去?”
“準備去芭蕉園那裏看豹子,聽說那裏弄了幾頭豹子來,他們請我去看呢。”
高玄策也不拆穿他,一看安王就是去見了沐姑娘的,他笑了笑,趕緊快步到坤寧宮。儀門處,倒是看到正在學規矩的沐宛童,見她走路走的僵硬,別過眼睛,直接略了過去。
旁人跪了一地,唯獨沐宛童忘記跪了,結果被嬤嬤們訓斥了……
這讓驕傲的沐宛童有些難堪,因為她現在還不是四皇子妃,而宸王是實打實封的親王,他完全是目無餘子的狀態,也許正是因為他有個得寵的娘親。
也因為自己的未來夫婿腿跛了一足,喪失了繼承權利,故而被人輕視。
那她一定要想個辦法把他的腳治好。
而坤寧宮內,高玄策正笑道:“那八哥既然飛了,我再讓人尋一隻畫眉來,保管比上回那隻還好玩兒。”
“你也不需要忙,馬上你成親就要辦差了,何不趁著這些日子多歇息?”洪貴妃很是心疼兒子。
高玄策今年十七歲,馬上要滿十八歲的年紀,人正是抽條的時候,在洪貴妃看來都瘦成竹竿了。他擺手道:“兒臣就怕一歇息就懶惰了,如今兒臣在學荊楚長劍,需要勤加練習才有功效。至於成親,也不會耽誤兒子任何計化的。”
洪貴妃又提起沐宛童的嫁妝要送進宮中,也是兩百抬嫁妝,也真真是巨額嫁妝了。
她為瑤娘感到尷尬:“你看這中間夾雜著她,我總怕別人說閑話。”
高玄策站起來,他現下雖然封了宸王,手裏當然也有安家的銀子,這些錢給瑤娘多置辦嫁妝倒是無妨,反正日後府裏肯定是她來打理,隻是羅至正此人太過驕傲,他給錢這不是羞辱羅家嗎?
據他所知羅家其實很有錢,羅至正是獨子,整個長房幾乎是每一代都在做大官,積蓄頗多,但是羅家有規矩,女子出嫁都是一幅嫁妝六十四抬,嫡庶都沒有區別。
甚至是因為瑤娘要嫁入皇室,才辦了一百二十抬嫁妝,這些都已經是羅家超出了。
“不必了,其實也沒什麽好尷尬的,我高玄策又不是靠媳婦嫁妝的人。沒出息的人才惦記這些,您可別受她們影響,將來我怕他們夫綱不振啊。女強男弱,陰陽顛倒,遲早被吃的死死的,兒子是大丈夫,可不會惦記這些三瓜兩棗的嫁妝。”他振振有詞。
實際上宮裏的日子即便是洪貴妃如果沒有貼補也常常入不敷出,主要是宮中開支太大,可是這也是男人應該考慮的事情。
難道人家抬那麽多嫁妝進來,到時候女方嫁給他了,還要吃自己的嫁妝嗎?
洪貴妃聽了兒子的話居然還真的相信了。
羅家這邊也是提前要送嫁妝入宮,羅敬熙主動對羅至正道:“爹,要不然再給五妹妹添一些吧?兒子聽說鎮南王也準備抬了兩百抬嫁妝進宮的。”
“不必,若真的也送兩百抬進宮,別人怎麽看我羅至正?你也不要想和別人攀比,你日後要繼承家業,家族的祭田和族務才是真,這樣能培養多一些人才,才是真的對你妹妹好。二皇子妃徐氏的兄長已經廣西巡察使了,可你們幾個兄弟呢?沒有哪一個是成器的。”羅至正是懶得和大兒子廢話了。
羅敬熙本來是為了妹妹好,哪裏知道又被她爹訓了一頓,悶悶不樂的回房了。
一旁的羅敬淵和羅敬皓大氣都不敢出,要說這三個兒子裏,隻有羅敬淵頗有才氣,但他這個人格外冷眼旁觀,反而是敬皓,平日很老實,羅至正雖然很喜歡鬱氏,但又覺得敬皓性子像鬱氏不是好事。
太過於老實溫吞,就沒有銳意進取的精神,無法上進。
這才是羅至正最擔心的事情,他心裏當然最喜歡的到現在居然是瑤娘,那是真的能夠為了家族利益往上爬,還能帶挈娘家的人。
在宮裏把真陽公主籠絡住,讓宸王那種無情無義的人都傾心,甚至直接壓過先皇後的妹妹和現貴妃的侄女,越過憲國公的女兒,直接成了宸王妃。
隻可惜她是女子,否則有這等心性,何事不成?
就是做女紅,她都比任何人做的好。
瑤娘當然也聽說了和自己同一日進門的清溪縣主居然也是兩百抬嫁妝,她沒有當一回事,反而對鬱氏道:“女兒覺得是什麽樣的人家就出什麽嫁妝,沒必要刻意真的要和旁人一樣。”
實際上一百二十抬嫁妝瑤娘已經覺得很多了,正常這個嫁妝已經是多的了,許多公爵人家還用爵位預支銀錢辦嫁妝。
鬱氏點頭:“是啊,哪裏知道徐家和鎮南王府出手就是兩百抬呢。”她也是很愁。
女兒自小就開始替她準備嫁妝,一樣一樣準備的,全部是精品,沒有一件是濫竽充數的。現下多出來的這些全部是羅至正從他私庫挑出來的,每一樣都是價值連城。
可要辦到兩百抬,就勢必影響時雨,因為時雨今年年底也出嫁。
生女兒的人家就是這樣,從睡覺的床到子孫桶,甚至壽材都選好了,更別提還有田莊鋪麵下人,甚至連陪嫁丫鬟都要選好,但女兒日後生的孩子卻和自己家無關。
女兒生的孩子,也不會跟著自家姓。
真是悲哀。
“何必比呢,我看這樣就很好,家裏兄弟姐妹這麽多,若我再多了,就不符合常理了。”私下爹爹給了瑤娘兩萬兩銀子,家人們已經對她很好了。
她並不願意這般貪婪,為了置辦嫁妝把家裏掏空了,到時候家族難過,人人找你,那你怎麽辦?
人本身應該承認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徐家和鎮南王本就比自家要更富,何必非要打腫臉充胖子呢。
她的心態很好,一直都穩得住,否則,不會最後殺出重圍。
李天驕和魏鳳就是退的太早了,否則熬到最後,可能李天驕會成為周王妃也未可知。
瑤娘這邊的一百二十抬嫁妝送過去的時候,洪貴妃帶著兒媳婦徐青容正拿著嫁妝單子一一查看比對,畢竟這些是要登記造冊的。
先送過來的是珠寶,分別有不同種類,如金銀、翡翠、珊瑚、碧璽、蜜蠟、金箔、沉香、白玉、珍珠、水晶、瑪瑙等樣式,再有金冠、銀冠、點翠做成的日月冠、蓮花冠、卷草寶珠冠、流蘇步搖冠八頂。
釵環簪手串手鐲戒指等等數盒,再有兩盆珊瑚樹還有不少擺件。
洪貴妃也看過徐青容的兩百抬嫁妝,實際上瑤娘的還更精致,甚至許多是珍品,就算是有錢也未必能買得到。
徐青容見羅家送來的嫁妝不及她的多,心裏暗自點頭,羅家比起她們徐家來還是差點,她也暗自壓了瑤娘一頭,但嘴上還是道:“不愧是高平羅氏,這份嫁妝十分體麵。”
“是啊。”
不說其她的,這床和家俬全部都是一體,沒有任何雜色,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趕製出來的,肯定是很早就開始尋人做了。
無論如何,兩個兒媳婦比起來,小兒媳的爹官位還是更大點,已經是禮部尚書了,甚至很有可能入閣。
而且這份嫁妝也很可觀,洪貴妃還是頗為滿意的。
嚴妃就更滿意了,鎮南王那邊直接陪送了象牙床,比起紫檀更加珍貴,甚至玉如意是成箱裝過來的,在宮裏,她們這些宮妃賞賜當然也不少,但嚴妃其她處輸給別人,單單在兒媳婦上卻是勝過太多,她是笑的合不攏嘴。
安王見自己母妃高興,也難得笑道:“母妃,將來等沐氏進門,一定會好生孝敬您的。”
“我們母子始終在等那個機會,那個機會也許會來,也許不會來。但在這之前,你不能露半點鋒芒。”嚴妃教導兒子。
安王苦澀一笑:“您放心吧。”
什麽隱藏鋒芒,是不隱藏都不行,所有的能力都是在辦事中才能體現的,像三哥頗受父皇寵愛,騎射甚至謀略都在自己之上,還有主動請纓辦事。
以後三哥肯定越曆練越出色的,朝中還有他嶽父幫忙,更是事半功倍。
可惜嚴妃不懂這個道理。
高玄策從外麵回來時,見到自己府中幾乎是被重新擺放了物件,他這才恍然記得今日是送嫁妝的日子。
新房也差不多布置好了,四周都是擺放著瑤妹妹的妝奩,再過幾日,她就要嫁給自己了。
這輩子,他們重新來過。
上輩子,他們的夫妻生活都是為了生存,為了權勢,這輩子,他不僅會給她一個完滿的丈夫,同時,還要重振雄風。
終於到了八月初八這一日,瑤娘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想著終於到了這一天了,誠然,她很舍不得家裏人,可是出嫁的時日定在這裏,總覺得像一塊大石頭。
一大早,王宗沐就上門幫忙,雖然他現在已經不是羅家的女婿了,但是曾經羅家對他的恩情讓他割舍不掉。
甚至頌姐兒和安哥兒都過來了,鬱氏看到兩個小外孫,趕緊讓人招呼她們吃點頭。
“你五姨正在梳妝,你們倆快讓外祖母看看。”鬱氏對羅敬柔有芥蒂,但對這倆個孩子是真的同情。
這麽小的年紀就沒了娘,日子能好過嗎?
頌姐兒坐下道:“外祖母,五姨是不是要做王妃了?”
“你小人家也知道王妃?”鬱氏好笑。
“我當然知道了,如果我五姨成了王妃就沒有人敢欺負我了。”頌姐兒哼哼的道。
小孩子當然不會說假話,鬱氏聽了卻皺眉,難道王家有誰欺負外孫女嗎?隻是今日是女兒大喜之日,此事還要慢慢查訪。
在京中和外放不同,他們能夠仕途走的順利完全是因為背靠大樹,現在隻巴不得家中貴親越結越多才好呢。
任氏撇嘴:“你隻想著長房,哪裏還記得你親小姑待字閨中。”
原來任氏是想讓時芳嫁過去,時芳年歲比時雨和瑤娘都大一歲,有了兩位堂妹的婚事這般好,任氏眼光放的很高,輕易不肯妥協。
如她所想頭等是嫁到勳貴人家,最少也得和時雨一樣嫁到現成的進士,王宗沐就是她選的女婿。品貌出挑,家境巨富,進士出身,甚至羅敬柔的嫁妝羅家都沒有要回,到時候時芳進門,除了前麵兩個小兔崽子,什麽都是最好的。
哪裏知道被竇家那小妮子搶先了。
周氏也不好再說什麽了,小姑子的婚事是家裏棘手的事情,但哥哥嫂子沒理由越過公婆去管的,更何況即便她們看上的人,任氏也未必看得上,因此周氏閉口不提。
宮裏當然也有一件喜事,鎮南王之女清溪縣主沐宛童指婚給了四皇子,四皇子封了安王,婚事就和宸王一天迎娶。
本來不必這麽急的,但是鎮南王要返回雲南,怕吃不到這杯喜酒,因此皇上下令讓婚事速速辦成,最好是和宸王同日,這樣一日就能迎娶兩位兒媳婦進門。
反正四皇子年紀也十五了,本來就是應當成婚的年紀了。
鎮南王膝下唯獨隻有此女,且青年喪妻,未曾續娶,其妻刀氏是當地望族出身,因為生女兒時大出血難產而亡,故而鎮南王上京時就已經把女兒的嫁妝都帶來了。
建章帝見了鎮南王一麵,並把清溪縣主沐宛童交給洪貴妃處照看,這沐宛童當初在街上扮演惡霸戲女的戲碼,隻因四皇子伸出援手,還贈了銀子,她早已傾心。
特地求了爹爹,皇上也正有此意,這樁婚事才定下來。
可住進宮之後,她才發現宮裏規矩很大,她是處處受到拘束,就像現在天還未亮就要起床來,這種隨心所欲是完全沒有的。
她自負美貌之名,在滇南是第一美人,但是洪貴妃卻從不覺得她美,反而覺得她跳脫,見她過來請安,還道:“今日我已經傳內務府的嬤嬤過來,你要好生把宮中規矩學會。我知道你很聰明,這些肯定是一學就會。”
說起來洪貴妃也是頭疼,這分明是嚴妃的兒媳婦,皇上卻交給她管,她還不能管差了,否則,嚴妃還要說她不上心。
沐宛童屈身應是,洪貴妃則覺得這個女孩子沒有母親在身邊教導,性格很古怪,她能少沾染就少沾染,反正也不是她的兒媳婦。
可她不知曉沐宛童自小習武,洪貴妃走出去數米就道:“還好當年我們玄策有眼光,選的是羅尚書的閨女,否則,豈不是要娶這樣的姑娘,終究不是在都中長大的,規矩很成問題。”
身旁的人奉承道:“誰說不是呢,羅姑娘以前過來坤寧宮請安時,裙擺從不亂糟糟的,仿若一朵花似的。”
……
沐宛童全部聽見了,她素來覺得自己文武雙全,智計過人,但來到宮裏之後,常常聽這裏的人提起一位羅姑娘,據說是宸王的未婚妻。說她容貌絕美,女紅極好,還是有名的才女,家世也是一等一的。
她和那位羅姑娘似乎才一開始就在對比了,她到時候倒是要看看這個羅姑娘到底是何方神聖。
可她身上的驕傲,仿佛就化為虛無。
學規矩是非常枯燥無味的,任憑你多麽聰慧,但是學這些規矩隻有一個經驗,那就是熟能生巧。
這些嬤嬤們對未來的皇子妃當然很客氣,但前提是你必須做的一絲不苟才行,否則,宮裏的閑言碎語都能把人逼死。
當然,沐宛童住在坤寧宮也發現有些不尋常,比如皇帝就時常來坤寧宮,即便在有寵妃麗妃的前提下,對洪貴妃也是恩寵不斷。
她聽爹爹說過,建章帝登基前正妃是林氏,但因為洪氏妖媚惑眾,因為林氏隻封了貴妃,二人反而平起平坐,這也導致了太子一直無法定下來。
高玄策午膳陪父皇用膳之後,就過來送沉水香給洪貴妃,誰知道路上碰到了四皇子安王,安王在他麵前一向表現得老實憨厚,現下也是如此。
“原來是三皇兄。”安王趕緊行禮。
高玄策也回禮笑道:“四皇帝,這是往哪兒去?”
“準備去芭蕉園那裏看豹子,聽說那裏弄了幾頭豹子來,他們請我去看呢。”
高玄策也不拆穿他,一看安王就是去見了沐姑娘的,他笑了笑,趕緊快步到坤寧宮。儀門處,倒是看到正在學規矩的沐宛童,見她走路走的僵硬,別過眼睛,直接略了過去。
旁人跪了一地,唯獨沐宛童忘記跪了,結果被嬤嬤們訓斥了……
這讓驕傲的沐宛童有些難堪,因為她現在還不是四皇子妃,而宸王是實打實封的親王,他完全是目無餘子的狀態,也許正是因為他有個得寵的娘親。
也因為自己的未來夫婿腿跛了一足,喪失了繼承權利,故而被人輕視。
那她一定要想個辦法把他的腳治好。
而坤寧宮內,高玄策正笑道:“那八哥既然飛了,我再讓人尋一隻畫眉來,保管比上回那隻還好玩兒。”
“你也不需要忙,馬上你成親就要辦差了,何不趁著這些日子多歇息?”洪貴妃很是心疼兒子。
高玄策今年十七歲,馬上要滿十八歲的年紀,人正是抽條的時候,在洪貴妃看來都瘦成竹竿了。他擺手道:“兒臣就怕一歇息就懶惰了,如今兒臣在學荊楚長劍,需要勤加練習才有功效。至於成親,也不會耽誤兒子任何計化的。”
洪貴妃又提起沐宛童的嫁妝要送進宮中,也是兩百抬嫁妝,也真真是巨額嫁妝了。
她為瑤娘感到尷尬:“你看這中間夾雜著她,我總怕別人說閑話。”
高玄策站起來,他現下雖然封了宸王,手裏當然也有安家的銀子,這些錢給瑤娘多置辦嫁妝倒是無妨,反正日後府裏肯定是她來打理,隻是羅至正此人太過驕傲,他給錢這不是羞辱羅家嗎?
據他所知羅家其實很有錢,羅至正是獨子,整個長房幾乎是每一代都在做大官,積蓄頗多,但是羅家有規矩,女子出嫁都是一幅嫁妝六十四抬,嫡庶都沒有區別。
甚至是因為瑤娘要嫁入皇室,才辦了一百二十抬嫁妝,這些都已經是羅家超出了。
“不必了,其實也沒什麽好尷尬的,我高玄策又不是靠媳婦嫁妝的人。沒出息的人才惦記這些,您可別受她們影響,將來我怕他們夫綱不振啊。女強男弱,陰陽顛倒,遲早被吃的死死的,兒子是大丈夫,可不會惦記這些三瓜兩棗的嫁妝。”他振振有詞。
實際上宮裏的日子即便是洪貴妃如果沒有貼補也常常入不敷出,主要是宮中開支太大,可是這也是男人應該考慮的事情。
難道人家抬那麽多嫁妝進來,到時候女方嫁給他了,還要吃自己的嫁妝嗎?
洪貴妃聽了兒子的話居然還真的相信了。
羅家這邊也是提前要送嫁妝入宮,羅敬熙主動對羅至正道:“爹,要不然再給五妹妹添一些吧?兒子聽說鎮南王也準備抬了兩百抬嫁妝進宮的。”
“不必,若真的也送兩百抬進宮,別人怎麽看我羅至正?你也不要想和別人攀比,你日後要繼承家業,家族的祭田和族務才是真,這樣能培養多一些人才,才是真的對你妹妹好。二皇子妃徐氏的兄長已經廣西巡察使了,可你們幾個兄弟呢?沒有哪一個是成器的。”羅至正是懶得和大兒子廢話了。
羅敬熙本來是為了妹妹好,哪裏知道又被她爹訓了一頓,悶悶不樂的回房了。
一旁的羅敬淵和羅敬皓大氣都不敢出,要說這三個兒子裏,隻有羅敬淵頗有才氣,但他這個人格外冷眼旁觀,反而是敬皓,平日很老實,羅至正雖然很喜歡鬱氏,但又覺得敬皓性子像鬱氏不是好事。
太過於老實溫吞,就沒有銳意進取的精神,無法上進。
這才是羅至正最擔心的事情,他心裏當然最喜歡的到現在居然是瑤娘,那是真的能夠為了家族利益往上爬,還能帶挈娘家的人。
在宮裏把真陽公主籠絡住,讓宸王那種無情無義的人都傾心,甚至直接壓過先皇後的妹妹和現貴妃的侄女,越過憲國公的女兒,直接成了宸王妃。
隻可惜她是女子,否則有這等心性,何事不成?
就是做女紅,她都比任何人做的好。
瑤娘當然也聽說了和自己同一日進門的清溪縣主居然也是兩百抬嫁妝,她沒有當一回事,反而對鬱氏道:“女兒覺得是什麽樣的人家就出什麽嫁妝,沒必要刻意真的要和旁人一樣。”
實際上一百二十抬嫁妝瑤娘已經覺得很多了,正常這個嫁妝已經是多的了,許多公爵人家還用爵位預支銀錢辦嫁妝。
鬱氏點頭:“是啊,哪裏知道徐家和鎮南王府出手就是兩百抬呢。”她也是很愁。
女兒自小就開始替她準備嫁妝,一樣一樣準備的,全部是精品,沒有一件是濫竽充數的。現下多出來的這些全部是羅至正從他私庫挑出來的,每一樣都是價值連城。
可要辦到兩百抬,就勢必影響時雨,因為時雨今年年底也出嫁。
生女兒的人家就是這樣,從睡覺的床到子孫桶,甚至壽材都選好了,更別提還有田莊鋪麵下人,甚至連陪嫁丫鬟都要選好,但女兒日後生的孩子卻和自己家無關。
女兒生的孩子,也不會跟著自家姓。
真是悲哀。
“何必比呢,我看這樣就很好,家裏兄弟姐妹這麽多,若我再多了,就不符合常理了。”私下爹爹給了瑤娘兩萬兩銀子,家人們已經對她很好了。
她並不願意這般貪婪,為了置辦嫁妝把家裏掏空了,到時候家族難過,人人找你,那你怎麽辦?
人本身應該承認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徐家和鎮南王本就比自家要更富,何必非要打腫臉充胖子呢。
她的心態很好,一直都穩得住,否則,不會最後殺出重圍。
李天驕和魏鳳就是退的太早了,否則熬到最後,可能李天驕會成為周王妃也未可知。
瑤娘這邊的一百二十抬嫁妝送過去的時候,洪貴妃帶著兒媳婦徐青容正拿著嫁妝單子一一查看比對,畢竟這些是要登記造冊的。
先送過來的是珠寶,分別有不同種類,如金銀、翡翠、珊瑚、碧璽、蜜蠟、金箔、沉香、白玉、珍珠、水晶、瑪瑙等樣式,再有金冠、銀冠、點翠做成的日月冠、蓮花冠、卷草寶珠冠、流蘇步搖冠八頂。
釵環簪手串手鐲戒指等等數盒,再有兩盆珊瑚樹還有不少擺件。
洪貴妃也看過徐青容的兩百抬嫁妝,實際上瑤娘的還更精致,甚至許多是珍品,就算是有錢也未必能買得到。
徐青容見羅家送來的嫁妝不及她的多,心裏暗自點頭,羅家比起她們徐家來還是差點,她也暗自壓了瑤娘一頭,但嘴上還是道:“不愧是高平羅氏,這份嫁妝十分體麵。”
“是啊。”
不說其她的,這床和家俬全部都是一體,沒有任何雜色,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趕製出來的,肯定是很早就開始尋人做了。
無論如何,兩個兒媳婦比起來,小兒媳的爹官位還是更大點,已經是禮部尚書了,甚至很有可能入閣。
而且這份嫁妝也很可觀,洪貴妃還是頗為滿意的。
嚴妃就更滿意了,鎮南王那邊直接陪送了象牙床,比起紫檀更加珍貴,甚至玉如意是成箱裝過來的,在宮裏,她們這些宮妃賞賜當然也不少,但嚴妃其她處輸給別人,單單在兒媳婦上卻是勝過太多,她是笑的合不攏嘴。
安王見自己母妃高興,也難得笑道:“母妃,將來等沐氏進門,一定會好生孝敬您的。”
“我們母子始終在等那個機會,那個機會也許會來,也許不會來。但在這之前,你不能露半點鋒芒。”嚴妃教導兒子。
安王苦澀一笑:“您放心吧。”
什麽隱藏鋒芒,是不隱藏都不行,所有的能力都是在辦事中才能體現的,像三哥頗受父皇寵愛,騎射甚至謀略都在自己之上,還有主動請纓辦事。
以後三哥肯定越曆練越出色的,朝中還有他嶽父幫忙,更是事半功倍。
可惜嚴妃不懂這個道理。
高玄策從外麵回來時,見到自己府中幾乎是被重新擺放了物件,他這才恍然記得今日是送嫁妝的日子。
新房也差不多布置好了,四周都是擺放著瑤妹妹的妝奩,再過幾日,她就要嫁給自己了。
這輩子,他們重新來過。
上輩子,他們的夫妻生活都是為了生存,為了權勢,這輩子,他不僅會給她一個完滿的丈夫,同時,還要重振雄風。
終於到了八月初八這一日,瑤娘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想著終於到了這一天了,誠然,她很舍不得家裏人,可是出嫁的時日定在這裏,總覺得像一塊大石頭。
一大早,王宗沐就上門幫忙,雖然他現在已經不是羅家的女婿了,但是曾經羅家對他的恩情讓他割舍不掉。
甚至頌姐兒和安哥兒都過來了,鬱氏看到兩個小外孫,趕緊讓人招呼她們吃點頭。
“你五姨正在梳妝,你們倆快讓外祖母看看。”鬱氏對羅敬柔有芥蒂,但對這倆個孩子是真的同情。
這麽小的年紀就沒了娘,日子能好過嗎?
頌姐兒坐下道:“外祖母,五姨是不是要做王妃了?”
“你小人家也知道王妃?”鬱氏好笑。
“我當然知道了,如果我五姨成了王妃就沒有人敢欺負我了。”頌姐兒哼哼的道。
小孩子當然不會說假話,鬱氏聽了卻皺眉,難道王家有誰欺負外孫女嗎?隻是今日是女兒大喜之日,此事還要慢慢查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