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我又不是王爺,再者,王爺也走了這麽久了,許多事情也未必還是她以前想的那樣。我雖然不知道背後之人是誰?可我知道這綠玉佛母送它來的是杏兒,你送禮單過去接洽的人也是她,除了她之外,還有誰會知曉此事?即便不是她對我下手,也肯定是她或者她身邊的人透露出消息,才會讓人有機可趁。”瑤娘分析。
她一貫不喜什麽熟人推薦,熟人推薦隻是做參考,不能完全一概而論,就是高玄策說的也是一樣。
白英點頭:“這宮裏人心隔肚皮,誰也不知道誰是什麽鬼樣子。王妃,雖然咱們懷疑杏兒,但是她始終是皇貴妃身邊的人,咱們也不好監視她啊。”
“你隻留心和她的往來就是了,至於人啊,不可能藏得住狐狸尾巴的。”瑤娘頷首。
“王妃,您這樣關自己禁閉,在府上養胎反而是好事。可是,若一直關在此處,本來您無事的,旁人還真的以為您真的害了那宮女了。”紫英很快點出問題所在。
這也是瑤娘快速自罰,否則真的讓皇上罰她,那就是罰俸,還有上諭告誡,豈不是坐實了。自己先罰了自己,別人就不好再說什麽了,否則她當沒事兒,天天出去點眼,那就是活該了。
宮裏沒什麽規矩可講,不看過程看結果。
瑤娘負手道:“再過三個月,承運就要受封世子了,到時候我不出來也要出來了,你們就放心吧,這幾個月,我們重點先看杏兒常常和誰往來。”
四位大丫頭皆躬身。
宸王妃受了這麽大的氣,居然忍了下來,甚至還在皇貴妃麵前認錯,這讓沐宛童非常吃驚。
四皇子則道:“三嫂待下人素來寬厚,隻可惜那宮女自己害怕死了,三嫂心中怕是內疚不安吧。”
“那也未必,也許是做賊心虛呢。”沐宛童反駁。
“做賊心虛的人肯定會虛張聲勢,三嫂何苦和一個小宮女過不去,她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傳錯了話,宸王府規矩森嚴,層層問責,隻是送她到坤寧宮,交給皇貴妃。我看這事兒,十有八九是這小丫頭怕被對質,到時候被姑姑責罰,所以畏罪自盡。”四皇子說完還搖搖頭。
沐宛童心道,你還為羅瑤娘開解,殊不知,這正是你親娘幹出來的好事。
不過,這羅瑤娘倒是很沉的住氣,以前隻知道她在洪貴妃那裏受寵,卻不知道洪貴妃罵她,她也乖乖聽訓,並不反駁。如果是她,恐怕早就鬧開了,平白無故受氣,這些做婆婆的,沒一個好東西。
可她也不會說出來,嚴妃大概是想通過這個丫頭引羅瑤娘出來,再趁機弄的她跌倒或者如何,流掉那個孩子,隻可惜羅瑤娘非常聰明的識破了。
“母妃這幾日又在禮佛,也不讓我去請安,四爺你若是有空就去看看吧。”沐宛童淡淡的道。
母妃和妻子鬧的很僵硬,因此,四皇子夾在中間也不好做,現下聽妻子主動提起母妃,於是,他很高興,無論如何,沐宛童隻是嘴硬,其實心地是極其好的。
“知道了,明日一早我就過去請安,隻是平日母妃那裏,她若閑著你再過去,她若禮佛,你也別打擾她做早課。”四皇子也是為了沐宛童好,不讓她們婆媳一處,反而少生事。
沐宛童輕柔的點頭。
周王府
徐青容看向洪淑怡道:“可以啊你,真是算無遺策,你料到她這個人多疑,警惕,故而利用嚴妃的手做下這一切,讓羅瑤娘背上一條人命,無論她是否是冤枉,反正結果都是她被逼著受了這條人命。”
洪淑怡遺憾道:“可惜她沒有努力辯白,以我知曉的姑母,絕對是一個不喜歡聽人狡辯的人,以前有玄策表弟在的時候還好一點,姑母最疼他了,可現在他不在,羅瑤娘就慘了。可惜她這個人,居然最後一步認了錯。”
“無論如何,皇帝那裏對她很是不滿,這就已經是我們的收獲了。”徐青容笑道。
但說完這話,她又肅容:“可惜,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畢竟羅瑤娘毫發無損。
洪淑怡卻不以為然:“在這個宮裏,人的名聲最重要,這隻是第一步,現在,我勸您要耐心等候,我們還會再找下一個時機的。”
這次找的嚴妃,膽子忒小了,得知此事後,膽小如鼠,一個妃子居然躲起來吃齋念佛,生怕被人發現。
徐青容搖頭:“那也等太久了,等這個嚴妃就已經等了這麽久了,再等下個人,豈不是她的孩子都要出來了。”
她可不是單單隻要羅瑤娘死,最好是死的越慘才越好,讓宸王失去心智,從此一蹶不振,將來就沒人和周王爭那個位置了。
不管周王如何不喜她,她和林正妃不同,她終究會是太子妃,日後會是皇後。
生下男孩的李夫人出身低賤,周王絕對不許這麽卑賤的人爬上皇後之位,而其他人也許都不會再有孕。
洪淑怡冷聲道:“周王妃,常言道欲速則不達,我們必須做的一點尾巴都不能有,否則,以她的聰慧,若是發現我們的陰謀,我們的把柄。奴婢倒是無所謂,大不了孤寡一生,可您若是讓宸王知曉是您害的她,甚至羅家知道您下的手,外有羅家,內有宸王皇貴妃,您如何自處?”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她洪淑怡現在什麽都沒了,丈夫出家,老母已死,而敵人卻活的越來越好了。
那些上門說親的,年紀大了,不是續弦就是條件汙糟的,她怎能下嫁,如此,還不如進宮呢?
羅瑤娘百般阻止她回姑母身邊,她是新仇舊恨一起算,好歹,她的功夫夠多。
徐青容則聽到洪淑怡的話,一邊惱她不知分寸,敢和王妃如此說話,另一邊則是覺得她是一針見血。
因此,徐青容道:“依你之見,現在該如何是好呢?”
洪淑怡笑道:“以靜製動,不可輕舉妄動,就是杏兒那邊,我也要保持距離。”
“哦,這是為何?”杏兒是皇貴妃身邊的大宮女,就是來往密切,誰又會說什麽。這個杏兒一直心向高玄策,現在拉攏過來豈不是很好。
洪淑怡搖頭:“一來,杏兒雖然那次聽我問起才透露的,但她始終是很喜歡玄策表弟的,愛慕多年,你就是對她百般拉攏,她該透露給高玄策的消息,還是隻會透露給她聽,那你又何必呢。二來,羅瑤娘心細如發,她原本就對你我二人忌憚,隻是沒有證據,若是我們和杏兒往來甚密,豈不是讓她懷疑我們串聯起來。她若有一分的懷疑,隻需告訴高玄策,我那位玄策表弟為了她甚至可以不惜一切,甚至是生命,她說的話,別人不信,高玄策會信,如今我們要把我們自己摘出來還來不及,怎麽會上杆子呢?”
聽了這話,徐青容頓悟,又站起身來,扶著洪淑怡的肩膀道:“洪表妹你不愧是女中諸葛,智計百出,算無遺漏。請你放心,有我徐青容的一日,就有你洪淑怡的一日。”
洪淑怡略略側過身子,隻是道:“周王妃,咱們還是先計劃一下,怎麽在她禁足期間,不經意慢慢散布羅瑤娘害死宮女的事情在宮外讓人知曉這才是真。到時候,皇貴妃就是想找皇上求情,咱們今上最注重仁德之名,恐怕她被外臣們口誅筆伐,到時候皇上哪兒會原諒她。而皇上那麽疼宸王,怎會看到惡婦在宸王身邊,到時候宸王府妻妾多了,就好挑撥了。”
“你說的極是。”徐青容心領神會。
第88章
在宮裏生活,一定要沉的住氣,這是瑤娘給自己的忠告,她看著眼前的《地藏經》抄寫的非常認真,權當練字了。
有時候,瑤娘發現你要學什麽,一定要孤獨點才能學的好,天天有玩耍的事情,是沒辦法學好的。
承運之前每天出去玩耍,在家讀書的時日就短了許多,再加上在她有孕之前,早請安晚問安,就占去了更多功夫,現下,她每天抄經,多餘的功夫就教承運讀書。
說起來前世她帶的周王世子高朔算是宗室裏極其會讀書的了,可承運居然更聰慧,比如他在一旁玩九連環,瑤娘教他背詩,不過是讀幾遍,居然就會背了,這就讓她非常欣喜了。
“好寶寶,你真的好厲害呀,娘親在你這個年紀據說還不大會說話呢。”瑤娘自小在鍾家長大,兩歲多就要自己學會跟隨鍾家的姊妹們做事,吃米糊糊都是剩的鍋底,現在想起來也頗為感慨。
“母妃,為何這幾日我們都不能出去了啊?”承運還是想出去玩兒。
瑤娘搖頭:“現下咱們都得在這裏待著,不如這樣,等母妃寫好幾個大字,你開始描紅,描完之後,就帶你去打秋千,好不好?說起來這秋千還是你父王在京時做的呢。”
承運很懂事的道:“母妃能帶兒子玩兒,兒子就很高興了。”
瑤娘覺得自己很幸運,生她的母親很愛她,丈夫對她從一而終,且溫存體貼,兒子更是懂事聰明,比起一些外麵的人生事,也就不算什麽了。
連續一個月,瑤娘除了照看孩子,坐穩胎,就是抄經書,其餘就是控製內府之人的出入。
但洪貴妃那裏就難受了,承運是她膝下第一個長孫,人聰明貴重,與眾不同,兒媳婦固然每隔一旬就把承運描的大字給她看,又派遣身邊服侍的人特地來說承運如何聰慧會背書,她肚子裏的孩子亦是很好,讓她放心。
可洪貴妃哪裏放心,反而更想念自己的孫子。
更有洪貴妃母親進宮時,洪老夫人則道:“娘娘,這宸王世子是您的長孫,宸王妃待您再也沒有不孝順的。”
“此事我當然知曉,多半是有人所害,隻是那個宮女自裁,也是她看管不力,皇上怪罪下來,我若不先說她一次,皇上以為她過於嚴厲。”最重要的是洪貴妃現在也不如麗妃等年輕妃子陪伴建章帝身邊,逐漸說的話也不好使了。
以前有玄策在,建章帝很喜歡這個兒子,常常召見玄策一起用膳,算得上親近。
現在她因不能時常見到建章帝,就更不能失去君心,再者,兒媳婦懷有身孕,禁足在宮中反而更有利於養胎。
宸王府的膳食都是皇貴妃特地安排的,就怕有人從中作怪。
洪老夫人點頭:“宮中之事豈是我們能置喙的,娘娘如何做,都有區處。”
她當然也是見羅家人上門,才有她這一趟,否則,洪老夫人何必進宮說別家的事情,羅瑤娘若是真的有好歹,她們洪家還有更年輕的姑娘等著進宮呢。
洪家以前是家世比不得羅家這種仕宦之家,但現在洪家作為皇貴妃的外戚,洪老夫人的兒子已經是一品都督,洪家為了下一代的姑娘們,遍請名師教導,又請嬤嬤們教導規矩,女兒家看的比男人還重,就是為了將來能有一席之地的。
洪貴妃倒是沒洪家人這些想頭,反而對洪老夫人道:“淑怡在老二媳婦那裏,前兒跟隨老二媳婦過來請安,人倒是圓潤了許多。”
洪老夫人沒什麽表情,隻是道:“她能進宮幫到你們也是好事。”
其實洪老夫人和洪淑怡就沒什麽太大的感覺,洪淑怡的確周全細致,是個還不錯的孩子,但是她隻是洪家的堂親,兄弟不爭氣,偌大家產敗了快一半了,娶的媳婦兒也不是個成事的,隻是這個孩子一直要在宮中,若能被貴人看中也就罷了,偏偏沒那個運道,還一日覆一日的拖著,好容易嫁到國公府,丈夫居然還出家了。
因此,洪老夫人也懶得管她,她自己孫女們還得操心呢。
洪貴妃聞言也隻有點頭。
洪老夫人年事已高,進宮探望女兒之後,洪貴妃讓人把她老人家攙扶過去,又看著瑤娘給她抄的一本心經過來的,她就真的感歎她太乖了。
尋常人遇到這種事情肯定大吵大鬧,這樣反而更不利於子嗣,而她是真的聰明,如果親自下場自證清白,那麽就會有一套又一套,也許孩子保不住。
可她現在自請禁足,反而能夠更好養胎,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小宮女怎麽撼動宸王妃?
偏偏受了這麽大的委屈還能夠讓自己不擔心,就更讓自己心疼了。
但隨著到了瑤娘自請禁足的第二個月,就有一些風言風語,居然歪曲到瑤娘因為過於嚴厲,逼死了小宮女,起初傳言是過分嚴厲,到了後來就是淩虐宮女的這種謠言。
白英等人當然探聽到了,都紛紛來報告瑤娘。
她們在宮中日淺,眼線有限,而且瑤娘一向謹慎,不會特地拉攏誰,這樣做的實在是太明顯。
“王妃,如今宮闈之內議論紛紛,您看這如何是好?”她們都很著急。
瑤娘卻撫掌而笑:“我當她們多沉的住氣,瞧,現在就出手了,好好好,你們不必動怒,我看傳的越廣才越好。”
白英等人皺眉:“王妃,這怎麽是好事呢?若是您有此等名聲,將來如何自處呢?”
瑤娘笑道:“不,我最重要的是肚子裏的孩子,而且,有一句話叫做言多必失。本來,這個宮女自證清白而死,大約是皇上認為我不太寬和,母妃則是怨我做事不夠嚴謹,有了疏漏。但是他們連罰俸降級甚至口諭都沒有,我並沒有很多損失,也就沒有追究了,可現在有人傳言這般多,怕是有心人刻意為之,放心,我正是要傳到父皇母妃耳朵裏才好。”
杏兒端燕窩進來時,就聽洪貴妃冷笑道:“好啊,我本想著如今風口浪尖,人證已死,不欲多追究,沒想到滿宮裏當我是死人啊。”
“娘娘,燕窩來了,剛燉好的,今兒冰糖放的正合口,您嚐嚐。”
“不用,你放在一旁,替我備轎,我要去見皇上。”洪貴妃可算是師出有名了。
杏兒不敢再多言,隻等洪貴妃上了轎子,莫女官才對杏兒道:“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若無這番,他們怎麽送了把柄過來。”
“這是怎麽回事?”杏兒不解。
莫女官笑道:“就在你去端燕窩的時候,娘娘就已經捉了幾個傳閑話的太監宮女,你猜怎麽著,居然有嚴妃娘娘宮中的人。”
“是嗎?”杏兒難以相信。
莫女官點頭:“是啊,誰都沒想到呢。”
之前,宮女已死,無從查起,除非把後宮翻了個遍,可現在沒想到居然這般按捺不住了,洪貴妃不會冒得罪整個後宮去替兒媳婦討回公道,但是你自己冒出來,那就別怪別人了。
……
建章帝原本在淑嬪處,聽說皇貴妃有事要報,立刻就對淑嬪歉意道:“朕就先過去了。”
淑嬪倒是很善解人意道:“臣妾恭送皇上。”
要知道皇貴妃年紀不小了,她倒是從來不嫉妒,對妃嬪們也很公正,倒也不是爭寵,應該是為了宸王妃的事情,淑嬪還是略知一二的,但是後宮的事情,知道也要當不知道。
建章帝在福寧殿看到洪貴妃的時候,連忙問起:“這般著急,你找朕定是有事?可是宮中有事。”
“今日臣妾見有人竊竊私語,又收到揭發之函,說傳言之人是嚴妃宮中之人。傳言越發不堪,臣妾說給您聽……”
她一貫不喜什麽熟人推薦,熟人推薦隻是做參考,不能完全一概而論,就是高玄策說的也是一樣。
白英點頭:“這宮裏人心隔肚皮,誰也不知道誰是什麽鬼樣子。王妃,雖然咱們懷疑杏兒,但是她始終是皇貴妃身邊的人,咱們也不好監視她啊。”
“你隻留心和她的往來就是了,至於人啊,不可能藏得住狐狸尾巴的。”瑤娘頷首。
“王妃,您這樣關自己禁閉,在府上養胎反而是好事。可是,若一直關在此處,本來您無事的,旁人還真的以為您真的害了那宮女了。”紫英很快點出問題所在。
這也是瑤娘快速自罰,否則真的讓皇上罰她,那就是罰俸,還有上諭告誡,豈不是坐實了。自己先罰了自己,別人就不好再說什麽了,否則她當沒事兒,天天出去點眼,那就是活該了。
宮裏沒什麽規矩可講,不看過程看結果。
瑤娘負手道:“再過三個月,承運就要受封世子了,到時候我不出來也要出來了,你們就放心吧,這幾個月,我們重點先看杏兒常常和誰往來。”
四位大丫頭皆躬身。
宸王妃受了這麽大的氣,居然忍了下來,甚至還在皇貴妃麵前認錯,這讓沐宛童非常吃驚。
四皇子則道:“三嫂待下人素來寬厚,隻可惜那宮女自己害怕死了,三嫂心中怕是內疚不安吧。”
“那也未必,也許是做賊心虛呢。”沐宛童反駁。
“做賊心虛的人肯定會虛張聲勢,三嫂何苦和一個小宮女過不去,她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傳錯了話,宸王府規矩森嚴,層層問責,隻是送她到坤寧宮,交給皇貴妃。我看這事兒,十有八九是這小丫頭怕被對質,到時候被姑姑責罰,所以畏罪自盡。”四皇子說完還搖搖頭。
沐宛童心道,你還為羅瑤娘開解,殊不知,這正是你親娘幹出來的好事。
不過,這羅瑤娘倒是很沉的住氣,以前隻知道她在洪貴妃那裏受寵,卻不知道洪貴妃罵她,她也乖乖聽訓,並不反駁。如果是她,恐怕早就鬧開了,平白無故受氣,這些做婆婆的,沒一個好東西。
可她也不會說出來,嚴妃大概是想通過這個丫頭引羅瑤娘出來,再趁機弄的她跌倒或者如何,流掉那個孩子,隻可惜羅瑤娘非常聰明的識破了。
“母妃這幾日又在禮佛,也不讓我去請安,四爺你若是有空就去看看吧。”沐宛童淡淡的道。
母妃和妻子鬧的很僵硬,因此,四皇子夾在中間也不好做,現下聽妻子主動提起母妃,於是,他很高興,無論如何,沐宛童隻是嘴硬,其實心地是極其好的。
“知道了,明日一早我就過去請安,隻是平日母妃那裏,她若閑著你再過去,她若禮佛,你也別打擾她做早課。”四皇子也是為了沐宛童好,不讓她們婆媳一處,反而少生事。
沐宛童輕柔的點頭。
周王府
徐青容看向洪淑怡道:“可以啊你,真是算無遺策,你料到她這個人多疑,警惕,故而利用嚴妃的手做下這一切,讓羅瑤娘背上一條人命,無論她是否是冤枉,反正結果都是她被逼著受了這條人命。”
洪淑怡遺憾道:“可惜她沒有努力辯白,以我知曉的姑母,絕對是一個不喜歡聽人狡辯的人,以前有玄策表弟在的時候還好一點,姑母最疼他了,可現在他不在,羅瑤娘就慘了。可惜她這個人,居然最後一步認了錯。”
“無論如何,皇帝那裏對她很是不滿,這就已經是我們的收獲了。”徐青容笑道。
但說完這話,她又肅容:“可惜,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畢竟羅瑤娘毫發無損。
洪淑怡卻不以為然:“在這個宮裏,人的名聲最重要,這隻是第一步,現在,我勸您要耐心等候,我們還會再找下一個時機的。”
這次找的嚴妃,膽子忒小了,得知此事後,膽小如鼠,一個妃子居然躲起來吃齋念佛,生怕被人發現。
徐青容搖頭:“那也等太久了,等這個嚴妃就已經等了這麽久了,再等下個人,豈不是她的孩子都要出來了。”
她可不是單單隻要羅瑤娘死,最好是死的越慘才越好,讓宸王失去心智,從此一蹶不振,將來就沒人和周王爭那個位置了。
不管周王如何不喜她,她和林正妃不同,她終究會是太子妃,日後會是皇後。
生下男孩的李夫人出身低賤,周王絕對不許這麽卑賤的人爬上皇後之位,而其他人也許都不會再有孕。
洪淑怡冷聲道:“周王妃,常言道欲速則不達,我們必須做的一點尾巴都不能有,否則,以她的聰慧,若是發現我們的陰謀,我們的把柄。奴婢倒是無所謂,大不了孤寡一生,可您若是讓宸王知曉是您害的她,甚至羅家知道您下的手,外有羅家,內有宸王皇貴妃,您如何自處?”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她洪淑怡現在什麽都沒了,丈夫出家,老母已死,而敵人卻活的越來越好了。
那些上門說親的,年紀大了,不是續弦就是條件汙糟的,她怎能下嫁,如此,還不如進宮呢?
羅瑤娘百般阻止她回姑母身邊,她是新仇舊恨一起算,好歹,她的功夫夠多。
徐青容則聽到洪淑怡的話,一邊惱她不知分寸,敢和王妃如此說話,另一邊則是覺得她是一針見血。
因此,徐青容道:“依你之見,現在該如何是好呢?”
洪淑怡笑道:“以靜製動,不可輕舉妄動,就是杏兒那邊,我也要保持距離。”
“哦,這是為何?”杏兒是皇貴妃身邊的大宮女,就是來往密切,誰又會說什麽。這個杏兒一直心向高玄策,現在拉攏過來豈不是很好。
洪淑怡搖頭:“一來,杏兒雖然那次聽我問起才透露的,但她始終是很喜歡玄策表弟的,愛慕多年,你就是對她百般拉攏,她該透露給高玄策的消息,還是隻會透露給她聽,那你又何必呢。二來,羅瑤娘心細如發,她原本就對你我二人忌憚,隻是沒有證據,若是我們和杏兒往來甚密,豈不是讓她懷疑我們串聯起來。她若有一分的懷疑,隻需告訴高玄策,我那位玄策表弟為了她甚至可以不惜一切,甚至是生命,她說的話,別人不信,高玄策會信,如今我們要把我們自己摘出來還來不及,怎麽會上杆子呢?”
聽了這話,徐青容頓悟,又站起身來,扶著洪淑怡的肩膀道:“洪表妹你不愧是女中諸葛,智計百出,算無遺漏。請你放心,有我徐青容的一日,就有你洪淑怡的一日。”
洪淑怡略略側過身子,隻是道:“周王妃,咱們還是先計劃一下,怎麽在她禁足期間,不經意慢慢散布羅瑤娘害死宮女的事情在宮外讓人知曉這才是真。到時候,皇貴妃就是想找皇上求情,咱們今上最注重仁德之名,恐怕她被外臣們口誅筆伐,到時候皇上哪兒會原諒她。而皇上那麽疼宸王,怎會看到惡婦在宸王身邊,到時候宸王府妻妾多了,就好挑撥了。”
“你說的極是。”徐青容心領神會。
第88章
在宮裏生活,一定要沉的住氣,這是瑤娘給自己的忠告,她看著眼前的《地藏經》抄寫的非常認真,權當練字了。
有時候,瑤娘發現你要學什麽,一定要孤獨點才能學的好,天天有玩耍的事情,是沒辦法學好的。
承運之前每天出去玩耍,在家讀書的時日就短了許多,再加上在她有孕之前,早請安晚問安,就占去了更多功夫,現下,她每天抄經,多餘的功夫就教承運讀書。
說起來前世她帶的周王世子高朔算是宗室裏極其會讀書的了,可承運居然更聰慧,比如他在一旁玩九連環,瑤娘教他背詩,不過是讀幾遍,居然就會背了,這就讓她非常欣喜了。
“好寶寶,你真的好厲害呀,娘親在你這個年紀據說還不大會說話呢。”瑤娘自小在鍾家長大,兩歲多就要自己學會跟隨鍾家的姊妹們做事,吃米糊糊都是剩的鍋底,現在想起來也頗為感慨。
“母妃,為何這幾日我們都不能出去了啊?”承運還是想出去玩兒。
瑤娘搖頭:“現下咱們都得在這裏待著,不如這樣,等母妃寫好幾個大字,你開始描紅,描完之後,就帶你去打秋千,好不好?說起來這秋千還是你父王在京時做的呢。”
承運很懂事的道:“母妃能帶兒子玩兒,兒子就很高興了。”
瑤娘覺得自己很幸運,生她的母親很愛她,丈夫對她從一而終,且溫存體貼,兒子更是懂事聰明,比起一些外麵的人生事,也就不算什麽了。
連續一個月,瑤娘除了照看孩子,坐穩胎,就是抄經書,其餘就是控製內府之人的出入。
但洪貴妃那裏就難受了,承運是她膝下第一個長孫,人聰明貴重,與眾不同,兒媳婦固然每隔一旬就把承運描的大字給她看,又派遣身邊服侍的人特地來說承運如何聰慧會背書,她肚子裏的孩子亦是很好,讓她放心。
可洪貴妃哪裏放心,反而更想念自己的孫子。
更有洪貴妃母親進宮時,洪老夫人則道:“娘娘,這宸王世子是您的長孫,宸王妃待您再也沒有不孝順的。”
“此事我當然知曉,多半是有人所害,隻是那個宮女自裁,也是她看管不力,皇上怪罪下來,我若不先說她一次,皇上以為她過於嚴厲。”最重要的是洪貴妃現在也不如麗妃等年輕妃子陪伴建章帝身邊,逐漸說的話也不好使了。
以前有玄策在,建章帝很喜歡這個兒子,常常召見玄策一起用膳,算得上親近。
現在她因不能時常見到建章帝,就更不能失去君心,再者,兒媳婦懷有身孕,禁足在宮中反而更有利於養胎。
宸王府的膳食都是皇貴妃特地安排的,就怕有人從中作怪。
洪老夫人點頭:“宮中之事豈是我們能置喙的,娘娘如何做,都有區處。”
她當然也是見羅家人上門,才有她這一趟,否則,洪老夫人何必進宮說別家的事情,羅瑤娘若是真的有好歹,她們洪家還有更年輕的姑娘等著進宮呢。
洪家以前是家世比不得羅家這種仕宦之家,但現在洪家作為皇貴妃的外戚,洪老夫人的兒子已經是一品都督,洪家為了下一代的姑娘們,遍請名師教導,又請嬤嬤們教導規矩,女兒家看的比男人還重,就是為了將來能有一席之地的。
洪貴妃倒是沒洪家人這些想頭,反而對洪老夫人道:“淑怡在老二媳婦那裏,前兒跟隨老二媳婦過來請安,人倒是圓潤了許多。”
洪老夫人沒什麽表情,隻是道:“她能進宮幫到你們也是好事。”
其實洪老夫人和洪淑怡就沒什麽太大的感覺,洪淑怡的確周全細致,是個還不錯的孩子,但是她隻是洪家的堂親,兄弟不爭氣,偌大家產敗了快一半了,娶的媳婦兒也不是個成事的,隻是這個孩子一直要在宮中,若能被貴人看中也就罷了,偏偏沒那個運道,還一日覆一日的拖著,好容易嫁到國公府,丈夫居然還出家了。
因此,洪老夫人也懶得管她,她自己孫女們還得操心呢。
洪貴妃聞言也隻有點頭。
洪老夫人年事已高,進宮探望女兒之後,洪貴妃讓人把她老人家攙扶過去,又看著瑤娘給她抄的一本心經過來的,她就真的感歎她太乖了。
尋常人遇到這種事情肯定大吵大鬧,這樣反而更不利於子嗣,而她是真的聰明,如果親自下場自證清白,那麽就會有一套又一套,也許孩子保不住。
可她現在自請禁足,反而能夠更好養胎,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小宮女怎麽撼動宸王妃?
偏偏受了這麽大的委屈還能夠讓自己不擔心,就更讓自己心疼了。
但隨著到了瑤娘自請禁足的第二個月,就有一些風言風語,居然歪曲到瑤娘因為過於嚴厲,逼死了小宮女,起初傳言是過分嚴厲,到了後來就是淩虐宮女的這種謠言。
白英等人當然探聽到了,都紛紛來報告瑤娘。
她們在宮中日淺,眼線有限,而且瑤娘一向謹慎,不會特地拉攏誰,這樣做的實在是太明顯。
“王妃,如今宮闈之內議論紛紛,您看這如何是好?”她們都很著急。
瑤娘卻撫掌而笑:“我當她們多沉的住氣,瞧,現在就出手了,好好好,你們不必動怒,我看傳的越廣才越好。”
白英等人皺眉:“王妃,這怎麽是好事呢?若是您有此等名聲,將來如何自處呢?”
瑤娘笑道:“不,我最重要的是肚子裏的孩子,而且,有一句話叫做言多必失。本來,這個宮女自證清白而死,大約是皇上認為我不太寬和,母妃則是怨我做事不夠嚴謹,有了疏漏。但是他們連罰俸降級甚至口諭都沒有,我並沒有很多損失,也就沒有追究了,可現在有人傳言這般多,怕是有心人刻意為之,放心,我正是要傳到父皇母妃耳朵裏才好。”
杏兒端燕窩進來時,就聽洪貴妃冷笑道:“好啊,我本想著如今風口浪尖,人證已死,不欲多追究,沒想到滿宮裏當我是死人啊。”
“娘娘,燕窩來了,剛燉好的,今兒冰糖放的正合口,您嚐嚐。”
“不用,你放在一旁,替我備轎,我要去見皇上。”洪貴妃可算是師出有名了。
杏兒不敢再多言,隻等洪貴妃上了轎子,莫女官才對杏兒道:“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若無這番,他們怎麽送了把柄過來。”
“這是怎麽回事?”杏兒不解。
莫女官笑道:“就在你去端燕窩的時候,娘娘就已經捉了幾個傳閑話的太監宮女,你猜怎麽著,居然有嚴妃娘娘宮中的人。”
“是嗎?”杏兒難以相信。
莫女官點頭:“是啊,誰都沒想到呢。”
之前,宮女已死,無從查起,除非把後宮翻了個遍,可現在沒想到居然這般按捺不住了,洪貴妃不會冒得罪整個後宮去替兒媳婦討回公道,但是你自己冒出來,那就別怪別人了。
……
建章帝原本在淑嬪處,聽說皇貴妃有事要報,立刻就對淑嬪歉意道:“朕就先過去了。”
淑嬪倒是很善解人意道:“臣妾恭送皇上。”
要知道皇貴妃年紀不小了,她倒是從來不嫉妒,對妃嬪們也很公正,倒也不是爭寵,應該是為了宸王妃的事情,淑嬪還是略知一二的,但是後宮的事情,知道也要當不知道。
建章帝在福寧殿看到洪貴妃的時候,連忙問起:“這般著急,你找朕定是有事?可是宮中有事。”
“今日臣妾見有人竊竊私語,又收到揭發之函,說傳言之人是嚴妃宮中之人。傳言越發不堪,臣妾說給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