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坐上那個位置,也很有可能出現主少國疑的狀態。
羅至正也五十多歲的人了,兒孫沒幾個成器的,羅家到時候也照顧不到了,為今之計,女兒能夠親赴前線,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裏都會讓太子恢複更快,這是一件好事。
羅家人聚在一起,當然也是為家族計。
敬皓擔心道:“姐姐身體文弱,這樣風塵仆仆趕過去,怕是十分辛苦。”
“放心吧,你姐姐從小身體比你好太多了,跳百索跳的地兒被她鑿出一個洞來。她去就去吧,隻是兩個小王子不知道如何是好?”羅至正別的不擔心,倒是挺擔心外孫的。
羅敬熙笑道:“這不是還有皇後娘娘,她是太子親娘,豈能不管。”
“隔輩親,我總怕孩子被教壞了。”羅至正撇嘴。
但這話說的極小聲,羅敬熙當然聽到了,他回來還和範氏吐槽:“爹也真是的,天底下仿佛就妹妹最好了,還擔心皇後不會教孫子。”
範氏笑道:“天底下父母對子女都是一樣的,都覺著自己的孩子好。”
“可別,我爹向來看不起我,若非是托五妹妹的福,我去南京當個閑官也不是不成,唉,偏偏讓我當個三品官。”羅敬熙覺得自己真是甜蜜的負擔。
範氏心知肚明,丈夫那是誌大才疏,又巴不得清閑靠著父親餘蔭,又想在眾人麵前顯能,還想要誇獎,辦事能力有一點,但又不是很強,常年被羅至正罵,因此在外麵找存在感。
當然,被罵他也始終麵上笑嘻嘻,雖然回屋發牢騷,但此君這一點很好,他從來都是爹說什麽就是什麽,想自作主張也沒那個本事。
可範氏這麽多年也看出來了,如果這個人是庸人,你硬要抬舉他,那是鼓勵他犯錯。羅敬熙當然也犯些小錯,偶爾替外頭的人走走路子,但再大了,他沒那個權利,也不會折騰,這比羅敬淵要好多了。
固然他什麽都好,但是把他自己看的比家族還重,這樣原本也沒什麽,但你出事了,家族不撈你,你又各種埋怨,這就很不大丈夫的行為了。
與其如此,還不如像羅敬熙這樣。
“大爺,您說我要不要送點什麽進宮去?五妹妹這可是去邊境,不是其他地界。”範氏坐船都暈的人,難以想象小姑子去那麽遠的地方。
羅敬熙想了一下,便道:“你去問太太吧,看太太如何說。”
事實上,沒等到羅家人商量好,瑤娘就要啟程出發了。
她最放心不下的是三個兒子,承運還好,一直在建章帝那裏,年紀大些,已經懂事了,承澤和訓哥兒年紀小了點。
尤其是訓哥兒,還處於非常依賴母親的階段,她是很舍不得的。
所以,托給婆婆洪皇後時,瑤娘寫了滿滿的一張紙:“母後,這孩子就麻煩您了。承澤已經讀書了,我倒是不必擔心,隻是他,早上起來喜歡喝駱駝奶,不喜吃肉包,更愛吃肉糜和蛋。又有點挑食,不吃青菜,所以,兒媳都是讓人做成了青菜汁,還有他喜歡玩機關,尋常都是讓我陪著,玩玩意兒的時候很乖,不會吵任何人的……”
洪皇後時久在宮裏的人,教養孩子有嬤嬤們在旁,還有女官在,哪裏需要親娘如此。
可見她如此用心,點頭:“好,我知曉了,你放心吧。”
瑤娘鬆了一口氣,她對洪皇後感激道:“非是我不相信母後您,隻是孩子太小,兒媳總不放心他。”
洪皇後雖然有些咋舌,但是對兒媳婦親自去前線也有點覺得小題大做:“既然如此,要不然你別去了,派別人過去照顧也是一樣。”
“母後,兒媳也願意留在宮裏照顧孩子打理好宮務,但是太子在前線,身中毒箭,我總是擔心的不行。”她肯定要去的。
前世高玄策十八歲就沒了。
有時候真是心焦的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瓣來,她是個很能吃苦的人,景駙馬和晉陽王世子都走的很急,突然又被通知帶著太子妃去前線。
景駙馬正和高簡提及道:“我們行軍在外,都是輕車從簡,就怕太子妃她——”
萬一太子妃在途中病了,不是更耽擱行程,景駙馬作為太子的妹婿,更關心他的身體。高簡倒是因為以前對太子妃那麽點迷戀,現下自己能接近點,反而說起了好話:“駙馬爺,依我看太子和太子妃鶼鰈情深,若太子妃去,太子這病也好的快些。”
既然晉陽王世子都這麽說了,宮裏也同意,景思立是個厚道人,也就不說什麽了。
倒是真陽公主聽說瑤娘要去前線,一時誇她是花木蘭梁紅玉,一時又送了厚厚的程儀,隻可惜瑤娘趕路全都帶不了。
宮中留下白英照看,白芷和另外幾個宮女跟著一起去,皇帝另派了十幾個人保護太子妃安全。按照平日的規矩,出行得有上百人,隻留十幾人是瑤娘自己要求的,她不能拖累大軍進度。
甚至,她的身體的確非常好,好的出乎人意料。
坐在馬車裏,白芷正說著:“三爺在您走了之後,不知道要哭多久呢,奴婢真是擔心。”
瑤娘卻搖頭:“小孩子都有一種特有的狡黠,你不知道,若我在,離開了一會兒他必須嚎啕大哭,若我不在了,他肯定就不哭了。”
還真是,坤寧宮中,洪皇後怕小孫子頭一晚上不習慣,還特地陪著他睡,結果,人家好好地,喝完駱駝奶後,還打了個奶嗝。
婉婉次日過來見到訓哥兒這小表弟,見他頭也不抬的把九連環解開了,還驚訝無比:“以前孫女兒隻聽說他愛這個,沒想到玩的這麽好。”
即便是住在東宮,但太子妃很少會讓人吵訓哥兒,甚至承澤要讀書寫字,也是要大家保持安靜,不許吵鬧。
洪皇後有些得意:“別說是九連環,魯班鎖,就是很精密的,他也能重新拚上。”
“好厲害啊。”婉婉玩九連環還沒那麽熟悉呢。
洪皇後心道,這也是羅氏的可取之處了。
因為是去探病,瑤娘著月青色蹙金疏繡綃紗宮裝,顏色略微比平日要顯得沉靜一些,她一路著實很擔心高玄策,自己還在車上翻看醫書。
路上即便極力控製,但仍舊很顛簸,瑤娘起初坐的腰酸背痛,但習慣後,反而和白芷開玩笑道:“我們這還是好的,他們還得騎馬呢。”
偶爾到一處驛站,瑤娘才能下來梳洗一番,睡個好覺。
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提過任何出格的要求,景思立和高簡都很驚訝,最重要的是,在馬車過不去的時候,她主動下馬車,騎馬而行。
當然,瑤娘騎馬時還戴著麵紗,但騎術一看就非常好,和男子比,她可能差點,但也一直在騎,完全不喊累。
“太子妃……”高簡也沒想到羅氏騎馬也如此瀟灑好看,越發覺得自己當年下手慢了。
隻可惜,太子妃在外非常守禮,也知道男女大防,聽到高簡喊她,她也隻是頷首,到了平地之後,立馬換乘馬車,就再也不出來。
高簡有些色心,有些大臣的女人,他喜歡的都想弄到手,但是太子妃身份不同,或者說他忌憚太子。
如果是太子還是宸王,他也許咬咬牙,現在高玄策是太子,身邊還有個景思立,再者太子妃本人也不是那種人,她非常有主見。
一般有主見,性子烈的人就不好駕馭。
好像和他印象中的那個羅瑤娘不同,在他的想法中,羅瑤娘是一個非常可愛純真,容貌極盛的人,但如今她與人說話冷淡,騎馬射箭甚至是做事情一錘定音,性子有些太強勢了。
瑤娘也對白芷道:“高簡不是好人,你們且避開些。”
這廝若是亂來,她不會讓他好過的,因此瑤娘連續路上急馳一個多月,她除了必要時出去騎馬行走,其餘都是躲在馬車內。
她當然也是心急如焚,想快些見到高玄策,不知道他病體如何。
行軍到軍營前時,瑤娘下馬車後,腿都是軟的,被顛簸太久了,建章侯已經帶人過來迎接,瑤娘哪裏還管這些繁文縟節,不由道:“侯爺不必多禮,太子在何處,我要先見太子。”
建章侯不敢抬頭看瑤娘,隻道:“太子正在帳篷內,臣這就帶您去。”
“太子的病也不知曉如何?”瑤娘走路時,也忍不住問建章侯。
建章侯心道,太子身體不出一個月就好了,還抄了東胡一路兵馬,隻是不知為何方才聽說太子妃來了,直接進去帳篷躺著,說自己身體不適。
因此,建章侯不語,瑤娘見狀,以為高玄策病重,趕緊疾走入帳篷內。
隻見行軍床上臥著一個白袍男子,他頭發隻用發帶束著,臉色蒼白,眼神看向她泫然欲泣,活脫脫一個病美男。
瑤娘一時竟然看癡了,又覺得自己太遲鈍,丈夫都臥病這麽久了,她居然看他容貌看呆了。
因此她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握住高玄策的手,很是自責,“玄策哥哥,我來遲了,讓你受苦了。”
第121章
“瑤妹妹,你可是來了。”高玄策作勢咳嗽了幾聲。
瑤娘聞到他身上有一股藥香,忍不住心神蕩漾,平日聞到藥味,都是薰的人睡不著覺,丈夫身上的味道不管怎麽樣都好聞。
她點頭:“是,我來了,你怎麽樣了?大夫怎麽說。是了,我讓禦醫進來,替你看病吧。”
見瑤娘這麽心急,高玄策搖頭:“不用忙,咱們這麽久沒見麵了,好好說說話,還不好?”
都火燒眉毛了,還搞這些,瑤娘連忙站起來道:“等你好了,我們再說話也不遲啊。”
其實一大批人都站在帳篷外麵,沒有主子的吩咐都不敢進去,隻聽太子妃讓人喊禦醫進來,禦醫本來提心吊膽,但是看高玄策麵相,倒是心下安定一些了。
高玄策心裏想和瑤娘親近,哪裏知曉烏泱泱進來這麽些人,他就有些不喜了,但見瑤娘黑眼圈很大,眼睛裏還有血絲,鬢發蓬鬆,露出的雪膚花貌卻有種驚心動魄的美,他舍不得挪開眼睛。
瑤娘哪裏知道高玄策作怪,連忙衝上去問太醫:“太子殿下的傷勢如何了?要不要緊?”
怎麽太醫一直在把脈,看了傷勢也不說話,她真的是一顆心都吊著。
來的人是太醫院很有名的尤太醫,以前就是專門給東宮探平安脈的,瑤娘和他的關係還頗為熟悉。
尤太醫正欲說話,隻聽太子咳嗽幾聲,他也是人精,一下就明白了,於是含糊道:“中了毒箭,雖然脫離了危險,但也要好生將養著,否則,毒性發作,也會蔓延。”
“是嗎?”瑤娘臉一白。
高玄策又不高興了,瞪了尤太醫一眼,你嚇我瑤妹妹做什麽,他還要“虛弱”的道:“無事,毒性已經沒了,我也好的差不多了。”
瑤娘明顯就帶了哭腔:“你別逞強啊~”
尤太醫哪裏還敢說什麽,隻眼觀鼻鼻觀心的,生怕再怕遷怒。
一直到最後,尤太醫端了一碗苦汁子來,高玄策喝下去,說自己舒坦些了,瑤娘才放心許多。
隻是到了晚上,瑤娘要支一個榻在旁邊的時候,徑直被高玄策拉到了床上,她連忙推拒他:“你這是做什麽呢?你身體沒好全,我們不能在一起。”
雖然她也想他,尤其是病弱的他,更有一股風流的滋味,但是他病著呢,自己可不能這般。萬一擦槍走火,高玄策有什麽好歹可如何是好?
高玄策覺得自己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他故作正經道:“我隻是抱抱你,又不怎麽樣。瑤妹,你不想我嗎?我真想好好和你說話。”
夫妻許久未見,瑤娘當然也想他了,倏地心軟,不再動了。
“我好擔心你的,一聽說你不舒服,孩子都沒管就過來了,也不知道訓哥兒怎麽樣了?”瑤娘今日也發現了,高玄策好像沒有想象中那麽嚴重。
高玄策心中受用,他又撫著瑤娘的眼睛,“累了吧?你素來書看多了頭就疼。這次過來,舟車勞頓,我都不敢想啊……”
瑤娘卻笑道:“我沒事兒,真的,雖然腰酸背痛,但是睡一覺就好了。”
其實瑤娘頭昏腦漲,還是很不舒服的,但她不欲說出來讓高玄策擔憂。高玄策卻心疼道:“那我摟著你睡,天天想著你,今日終於好了。”
他這麽說,瑤娘也就放心,然而,她放心的太早了。
說什麽隻在外麵蹭蹭不進去如何,又說隻是摟著她單純睡覺,哪裏知曉這人一夜仿佛不知道疲倦,和在宮中那種矜持的樣子完全不同。
……
一早起來,瑤娘連一雙白玉足都有青淤痕,她捶了他兩下。
高玄策嘿嘿直笑:“多陪我些時日才好。”
這人根本都已經好了,瑤娘又掀開他衣裳看了看傷勢,又問他:“既然淬毒了,如何好的?”
“這就是修道的好處了,自古道醫不分家,我自己煉丹煉成的。”
其實是刮骨療傷,但是太血腥,他就不願意說了,但是他想她多待些時日。瑤娘鬆了一口氣,才道:“既然你無事了,我一女眷,豈能在軍中久待。”
羅至正也五十多歲的人了,兒孫沒幾個成器的,羅家到時候也照顧不到了,為今之計,女兒能夠親赴前線,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裏都會讓太子恢複更快,這是一件好事。
羅家人聚在一起,當然也是為家族計。
敬皓擔心道:“姐姐身體文弱,這樣風塵仆仆趕過去,怕是十分辛苦。”
“放心吧,你姐姐從小身體比你好太多了,跳百索跳的地兒被她鑿出一個洞來。她去就去吧,隻是兩個小王子不知道如何是好?”羅至正別的不擔心,倒是挺擔心外孫的。
羅敬熙笑道:“這不是還有皇後娘娘,她是太子親娘,豈能不管。”
“隔輩親,我總怕孩子被教壞了。”羅至正撇嘴。
但這話說的極小聲,羅敬熙當然聽到了,他回來還和範氏吐槽:“爹也真是的,天底下仿佛就妹妹最好了,還擔心皇後不會教孫子。”
範氏笑道:“天底下父母對子女都是一樣的,都覺著自己的孩子好。”
“可別,我爹向來看不起我,若非是托五妹妹的福,我去南京當個閑官也不是不成,唉,偏偏讓我當個三品官。”羅敬熙覺得自己真是甜蜜的負擔。
範氏心知肚明,丈夫那是誌大才疏,又巴不得清閑靠著父親餘蔭,又想在眾人麵前顯能,還想要誇獎,辦事能力有一點,但又不是很強,常年被羅至正罵,因此在外麵找存在感。
當然,被罵他也始終麵上笑嘻嘻,雖然回屋發牢騷,但此君這一點很好,他從來都是爹說什麽就是什麽,想自作主張也沒那個本事。
可範氏這麽多年也看出來了,如果這個人是庸人,你硬要抬舉他,那是鼓勵他犯錯。羅敬熙當然也犯些小錯,偶爾替外頭的人走走路子,但再大了,他沒那個權利,也不會折騰,這比羅敬淵要好多了。
固然他什麽都好,但是把他自己看的比家族還重,這樣原本也沒什麽,但你出事了,家族不撈你,你又各種埋怨,這就很不大丈夫的行為了。
與其如此,還不如像羅敬熙這樣。
“大爺,您說我要不要送點什麽進宮去?五妹妹這可是去邊境,不是其他地界。”範氏坐船都暈的人,難以想象小姑子去那麽遠的地方。
羅敬熙想了一下,便道:“你去問太太吧,看太太如何說。”
事實上,沒等到羅家人商量好,瑤娘就要啟程出發了。
她最放心不下的是三個兒子,承運還好,一直在建章帝那裏,年紀大些,已經懂事了,承澤和訓哥兒年紀小了點。
尤其是訓哥兒,還處於非常依賴母親的階段,她是很舍不得的。
所以,托給婆婆洪皇後時,瑤娘寫了滿滿的一張紙:“母後,這孩子就麻煩您了。承澤已經讀書了,我倒是不必擔心,隻是他,早上起來喜歡喝駱駝奶,不喜吃肉包,更愛吃肉糜和蛋。又有點挑食,不吃青菜,所以,兒媳都是讓人做成了青菜汁,還有他喜歡玩機關,尋常都是讓我陪著,玩玩意兒的時候很乖,不會吵任何人的……”
洪皇後時久在宮裏的人,教養孩子有嬤嬤們在旁,還有女官在,哪裏需要親娘如此。
可見她如此用心,點頭:“好,我知曉了,你放心吧。”
瑤娘鬆了一口氣,她對洪皇後感激道:“非是我不相信母後您,隻是孩子太小,兒媳總不放心他。”
洪皇後雖然有些咋舌,但是對兒媳婦親自去前線也有點覺得小題大做:“既然如此,要不然你別去了,派別人過去照顧也是一樣。”
“母後,兒媳也願意留在宮裏照顧孩子打理好宮務,但是太子在前線,身中毒箭,我總是擔心的不行。”她肯定要去的。
前世高玄策十八歲就沒了。
有時候真是心焦的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瓣來,她是個很能吃苦的人,景駙馬和晉陽王世子都走的很急,突然又被通知帶著太子妃去前線。
景駙馬正和高簡提及道:“我們行軍在外,都是輕車從簡,就怕太子妃她——”
萬一太子妃在途中病了,不是更耽擱行程,景駙馬作為太子的妹婿,更關心他的身體。高簡倒是因為以前對太子妃那麽點迷戀,現下自己能接近點,反而說起了好話:“駙馬爺,依我看太子和太子妃鶼鰈情深,若太子妃去,太子這病也好的快些。”
既然晉陽王世子都這麽說了,宮裏也同意,景思立是個厚道人,也就不說什麽了。
倒是真陽公主聽說瑤娘要去前線,一時誇她是花木蘭梁紅玉,一時又送了厚厚的程儀,隻可惜瑤娘趕路全都帶不了。
宮中留下白英照看,白芷和另外幾個宮女跟著一起去,皇帝另派了十幾個人保護太子妃安全。按照平日的規矩,出行得有上百人,隻留十幾人是瑤娘自己要求的,她不能拖累大軍進度。
甚至,她的身體的確非常好,好的出乎人意料。
坐在馬車裏,白芷正說著:“三爺在您走了之後,不知道要哭多久呢,奴婢真是擔心。”
瑤娘卻搖頭:“小孩子都有一種特有的狡黠,你不知道,若我在,離開了一會兒他必須嚎啕大哭,若我不在了,他肯定就不哭了。”
還真是,坤寧宮中,洪皇後怕小孫子頭一晚上不習慣,還特地陪著他睡,結果,人家好好地,喝完駱駝奶後,還打了個奶嗝。
婉婉次日過來見到訓哥兒這小表弟,見他頭也不抬的把九連環解開了,還驚訝無比:“以前孫女兒隻聽說他愛這個,沒想到玩的這麽好。”
即便是住在東宮,但太子妃很少會讓人吵訓哥兒,甚至承澤要讀書寫字,也是要大家保持安靜,不許吵鬧。
洪皇後有些得意:“別說是九連環,魯班鎖,就是很精密的,他也能重新拚上。”
“好厲害啊。”婉婉玩九連環還沒那麽熟悉呢。
洪皇後心道,這也是羅氏的可取之處了。
因為是去探病,瑤娘著月青色蹙金疏繡綃紗宮裝,顏色略微比平日要顯得沉靜一些,她一路著實很擔心高玄策,自己還在車上翻看醫書。
路上即便極力控製,但仍舊很顛簸,瑤娘起初坐的腰酸背痛,但習慣後,反而和白芷開玩笑道:“我們這還是好的,他們還得騎馬呢。”
偶爾到一處驛站,瑤娘才能下來梳洗一番,睡個好覺。
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提過任何出格的要求,景思立和高簡都很驚訝,最重要的是,在馬車過不去的時候,她主動下馬車,騎馬而行。
當然,瑤娘騎馬時還戴著麵紗,但騎術一看就非常好,和男子比,她可能差點,但也一直在騎,完全不喊累。
“太子妃……”高簡也沒想到羅氏騎馬也如此瀟灑好看,越發覺得自己當年下手慢了。
隻可惜,太子妃在外非常守禮,也知道男女大防,聽到高簡喊她,她也隻是頷首,到了平地之後,立馬換乘馬車,就再也不出來。
高簡有些色心,有些大臣的女人,他喜歡的都想弄到手,但是太子妃身份不同,或者說他忌憚太子。
如果是太子還是宸王,他也許咬咬牙,現在高玄策是太子,身邊還有個景思立,再者太子妃本人也不是那種人,她非常有主見。
一般有主見,性子烈的人就不好駕馭。
好像和他印象中的那個羅瑤娘不同,在他的想法中,羅瑤娘是一個非常可愛純真,容貌極盛的人,但如今她與人說話冷淡,騎馬射箭甚至是做事情一錘定音,性子有些太強勢了。
瑤娘也對白芷道:“高簡不是好人,你們且避開些。”
這廝若是亂來,她不會讓他好過的,因此瑤娘連續路上急馳一個多月,她除了必要時出去騎馬行走,其餘都是躲在馬車內。
她當然也是心急如焚,想快些見到高玄策,不知道他病體如何。
行軍到軍營前時,瑤娘下馬車後,腿都是軟的,被顛簸太久了,建章侯已經帶人過來迎接,瑤娘哪裏還管這些繁文縟節,不由道:“侯爺不必多禮,太子在何處,我要先見太子。”
建章侯不敢抬頭看瑤娘,隻道:“太子正在帳篷內,臣這就帶您去。”
“太子的病也不知曉如何?”瑤娘走路時,也忍不住問建章侯。
建章侯心道,太子身體不出一個月就好了,還抄了東胡一路兵馬,隻是不知為何方才聽說太子妃來了,直接進去帳篷躺著,說自己身體不適。
因此,建章侯不語,瑤娘見狀,以為高玄策病重,趕緊疾走入帳篷內。
隻見行軍床上臥著一個白袍男子,他頭發隻用發帶束著,臉色蒼白,眼神看向她泫然欲泣,活脫脫一個病美男。
瑤娘一時竟然看癡了,又覺得自己太遲鈍,丈夫都臥病這麽久了,她居然看他容貌看呆了。
因此她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握住高玄策的手,很是自責,“玄策哥哥,我來遲了,讓你受苦了。”
第121章
“瑤妹妹,你可是來了。”高玄策作勢咳嗽了幾聲。
瑤娘聞到他身上有一股藥香,忍不住心神蕩漾,平日聞到藥味,都是薰的人睡不著覺,丈夫身上的味道不管怎麽樣都好聞。
她點頭:“是,我來了,你怎麽樣了?大夫怎麽說。是了,我讓禦醫進來,替你看病吧。”
見瑤娘這麽心急,高玄策搖頭:“不用忙,咱們這麽久沒見麵了,好好說說話,還不好?”
都火燒眉毛了,還搞這些,瑤娘連忙站起來道:“等你好了,我們再說話也不遲啊。”
其實一大批人都站在帳篷外麵,沒有主子的吩咐都不敢進去,隻聽太子妃讓人喊禦醫進來,禦醫本來提心吊膽,但是看高玄策麵相,倒是心下安定一些了。
高玄策心裏想和瑤娘親近,哪裏知曉烏泱泱進來這麽些人,他就有些不喜了,但見瑤娘黑眼圈很大,眼睛裏還有血絲,鬢發蓬鬆,露出的雪膚花貌卻有種驚心動魄的美,他舍不得挪開眼睛。
瑤娘哪裏知道高玄策作怪,連忙衝上去問太醫:“太子殿下的傷勢如何了?要不要緊?”
怎麽太醫一直在把脈,看了傷勢也不說話,她真的是一顆心都吊著。
來的人是太醫院很有名的尤太醫,以前就是專門給東宮探平安脈的,瑤娘和他的關係還頗為熟悉。
尤太醫正欲說話,隻聽太子咳嗽幾聲,他也是人精,一下就明白了,於是含糊道:“中了毒箭,雖然脫離了危險,但也要好生將養著,否則,毒性發作,也會蔓延。”
“是嗎?”瑤娘臉一白。
高玄策又不高興了,瞪了尤太醫一眼,你嚇我瑤妹妹做什麽,他還要“虛弱”的道:“無事,毒性已經沒了,我也好的差不多了。”
瑤娘明顯就帶了哭腔:“你別逞強啊~”
尤太醫哪裏還敢說什麽,隻眼觀鼻鼻觀心的,生怕再怕遷怒。
一直到最後,尤太醫端了一碗苦汁子來,高玄策喝下去,說自己舒坦些了,瑤娘才放心許多。
隻是到了晚上,瑤娘要支一個榻在旁邊的時候,徑直被高玄策拉到了床上,她連忙推拒他:“你這是做什麽呢?你身體沒好全,我們不能在一起。”
雖然她也想他,尤其是病弱的他,更有一股風流的滋味,但是他病著呢,自己可不能這般。萬一擦槍走火,高玄策有什麽好歹可如何是好?
高玄策覺得自己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他故作正經道:“我隻是抱抱你,又不怎麽樣。瑤妹,你不想我嗎?我真想好好和你說話。”
夫妻許久未見,瑤娘當然也想他了,倏地心軟,不再動了。
“我好擔心你的,一聽說你不舒服,孩子都沒管就過來了,也不知道訓哥兒怎麽樣了?”瑤娘今日也發現了,高玄策好像沒有想象中那麽嚴重。
高玄策心中受用,他又撫著瑤娘的眼睛,“累了吧?你素來書看多了頭就疼。這次過來,舟車勞頓,我都不敢想啊……”
瑤娘卻笑道:“我沒事兒,真的,雖然腰酸背痛,但是睡一覺就好了。”
其實瑤娘頭昏腦漲,還是很不舒服的,但她不欲說出來讓高玄策擔憂。高玄策卻心疼道:“那我摟著你睡,天天想著你,今日終於好了。”
他這麽說,瑤娘也就放心,然而,她放心的太早了。
說什麽隻在外麵蹭蹭不進去如何,又說隻是摟著她單純睡覺,哪裏知曉這人一夜仿佛不知道疲倦,和在宮中那種矜持的樣子完全不同。
……
一早起來,瑤娘連一雙白玉足都有青淤痕,她捶了他兩下。
高玄策嘿嘿直笑:“多陪我些時日才好。”
這人根本都已經好了,瑤娘又掀開他衣裳看了看傷勢,又問他:“既然淬毒了,如何好的?”
“這就是修道的好處了,自古道醫不分家,我自己煉丹煉成的。”
其實是刮骨療傷,但是太血腥,他就不願意說了,但是他想她多待些時日。瑤娘鬆了一口氣,才道:“既然你無事了,我一女眷,豈能在軍中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