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芷涵也在旁行禮道,“大人,下官以為胡玉兒一案應當重審。”
趙寺正這個人雖然腦子轉的有點慢,可眼下也明白了處境,不重審等於埋沒一樁冤案,重審勢必得罪刑部,更是和付郎中過不去。
他一咬牙一跺腳,大嗬一聲,“此案疑點重重,回去後擇日重審!”
“大人英明。”蘇芷涵低眉斂目,心裏想的卻是這兩樁案子的關聯。
胡玉兒是被他人殺害,胡老板得知後也許是知道凶手是誰,可得不到公正的結果,所以想鋌而走險為愛女報仇。
也就是說殺害父女的罪魁禍首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胡家雖不是達官貴人,到底也是富裕人家,是何人物能讓父女二人相繼斃命?
因此案涉及刑部,次日一大早,趙寺正直接向大理寺卿請示,得到準許後,大刀闊斧的開始重審此案。
記得當時發現屍體的還有街邊的小攤攤主和店鋪夥計,他們的證詞都是胡玉兒早晨上街買東西,除此之外並無異常。
但蘇芷涵卻覺得其中還是有跡可循的,既然身上的傷可以隱瞞,證詞也可以。
她同趙寺正手底下的侍衛一同前往城東,據說胡玉兒就是來這邊買一些女兒家用的東西。當時查訪的證人中還有綢緞莊和胭脂水粉鋪子的夥計。
“您說那樁案子啊,胡小姐確實來我們這買過布。但她走了以後的事小的也不清楚。”綢緞莊的夥計如是說道。
蘇芷涵擰眉細思,他們接連查訪三家店鋪,答案如出一轍,要麽就是胡玉兒確實不是在城東出的事,要麽就是已經有人在他們來之前做了安排。
證人不提供其他線索,他們也不能逼供,畢竟毫無證據。
蘇芷涵看一眼夥計,轉頭對侍衛們道,“先去城西看看。”
城西酒樓那應該還有幾個。
正當他們即將離開時,突然有隻鞠球從天而降,徑直砸向蘇芷涵。
她輕鬆接過,再抬眼,隻見一個小男孩著急忙慌的跑過來。
“姐姐,姐姐,我的,我的球。”
蘇芷涵把鞠球還過去,摸摸他的腦袋,“以後要小心呐。”
小男孩開心的笑了,“姐姐你真好,和,和之前那個姐姐一樣好。她都被我的球砸到了,也沒罵我,還和你一樣對我笑。”
蘇芷涵不經意的問道,“之前的姐姐?”
第十一章
“對啊,之前那個姐姐就來這邊買東西,被路過的一輛馬車拽走了。”
蘇芷涵一聽,趕忙追問,“什麽時候的事?”
小男孩抱著球歪頭回想,“一個月前了吧。”
怎麽會有這麽巧合的事?
男孩口中提到的姐姐應該就是胡玉兒。
蘇芷涵彎下腰,放柔了聲音問道,“那個姐姐穿著什麽衣服?買了什麽東西,馬車裏下來什麽人?”
小男孩仔細回憶著,“之前的姐姐穿的好像是粉色衣服,她去了綢緞莊,出來以後被馬車裏的人拖走,當時時間還早,街上沒什麽人。馬車裏的人沒露臉,我也不知道長什麽樣子,就是……是個挺好的馬車。”
衣服顏色,行程時間完全一致。早上從城東經過的富貴人家的馬車,能比平民馬車要明顯好上一些的有可能是朝臣,甚至皇親。
這時候,一個婦人趕忙衝出來,捂住孩子的嘴,急切道,“小祖宗,你瞎跑什麽啊。”
婦人抬頭陪著笑臉,“小孩子不懂事,胡說八道,大人不要見怪。”說著便連拖帶拽的把男孩拉走了。
蘇芷涵站在原地,視線掃過綢緞莊和胭脂水粉鋪子,方才問過話的夥計們紛紛低頭進門,好像在躲避什麽洪水猛獸。
他們應該都看見了,但是不敢多言。能讓付郎中包庇,看見的百姓們都三緘其口的,來頭定然不小。
她轉頭對著侍衛們說道,“去調查一下胡玉兒出事當天清晨從城東路過的馬車都有誰家。”
接下來,她又同餘下的幾名侍衛去了城西,證詞和卷宗上別無二致。
她心裏有了兩個設想,一是馬車的主人同付郎中密切相關,二是品階遠高於付郎中。第一種可能已然是棘手,如果是第二種,查起來將會難上加難。
回到蘇府,蘇芷涵本想直接回東院,可又有丫鬟來報,說是父親讓她過去。
蘇芷涵心裏明白,父親這時候找她,是為了付郎中的事。
果不其然,蘇侍郎連迂回都沒有,上來就讓她不要再插手胡玉兒的案子。
蘇芷涵不為所動,“可是爹爹,這是我的份內職責,既然已經插手了就不能不管。”
“你……”蘇侍郎才要發火,可看見蘇芷涵的臉,又把火氣壓回去。
他坐在太師椅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深吸一口氣,才道,“我知你怪我冷落你的娘親。”
“爹。”蘇芷涵正色道,“一碼歸一碼,查案隻為尋求真相,還被害人一個公道。”
一番話下來,端的是正義凜然,讓蘇侍郎後邊的話都說不出口了。
半晌,他哀歎一聲,“付郎中在刑部任職多年,一直任勞任怨,我不相信他會如此糊塗。”
蘇芷涵聞言卻道,“會不會糊塗,還需要審理過才知道。爹爹,有時候一個人的感覺是會被情感影響的,特別是對身邊的人,爹爹是刑部侍郎,應當比我更清楚。”
蘇侍郎見她油鹽不進,不耐的拜拜手讓她出去。這正合蘇芷涵的意,若不是非要叫她來,她是不大願意踏進主院一步的。
蘇芷涵回到東院,房間裏隻有福兒一個人在忙裏往外。前兩天管家也來找過她,問需不需要再撥些人來東院,被她回絕了。
院子裏有丫鬟小廝每日打掃,而她占用的地方並不多,也就兩個地方,臥房和書房,有福兒一人足矣,且府中其他人均不能令她信任。
“小姐回來啦。”福兒放下雞毛撣子,端著熱茶過來,“快坐下歇歇,查一天案子辛苦了。”
蘇芷涵坐到案前,接過茶杯,手裏終於多了一絲溫度。
“小姐,您今天是繼續跑外頭去查訪證人了?”福兒好奇的問道。
蘇芷涵點頭,“從城東到城西。”
福兒聽後立馬跳起來跑出去,看的蘇芷涵一愣。
這丫頭怎麽一驚一乍的?
不一會兒功夫,福兒端了銅盆進屋,“小姐快來泡泡腳。”
說著,福兒便要上手替她脫鞋襪,被蘇芷涵攔住。
“我自己來。”
雖說是主仆,但蘇府裏那麽多人,隻有福兒和她相依為命。在她不曾嶄露頭角的日子裏,東院的飯常常是最後剩下的,冬日的炭火也是主院和西院餘下的。她倒是不在意,隻因師父告訴她在時機成熟前需要韜光養晦,不可輕易暴露自己。
福兒跟著她並不好過,但從來沒有為此在她麵前委屈過,反而總是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吃穿用度都會用自己的方法將她照顧到最好。
算起來,福兒還比她小一歲。
所以,她也早就拿到福兒當親人看待了,能自己來的就自己來,沐浴更衣,完全不用福兒插手。
“小姐,您就讓奴婢服侍吧。”
蘇芷涵拉住她的胳膊讓她起來坐到一邊,自己脫鞋襪。
“這些小事用不著你,你負責一下本小姐的飯食就行。”
福兒憨笑兩聲,“那必須準備好,有奴婢在,絕對餓不著小姐。”
正當主仆二人逗趣閑聊時,忽然有人來報門外有大理寺侍衛求見。
蘇芷涵一聽,心想應該是調查馬車的事有進展了,於是趕忙收拾好再叫人帶進來。
不出她所料,侍衛將在那個時間段路過的馬車人家呈上,一共三輛馬車,其中兩輛分別是城西和城南,都是一般的富裕人家,與胡玉兒家境相當。
蘇芷涵將注意力都放在最後一戶人家上,馬車的主人姓沈。
城東沈府卻不是個普通人家,家主是戶部沈侍郎獨子,成年後單獨立府,府裏美妾無數,但始終未正式娶親。傳言此人好酒色,常常流連風月之地,風流名聲在洛陽城是有號的。
這樣一切也就說通了,為什麽證人都不敢說實話,為什麽付郎中冒著危險替他平事。
他應該也不會想到,會有人敢查到他頭上去。
蘇芷涵當即起身,“備馬車。”
連夜突襲是最佳的方式,若是等其戒備,怕是查不出什麽證據了。
作者有話說:
雙開是什麽感覺,嗯,是頭禿的感覺(t ^ t)
第十二章
沈府門前燈火通明,大理寺侍衛迅速圍住整個院落,確保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
蘇芷涵跟著趙寺正直接進了沈府大門,隻因趙寺正手持大理寺卿的調令,沈府上下無人敢阻攔。
“給我搜!”
趙寺正一聲令下,侍衛們四麵包抄,將東西南北圍了個遍,挨間屋子搜,一根針都不放過。
正待搜查間隙,趙寺正小聲嘀咕,“丫頭,我後半生的前途可就壓你身上了,要是什麽都找不出來,還得罪了戶部侍郎,咱倆可算是全都玩完了。”
蘇芷涵恭敬道,“大人放心,不會讓大人失望的。”
在決定連夜搜查的路上,她已經全麵了解過這位沈大少爺的所作所為,欺男霸女是常態,卻因為身份背景無人敢管。他倒是很聰明,欺負的全是平民老百姓,但凡家裏有點來頭的他碰都不碰。
但一貫的囂張氣焰促使他根本不會小心謹慎,就算是出了人命也有人替他擺平,因此在他得知調查到自己頭上之前突襲搜查定然會有不少漏洞。
沈大少爺裏衣都沒穿好,露著半個膀子,鞋也隻穿了右腳的,著急忙慌的跑過來。
“我看是哪個孫子敢闖沈府!”
等趙寺正將令牌亮出來,沈大少爺立馬換上另外一副嘴臉,賠笑道,“原來是大理寺的官爺,敢問是我府上的人犯了事情嗎?您跟我說,我教訓他們,絕不姑息。”
趙寺正原本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蘇芷涵的遊說下萌生了一次不畏強權的衝動。可當他看到沈大少這副難看的嘴臉時,頓時也怒氣滿胸。
“到底是誰犯事猶未可知。”
這時,搜查的侍衛接連折返回來稟報,隻見侍衛身後跟著一位布衫女子,頭發淩亂的散著,兩隻手緊緊捂住破爛的衣裳,低著頭,一邊走一邊哭。
“啟稟大人!在西院搜出來一名被關在內室的女子,她稱自己不是沈府的人,是被搶來的。”
趙寺正這個人雖然腦子轉的有點慢,可眼下也明白了處境,不重審等於埋沒一樁冤案,重審勢必得罪刑部,更是和付郎中過不去。
他一咬牙一跺腳,大嗬一聲,“此案疑點重重,回去後擇日重審!”
“大人英明。”蘇芷涵低眉斂目,心裏想的卻是這兩樁案子的關聯。
胡玉兒是被他人殺害,胡老板得知後也許是知道凶手是誰,可得不到公正的結果,所以想鋌而走險為愛女報仇。
也就是說殺害父女的罪魁禍首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胡家雖不是達官貴人,到底也是富裕人家,是何人物能讓父女二人相繼斃命?
因此案涉及刑部,次日一大早,趙寺正直接向大理寺卿請示,得到準許後,大刀闊斧的開始重審此案。
記得當時發現屍體的還有街邊的小攤攤主和店鋪夥計,他們的證詞都是胡玉兒早晨上街買東西,除此之外並無異常。
但蘇芷涵卻覺得其中還是有跡可循的,既然身上的傷可以隱瞞,證詞也可以。
她同趙寺正手底下的侍衛一同前往城東,據說胡玉兒就是來這邊買一些女兒家用的東西。當時查訪的證人中還有綢緞莊和胭脂水粉鋪子的夥計。
“您說那樁案子啊,胡小姐確實來我們這買過布。但她走了以後的事小的也不清楚。”綢緞莊的夥計如是說道。
蘇芷涵擰眉細思,他們接連查訪三家店鋪,答案如出一轍,要麽就是胡玉兒確實不是在城東出的事,要麽就是已經有人在他們來之前做了安排。
證人不提供其他線索,他們也不能逼供,畢竟毫無證據。
蘇芷涵看一眼夥計,轉頭對侍衛們道,“先去城西看看。”
城西酒樓那應該還有幾個。
正當他們即將離開時,突然有隻鞠球從天而降,徑直砸向蘇芷涵。
她輕鬆接過,再抬眼,隻見一個小男孩著急忙慌的跑過來。
“姐姐,姐姐,我的,我的球。”
蘇芷涵把鞠球還過去,摸摸他的腦袋,“以後要小心呐。”
小男孩開心的笑了,“姐姐你真好,和,和之前那個姐姐一樣好。她都被我的球砸到了,也沒罵我,還和你一樣對我笑。”
蘇芷涵不經意的問道,“之前的姐姐?”
第十一章
“對啊,之前那個姐姐就來這邊買東西,被路過的一輛馬車拽走了。”
蘇芷涵一聽,趕忙追問,“什麽時候的事?”
小男孩抱著球歪頭回想,“一個月前了吧。”
怎麽會有這麽巧合的事?
男孩口中提到的姐姐應該就是胡玉兒。
蘇芷涵彎下腰,放柔了聲音問道,“那個姐姐穿著什麽衣服?買了什麽東西,馬車裏下來什麽人?”
小男孩仔細回憶著,“之前的姐姐穿的好像是粉色衣服,她去了綢緞莊,出來以後被馬車裏的人拖走,當時時間還早,街上沒什麽人。馬車裏的人沒露臉,我也不知道長什麽樣子,就是……是個挺好的馬車。”
衣服顏色,行程時間完全一致。早上從城東經過的富貴人家的馬車,能比平民馬車要明顯好上一些的有可能是朝臣,甚至皇親。
這時候,一個婦人趕忙衝出來,捂住孩子的嘴,急切道,“小祖宗,你瞎跑什麽啊。”
婦人抬頭陪著笑臉,“小孩子不懂事,胡說八道,大人不要見怪。”說著便連拖帶拽的把男孩拉走了。
蘇芷涵站在原地,視線掃過綢緞莊和胭脂水粉鋪子,方才問過話的夥計們紛紛低頭進門,好像在躲避什麽洪水猛獸。
他們應該都看見了,但是不敢多言。能讓付郎中包庇,看見的百姓們都三緘其口的,來頭定然不小。
她轉頭對著侍衛們說道,“去調查一下胡玉兒出事當天清晨從城東路過的馬車都有誰家。”
接下來,她又同餘下的幾名侍衛去了城西,證詞和卷宗上別無二致。
她心裏有了兩個設想,一是馬車的主人同付郎中密切相關,二是品階遠高於付郎中。第一種可能已然是棘手,如果是第二種,查起來將會難上加難。
回到蘇府,蘇芷涵本想直接回東院,可又有丫鬟來報,說是父親讓她過去。
蘇芷涵心裏明白,父親這時候找她,是為了付郎中的事。
果不其然,蘇侍郎連迂回都沒有,上來就讓她不要再插手胡玉兒的案子。
蘇芷涵不為所動,“可是爹爹,這是我的份內職責,既然已經插手了就不能不管。”
“你……”蘇侍郎才要發火,可看見蘇芷涵的臉,又把火氣壓回去。
他坐在太師椅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深吸一口氣,才道,“我知你怪我冷落你的娘親。”
“爹。”蘇芷涵正色道,“一碼歸一碼,查案隻為尋求真相,還被害人一個公道。”
一番話下來,端的是正義凜然,讓蘇侍郎後邊的話都說不出口了。
半晌,他哀歎一聲,“付郎中在刑部任職多年,一直任勞任怨,我不相信他會如此糊塗。”
蘇芷涵聞言卻道,“會不會糊塗,還需要審理過才知道。爹爹,有時候一個人的感覺是會被情感影響的,特別是對身邊的人,爹爹是刑部侍郎,應當比我更清楚。”
蘇侍郎見她油鹽不進,不耐的拜拜手讓她出去。這正合蘇芷涵的意,若不是非要叫她來,她是不大願意踏進主院一步的。
蘇芷涵回到東院,房間裏隻有福兒一個人在忙裏往外。前兩天管家也來找過她,問需不需要再撥些人來東院,被她回絕了。
院子裏有丫鬟小廝每日打掃,而她占用的地方並不多,也就兩個地方,臥房和書房,有福兒一人足矣,且府中其他人均不能令她信任。
“小姐回來啦。”福兒放下雞毛撣子,端著熱茶過來,“快坐下歇歇,查一天案子辛苦了。”
蘇芷涵坐到案前,接過茶杯,手裏終於多了一絲溫度。
“小姐,您今天是繼續跑外頭去查訪證人了?”福兒好奇的問道。
蘇芷涵點頭,“從城東到城西。”
福兒聽後立馬跳起來跑出去,看的蘇芷涵一愣。
這丫頭怎麽一驚一乍的?
不一會兒功夫,福兒端了銅盆進屋,“小姐快來泡泡腳。”
說著,福兒便要上手替她脫鞋襪,被蘇芷涵攔住。
“我自己來。”
雖說是主仆,但蘇府裏那麽多人,隻有福兒和她相依為命。在她不曾嶄露頭角的日子裏,東院的飯常常是最後剩下的,冬日的炭火也是主院和西院餘下的。她倒是不在意,隻因師父告訴她在時機成熟前需要韜光養晦,不可輕易暴露自己。
福兒跟著她並不好過,但從來沒有為此在她麵前委屈過,反而總是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吃穿用度都會用自己的方法將她照顧到最好。
算起來,福兒還比她小一歲。
所以,她也早就拿到福兒當親人看待了,能自己來的就自己來,沐浴更衣,完全不用福兒插手。
“小姐,您就讓奴婢服侍吧。”
蘇芷涵拉住她的胳膊讓她起來坐到一邊,自己脫鞋襪。
“這些小事用不著你,你負責一下本小姐的飯食就行。”
福兒憨笑兩聲,“那必須準備好,有奴婢在,絕對餓不著小姐。”
正當主仆二人逗趣閑聊時,忽然有人來報門外有大理寺侍衛求見。
蘇芷涵一聽,心想應該是調查馬車的事有進展了,於是趕忙收拾好再叫人帶進來。
不出她所料,侍衛將在那個時間段路過的馬車人家呈上,一共三輛馬車,其中兩輛分別是城西和城南,都是一般的富裕人家,與胡玉兒家境相當。
蘇芷涵將注意力都放在最後一戶人家上,馬車的主人姓沈。
城東沈府卻不是個普通人家,家主是戶部沈侍郎獨子,成年後單獨立府,府裏美妾無數,但始終未正式娶親。傳言此人好酒色,常常流連風月之地,風流名聲在洛陽城是有號的。
這樣一切也就說通了,為什麽證人都不敢說實話,為什麽付郎中冒著危險替他平事。
他應該也不會想到,會有人敢查到他頭上去。
蘇芷涵當即起身,“備馬車。”
連夜突襲是最佳的方式,若是等其戒備,怕是查不出什麽證據了。
作者有話說:
雙開是什麽感覺,嗯,是頭禿的感覺(t ^ t)
第十二章
沈府門前燈火通明,大理寺侍衛迅速圍住整個院落,確保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
蘇芷涵跟著趙寺正直接進了沈府大門,隻因趙寺正手持大理寺卿的調令,沈府上下無人敢阻攔。
“給我搜!”
趙寺正一聲令下,侍衛們四麵包抄,將東西南北圍了個遍,挨間屋子搜,一根針都不放過。
正待搜查間隙,趙寺正小聲嘀咕,“丫頭,我後半生的前途可就壓你身上了,要是什麽都找不出來,還得罪了戶部侍郎,咱倆可算是全都玩完了。”
蘇芷涵恭敬道,“大人放心,不會讓大人失望的。”
在決定連夜搜查的路上,她已經全麵了解過這位沈大少爺的所作所為,欺男霸女是常態,卻因為身份背景無人敢管。他倒是很聰明,欺負的全是平民老百姓,但凡家裏有點來頭的他碰都不碰。
但一貫的囂張氣焰促使他根本不會小心謹慎,就算是出了人命也有人替他擺平,因此在他得知調查到自己頭上之前突襲搜查定然會有不少漏洞。
沈大少爺裏衣都沒穿好,露著半個膀子,鞋也隻穿了右腳的,著急忙慌的跑過來。
“我看是哪個孫子敢闖沈府!”
等趙寺正將令牌亮出來,沈大少爺立馬換上另外一副嘴臉,賠笑道,“原來是大理寺的官爺,敢問是我府上的人犯了事情嗎?您跟我說,我教訓他們,絕不姑息。”
趙寺正原本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蘇芷涵的遊說下萌生了一次不畏強權的衝動。可當他看到沈大少這副難看的嘴臉時,頓時也怒氣滿胸。
“到底是誰犯事猶未可知。”
這時,搜查的侍衛接連折返回來稟報,隻見侍衛身後跟著一位布衫女子,頭發淩亂的散著,兩隻手緊緊捂住破爛的衣裳,低著頭,一邊走一邊哭。
“啟稟大人!在西院搜出來一名被關在內室的女子,她稱自己不是沈府的人,是被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