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兒的案子已經定案,他們現在麵對的是胡舟之死,話是沒有錯,可蘇芷涵還是覺得胡玉兒的死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她的提議被暫時壓下,晚上回到蘇府後,蘇芷涵哪都沒去,誰也沒見,徑直回了自己的東院。可她尚未落座,就有丫鬟前來稟報,說父親讓她去會客廳,家中來了客人。
蘇芷涵不以為意,她還不了解自己的這位父親嗎,麵子最大。以前認為她資質愚鈍,任何場合都不願帶著自己,現在看她被封了官職,覺得可以拿得出手了,便凡事都要捎上她。
她原不想理會,隨便找個理由回絕了,可當她聽到來蘇府做客的人是刑部的付郎中時,當即改變了主意。
尚未踏進會客廳,蘇芷涵便清楚的聽到裏麵談笑風生,濃香的酒味兒飄出來,在門口都能聞得見。
“爹。”
蘇侍郎見她進來,忙招招手,“芷涵,快來,見過你付伯伯。”
蘇芷涵近前行禮道,“付伯伯。”
“誒,二小姐折煞下官了。”付郎中笑嗬嗬的回道,“下官都聽說了,還是大人福澤蔭厚,能教導出如此出色的女兒。”
蘇侍郎聞言笑笑,“我也沒怎麽教導,都是這孩子自己天資聰穎。”
“那是那是,大人的兒女豈能是等閑之輩。”
兩人寒暄一陣,甚是開懷。
蘇芷涵從進門起就在悄悄觀察這位付郎中,自始至終,她就沒有在這個人臉上看到不笑的時候。
“付伯伯。”她給自己倒上一杯酒,“我敬付伯伯。”說罷,便仰頭一飲而盡。
付郎中緊跟著幹了,“二小姐好酒量。”
趁著他們其樂融融相談甚歡之時,蘇芷涵假意與付郎中寒暄一個來回,緊接著便問道,“付伯伯可還記得一個月前胡玉兒的案子?”
此言一出,歡笑聲戛然而止,屋子裏驟然沉寂下來。
第九章
付郎中但笑不語,自斟自飲了一杯。再看蘇侍郎的臉色瞬間沉的比鍋底還黑,仿佛隻要她再說一句就要家法伺候了。
但蘇芷涵並不在意,父親這般的臉色她看了十多年,早就習以為常。
“胡玉兒當初是以意外失足落水致死。”
“涵兒。”蘇侍郎突然打斷她的話,“客人在這,不可無禮。”
付郎中舉起酒杯,“無妨無妨,年輕氣盛,大人別動怒,下官敬您一杯。”
兩人舉杯共飲,算是把這段小插曲揭過去了。正當二人談笑風生之時,蘇芷涵卻突然放下碗筷。
蘇侍郎餘光掃上一眼,“怎麽,這麽快就吃好了?”
蘇芷涵卻沒有半分離開的意思,“付伯伯,關於胡玉兒的案子,您可還有印象?您是依據什麽斷定她是失足落水?”
咣當的一聲,蘇侍郎手裏的酒杯重重落在桌上,震的桌上的碗碟都移了位置。
“出去。”
蘇芷涵看也沒看怒不可遏的人,依然堅持,“請付伯伯回答。”
雖然蘇侍郎的官品遠遠高於蘇芷涵,又是她的父親,既可以用官職,也可以憑長輩的地位來壓製蘇芷涵。可不管他臉色如何難看,都無法再請出家法來,隻因現在的蘇芷涵受命於聖上,且問的問題又與大理寺案件相關,他無法阻止,也沒有立場。
眼見蘇侍郎杯子都要攥碎了依舊沒有下文,付郎中放下酒杯,笑道,“大人莫要動怒,二小姐不過是依照慣例要了解清楚案子的脈絡而已,下官回答便是。”
先前無論如何都不肯多言,此時卻答應的痛快。蘇芷涵凝眉以對,等著聽他到底有何說辭。
付郎中言簡意賅的講述一番當時的過程,發現女屍的是附近賣麵人兒的一個小夥計,當時眾人圍觀,他剛好在對麵酒樓與朋友喝酒,正巧看到這一幕。憑借多年處理案件的經驗,他前往事發地點,於百姓之中看到女孩的屍身。
屍身泛白且浮腫,顯然是在水裏待久了所致,且身上並無其他痕跡,再加上有人看到過胡玉兒早上出門經過長街,之後又在河裏打撈上來一些繡品,種種跡象都讓他能夠懷疑是失足落水。再後來,案子被報到大理寺,幾乎是同一天,他便同大理寺要走了案子,再經詳細調查,確定了最終結論。
“我在事發現場,已經查看了屍首,更能得出最準確的結論,不必再費一道手讓大理寺費神。”付郎中自嘲的笑笑,“也可能是我多管閑事,引得他人猜忌。如果大理寺認為我處理的結果有問題,大可以重新查過。這以後啊,我可再也不好心管閑事了。”
蘇芷涵聽後未動聲色,她不過是簡單的詢問,並非逼供,也沒想過付郎中告訴她的是不是假話,她隻是想看看付郎中的反應。而他的反應完全符合趙寺正所言,無論是神色、語氣,還是說辭都合情合理,看似什麽問題都沒有。
但是她卻覺得付郎中的表現過了頭,當初的胡玉兒案子從發現到結案僅僅用了三日,速度相當之快。並無人給付郎中施壓,他本可以細細查過,卻迅速結案,不得不讓人覺得其中有隱情。
胡玉兒身上到底有沒有其他傷,目前也隻是憑付郎中一麵之詞。
次日,蘇芷涵到大理寺第一件事就是找趙寺正,找到人時,趙寺正剛好忙的焦頭爛額。同一時間砸下來幾個案子,雖然大理寺不止他一個寺正,但案子集中到一起,他們幾個人也有點顧不過來。
看見蘇芷涵,他就好像看見救星,“正好正好,芷涵呐,你和他們一起去調查胡老板在出事前幾天都接觸過什麽人,做好筆錄回來報給我。”
“大人。”蘇芷涵拱手道,“下官以為,胡老板這裏需要調查,胡玉兒的死因同樣需要再確定。”
趙寺正聞言停下手裏的工作,“你為何如此執著的盯著胡玉兒的案子不放?”
一些猜想在她的心裏生了根,但是沒有直觀的證據,她現在需要的是能夠證明兩件案子有聯係。目前能想到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隻有一個。
“下官再次懇請大人恩準,開棺驗屍。”
“什麽?”趙寺正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但見她的神色絕無半點開玩笑的意思,隨即站起身。
他背著手在屋子裏走來走去,猶豫半晌,“人若是沒有下葬驗屍倒是無可厚非,但人已經入土為安,再挖出來豈不是掘人棺木。再者,她也不是沒有人家的無頭女屍,雖說胡老板不在了,糧鋪的人應該也不會願意。不妥,此事再議。”
“大人!”
蘇芷涵攔住趙寺正,“下官以為,不讓其枉死才是對逝者最大的尊重。”
“但……”
見趙寺正還是猶豫不決,蘇芷涵再下一劑猛藥,“如果能連破兩案,大人勢必能為百姓讚頌,聖上嘉獎,更是被害人的恩人。名垂千史,千古流芳。”
趙寺正連連擺手,“行了行了,別給我戴高帽。”說著,他一拍案板,“好,我今日就不循規蹈矩一回!”
於是任職三載的寺正大人頭一次帶人去別人的墳。大理寺派出十二名侍衛隨二人前往城西糧食鋪子,現在鋪子裏做主的人隻剩下掌櫃的。趙寺正提出開棺的提議時,意料之中的遭到反對,不僅掌櫃的不同意,夥計們也滿腔憤慨,要不是畏懼官府,怕是能抄家夥打起來。
“大人,我們小姐才入土不足月,現在老板又不幸......叫我們如何忍心掘開她的墳墓啊。”掌櫃的說著便哽咽了。
旁邊的小夥計也跟著道,“就是啊,大人,俗話說逝者為大,是很嚴重的罪行才會被開棺掘墓的。”
糧鋪的人你一言我一語,趙寺正連插嘴的份兒都沒有。
正當混亂之際,蘇芷涵突然揚聲道,“是我提出來要開棺驗屍的。”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忽然鴉雀無聲,目光齊刷刷的集中到她身上。
蘇芷涵見狀毫無懼色,繼續道,“我懷疑胡小姐的死另有隱情,需要再驗一次胡小姐的屍身。”
第十章
眾人麵麵相覷,掌櫃的不確定的問,“這位大人的意思是......我們小姐不是失足落水,是被別人害死的?”
“很有可能。”隻要有一絲可能性就要繼續查,這是師父教導她的。
掌櫃的和幾名夥計圍在一起商量,期間頻頻抬頭打量蘇芷涵。與對待趙寺正的態度不同,她的品階相對較低,且是生麵孔,又是女子,很難讓人信任其能力。
蘇芷涵也不催促,任由他們商議打量。一盞茶的時間過去,掌櫃的終於折返回來。
“如果真如這位大人所言,小姐死因另有隱情,我們自當全力配合。不過……”掌櫃猶豫,“若是開棺後發現並無異常,怕是逝者難安。”
他們的顧慮蘇芷涵都料到了,也能夠理解,“如果開棺後證明我的猜想是錯的,我自願守靈三日,一天三炷香慰藉亡魂。”
話已然說到這個份兒上,方才還猶豫不決的糧鋪眾人終於下定決心同意開棺驗屍。
即便是家裏頭的人,也沒有誰會提出在墓地裏守靈三日的話,足以見到蘇芷涵的誠意。
他們跟隨掌櫃等人來到胡玉兒的墳墓前,猶豫不忍,糧鋪的人都轉過身去,隻聽身後響起刨土的聲音。
隨著黃土一抔接著一抔被鐵掀揚到一旁,摞其兩個小土丘,他們終於瞧見了棺木的影子。
待整個棺木顯露在眾人麵前,蘇芷涵一步上前,盯準棺蓋。
如若她猜想錯了,胡舟的案子也就少了一條線索。
棺蓋被侍衛們合力抬起,眾人也都提著一顆心想要看個結果。
一個月的時間,屍身已經散出腐臭,臉上也掛有屍斑,但好在大部分還是完好的。
趙寺正叫來掌櫃的讓他辨認是否是胡玉兒,得到確認後,他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忘了叫仵作,快派人去找夏姑娘。”
掌櫃一聽就不樂意了,“那我們小姐得曝屍多少時辰啊。”
且不說夏丹雪在哪,就算待在大理寺,現在從大理寺叫人過來也得個把時辰。
“我來驗。”
趙寺正訝然,“你?你能行嗎?”
蘇芷涵扯了下嘴角,“大人放心,簡單查看而已,用不著動刀。”
說著,她輕步上前,比那些抬棺蓋的侍衛還淡定。
觀胡玉兒的屍身,確無其他受傷跡象。蘇芷涵從頭檢查到腳,衣著平整,身上也無傷痕。
難道真的是她想錯了?
“好了嗎?”趙寺正揚聲問道。
蘇芷涵正要答複,卻不經意掃見棺木一角沾著塊指甲蓋小的黑疙瘩。她抬手敲了敲黑疙瘩,放在鼻下嗅過,隱約能聞見血腥氣。
既然胡玉兒身上沒有傷,血渣是從哪裏來的?
她沉思片刻,突然想起一種可能,將屍體翻過來查看。隻見胡玉兒的後頸上有一處紅點,仔細看過,應該是被銀針一樣的東西紮過的痕跡。
她索性拉開胡玉兒的壽衣,露出其背部,一條粗陋的長疤赫然入目。
蘇芷涵一驚,這條疤足有成年男子的手掌那麽長,傷口是直接用針線縫回去的,針腳相當醜,比納鞋底子的手法還粗糙,像一條碩大的蜈蚣蜿蜒在胡玉兒的背上。
付郎中果然在說謊,在屍體被發現到運送回刑部期間,隻有付郎中檢查過胡玉兒的屍身。她甚至都開始懷疑,付郎中當時出現在對麵酒樓到底是不是一個巧合。
棺木重新蓋上,蘇芷涵回來稟報查到的細節,不僅是糧鋪的人,連有三年辦案經驗的趙寺正都震驚了。
這個結果直接證明了付郎中有意隱瞞。
“請大人為我家小姐做主啊!”
“請大人做主!”
掌櫃和夥計們跪成一片,磕頭央求,趙寺正想將他們扶起來,可一個都不肯起。
她的提議被暫時壓下,晚上回到蘇府後,蘇芷涵哪都沒去,誰也沒見,徑直回了自己的東院。可她尚未落座,就有丫鬟前來稟報,說父親讓她去會客廳,家中來了客人。
蘇芷涵不以為意,她還不了解自己的這位父親嗎,麵子最大。以前認為她資質愚鈍,任何場合都不願帶著自己,現在看她被封了官職,覺得可以拿得出手了,便凡事都要捎上她。
她原不想理會,隨便找個理由回絕了,可當她聽到來蘇府做客的人是刑部的付郎中時,當即改變了主意。
尚未踏進會客廳,蘇芷涵便清楚的聽到裏麵談笑風生,濃香的酒味兒飄出來,在門口都能聞得見。
“爹。”
蘇侍郎見她進來,忙招招手,“芷涵,快來,見過你付伯伯。”
蘇芷涵近前行禮道,“付伯伯。”
“誒,二小姐折煞下官了。”付郎中笑嗬嗬的回道,“下官都聽說了,還是大人福澤蔭厚,能教導出如此出色的女兒。”
蘇侍郎聞言笑笑,“我也沒怎麽教導,都是這孩子自己天資聰穎。”
“那是那是,大人的兒女豈能是等閑之輩。”
兩人寒暄一陣,甚是開懷。
蘇芷涵從進門起就在悄悄觀察這位付郎中,自始至終,她就沒有在這個人臉上看到不笑的時候。
“付伯伯。”她給自己倒上一杯酒,“我敬付伯伯。”說罷,便仰頭一飲而盡。
付郎中緊跟著幹了,“二小姐好酒量。”
趁著他們其樂融融相談甚歡之時,蘇芷涵假意與付郎中寒暄一個來回,緊接著便問道,“付伯伯可還記得一個月前胡玉兒的案子?”
此言一出,歡笑聲戛然而止,屋子裏驟然沉寂下來。
第九章
付郎中但笑不語,自斟自飲了一杯。再看蘇侍郎的臉色瞬間沉的比鍋底還黑,仿佛隻要她再說一句就要家法伺候了。
但蘇芷涵並不在意,父親這般的臉色她看了十多年,早就習以為常。
“胡玉兒當初是以意外失足落水致死。”
“涵兒。”蘇侍郎突然打斷她的話,“客人在這,不可無禮。”
付郎中舉起酒杯,“無妨無妨,年輕氣盛,大人別動怒,下官敬您一杯。”
兩人舉杯共飲,算是把這段小插曲揭過去了。正當二人談笑風生之時,蘇芷涵卻突然放下碗筷。
蘇侍郎餘光掃上一眼,“怎麽,這麽快就吃好了?”
蘇芷涵卻沒有半分離開的意思,“付伯伯,關於胡玉兒的案子,您可還有印象?您是依據什麽斷定她是失足落水?”
咣當的一聲,蘇侍郎手裏的酒杯重重落在桌上,震的桌上的碗碟都移了位置。
“出去。”
蘇芷涵看也沒看怒不可遏的人,依然堅持,“請付伯伯回答。”
雖然蘇侍郎的官品遠遠高於蘇芷涵,又是她的父親,既可以用官職,也可以憑長輩的地位來壓製蘇芷涵。可不管他臉色如何難看,都無法再請出家法來,隻因現在的蘇芷涵受命於聖上,且問的問題又與大理寺案件相關,他無法阻止,也沒有立場。
眼見蘇侍郎杯子都要攥碎了依舊沒有下文,付郎中放下酒杯,笑道,“大人莫要動怒,二小姐不過是依照慣例要了解清楚案子的脈絡而已,下官回答便是。”
先前無論如何都不肯多言,此時卻答應的痛快。蘇芷涵凝眉以對,等著聽他到底有何說辭。
付郎中言簡意賅的講述一番當時的過程,發現女屍的是附近賣麵人兒的一個小夥計,當時眾人圍觀,他剛好在對麵酒樓與朋友喝酒,正巧看到這一幕。憑借多年處理案件的經驗,他前往事發地點,於百姓之中看到女孩的屍身。
屍身泛白且浮腫,顯然是在水裏待久了所致,且身上並無其他痕跡,再加上有人看到過胡玉兒早上出門經過長街,之後又在河裏打撈上來一些繡品,種種跡象都讓他能夠懷疑是失足落水。再後來,案子被報到大理寺,幾乎是同一天,他便同大理寺要走了案子,再經詳細調查,確定了最終結論。
“我在事發現場,已經查看了屍首,更能得出最準確的結論,不必再費一道手讓大理寺費神。”付郎中自嘲的笑笑,“也可能是我多管閑事,引得他人猜忌。如果大理寺認為我處理的結果有問題,大可以重新查過。這以後啊,我可再也不好心管閑事了。”
蘇芷涵聽後未動聲色,她不過是簡單的詢問,並非逼供,也沒想過付郎中告訴她的是不是假話,她隻是想看看付郎中的反應。而他的反應完全符合趙寺正所言,無論是神色、語氣,還是說辭都合情合理,看似什麽問題都沒有。
但是她卻覺得付郎中的表現過了頭,當初的胡玉兒案子從發現到結案僅僅用了三日,速度相當之快。並無人給付郎中施壓,他本可以細細查過,卻迅速結案,不得不讓人覺得其中有隱情。
胡玉兒身上到底有沒有其他傷,目前也隻是憑付郎中一麵之詞。
次日,蘇芷涵到大理寺第一件事就是找趙寺正,找到人時,趙寺正剛好忙的焦頭爛額。同一時間砸下來幾個案子,雖然大理寺不止他一個寺正,但案子集中到一起,他們幾個人也有點顧不過來。
看見蘇芷涵,他就好像看見救星,“正好正好,芷涵呐,你和他們一起去調查胡老板在出事前幾天都接觸過什麽人,做好筆錄回來報給我。”
“大人。”蘇芷涵拱手道,“下官以為,胡老板這裏需要調查,胡玉兒的死因同樣需要再確定。”
趙寺正聞言停下手裏的工作,“你為何如此執著的盯著胡玉兒的案子不放?”
一些猜想在她的心裏生了根,但是沒有直觀的證據,她現在需要的是能夠證明兩件案子有聯係。目前能想到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隻有一個。
“下官再次懇請大人恩準,開棺驗屍。”
“什麽?”趙寺正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但見她的神色絕無半點開玩笑的意思,隨即站起身。
他背著手在屋子裏走來走去,猶豫半晌,“人若是沒有下葬驗屍倒是無可厚非,但人已經入土為安,再挖出來豈不是掘人棺木。再者,她也不是沒有人家的無頭女屍,雖說胡老板不在了,糧鋪的人應該也不會願意。不妥,此事再議。”
“大人!”
蘇芷涵攔住趙寺正,“下官以為,不讓其枉死才是對逝者最大的尊重。”
“但……”
見趙寺正還是猶豫不決,蘇芷涵再下一劑猛藥,“如果能連破兩案,大人勢必能為百姓讚頌,聖上嘉獎,更是被害人的恩人。名垂千史,千古流芳。”
趙寺正連連擺手,“行了行了,別給我戴高帽。”說著,他一拍案板,“好,我今日就不循規蹈矩一回!”
於是任職三載的寺正大人頭一次帶人去別人的墳。大理寺派出十二名侍衛隨二人前往城西糧食鋪子,現在鋪子裏做主的人隻剩下掌櫃的。趙寺正提出開棺的提議時,意料之中的遭到反對,不僅掌櫃的不同意,夥計們也滿腔憤慨,要不是畏懼官府,怕是能抄家夥打起來。
“大人,我們小姐才入土不足月,現在老板又不幸......叫我們如何忍心掘開她的墳墓啊。”掌櫃的說著便哽咽了。
旁邊的小夥計也跟著道,“就是啊,大人,俗話說逝者為大,是很嚴重的罪行才會被開棺掘墓的。”
糧鋪的人你一言我一語,趙寺正連插嘴的份兒都沒有。
正當混亂之際,蘇芷涵突然揚聲道,“是我提出來要開棺驗屍的。”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忽然鴉雀無聲,目光齊刷刷的集中到她身上。
蘇芷涵見狀毫無懼色,繼續道,“我懷疑胡小姐的死另有隱情,需要再驗一次胡小姐的屍身。”
第十章
眾人麵麵相覷,掌櫃的不確定的問,“這位大人的意思是......我們小姐不是失足落水,是被別人害死的?”
“很有可能。”隻要有一絲可能性就要繼續查,這是師父教導她的。
掌櫃的和幾名夥計圍在一起商量,期間頻頻抬頭打量蘇芷涵。與對待趙寺正的態度不同,她的品階相對較低,且是生麵孔,又是女子,很難讓人信任其能力。
蘇芷涵也不催促,任由他們商議打量。一盞茶的時間過去,掌櫃的終於折返回來。
“如果真如這位大人所言,小姐死因另有隱情,我們自當全力配合。不過……”掌櫃猶豫,“若是開棺後發現並無異常,怕是逝者難安。”
他們的顧慮蘇芷涵都料到了,也能夠理解,“如果開棺後證明我的猜想是錯的,我自願守靈三日,一天三炷香慰藉亡魂。”
話已然說到這個份兒上,方才還猶豫不決的糧鋪眾人終於下定決心同意開棺驗屍。
即便是家裏頭的人,也沒有誰會提出在墓地裏守靈三日的話,足以見到蘇芷涵的誠意。
他們跟隨掌櫃等人來到胡玉兒的墳墓前,猶豫不忍,糧鋪的人都轉過身去,隻聽身後響起刨土的聲音。
隨著黃土一抔接著一抔被鐵掀揚到一旁,摞其兩個小土丘,他們終於瞧見了棺木的影子。
待整個棺木顯露在眾人麵前,蘇芷涵一步上前,盯準棺蓋。
如若她猜想錯了,胡舟的案子也就少了一條線索。
棺蓋被侍衛們合力抬起,眾人也都提著一顆心想要看個結果。
一個月的時間,屍身已經散出腐臭,臉上也掛有屍斑,但好在大部分還是完好的。
趙寺正叫來掌櫃的讓他辨認是否是胡玉兒,得到確認後,他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忘了叫仵作,快派人去找夏姑娘。”
掌櫃一聽就不樂意了,“那我們小姐得曝屍多少時辰啊。”
且不說夏丹雪在哪,就算待在大理寺,現在從大理寺叫人過來也得個把時辰。
“我來驗。”
趙寺正訝然,“你?你能行嗎?”
蘇芷涵扯了下嘴角,“大人放心,簡單查看而已,用不著動刀。”
說著,她輕步上前,比那些抬棺蓋的侍衛還淡定。
觀胡玉兒的屍身,確無其他受傷跡象。蘇芷涵從頭檢查到腳,衣著平整,身上也無傷痕。
難道真的是她想錯了?
“好了嗎?”趙寺正揚聲問道。
蘇芷涵正要答複,卻不經意掃見棺木一角沾著塊指甲蓋小的黑疙瘩。她抬手敲了敲黑疙瘩,放在鼻下嗅過,隱約能聞見血腥氣。
既然胡玉兒身上沒有傷,血渣是從哪裏來的?
她沉思片刻,突然想起一種可能,將屍體翻過來查看。隻見胡玉兒的後頸上有一處紅點,仔細看過,應該是被銀針一樣的東西紮過的痕跡。
她索性拉開胡玉兒的壽衣,露出其背部,一條粗陋的長疤赫然入目。
蘇芷涵一驚,這條疤足有成年男子的手掌那麽長,傷口是直接用針線縫回去的,針腳相當醜,比納鞋底子的手法還粗糙,像一條碩大的蜈蚣蜿蜒在胡玉兒的背上。
付郎中果然在說謊,在屍體被發現到運送回刑部期間,隻有付郎中檢查過胡玉兒的屍身。她甚至都開始懷疑,付郎中當時出現在對麵酒樓到底是不是一個巧合。
棺木重新蓋上,蘇芷涵回來稟報查到的細節,不僅是糧鋪的人,連有三年辦案經驗的趙寺正都震驚了。
這個結果直接證明了付郎中有意隱瞞。
“請大人為我家小姐做主啊!”
“請大人做主!”
掌櫃和夥計們跪成一片,磕頭央求,趙寺正想將他們扶起來,可一個都不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