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寰在細微處,耐心培養他們,放手讓他們去做事。這裏沒有平民貴人,她與邢秉懿,趙瑚兒她們一樣,都擁有同樣的機會,各憑本事吃飯。


    以前韓皎恨過自己的出身,貴人娘子們,哪怕再蠢再廢物,她們照樣一輩子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


    如今她等於再次投胎,有了選擇的機會。她若是沒有抓住,做出番名堂來,就是她自己沒出息。


    這兩千多人,趙寰還沒有正式分兵,定下差使官職。若是她做得好,以趙寰的品性,肯定不會虧待她。


    韓皎走得裙擺飛舞,神色飛揚,邊走邊思索。


    賓縣對趙寰來說,本可打可不打。她進城的原因,除了練兵之外,肯定還有其他的深意。


    “請郎中?”韓皎腦子轉得飛快,腳步微頓了下,暗自琢磨:“二十一娘不是哭天搶地的人,她性子堅強,而且對自己要求非常嚴。醒轉過來之後,她從來都沒停歇過,處理各種事務,寫信派人送出去。還不忘督促看著大娘子,二娘子,三十三娘她們這些小的讀書。與她們一起開始,練習用左手寫大字,再忙都未間斷。”


    韓皎心裏有些眉目,但她不敢確定。來到前衙,見嚴郎中提著藥箱,蓬頭垢麵走了來,忙叫住了他,“你可是要去找二十一娘?”


    “二十一娘可好?”嚴郎中眉眼疲憊不堪,啞聲問道。


    韓皎忙道:“二十一娘沒事,先前還在說你太累了,要多請些郎中來,替你分擔一些。瞧你累得不輕,先去歇息一陣吧。”


    一並在隊伍中的,除了嚴郎中之外,還有另外兩個郎中。不過他們學醫不精,加之就算有他們幫忙,病人加上傷者,嚴郎中還是累得連吃口水都沒功夫。


    韓皎說趙寰要多請郎中,正好幫嚴郎中的大忙,他高興地道:“我還有些事要去見二十一娘,順便看看她可好。”


    嚴郎中不提何事,韓皎並不打聽,道別後就離開了。


    趙寰收拾了下,穿過庭院來到前衙。嚴郎中正在打量衙門審案公堂,邊打量邊撇嘴,鄙夷都快掉了一地。


    大堂的牆壁是草糊泥牆,破了幾個洞,四麵漏風。倒是堂上審案的案幾,後麵的大圈椅倒像模像樣,高高坐在上麵很有官威。


    趙寰被嚴郎中的神色逗得想笑,走上前道:“去旁邊值房吧,那裏麵好些。”


    嚴郎中呲牙一笑,跟在趙寰身後朝值房走去,道:“咱們大宋的破土地廟,都比這縣衙威風。”


    趙寰淡笑不語,推開了值房的門,嚴郎中一下傻了眼。


    值房裏的幾案,竟然全是花梨木。地上鋪著上好的花開富貴地氈,角落裏擺放著八角瑞獸青桐香爐。條案上是玉壺春瓶,矮幾上那套瑩潤的茶器,一看就是出自汝窯。


    “不倫不類,窮人乍富。”嚴郎中雖然不懂行,但也看得出這些物件的貴重,很是中肯評價。


    旋即,他皺了下眉,不解道:“這麽一個破衙門,竟然有如此多的貴重物件。金人朝堂的狗官,真是貪得無厭!可惜,這些貴重物件,都是來自大宋。”


    “這有何奇怪,管著賓縣的,是裴滿氏一族的人,他們早當這裏是自己的領地了。還得多靠他的富貴,留了值錢的東西給我們。”趙寰招呼嚴郎中坐,補充了句:“大宋何嚐不是如此,知縣知縣,能知一縣的,都了不得。”


    當了官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發財。嚴郎中向來恨貪官汙吏,罵道:“大送江山,就叫這些蠹蟲給蛀得倒塌了。”


    趙寰看了他眼,沒做聲。叫了人送水進屋,她親自用左手提起了壺,嚴郎中見狀,趕緊起身道:“二十一娘手不方便,我來我來。”


    “我在練習使用左手。”趙寰笑著拒絕了,穩穩提壺,倒水洗杯。用紗布包了茶沫,衝泡了杯清茶給嚴郎中,道:“總算有茶了,難得。我不喜歡吃茶湯,就清茶吧,你嚐一嚐,能提神醒腦。”


    大宋人喜歡喝藥湯,點茶,加了蔥薑等佐料的茗粥。對於清茶,嚴郎中比較好奇,知道趙寰想讓他好生歇一歇。


    心下感激,便接過仔細品嚐起來,道:“入口略微苦,過後有些回甘,倒也清爽。”


    吃了幾盅熱茶,嚴郎中總算歇過了一口氣,憂心忡忡說起了正事:“先前我遇到了韓娘子,她與我說,二十一娘在請郎中,前來替娘子們治病。藥倒是不缺,隻有些病症,並非用藥可醫。比如十九娘,我先前遇到了她,她好似很不對勁,看人的時候眼神發直,讓人瘮得慌。”


    趙瓔珞是趙寰的同胞姊妹,幾經淪落輾轉。最初是完顏晟,後來是完顏宗翰。等他死後,被其手底下的將領搶了去。


    這次被他們救了出來,趙寰因為忙,身體不好,隻草草與她見了一麵。


    從金國出來的娘子們,多少都有些疾病。除了身體,還有心裏。她們都與趙瓔珞情形相似,眉眼間除了麻木,最多的就是戾氣與仇恨。


    趙寰沉吟了下,道:“這件事我知道了,等下我見見她。她們心中有恨,有不甘,有滔天的委屈。這些不是一天兩天能好轉,甚至可能,一輩子都好不了。”


    嚴郎中深深歎息了聲,打量著趙寰的臉色,試探著問道:“二十一娘,你呢?”


    趙寰左手轉著茶碗,鍛煉著手的靈活性。聞言,她手上的動作微頓,側頭認真思考起來。


    到了這裏之後,趙寰並未經曆過原身,以及其他小娘子們的苦。但她的身體有記憶,在那座活死人墓裏生活過。


    半晌後,趙寰坦白地道:“也不會好吧。不過,我們過得不好,他們也休想好。”


    嚴郎中頓了下,心下佩服不已。趙寰的語氣極為平淡,但她說出來的話,擲地有聲,而且身體力行,說到做到。


    過了沒多久,趙瓔珞就來了。趙寰迎出去見禮,仔細打量著她。


    趙瓔珞眉眼生得與她有六七分相似,隻是要柔和許多,加上清瘦,看上去秀美而楚楚可憐。


    趙瓔珞垂下眼簾,回避著趙寰的視線,身體僵硬還了禮,問道:“二十一娘,你找我何事?”


    “我們姊妹好不容易見到,就找你來說說話。”趙寰指著身邊的塌幾,道:“十九娘,來這裏坐。這裏生了爐子,會暖和些。”


    趙瓔珞好似沒有聽見,走到趙寰對麵的杌子邊坐下,然後垂著腦袋,左手摳著右手已經光禿禿的手指。


    一下又一下,很快,她的五根手指頭,被她摳得開始滲血。


    趙寰盯著趙瓔珞的手,並未阻攔她。舀了幾勺糖,放在茶碗中,倒了溫水兌好遞給她,“十九娘,吃點水。”


    趙瓔珞一聲不吭,端起茶碗就喝。甜水入口,她抿了抿,終於看向了趙寰。


    趙寰對她微笑,道:“太苦了,吃些甜,會好過些。”


    趙瓔珞手抖了下,揚起茶碗,一口氣將糖水喝得幹幹淨淨。放下碗,又開始摳起了左手。片接後,她紅著眼眶,低低道:“並不好過。”


    趙寰嗯了聲,“是啊,隻能甜甜嘴,甜不到心裏去。”


    趙瓔珞眼淚滴落下來,掉進灰撲撲的粗布衫裙裏,很快就不見了。


    趙寰沒有勸,隻由著她掉淚。趙瓔珞偶爾肩膀聳動一下,無聲哭得肝腸寸斷。


    趙寰起身,放輕手腳走到架子邊去舀水擰帕子,她左手現在還不太靈活,舀水的葫蘆不小心撞到了銅盆上。


    叮咚一聲,趙瓔珞抬起頭,淚眼蒙蒙看著吊著一隻手臂,瘦得好似要被風吹走的趙寰。


    趙瓔珞再也忍不住,起身奔上前,從背後貼住了趙寰,痛哭著道:“阿娘走的時候,讓我們幾個同胞兄妹要互相照應,二十七娘在路上就沒了,她才十三歲,那些畜生......她才十三歲啊!”


    二十七娘是王貴妃所出七個兒女中,活下來最小的賢福帝姬趙金兒。在路上受盡折辱,沒能熬過去。


    趙瓔珞沒提她們的親兄趙植,哭聲中,多了幾分愧疚:“二十一娘,我也對不起你。在路上的時候,你小產了,我卻沒能看顧你一二。那些日子,我都不敢去想,你如何獨自熬了過來。如今,你不但救了我,還反過來照顧我。我以後有何臉麵,去見阿娘。”


    趙寰後背被趙瓔珞的眼淚濡濕,直透進心裏,又沉又酸痛難當。


    放下葫蘆,趙寰轉過身,輕撫著趙瓔珞的肩膀,寬慰她道:“這些不怪你。真不怪你,當時你自顧不暇,誰都不容易。如今,這些都過去了......”


    “過不去!”趙瓔珞突然拔高了聲音,厲聲打斷了趙寰的話。她腳步飛快,在屋子裏如困獸般打轉,呼吸沉重,不斷尖聲道:“過不去!這些畜生,畜生!”


    趙寰望著陷入瘋狂的趙瓔珞,眼睛漸漸濕潤。


    她們在命運的車輪上,一直不斷向前。出生,成長,賜婚。到了分叉口,絲毫不給她們選擇的機會,直接推向了深淵。


    “十九娘,你想不想報仇?”趙寰抬頭,眨回眼裏的淚,問。


    趙瓔珞腳步微頓,猛地回頭看向趙寰。眼裏炙熱的恨,連著她蒼白的臉一同泛起了不正常的紅,咬牙切齒道:“我活著的每一天,都想著要報仇!我恨不得將金人千刀萬剮,將趙佶趙恒趙構,朝堂上那群狗官,全部千刀萬剮!”


    趙寰怔了下,含淚笑著道:“好。你好好養著身體,吃好睡好。過兩天,我就帶你去報仇!”


    大張旗鼓請郎中的消息傳出去,陸陸續續有近十個郎中前來應差。


    對於探子,趙寰早就布置好,由著他們診治,打探預備好給他們的消息。


    趙寰的手臂也被他們診斷過,每人皆搖頭,稱她手必廢無疑。


    除了請郎中,還有些被金人擄來的大宋百姓,聽到消息後,拖家帶口前來投奔。


    賓縣空前的熱鬧,林大文與刑秉懿,韓皎等人,忙著登記錄入名冊,接待安置。


    另一邊,趙寰領著選出來的射箭好手,加上與趙瓔珞情形相似的小娘子們。共計近五百人馬,悄無聲息離開賓縣,朝大都方向疾馳而去。


    趙寰分了一半兵馬在大都,由祝榮負責領兵,救回餘下的近百人。她則帶著其他剩餘的兵馬,前去了五國城。


    五國城比賓縣還要荒涼,他們一路抄小道,摸到離城一裏地處,都無人發現。


    天色已晚,斥候已前去探具體情形,趙寰他們尋了僻靜之地,紮營休息。


    斥候探到消息回來,稟報道:“回二十一娘,土城牆約莫半人高,城門處有金兵把守,每半個時辰換值。我趁黑摸到偏僻處,翻牆進去在外圍打探過一番。可惜天氣太冷,兵丁都在氈帳中,看不出來具體有多少人。數了下氈帳,估摸著有近五百的兵力。”


    金人中不乏聰明人,趙寰不怕他們聰明,就怕他們不聰明。


    按照聰明人的想法,他們會直接趕回汴京,去秦嶺或者淮河一線,有大宋軍隊駐紮的地方。與大宋軍隊會師,由他們護送回大宋。


    而金人的各路軍,眼下正在與大宋作戰。他們隊伍中小娘子多,車馬不足,行駛得緩慢。


    如今她這個領頭人物,如今還斷了手臂,無法再繼續上陣打仗。


    待金兵回程,便能順手將他們收拾了。說不定還能拿著他們,再次羞辱,或者敲詐大宋一筆。


    另外的一種做法,就是派兵前來追捕圍剿他們。拿趙佶他們來威脅趙寰投降,以孝道以及忠君來鎮壓她。


    最次,拿趙寰去換趙佶,揚言隻要交出她,便能放過其他人。


    以她的一命,換取其他幾千人的命。她這個主心骨一去,他們也就散了。與每個地方的各種反抗一樣,被血腥鎮壓下去。


    他們萬萬想不到,趙寰能與他們豪賭一場,敢在此時還能殺個回馬槍!


    趙寰不給他們任何一種機會,隊伍不斷壯大,她的喜悅與壓力並存,糧草是橫在她麵前最大的難題。


    她一路急行軍,就是要趕在他們捉趙佶之前到這裏,順手搶糧食與兵器。


    趙佶活著是恥辱惡心,死了又便宜他。趙寰還沒考慮好,是將他或者趙恒,隨便捉一個,扔回趙構身邊。讓他們去狗咬狗,互相猜忌殘殺。


    或者,將趙佶殺了,將他的屍首弄到大都亂葬崗前,跪在那裏贖罪,


    以少對多,對這一仗,趙寰並不擔心。殺個金兵措手不及是一回事,主要是這群已經快在瘋癲邊緣,恨意凜冽的娘子軍們。


    她們不怕死,能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趙寰掃過氈帳內殺氣騰騰的趙瓔珞們,道:“先用幹糧歇息,待子夜時分,隨我前去殺金賊報仇,搶了他們的糧食兵器馬匹,救回我們的同胞親人們!”


    趙瓔珞眼神沉沉,問道:“二十一娘,這些親人們,可包含太上皇他們?”


    第39章


    春日的雨, 下到了汴京時,就隻些微潤濕了一層塵埃。


    天還陰沉著,灰色的雲朵飄過, 壓抑得令人心煩氣躁。


    眼見就要開始春耕, 若雨下不透, 莊稼收成不好,原本苦的百姓,將會雪上加霜。


    “東家, 東家!”幕僚李齊鳴從外麵提著長衫下擺, 急匆匆走來,喊住了正欲轉身回屋的辛讚。


    辛讚停下腳步,回頭看去, 眉心的紋路更深了,道:“何事這般慌亂?”


    李齊鳴緊張四望後,探頭過去, 低聲說了句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靖康之恥後的帝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映在月光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映在月光裏並收藏穿成靖康之恥後的帝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