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寰將國書遞給薑醉眉,問道:“你們對議和,可有什麽想法?”


    薑醉眉接過國書看了,她向來犀利,罵道:“臉皮真是厚,還敢提出要求,雙方劃定邊關,以後互不侵犯。咦,怎地又變得要臉了,給歲幣不能聲張?”


    趙開聽到錢,立刻抬起了頭,道:“歲幣?!這可太好了!”


    薑醉眉將國書遞給趙開,不客氣道:“我知曉趙相成日為錢糧犯愁,但這歲幣你可別亂伸手,誰要與他們劃定邊關,他們不配!我同意趙將軍先前的意見,幹脆打過去,看他們還嘴硬!”


    嶽飛謹慎地道:“我們的戰船稀少,能打水仗的兵力不足。南邊調了各路兵馬,趕往襄陽支援。薑院事先別動怒,得三思而後行。”


    薑醉眉悻悻不做聲了,她倒不是怕南邊的兵馬,而是她親眼目睹過戰後的百姓慘狀。打爛容易,恢複卻太難。


    韓晈與她一起在興慶累死累活,如今隻有打仗前一半的熱鬧。


    鄭氏歎息道:“南邊如今可給不起歲幣,隻能向百姓加賦稅。”


    趙寰思索了下,道:“南邊不缺聰明人,多處靠海,有了海貿,他們不會缺錢。但海貿這一塊,錢來得沒那麽快。管這一塊的度支使,品性是一方麵,必須得精通天下財賦,有遠見卓識,這種官員可不好找。算了!”


    南邊的百姓與民生,就是令她投鼠忌器的玉瓶兒。趙寰怏怏歎了口氣,“歲幣由他們拿工匠來抵吧,到了北地,這些工匠也能發揮所長。”


    屋內眾人說了自己的看法,趙寰認真聽著,最後道:“南邊向北地稱臣,封趙構為昏德候。不管他領不領,北地以後都以昏德候稱呼他。”


    昏德候,比趙佶的昏德公,還要低一個品級!


    薑醉眉撫掌大笑,撇嘴道:“昏德將軍就夠了,他不配為侯......算了,他擔不起將軍這個名號,倒辱沒了將軍。”


    趙寰繼續道:“南邊的賦稅政令,與北地一樣。當然,他們肯定要反對,北地最後的底線是,南邊必須允許娘子們參加科舉。其他部分,加上裏麵的細節,整理成冊之後再酌情修改,爭取這幾天就出發。”


    南邊那些勇敢的娘子們,她們懷著一顆火熱的心,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前進,試圖尋找到出口。


    不管她們行不行,能走到哪一步。趙寰願意給她們強行劈開一條道,一線光。


    嶽飛沉吟了下,主動請纓道:“趙統帥,我願去南邊,定會好生完成這次差使。”


    趙寰笑著搖頭,嶽飛太君子了,君子很難鬥過小人。


    秦檜一係流放到嶺南,前世,嶽飛慘死大理寺獄中,家人流放到嶺南。


    這次,嶽飛該親自前去了結此事。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不僅僅是為了他自己,還有因著他,一同被殺害的張憲,為他聲張正義,受到牽連的那些官與民。


    趙寰道:“等下我另外有件事情交給你,這件事,必須你去做。”


    嶽飛忙應了,趙寰看向了薑醉眉,笑眯眯道:“薑院事,這次由你領著娘子使團前去臨安,讓南邊的那群人開開眼,順道給那邊的娘子們鼓舞下士氣。”


    殿內眾人都呆了呆,薑醉眉那封霸道的休書,天下聞名。


    趙瑚兒哈哈大笑起來:“妙,實在是妙!薑院事,你去最好不過了,隻需往那裏一站,任趙構臉上的皮再厚,都得被你給一層層扒下來!”


    第106章


    今年江南的冬日陰雨天氣少, 隻早晚冷些,太陽出來以後,明亮又暖和。


    雖說天氣好, 因著朝堂之上不太平, 官家病倒, 權貴人家都大門緊閉,連冬至都過得冷冷清清。


    北地使團來臨安消息一出,南邊仿佛是平靜的湖泊下, 深潛了一隻巨大的猛獸, 表麵看不出異樣,底下卻暗流湧動。


    各府將大門看得更嚴了,生怕家中不肖子弟出去, 說錯話惹出了麻煩。


    洪夫人一貫在卯時末到是,前去花廳,聽管事們上前回話領差。忙活了一陣, 她看了下滴漏, 吩咐洪娘子:“你親自去小娘子的院子走一遭。”


    今日北地使團會到臨安,洪夫人早就無數次嚴令,所有人都不得出府, 前去湊熱鬧。


    下人們不敢違了主子的命令,惟張小娘子淘氣不服管教, 洪夫人尤其放心不下。


    洪娘子大步來到了張小娘子住的院子, 門房婆子迎上前見禮, 她隨意點了下頭,問道:“小娘子可起來了?”


    門房婆子回道:“小娘子還歇著呢。”


    張小娘子歇得晚, 起得晚。洪娘子沒再多問,繞過影壁, 直接從庭院中間穿過,來到了正屋廊簷下。


    正屋大門半掩著,門簾擋住了屋內,洪娘子掀起門簾,探頭朝裏麵看去。


    屋內窗簾垂下,一片昏暗。洪娘子不禁淬了句梧桐躲懶,主子不起,她竟然也跟著睡起了懶覺。


    洪娘子放輕腳步,掀簾進入了正屋,朝東邊臥房走去。臥房用屏風隔成裏外兩間,外間擺著長案軟塌,平時張小娘子在此讀書午歇,值夜的婢女晚上也歇在此。


    軟塌上空蕩蕩,洪娘子愣了下,趕緊走到臥房門口,撩起垂帷簾朝裏麵看去。


    床幃垂下,她遲疑了下,到底心下不安,上前悄然掀起了帷帳一角。


    床榻上的被褥淩亂堆著,哪有張小娘子的身影?


    洪娘子哎喲一聲,揚聲叫了幾聲梧桐,無人回答。


    “這死蹄子!”洪娘子罵了幾句,趕緊跑回花廳去跟洪夫人回話了。


    洪夫人聽到張小娘子不見了,頓時臉色一變,咬牙道:“張嬌娘!這個不省心的,定是出城去看熱鬧了。快去備車馬,去將大郎二郎從衙門裏叫上,去將她給我一起捉回來!快去!”


    洪娘子忙吩咐婢女準備車馬,洪夫人轉了一圈,一拍額頭,趕緊叫住了她:“回來!哎喲,我竟然昏了頭,大郎二郎哪走得開。你多叫上幾個粗壯些的仆婦,快去!”


    張大郎張二郎恩蔭出仕,一人在禮部,一人在禁軍班值當差,要迎接北地使團,定忙得不可開交。


    洪娘子被洪夫人指揮得團團轉,點了幾個孔武有力的仆婦,坐上馬車出了清河郡王府的巷子,行了不到半裏路,馬車就再也無法前進。


    洪夫人掀開車簾,朝外看去,街上車水馬龍,全是奔著城門而去。


    洪娘子下了馬車,走出去打聽了一圈,上了車來,忐忑地道:“夫人,小的問了好幾人,他們全是聽說北地使團今日到了,趕著去看熱鬧。從城門口到驛館,道都被擋住了,府衙的捕快,禁軍班值在往回趕人呢。”


    洪夫人神情凝重,這些百姓哪是看使團的熱鬧,而是要看當今官家的熱鬧。


    使團領頭的,可是薑醉眉!


    那封駭然聽聞的休書,天底下無人不知。當今官家還在潛邸的妾室,眼下搖身一變,成了北地前來與南邊朝廷議和的使節。


    南邊朝廷非但不可翻臉,還得以大禮相迎。


    簡直比瓦子戲班子的大戲,還要熱鬧精彩百倍。


    洪夫人心裏湧起滑稽的念頭,幸虧官家已經中風。看到薑醉眉立在麵前,倒不用再次被氣得仰倒過去了。


    洪娘子幹巴巴寬慰道:“夫人,小娘子向來機靈,再說這般多人,法不責眾,朝廷總不至於拉下臉,與一個小娘子計較......”


    朝廷早已沒了臉,連洪娘子這般的下人都看不下去。


    自己軟弱無能,被一群女人欺負到頭上,可怪不得誰。


    洪夫人一時沒有做聲,洪娘子終是見識淺薄。張俊守襄陽,襄陽被“震天雷”炸開了,朝廷沒本事抵擋,但他們擅長找替死鬼。


    清河郡王府烈火油烹,對張俊的彈劾堂劄子,隻怕禦前都堆不下了。


    洪夫人無可奈何放下車簾,道:“你讓幾個機靈些的,擠進去打探一下。若是見到小娘子,就將她帶回來。算了,人多,落到旁人眼裏,倒顯得刻意了。”


    洪娘子忙應了,跟著前去安排,洪夫人回了清郡王府。


    馬車行駛進王府的巷子,不見了街頭的喧囂,日光透過樹蔭灑落在院牆與青石地麵上,幽靜而安寧。


    洪夫人有些恍然,她好似被隔絕在了清河郡王府高聳堅固的院牆內,外麵已經天翻地覆,她則被遺忘在了此地。


    從臨安城門蔓延出去的官道兩旁,站滿了看熱鬧的百姓,官兵緊張地來回巡邏,生怕出了差錯。


    平時送行歇息的八角長亭,四周用帷幔圍了起來。趙鼎胡銓等官員等候在內,不時歎一口氣。


    亭子本來狹窄,趙鼎不時走來走去,胡銓看得眼暈,勸道:“趙相稍安勿躁,該來的總會來。”


    趙鼎停下腳步,轉身看向胡銓,他倒沉著,跟沒事人般。趙鼎一個旋身,不再看他,右手背拍在左掌心,繼續歎道:“陣仗鬧得這般大,如何能向官家交待啊!”


    胡銓很是不客氣,道:“如今還要臉麵,實屬掩耳盜鈴。眼下大計,當以安穩為上。”


    先前他們本不準備出城迎接,隻在驛館等候。商議了許久,最後邢秉懿據理力爭,定下出城迎接的決定。


    既然已搖尾乞憐,就別裝腔作勢。南邊變成如今的模樣,朝臣們也該反省。


    趙鼎哪能不懂胡銓嘴中的道理,北地這次派遣來的使節,以薑醉眉為首。


    殺人誅心,殺人誅心呐!


    趙鼎還有重擔憂,邢秉懿曾叮囑過,既然北地來的全是娘子官員,切莫在背後使出些見不得人的陰私手段。


    使團的娘子們,上馬能提刀殺敵,下馬能治國安邦。薑醉眉從武將轉為地方一路的轉運使,能穩定收複的西夏興慶等州府,斷不能拿她當尋常的娘子看待。


    趙鼎憂心忡忡道:“老胡,你看外麵,全臨安的百姓都出來看熱鬧了,到時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出來惹出亂子,該如何是好啊!”


    那些與他們政見不同的朋黨,沒準會在背後使陰招。胡銓思及此,下意識皺起了眉,片刻後便放下了,坦然道:“沒法子,如何能防得住。先且看著吧。”


    趙鼎正在發愁,“來了,來了!”禮部的郎中大步來到亭子口,拱手見禮,隱隱激動地道。


    先前還巍然不動的胡銓,蹭一下站起了身,理官袍整官帽。


    趙鼎看到胡銓的動作,不由得暗自白了他一眼。


    感情先前的鎮定自若,全是裝腔作勢。


    趙鼎率先走出了亭子,日頭底下,一隊車馬逶迤而來。


    百姓激動不已,張小娘子與幾個同伴擠在最前,一起探頭看去。


    張小娘子哇了聲,興奮得話語都打結:“她們來了!她們來了!”


    楊臻娘也張圓了嘴,眼裏的光芒比太陽還要熱烈,喃喃道:“小娘子,你說得對,我們的錦衣玉食,相比起來,就是一團汙泥。真是威風啊,我也要像她們這樣!”


    幾個娘子們彼此對望,眼中有淚。


    聽說北地使團到南邊,她們就聚在一起商議,如何能向北地使團求幫助。


    不過,府裏管得嚴,她們互相約定好,千萬別輕舉妄動,各自在府裏埋頭苦讀,做好萬全的準備。


    沒有先生教導,她們想方設法,找來了曆年來的科舉考卷,將所有的考試題目,都做了一遍。


    科舉考試內容不斷變化,到如今,南邊朝廷的科舉,分為經義,詩賦兩科取士。


    經義進士考經義,論,策;詩賦進士考詩賦,論,策。經義從以前的九經,改考《詩》、《書》、《易》、《周禮》、《禮記》六科。“注”


    拿到科舉試卷,從頭到尾做完一遍,張小娘子與楊臻娘她們,抱頭痛哭了一場。


    她們學詩詞歌賦,也懂朝政大事。所謂的策論與治國之道,她們與其他考生都一樣,考試之前,皆無實際治理一方的經驗。


    但他們能揮斥方遒,為何她們不能?


    為何娘子們不能入學堂讀書?


    這麽多年來,科舉的門,為何不敢對娘子們打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靖康之恥後的帝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映在月光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映在月光裏並收藏穿成靖康之恥後的帝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