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
穿成靖康之恥後的帝姬 作者:映在月光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史大夫猶豫了下,道:“不若,答應了北地的議和?””
邢秉懿眼神比寒冰還要冷幾分,道:“可,先將你族裏的男兒,全部送去廬州!”
禦史大夫臉色大變,血湧上頭,手持笏板上前,一頭就要朝柱子上撞去。
李光恰好站在了他身邊,手忙腳亂拉了他一把,他才沒能撞上去。
禦使大夫跌坐在地上,慟哭道:“太後娘娘,北地此舉是要臣等斷子絕孫,要滅了臣等全族的香火。太後娘娘,臣寧願一死,也萬萬不敢答應啊!”
朝臣們想到自己的兒孫們,一起上前疾呼:“臣寧願自己身死,請太後娘娘收回成命!”
一群廢物,若是可能,邢秉懿巴不得將他們統統送去北地!
邢秉懿垂眸,掩去了眼裏的狂躁,冷聲道:“要是北地兵繼續南下,一旦攻破了徽州,臨安危矣!百姓不能亂,按照我先前的旨意,先安撫住百姓。調京畿周圍的禁軍,全部奔赴徽州迎戰。”
樞密副使楞道:“調走臨安周邊的禁軍,那臨安如何能守得住?”
邢秉懿道:“徽州城破,下一城就是臨安。守不住徽州,也護不住臨安!”
這倒也是,開始還在爭鬥不休的朝臣,生怕家族男丁被送出去,邢秉懿點到他們去領兵作戰,沒人再敢有反對意見。
退朝後,邢秉懿留下了李光與趙鼎,前去朵殿議事。
進了殿,黃尚宮奉了茶上來,領著伺候的宮女小黃門退了出去,親自守在了殿門前。
李光與趙鼎見狀,隻眼觀鼻鼻觀心端坐著。
邢秉懿見他們事不關己,將那股衝到頭頂的憤怒,暫且按耐了下去,直言不諱道:“以前我著實沒料到,北地兵根本無需打下南邊所有的州府,隻直取了臨安,其他州府便會跟著投降。南邊朝廷危矣,你們是朝廷的肱股之臣,還得有勞你們出策出力了。”
李光歎息一聲,道:“太後娘娘,去年冬日,北地滅了西夏與金國,朝堂上許多人都一口咬定,北地是在虛張聲勢,眼下已經得到了證實,他們就避而不談了。北地的“震天雷”,威力無窮,城牆阻擋不住,守城的兵將,也無法與北地兵一戰。再者,民間的百姓,皆喜氣洋洋迎北地兵,私底下幫著他們。太後娘娘,臣還是那句話,與北地打起來,不過是勞民傷財罷了。”
北地的“震天雷”,邢秉懿收到了詳盡描述。雖想象不出來究竟是何物,她卻清楚明白了一件事。
趙寰這幾年在北地,看似無甚大動作,實則將大半的精力,投入到了兵將與火器營上。
以前她以為,趙寰得罪了南邊所有的權貴,麵對著他們聲勢浩大的反對,她輸定了。
如今看來,自己的那些篤定,顯得尤其可笑。
任由他們有萬般的計謀,在麵對強大的兵器與精兵時,全都不堪一擊。
邢秉懿如何能甘心,她搭在塌幾扶手上的手指,用力得漸漸泛白,消瘦麵容上的青筋,看似要砰一聲裂開,道:“李相的意思是,要答應北地的條件,與他們議和了?”
李光道:“非也,太後娘娘清楚,北地並非為了議和,他們是一心要拿下南邊。臣說句不該說的話,這些男丁送給北地,於北地來說並無半點好處,更無用處,不過是羞辱朝廷罷了。”
趙鼎沉默半晌,開口道:“襄陽廬州打仗後,死傷者大多是官員士紳。州府的官員,除了死傷,九成被驅逐,全部換成了北地朝廷派來的官員。”
北地在前幾年科舉所取之士,派往了各州府學習。幾年過去,他們全部成長了起來,填補了南邊官衙的空缺。勤學苦幹的官員,很快穩定住了局勢。
謀定而後動,趙寰早已提前布好了局,她的野心,乃是一統天下。
天下啊!
想要取可沒那麽容易,邢秉懿神色猙獰了下,道:“詔令各路兵馬,拱衛臨安。朝廷是生是死,端看這一戰了!”
李光與趙鼎麵麵相,無奈答應了下來。走出朵殿,外麵天光晴好,春風不解風情,惠風和暢。
與朵殿一牆之隔的園子裏種了香欒,潔白的花朵被風吹送到朵殿的青石地上,橘香濃鬱撲鼻。
趙鼎彎腰拾了幾朵花在手中,連著歎了好幾口氣,道:“光開花不結果啊!李相,我這心裏沒底,總覺著,沒幾人能應詔。”
李光心知肚明,北地兵打到廬州府時,徽州府按兵不動,且作壁上觀。他沒直麵回答,敷衍說了句可不是。
趙鼎急了,道:“李相,老李,在這個時候,就別與我打馬虎眼了。北地打的是官,是官!到時候,你我都跑不了!”
李光神色坦然,道:“我問心無愧,何須懼怕。”
趙鼎愣了愣,旋即跟著光棍起來,道:“我也沒做虧心事,怕甚!隻有件事,我無論如何都想不通。北地明知提出此等條件,無論真假,都得罪了南邊朝廷全部達官貴人。誰能不心生忌憚,舍得將家中的男丁都送出去抵債,哪怕是北地待他們客客氣氣,傳出去名聲也毀了。”
李光默然片刻,道:“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年朝廷將帝姬嬪妃平民女子送出去的時候,可是爽快得很。北地就是要撕破朝堂上男人虛偽的嘴臉,借此提拔女人上位。你可還記得當時的開封城,整座城裏,都響徹著淒慘的哭聲,妻離子散......”他的話一下堵在了喉嚨,長長哽咽了下。
“不過幾日,送到金兵營寨的小娘子,就生生被折騰死了千餘人。千餘條活生生,不過十餘歲出頭小娘子的命呐!老趙,我這些年來,夜裏總是睡不安穩,經常做噩夢,夢見她們在哭。男兒上戰場打仗,死了那是捐軀報國。同胞被淩.辱至死,他們卻隻字不提,權當沒發生過。才幾年光景,他們都忘了,北地已經兵臨城下了,他們還在忙著爭權奪利。我覺著沒勁得很,打算辭官回鄉頤養天年去。”
李光慘笑連連,趙鼎跟著神色亦黯然下來:“北地看不起南邊朝廷上下的官員,肯定會部肅清了。也好,就照著南邊這副模樣,哪怕是苟且幾年,遲早都會滅亡。老李,你說,那些娘子們,何時變得這般厲害了?”
“以前我也想不通,近些時日,我沒事就琢磨。”李光想起張小娘子,不禁微微笑了起來,道:“鄉下人家種地,男主外女主內,由男人下地耕種。婦人遇到插秧收割農忙時節,同樣得下地。待忙完一整天回到家中,男人等著婦人做好飯端上桌,吃完就能去歇息。婦人則煮飯收拾,養蠶桑者,還得喂蠶,織布。城裏的世家大族,婦人在後宅理事,沒點本事,可理不清楚後宅的事情。家貧者,要計算著柴米油鹽的價佃。家中富裕者,一年到頭忙著人情世故往來,送節禮年禮,置辦筵席,請吃酒瑣碎事情一大堆,還不能有錯誤,免得失了禮數。朝堂衙門好些官員,平時辦那點差使,辦得還讓人看不上。老趙,咱們得承認,娘子們不是突然就變得厲害了,而是她們一直厲害。隻以前被壓著,被埋沒了。”
趙鼎神色怔忪,道:“我聽說北地的張浚致了仕,他夫人出任甘州轉運使,跟著去隨妻了。”
李光道:“張浚是有自知之明,給其妻讓路呢。北地起初需要人才的時候,他得了相位,那是天時地利人和。北地如今人才濟濟,他就不合時宜了。任氏定有過人之處,有入主中樞的機會。以後夫妻雙相,也是一門佳話。”
趙鼎頓了頓,向身後的福寧殿看了眼,道:“究竟起來,南北兩地爭奪天下,都是女人在爭,跟咱們這些男人沒甚幹係。唉,太後娘娘要爭,她如何能爭得了。南邊連個像模像樣,能帶兵打仗的將帥都找不出來了。”
夜幕降臨時,一頂軟轎從大內悄然出去,到了韓世忠府上。
第123章
韓世忠與梁夫人早早用完了晚飯, 坐在一起吃茶消食。明日一早,他們要搬到臨安西郊莊子去住,梁夫人放心不下, 放下茶盞起身去清點行囊。
韓世忠端著茶盞, 翹著二郎腿看熱鬧, 笑道:“莊子裏什麽都不缺,菜蔬糧食皆可以自己種。餓不著,你擔心甚, 都忙庫了好幾日, 快過來坐著歇口氣吧。”
梁夫人白了他一眼,嗆道:“你會種地,還是我會種地?再說, 我是去看兵器。這宅子得還給朝廷,以後賜給別人,拉下就沒了。”
韓世忠被升為樞密使, 看似升官, 實則解了他的兵權,神色不由得黯然了幾分,長長歎道:“刀槍應當都生鏽了。”
梁夫人見他心情不好, 便沒再多嗆他,轉身朝外走去。
這時, 管事提著長衫下擺, 急匆匆跑上前, 緊張地道:“夫人,郡王爺, 太後娘娘駕到。”
屋內的韓世忠愣了下,虎背熊腰粗壯的身子, 以不可思議的靈活騰空而起,一溜煙奔出屋,道:“我得病了。夫人你見一見。”
梁夫人本來也在怔忪中,反倒被韓世忠逗笑了,嗔怪地道:“站住!你給我回來!”
韓世忠馬上停下了腳步,鬱悶走回來,煩躁地道:“見吧見吧,唉!”
邢秉懿既然親臨,裝病是裝不過去了。
梁夫人與管家一起往外走去,韓世忠見狀,隻能耷拉著腦袋跟了上前。梁夫人回頭,他馬上挺直了身,打起精神,臉上堆滿了僵硬地假笑。
梁夫人看得好笑,無奈且隨了他去。到了大門邊,韓世忠吩咐管事開正門,躬身肅立。
軟轎停下,黃尚宮扶著邢秉懿下來,她穿著常服,對著見禮的韓世忠與梁夫人抬手,親切地道:“郡王爺與夫人快快請起,貿然登門打擾,實屬唐突了。”
韓世忠忙道不敢,側身將邢秉懿迎進正廳。管家上了茶,梁夫人親自前去接過,低聲對管家道:“太後娘娘微服私訪,你且去叮囑好府裏的下人,不許亂嚼舌根!”
管家忙應下,梁夫人端了茶盞上前,恭敬地道:“太後娘娘請吃茶。”
邢秉懿頷首道了謝,她坐在上首,韓世忠坐在右下首,便留梁夫人坐在了桌下首,含笑打量著,誇讚道:“這些年少見梁夫人進宮,真是威武英氣不減當年。”
梁夫人不喜宮宴的繁文縟節,加之她出身營口歌伎,貴夫人言語之間,經常拐著彎奚落,她便經常稱病不願進宮。邢秉懿這般一說,不免尷尬了起來。
邢秉懿笑道:“我也不喜歡宮宴,一年到頭來,各種節慶筵席不斷,真是能累死人。你看我頭上的白發,大半都是筵席累的,換作我是梁夫人,也得找借口不進宮。”
梁夫人怔楞住,頗為意外看向韓世忠,見他濃眉微擰,看上去同樣一臉茫然。
邢秉懿眼眶漸漸泛紅,苦笑著道:“夫人自小命運多舛,受家族連累,被沒入教坊司,成了官妓。我是受國破家亡之苦,被送入了金賊營寨,受盡了折辱。梁夫人所遭受的磨難,與我比起來,各有各的苦罷了。朝堂與民間私底下對我的編排,我都清楚得很。我們都是女子,被人拿來編排,鄙夷,譏諷。以前我憤怒過,後來轉念一想,世情如此,且隨他們去吧。”
梁夫人聽得心情很是低落,自小家道敗落之後,雖說她始終不屈不撓,努力上進。到底身為官妓,如飄零的浮萍,無依無靠,常常被送去伺候達官權貴。遇到君子斯文些的還好過,多遇到的,則是粗魯下作的男人,每每令她生不如死。
幸虧後來遇到了韓世忠,可他早已有妻妾。她就算再有本事,起初亦隻能委身為妾,遭受過無數的冷落與白眼。
邢秉懿在金兵營寨的遭遇,梁夫人不敢去深想。望著她白了的頭,難得生出了一絲惺惺相惜來,難過地道:“這些年來,太後娘娘辛苦了。”
邢秉懿故作堅強,擠出了絲笑,道:“我經常想,哪怕是前世造了再大的孽,也該贖清楚了,以後定會變好,梁夫人也當如這般想,你與郡王爺,夫妻和美,眼下是熬出頭啦。何況梁夫人以前英勇聰慧,我除了佩服之外,還很欣慰。我們這些女人啊,總算有不甘於命之人,哪怕深陷泥潭,也能再次立起來。”
梁夫人拿帕子蘸去眼角的淚,心有戚戚焉道:“可不是,太後娘娘比我厲害,聽說以前也打過仗呢。”
邢秉懿神色向往,似乎在回憶以前,道:“是打過幾次,我身子不好,後來就去做了些文官的差使,不能與梁夫人比。梁夫人這些年在府裏,應當也懷念曾經在戰場的時日吧?我哪怕身子不行,隻要想起打仗的時候,依舊會心潮澎湃。”
梁夫人眼神一亮,激動地道:“在後宅的日子,安穩歸安穩,終是太過無聊了。我時常想著,能出去做些事才好。”
韓世忠起初以為邢秉懿前來,是要找他出山領兵抵抗北地正義軍。誰知邢秉懿到了之後,一句話都沒與他多說,反而與梁夫人訴起了衷情,他被完全冷落在了一旁。
對於北地的趙寰以及一些政令,韓世忠有些支持,有些不認同。他看到北地兵使用的“震天雷”的威力,便清楚兩地實力懸殊過大,南邊召集全部的兵力抵抗,不過隻能拖延些時日罷了。
韓世忠以前再想領兵打仗,看清楚局勢之後,就打定主意絕不摻和進去。加之朝堂上那群文官又令他討厭得緊,幹脆告病辭了官。他神色探究,在邢秉懿與梁夫人身上來回打轉,插話道:“不知太後娘娘親臨,所為何事?”
邢秉懿歎了口氣,看向韓世忠,道:“經過了金賊破我河山,我相信文能定天下,卻無法相信,文能守天下。官家尚年幼,我的身子不好,不知還有幾年能活了。郡王爺國士無雙,英勇過人,我想將官家托付給郡王爺。請郡王爺做官家的太傅,教官家如何排兵布陣,領兵打仗。”
韓世忠萬萬沒料到,邢秉懿非但沒提讓他領兵打仗之事,卻是前來托孤,請他重新出山,出任官家帝師。
帝師比起宰相的官職更炙手可熱,一旦官家親政之後,韓氏一族的富貴,至少會再綿延一朝。說不定,他還能被封為親王,或世襲罔替。
邢秉懿沒等韓世忠回答,轉眼看向梁夫人,眼眸裏迸發出激昂的神采,聲音不高不低,真摯而熱烈:“北地攻破廬州,徽州應當很快會失守,常州府則是守護臨安的最後一道關口。我想請夫人領兵守衛常州,我會親自前去督戰,與夫人一起馳騁沙場!此次一戰之後,以後大宋的兵馬大元帥之位,就交給夫人了!”
梁夫人神情震動,難以置信看向韓世忠,兩人皆一時相顧無言。
*
廬州自古以來富裕,被北地兵攻破之後,與襄陽那樣,若不是還在修葺的城牆,半點都看不到打過仗的痕跡。百姓喜氣洋洋,到處泛發著勃勃生機。
嶽飛一路過來,看到與大都截然不同的景象,難以掩飾的高興。
廬州府共有七道城門,嶽飛從拱城門進去,沿著正中寬敞熱鬧的正街,一路直到府衙。
趙寰難得沒在前衙處置公務,在後衙的花園裏,研究那幾顆茶樹。
嶽飛被周男兒領著前去,看到趙寰正在摘茶葉嫩芽,他頓了下,上前見禮,笑道:“趙統帥好雅興。”
趙寰將茶葉扔在竹籃裏遞給周男兒,招呼嶽飛坐,道:“嶽樞密使辛苦了,來,你嚐嚐廬州的茶。聽說這茶葉極為稀少,在清明前采摘,稱為明前茶。先前我采的茶葉,隻能算作雨前茶了。”
嶽飛見茶盞裏,碧綠的嫩茶葉隨著水起伏,茶綠杯白,隻一看就令人心曠神怡。他端起茶盞嚐了口,坦白道:“聞起來有股子清香,隻我吃不出好壞,覺著這茶水淡了些。”
時人慣吃各種擂茶,茶湯,味道濃烈。嶽飛跟著趙寰一起,學會了吃清茶。但他的清茶要放大半杯茶葉,衝泡得極濃,吃起來都發苦了。
趙寰哈哈笑起來,道:“明前茶采摘頭茬最嫩的茶葉,吃起來是淡了些。茶葉貴,頭茬的茶葉,更是一茶難求。遇到雨水多了,天氣幹旱,明前的茶葉,就得賣出天價。”
嶽飛深知趙寰並不講究吃穿,哪有閑功夫琢磨茶葉好壞,定是為了廬州府的民生。
趙寰道:“廬州富裕,南邊朝廷盯著廬州府的賦稅,差點沒將廬州府上下的地都刮走一層。廬州府現在就是表麵光鮮,內裏都被掏空了。建康,平江,揚州等地,恐怕皆如此。不然,朝廷哪來的賦稅,養活那麽多的官員,皇親外戚,各地的廢物兵丁。”
嶽飛聽說了趙寰在襄陽撤兵的舉動,他不禁拱手,感慨地道:“趙統帥真是不容易,那些兵丁十足混混無賴,成日惹是生非。當年我真是被氣得不行,想盡辦法才將他們降住。”
趙寰無奈歎氣,道:“沒法子,大宋就是一艘破船,到處都是漏洞。與其修補,不若造一艘新大船。”
南邊的兵雖弱,但官員卻全身長滿了心眼,極難對付。比起打西夏金國,要難上百倍。
嶽飛以前在南邊時沒少與他們打交道,能深刻體會趙寰的難處。她幹脆不破不立,更不惜會被文人寫成暴君,也要將腐朽的衙門官員,統統換掉。
換掉官員容易,留下一堆爛攤子,還得趙寰去收拾。
趙寰看著那幾顆茶樹,道:“我打算將廬州的茶葉打出名氣,茶稅重,燕京收取的賦稅,重點落在茶稅上,百姓就能好過不少。”
邢秉懿眼神比寒冰還要冷幾分,道:“可,先將你族裏的男兒,全部送去廬州!”
禦史大夫臉色大變,血湧上頭,手持笏板上前,一頭就要朝柱子上撞去。
李光恰好站在了他身邊,手忙腳亂拉了他一把,他才沒能撞上去。
禦使大夫跌坐在地上,慟哭道:“太後娘娘,北地此舉是要臣等斷子絕孫,要滅了臣等全族的香火。太後娘娘,臣寧願一死,也萬萬不敢答應啊!”
朝臣們想到自己的兒孫們,一起上前疾呼:“臣寧願自己身死,請太後娘娘收回成命!”
一群廢物,若是可能,邢秉懿巴不得將他們統統送去北地!
邢秉懿垂眸,掩去了眼裏的狂躁,冷聲道:“要是北地兵繼續南下,一旦攻破了徽州,臨安危矣!百姓不能亂,按照我先前的旨意,先安撫住百姓。調京畿周圍的禁軍,全部奔赴徽州迎戰。”
樞密副使楞道:“調走臨安周邊的禁軍,那臨安如何能守得住?”
邢秉懿道:“徽州城破,下一城就是臨安。守不住徽州,也護不住臨安!”
這倒也是,開始還在爭鬥不休的朝臣,生怕家族男丁被送出去,邢秉懿點到他們去領兵作戰,沒人再敢有反對意見。
退朝後,邢秉懿留下了李光與趙鼎,前去朵殿議事。
進了殿,黃尚宮奉了茶上來,領著伺候的宮女小黃門退了出去,親自守在了殿門前。
李光與趙鼎見狀,隻眼觀鼻鼻觀心端坐著。
邢秉懿見他們事不關己,將那股衝到頭頂的憤怒,暫且按耐了下去,直言不諱道:“以前我著實沒料到,北地兵根本無需打下南邊所有的州府,隻直取了臨安,其他州府便會跟著投降。南邊朝廷危矣,你們是朝廷的肱股之臣,還得有勞你們出策出力了。”
李光歎息一聲,道:“太後娘娘,去年冬日,北地滅了西夏與金國,朝堂上許多人都一口咬定,北地是在虛張聲勢,眼下已經得到了證實,他們就避而不談了。北地的“震天雷”,威力無窮,城牆阻擋不住,守城的兵將,也無法與北地兵一戰。再者,民間的百姓,皆喜氣洋洋迎北地兵,私底下幫著他們。太後娘娘,臣還是那句話,與北地打起來,不過是勞民傷財罷了。”
北地的“震天雷”,邢秉懿收到了詳盡描述。雖想象不出來究竟是何物,她卻清楚明白了一件事。
趙寰這幾年在北地,看似無甚大動作,實則將大半的精力,投入到了兵將與火器營上。
以前她以為,趙寰得罪了南邊所有的權貴,麵對著他們聲勢浩大的反對,她輸定了。
如今看來,自己的那些篤定,顯得尤其可笑。
任由他們有萬般的計謀,在麵對強大的兵器與精兵時,全都不堪一擊。
邢秉懿如何能甘心,她搭在塌幾扶手上的手指,用力得漸漸泛白,消瘦麵容上的青筋,看似要砰一聲裂開,道:“李相的意思是,要答應北地的條件,與他們議和了?”
李光道:“非也,太後娘娘清楚,北地並非為了議和,他們是一心要拿下南邊。臣說句不該說的話,這些男丁送給北地,於北地來說並無半點好處,更無用處,不過是羞辱朝廷罷了。”
趙鼎沉默半晌,開口道:“襄陽廬州打仗後,死傷者大多是官員士紳。州府的官員,除了死傷,九成被驅逐,全部換成了北地朝廷派來的官員。”
北地在前幾年科舉所取之士,派往了各州府學習。幾年過去,他們全部成長了起來,填補了南邊官衙的空缺。勤學苦幹的官員,很快穩定住了局勢。
謀定而後動,趙寰早已提前布好了局,她的野心,乃是一統天下。
天下啊!
想要取可沒那麽容易,邢秉懿神色猙獰了下,道:“詔令各路兵馬,拱衛臨安。朝廷是生是死,端看這一戰了!”
李光與趙鼎麵麵相,無奈答應了下來。走出朵殿,外麵天光晴好,春風不解風情,惠風和暢。
與朵殿一牆之隔的園子裏種了香欒,潔白的花朵被風吹送到朵殿的青石地上,橘香濃鬱撲鼻。
趙鼎彎腰拾了幾朵花在手中,連著歎了好幾口氣,道:“光開花不結果啊!李相,我這心裏沒底,總覺著,沒幾人能應詔。”
李光心知肚明,北地兵打到廬州府時,徽州府按兵不動,且作壁上觀。他沒直麵回答,敷衍說了句可不是。
趙鼎急了,道:“李相,老李,在這個時候,就別與我打馬虎眼了。北地打的是官,是官!到時候,你我都跑不了!”
李光神色坦然,道:“我問心無愧,何須懼怕。”
趙鼎愣了愣,旋即跟著光棍起來,道:“我也沒做虧心事,怕甚!隻有件事,我無論如何都想不通。北地明知提出此等條件,無論真假,都得罪了南邊朝廷全部達官貴人。誰能不心生忌憚,舍得將家中的男丁都送出去抵債,哪怕是北地待他們客客氣氣,傳出去名聲也毀了。”
李光默然片刻,道:“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年朝廷將帝姬嬪妃平民女子送出去的時候,可是爽快得很。北地就是要撕破朝堂上男人虛偽的嘴臉,借此提拔女人上位。你可還記得當時的開封城,整座城裏,都響徹著淒慘的哭聲,妻離子散......”他的話一下堵在了喉嚨,長長哽咽了下。
“不過幾日,送到金兵營寨的小娘子,就生生被折騰死了千餘人。千餘條活生生,不過十餘歲出頭小娘子的命呐!老趙,我這些年來,夜裏總是睡不安穩,經常做噩夢,夢見她們在哭。男兒上戰場打仗,死了那是捐軀報國。同胞被淩.辱至死,他們卻隻字不提,權當沒發生過。才幾年光景,他們都忘了,北地已經兵臨城下了,他們還在忙著爭權奪利。我覺著沒勁得很,打算辭官回鄉頤養天年去。”
李光慘笑連連,趙鼎跟著神色亦黯然下來:“北地看不起南邊朝廷上下的官員,肯定會部肅清了。也好,就照著南邊這副模樣,哪怕是苟且幾年,遲早都會滅亡。老李,你說,那些娘子們,何時變得這般厲害了?”
“以前我也想不通,近些時日,我沒事就琢磨。”李光想起張小娘子,不禁微微笑了起來,道:“鄉下人家種地,男主外女主內,由男人下地耕種。婦人遇到插秧收割農忙時節,同樣得下地。待忙完一整天回到家中,男人等著婦人做好飯端上桌,吃完就能去歇息。婦人則煮飯收拾,養蠶桑者,還得喂蠶,織布。城裏的世家大族,婦人在後宅理事,沒點本事,可理不清楚後宅的事情。家貧者,要計算著柴米油鹽的價佃。家中富裕者,一年到頭忙著人情世故往來,送節禮年禮,置辦筵席,請吃酒瑣碎事情一大堆,還不能有錯誤,免得失了禮數。朝堂衙門好些官員,平時辦那點差使,辦得還讓人看不上。老趙,咱們得承認,娘子們不是突然就變得厲害了,而是她們一直厲害。隻以前被壓著,被埋沒了。”
趙鼎神色怔忪,道:“我聽說北地的張浚致了仕,他夫人出任甘州轉運使,跟著去隨妻了。”
李光道:“張浚是有自知之明,給其妻讓路呢。北地起初需要人才的時候,他得了相位,那是天時地利人和。北地如今人才濟濟,他就不合時宜了。任氏定有過人之處,有入主中樞的機會。以後夫妻雙相,也是一門佳話。”
趙鼎頓了頓,向身後的福寧殿看了眼,道:“究竟起來,南北兩地爭奪天下,都是女人在爭,跟咱們這些男人沒甚幹係。唉,太後娘娘要爭,她如何能爭得了。南邊連個像模像樣,能帶兵打仗的將帥都找不出來了。”
夜幕降臨時,一頂軟轎從大內悄然出去,到了韓世忠府上。
第123章
韓世忠與梁夫人早早用完了晚飯, 坐在一起吃茶消食。明日一早,他們要搬到臨安西郊莊子去住,梁夫人放心不下, 放下茶盞起身去清點行囊。
韓世忠端著茶盞, 翹著二郎腿看熱鬧, 笑道:“莊子裏什麽都不缺,菜蔬糧食皆可以自己種。餓不著,你擔心甚, 都忙庫了好幾日, 快過來坐著歇口氣吧。”
梁夫人白了他一眼,嗆道:“你會種地,還是我會種地?再說, 我是去看兵器。這宅子得還給朝廷,以後賜給別人,拉下就沒了。”
韓世忠被升為樞密使, 看似升官, 實則解了他的兵權,神色不由得黯然了幾分,長長歎道:“刀槍應當都生鏽了。”
梁夫人見他心情不好, 便沒再多嗆他,轉身朝外走去。
這時, 管事提著長衫下擺, 急匆匆跑上前, 緊張地道:“夫人,郡王爺, 太後娘娘駕到。”
屋內的韓世忠愣了下,虎背熊腰粗壯的身子, 以不可思議的靈活騰空而起,一溜煙奔出屋,道:“我得病了。夫人你見一見。”
梁夫人本來也在怔忪中,反倒被韓世忠逗笑了,嗔怪地道:“站住!你給我回來!”
韓世忠馬上停下了腳步,鬱悶走回來,煩躁地道:“見吧見吧,唉!”
邢秉懿既然親臨,裝病是裝不過去了。
梁夫人與管家一起往外走去,韓世忠見狀,隻能耷拉著腦袋跟了上前。梁夫人回頭,他馬上挺直了身,打起精神,臉上堆滿了僵硬地假笑。
梁夫人看得好笑,無奈且隨了他去。到了大門邊,韓世忠吩咐管事開正門,躬身肅立。
軟轎停下,黃尚宮扶著邢秉懿下來,她穿著常服,對著見禮的韓世忠與梁夫人抬手,親切地道:“郡王爺與夫人快快請起,貿然登門打擾,實屬唐突了。”
韓世忠忙道不敢,側身將邢秉懿迎進正廳。管家上了茶,梁夫人親自前去接過,低聲對管家道:“太後娘娘微服私訪,你且去叮囑好府裏的下人,不許亂嚼舌根!”
管家忙應下,梁夫人端了茶盞上前,恭敬地道:“太後娘娘請吃茶。”
邢秉懿頷首道了謝,她坐在上首,韓世忠坐在右下首,便留梁夫人坐在了桌下首,含笑打量著,誇讚道:“這些年少見梁夫人進宮,真是威武英氣不減當年。”
梁夫人不喜宮宴的繁文縟節,加之她出身營口歌伎,貴夫人言語之間,經常拐著彎奚落,她便經常稱病不願進宮。邢秉懿這般一說,不免尷尬了起來。
邢秉懿笑道:“我也不喜歡宮宴,一年到頭來,各種節慶筵席不斷,真是能累死人。你看我頭上的白發,大半都是筵席累的,換作我是梁夫人,也得找借口不進宮。”
梁夫人怔楞住,頗為意外看向韓世忠,見他濃眉微擰,看上去同樣一臉茫然。
邢秉懿眼眶漸漸泛紅,苦笑著道:“夫人自小命運多舛,受家族連累,被沒入教坊司,成了官妓。我是受國破家亡之苦,被送入了金賊營寨,受盡了折辱。梁夫人所遭受的磨難,與我比起來,各有各的苦罷了。朝堂與民間私底下對我的編排,我都清楚得很。我們都是女子,被人拿來編排,鄙夷,譏諷。以前我憤怒過,後來轉念一想,世情如此,且隨他們去吧。”
梁夫人聽得心情很是低落,自小家道敗落之後,雖說她始終不屈不撓,努力上進。到底身為官妓,如飄零的浮萍,無依無靠,常常被送去伺候達官權貴。遇到君子斯文些的還好過,多遇到的,則是粗魯下作的男人,每每令她生不如死。
幸虧後來遇到了韓世忠,可他早已有妻妾。她就算再有本事,起初亦隻能委身為妾,遭受過無數的冷落與白眼。
邢秉懿在金兵營寨的遭遇,梁夫人不敢去深想。望著她白了的頭,難得生出了一絲惺惺相惜來,難過地道:“這些年來,太後娘娘辛苦了。”
邢秉懿故作堅強,擠出了絲笑,道:“我經常想,哪怕是前世造了再大的孽,也該贖清楚了,以後定會變好,梁夫人也當如這般想,你與郡王爺,夫妻和美,眼下是熬出頭啦。何況梁夫人以前英勇聰慧,我除了佩服之外,還很欣慰。我們這些女人啊,總算有不甘於命之人,哪怕深陷泥潭,也能再次立起來。”
梁夫人拿帕子蘸去眼角的淚,心有戚戚焉道:“可不是,太後娘娘比我厲害,聽說以前也打過仗呢。”
邢秉懿神色向往,似乎在回憶以前,道:“是打過幾次,我身子不好,後來就去做了些文官的差使,不能與梁夫人比。梁夫人這些年在府裏,應當也懷念曾經在戰場的時日吧?我哪怕身子不行,隻要想起打仗的時候,依舊會心潮澎湃。”
梁夫人眼神一亮,激動地道:“在後宅的日子,安穩歸安穩,終是太過無聊了。我時常想著,能出去做些事才好。”
韓世忠起初以為邢秉懿前來,是要找他出山領兵抵抗北地正義軍。誰知邢秉懿到了之後,一句話都沒與他多說,反而與梁夫人訴起了衷情,他被完全冷落在了一旁。
對於北地的趙寰以及一些政令,韓世忠有些支持,有些不認同。他看到北地兵使用的“震天雷”的威力,便清楚兩地實力懸殊過大,南邊召集全部的兵力抵抗,不過隻能拖延些時日罷了。
韓世忠以前再想領兵打仗,看清楚局勢之後,就打定主意絕不摻和進去。加之朝堂上那群文官又令他討厭得緊,幹脆告病辭了官。他神色探究,在邢秉懿與梁夫人身上來回打轉,插話道:“不知太後娘娘親臨,所為何事?”
邢秉懿歎了口氣,看向韓世忠,道:“經過了金賊破我河山,我相信文能定天下,卻無法相信,文能守天下。官家尚年幼,我的身子不好,不知還有幾年能活了。郡王爺國士無雙,英勇過人,我想將官家托付給郡王爺。請郡王爺做官家的太傅,教官家如何排兵布陣,領兵打仗。”
韓世忠萬萬沒料到,邢秉懿非但沒提讓他領兵打仗之事,卻是前來托孤,請他重新出山,出任官家帝師。
帝師比起宰相的官職更炙手可熱,一旦官家親政之後,韓氏一族的富貴,至少會再綿延一朝。說不定,他還能被封為親王,或世襲罔替。
邢秉懿沒等韓世忠回答,轉眼看向梁夫人,眼眸裏迸發出激昂的神采,聲音不高不低,真摯而熱烈:“北地攻破廬州,徽州應當很快會失守,常州府則是守護臨安的最後一道關口。我想請夫人領兵守衛常州,我會親自前去督戰,與夫人一起馳騁沙場!此次一戰之後,以後大宋的兵馬大元帥之位,就交給夫人了!”
梁夫人神情震動,難以置信看向韓世忠,兩人皆一時相顧無言。
*
廬州自古以來富裕,被北地兵攻破之後,與襄陽那樣,若不是還在修葺的城牆,半點都看不到打過仗的痕跡。百姓喜氣洋洋,到處泛發著勃勃生機。
嶽飛一路過來,看到與大都截然不同的景象,難以掩飾的高興。
廬州府共有七道城門,嶽飛從拱城門進去,沿著正中寬敞熱鬧的正街,一路直到府衙。
趙寰難得沒在前衙處置公務,在後衙的花園裏,研究那幾顆茶樹。
嶽飛被周男兒領著前去,看到趙寰正在摘茶葉嫩芽,他頓了下,上前見禮,笑道:“趙統帥好雅興。”
趙寰將茶葉扔在竹籃裏遞給周男兒,招呼嶽飛坐,道:“嶽樞密使辛苦了,來,你嚐嚐廬州的茶。聽說這茶葉極為稀少,在清明前采摘,稱為明前茶。先前我采的茶葉,隻能算作雨前茶了。”
嶽飛見茶盞裏,碧綠的嫩茶葉隨著水起伏,茶綠杯白,隻一看就令人心曠神怡。他端起茶盞嚐了口,坦白道:“聞起來有股子清香,隻我吃不出好壞,覺著這茶水淡了些。”
時人慣吃各種擂茶,茶湯,味道濃烈。嶽飛跟著趙寰一起,學會了吃清茶。但他的清茶要放大半杯茶葉,衝泡得極濃,吃起來都發苦了。
趙寰哈哈笑起來,道:“明前茶采摘頭茬最嫩的茶葉,吃起來是淡了些。茶葉貴,頭茬的茶葉,更是一茶難求。遇到雨水多了,天氣幹旱,明前的茶葉,就得賣出天價。”
嶽飛深知趙寰並不講究吃穿,哪有閑功夫琢磨茶葉好壞,定是為了廬州府的民生。
趙寰道:“廬州富裕,南邊朝廷盯著廬州府的賦稅,差點沒將廬州府上下的地都刮走一層。廬州府現在就是表麵光鮮,內裏都被掏空了。建康,平江,揚州等地,恐怕皆如此。不然,朝廷哪來的賦稅,養活那麽多的官員,皇親外戚,各地的廢物兵丁。”
嶽飛聽說了趙寰在襄陽撤兵的舉動,他不禁拱手,感慨地道:“趙統帥真是不容易,那些兵丁十足混混無賴,成日惹是生非。當年我真是被氣得不行,想盡辦法才將他們降住。”
趙寰無奈歎氣,道:“沒法子,大宋就是一艘破船,到處都是漏洞。與其修補,不若造一艘新大船。”
南邊的兵雖弱,但官員卻全身長滿了心眼,極難對付。比起打西夏金國,要難上百倍。
嶽飛以前在南邊時沒少與他們打交道,能深刻體會趙寰的難處。她幹脆不破不立,更不惜會被文人寫成暴君,也要將腐朽的衙門官員,統統換掉。
換掉官員容易,留下一堆爛攤子,還得趙寰去收拾。
趙寰看著那幾顆茶樹,道:“我打算將廬州的茶葉打出名氣,茶稅重,燕京收取的賦稅,重點落在茶稅上,百姓就能好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