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蕤話音剛落,一聲呼喚在院外響起,李芳蕤回頭一看,隻見柳氏和李敖趁夜趕了過來,李芳蕤鼻尖一酸,連忙迎了過去。
柳氏一眼瞧見李芳蕤麵上傷痕,當下心疼不已,前次李芳蕤逃家雖令她們肝腸寸斷,可李芳蕤回來之時,身上頭發絲兒都未曾少一根,但今日,她麵頰上頸子上都是傷痕,手腕上還有燒傷,這簡直令柳氏怒不可遏。
她和李敖剛才已經聽見李芳蕤所言,想到那誘騙、迷暈、綁著之言,更覺五髒六腑都在生疼,“竟真是將你劫走了,還將你傷成這般,你還傷了何處?怎這樣多血?”
李芳蕤連忙安慰柳氏,又將如何掙脫如何反傷之事道來,柳氏聽完更覺摧心,李敖也無法容忍自己的乖女兒受這等難,立刻道:“好一個盧國公府,堂堂的盧二爺,竟然如此喪心病狂,這一次無論如何不能善了,我倒要看看這京城之中還有沒有王法!”
李敖說完,大夫被翊衛找來,謝星闌讓大夫去看盧旭,眾人都麵色沉凝地在外候著,見李敖和柳氏來了,盧炴再多的辯解也難出口,隻如僵石般立在中庭。
等了兩刻鍾,大夫開了一張方子出來,“傷者創口有些寬,但並不傷及要害,小人已經為他止血,這個方子煎好服下,傷者很快便可醒來。”
看完了盧旭,秦纓又讓大夫為李芳蕤看看,這時盧炴吩咐府裏下人去煎藥,謝星闌見狀,利落出聲製止了他,又吩咐謝堅,“你親自去盯著。”
見他如此謹慎,盧炴悻悻然作罷。
大夫在偏堂看了李芳蕤的傷勢,又從箱子裏拿出了藥膏來,楊氏見狀,立刻命下人去將府中上好的傷藥取來,柳氏一想到一切都是因為昨夜來國公府赴宴而起,對楊氏也無好臉色,楊氏苦聲道:“郡王妃便讓我以表心意,向李姑娘贖罪吧……”
說著話,楊氏憤憤不平地看向盧旭所在的廂房方向,又咬牙切齒道:“您不知我也多恨那畜牲,但這些年我也沒法子,如今他闖下這樣的禍事,是要將我們府內上下都連累出牢獄之災才好,您是知道我們其他人的,誰敢讓李姑娘受丁點委屈?”
柳氏雖不為難她,卻也不會因為這話便消了怨恨,她將楊氏趕出去,等為李芳蕤擦了些藥膏才又出來,此時藥已煎好,謝堅盯著翊衛給盧旭灌下藥湯,等謝堅帶著空藥碗出來複命之時,天邊陰霾散退,終於露出了一抹魚肚白。
盧旭還未醒,謝星闌命謝堅去審車夫,期間謝詠和馮蕭帶著另一隊金吾衛歸來,聽說了去舊宅的經過,撲空的二人都麵露慶幸。
謝堅這邊,隻花了一炷香的功夫便得了份嚴整的供詞,謝星闌看完證供所寫,又將其交給了李敖和李雲旗,二人看後,麵上怒意更甚。
謝星闌這時道:“雖有證供,但此案牽連舊案,還請郡王和世子莫要著急。”
李敖此時十分沉得住氣,“你放心,今日芳蕤在外人瞧著隻是受了傷,便是鬧到了陛下跟前,隻怕也是個殺人未遂,如此難判死罪,他既然還背著人命案子,那便一定要將舊案罪行審問的清清楚楚,好讓盧家無話可說!”
李敖前次因著李芳蕤逃家的案子,給人暴躁粗莽之感,此刻卻是條理分明,謝星闌自當滿意,又將證供送去秦纓手裏,秦纓看的皺眉,“竟然先去了一趟暗門鋪子?是去買迷香的?”
謝星闌應是,“他是有預謀的,我已叫人去查問盧氏的玉行,我懷疑當年文新書局附近,的確還有盧家的鋪子,這一點盧炴也不敢否認。”
謝星闌話音剛落,謝堅便快步走了過來,“公子,盧國公指認了,說咱們調查到的,名叫‘掬玉閣’的玉行,正是枕瓊閣的前身,那盧旭白日裏說的也是在哄騙李姑娘。”
正安慰柳氏的李芳蕤聽見這話,也走了過來,便見謝堅繼續道:“這掬玉閣按照位置,乃是在文新書局斜對麵十來丈之地,眼下隻需查問當年案發前後,盧旭是否去過這些地方,便能足以證明他有殺人之機,羅槿兒遇害地附近的,是盧家已經關了的瓷器鋪子。”
正如他們所料,凶手是鬧市之上與琳琅滿目的商鋪有關之人,隻是當初他們並未想到,殺人的凶徒不僅富有,還有一重出身貴胄的身份,而如今雖然抓到了盧旭傷害李芳蕤的現行,但十年之前的舊案,他可會輕易招認?
“二小姐,您怎麽來了?”
因眼下人多,整個前院的正堂廂房都被占用,中庭中也站滿了金吾衛和神策軍武衛,兵衛們安靜無聲,直到楊氏身邊的侍婢輕呼了一聲。
眾人朝院門口看過去,正堂中的秦纓幾人也將目光落了過去,隻見清晨曦光之下,盧月凝不知何時從後宅出來了,她麵上仍是一副病容,身上穿著單薄的月白裙裳,此刻有氣無力地站在秋日晨風之中,越發給人我見猶憐之感。
見滿院皆是人,又看到盧瓚和盧炴灰頭土臉地站在廊簷之下,盧月凝自然知道出了大事,她緩步走進院中,目光從秦纓等人身上掃過,又去看李芳蕤受傷的麵頰,她滿臉茫然之色,而後走到了盧炴父子跟前,“大伯,這是怎麽了?”
楊氏被趕出來後,便站在廊下流淚,此刻忍不住道:“怎麽了?你快去問問你那好父親,他真是走火入魔了,連郡王府家的小姐都敢戕害!”
盧月凝背脊一僵,似不敢置信,“這……這怎可能?”
盧瓚有些憐憫地看著盧月凝,“凝兒,是真的,你無法想象,他差點害死了李芳蕤,若非李芳蕤會武藝,如今已經無法挽回。”
盧月凝麵色微白,像嚇呆了,她呼吸有些急促,下一刻忍不住咳嗽起來,她掩著唇,咳得麵上湧起潮紅,也是在此時,守著盧旭的翊衛從廂房快步而出,喊道:“大人,郡王,嫌犯醒了!”
“嫌犯”二字令盧家每個人的麵色都不好看,謝星闌等人從正堂快步而出,一同趕往廂房,待進了廂房大門,果然看到放在榻上的盧旭睜眸望著門口。
看到如此多人,盧旭蒼白的臉上閃過一絲陰鷙,但他很快又恢複如常,隻表情略帶痛苦地望著大家,謝星闌走到他跟前,“盧旭,你可承認是你擄走了李芳蕤欲行不軌?”
李芳蕤就站在人群之中,盧旭目光從她身上掃過,就在眾人以為他要否認之時,卻見他表情凝重地點了頭,“不錯,是我……”
他語聲暗啞,眉頭微皺,似乎是因受傷而苦痛,又似是陷入了某種回憶之中,而無需謝星闌問,他便接著道:“是我一時昏了頭,我在街上看到了她,還以為看到了我過世的夫人,我一時情難自禁,便……便用了下作手段,我隻是想接她去莊子裏,看看我因思念她種下的花,我不知她身份,是我昏了頭了,那莊子裏早沒有花了……”
這話一出,謝星闌便寒了麵色,李芳蕤更忍不住上前,“你撒謊!你根本癲狂暴戾,存的是殺人之心,你想像十年前那樣奸殺紅裙女子!”
盧旭滿臉莫名,“十年前?姑娘在說什麽?我這些年來一直祈禱我夫人能重現世上,今日看到了姑娘,隻覺心願達成,一時心魔作祟才冒犯了姑娘,我實在不知姑娘在說什麽,不是我存了殺人之心,是姑娘反抗太過,否則,我又怎會被姑娘刺傷?”
他微微動了下身子,扯得傷口作痛,瞬間疼出冷汗來,看著李芳蕤的怒容,他滿臉歉疚地道:“姑娘放心,是我有錯在先,我絕不會怪姑娘。”
見此人這般顛倒黑白裝模作樣,李芳蕤直氣的七竅生煙,“你這惡徒,你——”
做怒無用,謝星闌見李芳蕤已提到了十年前,寒聲問道:“貞元十年的八月十六,你在何處?”
“十年前的事,我已記不清了……”盧旭有氣無力地答話,但遲疑一瞬又道:“八月十六,是中秋節的後一日,那我記得,當時我就在府中,一直和我女兒月凝在一處,我女兒當年已經七歲,她應該記得……”
謝星闌狹眸,站在門口的柳氏和李雲旗,卻將目光落在了外間的盧月凝身上,她白著臉跟過來,正能聽見盧旭之言。
柳氏便問道:“盧姑娘,你也聽見了,你父親說的可是真的,那年中秋節之後那天,他可是一直與你在一處?”
盧月凝眼底浮著驚悸,又拿著絲帕捂著口鼻,聽見此問有些遲疑,見屋內屋外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自己,終是抿唇道:“不錯,我記得,我父親的確與我在一處。”
屋子裏,謝星闌並未看盧月凝,隻盯著榻上的盧旭,秦纓往外頭掃了兩眼,也眼風一錯不錯地看向盧旭,盧旭迎著二人鋒銳的目光,麵上仍是那副被冤枉的苦悶。
盧月凝雖如此說,眾人卻不盡信,盧月凝見大家皆是質疑,不由麵露委屈,泫然欲泣,正在此時,她眼風掃到一抹身影進了中庭,她眼瞳一亮,又瞬間紅了眼眶。
同一時刻,外頭的翊衛快步到門口稟告道:“大人,刑部崔大人來了——”
長清侯府距離國公府並不遠,今晨崔慕之聽聞昨夜國公府動靜不小,還有金吾衛和神策軍出現,自然便要過來看看,但他卻沒想到一來便看到如此大的陣仗。
他快步走到廊下來,正碰上淚眼婆娑的盧月凝,盧月凝堵住他步伐,哽咽道:“慕之哥哥,你來的正好,他們說我父親是殺人凶手。”
崔慕之眉頭緊皺,顯然大為意外,這才兩日功夫,怎就要指證盧旭為殺人凶手?忽然,他想到了前日秦纓去找他探問之事,他心弦一緊,驟然生出了一股子不祥的預感。
廂房內,謝星闌無心管崔慕之,隻嚴聲問盧旭,“你不承認十年前之事,那趙鐮之死你如何解釋?”
第67章 撒謊
“趙鐮是何人?”
盧旭一臉疑惑地望著謝星闌, 似是根本不認識趙鐮,謝星闌見他這幅表情,眉眼間鬱色更深, “你不認識趙鐮,那何以趙鐮身上的飾物珠串, 會出現在盧文濤位於芙蓉巷的宅子之中?本月初一那天晚上你在何處?”
盧旭傷處雖被止血,卻仍疼得鑽心,他額際沁著一片冷汗, 語聲含混地道:“初一那天晚上?那我記不清了,我應是在柳兒巷宅子裏。”
盧旭雖被抓了現行, 但因被李芳蕤反傷, 他此刻儼然是打算咬死不認, 謝星闌也不著急問下去, 隻上下打量他,又冷聲道:“來人——”
外頭的謝堅和馮蕭等人湧入,謝堅問道:“公子有何吩咐?”
謝星闌眼底閃過一絲冷誚, “既然保住了性命,便無需令他在此多留了,立刻將人帶回金吾衛大牢, 收押後嚴加看管!”
謝堅和馮蕭領命, 上前便將盧旭拖了起來,他傷口才剛止血, 此刻又生出撕裂般的痛,直令他忍不住慘呼起來, 門口的盧炴見狀上前道:“謝大人, 就算他有罪,但他如今性命垂危, 若關去金吾衛大牢,隻怕活不了幾日!”
謝星闌寒聲道:“你放心,他如今便是想死,我也不會讓他死。”
盧炴擰眉道:“李姑娘這事當真是個誤會,至於你剛才問的,什麽十年前的案子,什麽趙鐮之死,根本與我二弟無關,你不能將他就此收押——”
謝星闌還未如何,李家人先做大怒,李敖喝道:“盧炴!事到如今,你還護著你這畜生不如的弟弟?!他將芳蕤擄走已經是存著殺人之心,這本就是大罪一條,怎關不得他?不僅要關他,我還要去陛下跟前討個說法,你們但凡誰敢包庇,一個也跑不掉!”
“郡王息怒,我絕不是包庇,我……”
盧炴難已辯駁,焦灼麵滿,眼睜睜看著謝堅二人將盧旭拖下了長榻,盧旭身上血跡斑斑,見真要捉他坐牢,立刻掙紮起來,“大哥,我冤枉,我不想去金吾衛大牢,大哥救我……”
他連聲大呼冤枉,待出了門,一眼看到了崔慕之和盧月凝。
盧旭這時忙道:“慕之,世叔是被冤枉的,世叔並非想害人,你要救救世叔,凝兒,讓慕之救父親,父親是被冤枉的……”
他嘶聲喊冤,又被強行拉走,狼狽難堪,又屈辱萬分,盧月凝淚眼婆娑,又用絲帕沿著麵頰,見盧旭被拉出了前院,她往崔慕之身邊走了一步,“慕之哥哥,我父親真的是冤枉的,他絕不是想害李姑娘的。”
崔慕之轉身去看盧月凝,便見她淚珠順著麵頰而下,眼底滿是懇求,盧月凝自小坎坷多病,他雖照拂她多年,卻也少見她如此可憐卑微,若是別的事,他或許出手便幫了,可如今盧旭是疑似殺人凶犯,這可不是尋常小事。
他一時未語,而這時屋內眾人齊齊走了出來。
崔慕之一眼看到麵上紅腫明顯的李芳蕤,又瞧見她衣裙之上也有血跡點點,很快,謝星闌和秦纓也走了出來。
謝星闌正吩咐謝詠:“將車夫和盧文濤也帶回金吾衛,分開關著,再帶一隊人去柳兒巷,將柳兒巷的小廝一並抓起來,再將那邊仔細搜一遍。”
謝詠應是,一旁盧炴見狀,便知此事再無轉圜的餘地,麵上惶恐與畏怕滿布,楊氏也紅著眼眶不知如何是好,盧瓚雙眸失神地站在最邊上,對他而言,天已經塌了。
謝星闌又吩咐翊衛:“去京畿衙門走一趟,告訴周大人這邊的進展,其餘人跟我將國公府裏裏外外搜查一遍。”
盧炴聞聲忍不住道:“謝大人這是何意?這是要將我們全都當成嫌犯了嗎?”
謝星闌目光如刀看過去,“國公爺的確有包庇的嫌疑,而國公府上下,每個人都可能是幫凶,事到如今,我勸國公爺還是莫要徒費口舌,否則便是妨礙公務。”
謝星闌不講情麵,盧炴也沒法子,隻屈辱不甘地道:“郡王要去見陛下,我也要去見陛下,盧旭就算是罪人,我們其他人卻是清白無辜——”
李敖冷笑一聲,“去請陛下聖裁,那是再好不過。”
謝星闌不管這二人的口舌之爭,隻叫個國公府的小廝引路,一旁盧瓚本是失魂落魄,見狀上前一步道:“你要搜何處,我帶你們去。”
麵如土色的盧瓚,此時眼底浮起一絲凜然,事到如今,盧旭必定會連累國公府,但謝星闌若是要趁機抹黑國公府,那也絕無可能,盧瓚下頜一揚:“你放心,我不會耍小動作,我隻是想告訴你,這國公府上下,不怕你查。”
謝星闌麵無表情道:“那是再好不過!”
他說完這話,又看向李家人,“眼下盧旭傷害李姑娘的罪責無可推脫,但衙門還要繼續搜集證據,李姑娘身上有輕傷,你們也不便在此久留,不如先行歸府,待稍後嚴審盧旭之時,會令李姑娘道場作證供。”
李敖已打定了主意麵聖,便看向李芳蕤,“先回府。”
李芳蕤卻道:“我身上傷勢無礙,又上了藥,不打緊的——”
她還想繼續跟著,柳氏卻不願,“你受了傷,又熬了一夜,眼下無論如何得回府歇一歇,你想知道進展,晚些時候再去衙門不好嗎?”
李敖也是此念,李芳蕤見柳氏和李敖也擔驚受怕了一夜,隻好順從了二人之意。
待他們離開,謝星闌令嚴守各處,不許國公府之人離府,而後便令盧瓚帶路,崔慕之在旁看了半晌,此刻跟上前來,“昨夜到底生了何事?”
謝星闌對崔慕之素來沒好臉色,秦纓的視線在盧月凝身上一掃而過,將昨夜如何抓了盧旭現形之事道出,崔慕之本還抱有一絲希望,待聽完了全部細節,心往下重重一沉,就算盧旭是被反殺的那個,但隻憑車夫和李芳蕤的證詞,以及李芳蕤身上傷勢,便足以證明盧旭的確存心害人。
崔慕之不敢置信,再去看盧月凝之時,盧月凝麵龐也微微發白,見謝星闌要去搜查盧旭的屋子,盧月凝也隨著盧炴夫妻跟了上來。
她快步走到崔慕之身邊,輕聲道:“慕之哥哥,就算說我父親冒犯了李姑娘,但他們還說什麽趙鐮,還有什麽十年前的案子,這些怎會是我父親所為?慕之哥哥,我不懂衙門公務,但有你在,你一定不會讓我父親蒙冤,對嗎?”
崔慕之肅容道:“衙門辦案要看證據,若是沒有證據,也不會冤枉你父親。”
盧月凝抽噎著點頭,“那便好……”
盧瓚在前引路,不多時走到了百鳥閣之外,隔著高高的院牆,眾人仍能聽到鳥雀啾鳴之聲,而昨夜的動靜鬧得極大,百鳥閣的匠人們也都惶恐不安,此刻時辰尚早,院門卻是半掩,從門縫之中,能看到閣中有小廝正在收鳥籠。
謝星闌忽而問:“盧旭從何時開始喜歡養鳥的?”
盧瓚駐足,“大抵五六年前,這園子是四年前開始建起來的。”這般一說,他又忍不住道:“這幾年他行事雖紈絝放肆了些,但十年前的案子怎也會與他扯上幹係?”
到底是一個盧家,盧瓚再如何厭惡盧旭,也存著兩分護短之心,謝星闌不做理會,正要抬步而走,百鳥閣的院門卻被推了開,一個年過不惑的中年男子,提著個鳥籠快步走了出來。
那鳥籠雕花精致,裏頭有隻羽毛赤紅的鸚鵡,然而古怪的是,那鸚鵡此刻一動不動地躺倒在鳥籠裏,好似已沒了聲息,來人顫聲道:“國公爺,世子,老奴有事稟告,紅鸞……紅鸞死了,這可怎麽是好……”
紅鸞是盧旭最喜歡的鸚鵡,近日歸家,皆是因為這鸚鵡病了,盧炴和盧瓚本就不喜盧旭玩物喪誌,眼下府裏亂成這般,哪有心思管這些,盧瓚便道:“一隻鳥兒而已,死就死了,拿去燒了便是,免得惹疫病。”
中年男人麵露畏怕:“那老奴對二老爺隻怕不好交代。”
盧瓚冷冷一笑,“交代?他還不知有沒有機會聽你的交代呢……”
盧瓚說完抬步便走,“二叔的院子離這裏不遠。”
柳氏一眼瞧見李芳蕤麵上傷痕,當下心疼不已,前次李芳蕤逃家雖令她們肝腸寸斷,可李芳蕤回來之時,身上頭發絲兒都未曾少一根,但今日,她麵頰上頸子上都是傷痕,手腕上還有燒傷,這簡直令柳氏怒不可遏。
她和李敖剛才已經聽見李芳蕤所言,想到那誘騙、迷暈、綁著之言,更覺五髒六腑都在生疼,“竟真是將你劫走了,還將你傷成這般,你還傷了何處?怎這樣多血?”
李芳蕤連忙安慰柳氏,又將如何掙脫如何反傷之事道來,柳氏聽完更覺摧心,李敖也無法容忍自己的乖女兒受這等難,立刻道:“好一個盧國公府,堂堂的盧二爺,竟然如此喪心病狂,這一次無論如何不能善了,我倒要看看這京城之中還有沒有王法!”
李敖說完,大夫被翊衛找來,謝星闌讓大夫去看盧旭,眾人都麵色沉凝地在外候著,見李敖和柳氏來了,盧炴再多的辯解也難出口,隻如僵石般立在中庭。
等了兩刻鍾,大夫開了一張方子出來,“傷者創口有些寬,但並不傷及要害,小人已經為他止血,這個方子煎好服下,傷者很快便可醒來。”
看完了盧旭,秦纓又讓大夫為李芳蕤看看,這時盧炴吩咐府裏下人去煎藥,謝星闌見狀,利落出聲製止了他,又吩咐謝堅,“你親自去盯著。”
見他如此謹慎,盧炴悻悻然作罷。
大夫在偏堂看了李芳蕤的傷勢,又從箱子裏拿出了藥膏來,楊氏見狀,立刻命下人去將府中上好的傷藥取來,柳氏一想到一切都是因為昨夜來國公府赴宴而起,對楊氏也無好臉色,楊氏苦聲道:“郡王妃便讓我以表心意,向李姑娘贖罪吧……”
說著話,楊氏憤憤不平地看向盧旭所在的廂房方向,又咬牙切齒道:“您不知我也多恨那畜牲,但這些年我也沒法子,如今他闖下這樣的禍事,是要將我們府內上下都連累出牢獄之災才好,您是知道我們其他人的,誰敢讓李姑娘受丁點委屈?”
柳氏雖不為難她,卻也不會因為這話便消了怨恨,她將楊氏趕出去,等為李芳蕤擦了些藥膏才又出來,此時藥已煎好,謝堅盯著翊衛給盧旭灌下藥湯,等謝堅帶著空藥碗出來複命之時,天邊陰霾散退,終於露出了一抹魚肚白。
盧旭還未醒,謝星闌命謝堅去審車夫,期間謝詠和馮蕭帶著另一隊金吾衛歸來,聽說了去舊宅的經過,撲空的二人都麵露慶幸。
謝堅這邊,隻花了一炷香的功夫便得了份嚴整的供詞,謝星闌看完證供所寫,又將其交給了李敖和李雲旗,二人看後,麵上怒意更甚。
謝星闌這時道:“雖有證供,但此案牽連舊案,還請郡王和世子莫要著急。”
李敖此時十分沉得住氣,“你放心,今日芳蕤在外人瞧著隻是受了傷,便是鬧到了陛下跟前,隻怕也是個殺人未遂,如此難判死罪,他既然還背著人命案子,那便一定要將舊案罪行審問的清清楚楚,好讓盧家無話可說!”
李敖前次因著李芳蕤逃家的案子,給人暴躁粗莽之感,此刻卻是條理分明,謝星闌自當滿意,又將證供送去秦纓手裏,秦纓看的皺眉,“竟然先去了一趟暗門鋪子?是去買迷香的?”
謝星闌應是,“他是有預謀的,我已叫人去查問盧氏的玉行,我懷疑當年文新書局附近,的確還有盧家的鋪子,這一點盧炴也不敢否認。”
謝星闌話音剛落,謝堅便快步走了過來,“公子,盧國公指認了,說咱們調查到的,名叫‘掬玉閣’的玉行,正是枕瓊閣的前身,那盧旭白日裏說的也是在哄騙李姑娘。”
正安慰柳氏的李芳蕤聽見這話,也走了過來,便見謝堅繼續道:“這掬玉閣按照位置,乃是在文新書局斜對麵十來丈之地,眼下隻需查問當年案發前後,盧旭是否去過這些地方,便能足以證明他有殺人之機,羅槿兒遇害地附近的,是盧家已經關了的瓷器鋪子。”
正如他們所料,凶手是鬧市之上與琳琅滿目的商鋪有關之人,隻是當初他們並未想到,殺人的凶徒不僅富有,還有一重出身貴胄的身份,而如今雖然抓到了盧旭傷害李芳蕤的現行,但十年之前的舊案,他可會輕易招認?
“二小姐,您怎麽來了?”
因眼下人多,整個前院的正堂廂房都被占用,中庭中也站滿了金吾衛和神策軍武衛,兵衛們安靜無聲,直到楊氏身邊的侍婢輕呼了一聲。
眾人朝院門口看過去,正堂中的秦纓幾人也將目光落了過去,隻見清晨曦光之下,盧月凝不知何時從後宅出來了,她麵上仍是一副病容,身上穿著單薄的月白裙裳,此刻有氣無力地站在秋日晨風之中,越發給人我見猶憐之感。
見滿院皆是人,又看到盧瓚和盧炴灰頭土臉地站在廊簷之下,盧月凝自然知道出了大事,她緩步走進院中,目光從秦纓等人身上掃過,又去看李芳蕤受傷的麵頰,她滿臉茫然之色,而後走到了盧炴父子跟前,“大伯,這是怎麽了?”
楊氏被趕出來後,便站在廊下流淚,此刻忍不住道:“怎麽了?你快去問問你那好父親,他真是走火入魔了,連郡王府家的小姐都敢戕害!”
盧月凝背脊一僵,似不敢置信,“這……這怎可能?”
盧瓚有些憐憫地看著盧月凝,“凝兒,是真的,你無法想象,他差點害死了李芳蕤,若非李芳蕤會武藝,如今已經無法挽回。”
盧月凝麵色微白,像嚇呆了,她呼吸有些急促,下一刻忍不住咳嗽起來,她掩著唇,咳得麵上湧起潮紅,也是在此時,守著盧旭的翊衛從廂房快步而出,喊道:“大人,郡王,嫌犯醒了!”
“嫌犯”二字令盧家每個人的麵色都不好看,謝星闌等人從正堂快步而出,一同趕往廂房,待進了廂房大門,果然看到放在榻上的盧旭睜眸望著門口。
看到如此多人,盧旭蒼白的臉上閃過一絲陰鷙,但他很快又恢複如常,隻表情略帶痛苦地望著大家,謝星闌走到他跟前,“盧旭,你可承認是你擄走了李芳蕤欲行不軌?”
李芳蕤就站在人群之中,盧旭目光從她身上掃過,就在眾人以為他要否認之時,卻見他表情凝重地點了頭,“不錯,是我……”
他語聲暗啞,眉頭微皺,似乎是因受傷而苦痛,又似是陷入了某種回憶之中,而無需謝星闌問,他便接著道:“是我一時昏了頭,我在街上看到了她,還以為看到了我過世的夫人,我一時情難自禁,便……便用了下作手段,我隻是想接她去莊子裏,看看我因思念她種下的花,我不知她身份,是我昏了頭了,那莊子裏早沒有花了……”
這話一出,謝星闌便寒了麵色,李芳蕤更忍不住上前,“你撒謊!你根本癲狂暴戾,存的是殺人之心,你想像十年前那樣奸殺紅裙女子!”
盧旭滿臉莫名,“十年前?姑娘在說什麽?我這些年來一直祈禱我夫人能重現世上,今日看到了姑娘,隻覺心願達成,一時心魔作祟才冒犯了姑娘,我實在不知姑娘在說什麽,不是我存了殺人之心,是姑娘反抗太過,否則,我又怎會被姑娘刺傷?”
他微微動了下身子,扯得傷口作痛,瞬間疼出冷汗來,看著李芳蕤的怒容,他滿臉歉疚地道:“姑娘放心,是我有錯在先,我絕不會怪姑娘。”
見此人這般顛倒黑白裝模作樣,李芳蕤直氣的七竅生煙,“你這惡徒,你——”
做怒無用,謝星闌見李芳蕤已提到了十年前,寒聲問道:“貞元十年的八月十六,你在何處?”
“十年前的事,我已記不清了……”盧旭有氣無力地答話,但遲疑一瞬又道:“八月十六,是中秋節的後一日,那我記得,當時我就在府中,一直和我女兒月凝在一處,我女兒當年已經七歲,她應該記得……”
謝星闌狹眸,站在門口的柳氏和李雲旗,卻將目光落在了外間的盧月凝身上,她白著臉跟過來,正能聽見盧旭之言。
柳氏便問道:“盧姑娘,你也聽見了,你父親說的可是真的,那年中秋節之後那天,他可是一直與你在一處?”
盧月凝眼底浮著驚悸,又拿著絲帕捂著口鼻,聽見此問有些遲疑,見屋內屋外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自己,終是抿唇道:“不錯,我記得,我父親的確與我在一處。”
屋子裏,謝星闌並未看盧月凝,隻盯著榻上的盧旭,秦纓往外頭掃了兩眼,也眼風一錯不錯地看向盧旭,盧旭迎著二人鋒銳的目光,麵上仍是那副被冤枉的苦悶。
盧月凝雖如此說,眾人卻不盡信,盧月凝見大家皆是質疑,不由麵露委屈,泫然欲泣,正在此時,她眼風掃到一抹身影進了中庭,她眼瞳一亮,又瞬間紅了眼眶。
同一時刻,外頭的翊衛快步到門口稟告道:“大人,刑部崔大人來了——”
長清侯府距離國公府並不遠,今晨崔慕之聽聞昨夜國公府動靜不小,還有金吾衛和神策軍出現,自然便要過來看看,但他卻沒想到一來便看到如此大的陣仗。
他快步走到廊下來,正碰上淚眼婆娑的盧月凝,盧月凝堵住他步伐,哽咽道:“慕之哥哥,你來的正好,他們說我父親是殺人凶手。”
崔慕之眉頭緊皺,顯然大為意外,這才兩日功夫,怎就要指證盧旭為殺人凶手?忽然,他想到了前日秦纓去找他探問之事,他心弦一緊,驟然生出了一股子不祥的預感。
廂房內,謝星闌無心管崔慕之,隻嚴聲問盧旭,“你不承認十年前之事,那趙鐮之死你如何解釋?”
第67章 撒謊
“趙鐮是何人?”
盧旭一臉疑惑地望著謝星闌, 似是根本不認識趙鐮,謝星闌見他這幅表情,眉眼間鬱色更深, “你不認識趙鐮,那何以趙鐮身上的飾物珠串, 會出現在盧文濤位於芙蓉巷的宅子之中?本月初一那天晚上你在何處?”
盧旭傷處雖被止血,卻仍疼得鑽心,他額際沁著一片冷汗, 語聲含混地道:“初一那天晚上?那我記不清了,我應是在柳兒巷宅子裏。”
盧旭雖被抓了現行, 但因被李芳蕤反傷, 他此刻儼然是打算咬死不認, 謝星闌也不著急問下去, 隻上下打量他,又冷聲道:“來人——”
外頭的謝堅和馮蕭等人湧入,謝堅問道:“公子有何吩咐?”
謝星闌眼底閃過一絲冷誚, “既然保住了性命,便無需令他在此多留了,立刻將人帶回金吾衛大牢, 收押後嚴加看管!”
謝堅和馮蕭領命, 上前便將盧旭拖了起來,他傷口才剛止血, 此刻又生出撕裂般的痛,直令他忍不住慘呼起來, 門口的盧炴見狀上前道:“謝大人, 就算他有罪,但他如今性命垂危, 若關去金吾衛大牢,隻怕活不了幾日!”
謝星闌寒聲道:“你放心,他如今便是想死,我也不會讓他死。”
盧炴擰眉道:“李姑娘這事當真是個誤會,至於你剛才問的,什麽十年前的案子,什麽趙鐮之死,根本與我二弟無關,你不能將他就此收押——”
謝星闌還未如何,李家人先做大怒,李敖喝道:“盧炴!事到如今,你還護著你這畜生不如的弟弟?!他將芳蕤擄走已經是存著殺人之心,這本就是大罪一條,怎關不得他?不僅要關他,我還要去陛下跟前討個說法,你們但凡誰敢包庇,一個也跑不掉!”
“郡王息怒,我絕不是包庇,我……”
盧炴難已辯駁,焦灼麵滿,眼睜睜看著謝堅二人將盧旭拖下了長榻,盧旭身上血跡斑斑,見真要捉他坐牢,立刻掙紮起來,“大哥,我冤枉,我不想去金吾衛大牢,大哥救我……”
他連聲大呼冤枉,待出了門,一眼看到了崔慕之和盧月凝。
盧旭這時忙道:“慕之,世叔是被冤枉的,世叔並非想害人,你要救救世叔,凝兒,讓慕之救父親,父親是被冤枉的……”
他嘶聲喊冤,又被強行拉走,狼狽難堪,又屈辱萬分,盧月凝淚眼婆娑,又用絲帕沿著麵頰,見盧旭被拉出了前院,她往崔慕之身邊走了一步,“慕之哥哥,我父親真的是冤枉的,他絕不是想害李姑娘的。”
崔慕之轉身去看盧月凝,便見她淚珠順著麵頰而下,眼底滿是懇求,盧月凝自小坎坷多病,他雖照拂她多年,卻也少見她如此可憐卑微,若是別的事,他或許出手便幫了,可如今盧旭是疑似殺人凶犯,這可不是尋常小事。
他一時未語,而這時屋內眾人齊齊走了出來。
崔慕之一眼看到麵上紅腫明顯的李芳蕤,又瞧見她衣裙之上也有血跡點點,很快,謝星闌和秦纓也走了出來。
謝星闌正吩咐謝詠:“將車夫和盧文濤也帶回金吾衛,分開關著,再帶一隊人去柳兒巷,將柳兒巷的小廝一並抓起來,再將那邊仔細搜一遍。”
謝詠應是,一旁盧炴見狀,便知此事再無轉圜的餘地,麵上惶恐與畏怕滿布,楊氏也紅著眼眶不知如何是好,盧瓚雙眸失神地站在最邊上,對他而言,天已經塌了。
謝星闌又吩咐翊衛:“去京畿衙門走一趟,告訴周大人這邊的進展,其餘人跟我將國公府裏裏外外搜查一遍。”
盧炴聞聲忍不住道:“謝大人這是何意?這是要將我們全都當成嫌犯了嗎?”
謝星闌目光如刀看過去,“國公爺的確有包庇的嫌疑,而國公府上下,每個人都可能是幫凶,事到如今,我勸國公爺還是莫要徒費口舌,否則便是妨礙公務。”
謝星闌不講情麵,盧炴也沒法子,隻屈辱不甘地道:“郡王要去見陛下,我也要去見陛下,盧旭就算是罪人,我們其他人卻是清白無辜——”
李敖冷笑一聲,“去請陛下聖裁,那是再好不過。”
謝星闌不管這二人的口舌之爭,隻叫個國公府的小廝引路,一旁盧瓚本是失魂落魄,見狀上前一步道:“你要搜何處,我帶你們去。”
麵如土色的盧瓚,此時眼底浮起一絲凜然,事到如今,盧旭必定會連累國公府,但謝星闌若是要趁機抹黑國公府,那也絕無可能,盧瓚下頜一揚:“你放心,我不會耍小動作,我隻是想告訴你,這國公府上下,不怕你查。”
謝星闌麵無表情道:“那是再好不過!”
他說完這話,又看向李家人,“眼下盧旭傷害李姑娘的罪責無可推脫,但衙門還要繼續搜集證據,李姑娘身上有輕傷,你們也不便在此久留,不如先行歸府,待稍後嚴審盧旭之時,會令李姑娘道場作證供。”
李敖已打定了主意麵聖,便看向李芳蕤,“先回府。”
李芳蕤卻道:“我身上傷勢無礙,又上了藥,不打緊的——”
她還想繼續跟著,柳氏卻不願,“你受了傷,又熬了一夜,眼下無論如何得回府歇一歇,你想知道進展,晚些時候再去衙門不好嗎?”
李敖也是此念,李芳蕤見柳氏和李敖也擔驚受怕了一夜,隻好順從了二人之意。
待他們離開,謝星闌令嚴守各處,不許國公府之人離府,而後便令盧瓚帶路,崔慕之在旁看了半晌,此刻跟上前來,“昨夜到底生了何事?”
謝星闌對崔慕之素來沒好臉色,秦纓的視線在盧月凝身上一掃而過,將昨夜如何抓了盧旭現形之事道出,崔慕之本還抱有一絲希望,待聽完了全部細節,心往下重重一沉,就算盧旭是被反殺的那個,但隻憑車夫和李芳蕤的證詞,以及李芳蕤身上傷勢,便足以證明盧旭的確存心害人。
崔慕之不敢置信,再去看盧月凝之時,盧月凝麵龐也微微發白,見謝星闌要去搜查盧旭的屋子,盧月凝也隨著盧炴夫妻跟了上來。
她快步走到崔慕之身邊,輕聲道:“慕之哥哥,就算說我父親冒犯了李姑娘,但他們還說什麽趙鐮,還有什麽十年前的案子,這些怎會是我父親所為?慕之哥哥,我不懂衙門公務,但有你在,你一定不會讓我父親蒙冤,對嗎?”
崔慕之肅容道:“衙門辦案要看證據,若是沒有證據,也不會冤枉你父親。”
盧月凝抽噎著點頭,“那便好……”
盧瓚在前引路,不多時走到了百鳥閣之外,隔著高高的院牆,眾人仍能聽到鳥雀啾鳴之聲,而昨夜的動靜鬧得極大,百鳥閣的匠人們也都惶恐不安,此刻時辰尚早,院門卻是半掩,從門縫之中,能看到閣中有小廝正在收鳥籠。
謝星闌忽而問:“盧旭從何時開始喜歡養鳥的?”
盧瓚駐足,“大抵五六年前,這園子是四年前開始建起來的。”這般一說,他又忍不住道:“這幾年他行事雖紈絝放肆了些,但十年前的案子怎也會與他扯上幹係?”
到底是一個盧家,盧瓚再如何厭惡盧旭,也存著兩分護短之心,謝星闌不做理會,正要抬步而走,百鳥閣的院門卻被推了開,一個年過不惑的中年男子,提著個鳥籠快步走了出來。
那鳥籠雕花精致,裏頭有隻羽毛赤紅的鸚鵡,然而古怪的是,那鸚鵡此刻一動不動地躺倒在鳥籠裏,好似已沒了聲息,來人顫聲道:“國公爺,世子,老奴有事稟告,紅鸞……紅鸞死了,這可怎麽是好……”
紅鸞是盧旭最喜歡的鸚鵡,近日歸家,皆是因為這鸚鵡病了,盧炴和盧瓚本就不喜盧旭玩物喪誌,眼下府裏亂成這般,哪有心思管這些,盧瓚便道:“一隻鳥兒而已,死就死了,拿去燒了便是,免得惹疫病。”
中年男人麵露畏怕:“那老奴對二老爺隻怕不好交代。”
盧瓚冷冷一笑,“交代?他還不知有沒有機會聽你的交代呢……”
盧瓚說完抬步便走,“二叔的院子離這裏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