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星闌和秦纓自然不會管鳥兒如何,直跟著盧瓚往盧旭的院落行去,不多時到了跟前,隻見是一處兩進的獨院,這處院閣盧旭雖住的不多,卻有人打理,看起來仍是井井有條,守在此處的小廝誠惶誠恐地打開各處房門,謝星闌帶著人往上房而去。
此處上房布置的儒雅矜貴,通往書房的多寶閣上,幾座翡翠擺件流光溢彩,但剛進書房謝星闌便皺了眉頭,屋子雖是齊整,可筆墨紙硯上落著一層薄灰,一看便知主人許久未曾來此動筆,書櫃榻幾之上亦是蕭瑟之景。
盧瓚道:“這裏沒什麽好看的,這些年二叔隻有逢年過節才會回來小住兩日,這屋子裏的東西,他也常年不用,不知你們有何好搜的。”
雖是如此,謝星闌還是命人打開了各處櫃閣,不多時一個翊衛喊道:“大人,這處櫃門上了鎖。”
謝星闌走上前去,又回身看那小廝,那小廝惶然道:“小人隻有房門上的鑰匙,這些要緊之地的鑰匙,小人也不知在何處。”
謝星闌便不拖延,徑直吩咐:“打開。”
翊衛拔刀,兩下便劈開了櫃門之鎖,待他拉開櫃門之後,卻見櫃子裏竟放著一軸畫卷,翊衛取出奉給謝星闌,謝星闌利落解開係帶。
隨著畫卷打開,一位栩栩如生的紅裙少女映入眾人眼簾,畫上少女神采飛揚,麵容秀美清靈,左眼下的淚痣更為她麵龐添了三分柔媚。
盧瓚站得最近,“這……這是二嬸?”
盧瓚驚問一句,又去看後麵站著的盧炴夫婦,盧炴看到這副畫,不知為何眼底生出了幾分厭色,楊氏蹙眉看了片刻,點頭,“的確像弟妹,這麽多年了,我都有些忘記她的模樣了,隻不過這畫中人不如弟妹端容靜雅,凝兒,你來看看——”
盧月凝跟在最後,被楊氏叫到,不得已上前兩步,待看到畫上之人,她眼瞳微微一縮,本已散去的淚光又浮了出來,“不錯,是我母親。”
盧炴這時道:“盧旭存著亡妻的畫像,這不是再正常不過?他剛才也說了,他是因為思念亡妻才一時昏了頭,你們不知他對凝兒的母親多麽癡情,這些年來他未曾續弦,亦是不願背叛妻子……”
秦纓不為所動地聽著這話,目光卻落在了盧月凝身上,隻見盧月凝微垂著眼眸,又用絲帕不斷擦拭著眼角,叫外人看著,像是傷心極了。
秦纓卻看得眉頭微皺,她盯著盧月凝,柔聲問道:“盧姑娘,這屋子裏,可還有你母親的遺物?”
盧月凝不得已抬眸,目光悲戚地掃視了一圈,搖頭,“沒有了,我母親當年病亡之後,大部分遺物都陪葬了,些許舊物,也都被我父親收起來了,這些年,我也很少來這院子,不知道他將那些舊物放去了何處。”
秦纓又問:“你幼時應該是在這院子裏長大的吧?你母親去後,你來此不多,那你思念母親之時會去何處?”
盧月凝像不忍回憶舊事,又半垂了眸子,“我幼時的確跟著父親母親住在此處,但後來母親病重,父親怕我染了病氣,便讓我住在如今的院子裏,我身邊有不少母親的遺物,思念母親之時,去看那些遺物便好。”
她語聲哀戚,叫人不忍再問,秦纓卻接著道:“當年你母親過世之時,你可在她跟前?”她朝門口走出兩步,看向了內室的方向,“當年她就是在裏麵過世的吧?”
盧月凝握著絲帕的手在發顫,哽咽道:“當時我在跟前……”
秦纓又問:“你看著她咽氣的?”
這一問太過殘忍,嚇了眾人一跳,盧月凝仿佛也被勾起最傷心之事,腦袋埋的更低,肩膀微微顫動,又忍不住哭起來,崔慕之在旁瞧見,不忍道:“你問這些做什麽?與案子又有何幹係?哪有你這樣提問的?”
謝星闌目澤微深,這時道:“既問到了,便去內室看看。”
他卷好畫卷交給翊衛,要當做證物帶走,又率先離開書房往內室去,盧月凝站在一邊卻未動,秦纓走出幾步,看她還留在原地,便緩聲道:“盧姑娘不一起來嗎?你既然覺得你父親冤枉,那你可跟著瞧瞧,看看我們搜查的證物是否有錯。”
盧月凝往內室方向看了一眼,眼瞳被針紮般一縮,又撇開目光,“我進去便要想起我母親過世之時的模樣,我便不去了。”
秦纓上下打量她片刻,也未往裏走,她過來陪在盧月凝身邊,歎了口氣道:“你莫要怪我多問,我是看到了你,便想到了我自己,當年我母親過世之時我還是個幼兒,根本記不清她是何模樣,當年你父親一定很愛你母親吧?”
崔慕之本已走到內室門口,聽聞此言,腳步一頓,回身看了過來。
盧月凝艱難地吞咽了一下,隻看著身前的青石地磚,“是……”
秦纓語氣深幽,“我明白,我父親也是如此,他也未生過續弦之心,隻為了不辜負我母親。”她忽地轉頭看盧月凝,“當年你母親病重之時,可是你父親在她跟前侍疾?”
秦纓看著盧月凝的側臉,隻瞧見她下巴縮著,下頜緊繃,聞言點了點頭,啞聲道:“不錯……”
秦纓似有些動容,又不解道:“不過……他若是思念你母親,又怎忍心將你母親的遺物都收起來?這屋子裏,好似沒留下半分你母親的痕跡,我父親這些年來,用的器物都是當年與我母親一同製備的,有些老物件便是壞了也舍不得扔。”
盧月凝搖頭,“我也不知為何。”
秦纓看了她片刻,眼風忽而掃到了門口候著的翊衛,那翊衛正拿著謝星闌適才展開的畫卷,秦纓道:“令慈年輕時真是明豔動人,你還記得她的模樣嗎?”
盧月凝緊聲道:“其實已經記不清了,十年了,隻是到底母女連心,看到那副畫卷,什麽都清晰起來——”
秦纓眸色微深道:“是嗎,那你一定記得她當年神采飛揚的樣子,她生的貌美,麵頰必定是欺霜賽雪的,我知道她還禮佛,那她說話的聲音也一定十分溫柔,隻可惜與我母親一樣,都是天妒紅顏,芳華早逝。”
盧月凝不知想到什麽,忽然緊緊地攥緊了帕子,雲竹正扶著她,此刻隻覺盧月凝在發抖,她連忙問道:“小姐,你怎麽了?”
盧月凝白著臉捂住心口,“我有些不適,縣主,我想先回去……”
崔慕之看了良久,此刻快步走過來,意味不明地掃了一眼秦纓之後,道:“那你先回去歇著,此處有我盯著,你不必擔憂,先養病要緊。”
盧月凝感激而信賴地看了崔慕之一瞬,而後便借著雲竹的手踉蹌著走了出去,待二人出了院門,崔慕之才看向秦纓,“你到底想做什麽?她隻是個病人,你也看到了,她父親再不成器,但一切都與她無關,她整日臥床養病,總不至於他父親的惡行她也是幫凶吧?”
秦纓麵上悲戚動容盡數散去,不錯,她適才與盧月凝說了那般多,的確是在試探,但對著崔慕之,她無需將一切都說明白。
她淡聲道:“崔大人有心護著盧姑娘,我明白,畢竟你們是青梅竹馬之誼,我也不想為難一個病中的小姑娘,適才我不過是問些舊事,也並未指責她什麽。”
崔慕之抿唇道:“你說的那些話字字誅心,若旁人這樣問你母親之事,你可能泰然處之?我也非是要護著她,要查案便好好查案,何必那般傷人?”
秦纓聽得哭笑不得,她上下打量崔慕之兩眼,語重心長道:“崔大人果真是憐香惜玉的君子,希望崔大人能始終如一地信任盧姑娘。”
崔慕之心中本意並非如此,可聽秦纓如此說,他也不願落了下風,便道:“她是與我一同長大之人,我亦看著她受盡苦難,我自然信她。”
秦纓差點想為他喝一聲彩,但這時謝星闌從內室走了出來,剛一出門,謝星闌便看到崔慕之和秦纓站在一處,他劍眉微蹙,上前道:“內室中並無異常,盧月凝母親之物盡數被收起,如今隻有盧旭的些許私物。”
秦纓早有所料,“盧月凝身體不適,先回去了,此處搜到的證物既是不多,或許柳兒巷那邊會有所獲。”
謝星闌也做此想,又看了一眼盧炴夫妻道:“其他人暫不管,所有跟過盧旭的小廝侍婢,皆要帶回金吾衛審問,來人——”
謝星闌一聲令下,眨眼間又拿了十多人離府,這樣大的動靜,必定是瞞不住了,楊氏甚至可以想象,此刻京城之中必定已經傳起了閑話。
一行人離開盧旭的院落,待朝外院走時,秦纓眉目沉凝,一邊走一邊回頭往盧月凝院落的方向看,謝星闌和崔慕之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謝星闌也若有所思。
到了外院,該捉拿問話之人全都已帶走,謝星闌又留下翊衛在國公府守著,方才準備離開,崔慕之見狀道:“可是要回金吾衛審問盧旭?”
謝星闌睨他一眼,“此案還不到與刑部公審之時,崔大人還是避嫌的好。”
崔慕之不忿,“避嫌?我與盧氏並無親緣,為何要避嫌?”
謝星闌沒好顏色道:“你與盧月凝私交過密,乃是眾人皆知,你若現在便要公審此案,不說旁人,隻怕宣平郡王也不會甘願。”
他不與崔慕之囉嗦,吩咐完翊衛,徑直與秦纓離府,待出了國公府大門,謝星闌眉眼才溫和了幾分,“這府中線索太少,我親去一趟柳兒巷,盧旭此人油鹽不進,並不好令其招認,再者十年前的舊案本就難找人證與物證,這案子雖看著將人抓了,可距離定案還有極遠的路要走,昨夜折騰半夜,你先回府休息。”
秦纓眉間陰雲遍布,沒有半點直接回府的意思,她深吸口氣道:“隔著簾絡多有不便,你上馬車來,我與你細說。”
秦纓話音落下,先行上馬車,既要讓謝星闌也同乘,白鴛便識趣地候著,隻見謝星闌怔了怔才命謝堅牽馬,簾絡起落之間,他的身影消失在了車簾之後。
白鴛隨行之時,再加上李芳蕤也不覺擁擠,可謝星闌人高馬大,他在側榻落座,好似一尊大佛,直挺挺地比秦纓高了大半個頭,膝頭袍擺與秦纓更隻有一拳之距,寬敞的車廂驟然逼仄,連呼吸都似乎有些滯澀不暢。
車廂內光線昏暗,秦纓看不清謝星闌麵容,等馬車轔轔而行之時,她壓著聲道:“盧月凝在說謊——”
謝星闌見要上馬車細說,便猜到她有何緊要發現,但聽見這話,他卻並無意外,“我知曉,她為盧旭做了假證,貞元十年八月十六那天晚上,她不可能一直和盧旭在一處。”
謝星闌語聲如常,但他話音落下,秦纓卻道:“不,不止這一處。”
謝星闌蹙眉,又聽秦纓繼續道:“她不僅替盧旭做了假證,她還隱瞞了她母親之死的真相——”
謝星闌並未想到此處,而秦纓接下來所言,更令他背脊都生出了一絲寒意。
秦纓道:“並且,她極有可能親眼見過他父親犯案。”
第68章 預審
“前日我去柔嘉府上找他父親問過, 她父親不知於氏得癆病之事,又說十年前,看癆病最厲害的是太醫院的院正馮玉征, 於是我入宮去了一趟太醫院查了馮玉征在貞元十年和貞元九年的出診記錄,但古怪的是, 馮玉征根本沒給於氏看過病。”
秦纓語聲沉肅,她剛說完,謝星闌便道:“於氏當年已經病危, 國公府不可能不盡力施救,卻並未找馮玉征, 那隻有一個解釋, 於氏當年得的並非癆病。”
秦纓頷首, “崔慕之說當年他們去探病之時, 並未見到於氏,再加上國公府編出一個癆病的說法,必定是為了掩蓋於氏不能見人的真相, 有理由推測於氏是被施暴,受傷頗重,若見了外人便要露餡, 因此才編出個會染人的病。”
“於氏的婢女說, 盧旭後來動手傷人,皆會避著人, 但下人能避開,盧炴和其他人能避開, 盧月凝能次次回避嗎?於氏養病半年才過世, 盧月凝就算被換了院子,也不可能一直沒見母親, 因此她一定知道她母親不是癆病。”
謝星闌道:“所以你適才故意提起她母親之事。”
秦纓頷首,“不錯,她適才掩麵悲哭,很是令人憐憫,但從她麵上神色和細微動作,我可以肯定,她一定知道她母親病亡的真相——”
馬車裏光線昏暗,謝星闌的目光卻似實質般落在秦纓麵上,秦纓接著道:“即便是再沉穩老成之人,其麵部的細微變化也會展現出其真實的心緒變幻,有的人為了混淆視聽,會故意做出別的動作和神態來掩飾,剛才的盧月凝便是如此。”
“從踏進盧旭院中開始,我便在注意她,而她那時神色便明顯不對了,看到她母親的畫卷之後,就更難以克製,但她謹慎,用悲哭將異樣全都掩了住。”
秦纓沉吟道:“她還始終用絲帕掩著口鼻,又低垂著眸子,不敢讓人瞧見她的眼神,但即便如此,她其他的本能動作,還是出賣了她。”
“她下巴微縮,肩背微駝,又刻意回避眾人的目光,這不是悲傷,而是畏懼和逃避,如果說她不想回憶亡母舊事,逃避還能說得過去,但她畏懼明顯,一下讓我想到了她那天在衙門裏受刺激暈倒的事,她這些年來不回盧旭的院落,也是因為畏懼,因為她當年在這院子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母親被父親施暴——”
“而當盧炴在看到畫卷後,說起盧旭對亡妻多麽惦念,多麽癡情之時,盧月凝不僅縮著肩背,更緊抿著唇角,將下頜含的更低,攥著絲帕的手亦十分用力,這是憤怒、隱忍之意,表示她根本不讚同盧炴的說辭,這也說明她知道自己母親過著什麽日子,而最後去內室之時,她更畏怕不前,我懷疑她見過她母親的死狀,也知道她為何而死。”
謝星闌眼底浮著幾分震動,盧月凝適才的模樣他也瞧見了,卻像秦纓說的,她的神色被悲哭掩蓋,隻讓人以為她觸景生情,不願回想母親病亡之事,可秦纓顯然比他更會“察言觀色”,她不但觀察的細致入微,還精準地捕捉到了盧月凝的神色變化,由此分辨出她的真實意圖。
謝星闌暗自驚訝,轉而道:“如果不是因為癆病而亡,那便有可能是被盧旭虐待死的,但你為何說她或許親眼見過她父親行凶?”
秦纓眯了迷眸子,“因為她第一次見芳蕤便麵露驚恐之色。”
“起初我們想著,這是因為芳蕤的氣態和衣著都與於氏十分相似,而當年案發之時她還是個小孩子,而案發又在幾處僻靜之地,絕對與她無關,但好著紅裙恣意颯然的於氏,是未出閣之前的於氏,自從嫁入國公府,她便姿容氣態大變——”
謝星闌眼底暗芒簇閃,“李芳蕤和盧月凝熟悉的於氏大為不同,她絕不會隻因為一顆淚痣而驚恐,隻有一種可能,當時的李芳蕤不是與她母親相似,而是與舊案中的受害者相似!她因見過受害者如何死的,所以才分外失態。”
秦纓應是,“按照當年三位受害者遇害的時間場合來推算,她看到的人極有可能是羅槿兒,範玉蘋和康素琴都是在外遇害,隻有羅槿兒是遇害後被拋屍,當年國公府在城南禦道旁有一家瓷器店,距離羅家的舊書鋪子並不遠,我懷疑羅槿兒是在那裏遇害,當時盧月凝也在場。”
秦纓說完又幽幽地歎了口氣,“但這隻是推測,除非找到其他證人。”
謝星闌忽而道:“旁人不知內情,盧元斌一定知道,但他當年出了意外——”
說至此,謝星闌呼吸微緊,“他身亡隻怕不是意外,而在那之後,盧炴將盧文濤撥給了盧旭,這些年來盧文濤一直跟著盧旭遊手好閑,這太過古怪。”
“你的意思是盧炴知曉內情?將盧文濤給盧旭,是為了……是為了看住盧旭?”秦纓語氣緊迫道:“當年案發之後,凶手十年未曾犯案,這其中本就古怪,而從時間來看,正好與盧文濤跟著盧旭的時間吻合——”
謝星闌道:“得去盧文濤家中走一趟。”
秦纓又道:“這個盧旭癲狂殘暴,亦並非謹小慎微之人,如此便解釋的通於氏當年的遭遇為何絲毫風聲未露,正是因為盧國公在暗中幫忙,而他知道弟弟這等行徑會毀了盧國公府,因此將自己最得力的管家放在盧旭身邊。”
她又道:“最好是能找到國公府舊人,來證明盧月凝在給盧旭做假證,還有盧文濤,他隻是下人,與盧旭並無親緣關係,若能撬開他的嘴,便再好不過。”
謝星闌沉吟道:“盧月凝既知道當年真相,有沒有令她作證的可能?”
秦纓想到今日盧月凝的模樣,搖頭,“隻怕不容易,盧月凝雖是經曆坎坷,但從靜緣庵師太口中得知,她性子其實十分冷靜堅毅,七八歲的女童,不管為了什麽,能在庵堂之中青燈古佛數年,心性便非常人可比。”
謝星闌微微點頭,“好,其他的我會派人去查。”他掀簾朝外看了一眼,見秋陽升上中天,便道:“時辰不早了,你先歸家去。”
秦纓有些放心不下,謝星闌又道:“都是跑腿查問的活兒,你不必跟著受罪。”
秦纓這原身千金玉貴,昨夜折騰整夜,此刻的確困乏得緊,眼下連思緒都有些遲鈍,她隻好應了聲,“晚些時候我去金吾衛衙門看看。”
謝星闌應是,又掀簾叫停,等他下了馬車,沈珞方才駕車往臨川侯府而去。
秦纓掀簾看著謝星闌翻身上馬,猶豫一瞬,到底沒出言叮嚀,白鴛鑽進車廂裏,她適才隱約聽見幾言,這時道:“幸而謝大人還顧忌著縣主熬不住,奴婢人都快散架了更何況縣主?不過奴婢瞧著,謝大人近來也愈發勤勉了,都不打算歇息。”
秦纓心弦微動,白鴛這時道:“不過,此番查到了盧國公府上,可能查到底嗎?盧家這些年雖然式微,卻到底是老牌世家,先帝在世之時,盧家還出過一位妃嬪,隻是膝下無所出,若鬧到了太後和陛下跟前,看不知他們怎麽看。”
白鴛是侯府的丫頭,所見所聞非尋常百姓可比,見她想到這一層,秦纓心底也有些發沉,“隻要證據確鑿,又有人證,無論是太後還是陛下,都不好說什麽。”
白鴛點點頭,“希望謝大人此行順利。”
此處上房布置的儒雅矜貴,通往書房的多寶閣上,幾座翡翠擺件流光溢彩,但剛進書房謝星闌便皺了眉頭,屋子雖是齊整,可筆墨紙硯上落著一層薄灰,一看便知主人許久未曾來此動筆,書櫃榻幾之上亦是蕭瑟之景。
盧瓚道:“這裏沒什麽好看的,這些年二叔隻有逢年過節才會回來小住兩日,這屋子裏的東西,他也常年不用,不知你們有何好搜的。”
雖是如此,謝星闌還是命人打開了各處櫃閣,不多時一個翊衛喊道:“大人,這處櫃門上了鎖。”
謝星闌走上前去,又回身看那小廝,那小廝惶然道:“小人隻有房門上的鑰匙,這些要緊之地的鑰匙,小人也不知在何處。”
謝星闌便不拖延,徑直吩咐:“打開。”
翊衛拔刀,兩下便劈開了櫃門之鎖,待他拉開櫃門之後,卻見櫃子裏竟放著一軸畫卷,翊衛取出奉給謝星闌,謝星闌利落解開係帶。
隨著畫卷打開,一位栩栩如生的紅裙少女映入眾人眼簾,畫上少女神采飛揚,麵容秀美清靈,左眼下的淚痣更為她麵龐添了三分柔媚。
盧瓚站得最近,“這……這是二嬸?”
盧瓚驚問一句,又去看後麵站著的盧炴夫婦,盧炴看到這副畫,不知為何眼底生出了幾分厭色,楊氏蹙眉看了片刻,點頭,“的確像弟妹,這麽多年了,我都有些忘記她的模樣了,隻不過這畫中人不如弟妹端容靜雅,凝兒,你來看看——”
盧月凝跟在最後,被楊氏叫到,不得已上前兩步,待看到畫上之人,她眼瞳微微一縮,本已散去的淚光又浮了出來,“不錯,是我母親。”
盧炴這時道:“盧旭存著亡妻的畫像,這不是再正常不過?他剛才也說了,他是因為思念亡妻才一時昏了頭,你們不知他對凝兒的母親多麽癡情,這些年來他未曾續弦,亦是不願背叛妻子……”
秦纓不為所動地聽著這話,目光卻落在了盧月凝身上,隻見盧月凝微垂著眼眸,又用絲帕不斷擦拭著眼角,叫外人看著,像是傷心極了。
秦纓卻看得眉頭微皺,她盯著盧月凝,柔聲問道:“盧姑娘,這屋子裏,可還有你母親的遺物?”
盧月凝不得已抬眸,目光悲戚地掃視了一圈,搖頭,“沒有了,我母親當年病亡之後,大部分遺物都陪葬了,些許舊物,也都被我父親收起來了,這些年,我也很少來這院子,不知道他將那些舊物放去了何處。”
秦纓又問:“你幼時應該是在這院子裏長大的吧?你母親去後,你來此不多,那你思念母親之時會去何處?”
盧月凝像不忍回憶舊事,又半垂了眸子,“我幼時的確跟著父親母親住在此處,但後來母親病重,父親怕我染了病氣,便讓我住在如今的院子裏,我身邊有不少母親的遺物,思念母親之時,去看那些遺物便好。”
她語聲哀戚,叫人不忍再問,秦纓卻接著道:“當年你母親過世之時,你可在她跟前?”她朝門口走出兩步,看向了內室的方向,“當年她就是在裏麵過世的吧?”
盧月凝握著絲帕的手在發顫,哽咽道:“當時我在跟前……”
秦纓又問:“你看著她咽氣的?”
這一問太過殘忍,嚇了眾人一跳,盧月凝仿佛也被勾起最傷心之事,腦袋埋的更低,肩膀微微顫動,又忍不住哭起來,崔慕之在旁瞧見,不忍道:“你問這些做什麽?與案子又有何幹係?哪有你這樣提問的?”
謝星闌目澤微深,這時道:“既問到了,便去內室看看。”
他卷好畫卷交給翊衛,要當做證物帶走,又率先離開書房往內室去,盧月凝站在一邊卻未動,秦纓走出幾步,看她還留在原地,便緩聲道:“盧姑娘不一起來嗎?你既然覺得你父親冤枉,那你可跟著瞧瞧,看看我們搜查的證物是否有錯。”
盧月凝往內室方向看了一眼,眼瞳被針紮般一縮,又撇開目光,“我進去便要想起我母親過世之時的模樣,我便不去了。”
秦纓上下打量她片刻,也未往裏走,她過來陪在盧月凝身邊,歎了口氣道:“你莫要怪我多問,我是看到了你,便想到了我自己,當年我母親過世之時我還是個幼兒,根本記不清她是何模樣,當年你父親一定很愛你母親吧?”
崔慕之本已走到內室門口,聽聞此言,腳步一頓,回身看了過來。
盧月凝艱難地吞咽了一下,隻看著身前的青石地磚,“是……”
秦纓語氣深幽,“我明白,我父親也是如此,他也未生過續弦之心,隻為了不辜負我母親。”她忽地轉頭看盧月凝,“當年你母親病重之時,可是你父親在她跟前侍疾?”
秦纓看著盧月凝的側臉,隻瞧見她下巴縮著,下頜緊繃,聞言點了點頭,啞聲道:“不錯……”
秦纓似有些動容,又不解道:“不過……他若是思念你母親,又怎忍心將你母親的遺物都收起來?這屋子裏,好似沒留下半分你母親的痕跡,我父親這些年來,用的器物都是當年與我母親一同製備的,有些老物件便是壞了也舍不得扔。”
盧月凝搖頭,“我也不知為何。”
秦纓看了她片刻,眼風忽而掃到了門口候著的翊衛,那翊衛正拿著謝星闌適才展開的畫卷,秦纓道:“令慈年輕時真是明豔動人,你還記得她的模樣嗎?”
盧月凝緊聲道:“其實已經記不清了,十年了,隻是到底母女連心,看到那副畫卷,什麽都清晰起來——”
秦纓眸色微深道:“是嗎,那你一定記得她當年神采飛揚的樣子,她生的貌美,麵頰必定是欺霜賽雪的,我知道她還禮佛,那她說話的聲音也一定十分溫柔,隻可惜與我母親一樣,都是天妒紅顏,芳華早逝。”
盧月凝不知想到什麽,忽然緊緊地攥緊了帕子,雲竹正扶著她,此刻隻覺盧月凝在發抖,她連忙問道:“小姐,你怎麽了?”
盧月凝白著臉捂住心口,“我有些不適,縣主,我想先回去……”
崔慕之看了良久,此刻快步走過來,意味不明地掃了一眼秦纓之後,道:“那你先回去歇著,此處有我盯著,你不必擔憂,先養病要緊。”
盧月凝感激而信賴地看了崔慕之一瞬,而後便借著雲竹的手踉蹌著走了出去,待二人出了院門,崔慕之才看向秦纓,“你到底想做什麽?她隻是個病人,你也看到了,她父親再不成器,但一切都與她無關,她整日臥床養病,總不至於他父親的惡行她也是幫凶吧?”
秦纓麵上悲戚動容盡數散去,不錯,她適才與盧月凝說了那般多,的確是在試探,但對著崔慕之,她無需將一切都說明白。
她淡聲道:“崔大人有心護著盧姑娘,我明白,畢竟你們是青梅竹馬之誼,我也不想為難一個病中的小姑娘,適才我不過是問些舊事,也並未指責她什麽。”
崔慕之抿唇道:“你說的那些話字字誅心,若旁人這樣問你母親之事,你可能泰然處之?我也非是要護著她,要查案便好好查案,何必那般傷人?”
秦纓聽得哭笑不得,她上下打量崔慕之兩眼,語重心長道:“崔大人果真是憐香惜玉的君子,希望崔大人能始終如一地信任盧姑娘。”
崔慕之心中本意並非如此,可聽秦纓如此說,他也不願落了下風,便道:“她是與我一同長大之人,我亦看著她受盡苦難,我自然信她。”
秦纓差點想為他喝一聲彩,但這時謝星闌從內室走了出來,剛一出門,謝星闌便看到崔慕之和秦纓站在一處,他劍眉微蹙,上前道:“內室中並無異常,盧月凝母親之物盡數被收起,如今隻有盧旭的些許私物。”
秦纓早有所料,“盧月凝身體不適,先回去了,此處搜到的證物既是不多,或許柳兒巷那邊會有所獲。”
謝星闌也做此想,又看了一眼盧炴夫妻道:“其他人暫不管,所有跟過盧旭的小廝侍婢,皆要帶回金吾衛審問,來人——”
謝星闌一聲令下,眨眼間又拿了十多人離府,這樣大的動靜,必定是瞞不住了,楊氏甚至可以想象,此刻京城之中必定已經傳起了閑話。
一行人離開盧旭的院落,待朝外院走時,秦纓眉目沉凝,一邊走一邊回頭往盧月凝院落的方向看,謝星闌和崔慕之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謝星闌也若有所思。
到了外院,該捉拿問話之人全都已帶走,謝星闌又留下翊衛在國公府守著,方才準備離開,崔慕之見狀道:“可是要回金吾衛審問盧旭?”
謝星闌睨他一眼,“此案還不到與刑部公審之時,崔大人還是避嫌的好。”
崔慕之不忿,“避嫌?我與盧氏並無親緣,為何要避嫌?”
謝星闌沒好顏色道:“你與盧月凝私交過密,乃是眾人皆知,你若現在便要公審此案,不說旁人,隻怕宣平郡王也不會甘願。”
他不與崔慕之囉嗦,吩咐完翊衛,徑直與秦纓離府,待出了國公府大門,謝星闌眉眼才溫和了幾分,“這府中線索太少,我親去一趟柳兒巷,盧旭此人油鹽不進,並不好令其招認,再者十年前的舊案本就難找人證與物證,這案子雖看著將人抓了,可距離定案還有極遠的路要走,昨夜折騰半夜,你先回府休息。”
秦纓眉間陰雲遍布,沒有半點直接回府的意思,她深吸口氣道:“隔著簾絡多有不便,你上馬車來,我與你細說。”
秦纓話音落下,先行上馬車,既要讓謝星闌也同乘,白鴛便識趣地候著,隻見謝星闌怔了怔才命謝堅牽馬,簾絡起落之間,他的身影消失在了車簾之後。
白鴛隨行之時,再加上李芳蕤也不覺擁擠,可謝星闌人高馬大,他在側榻落座,好似一尊大佛,直挺挺地比秦纓高了大半個頭,膝頭袍擺與秦纓更隻有一拳之距,寬敞的車廂驟然逼仄,連呼吸都似乎有些滯澀不暢。
車廂內光線昏暗,秦纓看不清謝星闌麵容,等馬車轔轔而行之時,她壓著聲道:“盧月凝在說謊——”
謝星闌見要上馬車細說,便猜到她有何緊要發現,但聽見這話,他卻並無意外,“我知曉,她為盧旭做了假證,貞元十年八月十六那天晚上,她不可能一直和盧旭在一處。”
謝星闌語聲如常,但他話音落下,秦纓卻道:“不,不止這一處。”
謝星闌蹙眉,又聽秦纓繼續道:“她不僅替盧旭做了假證,她還隱瞞了她母親之死的真相——”
謝星闌並未想到此處,而秦纓接下來所言,更令他背脊都生出了一絲寒意。
秦纓道:“並且,她極有可能親眼見過他父親犯案。”
第68章 預審
“前日我去柔嘉府上找他父親問過, 她父親不知於氏得癆病之事,又說十年前,看癆病最厲害的是太醫院的院正馮玉征, 於是我入宮去了一趟太醫院查了馮玉征在貞元十年和貞元九年的出診記錄,但古怪的是, 馮玉征根本沒給於氏看過病。”
秦纓語聲沉肅,她剛說完,謝星闌便道:“於氏當年已經病危, 國公府不可能不盡力施救,卻並未找馮玉征, 那隻有一個解釋, 於氏當年得的並非癆病。”
秦纓頷首, “崔慕之說當年他們去探病之時, 並未見到於氏,再加上國公府編出一個癆病的說法,必定是為了掩蓋於氏不能見人的真相, 有理由推測於氏是被施暴,受傷頗重,若見了外人便要露餡, 因此才編出個會染人的病。”
“於氏的婢女說, 盧旭後來動手傷人,皆會避著人, 但下人能避開,盧炴和其他人能避開, 盧月凝能次次回避嗎?於氏養病半年才過世, 盧月凝就算被換了院子,也不可能一直沒見母親, 因此她一定知道她母親不是癆病。”
謝星闌道:“所以你適才故意提起她母親之事。”
秦纓頷首,“不錯,她適才掩麵悲哭,很是令人憐憫,但從她麵上神色和細微動作,我可以肯定,她一定知道她母親病亡的真相——”
馬車裏光線昏暗,謝星闌的目光卻似實質般落在秦纓麵上,秦纓接著道:“即便是再沉穩老成之人,其麵部的細微變化也會展現出其真實的心緒變幻,有的人為了混淆視聽,會故意做出別的動作和神態來掩飾,剛才的盧月凝便是如此。”
“從踏進盧旭院中開始,我便在注意她,而她那時神色便明顯不對了,看到她母親的畫卷之後,就更難以克製,但她謹慎,用悲哭將異樣全都掩了住。”
秦纓沉吟道:“她還始終用絲帕掩著口鼻,又低垂著眸子,不敢讓人瞧見她的眼神,但即便如此,她其他的本能動作,還是出賣了她。”
“她下巴微縮,肩背微駝,又刻意回避眾人的目光,這不是悲傷,而是畏懼和逃避,如果說她不想回憶亡母舊事,逃避還能說得過去,但她畏懼明顯,一下讓我想到了她那天在衙門裏受刺激暈倒的事,她這些年來不回盧旭的院落,也是因為畏懼,因為她當年在這院子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母親被父親施暴——”
“而當盧炴在看到畫卷後,說起盧旭對亡妻多麽惦念,多麽癡情之時,盧月凝不僅縮著肩背,更緊抿著唇角,將下頜含的更低,攥著絲帕的手亦十分用力,這是憤怒、隱忍之意,表示她根本不讚同盧炴的說辭,這也說明她知道自己母親過著什麽日子,而最後去內室之時,她更畏怕不前,我懷疑她見過她母親的死狀,也知道她為何而死。”
謝星闌眼底浮著幾分震動,盧月凝適才的模樣他也瞧見了,卻像秦纓說的,她的神色被悲哭掩蓋,隻讓人以為她觸景生情,不願回想母親病亡之事,可秦纓顯然比他更會“察言觀色”,她不但觀察的細致入微,還精準地捕捉到了盧月凝的神色變化,由此分辨出她的真實意圖。
謝星闌暗自驚訝,轉而道:“如果不是因為癆病而亡,那便有可能是被盧旭虐待死的,但你為何說她或許親眼見過她父親行凶?”
秦纓眯了迷眸子,“因為她第一次見芳蕤便麵露驚恐之色。”
“起初我們想著,這是因為芳蕤的氣態和衣著都與於氏十分相似,而當年案發之時她還是個小孩子,而案發又在幾處僻靜之地,絕對與她無關,但好著紅裙恣意颯然的於氏,是未出閣之前的於氏,自從嫁入國公府,她便姿容氣態大變——”
謝星闌眼底暗芒簇閃,“李芳蕤和盧月凝熟悉的於氏大為不同,她絕不會隻因為一顆淚痣而驚恐,隻有一種可能,當時的李芳蕤不是與她母親相似,而是與舊案中的受害者相似!她因見過受害者如何死的,所以才分外失態。”
秦纓應是,“按照當年三位受害者遇害的時間場合來推算,她看到的人極有可能是羅槿兒,範玉蘋和康素琴都是在外遇害,隻有羅槿兒是遇害後被拋屍,當年國公府在城南禦道旁有一家瓷器店,距離羅家的舊書鋪子並不遠,我懷疑羅槿兒是在那裏遇害,當時盧月凝也在場。”
秦纓說完又幽幽地歎了口氣,“但這隻是推測,除非找到其他證人。”
謝星闌忽而道:“旁人不知內情,盧元斌一定知道,但他當年出了意外——”
說至此,謝星闌呼吸微緊,“他身亡隻怕不是意外,而在那之後,盧炴將盧文濤撥給了盧旭,這些年來盧文濤一直跟著盧旭遊手好閑,這太過古怪。”
“你的意思是盧炴知曉內情?將盧文濤給盧旭,是為了……是為了看住盧旭?”秦纓語氣緊迫道:“當年案發之後,凶手十年未曾犯案,這其中本就古怪,而從時間來看,正好與盧文濤跟著盧旭的時間吻合——”
謝星闌道:“得去盧文濤家中走一趟。”
秦纓又道:“這個盧旭癲狂殘暴,亦並非謹小慎微之人,如此便解釋的通於氏當年的遭遇為何絲毫風聲未露,正是因為盧國公在暗中幫忙,而他知道弟弟這等行徑會毀了盧國公府,因此將自己最得力的管家放在盧旭身邊。”
她又道:“最好是能找到國公府舊人,來證明盧月凝在給盧旭做假證,還有盧文濤,他隻是下人,與盧旭並無親緣關係,若能撬開他的嘴,便再好不過。”
謝星闌沉吟道:“盧月凝既知道當年真相,有沒有令她作證的可能?”
秦纓想到今日盧月凝的模樣,搖頭,“隻怕不容易,盧月凝雖是經曆坎坷,但從靜緣庵師太口中得知,她性子其實十分冷靜堅毅,七八歲的女童,不管為了什麽,能在庵堂之中青燈古佛數年,心性便非常人可比。”
謝星闌微微點頭,“好,其他的我會派人去查。”他掀簾朝外看了一眼,見秋陽升上中天,便道:“時辰不早了,你先歸家去。”
秦纓有些放心不下,謝星闌又道:“都是跑腿查問的活兒,你不必跟著受罪。”
秦纓這原身千金玉貴,昨夜折騰整夜,此刻的確困乏得緊,眼下連思緒都有些遲鈍,她隻好應了聲,“晚些時候我去金吾衛衙門看看。”
謝星闌應是,又掀簾叫停,等他下了馬車,沈珞方才駕車往臨川侯府而去。
秦纓掀簾看著謝星闌翻身上馬,猶豫一瞬,到底沒出言叮嚀,白鴛鑽進車廂裏,她適才隱約聽見幾言,這時道:“幸而謝大人還顧忌著縣主熬不住,奴婢人都快散架了更何況縣主?不過奴婢瞧著,謝大人近來也愈發勤勉了,都不打算歇息。”
秦纓心弦微動,白鴛這時道:“不過,此番查到了盧國公府上,可能查到底嗎?盧家這些年雖然式微,卻到底是老牌世家,先帝在世之時,盧家還出過一位妃嬪,隻是膝下無所出,若鬧到了太後和陛下跟前,看不知他們怎麽看。”
白鴛是侯府的丫頭,所見所聞非尋常百姓可比,見她想到這一層,秦纓心底也有些發沉,“隻要證據確鑿,又有人證,無論是太後還是陛下,都不好說什麽。”
白鴛點點頭,“希望謝大人此行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