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纓歎道:“不錯,是有人故意製造恐慌,但內情為何,還需細查。”
秦璋無奈,“未想到我乖女兒竟是個勞碌命,也罷了,陛下既願讓你涉朝事,你也樂得如此,那爹爹便沒什麽好說的,隻要不是與那崔慕之一同當差便好。”
秦璋說得氣哼哼的,秦纓哭笑不得,“您放心,崔慕之如今守著未央池,陛下未令他主審此案。”
秦璋眉頭挑了挑,“陛下如今對謝家那小子倒是格外放心,他如今行事也與從前大不相同,不過乖女兒也得謹慎些,他可是被他養父教養出來的……”
秦纓笑道,“但那也是他十歲之後的事了,您不是說,他親生父親大家之風,最是清正的?叫女兒看,謝星闌骨子裏並非鑽營無道之人。”
秦璋笑嗬嗬的,“那自是最好。”
見天色已晚,秦纓也不多留,片刻便回清梧院歇下。
翌日一早,秦纓尚未用完早膳,便見門房前來通傳,謝星闌到了,她火急火燎用完最後一口粥,撩起鬥篷便朝外走,秦璋舉著湯匙見她一溜風跑出去,半晌才長長地歎了口氣。
秦纓出門時,謝星闌仍高坐馬背,見她出來立刻道:“去定北侯在長興坊的別院,他此刻也在別院之中——”
秦纓應是,待上馬車,直往西側的長興坊馳去,約莫兩炷香的時辰後,馬車駛入了一條遍植榆柳的小巷,巷子裏雪泥一片,待馬車停穩,秦纓一掀簾,便見眼前的門庭上縞素高懸,而著月白錦袍的杜子勤,正眉飛眼斜地等著他們。
第179章 香料
“我父親在等你們——”
杜子勤與謝星闌素不對付, 但如今是正事,他自然也不敢尋釁,待謝星闌與秦纓進門, 他在前一邊帶路一邊拿眼風瞟二人,“你們幾日能查個明白?”
謝星闌懶得搭理他, 秦纓道:“趙參軍乃國之棟梁,我們自然盡力而為。”
杜子勤看著謝星闌輕哼了一聲,沒走幾步, 麵色一肅,沉聲道:“趙參軍早年不易, 後被我父親一手提拔起來, 這幾年在軍中苦心孤詣, 立下了汗馬功勞, 本以為他往後青雲直上,卻沒想到出了這等岔子——”
杜子勤素來通身的紈絝跋扈,少有這般正經沉重之時, 謝星闌看他一眼,正要開口時,一道懸著縞素的月洞門映入了眼簾。
杜子勤也道:“靈堂就在此——”
這座別院三進, 這靈堂所在, 乃是二進西跨院,杜巍能將靈堂設在此地, 足見對趙永繁的器重,剛進門, 杜子勤語氣一揚, “父親,他們來了。”
棺床停在堂內, 院子裏有做法事撒的符文紙錢,另有七八個年輕的小廝奴婢,在為趙永繁披麻戴孝守靈,定北侯杜巍站在門口,身邊還有著靛藍錦袍的世子杜子勉,杜子勤悠哉地走到二人身後站定,麵上一派悠遊自在。
秦纓上前道:“侯爺——”
杜巍點了點頭,“此番要勞煩縣主了,我聽聞是縣主發現了古怪,若查出來真是有人害了永繁,那我必定重謝縣主,謝大人也是一樣。”
謝星闌道:“此乃公差,侯爺不必客氣。”
杜巍轉身看向堂內,先吩咐小廝婢女們暫且退下,而後才道:“這幾年永繁跟著我,早已同家人無異,若想到要出事,我是不會帶他回京述職的。”
秦纓歎道:“侯爺不必自責,此事誰也難料,侯爺既然與他形同家人,那對他當是再了解不過了,此番,他為北府軍製造軍備,您也是最清楚的,您覺得此事可與軍備有關?”
杜巍劍眉緊擰,“說不好,畢竟事發在未央池,南詔人就在那裏。”
秦纓點了點頭,“我先看看屍體——”
饒是杜巍,都聽得劍眉一挑,杜子勉也分外愕然,杜子勤雖然見過秦纓查看那淹死的伎人,但眼下趙永繁已死了幾日,此刻著黑色壽衣躺著,裸露在外的頭臉青紫生斑,雙手手背也遍布紫色枝狀斑紋,便是他看了都覺滲人,更別說秦纓這樣身份貴重的小姑娘。
秦纓走到棺床邊,毫不忌諱地傾身驗看,謝星闌亦站去靈床對側,那夜大理寺仵作前來驗屍,秦纓並不懷疑死因有誤,隻在想是否還有傷痕未曾浮出。
思及此,她直起身子道:“隻怕要對趙參軍不敬了,我打算褪去壽衣查驗。”
杜子勤聽得倒吸涼氣,素來穩重的杜子勉也睜大了眸子。
杜巍眼皮跳了跳,他回京後聽了些與秦纓有關的傳言,卻實在沒想到,她比傳言更肆無忌憚,沙場點兵之人,自無那般多死規矩,他定聲道:“若對案子有助益,便隨你。”
秦纓點頭,她正要傾身,謝星闌卻先一步解了趙永繁壽衣上的盤扣,趙永繁身形瘦高,翻動不易,謝星闌動手自利落許多。
待趙永繁上身完□□露之時,秦纓眼瞳一縮——隻見他精裝的身軀之上,竟有多處大大小小的陳年傷痕,看那形狀多為箭傷、刀傷,甚至還有大片的燒傷傷疤,而其他細小的疤痕,則更是數不勝數。
看到這些,杜巍麵上閃過悲痛,又沉沉歎氣,“他領著參軍之職,上戰場的次數也不遜旁人,研究那火器之時,還差點被火油燒死——”
秦纓心腔一陣窒悶,她將目光從舊傷痕上移開,隻去看兩天之前墜樓的摔傷,但檢查完畢,她眉眼間疑雲更甚,除卻部分挫傷與淤青浮出,再無多餘痕跡,她複又檢查趙永繁四肢,連發絲指甲也未漏,但終究毫無所獲。
秦纓又看向杜巍,“身上暫無線索,趙大人那日所穿衣物在何處?”
杜巍看向杜子勉,杜子勉便朝偏廳走去,沒多時回來,手中多了個包袱,“那日衣物鞋履都在此地——”
秦纓接過,又走到一旁案幾上打開,待將衣物取出,便見趙永繁那日所著外袍內衫前襟下擺皆被鮮血染透,如今皆成猩黑之色,遠瞧著醃臢髒汙,可秦纓卻不嫌惡,反倒仔仔細細,連一點衣裳磨損與瘢痕都不放過。
正查著證物,院外傳來腳步聲,一個武衛稟告道:“侯爺,肖將軍和宋將軍來了!”
話音落下,肖琦和宋文瑞進了院內,待走到靈堂與眾人打了招呼,先去靈案上了香才近前說話,肖琦黑著一張臉道:“侯爺,是真的?”
杜巍派去請肖琦與宋文瑞的人,已將來由告知,因此肖琦與宋文瑞來的路上,便有了諸多猜測,此時二人目光銳利,像要立刻找出真凶為趙永繁報仇。
杜巍點頭,“是雲陽縣主發現了古怪之處。”
肖琦二人看向秦纓,這時謝星闌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查清趙永繁為何去攬月樓,這也是侯爺請你們來的原因,你們與他同袍多年,當日又一同赴宴,你們要仔細想想,任何異樣都要說明——”
肖琦和宋文瑞對視一眼,肖琦搖頭道:“是真的沒什麽異樣,老趙平日裏便不愛說話,回京之後,也還是沉默寡言的樣子,那夜去赴宴,他自始至終也沒說幾句……”
肖琦抓了抓腦袋,實在想不起來,宋文瑞歎氣道:“京城是老趙的傷心地,我倒覺得他一回來,比在北麵更沉靜了。”
肖琦道:“我與文瑞在京城有住所,老趙回來後,就住在侯爺的別院當中,我們也未日日在一處。”
謝星闌看向杜巍,杜巍道:“就住在東跨院中,又給他留了小廝婢女照顧。”
謝星闌蹙眉,視線一轉,卻見秦纓拿著趙永繁的外袍,正盯著某處細看,他走上前去,“怎麽了?”
秦纓指著趙永繁外袍前襟與後肩處,“此處血色較深,我本以為是積血結痂,但仔細瞧了瞧,倒像是蹭上了什麽粉末,還有後肩處,也蹭了些灰末——”
謝星闌仔細看了看,“攬月樓打掃的纖塵不染,當日赴宴,也是坐在長亭之中,若是灰汙,不可能前胸後肩都蹭上。”
秦纓搖頭,“不似灰汙,倒像是……香粉,又或者,像是藥粉……”
杜巍快步上前,“藥粉?”
杜子勉幾人也湊上前來,秦纓點頭,將衣裳拿近聞了聞,又凝重道:“還有股子淡淡的氣味兒,難辨是何物,或許要請個大夫來看看——”
肖琦立刻道:“那去請太醫?”
杜巍搖頭,“不好請太醫,最好請個坊間不知內情的大夫,屆時隻讓其看衣裳便是,免得橫生枝節。”
如此一言,秦纓道:“我認識一位大夫,便是知道此事,也絕對守口如瓶不會多言——”
杜子勤道:“你莫不是說陸大夫?”
杜巍看向杜子勤,“你也知道?”
杜子勤摸了摸鼻尖道:“是陸太醫家的女兒,也擅醫道,與縣主交好,此前見過她的醫術。”
杜子勤自然不願多提自己的糗事,杜巍聞言便看向秦纓,“既然縣主覺得可信,那找她也好。”
秦纓點了點頭還未說話,一旁的杜子勤道:“那我去接人,我在這裏也無用,速去速回,絕不耽誤事——”
秦纓愣了愣,“那,那也好,她若是不在陸太醫府上,便是在百草街醫館坐診。”
杜子勤聞言立刻告辭而出,杜巍見慣了他不務正業,倒也未放在心上,這時秦纓道:“既然趙參軍住在此地,還請侯爺帶我們去看看他所住之處。”
秦纓與謝星闌淨了手,與杜巍一行往東去,走在半途,肖琦哀歎道:“此番回京,本是跟著侯爺看看京城榮華富貴,卻沒想到出了這等憾事,我們北府軍今朝得了風頭,難不成……難不成那凶手,其實是想打壓我們北府軍?”
杜巍抿唇不語,宋文瑞道:“太可惜了,永繁此番回來,本算得上衣錦還鄉,但奈何——”
秦纓還不知趙永繁生平,不由好奇地看向謝星闌,謝星闌道:“趙參軍當年高中,先進了翰林院,又去軍器監當差,後來被人冤枉差點流放,是侯爺救了他。”
秦纓這才了然,待到了東跨院上房,一進門便見屋內素雅嚴正,趙永繁之物分毫未動地留在原處,杜巍站在門口道:“他們幾個回京,隨身之物都不多。”
肖琦道:“我們都是粗人。”
謝星闌與秦纓步入暖閣,便見暖閣內隻有窗前榻幾上放著兩本兵書,待移步內室,便見內室床榻一片齊整,一隻包袱安於床尾,兩件舊衫搭在不遠處的屏風上,此處是侯府別院,平日裏無人居住,雖給了趙永繁落腳,但他私物極少,因此仍顯得空蕩冷清。
謝星闌上前打開包袱,便見裏頭裝著的也不過是衣衫、私印與些許銀錢,再無任何古怪之物,他又問:“他此番歸京,可曾見過什麽人?可與人結過仇怨?近來有何煩惱,有何欣喜,赴宴那日,可有過不快?”
肖琦與宋文瑞麵麵相覷,肖琦道:“見過誰我不知,煩惱更是沒有,我們都是回京受賞的,這自然是欣喜之事,赴宴那日也是尋常——”
宋文瑞點頭附和,杜巍也道:“他出事後,我問過留給他的小廝侍婢,都說他平日裏很少出門,便是出門也是為了入朝,或是去我們府上,他並非京城人士,當年在京中有一二同好,但這些年他一直未回京城過,早斷了聯係。”
謝星闌略一沉吟,將謝詠叫了進來,“去翰林院一趟,找認識趙永繁的一位老編修,此人是當年趙永繁在翰林院時便在的,去打探打探趙永繁當年關係好的都有誰還在京中。”
謝詠領命而去,見此地實在查無可查,幾人又回了靈堂,杜巍本定了趙永繁的喪儀章程,但如今趙永繁之死有異,自要更改,便與肖琦二人商議起來,秦纓站在案幾旁,盯著趙永繁的衣裳沉思。
又等了小半個時辰,府門外響起了車馬聲,不多時,杜子勤帶著陸柔嘉進了院門,秦纓見狀連忙迎出來,“柔嘉——”
陸柔嘉不知所來何事,又未見過杜巍,麵上頗有惶恐,見秦纓果真在此,才定了心神,待行禮後,秦纓才道:“一位將軍出了意外,我發現了一些線索,但不知是何物,推測可能是藥粉或是香粉,這才請你來辨辨,你可害怕?”
靈堂內安放了遺體,眼看她模樣柔婉嬌美,眾人都以為她多半會害怕,但陸柔嘉卻麵不改色搖頭,“不怕,縣主吩咐便是。”
秦纓牽唇,拉著她往靈堂內去,“那你來看看——”
二人走過棺床,到了案幾旁,秦纓指著那些許灰末道:“就是這點兒粉末,像在哪裏蹭上的灰塵似的,可你聞聞,似有何異味,這粉末太細,也實在分不出是什麽——”
“是小茴香與丁香——”
秦纓話音剛落,陸柔嘉便有了答案,“隻憑氣味,可斷出此兩樣,小茴香與丁香泡水,有溫胃暖腎之效,也可用作製香粉香膏,但這粉末色雜,必定還有別的藥材……”
眾人聽得一訝,杜子勤道:“怎麽是香料,若算製藥,也沒聽說趙參軍身體不適啊。”
陸柔嘉正小心地撚磨那幾星灰末,見大家都看著自己,她歉意道:“剩下的藥材,我得花些時辰才能分辨出來,還得回一趟醫館,與懷疑的藥材做一番比對才可確定。”
秦纓莞爾,“不急這一時,準確無誤為要,你盡管回醫館,我與謝大人正好再去一趟未央池,晚些時候我們去你醫館找你。”
陸柔嘉自是應好。
第180章 線索
車馬至未央池時已是午正, 謝星闌與秦纓奉禦令而來,守衛不敢攔阻,待二人相攜入園後, 秦纓才問道:“今晨入宮,陛下如何看待此事?”
謝星闌沉聲道:“自覺趙永繁死得蹊蹺, 但是否事關軍備,他尚不肯定,趙永繁的身份對外也是絕密, 連我此前都不知。”
秦纓秀眉微蹙,“確是此理。”
謝星闌又道, “但他仍是憂心, 猛火筒雖厲害, 卻尚有不少改進之處, 此事本是趙永繁之責,如今他死了,改進之事便要擱置, 與強兵無利。”
秦纓眉眼間浮著一層陰霾,一抬頭,卻見不遠處皚皚雪色之間, 崔慕之帶著人走了過來, 他顯然得了通稟,也不意外秦纓二人同來, 到了跟前道:“昨夜起園內守衛森嚴,不過南詔人已經知道了, 今晨阿依月入宮給太後和皇後請安, 還去過千華堂。”
謝星闌看向崔慕之身後,“鄭欽呢?”
園內守衛, 乃是鄭欽與崔慕之二人,可昨夜與此時,皆隻看到了崔慕之一人,謝星闌免不得生疑,此言一出,崔慕之的表情卻有些古怪,“他身體不適,昨日便告了假。”
秦纓蹙眉,“這等緊要的差事,怎還告假?”
崔氏與鄭氏不睦,崔慕之冷嗤一聲道:“別的我不清楚,我隻知他近來時常發瘋,隻責罵下屬還不夠,還對自己人動了手。”
秦璋無奈,“未想到我乖女兒竟是個勞碌命,也罷了,陛下既願讓你涉朝事,你也樂得如此,那爹爹便沒什麽好說的,隻要不是與那崔慕之一同當差便好。”
秦璋說得氣哼哼的,秦纓哭笑不得,“您放心,崔慕之如今守著未央池,陛下未令他主審此案。”
秦璋眉頭挑了挑,“陛下如今對謝家那小子倒是格外放心,他如今行事也與從前大不相同,不過乖女兒也得謹慎些,他可是被他養父教養出來的……”
秦纓笑道,“但那也是他十歲之後的事了,您不是說,他親生父親大家之風,最是清正的?叫女兒看,謝星闌骨子裏並非鑽營無道之人。”
秦璋笑嗬嗬的,“那自是最好。”
見天色已晚,秦纓也不多留,片刻便回清梧院歇下。
翌日一早,秦纓尚未用完早膳,便見門房前來通傳,謝星闌到了,她火急火燎用完最後一口粥,撩起鬥篷便朝外走,秦璋舉著湯匙見她一溜風跑出去,半晌才長長地歎了口氣。
秦纓出門時,謝星闌仍高坐馬背,見她出來立刻道:“去定北侯在長興坊的別院,他此刻也在別院之中——”
秦纓應是,待上馬車,直往西側的長興坊馳去,約莫兩炷香的時辰後,馬車駛入了一條遍植榆柳的小巷,巷子裏雪泥一片,待馬車停穩,秦纓一掀簾,便見眼前的門庭上縞素高懸,而著月白錦袍的杜子勤,正眉飛眼斜地等著他們。
第179章 香料
“我父親在等你們——”
杜子勤與謝星闌素不對付, 但如今是正事,他自然也不敢尋釁,待謝星闌與秦纓進門, 他在前一邊帶路一邊拿眼風瞟二人,“你們幾日能查個明白?”
謝星闌懶得搭理他, 秦纓道:“趙參軍乃國之棟梁,我們自然盡力而為。”
杜子勤看著謝星闌輕哼了一聲,沒走幾步, 麵色一肅,沉聲道:“趙參軍早年不易, 後被我父親一手提拔起來, 這幾年在軍中苦心孤詣, 立下了汗馬功勞, 本以為他往後青雲直上,卻沒想到出了這等岔子——”
杜子勤素來通身的紈絝跋扈,少有這般正經沉重之時, 謝星闌看他一眼,正要開口時,一道懸著縞素的月洞門映入了眼簾。
杜子勤也道:“靈堂就在此——”
這座別院三進, 這靈堂所在, 乃是二進西跨院,杜巍能將靈堂設在此地, 足見對趙永繁的器重,剛進門, 杜子勤語氣一揚, “父親,他們來了。”
棺床停在堂內, 院子裏有做法事撒的符文紙錢,另有七八個年輕的小廝奴婢,在為趙永繁披麻戴孝守靈,定北侯杜巍站在門口,身邊還有著靛藍錦袍的世子杜子勉,杜子勤悠哉地走到二人身後站定,麵上一派悠遊自在。
秦纓上前道:“侯爺——”
杜巍點了點頭,“此番要勞煩縣主了,我聽聞是縣主發現了古怪,若查出來真是有人害了永繁,那我必定重謝縣主,謝大人也是一樣。”
謝星闌道:“此乃公差,侯爺不必客氣。”
杜巍轉身看向堂內,先吩咐小廝婢女們暫且退下,而後才道:“這幾年永繁跟著我,早已同家人無異,若想到要出事,我是不會帶他回京述職的。”
秦纓歎道:“侯爺不必自責,此事誰也難料,侯爺既然與他形同家人,那對他當是再了解不過了,此番,他為北府軍製造軍備,您也是最清楚的,您覺得此事可與軍備有關?”
杜巍劍眉緊擰,“說不好,畢竟事發在未央池,南詔人就在那裏。”
秦纓點了點頭,“我先看看屍體——”
饒是杜巍,都聽得劍眉一挑,杜子勉也分外愕然,杜子勤雖然見過秦纓查看那淹死的伎人,但眼下趙永繁已死了幾日,此刻著黑色壽衣躺著,裸露在外的頭臉青紫生斑,雙手手背也遍布紫色枝狀斑紋,便是他看了都覺滲人,更別說秦纓這樣身份貴重的小姑娘。
秦纓走到棺床邊,毫不忌諱地傾身驗看,謝星闌亦站去靈床對側,那夜大理寺仵作前來驗屍,秦纓並不懷疑死因有誤,隻在想是否還有傷痕未曾浮出。
思及此,她直起身子道:“隻怕要對趙參軍不敬了,我打算褪去壽衣查驗。”
杜子勤聽得倒吸涼氣,素來穩重的杜子勉也睜大了眸子。
杜巍眼皮跳了跳,他回京後聽了些與秦纓有關的傳言,卻實在沒想到,她比傳言更肆無忌憚,沙場點兵之人,自無那般多死規矩,他定聲道:“若對案子有助益,便隨你。”
秦纓點頭,她正要傾身,謝星闌卻先一步解了趙永繁壽衣上的盤扣,趙永繁身形瘦高,翻動不易,謝星闌動手自利落許多。
待趙永繁上身完□□露之時,秦纓眼瞳一縮——隻見他精裝的身軀之上,竟有多處大大小小的陳年傷痕,看那形狀多為箭傷、刀傷,甚至還有大片的燒傷傷疤,而其他細小的疤痕,則更是數不勝數。
看到這些,杜巍麵上閃過悲痛,又沉沉歎氣,“他領著參軍之職,上戰場的次數也不遜旁人,研究那火器之時,還差點被火油燒死——”
秦纓心腔一陣窒悶,她將目光從舊傷痕上移開,隻去看兩天之前墜樓的摔傷,但檢查完畢,她眉眼間疑雲更甚,除卻部分挫傷與淤青浮出,再無多餘痕跡,她複又檢查趙永繁四肢,連發絲指甲也未漏,但終究毫無所獲。
秦纓又看向杜巍,“身上暫無線索,趙大人那日所穿衣物在何處?”
杜巍看向杜子勉,杜子勉便朝偏廳走去,沒多時回來,手中多了個包袱,“那日衣物鞋履都在此地——”
秦纓接過,又走到一旁案幾上打開,待將衣物取出,便見趙永繁那日所著外袍內衫前襟下擺皆被鮮血染透,如今皆成猩黑之色,遠瞧著醃臢髒汙,可秦纓卻不嫌惡,反倒仔仔細細,連一點衣裳磨損與瘢痕都不放過。
正查著證物,院外傳來腳步聲,一個武衛稟告道:“侯爺,肖將軍和宋將軍來了!”
話音落下,肖琦和宋文瑞進了院內,待走到靈堂與眾人打了招呼,先去靈案上了香才近前說話,肖琦黑著一張臉道:“侯爺,是真的?”
杜巍派去請肖琦與宋文瑞的人,已將來由告知,因此肖琦與宋文瑞來的路上,便有了諸多猜測,此時二人目光銳利,像要立刻找出真凶為趙永繁報仇。
杜巍點頭,“是雲陽縣主發現了古怪之處。”
肖琦二人看向秦纓,這時謝星闌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查清趙永繁為何去攬月樓,這也是侯爺請你們來的原因,你們與他同袍多年,當日又一同赴宴,你們要仔細想想,任何異樣都要說明——”
肖琦和宋文瑞對視一眼,肖琦搖頭道:“是真的沒什麽異樣,老趙平日裏便不愛說話,回京之後,也還是沉默寡言的樣子,那夜去赴宴,他自始至終也沒說幾句……”
肖琦抓了抓腦袋,實在想不起來,宋文瑞歎氣道:“京城是老趙的傷心地,我倒覺得他一回來,比在北麵更沉靜了。”
肖琦道:“我與文瑞在京城有住所,老趙回來後,就住在侯爺的別院當中,我們也未日日在一處。”
謝星闌看向杜巍,杜巍道:“就住在東跨院中,又給他留了小廝婢女照顧。”
謝星闌蹙眉,視線一轉,卻見秦纓拿著趙永繁的外袍,正盯著某處細看,他走上前去,“怎麽了?”
秦纓指著趙永繁外袍前襟與後肩處,“此處血色較深,我本以為是積血結痂,但仔細瞧了瞧,倒像是蹭上了什麽粉末,還有後肩處,也蹭了些灰末——”
謝星闌仔細看了看,“攬月樓打掃的纖塵不染,當日赴宴,也是坐在長亭之中,若是灰汙,不可能前胸後肩都蹭上。”
秦纓搖頭,“不似灰汙,倒像是……香粉,又或者,像是藥粉……”
杜巍快步上前,“藥粉?”
杜子勉幾人也湊上前來,秦纓點頭,將衣裳拿近聞了聞,又凝重道:“還有股子淡淡的氣味兒,難辨是何物,或許要請個大夫來看看——”
肖琦立刻道:“那去請太醫?”
杜巍搖頭,“不好請太醫,最好請個坊間不知內情的大夫,屆時隻讓其看衣裳便是,免得橫生枝節。”
如此一言,秦纓道:“我認識一位大夫,便是知道此事,也絕對守口如瓶不會多言——”
杜子勤道:“你莫不是說陸大夫?”
杜巍看向杜子勤,“你也知道?”
杜子勤摸了摸鼻尖道:“是陸太醫家的女兒,也擅醫道,與縣主交好,此前見過她的醫術。”
杜子勤自然不願多提自己的糗事,杜巍聞言便看向秦纓,“既然縣主覺得可信,那找她也好。”
秦纓點了點頭還未說話,一旁的杜子勤道:“那我去接人,我在這裏也無用,速去速回,絕不耽誤事——”
秦纓愣了愣,“那,那也好,她若是不在陸太醫府上,便是在百草街醫館坐診。”
杜子勤聞言立刻告辭而出,杜巍見慣了他不務正業,倒也未放在心上,這時秦纓道:“既然趙參軍住在此地,還請侯爺帶我們去看看他所住之處。”
秦纓與謝星闌淨了手,與杜巍一行往東去,走在半途,肖琦哀歎道:“此番回京,本是跟著侯爺看看京城榮華富貴,卻沒想到出了這等憾事,我們北府軍今朝得了風頭,難不成……難不成那凶手,其實是想打壓我們北府軍?”
杜巍抿唇不語,宋文瑞道:“太可惜了,永繁此番回來,本算得上衣錦還鄉,但奈何——”
秦纓還不知趙永繁生平,不由好奇地看向謝星闌,謝星闌道:“趙參軍當年高中,先進了翰林院,又去軍器監當差,後來被人冤枉差點流放,是侯爺救了他。”
秦纓這才了然,待到了東跨院上房,一進門便見屋內素雅嚴正,趙永繁之物分毫未動地留在原處,杜巍站在門口道:“他們幾個回京,隨身之物都不多。”
肖琦道:“我們都是粗人。”
謝星闌與秦纓步入暖閣,便見暖閣內隻有窗前榻幾上放著兩本兵書,待移步內室,便見內室床榻一片齊整,一隻包袱安於床尾,兩件舊衫搭在不遠處的屏風上,此處是侯府別院,平日裏無人居住,雖給了趙永繁落腳,但他私物極少,因此仍顯得空蕩冷清。
謝星闌上前打開包袱,便見裏頭裝著的也不過是衣衫、私印與些許銀錢,再無任何古怪之物,他又問:“他此番歸京,可曾見過什麽人?可與人結過仇怨?近來有何煩惱,有何欣喜,赴宴那日,可有過不快?”
肖琦與宋文瑞麵麵相覷,肖琦道:“見過誰我不知,煩惱更是沒有,我們都是回京受賞的,這自然是欣喜之事,赴宴那日也是尋常——”
宋文瑞點頭附和,杜巍也道:“他出事後,我問過留給他的小廝侍婢,都說他平日裏很少出門,便是出門也是為了入朝,或是去我們府上,他並非京城人士,當年在京中有一二同好,但這些年他一直未回京城過,早斷了聯係。”
謝星闌略一沉吟,將謝詠叫了進來,“去翰林院一趟,找認識趙永繁的一位老編修,此人是當年趙永繁在翰林院時便在的,去打探打探趙永繁當年關係好的都有誰還在京中。”
謝詠領命而去,見此地實在查無可查,幾人又回了靈堂,杜巍本定了趙永繁的喪儀章程,但如今趙永繁之死有異,自要更改,便與肖琦二人商議起來,秦纓站在案幾旁,盯著趙永繁的衣裳沉思。
又等了小半個時辰,府門外響起了車馬聲,不多時,杜子勤帶著陸柔嘉進了院門,秦纓見狀連忙迎出來,“柔嘉——”
陸柔嘉不知所來何事,又未見過杜巍,麵上頗有惶恐,見秦纓果真在此,才定了心神,待行禮後,秦纓才道:“一位將軍出了意外,我發現了一些線索,但不知是何物,推測可能是藥粉或是香粉,這才請你來辨辨,你可害怕?”
靈堂內安放了遺體,眼看她模樣柔婉嬌美,眾人都以為她多半會害怕,但陸柔嘉卻麵不改色搖頭,“不怕,縣主吩咐便是。”
秦纓牽唇,拉著她往靈堂內去,“那你來看看——”
二人走過棺床,到了案幾旁,秦纓指著那些許灰末道:“就是這點兒粉末,像在哪裏蹭上的灰塵似的,可你聞聞,似有何異味,這粉末太細,也實在分不出是什麽——”
“是小茴香與丁香——”
秦纓話音剛落,陸柔嘉便有了答案,“隻憑氣味,可斷出此兩樣,小茴香與丁香泡水,有溫胃暖腎之效,也可用作製香粉香膏,但這粉末色雜,必定還有別的藥材……”
眾人聽得一訝,杜子勤道:“怎麽是香料,若算製藥,也沒聽說趙參軍身體不適啊。”
陸柔嘉正小心地撚磨那幾星灰末,見大家都看著自己,她歉意道:“剩下的藥材,我得花些時辰才能分辨出來,還得回一趟醫館,與懷疑的藥材做一番比對才可確定。”
秦纓莞爾,“不急這一時,準確無誤為要,你盡管回醫館,我與謝大人正好再去一趟未央池,晚些時候我們去你醫館找你。”
陸柔嘉自是應好。
第180章 線索
車馬至未央池時已是午正, 謝星闌與秦纓奉禦令而來,守衛不敢攔阻,待二人相攜入園後, 秦纓才問道:“今晨入宮,陛下如何看待此事?”
謝星闌沉聲道:“自覺趙永繁死得蹊蹺, 但是否事關軍備,他尚不肯定,趙永繁的身份對外也是絕密, 連我此前都不知。”
秦纓秀眉微蹙,“確是此理。”
謝星闌又道, “但他仍是憂心, 猛火筒雖厲害, 卻尚有不少改進之處, 此事本是趙永繁之責,如今他死了,改進之事便要擱置, 與強兵無利。”
秦纓眉眼間浮著一層陰霾,一抬頭,卻見不遠處皚皚雪色之間, 崔慕之帶著人走了過來, 他顯然得了通稟,也不意外秦纓二人同來, 到了跟前道:“昨夜起園內守衛森嚴,不過南詔人已經知道了, 今晨阿依月入宮給太後和皇後請安, 還去過千華堂。”
謝星闌看向崔慕之身後,“鄭欽呢?”
園內守衛, 乃是鄭欽與崔慕之二人,可昨夜與此時,皆隻看到了崔慕之一人,謝星闌免不得生疑,此言一出,崔慕之的表情卻有些古怪,“他身體不適,昨日便告了假。”
秦纓蹙眉,“這等緊要的差事,怎還告假?”
崔氏與鄭氏不睦,崔慕之冷嗤一聲道:“別的我不清楚,我隻知他近來時常發瘋,隻責罵下屬還不夠,還對自己人動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