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他們開始參與國中機密要事決策,權利嘛,與六部差不多。內閣大學士的權利越來越大,這一點在幾年的時間裏,隨著泰定帝建起屬於自己的班底,尤其明顯。


    因而,聽說內閣幾位大學士找她,何容利落起身,這就去見人。讓何容沒有想到的是,邁入內閣,入眼看到的竟然是朱至。


    是的,朱至坐於上方,半倚著正在看奏折,幾位內閣大學士坐於下方,個個正襟危坐看著奏折。兩下相比,慵懶的朱至顯得尤其顯眼。


    “公主,幾位大人。”何容心下跳跳,還是垂眸見禮。


    內閣大學士中,幾乎都是年輕人,最長的不到四十歲,最少的才三十出頭。正值於最好的年華,也是最積極於奮鬥的時候。


    朱至點頭應一聲,已然拿起筆在上麵批注,禦筆朱紅,這可是太子才幹的事,朱至做著毫無壓力,卻讓包括何容在內的人都看得心驚肉跳。


    等朱至寫好了,這才望向何容,不過,隻一眼朱至便移開了視線,掃過其餘的內閣大學士們,問:“你們把人喊來怎麽不說話?我在這兒你們不好說?”


    明知故問的明知故問。


    可是,內閣大學士為什麽把人請來,還不是因為泰定帝交代?


    “自然不是。”別管真實原因是什麽,當著朱至的麵必須不能承認他們因為朱至而不好啟齒。


    “那就好。”朱至繼續拿過一旁的奏折,低頭專心看起來,像是完全不打算管他們要跟何容說什麽。


    然而誰也不傻,朱至倘若當真諸事不管,何必出現在這兒。


    她在這兒,即表明她的態度,何容的事,她可不會裝聾作啞。


    何容心下稍安,隻要朱至在這兒,那對她而言就是一件好事。


    “陛下有詔,命何大人立刻前往江西,若江西動亂已平,何大人須查清亂之始末,以達天聽。倘若動亂未平,何大人當助諸位侯爺一臂之力,盡快平定動亂,再以查清動亂之始。”為首這一位內閣大學士姓孟,名升,算是眾學士之首,眼看朱至不打算走,他能怎麽辦,隻能將泰定帝旨意傳達。


    “臣奉詔。”何容早已跪下聽詔,在孟升將詔書遞於何容之手時,何容連忙接過。


    “此行凶險,陛下特意叮囑何大人小心。”孟升沒有忘記泰定帝叮囑,讓何容定要小心再三。


    何容立刻應下道:“是,臣一定小心保重,不複陛下厚望。”


    孟升衝何容露出一抹笑容,眼底的憐憫卻是怎麽也藏不住。


    這對何容來說,該說是好事或都壞事呢?


    “完了?”何容捏著詔書,心裏也是在反思,此時朱至好奇的聲音傳來,也讓何容收回思緒。


    “是。”孟升回應朱至,朱至緩緩起身道:“行,那我補充補充。”


    何容這回來精神了!


    “此行凶險,人盡皆知,多了去的人想把你留在江西,讓你永遠都回不來。所以,我給你五百錦衣衛。當然,這五百都是能人,端看你會不會用。”朱至道明何容處置,重點是給她保命的人。


    連帶著,也給她能使喚的人。


    何容萬分感謝道:“謝公主。”


    “另外,此行我特意為你討了一個特權:許你便宜行事。”朱至更是丟出一記對太多人而言確實算不上好的消息。


    “所謂便宜行事,若遇貪官汙吏,你可先斬後奏。隻要江西安,你可以做任何事。”朱至深入解釋一番,縱然是內閣大學們都驚呆了。


    這,這如何使得?


    有什麽使不得?


    何容震驚過後,萬分感謝於朱至道:“多謝公主。”


    “前途凶險,我能為你做的隻有這麽多,至於你拿著權利,兵器,究竟能做到什麽地步。莫要讓我們失望。”是的,朱至願意為何容討要那麽大的權利,更希望何容可以把握住,不會辜負她這份信任。


    “臣不必陛下,不負公主。”何容太清楚這樣一個機會何其難得,正因如此,她更要牢牢把握住,絕不能錯失。


    “好。”朱至自問能做的都為何容做到了,現在就看何容有沒有這個本事,借此東風,扶搖直上。


    何容此去江西,錦衣衛五百相隨時,每個人都明白了,這是朱至對她的庇護。


    一個何容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足為慮的。但是朱至一但出手,他們就不怎麽敢輕舉妄動了。畢竟誰都清楚,以戰功立足,憑一己之力建成北平城的朱至,絕不是等閑之人,那麽他們如果動手,會不會落入朱至的陷阱?


    到目前為止,他們不算真正和朱至交過手。但是,一個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能令三軍將士信服,能讓涼國公這樣一個勇將都心服口服的人,能是一個沒腦子的人?


    反正這會兒都明白朱至要保何容,而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無非是為爭權,男與女之間的權。


    那,急於讓何容和朱至離開朝堂,讓大明的朝堂上從今往後再也沒有女人能上朝的人,能因為朱至表現出對何容的庇護,不再對何容動手?


    果真那麽容易,朱至早就表明態度,也就省了許多麻煩事。


    連朱至都容不得的人,隻會因為朱至表態對何容的庇護,越發打定主意,必要讓何容和朱至一敗塗地才是。


    因此,何容才出北平不久,人未近江西的境內卻已經遇上好幾波行刺。


    消息傳到朱至那兒,朱雄英也聽了一耳朵,“我想的是,這究竟是誰人所為?”


    朱至點點頭道:“真真假假,真假難辨。”


    “你倒是半點不急。”朱雄英注意朱至的神色,她倒是穩得住。


    朱至無奈道:“哥哥啊哥哥,咱們一開始就清楚得很,她此去江西那是有人把她往火坑裏推。不管是爹也好,我也罷,要是想改變某些事,就得有人拿出本事證明。”


    證明什麽,朱雄英自明了!


    “你還不夠證明?”朱雄英是覺得有朱至這樣一個代表足矣。


    搖搖頭,朱至如實道:“確實不太夠。畢竟我一個公主,生於皇家,得天下名師教著長大的,誰看著我有本事都覺得,嗯,果然不愧是皇子皇孫,有名師教導,果然有本事。我做出再多成績,於他們來說,都可以歸於天皇貴胄,得天獨厚。遠遠不如從最底層憑本事站起來的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隻靠朱至一個遠遠不夠。


    “你就不怕萬一?”朱雄英提醒朱至,若是有意外,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怕。可再怕,我隻是一個人,我不可能幫著她們把所有事都做完。而且,想要天下女子跟男人比本事,本就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就得天下女子都覺醒,都有一份上進心。”朱至豈能不怕,可是再怎麽怕也得把人放出去,不能事事都幫她們做。


    朱雄英於此時寬慰朱至道:“你給了何容五百錦衣衛,這些人可不是吃幹飯的。”


    不想朱至依然搖頭道:“別人再有本事,她要是沒本事,又有什麽用。”


    “不至於,這些年她參人也好,在兵部呆的這些日子也罷,我看她不像沒用的人。”朱雄英畢竟是一直盯著何容的人,何容到底有沒有用,他多少心裏有點數。


    “平常沒事,看著誰好像也不差,偏偏就是危急關頭,最能看出一個人究竟有沒有真本事。”吐一口氣,朱至道:“我反正做了最壞的打算,了不起一切從頭來。我就不信了,這天下女子就沒一個真正有用的。”


    對嘍,失敗重新再站起來就行。


    “國都建好了,我以後就專門盯著教育。對了,我是女子,辦幾個女校也是可以的,供應女子們免費讀書。”朱至想到國都建好,以後她這個錢終於不用全都用在這兒,那她可就有閑錢了。有錢要幹嘛,搞教育!


    朱至目標明確,不就是讀書人嗎?她就不信她自己努力都會培養不出能幹的姑娘。


    “你確定隻針對女子免費?”朱雄英挑挑眉頭,算是給朱至提個醒,她要是真要這麽幹也不是不行。


    “全部免費。”朱至立刻明了朱雄英話中何意,立刻改口。


    朱雄英感慨道:“你這麽大手筆,以後讀書人都不好罵你了。”


    不想朱至已然俏皮道:“要的就是他們不好意思罵我。畢竟,遷了都,接下來我還得繼續折騰。以前我在北平,山高皇帝遠,誰也顧不上我,一但到了眼皮子底下,肯定就不一樣了。”


    “先跟我說說,你打算幹什麽。”朱雄英好奇湊過去,誠如朱至所言,人不在跟前,饒是好些事朱至不是有意要瞞著他們,這寫信回去總要時間,且寫信的時候會不會忘了什麽重要的事,誰敢保證。


    朱雄英單純就想知道,朱至合計什麽。


    “不如咱們先說說,嫂嫂起頭,請咱們娘當著代表,聯合朝中重臣的夫人們,專門收容婦人,教她們生存之道這個事。”朱至已然先一步問起朱雄英,此事動靜也不小,當然,朱至也是其中最不可或缺之人。


    “誰人不是妻管嚴。”朱雄英如是道,“有時候枕邊風那麽一吹,效果相當好。再者,都是有見識的夫人們,自不比尋常人,這樣一些人不拉攏她們為己所用,要拉攏誰?也就是你不耐煩。”


    說得對,有些事道理朱至不是不懂,她就單純覺得太麻煩,不樂意去幹。


    “至於娘為什麽願意,還不是因為你。我看著咱們的娘,再看看你,算是明白了為什麽你那麽不喜歡應酬,可見都是娘帶的你。”常氏一個皇後,真是恨不得諸事不管,也沒有人樂意搭理她。她隻管守著泰定帝和一幹兒女們過日子最好!朱雄英想起親娘這樣,再看看朱至,終於知道什麽叫女隨母。


    朱至聳聳肩道:“這很重要嗎?都是皇後公主了,還得天天去應酬自己不喜歡的人,累!”


    得,朱雄英已然不想再說。


    “你們兩個湊那麽近聊什麽?”朱雄英想給朱至一記白眼時,泰定帝的聲音傳來。


    是的,兄妹二人被泰定帝拉來當壯丁,要他們幫忙批閱奏折。


    結果倒好,兩人不幹事,竟然湊在一塊隻顧著聊天?泰定帝豈能不問問!


    “聊得可多了。”朱至站起來完全不打算瞞著泰定帝,“何容遇刺好幾回的事,我打算免費供天下學子讀書一事。還有嫂嫂得諸位夫人相助,救濟天下女子的事。”


    聽朱至細細數來,事情確實不少。


    泰定帝這時候手裏捏著一個本子,朱至看了看像是黃色的,問:“爹,爺爺來信了?”


    “來信了。你爺爺和奶奶把大明的土地都重新清算了。”泰定帝提起這事,心情並不算很好。


    “這算是好事。”朱至覺得這確實算是好事。


    泰定帝捏緊本子道:“如你所說,不過短短二十年,百姓手裏的土地已經被人占去不少。”


    話題瞬間變得凝重,朱至問:“要重新分配嗎?”


    此話落下,朱雄英道:“真要重分,將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第171章 商量


    ◎主意◎


    是的, 必將是一場腥風血雨,可是, 這些事不該為嗎?


    泰定帝突然問:“天下是何人的天下?”


    朱雄英一頓, 朱至已然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泰定帝對朱至給出的答案顯得有些凝重,道理其實大家都明白, 卻並不代表都願意接受這個道理。最後做到什麽地步, 大抵還是因人而異。


    “江西之亂,大抵不過也就幾個原因。土地兼並嚴重, 貪官橫行。”朱至輕聲說起,“不管是哪一種, 若非百姓們覺得沒了活路,斷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朱雄英於此時道:“若為長遠,再多的腥風血雨也無畏之。”


    這句話就像是在泰定帝心上加上了重重一碼。


    “你果真想好了?若有不慎,將來這亂攤子須得你來收拾。”泰定帝顯得有些輕快接過話問。


    “爹放心,不會有不慎。”泰定帝不是吃素的, 上麵有朱元璋兜著, 下頭有朱雄英和朱至在, 朱雄英有什麽好怕的?


    最壞結局無非是大開殺戒。


    殺唄。別管再怎麽殺,泰定帝都敢!


    心中已然下定決心的泰定帝道:“從現在開始, 你們核對所有田地數目。等你們爺爺回來再兩下一對比, 也就知道大明朝廷的官都是什麽樣。”


    顯然,無人知曉在何容作為大明朝關心重點時, 泰定帝暗中卻已經盯上了天下良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穿之我爹是朱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而不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而不輟並收藏明穿之我爹是朱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