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青棠手指輕點桌麵:“從震澤到盛澤,中間有兩處訊防,統歸平望巡檢司所管。一般巡檢司的水兵都是當地人,隻要人是有名有姓,就不難查出身份。”


    “那些賊子就該千刀殪崋萬剮!”素雲罵道,又攆她上榻躺著:“不過姑娘還是趕緊去歇著吧,你這身子還沒養好,卻忙得顧不上休息,也太不愛惜自己了。”


    顏青棠失笑,倒也聽從了,腦子裏卻一直沒停下。


    盛澤鎮,顏氏祖宅。


    “怎麽說?”


    顏忠麵色黯淡:“小的到了地方,就被大人從後門招了進去,大人說平望那受阻,不光傷了人,還死了幾個水兵,事情不好收拾。又說最近有某位大官可能會到蘇州,讓我們暫時都消停些,待人走後,再說下文。”


    方先生灰眉緊縮,臉色不太好看。


    “你就沒與他說,此事不是替老爺所辦,而是為閣老的大事?”


    顏忠臉色也不太好:“當然說了,可小的一個下人,大人根本不願跟小的多說,隻讓小的回去。”


    “到底什麽大官,竟把人嚇成這樣?”方先生捏著胡子吸氣。


    這個顏忠怎麽知道?


    說白了,他就是個跑腿的。


    靜默半晌。


    顏忠沒忍住道:“先生,你說接下來這事該怎麽辦?老爺可是叮囑過讓我們辦完了事,就趕緊回京的。”


    那位大人能等,他們可不能等。


    這次出京之前,大人就吩咐過,辦完速歸。


    為何速歸?


    顏忠隻知道隻鱗片甲,方先生身為幕僚,卻知道實情。


    此事與大人前程有關,萬萬不能有失。


    “那顏青棠可回盛澤了?”


    顏忠搖搖頭:“不知她音訊,也打聽不到任何消息,顏家的下人嘴都很緊,隻知道顏家那邊沒有任何異常。”


    “此女倒是沉得住氣,她既被人所救,現在卻不露麵,估計是想引蛇出洞。”


    方先生來回踱步了一會兒,捏著胡子道:“那我們就來個反其道而行之,即使難堪有損顏麵,也得把事情辦成了。你去把二老爺請來。”


    “是。”


    消息來得很快,也不過兩天就有信了。


    也是顏家在平望當地本就有分號和桑園,拿著畫像找幾個當地人略微一打聽,就打聽到對方的身份。


    “此人是平望巡檢司下水兵,名叫侯三。打聽到時,侯家正在辦喪事,據其鄰居說,侯三是因公身亡。除了侯三外,同屬的水兵還有兩個也是因公身亡,這幾家人都有一個特點,對家人的死,很是諱莫如深,若不是平望分號的掌櫃頗費一番力氣,恐怕是打聽不到。”


    果然跟平望巡檢司有關!


    顏青棠心裏並不意外。


    張管事又道:“平望巡檢司的巡檢姓呂,本身並無特點,但姑娘也知道,水道巡檢上屬不清,即可歸當地州縣管,也可歸府城管,按察使司也可插手一二,恐是難以追究個明白。”


    蘇州府下水道巡檢上屬不清,其實也和當地形勢有關。


    所謂江南富,最富不過蘇州、鬆江和揚州。蘇鬆稅賦半天下,這兩地不光盛產絲綢布匹,也是產糧之地。


    蘇鬆熟,天下足。


    也因此江南重稅,最重的不過蘇鬆兩地。


    這裏的商業極其發達,每天經過運河水路運出的絲綢布匹糧食不知幾許,巡檢司有‘扼關津之要道要塞’之責。平時不光油水很大,還有設卡抽檢之權。因此本該歸屬當地州縣管轄的,出現了多級官衙爭相想將其握在手中之態。


    顏青棠斟酌道:“讓人盯著這個姓呂的巡檢,看他與誰交往得多,最好能從他家人那打聽到消息,不用怕浪費銀子。”


    “是。”


    “把消息給那位馮爺也送一份。”


    那日通過來送畫像的下人,才知道‘馮爺’如今暫居在蘆墟鎮,顏青棠猜測對方留下恐與此事有關,自然不吝多送一道消息。


    這時,素雲從外麵走進來,步履急促。


    “姑娘,家裏來信,說吳江縣衙給家裏傳了信,吳知縣招姑娘前去說話。”


    吳江縣衙,夏和洲?


    本身顏青棠會留在蘆墟鎮,一是為了休養,二來也是為了引蛇出洞。


    難道夏和洲就是那條蛇?


    第11章


    ◎無子招贅,也需立嗣◎


    吳江縣下屬數鎮,都是蘇州府下商業重鎮。


    吳淞江穿城而過,又毗鄰太湖和運河,乃運河之樞紐,因此吳江縣治所在不亞於一些府城。


    船行至城東門外,映入眼簾的便是橫跨吳淞江的垂虹橋。


    有詩雲‘垂虹蜿蜒跨長波’,‘垂虹秋色滿東南’,又有詩雲‘垂虹夜靜三高月’,‘回首煙波第四橋’。


    曆朝曆代,少不得文人墨客留詩詞畫卷於此,足以見得此地此景。


    河道兩岸屋宇商鋪鱗次櫛比,水中客舟商船帆檣如林,一眼望去商鋪、民居看不見盡頭。


    此乃江南市,也是吳江縣城最繁華熱鬧的地方之一。


    坐船經水門入城,行至臨近縣衙的水渡碼頭,方靠岸下船。到縣衙時,夏和洲剛忙完公務。


    縣衙三堂,此乃知縣平時休歇及翻看公文之地,又叫三省堂,寓意父母官當每日三省,常人不可入。


    夏和洲便在此地見了顏青棠。


    他大約五十多歲,眉發灰白,臉頰消瘦,眉心有深深的川字紋,顯然平時也是憂思勞慮甚多。


    “坐。”


    夏和洲指了指椅子。


    仆役上了茶,步履輕巧地下去了,並關上門。


    顏青棠在椅子上坐下,“謝夏伯伯。”


    對於夏和洲是否是那條蛇,顏青棠是持懷疑態度的。她雖和夏和洲來往不多,但對其為人秉性,在父親顏世川口中所知甚多。


    夏和洲在吳江知縣這個位置,連任七載,官聲政績毋庸置疑,他和顏世川交情不錯,因此顏青棠見其才以伯父相稱。


    之前顏世川的喪禮,夏和洲曾親自到場,雖然來去匆匆,但可見心意。


    “你父親的事,我深表惋惜,喪儀那日人多口雜,我也不好多言,你要節哀順變。”夏和洲徐徐道,麵色可見沉痛。


    “謝夏伯伯關心。”


    “我公務甚忙,你父初喪,大抵也不清閑。今日叫你來,是有一事相告,日前盛澤城西旺水弄顏世海家遞訴狀於縣衙,狀告你仗勢欺人,以女兒身充作孝子,並阻撓宗族為你家立嗣,盛澤顏氏宗族有人陪同前來,證明其所言屬實。”


    顏青棠眨了眨眼。


    夏和洲似乎知道她想說什麽,又道:“我知你欲以贅婿為嗣,婚事你爹早已為你定下,隻是還沒來得及辦婚事。從禮法宗法來說,是可行的。但你有一點大概疏忽了,按大梁律例,戶絕之家須立嗣,若無子招贅,仍需立同宗嗣子,家產均分。”


    夏和洲這一番話,信息良多。


    首先他透露出已知顏青棠的打算,不管她的說辭是真是假,贅婿是她爹定下的,還是事後她臨時抱佛腳,這種說法在他(縣衙)這裏是能說過的。


    這也是顏青棠為何篤定此法能一勞永逸。


    顏家不同尋常人家,從勢力上來看,並不弱於宗族,且錢可通神。隻是在禮法和宗法上不太占理,所以她借用自家在當地名望,以勢壓人,又給出以贅婿為嗣的答案,至少從明麵上是可以說得過去的。


    隻是她到底是常人,不擅律法,也不知律法中有‘無子家即使招贅,仍需立同宗嗣子,家產均分’這一條。


    “此事本就是民不舉官不糾,但如若有人告到衙門,官府就需按律法行事。”


    頓了頓,夏和洲又道:“我曾聽你父不止一次提過,有女不讓須眉,家中生意大多你已接手,隻是對方動上律法,顯然圖窮匕見,你須得盡快拿主意。”


    同宗相告,就是撕破臉皮也定要拿人這一份家業。


    從本心來說,夏和洲十分厭惡這種行舉。


    這叫什麽,叫吃絕戶!


    可律法難為!


    “對方顯然成竹在胸,且早有布置,今晨我收到一封私信。”


    顏青棠當即看了過來。


    “那信中點撥我讓我盡快結案。”


    顏青棠震動,傾身向前:“還不知是誰的信?”


    夏和洲不言。


    顏青棠坐了回去,神色黯淡道:“夏伯伯大概不知,日前我遭遇襲殺,對方下手狠毒,不留活口,顯然非尋常人,多虧我身邊護衛拚命護我,才僥幸逃過一劫。您這次去信盛澤,其實我當時根本不在盛澤,而是在外養傷。”


    說著,她輕結頸上絲帕,露出其下泛著青紫的淤痕。


    已是多日過去,這淤痕仍未褪去,讓人觸目驚心。


    夏和洲目光一陣閃動,良久暗歎一聲道:“是提刑按察副使阮呈玄阮大人。”


    寂靜。


    是宛如死一般的寂靜。


    一省最高官署乃三法司,即提刑按察使司、承宣布政使司及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管刑名司法,承宣布政使司管民政要務,都指揮使司管軍務。


    按察副使乃正使從官,正四品官銜。


    這個四品和蘇州府知府的四品可不一樣,是管整個江蘇省的,隻是由於蘇州府地位重要,各司部衙署才會設在蘇州。


    如今,堂堂一個按察副使,竟對這種家產之爭的案子上心,著實令人詫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養個太子當外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假麵的盛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假麵的盛宴並收藏養個太子當外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