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雅說應該邀請陌生平民參加婚禮,以小肯尼思的知名度,一定有很多人想參加婚禮,可以采取抽簽的形式挑選數百名陌生群眾參加婚禮,由她來承擔平民客人的費用。


    泰德叔叔有點驚訝,但還是立即表示讚成,並且不要她出錢,肯尼思家族可不差這點錢。


    作者有話說:


    *中國這些案件有的十分令人發指。隨便搜一下就有。2013年倆女童洗衣機絞死案(有兒子),2019年2歲女童洗衣機內溺死案(繼父殺繼女,有兒子,被判死刑),2020年1歲女童嚼碎吞下半瓶降壓藥致死案,2022年父親打狗失手打死女兒案(父親過失殺人隻判刑2年)。太多太多,而且絕大多數是女童。除了很明顯的謀殺,沒幾個能判監護人罪責的。


    *老外也沒有好在哪裏,各種殺童案件多不勝數,但國際友人很大概率不是因為重男輕女,而是因為討厭孩子。


    第378章


    ◎豪橫!約翰被未婚妻的大手筆震驚了◎


    張文雅其實隻是單純的想模仿一下有些王室婚禮邀請平民客人參加婚禮, “與民同樂”嘛。不過在肯尼思們看來,也是拉近與選民關係的大好機會,泰德叔叔回去考慮一番之後, 拍大腿大讚這個主意好極了!


    小約翰遲早是要宣布競選總統的, 以婚禮的名義邀請未來的選民沒毛病;而且張文雅錯誤的低估了自己這個中國古王朝王室後裔的吸引力,想來參加婚禮的民眾會有一半是為了她而來。


    總之這個主意很好!泰德叔叔興衝衝的馬上開始親自擬定客人名單。


    跟肯尼思家族一直關係親近的親戚自然是要邀請的,第三代子女眾多, 姻親就有一大堆了;有利益往來的家族;一些捐款大戶必定要邀請;國會的同僚們;現任總統夫婦;其他內閣官員;合計大概八百人到一千人;


    張文雅的愛麗絲名單裏核心委員會全是名門富豪之女,這些客人也一個都不能少,給她預留至少三百個名額;哈佛耶魯的同學,怎麽也得有一百人吧;還有教授們, 至少預留五十人的名額,算算新娘方麵就要有五百人。


    平民客人按照每個州固定名額計算, 或者按照國會議員人數——就按照國會議員人數分配,這樣各州群眾應該都不會有意見, 而且隱含將來要成為總統的含義, 滿額是五百三十五人。


    留一百多個富餘名額,想來憑美國之子與中國女王的“世紀婚禮”之名,多得是人想要跪求一張邀請函。


    泰德叔叔心裏樂開了花。


    盛大的婚禮不僅是財力的象征, 也是家族權力的象征, 普通人結婚當然用不著兩千名客人的排場,肯尼思家族的繼承人當然不是普通人。他倆的婚禮意義重大,就像當年他的父母結婚一樣,是一場盛大的公告:肯尼思家族必將輝煌!


    *


    九名大法官就兒童福利署是否失職問題頗有爭論。


    保守pai的斯卡利亞意外的跟金斯伯格意見統一, 認為兒童福利署疏於職守;持同樣看法的有中間pai克萊門特、溫和自由pai蘇特;同為女性的奧康納意見不明;其他四人認為兒童福利署並無過錯, 莉迪亞撤案後社工並無家訪的責任。


    兩方的意見分歧重點在“撤案後社工是否仍然要按照工作守則上門家訪”, 支持姐妹倆的大法官認為, 隻要兒童提出了申訴或投訴,社工就應該至少進行一次家訪確認;支持兒童福利署的大法官則認為,撤案後警方無責,則社工和兒童福利署也無責。


    書記員佩羅洛讓實習生們去翻有關兒童福利的法律條款,還要翻社工相關條款。


    張文雅懷疑翻法律條款也沒有什麽用。


    大法官們身經百戰,走到聯邦最高法,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衡量標準,實際是很難“說服”的,可能隻有“利益”才能說服,比如說服金斯伯格或奧康納都可以以女性權利來說事,兩位女大法官觀念不同,但也可以算“殊途同歸”。奧康納大法官的有趣之處是她有好幾年時間都是最高法的“決定票”,所以那幾年美媒稱最高法為“女王的法院queen''s court”。


    奧康納與金斯伯格年齡隻相差三歲,金斯伯格則晚了十二年才進入最高法。金斯伯格是典型職業女性,金斯伯格先生是廚藝高手,也承擔了更多的育兒責任和家務活,在六七十年代來說絕對五好丈夫;奧康納則是以家庭為重,她曾經是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的多數party領袖,但為了更好的照顧家庭,選擇退出政壇,進入更穩定朝九晚五的法院係統工作。


    奧康納1981年成為最高法大法官,同年接受采訪被問及“女性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她回答“女性當然應該永遠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好吧,這個答案算是八十年代初主流社會的主流觀念,不足為怪。


    張文雅想了一下自己要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直接懟回去當然太生硬了,最好的回答應該是溫柔的微笑,先反問“這個問題你問過男性大法官嗎”,緊接著不要等記者真的回答,立即說“女人比男人更聰明,當然可以同時兼顧事業與家庭”。


    時代不同了,現在不都是默認職業女性要同時兼顧事業與家庭的嗎?這個回答無懈可擊,一擊必勝!


    聯邦最高法的大法官需要總統提名,研究這些大法官的履曆也很有意思,幾乎都是家庭美滿的異性戀,至今尚未有同性戀大法官。奧康納是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托馬斯是第一位非裔大法官,但還沒有非裔女性大法官,要是來個非裔女性同性戀大法官,可以說那就疊滿buff了。


    當然族裔可以換。目前沒有拉丁美洲裔大法官,也沒有亞裔大法官。


    *


    晚上,張文雅把這個“預想回答”說給未婚夫聽。


    “這麽說,你想當大法官?”


    嗯?這個男人的思路好奇怪呀。


    “我隻是設想一下要是被問到這種奇怪的問題怎麽回答才更好。”當法官?怎麽覺得有點怪怪的。


    “這個問題很奇怪嗎?”肯尼思剛洗了澡,換了幹淨襯衫,正在打領帶,晚上有個宴會要出席。


    張文雅取了另一條領帶,抽走他打了一半的領帶,站在他麵前,“低頭。”


    他乖乖低下腦袋。


    “這個問題保證他們不會去問男性大法官,就像奧斯卡頒獎禮上主持人不會問男星你今天穿的是阿瑪尼還是範思哲,隻會問女星,你穿的禮服是什麽牌子。”


    他大笑,“對,你說的對極了。要是你被問到會怎麽回答?”


    “噢,我會回答,我不清楚,都是約翰為我挑選的。”


    他便掐著她的腰,笑個不停,又膩膩歪歪的吻她臉頰。奧斯卡頒獎禮上女星要為出借禮服的品牌代言,當然必須得問、必須回答,但她不用。


    “啊,我的化妝,被你吃掉了。”她嬌滴滴的喊起來。


    “你化妝了嗎?沒看出來。”


    嫌棄,“總是要塗兩層粉的。”


    他仔細端詳,實在看不出來分別,“我覺得沒有什麽不同。”


    “別動了,又沒打好。”將領帶拆了重新打。


    “你要是想當法官我看也可以,畢業後你去aclu做幾年,然後——看到時候誰當總統,如果是民主黨的總統,就可以請他提名你去聯邦巡回法院。”


    “不要,太麻煩了。我還不知道在aclu實習會遇到什麽。”領帶終於打好了,很完美。


    “你不適合進律師事務所。”他打開置物櫃的抽屜,挑了一雙白緞長手套遞給她。


    今天她穿了一條粉嘟嘟的禮服裙,從頭到腳氣焰囂張的寫滿了“年輕”兩個字。她二十五歲半,看著還像大學生。她戴上長手套,肯尼思為她戴上蘇珊送的那套珍珠和鑽石首飾中的項鏈、胸針、手鏈,最後戴上訂婚戒指。


    張文雅已經迅速發現戴手套的好處:跟人握手的話,就可以避免跟別人的手掌直接接觸;而且別說,戴上手套之後整個人的逼格無端高出一截,端著女王的範兒,顯得非常自然的“生人勿近”。


    歐洲老表經常吐槽美利堅群眾很“糙”,美國女性不懂戴手套,一點都不“淑女”。


    她倒不在乎什麽“淑女”範兒,隻是不想碰到有些人濕漉漉的手掌,真的難受,感覺上千萬個細菌在她手掌裏攢動!可怕!


    “為什麽?律師事務所怎麽了?”


    “你有幾億美元現金,你會為了幾百萬的律師代理費被不如你有錢的富豪差遣嗎?”


    啊,這,確實。


    她的就業前景實在不容樂觀,基本隻有去aclu一條路,或者兩條路,自己開一家律師事務所,但她沒有從業經驗,至少剛畢業頭幾年還是找個現成的機構工作。


    “我能進aclu工作嗎?”


    “當然能。你還沒有習慣身為一個肯尼思能得到的東西,”肯尼思穿上深藍色西裝外套。“並且你很有錢,你的錢能帶給你一大堆你想象不到的優待,你甚至都不用真正花錢。”


    她笑著說:“我可能很快就沒有錢了。”


    肯尼思驚訝,“你幹什麽了?”


    “我準備買公司。”


    “買公司?”


    “對。我的律師和經理人正在談判,等他們談好了價格,我就會飛過去簽合同,我的錢至少要花掉一半。”


    一半!他倒吸了一口氣:這是什麽概念?是至少四億美元!


    “你買了什麽公司?你想做什麽行業?”honey真的太有錢了!他心裏有一點不太適應,她現在才說,應該是談得差不多了。他想著為什麽會覺得有點奇怪?是因為她事先沒有跟他商量嗎?但那是她的錢,她想怎麽花就怎麽花,跟他無關。


    他很難適應。


    他從小就知道自己很有錢,他的前女友們都沒有他有錢,盡管不全是現金,但也從來不差錢。前女友裏也隻有瑪當娜馬馬虎虎跟他的資產差不多,所以瑪當娜從不掩飾她的臭脾氣,他倆經常吵架。


    錢是男人的膽,也是女人的膽,有錢的女人用不著討好男人。他隱約知道自己是有點大少爺脾氣的,但為什麽不呢?他當然是有資格當個大少爺的!


    他忽然驚訝的發現,他現在變化可真大呀!


    作者有話說:


    *真實的小肯婚禮隻邀請了近親幾十個人,在一個小島上的小教堂舉行婚禮,包了小島上唯一一家旅館。姐姐卡羅琳感覺不是很滿意這個小型婚禮,但還是參加了婚禮。據說卡洛琳在結婚當天遲到兩個小時,先是婚紗拉鏈拉不上,之後穿高跟鞋走沙地上走的太慢。婚禮從一開始就充滿不祥之兆。據說為此姐姐卡羅琳跟弟媳婦卡洛琳大吵一架,而小肯夾在姐姐和老婆之間沒辦法平衡好兩人的關係。


    *哈裏梅根的婚禮邀請了上千英國平民參加婚禮,不過王室太小氣了,居然不包午餐,要這些群眾自己準備午餐。


    第379章  營養液4.7萬加更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第十三章


    當一個肯尼思是挺爽的, 忽然之間,幾乎所有的門都向她一個亞洲人、一個中國人打開了。她是很有錢,但幾億現金放在瑪氏集團這樣的豪門麵前, 壓根不夠看的, 所以錢不能為她打開所有的門。


    現在,她的錢加上肯尼思這個名字,或許現在還加上她的“王室血統”, 所有的門都爭相在她麵前打開。


    現在,除了選擇困難症之外她已經沒有別的煩惱了。


    原本以為要在實習中為難她一下的艾爾溫也因為監獄事件對她大為改觀,並且還大為敬佩。


    真是高手寂寞呀!


    張文雅很是感歎。


    人們總是會為有錢人加上濾鏡,其實她也並沒有比別人更勇敢, 她當然是權衡了利弊才決定主動走出去的,要是她認為自己有生命危險, 當然要死死待在圖書室裏當個縮頭烏龜啦。


    活著不好嗎?她很有錢,還有很多東西沒有享受到呢。


    美國各家媒體都狂讚她有勇有謀, 這份鎮定自若無人能比;當然也順便對標了一下傑姬·肯尼思, 當年傑姬在丈夫遇刺身亡後立即安排後事,鎮定冷靜;如今張文雅也像婆婆一樣遇大事十分冷靜,肯尼思家的複興就在眼前!


    張文雅都不知道媒體到底怎麽把她和傑姬、和肯尼思家的複興聯係在一起的, 要說“複興”, 不是該從小約翰·肯尼思參選國會眾議員開始算起嗎?不過想想,好像之前美媒是沒有說過“複興家族榮耀”這種話。


    歐洲媒體也大肆報道一番,基本就是把美媒說的話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說了一遍,對大周國女王一通吹吹吹。


    至於中國媒體, 這次詳細報道了監獄事件, 統一基調都是先狂讚一波張文雅臨危不懼, 然後分析一波為什麽美國監獄經常有暴動, 這是資本主義國家強製機關的虛弱無力;分析兩國製度不同導致的各種不同,宣傳一波“社會主義好”;


    中國在1996年開展了為期兩年的第二次“嚴打”,重點打擊“車匪路霸”等重大刑事犯罪,收繳民間各種槍支,實行了嚴格的槍支管控,社會治安大為好轉;順便也討論了西方國家“廢除死刑”的操作,認為重大刑事罪犯當然要判決死刑,這才是“罪罰相等”。


    她的出版經紀人也在監獄事件當天便打了電話慰問她,送了一個巨大的果籃給她。他嚇得夠嗆,真心擔心她出事。不過等她回了美國,又跑來問她要不要再寫一本書?書名就叫《談判高手:我在監獄的六小時》。張文雅是真的佩服經紀人這敏銳的頭腦,不過她覺得自己今年已經出了兩本書,不能再出第三本。


    經紀人拚命鼓動她,說明年出版也是一樣的,差別不大。全美國,不,全世界群眾都會想知道她的親身經曆和心路曆程,包括她的國家的群眾也會想知道。她已經不是普通人,是個名人,人們就會想知道她的一切。


    是嗎?她有點懷疑。


    是不是應該保留一點“神秘感”?至少,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寫在書裏,比如,經紀人隱晦的提到想讓她寫回憶錄或者自傳,真正的自傳,包括與美國王子到底怎麽認識的。


    肯尼思議員從未對媒體提過他們如何相識,媒體問過無數次他都沒說過;肯尼思家族也沒人知道他們在哪裏認識的,媒體大多猜測他倆在哈佛大學相識,也有人猜測他倆在紐約相識,她在翠貝卡買的公寓和舊倉庫都距離小約翰·肯尼思的翠貝卡公寓很近。


    泰德叔叔當然知道他倆第一次見麵是在哪裏,但他從未對媒體透露過。還有就是肯特父子知道,但他們也從未對任何媒體提過。


    張文雅並不想寫他倆的戀愛、分手、複合,或許等到六十歲寫回憶錄的時候會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零億萬美元保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迦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迦樂並收藏九零億萬美元保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