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從點點頭:“請問賣的是什麽飲子?”


    孟錦繡看了一眼那輛看似低調,實則卻寬敞考究的馬車,不動聲色的收回目光,朝侍從回答:“是熱騰騰的菊花飲子。”


    她笑吟吟繼續:“看客人的樣子,想必剛從城外趕路回來。這清晨天氣寒涼,喝杯熱飲子正好暖暖身子。”


    那侍從原本還在猶豫,一抬頭,立刻被眼前這張明媚的笑臉晃花了眼。


    他不自覺的點頭:“不知還剩下多少?我家主人都買下了。”


    孟錦繡聽他這樣說,一雙眼笑彎了起來,口齒伶俐的回答:“客人來的巧,總共還餘下大半筒的菊花飲子。”


    “客人出門在外,想必沒帶趁手的容器,這盛菊花飲子的竹筒和竹杯子,就一並贈給客人了,總共五十文如何?”


    見侍從點頭,孟錦繡笑的越發燦爛了些。


    她萬萬沒想到,今天臨收攤的時候,竟然碰上這麽一樁大生意。


    趁對方反悔之前,孟錦繡動作麻利的將裹著棉布竹筒拿起來,連同剛才沒用上的幾隻新竹杯,一起交給侍從。


    那侍從付過錢之後,匆匆回到馬車旁。


    “阿郎,喝杯菊花飲子提提神吧。”


    侍從將盛了菊花飲子的竹杯,對著馬車內遞過去,麵上露出些許緊張,不知道自己這樣算不算自作主張。


    馬車內,江洵自外麵那處小攤子上收回目光,伸手接過那隻竹杯子,天青色衣衫掃過杯身,露出一截白皙手腕。


    這馬車距離那小攤子不遠,所以剛才兩人的對話,車廂內聽的清清楚楚。


    竹杯子入手的分量頗重,飲子的溫度通過竹壁傳導出來,果然如同那女攤主說的一樣,裏麵的飲子還是熱騰騰的。


    江洵將竹杯子拿起,低頭淺啜了一口,果然感覺手腳變暖和了些,冷峻的神色也隨之舒緩些許。


    不過——


    想起她剛才嘴上說著贈予,卻報價五十文的狡黠模樣,江洵的眉頭就不自覺的往上挑了一下。


    這樣一杯菊花飲子的價格,估計不超過三文錢吧?


    正思索間,馬車外傳來侍從忐忑的詢問聲:“阿郎覺得如何?”


    江洵清潤的聲音自車廂內傳出去:“尚可。大家忙碌了一夜了,回去吧。”


    侍從應了一聲,緊接著馬車繼續行駛。


    江洵隻淺啜過一口,就將剩下的大半杯菊花飲子放下,繼續剛才的思緒。


    大半筒菊花飲子,就敢訛他五十文錢——


    這擺攤的女郎實在是心黑的緊。


    第2章 新手大禮包、做任務


    此時,孟錦繡還不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輕易就被人看穿了。


    她正推著小車慢慢往回走。


    這輛臨時借來的木板車走不快,孟錦繡索性就放慢了腳步,沿著大路邊走邊看。


    這會兒的天已經徹底亮起來,路上行人絡繹不絕。


    一眼望過去,坊內道路寬闊平直,兩側的榆樹和槐樹有不少已經發芽,一派生機盎然。


    再聯想到今早賺了足有八十文錢,孟錦繡頓時覺得心情十分愉悅。


    說起來,也不是她故意坑人。那盛飲子的竹筒和竹杯子,都是她從係統贈送的新手大禮包裏選的。


    如今送出去一隻,就隻剩下一隻了,後續想繼續擺攤賣飲子是不可能了。


    這麽一想,孟錦繡又後知後覺的感到有些肉疼。


    罷了。


    送都送出去了,難道還能要回來不成?


    孟錦繡搖搖頭,不再去想那隻竹筒。


    木板車順著前麵的矮牆右拐,一路走到巷子裏麵,院牆邊種著一棵大榆樹,繞過榆樹再往裏走,便是她臨時落腳的客舍。


    在本朝,客舍相當於現代的旅館,可以長租也可以短住。並且,客舍裏麵尋常都配有小廚房,客人平日裏可以隨意借用,十分方便。


    說起來,坊內客舍數量最多、最大最豪華的,當屬崇仁坊。那裏西臨皇城,南接東市和平康坊,是文人墨客們最喜歡聚集的地方。


    不過地段好的地方,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


    孟錦繡初來長安城,考慮到身上帶的錢帛不多,最終還是選了靠南的永崇坊落腳。


    她推著木板車一進入院子,迎麵就遇上了客舍的女主人。


    這間客舍女主人名喚楊三娘。


    楊三娘看上去三十出頭,一身褐色胡服打扮,頭上梳著利落的胡髻,言談舉止間十分熱情直爽。


    今早聽說孟錦繡想借木板車,楊三娘二話不說,就爽快答應下來。


    孟錦繡同楊三娘笑著打過招呼,推著木板車進了後院。


    後院打掃的十分幹淨,四四方方的圍牆圈起一排排小屋子,院牆南側種了棵桃花樹,旁邊還有花圃,花圃中種了幾株月季並茉莉花。


    這樣的景色,在市井中顯得頗為不俗。


    也正因為如此,孟錦繡初看到這處客舍的時候,就立刻決定租住下來。


    順著南側那一排客房數過去,第三間就是孟錦繡住的房間。


    她將木板車放在院牆下,推門進了房間,拿出今早用壽命換來的新手大禮包,開始仔仔細細的查看起來。


    因為今早走的急,這些東西她並沒有仔細看。


    現在一一看過去,發現毫無意外,都是跟吃食有關的。


    既有像鹽、醋、黃酒、醬這樣的調料,也有菊花、茯苓、黨參一類的中藥飲片,還有就是竹筒竹杯、瓷碗一類的器具。


    其中,一隻長方形的鐵盤吸引了孟錦繡的注意力。


    這鐵盤長約三十厘米,寬兩指,四周用厚實的青竹片包裹,正好將大一塊鐵嵌在其中。


    孟錦繡喚醒了係統,朝它問道:“大禮包裏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其它的?”


    係統似乎有些無語:“這些已經是額外贈送的了,請宿主適可而止、不要貪心。”


    孟錦繡不服:“這怎麽能叫貪心呢?你看你給的這些調料和食材,從城裏都能買到,一點都不稀缺。而且器具給的也不全,比如這鐵盤,精致倒是精致了,但孤零零一個,起碼應該配個爐子吧?”


    係統被孟錦繡問的說不出話來。


    過了良久,才弱弱的開口:“係統現在處於剛剛蘇醒階段,所以許多功能還沒被啟用,也就是咳、比較窮。”


    “請宿主努力賺錢,以便解鎖更多美食圖鑒,發掘係統更多的隱藏功能。”


    “你還好意思哭窮。”孟錦繡無語。


    見係統開始裝死,孟錦繡長歎了一口氣。


    她將東西分門別類的收好,又朝那鐵盤上多看了幾眼。


    見窗外太陽快要升到頭頂了,她收拾好東西,去了客舍前麵找楊三娘。


    楊三娘見到孟錦繡找來,客氣的問道:“孟小娘子今早的生意如何?”


    孟錦繡點點頭:“尚可,多虧了三娘借的木板車。”


    “這有什麽打緊?”楊三娘搖搖頭,又道:“不過依我看,賣飲子並不是長久之計,孟小娘子合該想想,賣些朝食才是。”


    孟錦繡聞言點頭,笑盈盈的看向楊三娘:“是,所以想來請教一下三娘,在本坊裏,哪家胡餅做的酥香,哪裏有新鮮的豚肉賣。”


    “咦?孟小娘子打算用豚肉做朝食?”聽孟錦繡打聽這些,楊三娘露出驚訝的表情,忍不住出聲問道。


    孟錦繡迎上楊三娘驚訝的目光,臉上笑容不變,肯定的朝她點點頭。


    她明白楊三娘的疑惑,畢竟本朝人最愛吃羊肉。


    像雞、鴨、鵝和魚類這些東西,也是尋常能在桌上見到的,算是在吃上十分豐富。


    不過,即便是吃食豐富的本朝人,對於豚肉,也就是後世的豬肉,吃的也並不算多。


    楊三娘想了想道:“本坊內,要說胡餅做的最好的,總共有兩家。一是坊門左側的張大郎家,另一家,是後街徐二娘家。”


    “不過,徐二娘家的胡餅小了些,倒是在價錢上,比張大郎家的便宜些。”


    孟錦繡聽楊三娘答的頭頭是道,心想自己果然問對了人。


    她繼續詢問:“那豚肉呢?”


    楊三娘看向孟錦繡的目光變得猶豫起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又怕問多了唐突,隻簡略的提了一句。


    “至於豚肉的話,孟小娘子亦可以去後街看看。”


    孟錦繡眯著眼睛思索了一下,然後笑著道謝:“多謝三娘,等新的朝食做出來,一定先請三娘嚐嚐。”


    楊三娘聽她這麽一說,立馬被勾起了好奇心。孟小娘子既然如此自信,那朝食的味道,說不定不錯?


    楊三娘似想到什麽般,又朝著孟錦繡看過來。


    “對了,孟小娘子既然是來長安尋親的,可別忘了去縣衙寫張尋親的告示。若是、若是有些別的什麽情況,掌管戶籍的主簿那裏,也好查到些記錄。”


    楊三娘這話說的含糊,說著說著,看向孟錦繡的眼神裏,就忍不住帶了一些同情。


    年紀輕輕就沒了阿娘,聽說又是孤身一人到長安尋親,這親人也是個毫無頭緒的,怕是——


    楊三娘及時止住了想法。


    楊三娘思索的時候,孟錦繡也在琢磨楊三娘的話。


    說起來,自己尋親的事情,確實有點虛無縹緲。她要尋的人連是否活著都不知道,更別提找到了。


    再轉念想到自己隻剩下三個月的壽命,以及身上所剩不多的錢帛——


    罷了。


    誰讓她綁定了個這麽窮的係統呢?


    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完成新手任務,解鎖美食圖鑒要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小食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歡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歡梨並收藏錦繡小食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