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怕自己得癌症?


    要知道這紫府散淤膠囊的包裝盒上明明白白地寫著,紫府散淤膠囊的功效主要有三方麵,其一是治療癌症早期,其二是調理癌症術後,其三則是定期清理身體內的淤堵,預防腫瘤出現。


    不同功效所對應的用藥量也明顯不同。


    很多惜命的人都想盡辦法買紫府散淤膠囊,可惜這藥一直都是一盒難求的狀態,除去省級大醫院還有些許庫存之外,其它醫院的庫存都被患者給買空了。


    能靠著吃吃藥不開刀就把癌症治好,有幾個人願意身上開個大口子,被人像是殺豬一樣擺在手術台上開膛破肚的?


    ——————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老百姓兜裏的錢越來越多,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餐桌上的肉一天比一天多了,原先逢年過節才舍得上一盤,後來幾乎每周都能吃一盤了,現如今天天吃也吃得起。


    買各種東西時也是,通泰超市裏的掛麵和方便麵一直都很暢銷,很多人都是吃掛麵和方便麵來改善生活的,可現如今,掛麵和方便麵的銷量都垮落了下去,多數人更傾向於買肉買菜回家自己煮一碗麵吃。


    老百姓兜裏有錢,舍得花出去買東西,開廠子生產商品的人就能賺到錢,這些企業賺到了錢,給國-家交的稅收自然要跟著漲一漲……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發生下來,國-家都富裕了不少。


    想想蜀光製藥廠剛采購長島國那些設備的時候,需要把川省藥材公司的外匯全部掏出來才夠用,現如今呢?


    蜀光製藥廠靠著‘精細加工’那些不會用在國內中成藥裏麵的藥材,把藥材加工得幹幹淨淨,甚至還貼心地打成了更容易衝泡的藥材碎,全部都賣到了長島國和南棒國去,外匯沒少賺,不僅還上了欠川省藥材公司的債,還有多餘的外匯繼續去國外購買設備了。


    很多企業都已經不那麽稀罕外匯了,這玩意兒在國內用不了,隻能出國采購的時候用,銀行賬目上趴著的外匯多得嚇人,用的時候現場兌換都來得及,沒人願意在國內握著一遝外匯生活。


    花不出去的錢,就是廢紙。


    當謝芸知道蜀光製藥廠賣給長島國和南棒國的藥材都是碎成了砂礫大小的碎塊時,差點笑出聲。


    為了維持自己的善良形象,謝芸學著聖母的語氣問潘兵,“蜀光製藥廠這樣做,是不是太黑心了?這不是仗著藥材碎成粒兒之後,別人根本分辨不出藥材的好壞來?隻知道那藥材看著幹幹淨淨,一點塵土都沒有?”


    潘兵笑的牙不見牙眼不見眼,“這有什麽黑心的?再說了,同長島國和南棒國做生意,要什麽良心?這種藥材的炮製方法,不是長島國想出來的?我們隻是順著他們的思路,更高標準的執行了。”


    “我給蜀光製藥廠支這一招的時候,會議室裏的所有領導都說我損,結果當場就通過了這個招數。同長島國和南棒國講仁慈?那不如多給家裏的狗喂兩塊肉。把狗喂好了喂飽了,狗起碼知道衝我搖搖尾巴,長島國和南棒國會嗎?等他們發展起來,不知道又要怎麽給我們找事兒呢!”


    謝芸:“……”


    她就說蜀光製藥廠怎麽會想出那麽損的招數來?感情竟然是潘兵給攛掇著弄的。


    這下可算是破案了。


    潘兵繼續一臉嘚瑟地同謝芸賣弄:“謝醫生,之前你把蒼術白虎丸和加味蒼術白虎丸的方子給我的時候,咱不是說了麽?不指望靠著蒼術白虎丸和加味蒼術白虎丸來賺那些小兒麻痹症患者家庭的錢,所有成本都由您來出。”


    “我想著,你替老百姓把治病的藥錢給出了,讓老百姓不用自己掏錢就能買到藥,這不就是從你的左口袋把錢掏到右口袋?反正甭管藥價定成多少,您都會賺回本的。”


    “我琢磨著,蒼術白虎丸和加味蒼術白虎丸不能隻造福國內啊,國外的市場也給照顧到,於是就把蒼術白虎丸和加味蒼術白虎丸給重新定價了。”


    謝芸微愣了一下,“哦?重新定價了?定了多少?”


    潘兵答道:“三百一粒。”


    謝芸再度陷入沉默之中。


    她還是低估了潘兵的胃口啊,甭說是普通的蒼術白虎丸了,就算是用加味蒼術白虎丸,一粒的成本價也就三毛不到,怎麽到了潘兵這兒就直接漲了一千倍的價格?


    她感覺自己朝著萬惡的資本家發展去了,歐美搞《公約》封鎖華夏的時候,是不是也想著這樣?把低廉成本生產出來的東西賣出天價……


    被人當冤大頭的時候是真的不舒服,可如今角色一反轉,謝芸覺得回頭自家也得擬一份《公約》,把各種技術牢牢鎖死在在家國境線內。


    科技競賽,向來都是贏者通吃,輸者血本無歸。


    作者有話說:


    不知道是感冒了還是陽了,鼻子像是被水泥封上了一樣,昨晚實在沒精神,今天吃了午飯開始寫,下午再去買點藥繼續治。


    第119章 敵不動我動


    ◎連這點麵子都沒有?◎


    都說日子過起來就是潤物無聲的水, 時間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許多許多的東西。


    可華夏這幾年的改變一點都不像是潤物無聲的水,簡直就是轟轟烈烈的狂風暴雨。


    道路上的施工隊就沒有停過,簡直就是一天一個樣子, 謝芸等粥粥稍微大一點的時候, 嫌蘇北整天大興土木太過吵鬧,搬去蓉城住了一段時間。


    潘兵和盧炳文主任牽頭搞的麓湖康養中心已經開始營業了,謝芸在裏麵有技術入股,去那邊提供一段時間的技術服務也理所應當。


    值得一提的是,自打國-家的經濟實力發展起來以後,高層領導人就把“要想富,先修路”給貫徹落實了。


    與“要想富, 先修路”一同出現的那句“少生孩子多種樹”則不再被提起了,“少生孩子”的口號也沒人再喊了。


    如果生下來的孩子是為了繼承自己的貧窮、窘迫、無知、苦難, 那自然是少生為好。


    可現如今家家戶戶都不愁吃穿了, 政-府還大力推行義務教育,適齡的小孩上學都不需要教學雜費,那就生唄。


    陰司的陰差們都連軸轉地加起了班, 將積壓的那些等著投胎的鬼魂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了投胎轉世……這幾年,隻要想生孩子的夫妻, 基本上都能懷上, 而且不怎麽費事就懷上了。


    在修路方麵, 國-家也沒少花錢, 不知道是哪個團隊突破了列車技術, 綠皮火車才普及沒多久,高速列車技術就實現了。


    隔年, 懸浮列車和超高速列車的技術也都論證完畢, 正式投產。


    全國各地都在修鐵路, 原先占絕大多數的綠皮火車悄無聲息地就退出了曆史舞台,各個縣都建起了火車站,縣域和縣域之間通的是高速列車,跨省列車全部用上了超高速技術,還有一些連接國際化大都市的列車用上了特高速技術,比飛機還要快上許多,而且行駛過程更平穩,更安全。


    各地的公路也在修,原先的泥土路和磚石路都被換成了水泥馬路和柏油馬路,鄉間或許還能看到雨後泥濘的場麵,城市裏的馬路很少出現泥濘的景象了。


    ——————


    謝芸剛到蓉城住下,付巧珍教授就和盧炳文主任登門了。


    逗弄了片刻粥粥,付巧珍教授道明了來意,“謝醫生,上頭發了一個文件,說是積極扶持各大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建設科工中心產業群。蓉城這邊的意思是,想抓住盧主任他們牽頭搞的康養項目,再把我們花溪醫學院的醫療水平也結合上。”


    “目前,國內醫療行業的四大巨頭都有可能申請醫療科工中心產業群,但國-家肯定隻扶持一個。我們內部開了個會,覺得協荷醫學院應該不會參與進來,因為京師那邊,需要更高精尖的技術來托盤子;滬上臨港醫院那邊,我感覺滬上也不太會押寶,他們的發展雖然不錯,但一直都不在滬上發展的主要盤裏,就剩下了香雅醫學院可能和我們爭這個機會。”


    “蓉城和湘市都是中部城市,康養產業都有,兩家醫學院的醫療水平也不分伯仲。按理說,成功率五五分。可湘市那邊的產業發展太偏門了,這次對他們太重要,我感覺可能會有人去京師走動,畢竟他們同上麵的淵源擺在那兒。”


    謝芸看向付巧珍教授,等著下文。


    付巧珍教授既然來找她說這事,肯定是希望蓉城能夠拿下醫療科工中心產業群的。可她又說香雅醫學院給湘市拿下這次機會的可能性大,那必然有後文。


    而且付巧珍教授特意來找她說,多半是要讓她發揮作用。


    付巧珍教授也在等謝芸主動問她會怎麽爭取,有沒有什麽辦法……可她看謝芸隻是一動不動地看著她,並沒有開口問詢的意思,嗓子一哽。


    敵不動,我動!


    付巧珍教授道:“香雅醫學院能占到湘市的人和,可蓉城已經搶跑一步,建立起了麓湖康養區,還開通了飛流國際機場和蓉城東站來迎接全國的旅客,不管是從飛流機場出來還是從蓉城東站出來,都能直接抵達麓湖康養區,也有公共交通遍及整個蓉城,足以把蓉城的人文特色和飲食特色都展現給外地遊客。”


    “蓉城搶跑了這一步,就已經把天時站穩了;至於地利,川省和蓉城,這天府之國,本來就是最頂尖的地利。人和的話,我們的醫學研究同香雅醫學院不相上下,唯獨缺了一層上麵的關係,不過我們想了個辦法,把你拉進來。”


    “香雅醫學院也是正統的西醫,可我們花溪醫學院已經同你聯合做了這麽多的中醫研究,自然要把老祖宗的文化精粹給傳承下來。我們打算走中西醫結合的路線,以治病救人與救死扶傷為核心目標,把這個醫療科工產業群的機會爭取下來。”


    “蓉城市-委和川省省-委都已經表明了態度,會上報兩項,一項扶持我們,另外一項扶持飲食科工產業群,至於國-家最終選擇哪個……我們隻能盡人事聽天命。我同省-委確認過,飲食科工是給我們陪跑的,力爭拿下醫療科工,如果拿不下,那隻能把川菜的金字招牌再給擦一擦了。”


    “謝醫生,隻要你點頭,我們的勝算就能提高至少三成。”


    謝芸是有一點私心的,她更希望把西醫和中醫的科工中心產業群給拆分開,西醫科工產業群建在哪兒,她不管,中醫科工產業群最好是建在她老家——蘇北,一來是為了回饋家鄉,幫家鄉人民爭取一些發展機會,二來是蘇北本就是彭祖故鄉,還是漢文化的發源地,也值得被更多地關注。


    謝芸問,“這次產業群機會,是隻能由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申請?”如果條件這麽嚴格,那蘇北多半是沒戲的。


    付巧珍接下來的話直接給謝芸潑了涼水,“肯定的,文件裏都寫得很明白,隻給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因為這個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決策層一旦拍板,肯定是調用全國的資源來發展這些科工中心產業群的。”


    “我們這些年是富裕了,可也沒那麽多的錢去推舉幾十個產業群。科工中心產業群多了,推舉的力量自然就分散了。如果推舉不到位,那和沒推舉也沒什麽區別,反而讓人掃興。”


    明白蘇北沒戲搭這一輪順風車,謝芸便沒什麽猶豫地答應下來。


    付巧珍教授隻知道謝芸明麵上的身份,知道謝芸在華夏中醫藥界的影響力不俗,能得到京師中醫藥大學的認可,能在《華夏中醫藥》期刊上每期都發專欄,寫長篇大論的文章,還能得到國內各中醫流派的認可,哪裏會知道謝芸還在蘇南軍區第十三處備份了一層隱藏的身份?


    ——————


    川省滿懷希望地把兩份科工中心產業群發展方案提交了上去,一周之後,第一批公示的名單出爐,蓉城的醫療科工產業群赫然排在第三的位置。


    食品科工產業群則不出意外地落選。


    作為陪跑者,這個結果大家早就預料到了,可川省搞食品研究的人心裏還是不太服氣,跑去省-委訴了半個月的苦。


    川魯粵淮作為古時四大菜係之首,連這點麵子都沒有?


    如果川菜都拿不到食品科工產業群,該怎麽麵對老祖宗們打下的金字招牌?川菜傳承人都怕自己要被老祖宗托夢來敲爆腦殼兒。


    川省領導被叨叨得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了,隻能自己出錢,仿照著國-家政策,搞了個川省食品科工產業群。


    得益於川省藥材公司當年的押寶,這幾年川省的藥材生意賺了個盆滿缽滿,蜀光製藥廠和千禧藥業更是發展成為了國內的頂尖藥企,一家國營一家民營,雙方既競爭又合作,角力非凡,給川省貢獻了相當大的稅收。


    從川省財政裏劃出一點點的錢來發揚川菜美名,川省是願意搞的。


    醫療科工產業群建起來後,麓湖康養園區的發展肯定會更上一層樓,而且偌大的麓湖康養園區也會因為八方來客而變得擁擠,屆時就能順理成章地啟動新的康養園區了。


    這一屆省政-府很有前瞻性,麓湖康養園區才剛剛發展起來,距離飽和還有一段路程要走,他們就已經選中了西嶺康養園區、都江堰康養園區,還將九寨溝康養園區列入了第三梯隊的備選項。


    不隻是政策布局,新修的鐵路已經把這幾塊地給連通起來了,隻等麓湖康養園區快飽和時,西嶺康養園區和都江堰康養園區就會啟用。


    康養園區吸引來巨量的遊客,這些人到了川省,不得嚐嚐川菜再走?


    省領導層心裏明白得很,從醫療科工產業群落戶在蓉城開始,蓉城就基本上告別了工業發展路線了。


    工業發展勢必會帶來汙染,誰家缺心眼兒地願意到工業汙染區來康養?是康養還是找死?


    再者,現如今川省的主要經濟支柱還是藥材種植呢,萬一土壤和水源被工業發展汙染了,種出來的藥材還能用?怕不是得變成毒-藥。


    擺在川省麵前的發展路線隻剩下了一些輕汙染的細碎行業,以及與康養、飲食相關的服務業。


    再加上川省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該選擇什麽,不言而喻。


    第一批清單就放出三個科工產業群來,第一第二是京師和滬上,第三就是蓉城,其它城市還好說,湘市卻像是天塌了一樣,他們也申報了醫療科工啊,這橄欖枝被蓉城摘走了,他們還有什麽還指望的?


    等到第二批清單放出來時,湘市的領導層臉上才多雲轉晴。


    “丟了一個醫療科工,被國-家送了一份國防科工,賺大發了啊!”


    謝芸最關心的金陵也在第二批清單上——電子科工產業群。


    看到這個結果,謝芸心裏也鬆了口氣,金陵畢竟在她的轄區內,發展得越好,她轄區內陰世大開發的進度就越高。


    電子科工產業群發展潛力不比醫療科工產業群差,隻是同她的相關性不大。


    作者有話說:


    終於陽康了,今晚還有一更,睡前一定會放出來的,大家注意身體。


    第120章 一家極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零年下崗後成陰差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詞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詞酒並收藏九零年下崗後成陰差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