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無聲的空氣中,像是有沉沉的氣息在流轉。
葉落無聲,光陰寸失。
許是錯覺,江桐能感受到此人眸中不凡的氣韻,還有通身高不可攀的氣度。
身後幾個考生在小聲竊語。
“聽說今年的簾官,是當朝親王,瑞陽王殿下,可見皇上對此番春闈的重視,咱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
“是啊是啊,瑞陽王可是皇上最親近的弟弟,足可見皇上對此番恩科的重視,若是咱們能金榜題名,進得殿試入陛青眼,說不定從此便京中任職,做個皇城腳下的京官。”
作者有話說:
終於春闈啦,鋪墊都鋪好了,下章登科重逢!重逢啦,姐妹們衝
第53章 放榜(二合一)
◎“子瑜,你中了魁首!”◎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看著聲勢浩大的簾官入場。
在簾官盡數步入貢院後, 那些官兵方才收攏了隊伍,放考生們進去。
接下來便是一連串的搜檢、抽號、進入各自的號舍。
江桐的號舍離江柯不遠,兩人排在同列, 由監試官帶領著,陸續落座。
落座後, 放下號板,便將箱奩中的一應筆墨紙硯全數取出, 分列擺正,磨墨以待。
隻待試題一發落。
便開始心無旁騖地做文章。
在等待發來試題的閑暇之際, 江桐微微側目,視線落在身旁,那副羊皮護腕之上。
護腕整潔幹淨,表皮泛著微微的亮澤。
顯然是被人精心護理過的。
他拿起來, 輕輕翻開素白的袖口, 露出一截青竹般纖修的腕骨來,腕骨之上, 那隻執筆的手,膚理細膩,冷白色調下暗流著淡青色的血管, 五指關節分明, 根根修長。
他小心翼翼地將護腕帶上去,動作輕柔地好似在對待一件稀世珍寶。
目光帶著如水般溫綣的底色。
在他看來,此物寄托著衛燕對他的期許,他定不能負。
是以他每回科考都帶著它, 每每看著, 就像是看到衛燕側坐窗下, 倩影楚楚, 目光認真,動作細致地替他一針一線封製護腕的模樣。
她從前,對他是何等的體貼周到、用心備至。
可如今卻如鏡花水月,轉瞬成空。
該。
這都是他自找來的。
若不是他將那份真心來回踩在地上踐踏,又何至於會淪至如今這難以挽回的境地。
他眼下,唯期一事。
那便是這份大徹大悟來的還不算太遲,可以讓他有痛改前非、轉圜追悔的餘地。
不求些許,隻求一絲一毫,隻要是她心裏還有他分毫,那便夠了。
他會不計一切地去彌補曾經的過錯,哪怕九死未悔,千罪難贖,都要傾盡全力來至她身邊。
讓她重新看見他。
他不奢求她的寬宥,隻求她能給他一個贖罪的機會。
江桐思緒萬千間,科舉試題已擺在他麵前。
他收攏了思緒,提起山形筆架上的狼毫,開始緩緩傾吐筆墨。
*
春闈同秋闈一樣,九天六夜,分三場。
每場持續三天兩晚,所以在貢院的時光對每個舉子來說,很是煎熬。
譬如些年歲大的,則更不必說了,過程定然萬分艱辛。
所以每回科考,從貢院走出來的考生,無一光彩照人的,個個蓬頭垢麵,灰頭土臉。
就像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故這科考,不光是十年寒窗苦讀,還是個磨練人心性、體質的。
如此,方可遴選出全國最傑出的俊才,入仕為官。
就這樣捱過了三場大試,終於等到了春闈結束的日子。
江桐和江柯出貢院的那日,天空依稀飄起了雨絲。
細密如織,輕綿如絮。
江柯迫不及待要回客舍更換衣物、整頓休息,江桐卻提出讓他現行。
“兄長先回稍待。”
說罷,也不等江柯反應,就轉身沒入了雨簾中,半把雨具也未帶。
如影的人潮裏,熙熙攘攘都是趕回各舍的舉子,江桐清雋的背影宛如鶴立,頃刻消失於人海。
雖不知他要去哪裏,但江柯不難猜想,定是同衛燕有關。
*
雨絲漫天,綿密的不落一絲空隙,這場細雨,大有不肯停歇的兆頭。
江桐並未去什麽特別的地方。
而是去了一間成衣鋪,叫來掌櫃,親手地給他一張畫紙。
圖上畫著件姑娘家的月羅裙,別出心裁的是,那月羅裙與平常所見的不大相同,裙擺上墜著一條條鑲了珍珠的絲絛,袖口也是采用了輕靈飄逸的紗帶,乍一看,仙氣飄飄,倒不像是凡塵女子衣櫃中的衣衫,而像是九天上的仙子所著的衣裙。
掌櫃是個年歲稍長的中年男子,捋了一把絡腮胡讚道:“此圖上的衣裙設計的精妙啊。”
江桐對於他的溢美之詞並無任何回應,隻淡淡道:“按照這個樣子半點不差趕至出來,不知你家鋪子能不能做?”
掌櫃斟酌了下,詢問道:“不知公子……何時要貨?”
江桐從袖中掏出一定整銀,擱在櫃台上。
“最遲十五日。”
掌櫃的瞧見那定白花花的銀子,愣了愣,察覺出眼前是個豪爽的買主,麵上笑開了花,“公子您算是找對地兒了,這全京城還沒有我榮氏成衣鋪製不出來的衣裳,您且等著吧,十五日後來取,保管讓您滿意。”
“多謝。”
江桐見他信誓旦旦應下,便不再多說什麽,道了句謝便離去了。
車上人流洶湧,車水馬龍,他一席青衫宛如孤峻的林竹,脊背始終挺得直直的,往客舍所在的那條街走。
那件羅裙的圖樣,是他按著從前衛燕與他言談過的、心目中的羅裙樣貌勾勒出來的。
衛燕舊歲素愛裙裝,一日突覺這世間衣裙大抵都是千篇一律,沒有新意極了,便突發奇想說了些自
己的暢想,譬如點綴些珍珠,寶石,增添些絲絛、紗帶什麽的,既可以添補平淡,又能不落窠臼、清新自然。
當初江桐自然沒有把她的這點小心思放在心上,無甚在意地拋諸腦後。
可如今,卻突然發現。
實在是愧對虧欠。
這麽多年來,她送他的東西不計其數。
鞋襪、外袍,許多都是親手縫製,用心異常。
可他,卻隻知道接受,從不知贈與,連一件物什都未給她過。
實在是太過不該。
來而不往非禮也,古人尚且說過,他讀了這麽多年聖賢書,難道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不成?
他要為她做點事,就要做點讓她喜歡的,譬如她心之所想的衣裙。
至於為何要在十五日前趕至出來,那是緣於他要在放榜那日親手給她。
屆時,他不僅要讓她看到他,還要讓她看到他的決心。
如此想著,江桐腳步輕快起來。
氤氳的雨霧沾染在衣袍上,讓人感覺潮膩,卻絲毫沒有消減他的情緒,江桐目光堅定,身姿峻拔,一步步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頭。
*
文淵閣內。
燭火晝夜未熄。
連日的閱卷,讓禮部的官員身心俱疲,不過案牘勞形的身疲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疲。
明和帝此番極度重視,施重壓要他們擢拔出才學一流的人物,還派了素來剛直不阿的瑞陽王坐鎮,更添一番威肅。
可苦就苦在這才學一等的人物實屬過江之鯽,少之又少,盡管尚書同侍郎們挑燈夜覽,還是難以擢選出皇帝心中所要的人才。
窗外一輪勾月涔涔。
窗內,一片沉靜。
唯有刷刷的翻卷聲。和時不時朱筆落在墨台的叮咚聲。
夜色濃稠,一點點蔓延著,淹去光陰。
直到夤夜,老侍郎石梅的一聲高喊,打破了閣內的寂闃。
“首輔大人,您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話音落下,坐於高位,垂眉閱卷、沉思不語的內閣首輔高鬆,微微抬起了頭。
葉落無聲,光陰寸失。
許是錯覺,江桐能感受到此人眸中不凡的氣韻,還有通身高不可攀的氣度。
身後幾個考生在小聲竊語。
“聽說今年的簾官,是當朝親王,瑞陽王殿下,可見皇上對此番春闈的重視,咱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
“是啊是啊,瑞陽王可是皇上最親近的弟弟,足可見皇上對此番恩科的重視,若是咱們能金榜題名,進得殿試入陛青眼,說不定從此便京中任職,做個皇城腳下的京官。”
作者有話說:
終於春闈啦,鋪墊都鋪好了,下章登科重逢!重逢啦,姐妹們衝
第53章 放榜(二合一)
◎“子瑜,你中了魁首!”◎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看著聲勢浩大的簾官入場。
在簾官盡數步入貢院後, 那些官兵方才收攏了隊伍,放考生們進去。
接下來便是一連串的搜檢、抽號、進入各自的號舍。
江桐的號舍離江柯不遠,兩人排在同列, 由監試官帶領著,陸續落座。
落座後, 放下號板,便將箱奩中的一應筆墨紙硯全數取出, 分列擺正,磨墨以待。
隻待試題一發落。
便開始心無旁騖地做文章。
在等待發來試題的閑暇之際, 江桐微微側目,視線落在身旁,那副羊皮護腕之上。
護腕整潔幹淨,表皮泛著微微的亮澤。
顯然是被人精心護理過的。
他拿起來, 輕輕翻開素白的袖口, 露出一截青竹般纖修的腕骨來,腕骨之上, 那隻執筆的手,膚理細膩,冷白色調下暗流著淡青色的血管, 五指關節分明, 根根修長。
他小心翼翼地將護腕帶上去,動作輕柔地好似在對待一件稀世珍寶。
目光帶著如水般溫綣的底色。
在他看來,此物寄托著衛燕對他的期許,他定不能負。
是以他每回科考都帶著它, 每每看著, 就像是看到衛燕側坐窗下, 倩影楚楚, 目光認真,動作細致地替他一針一線封製護腕的模樣。
她從前,對他是何等的體貼周到、用心備至。
可如今卻如鏡花水月,轉瞬成空。
該。
這都是他自找來的。
若不是他將那份真心來回踩在地上踐踏,又何至於會淪至如今這難以挽回的境地。
他眼下,唯期一事。
那便是這份大徹大悟來的還不算太遲,可以讓他有痛改前非、轉圜追悔的餘地。
不求些許,隻求一絲一毫,隻要是她心裏還有他分毫,那便夠了。
他會不計一切地去彌補曾經的過錯,哪怕九死未悔,千罪難贖,都要傾盡全力來至她身邊。
讓她重新看見他。
他不奢求她的寬宥,隻求她能給他一個贖罪的機會。
江桐思緒萬千間,科舉試題已擺在他麵前。
他收攏了思緒,提起山形筆架上的狼毫,開始緩緩傾吐筆墨。
*
春闈同秋闈一樣,九天六夜,分三場。
每場持續三天兩晚,所以在貢院的時光對每個舉子來說,很是煎熬。
譬如些年歲大的,則更不必說了,過程定然萬分艱辛。
所以每回科考,從貢院走出來的考生,無一光彩照人的,個個蓬頭垢麵,灰頭土臉。
就像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故這科考,不光是十年寒窗苦讀,還是個磨練人心性、體質的。
如此,方可遴選出全國最傑出的俊才,入仕為官。
就這樣捱過了三場大試,終於等到了春闈結束的日子。
江桐和江柯出貢院的那日,天空依稀飄起了雨絲。
細密如織,輕綿如絮。
江柯迫不及待要回客舍更換衣物、整頓休息,江桐卻提出讓他現行。
“兄長先回稍待。”
說罷,也不等江柯反應,就轉身沒入了雨簾中,半把雨具也未帶。
如影的人潮裏,熙熙攘攘都是趕回各舍的舉子,江桐清雋的背影宛如鶴立,頃刻消失於人海。
雖不知他要去哪裏,但江柯不難猜想,定是同衛燕有關。
*
雨絲漫天,綿密的不落一絲空隙,這場細雨,大有不肯停歇的兆頭。
江桐並未去什麽特別的地方。
而是去了一間成衣鋪,叫來掌櫃,親手地給他一張畫紙。
圖上畫著件姑娘家的月羅裙,別出心裁的是,那月羅裙與平常所見的不大相同,裙擺上墜著一條條鑲了珍珠的絲絛,袖口也是采用了輕靈飄逸的紗帶,乍一看,仙氣飄飄,倒不像是凡塵女子衣櫃中的衣衫,而像是九天上的仙子所著的衣裙。
掌櫃是個年歲稍長的中年男子,捋了一把絡腮胡讚道:“此圖上的衣裙設計的精妙啊。”
江桐對於他的溢美之詞並無任何回應,隻淡淡道:“按照這個樣子半點不差趕至出來,不知你家鋪子能不能做?”
掌櫃斟酌了下,詢問道:“不知公子……何時要貨?”
江桐從袖中掏出一定整銀,擱在櫃台上。
“最遲十五日。”
掌櫃的瞧見那定白花花的銀子,愣了愣,察覺出眼前是個豪爽的買主,麵上笑開了花,“公子您算是找對地兒了,這全京城還沒有我榮氏成衣鋪製不出來的衣裳,您且等著吧,十五日後來取,保管讓您滿意。”
“多謝。”
江桐見他信誓旦旦應下,便不再多說什麽,道了句謝便離去了。
車上人流洶湧,車水馬龍,他一席青衫宛如孤峻的林竹,脊背始終挺得直直的,往客舍所在的那條街走。
那件羅裙的圖樣,是他按著從前衛燕與他言談過的、心目中的羅裙樣貌勾勒出來的。
衛燕舊歲素愛裙裝,一日突覺這世間衣裙大抵都是千篇一律,沒有新意極了,便突發奇想說了些自
己的暢想,譬如點綴些珍珠,寶石,增添些絲絛、紗帶什麽的,既可以添補平淡,又能不落窠臼、清新自然。
當初江桐自然沒有把她的這點小心思放在心上,無甚在意地拋諸腦後。
可如今,卻突然發現。
實在是愧對虧欠。
這麽多年來,她送他的東西不計其數。
鞋襪、外袍,許多都是親手縫製,用心異常。
可他,卻隻知道接受,從不知贈與,連一件物什都未給她過。
實在是太過不該。
來而不往非禮也,古人尚且說過,他讀了這麽多年聖賢書,難道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不成?
他要為她做點事,就要做點讓她喜歡的,譬如她心之所想的衣裙。
至於為何要在十五日前趕至出來,那是緣於他要在放榜那日親手給她。
屆時,他不僅要讓她看到他,還要讓她看到他的決心。
如此想著,江桐腳步輕快起來。
氤氳的雨霧沾染在衣袍上,讓人感覺潮膩,卻絲毫沒有消減他的情緒,江桐目光堅定,身姿峻拔,一步步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頭。
*
文淵閣內。
燭火晝夜未熄。
連日的閱卷,讓禮部的官員身心俱疲,不過案牘勞形的身疲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疲。
明和帝此番極度重視,施重壓要他們擢拔出才學一流的人物,還派了素來剛直不阿的瑞陽王坐鎮,更添一番威肅。
可苦就苦在這才學一等的人物實屬過江之鯽,少之又少,盡管尚書同侍郎們挑燈夜覽,還是難以擢選出皇帝心中所要的人才。
窗外一輪勾月涔涔。
窗內,一片沉靜。
唯有刷刷的翻卷聲。和時不時朱筆落在墨台的叮咚聲。
夜色濃稠,一點點蔓延著,淹去光陰。
直到夤夜,老侍郎石梅的一聲高喊,打破了閣內的寂闃。
“首輔大人,您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話音落下,坐於高位,垂眉閱卷、沉思不語的內閣首輔高鬆,微微抬起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