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婦人懷孕有講究,三個月前不會到處宣揚。
但醫者不在這個行列,而且這藥方子看過大概,便也知道了,江月就也沒瞞著,把自己診出許氏有孕的消息說了。
周大夫拱手道:“從前倒不知二姑娘也學過醫術,不過江二哥做的本就是藥材生意,也能稱得上是家學淵源了。代我向你母親道喜,江二哥若在天有靈……”
說到這兒,他止住話頭,畢竟再說下去便要傷懷了。
江月又跟周大夫打聽了一下江靈曦的境況。
和前頭容氏說的一樣,周大夫也說江靈曦的燒傷已經痊愈得差不多了,隻剩下疤痕不好祛除。
江月點頭表示省得,隨後又在櫃台上要了冰片、五倍子、牡丹皮等藥材。
周大夫知道江家二房現下不容易,好心提醒道:“二姑娘這是要為大姑娘調配祛除疤痕的藥膏?容周某多嘴,類似的藥膏周某已經調配過許多種,都已經送去給大姑娘了。”
差不多的配方,不同的比例和不同的熬煮時間,所呈現出的藥效那是絕對不同的。
就好像同樣的食材,在不同的廚子手裏,味道上也能千差萬別。
江月也不能說自己的本事強於周大夫,隻道:“謝您的好意提醒,我隻是略盡心意罷了。”
堂姐妹感情要好,周大夫也知道這個,便也沒再多勸。
許氏和江靈曦的藥很快都抓好了,至於那個傷重的少年,一來是周大夫前頭給他開的那些藥已經十分全麵,暫且夠用,二來是江月還未定好醫案,所以便先按下不表。
兩副藥抓出來,便去了一兩多銀子。
江月將銀錁子交給掌櫃用戥子稱量,眼神不由落到了櫃台上其他地方——那裏擺著好幾套嶄新的針灸用的銀針。
銀針的工藝和靈虛界器修所煉不能相比,但已算十分不錯,足夠江月現下日常使用了。
她不由多看了幾眼,卻也沒問價,畢竟一套銀針雖然用的銀子不算特別多,可工藝擺在那裏,手藝人的工錢同樣是不低的。
許氏攏共給了江月二兩左右的銀子,現下已經去了一半,明顯不夠。
而且一般醫館也不會對外出售這些東西,都是定做來給自家坐診大夫用的。
所以江月就也沒提。
下午晌,江月和寶畫就從城裏回到了村子。
江月先去看過許氏,又替她把了脈,看她經過休息之後,胎像越發穩了,便不再操心什麽。
後頭她又去後院的小廂房裏轉悠了一趟,少年仍舊在昏睡,隻是炕桌上的湯藥碗和飯食碟子都已經空了,表明他中途醒來過。
傍晚的飯食依舊是房媽媽準備的,除了中午剩下的兩個菜,房媽媽還另外蒸了個雞蛋羹。
金黃色的蛋羹,滑嫩嫩、顫巍巍,撒上碧綠的蔥花,看著就讓人胃口大增。
不過那蛋羹就隻一小碗,房媽媽自然不舍得吃,江月便也推說自己剛發過熱,不好吃太多雞蛋,都留給了許氏。
一頓夕食用罷,江月才發現好像回來後就沒見過寶畫了。
這丫頭性子疏朗,不拘小節,又是自小在村裏長大,因此來到這南山村後適應良好,已經交到了幾個朋友。過去她也時常在幹完活後,跑出去和朋友玩。
等到天色漸暗,房媽媽給燒好了一大鍋熱水,讓江月和許氏洗漱,她自己則開始收拾許氏的被褥。
之前兩對母女各住兩個屋,但現下許氏有孕,便需要一個有經驗的人看顧了。
江月其實也能做這份差事,無奈許氏和房媽媽都心疼她,哪兒舍得讓她夜間睡不上整覺?便都說她才剛大病初愈,自己也得多歇歇。
於是就商量好,許氏和房媽媽換一起住,江月和寶畫一起睡。
寶畫這會子還未歸家,洗漱好後的江月看房媽媽兩個屋子來回倒騰,就也幫著打下手,把寶畫的東西搬到自己屋子裏。
直到東西都騰挪完畢,房媽媽陪著許氏回屋睡下了,寶畫才從外頭回了來。
“吃夕食都不見你,玩的也忒瘋了,回頭媽媽又該罵你。”等在堂屋的江月從老宅的藏書裏翻了本醫書來看,見她回來,先起身把大門栓上,又道:“媽媽在灶上給你留了飯,我前頭也去看過幾次灶膛,沒讓火熄了,現下還熱著,快吃口飯,洗漱一下,就該睡了。”
寶畫卻說不急,又嘿嘿笑著,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包裹,獻寶似的遞到江月眼前。
小包裹層層揭開,裏頭是個一尺長、兩寸寬的木匣。
那木匣下午晌江月才見過,就是善仁堂裏用來存放銀針的。
寶畫用胖乎乎的手把木匣子打開,得意地道:“下午見姑娘多瞧了幾眼,我就知道姑娘想要這個!我去跟掌櫃的磨了好久,他才肯賣給我,還叮囑我許多事兒,說初學醫者不可擅用,保不齊就會出人命。我心想那初學醫者是不能用,但您是醫仙傳人,哪裏就使不得這麽一套銀針呢?隻是不好說與他聽,隻得又保證了一籮筐,掌櫃這才放我回來。”
江月這才知道自己誤會她了,既歉然又心頭發軟,問她說:“這套銀針多少銀錢?你又哪裏來的銀子?”
“多少銀錢姑娘就不用管了。”寶畫樂嗬嗬地擺手,“至於銀錢嘛,自然是跟我娘拿的,但也不是她的錢,是我前頭那些年的工錢,都在她手裏替我攢著的。”
寶畫從前當丫鬟,一個月有一兩銀子的月錢。
因她性子憨直,不夠穩重,月錢就都是房媽媽替她收著,輕易不肯給她支用,怕她叫人騙了。
今日從外頭回來後,寶畫就悄悄拉著親娘咬耳朵,用慣常的誇大其詞的口吻,說自家姑娘看中一套銀針,看的挪不開眼。好不可憐!
房媽媽就給了她五兩銀子,讓她去買回來。
怕她不肯收,寶畫又接著說道:“我娘說了,前頭我陪著姑娘胡鬧,害的姑娘大病了一場。這也算是我給姑娘賠罪了。所以您就安心收著!”
東西既已買來了,且也確實用得上,江月也沒再推辭,隻將木匣子接過仔細摩挲,“那我便收下了,先謝過你,回頭再跟房媽媽道謝。”
寶畫笑嗬嗬地應了,依著方才江月的話,手腳飛快地去了灶房用飯和洗漱。
等她回到屋裏,就看江月正在翻箱倒櫃。
寶畫問她大晚上找啥?
江月就道:“禮單已經拿到了,退婚還需要婚書。”
也得虧兩家換了屋子,不然若她還跟許氏住一起,也不好這麽大辣辣地直接翻找。
寶畫東奔西跑大半日,吃飽之後本是有些困倦的,聽說是找婚書,她立刻來了精神。
二人分工合作,翻找了一會子,還真把婚書給尋到了。
這下子是真的不用再忙什麽,隻等著過兩日縣學休沐,宋玉書從城裏回來了,便可以把那門糟心的親事給退了。
拿回聘禮,自家的日子也能過得寬裕很多。
不然再拖下去,怕是房媽媽和寶畫要把前些年好不容易攢的私房,盡數貼補進來了。
…………
很快到了縣學休沐的日子。
宋玉書從縣學出來後,先去書齋交付了抄書的活計,領了幾十個銅板的工錢,而後買了些東西,便往家回。
他是農家子出身,日常並不坐牛車,是以走了快一個時辰,才回到了南山村。
宋家如今隻剩下他和秦氏兩個,秦氏從前也不是多勤快的人,這幾年越發憊懶。
宋玉書也心疼寡母,每次從縣學回來,也會搶著家裏的活計幹了。
今日卻是奇怪,還不到辰時,秦氏居然已經起了,還穿戴整齊,收拾妥當,一副可以隨時出門的模樣。
宋玉書先喚了聲‘母親’,而後覺得有些口渴,伸手碰了碰桌上的茶壺,發現並無溫水,便要去劈柴燒水。
見到幾日未見的兒子,秦氏笑得格外開懷:“兒啊,先不忙做活,咱家有好事!”
宋玉書問什麽事兒?
秦氏道:“還能是什麽事兒,自然是你的親事!”
宋玉書到底年紀也不大,眼下還不到十九,聞言略顯羞赧,卻也不意外地詢問道:“是江家那邊定好日子了?在幾日後?可要我家準備什麽?”
“確實是定好日子了。”秦氏笑得越發開懷,“不過不是成親的日子,是退親的日子!也不在什麽幾日後,就是今天!”
在宋玉書錯愕的目光中,秦氏不帶半點兒停頓的說清楚了來龍去脈。
“這江家二房真是不行了,那許氏隻知道掉眼淚,看著就不頂事兒。那江丫頭也是一點眼力見兒沒有,半點看不清局勢,還當眼下是她爹在的時候呐?現在誰該巴結誰,還不知道嗎?當時為娘可真是快煩死了,隻沒想到,那江丫頭居然自己主動說了可以退親的事兒,可不是天大的好事兒?!既是他家提的,旁人也不會說咱家的壞話,不會壞了你讀書人的名聲!”
宋玉書是村裏出了名的孝子,從不對秦氏說一句重話,此時也是急道:“原說這幾日恩師見我都無甚好臉色,我還當是功課做的不好,惹了恩師不悅……母親糊塗,這親事是江家伯父在世時就說好的,如今江家無子,若退了這親,江夫人和月娘往後如何生活?豈不是教他江家族親生吞活剝?而且……”
“哪裏管的了別家?我隻管咱們自家!”秦氏拍著桌子打斷道:“從前是你爹和你弟弟缺救命錢,才把你抵給人家做贅婿。我本就不情願,現下你有本事了,出息了,難不成還做那等教人看不起的事?你那些同窗私下裏都不知道怎麽嘲笑你,娘可不想你讓人瞧不起一輩子!”
宋玉書閉了閉眼,強忍怒氣道:“出爾反爾,落井下石,就不教人瞧不起一輩子了?再說娘怎麽知道外頭的事兒?”
秦氏眼神飄忽,沒有正麵回答他的問題,“你別跟我掉書袋,那些個文縐縐的詞我聽不懂。反正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你要不聽的我的話,我可再沒臉在這個村子待了……”
說著話,秦氏就使出常用的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一屁股坐到地上,拍著大腿直哭宋父,哭他走得早,哭自己命苦。
尖銳的嗓門吵得人耳朵生疼。
到底是自己母親,宋玉書還是不舍得責備,先把她從地上拉起來,又見跟她說不清道理,便換了個說法道:“退親自然得退聘禮,江家光現銀就給了一百五十兩,更還有許多吃穿用度、筆墨紙硯。咱家眼下的境況,如何退的出這麽些東西?”
銀錢素來是秦氏的命門。而且那一百五十兩大多都給已故的宋父和小郎吃藥,並沒有剩下來什麽。
果然剛提到這個,她就止住了假哭,“咋的是他家提的退親,咱家還得退聘禮?”
說著又要扯起她自己創的那一套歪理,說反正自家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大不了一根褲腰帶去江家老宅門口吊死。
宋玉書一個頭兩個大,隻道:“娘前頭還說退親是為了我的往後,我往後真要如你所言,平步青雲,難不成就為了這些東西,讓人指摘一輩子?”
本以為這筆銀錢足夠嚇得秦氏改變主意,沒想到秦氏思考了半晌,一臉肉痛道:“那就都退給他們,這麽點銀錢,將來也不值當什麽!兒啊,你別不願意,娘是真的為你好。江家二房不隻是死了頂梁柱,更得罪了京中的貴人,你要是沾染上了,那後頭可真得有數不盡的麻煩……”
這著實讓宋玉書吃驚,這還是自家那個鑽錢眼子裏的親娘嗎?
況且江家二房那是在京城出的事,京城距離南山村路途遙遠,此處的人都隻知江父遭遇了意外,賠付了一整副身家,而不知具體發生何事。
自家母親就是如何得知其中內情?
再聯想她前頭閃爍的言辭,宋玉書確認必然是有人跟她說了什麽,又許諾了什麽。
正要詢問更多,卻聽自家大門口有了響動——
江月和大老爺江河已經到了。
第十一章
話分兩頭,說到江月這裏。
前兩日從大房離開,容氏說稍後會讓江河回村一趟的時候,江月也問清楚了具體的時間。
是以禮單和婚書都到手之後,便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而在這兩日時間裏,江月也總算徹底說服許氏同意退親。
其實出力最多的也不是她,畢竟許氏雖知道她大病一場又得了醫仙傳承後,行事越發穩重,但到底還把她看成半大孩子。
還是房媽媽勸好了她,說:“夫人的思慮固然沒錯,全是為咱們姑娘打算。可夫人也該想想,您的性子是斷沒有那秦氏潑辣厲害的,這門親事就算成了,後頭那可真是舌頭碰牙齒……”
但醫者不在這個行列,而且這藥方子看過大概,便也知道了,江月就也沒瞞著,把自己診出許氏有孕的消息說了。
周大夫拱手道:“從前倒不知二姑娘也學過醫術,不過江二哥做的本就是藥材生意,也能稱得上是家學淵源了。代我向你母親道喜,江二哥若在天有靈……”
說到這兒,他止住話頭,畢竟再說下去便要傷懷了。
江月又跟周大夫打聽了一下江靈曦的境況。
和前頭容氏說的一樣,周大夫也說江靈曦的燒傷已經痊愈得差不多了,隻剩下疤痕不好祛除。
江月點頭表示省得,隨後又在櫃台上要了冰片、五倍子、牡丹皮等藥材。
周大夫知道江家二房現下不容易,好心提醒道:“二姑娘這是要為大姑娘調配祛除疤痕的藥膏?容周某多嘴,類似的藥膏周某已經調配過許多種,都已經送去給大姑娘了。”
差不多的配方,不同的比例和不同的熬煮時間,所呈現出的藥效那是絕對不同的。
就好像同樣的食材,在不同的廚子手裏,味道上也能千差萬別。
江月也不能說自己的本事強於周大夫,隻道:“謝您的好意提醒,我隻是略盡心意罷了。”
堂姐妹感情要好,周大夫也知道這個,便也沒再多勸。
許氏和江靈曦的藥很快都抓好了,至於那個傷重的少年,一來是周大夫前頭給他開的那些藥已經十分全麵,暫且夠用,二來是江月還未定好醫案,所以便先按下不表。
兩副藥抓出來,便去了一兩多銀子。
江月將銀錁子交給掌櫃用戥子稱量,眼神不由落到了櫃台上其他地方——那裏擺著好幾套嶄新的針灸用的銀針。
銀針的工藝和靈虛界器修所煉不能相比,但已算十分不錯,足夠江月現下日常使用了。
她不由多看了幾眼,卻也沒問價,畢竟一套銀針雖然用的銀子不算特別多,可工藝擺在那裏,手藝人的工錢同樣是不低的。
許氏攏共給了江月二兩左右的銀子,現下已經去了一半,明顯不夠。
而且一般醫館也不會對外出售這些東西,都是定做來給自家坐診大夫用的。
所以江月就也沒提。
下午晌,江月和寶畫就從城裏回到了村子。
江月先去看過許氏,又替她把了脈,看她經過休息之後,胎像越發穩了,便不再操心什麽。
後頭她又去後院的小廂房裏轉悠了一趟,少年仍舊在昏睡,隻是炕桌上的湯藥碗和飯食碟子都已經空了,表明他中途醒來過。
傍晚的飯食依舊是房媽媽準備的,除了中午剩下的兩個菜,房媽媽還另外蒸了個雞蛋羹。
金黃色的蛋羹,滑嫩嫩、顫巍巍,撒上碧綠的蔥花,看著就讓人胃口大增。
不過那蛋羹就隻一小碗,房媽媽自然不舍得吃,江月便也推說自己剛發過熱,不好吃太多雞蛋,都留給了許氏。
一頓夕食用罷,江月才發現好像回來後就沒見過寶畫了。
這丫頭性子疏朗,不拘小節,又是自小在村裏長大,因此來到這南山村後適應良好,已經交到了幾個朋友。過去她也時常在幹完活後,跑出去和朋友玩。
等到天色漸暗,房媽媽給燒好了一大鍋熱水,讓江月和許氏洗漱,她自己則開始收拾許氏的被褥。
之前兩對母女各住兩個屋,但現下許氏有孕,便需要一個有經驗的人看顧了。
江月其實也能做這份差事,無奈許氏和房媽媽都心疼她,哪兒舍得讓她夜間睡不上整覺?便都說她才剛大病初愈,自己也得多歇歇。
於是就商量好,許氏和房媽媽換一起住,江月和寶畫一起睡。
寶畫這會子還未歸家,洗漱好後的江月看房媽媽兩個屋子來回倒騰,就也幫著打下手,把寶畫的東西搬到自己屋子裏。
直到東西都騰挪完畢,房媽媽陪著許氏回屋睡下了,寶畫才從外頭回了來。
“吃夕食都不見你,玩的也忒瘋了,回頭媽媽又該罵你。”等在堂屋的江月從老宅的藏書裏翻了本醫書來看,見她回來,先起身把大門栓上,又道:“媽媽在灶上給你留了飯,我前頭也去看過幾次灶膛,沒讓火熄了,現下還熱著,快吃口飯,洗漱一下,就該睡了。”
寶畫卻說不急,又嘿嘿笑著,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包裹,獻寶似的遞到江月眼前。
小包裹層層揭開,裏頭是個一尺長、兩寸寬的木匣。
那木匣下午晌江月才見過,就是善仁堂裏用來存放銀針的。
寶畫用胖乎乎的手把木匣子打開,得意地道:“下午見姑娘多瞧了幾眼,我就知道姑娘想要這個!我去跟掌櫃的磨了好久,他才肯賣給我,還叮囑我許多事兒,說初學醫者不可擅用,保不齊就會出人命。我心想那初學醫者是不能用,但您是醫仙傳人,哪裏就使不得這麽一套銀針呢?隻是不好說與他聽,隻得又保證了一籮筐,掌櫃這才放我回來。”
江月這才知道自己誤會她了,既歉然又心頭發軟,問她說:“這套銀針多少銀錢?你又哪裏來的銀子?”
“多少銀錢姑娘就不用管了。”寶畫樂嗬嗬地擺手,“至於銀錢嘛,自然是跟我娘拿的,但也不是她的錢,是我前頭那些年的工錢,都在她手裏替我攢著的。”
寶畫從前當丫鬟,一個月有一兩銀子的月錢。
因她性子憨直,不夠穩重,月錢就都是房媽媽替她收著,輕易不肯給她支用,怕她叫人騙了。
今日從外頭回來後,寶畫就悄悄拉著親娘咬耳朵,用慣常的誇大其詞的口吻,說自家姑娘看中一套銀針,看的挪不開眼。好不可憐!
房媽媽就給了她五兩銀子,讓她去買回來。
怕她不肯收,寶畫又接著說道:“我娘說了,前頭我陪著姑娘胡鬧,害的姑娘大病了一場。這也算是我給姑娘賠罪了。所以您就安心收著!”
東西既已買來了,且也確實用得上,江月也沒再推辭,隻將木匣子接過仔細摩挲,“那我便收下了,先謝過你,回頭再跟房媽媽道謝。”
寶畫笑嗬嗬地應了,依著方才江月的話,手腳飛快地去了灶房用飯和洗漱。
等她回到屋裏,就看江月正在翻箱倒櫃。
寶畫問她大晚上找啥?
江月就道:“禮單已經拿到了,退婚還需要婚書。”
也得虧兩家換了屋子,不然若她還跟許氏住一起,也不好這麽大辣辣地直接翻找。
寶畫東奔西跑大半日,吃飽之後本是有些困倦的,聽說是找婚書,她立刻來了精神。
二人分工合作,翻找了一會子,還真把婚書給尋到了。
這下子是真的不用再忙什麽,隻等著過兩日縣學休沐,宋玉書從城裏回來了,便可以把那門糟心的親事給退了。
拿回聘禮,自家的日子也能過得寬裕很多。
不然再拖下去,怕是房媽媽和寶畫要把前些年好不容易攢的私房,盡數貼補進來了。
…………
很快到了縣學休沐的日子。
宋玉書從縣學出來後,先去書齋交付了抄書的活計,領了幾十個銅板的工錢,而後買了些東西,便往家回。
他是農家子出身,日常並不坐牛車,是以走了快一個時辰,才回到了南山村。
宋家如今隻剩下他和秦氏兩個,秦氏從前也不是多勤快的人,這幾年越發憊懶。
宋玉書也心疼寡母,每次從縣學回來,也會搶著家裏的活計幹了。
今日卻是奇怪,還不到辰時,秦氏居然已經起了,還穿戴整齊,收拾妥當,一副可以隨時出門的模樣。
宋玉書先喚了聲‘母親’,而後覺得有些口渴,伸手碰了碰桌上的茶壺,發現並無溫水,便要去劈柴燒水。
見到幾日未見的兒子,秦氏笑得格外開懷:“兒啊,先不忙做活,咱家有好事!”
宋玉書問什麽事兒?
秦氏道:“還能是什麽事兒,自然是你的親事!”
宋玉書到底年紀也不大,眼下還不到十九,聞言略顯羞赧,卻也不意外地詢問道:“是江家那邊定好日子了?在幾日後?可要我家準備什麽?”
“確實是定好日子了。”秦氏笑得越發開懷,“不過不是成親的日子,是退親的日子!也不在什麽幾日後,就是今天!”
在宋玉書錯愕的目光中,秦氏不帶半點兒停頓的說清楚了來龍去脈。
“這江家二房真是不行了,那許氏隻知道掉眼淚,看著就不頂事兒。那江丫頭也是一點眼力見兒沒有,半點看不清局勢,還當眼下是她爹在的時候呐?現在誰該巴結誰,還不知道嗎?當時為娘可真是快煩死了,隻沒想到,那江丫頭居然自己主動說了可以退親的事兒,可不是天大的好事兒?!既是他家提的,旁人也不會說咱家的壞話,不會壞了你讀書人的名聲!”
宋玉書是村裏出了名的孝子,從不對秦氏說一句重話,此時也是急道:“原說這幾日恩師見我都無甚好臉色,我還當是功課做的不好,惹了恩師不悅……母親糊塗,這親事是江家伯父在世時就說好的,如今江家無子,若退了這親,江夫人和月娘往後如何生活?豈不是教他江家族親生吞活剝?而且……”
“哪裏管的了別家?我隻管咱們自家!”秦氏拍著桌子打斷道:“從前是你爹和你弟弟缺救命錢,才把你抵給人家做贅婿。我本就不情願,現下你有本事了,出息了,難不成還做那等教人看不起的事?你那些同窗私下裏都不知道怎麽嘲笑你,娘可不想你讓人瞧不起一輩子!”
宋玉書閉了閉眼,強忍怒氣道:“出爾反爾,落井下石,就不教人瞧不起一輩子了?再說娘怎麽知道外頭的事兒?”
秦氏眼神飄忽,沒有正麵回答他的問題,“你別跟我掉書袋,那些個文縐縐的詞我聽不懂。反正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你要不聽的我的話,我可再沒臉在這個村子待了……”
說著話,秦氏就使出常用的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一屁股坐到地上,拍著大腿直哭宋父,哭他走得早,哭自己命苦。
尖銳的嗓門吵得人耳朵生疼。
到底是自己母親,宋玉書還是不舍得責備,先把她從地上拉起來,又見跟她說不清道理,便換了個說法道:“退親自然得退聘禮,江家光現銀就給了一百五十兩,更還有許多吃穿用度、筆墨紙硯。咱家眼下的境況,如何退的出這麽些東西?”
銀錢素來是秦氏的命門。而且那一百五十兩大多都給已故的宋父和小郎吃藥,並沒有剩下來什麽。
果然剛提到這個,她就止住了假哭,“咋的是他家提的退親,咱家還得退聘禮?”
說著又要扯起她自己創的那一套歪理,說反正自家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大不了一根褲腰帶去江家老宅門口吊死。
宋玉書一個頭兩個大,隻道:“娘前頭還說退親是為了我的往後,我往後真要如你所言,平步青雲,難不成就為了這些東西,讓人指摘一輩子?”
本以為這筆銀錢足夠嚇得秦氏改變主意,沒想到秦氏思考了半晌,一臉肉痛道:“那就都退給他們,這麽點銀錢,將來也不值當什麽!兒啊,你別不願意,娘是真的為你好。江家二房不隻是死了頂梁柱,更得罪了京中的貴人,你要是沾染上了,那後頭可真得有數不盡的麻煩……”
這著實讓宋玉書吃驚,這還是自家那個鑽錢眼子裏的親娘嗎?
況且江家二房那是在京城出的事,京城距離南山村路途遙遠,此處的人都隻知江父遭遇了意外,賠付了一整副身家,而不知具體發生何事。
自家母親就是如何得知其中內情?
再聯想她前頭閃爍的言辭,宋玉書確認必然是有人跟她說了什麽,又許諾了什麽。
正要詢問更多,卻聽自家大門口有了響動——
江月和大老爺江河已經到了。
第十一章
話分兩頭,說到江月這裏。
前兩日從大房離開,容氏說稍後會讓江河回村一趟的時候,江月也問清楚了具體的時間。
是以禮單和婚書都到手之後,便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而在這兩日時間裏,江月也總算徹底說服許氏同意退親。
其實出力最多的也不是她,畢竟許氏雖知道她大病一場又得了醫仙傳承後,行事越發穩重,但到底還把她看成半大孩子。
還是房媽媽勸好了她,說:“夫人的思慮固然沒錯,全是為咱們姑娘打算。可夫人也該想想,您的性子是斷沒有那秦氏潑辣厲害的,這門親事就算成了,後頭那可真是舌頭碰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