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允棠翻身躺平,感覺眼角有點濕濡,用手背摁了摁,心道:脾氣大的分明是他,誰要他喜歡?
次日,封賀礪為檢校右威衛大將軍的聖旨剛剛下達衛國公府,太後身邊的內侍魚有淼就跟了過來,說太後叫賀礪去太和殿說話。
賀礪私下問他:“魚給事可知,太後此時召我,是為何事?”
衛國公府是太後娘家,如今隻剩賀礪這一個親侄兒,魚有淼自是不願得罪,低聲道:“今晨聖人在太極殿視朝,禦史何子驥參大將軍昨日進城之時在朱雀大街上射傷庶人董玉昆,致其終身殘疾……”
賀礪冷笑一聲。
魚有淼有些詫異地止住話頭,看著麵前高大冷峻的年輕郎君。
“多謝魚給事告知。”賀礪微微偏首,站在他側後方的鹿聞笙上得前來,塞給魚有淼一個癟癟的小荷包。
魚有淼半推半就地收下,心中還納罕,這荷包又輕又空,也不知裝了何物。在袖中輕輕一捏,捏到一枚龍眼大的圓形物件,他微微呆住。
趁著出門的空檔,他將東西從荷包裏倒出來一看,忍不住緊張地吞了口唾沫。果然是龍眼大的一枚明珠,光華熠熠圓潤無暇。這麽大品相又這麽完美的明珠,宮中都少有,價值何止百萬?
他自太後還是太子妃時就在她身邊伺候,近三十年宦海沉浮,見過的人收過的禮也算是數不勝數,但頭一次見麵就給這般厚禮的,賀礪是絕無僅有的頭一個。
魚有淼不由的想起,兩年前先皇病危,太後一派在幹爹魚大將軍他們的支持下反撲,太子被廢,當今聖上複位東宮時,河北道那些當年支持廢太子的世家大族,就是當時官任折衝都尉的賀礪帶人去抄的。看來除了獻給朝廷和太後的那些珍寶財物,他自己留的私貨也不少。
“魚給事?”賀礪瞥了眼這老太監麵上的貪婪之色,不動聲色地出言喚道。
魚有淼猛的回神,忙跟了上去,殷勤道:“大將軍請。”
大明宮丹鳳門前,秦思莞在丫鬟的攙扶下從馬車上下來,正要進宮門,聽聞身後一陣馬蹄聲響。
她回頭一看,便是微怔。
賀臨鋒身穿墨綠色窄袖圓領袍,頭戴墨玉冠,騎一匹烏雲踏雪的黑色駿馬,眉目鋒銳矯矯而來,既有長安貴胄男子所特有的富貴綺麗,又兼長安貴胄男子所不具備的英武悍勇。
到了近前,他長腿一跨,動作利落地下了馬,將韁繩交給隨行的扈從,目不斜視地往丹鳳門去了。
跟在他後頭的魚有淼看見秦思莞站在那兒,本想與她打個招呼,但賀臨鋒身高腿長走得快,他小跑著才勉強能跟上,便不敢停,隻在路過秦思莞麵前時對她點了點頭。
秦思莞目送賀臨鋒進了丹鳳門,這才回過神來,進而發現自己剛才完完全全的被賀臨鋒給無視了!
作為丞相長子嫡女,當今貴妃的侄女,她自出生就未受過這樣的冷待,一時又羞愧又惱怒,問隨行的丫鬟:“此乃何人?如此目中無人!”
丫鬟也不知,再看左右,有個押車的小奴上前道:“回娘子話,此人像是昨日剛回長安的衛國公。”
“他就是賀礪,賀六郎?”秦思莞隻覺自己一腔怒氣瞬間便泄了個幹淨,心中不合時宜地生出些羞澀來,她努力繃住表情,向丹鳳門內走去。
賀礪來到太和殿,恰逢太子李瑕從殿中出來。
他年才十二,性格溫厚相貌俊秀,隻右頰上一道極明顯的傷疤破壞了這張臉整體的和諧,顯得有那麽一絲猙獰。
“殿下。”賀礪停住,向他行禮。
李瑕還未見過賀礪,身後的內侍忙上前與他耳語幾句,他眼睛一亮,看著賀礪道:“表叔無需多禮。”
賀礪問道:“殿下這便要走了麽?”
李瑕點點頭,道:“我要去讀書了,表叔日後若得空,可常來宮中,祖母常常念叨你呢。”
賀礪應下,來到內殿拜見太後。
太後乃是賀礪父親的胞姐,今年四十九歲,雙鬢已生華發。她與賀礪一脈相承,相貌有幾分相似,年輕時也是豔冠六宮的美人。隻是這些年過得跌宕起伏,眉間略有刻痕,雙眸中帶著一抹什麽表情都無法掩飾的深沉。
“坐。”賀礪行過禮後,她道。
賀礪在一側的幾案後跪坐下來。
太後看著宮女給賀礪奉上茶水,屏退眾人,側著臉看著他問:“昨日你回城之時,在朱雀大街上用箭射了那董玉昆?”
賀礪頷首。
“為何如此莽撞?你要收拾董家為明芳報仇,法子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為何偏偏采取這種最受人詬病的方式?如今禦史在朝上參你當街行凶草菅人命。你才剛回來,便叫人抓住這麽大個把柄,你說,此事該如何收場?”太後有些恨鐵不成鋼道。
賀礪側首道:“將參我的禦史貶黜便是。”
“你這是什麽意思?”太後微微蹙眉。
賀礪伸出剛勁修長的雙手撐在矮幾上,道:“昨日不過是一時意氣之舉,我已與董家和解。苦主都已經諒解我答應不再追究了,這些禦史在朝上參我,是為誰出頭?他們隻看到或是聽說我射了董玉昆一箭,不問前情不顧後果,肆意彈劾同僚,給聖上增添無謂的煩惱,這樣的禦史,不該貶黜麽?”
“你與董家達成了和解?何時?你可不要信口開河,據我所知,昨日董玉昆中箭之後,衛國公府並未有人上門探望。”太後道。
賀礪道:“三姐雖已亡故,畢竟留下一子。我一早便使人與董玉坤的繼室方氏說好,隻要她好好待我外甥,我每年補貼她五十萬錢。如今那董玉昆不過庶人,便是好手好腳,十年也掙不到五十萬錢,該如何取舍,方氏自有決斷。姑母若不信,此刻可使人去問,看看董家會不會去官府告我。”
“你派人聯係方氏之時,便想好了要弄殘董玉昆。”太後明白了。
“姑母方才說了,我要報複他的方式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但唯有這一種,我覺得最是解恨。”
“可若他昨日不來朱雀大街上看你,你又待如何?”太後問。
“姑母以為,來不來,由得他做主麽?”賀礪目光清淩淩的,像是一泓剛溺死了人又歸於平靜的湖水。
第6章
長興坊,孟府,周氏正在庫房檢點衣料,丫鬟來報:“夫人,隔壁的柳夫人來了。”
周氏忙停下活計迎到前院,隻見隔壁的柳夫人閻氏帶著她十六歲的小女兒柳明綠和她五歲的孫兒柳文皓並幾個丫鬟走進門來,一見周氏便爽朗地大笑道:“嗨喲,我說孟家妹子,你府裏是請了什麽大廚啊?這香味都飄到我家裏去了,饞得我這孫兒連午飯都不想吃,我不管,這事你得負責。”
周氏笑道:“哪有錢請大廚?是他們幾個孩子自己支了架子在院子裏炙羊肉呢,春芽兒你快帶著阿皓過去,去晚了怕就什麽都落不著了。”
柳明綠一聽,和閻氏打了聲招呼,拉著柳文皓就跑了。兩家比鄰住著,這兩年有來有往的,也不認生。
閻氏和周氏也往後院去,閻氏問:“今日怎麽這般好興致,飯也不做,就讓孩子們在院子裏炙羊肉吃?”
周氏笑道:“彤娘回來了,她張羅的,反正孩子們都喜歡,就隨她去了。”
昨日五輛騾車把孟允棠的嫁妝拉回來,左鄰右舍都知道孟家與晏家和離了,閻氏也不點破,隻笑道:“你是真疼孩子。”
周氏道:“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豈能不疼呢?她剛出嫁那會兒,我真是夜夜都睡不著覺,擔心她受委屈,過得不好。”
閻氏想起自己快要出嫁的小女兒,一時也傷感起來,歎氣道:“你說的是。”
待兩人來到後院時,閻氏便傷感不起來了,後院真是好一派煙霧繚繞的熱鬧。
孟礎潤拿著肉串在碳架子上烤,一邊被煙霧嗆得咳嗽一邊不滿大叫:“阿姐你來喂我,我烤了半天一塊羊肉都沒吃著呢!”
孟允棠將剛烤好的羊肉串分給兩個小的和孟以薇柳明綠,笑嘻嘻道:“你都多大了還要我喂,不害臊!”
孟礎潤氣得跳腳,剛要撂挑子不幹,看到周氏和閻氏來了,忙又忍住,老老實實向兩人行了個禮。
孟允棠聽到他行禮的聲音,回過身來才看到周氏和閻氏,她手裏還拿著油膩膩的羊肉串,感覺自己額側碎發有些散亂了,也沒手整理,羞赧地向兩人行了一禮,隨即跑上前去,道:“阿娘,柳夫人,嚐嚐這炙羊肉,阿潤烤得很不錯呢。”
“來,嚐嚐。”周氏從她手裏接過羊肉串遞給身邊的閻氏,伸手給孟允棠理了理額發,嗔怪道:“瞧瞧,一鬧起來就沒個正形了。”
孟允棠撒嬌道:“阿娘便當孩兒是彩衣娛親好了。”
周氏又氣又笑,點了下她的額頭道:“美得你,還彩衣娛親呢!”
“姐姐姐姐,我還要。”柳文皓走到孟允棠身邊,仰頭看著她道。
“啊呀,你怎麽也叫彤姐姐做姐姐?這樣她豈不是得跟你一道叫我姑姑?你也得管她叫姑姑。”柳明綠跟過來糾正道。
柳文皓乖乖地道:“孟姑姑,我還要炙羊肉。”
“來,這裏還多得很呢,將簽子這樣橫過來咬,別戳著。”孟允棠牽著他的小手回到孟礎潤那邊。
閻氏一直盯著孟允棠看。
孟允棠今日沒打算出門,早上讓穗安給她挽了個偏梳髻,簡單地插了兩朵珠花。身穿水紅色小衫,孔雀藍長裙,挽一條黃色印花披帛。肌膚白嫩身段玲瓏,許是沒有生育的緣故,看上去不像個嫁過人的婦人,倒像個未出閣的姑娘。
閻氏的媳婦三年前染病而亡,兒子柳士白一心科舉,去年終於進士及第,被授了校書郎一職,至今尚未續弦。
雖都說校書郎是個有前途的官職,但若要靠自己熬資曆升遷,沒有個十幾二十年的恐怕難有起色,且若中途遭到更有勢利者排擠,終身不得誌也未可知。
孟允棠的父親雖然隻是八品西市署丞,但她有個伯爵伯父。雖說綏安伯降等襲爵,且近幾年孟家也頗有頹敗之勢,但綏安伯母親張老夫人的娘家汝昌侯府卻因八年前幫賀家收殮屍骨一事而受到聖上和太後的封賞,孟家因此走上坡路也不一定。
綏安伯府和汝昌侯府的姑娘她柳家是夠不著,但孟允棠還是能想一想的。一個和離,一個續弦,誰也別嫌棄誰。孟允棠嫁人三年未曾生養,難免有不育之嫌,別人家可能會在意這一點,但她柳家不在意啊,反正她已有嫡長孫,可謂彼此便宜。
隻要士白娶了孟允棠,便算與汝昌侯府攀上了轉折親,日後官場上互相扶持,對孟家和張家也不算壞事。
閻氏越想越覺著此事可行,便開始探周氏的口風。
“你總說擔心彤娘在婆家過得不好,但我瞧她養得白白嫩嫩,氣色紅潤,倒不像是過得不好的模樣。”她笑著道。
周氏道:“那是因為我常跟她說,不管旁人怎麽著,自己該吃吃該喝喝,天大的事也沒有自己的身子重要。這孩子把我的話聽進去了,養得好是她自己的功勞,跟她婆家沒關係。”
閻氏道:“是個有福氣的孩子,日後定能嫁與好人家的。”
周氏眼睛看著自己的女兒,一臉慈愛道:“她願嫁就嫁,不願嫁也無妨,方正家裏也不在乎多養她一個。”
閻氏明白了,這樁婚事能不能成,關鍵在孟允棠身上。
這倒也無妨,她兒子柳士白今年二十六歲,玉樹臨風文質彬彬,素來是招小娘子喜歡的。隻是他為人清正性格執拗,要讓他放下身段主動去討一個小娘子的歡心,恐怕得花點時間說服他才行。
閻氏看著那邊吃炙羊肉吃得開心的孫兒,心裏有了主意。
大明宮太和殿。
鎏金饕餮紋三足銅香爐嫋嫋地吐著香霧,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檀香味。姑侄倆還在說話。
太後道:“魚有淼說,你們在進宮時遇見了秦貴妃的侄女,你對她印象如何?”
賀礪言簡意賅:“醜。”
太後有些驚訝,道:“秦家這一對姑侄,素以美貌稱道長安,你卻說醜?醜在何處?”
賀礪道:“矮。”
“矮?哪裏矮了?我也不是沒見過那秦五娘。我瞧著你是根本沒有正眼看人家,胡編了個矮來糊弄人吧。”太後道。
賀礪喝一口已經冷掉的茶,握著茶杯的手青筋賁起,側過臉道:“她長得高矮胖瘦是圓是扁都跟我沒關係,我九死一生,從死人堆裏爬回來,不是為了做他秦衍的孫女婿。姑母難不成還真想讓我娶秦家的女兒?!”
太後沉默一陣,道:“我明白你心中所想,你需相信,我與你是一樣的。隻是人總是得向前看。忍一時,待你表哥坐穩了帝位,該怎樣,就怎樣。”
“把她放在我身邊,若我一個不小心給掐死了,算誰的?”賀礪認真問道。
太後微惱:“你……”
賀礪從案後起身,走到太後身前向太後長揖道:“姑母無需為臨鋒操心,臨鋒心中自有計議。對臨鋒來說,邊關是戰場,此處亦是。臨鋒願身先士卒,姑母能幫則幫,不能幫,袖手便是。侄兒,絕無怨言。”
太後怔住,良久,歎氣道:“你這脾氣,倒與你祖父別無二致。”
賀礪靜默不言。
“你是我嫡親的侄兒,比之旁人,我自是更信任你的。這八年,長安人事變動暗潮洶湧,你剛回來,不知深淺,還需小心行事。秦家那邊,你便是不同意親事,也先敷衍一二,此時開戰,勝算不大。”太後道。
孟允棠翻身躺平,感覺眼角有點濕濡,用手背摁了摁,心道:脾氣大的分明是他,誰要他喜歡?
次日,封賀礪為檢校右威衛大將軍的聖旨剛剛下達衛國公府,太後身邊的內侍魚有淼就跟了過來,說太後叫賀礪去太和殿說話。
賀礪私下問他:“魚給事可知,太後此時召我,是為何事?”
衛國公府是太後娘家,如今隻剩賀礪這一個親侄兒,魚有淼自是不願得罪,低聲道:“今晨聖人在太極殿視朝,禦史何子驥參大將軍昨日進城之時在朱雀大街上射傷庶人董玉昆,致其終身殘疾……”
賀礪冷笑一聲。
魚有淼有些詫異地止住話頭,看著麵前高大冷峻的年輕郎君。
“多謝魚給事告知。”賀礪微微偏首,站在他側後方的鹿聞笙上得前來,塞給魚有淼一個癟癟的小荷包。
魚有淼半推半就地收下,心中還納罕,這荷包又輕又空,也不知裝了何物。在袖中輕輕一捏,捏到一枚龍眼大的圓形物件,他微微呆住。
趁著出門的空檔,他將東西從荷包裏倒出來一看,忍不住緊張地吞了口唾沫。果然是龍眼大的一枚明珠,光華熠熠圓潤無暇。這麽大品相又這麽完美的明珠,宮中都少有,價值何止百萬?
他自太後還是太子妃時就在她身邊伺候,近三十年宦海沉浮,見過的人收過的禮也算是數不勝數,但頭一次見麵就給這般厚禮的,賀礪是絕無僅有的頭一個。
魚有淼不由的想起,兩年前先皇病危,太後一派在幹爹魚大將軍他們的支持下反撲,太子被廢,當今聖上複位東宮時,河北道那些當年支持廢太子的世家大族,就是當時官任折衝都尉的賀礪帶人去抄的。看來除了獻給朝廷和太後的那些珍寶財物,他自己留的私貨也不少。
“魚給事?”賀礪瞥了眼這老太監麵上的貪婪之色,不動聲色地出言喚道。
魚有淼猛的回神,忙跟了上去,殷勤道:“大將軍請。”
大明宮丹鳳門前,秦思莞在丫鬟的攙扶下從馬車上下來,正要進宮門,聽聞身後一陣馬蹄聲響。
她回頭一看,便是微怔。
賀臨鋒身穿墨綠色窄袖圓領袍,頭戴墨玉冠,騎一匹烏雲踏雪的黑色駿馬,眉目鋒銳矯矯而來,既有長安貴胄男子所特有的富貴綺麗,又兼長安貴胄男子所不具備的英武悍勇。
到了近前,他長腿一跨,動作利落地下了馬,將韁繩交給隨行的扈從,目不斜視地往丹鳳門去了。
跟在他後頭的魚有淼看見秦思莞站在那兒,本想與她打個招呼,但賀臨鋒身高腿長走得快,他小跑著才勉強能跟上,便不敢停,隻在路過秦思莞麵前時對她點了點頭。
秦思莞目送賀臨鋒進了丹鳳門,這才回過神來,進而發現自己剛才完完全全的被賀臨鋒給無視了!
作為丞相長子嫡女,當今貴妃的侄女,她自出生就未受過這樣的冷待,一時又羞愧又惱怒,問隨行的丫鬟:“此乃何人?如此目中無人!”
丫鬟也不知,再看左右,有個押車的小奴上前道:“回娘子話,此人像是昨日剛回長安的衛國公。”
“他就是賀礪,賀六郎?”秦思莞隻覺自己一腔怒氣瞬間便泄了個幹淨,心中不合時宜地生出些羞澀來,她努力繃住表情,向丹鳳門內走去。
賀礪來到太和殿,恰逢太子李瑕從殿中出來。
他年才十二,性格溫厚相貌俊秀,隻右頰上一道極明顯的傷疤破壞了這張臉整體的和諧,顯得有那麽一絲猙獰。
“殿下。”賀礪停住,向他行禮。
李瑕還未見過賀礪,身後的內侍忙上前與他耳語幾句,他眼睛一亮,看著賀礪道:“表叔無需多禮。”
賀礪問道:“殿下這便要走了麽?”
李瑕點點頭,道:“我要去讀書了,表叔日後若得空,可常來宮中,祖母常常念叨你呢。”
賀礪應下,來到內殿拜見太後。
太後乃是賀礪父親的胞姐,今年四十九歲,雙鬢已生華發。她與賀礪一脈相承,相貌有幾分相似,年輕時也是豔冠六宮的美人。隻是這些年過得跌宕起伏,眉間略有刻痕,雙眸中帶著一抹什麽表情都無法掩飾的深沉。
“坐。”賀礪行過禮後,她道。
賀礪在一側的幾案後跪坐下來。
太後看著宮女給賀礪奉上茶水,屏退眾人,側著臉看著他問:“昨日你回城之時,在朱雀大街上用箭射了那董玉昆?”
賀礪頷首。
“為何如此莽撞?你要收拾董家為明芳報仇,法子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為何偏偏采取這種最受人詬病的方式?如今禦史在朝上參你當街行凶草菅人命。你才剛回來,便叫人抓住這麽大個把柄,你說,此事該如何收場?”太後有些恨鐵不成鋼道。
賀礪側首道:“將參我的禦史貶黜便是。”
“你這是什麽意思?”太後微微蹙眉。
賀礪伸出剛勁修長的雙手撐在矮幾上,道:“昨日不過是一時意氣之舉,我已與董家和解。苦主都已經諒解我答應不再追究了,這些禦史在朝上參我,是為誰出頭?他們隻看到或是聽說我射了董玉昆一箭,不問前情不顧後果,肆意彈劾同僚,給聖上增添無謂的煩惱,這樣的禦史,不該貶黜麽?”
“你與董家達成了和解?何時?你可不要信口開河,據我所知,昨日董玉昆中箭之後,衛國公府並未有人上門探望。”太後道。
賀礪道:“三姐雖已亡故,畢竟留下一子。我一早便使人與董玉坤的繼室方氏說好,隻要她好好待我外甥,我每年補貼她五十萬錢。如今那董玉昆不過庶人,便是好手好腳,十年也掙不到五十萬錢,該如何取舍,方氏自有決斷。姑母若不信,此刻可使人去問,看看董家會不會去官府告我。”
“你派人聯係方氏之時,便想好了要弄殘董玉昆。”太後明白了。
“姑母方才說了,我要報複他的方式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但唯有這一種,我覺得最是解恨。”
“可若他昨日不來朱雀大街上看你,你又待如何?”太後問。
“姑母以為,來不來,由得他做主麽?”賀礪目光清淩淩的,像是一泓剛溺死了人又歸於平靜的湖水。
第6章
長興坊,孟府,周氏正在庫房檢點衣料,丫鬟來報:“夫人,隔壁的柳夫人來了。”
周氏忙停下活計迎到前院,隻見隔壁的柳夫人閻氏帶著她十六歲的小女兒柳明綠和她五歲的孫兒柳文皓並幾個丫鬟走進門來,一見周氏便爽朗地大笑道:“嗨喲,我說孟家妹子,你府裏是請了什麽大廚啊?這香味都飄到我家裏去了,饞得我這孫兒連午飯都不想吃,我不管,這事你得負責。”
周氏笑道:“哪有錢請大廚?是他們幾個孩子自己支了架子在院子裏炙羊肉呢,春芽兒你快帶著阿皓過去,去晚了怕就什麽都落不著了。”
柳明綠一聽,和閻氏打了聲招呼,拉著柳文皓就跑了。兩家比鄰住著,這兩年有來有往的,也不認生。
閻氏和周氏也往後院去,閻氏問:“今日怎麽這般好興致,飯也不做,就讓孩子們在院子裏炙羊肉吃?”
周氏笑道:“彤娘回來了,她張羅的,反正孩子們都喜歡,就隨她去了。”
昨日五輛騾車把孟允棠的嫁妝拉回來,左鄰右舍都知道孟家與晏家和離了,閻氏也不點破,隻笑道:“你是真疼孩子。”
周氏道:“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豈能不疼呢?她剛出嫁那會兒,我真是夜夜都睡不著覺,擔心她受委屈,過得不好。”
閻氏想起自己快要出嫁的小女兒,一時也傷感起來,歎氣道:“你說的是。”
待兩人來到後院時,閻氏便傷感不起來了,後院真是好一派煙霧繚繞的熱鬧。
孟礎潤拿著肉串在碳架子上烤,一邊被煙霧嗆得咳嗽一邊不滿大叫:“阿姐你來喂我,我烤了半天一塊羊肉都沒吃著呢!”
孟允棠將剛烤好的羊肉串分給兩個小的和孟以薇柳明綠,笑嘻嘻道:“你都多大了還要我喂,不害臊!”
孟礎潤氣得跳腳,剛要撂挑子不幹,看到周氏和閻氏來了,忙又忍住,老老實實向兩人行了個禮。
孟允棠聽到他行禮的聲音,回過身來才看到周氏和閻氏,她手裏還拿著油膩膩的羊肉串,感覺自己額側碎發有些散亂了,也沒手整理,羞赧地向兩人行了一禮,隨即跑上前去,道:“阿娘,柳夫人,嚐嚐這炙羊肉,阿潤烤得很不錯呢。”
“來,嚐嚐。”周氏從她手裏接過羊肉串遞給身邊的閻氏,伸手給孟允棠理了理額發,嗔怪道:“瞧瞧,一鬧起來就沒個正形了。”
孟允棠撒嬌道:“阿娘便當孩兒是彩衣娛親好了。”
周氏又氣又笑,點了下她的額頭道:“美得你,還彩衣娛親呢!”
“姐姐姐姐,我還要。”柳文皓走到孟允棠身邊,仰頭看著她道。
“啊呀,你怎麽也叫彤姐姐做姐姐?這樣她豈不是得跟你一道叫我姑姑?你也得管她叫姑姑。”柳明綠跟過來糾正道。
柳文皓乖乖地道:“孟姑姑,我還要炙羊肉。”
“來,這裏還多得很呢,將簽子這樣橫過來咬,別戳著。”孟允棠牽著他的小手回到孟礎潤那邊。
閻氏一直盯著孟允棠看。
孟允棠今日沒打算出門,早上讓穗安給她挽了個偏梳髻,簡單地插了兩朵珠花。身穿水紅色小衫,孔雀藍長裙,挽一條黃色印花披帛。肌膚白嫩身段玲瓏,許是沒有生育的緣故,看上去不像個嫁過人的婦人,倒像個未出閣的姑娘。
閻氏的媳婦三年前染病而亡,兒子柳士白一心科舉,去年終於進士及第,被授了校書郎一職,至今尚未續弦。
雖都說校書郎是個有前途的官職,但若要靠自己熬資曆升遷,沒有個十幾二十年的恐怕難有起色,且若中途遭到更有勢利者排擠,終身不得誌也未可知。
孟允棠的父親雖然隻是八品西市署丞,但她有個伯爵伯父。雖說綏安伯降等襲爵,且近幾年孟家也頗有頹敗之勢,但綏安伯母親張老夫人的娘家汝昌侯府卻因八年前幫賀家收殮屍骨一事而受到聖上和太後的封賞,孟家因此走上坡路也不一定。
綏安伯府和汝昌侯府的姑娘她柳家是夠不著,但孟允棠還是能想一想的。一個和離,一個續弦,誰也別嫌棄誰。孟允棠嫁人三年未曾生養,難免有不育之嫌,別人家可能會在意這一點,但她柳家不在意啊,反正她已有嫡長孫,可謂彼此便宜。
隻要士白娶了孟允棠,便算與汝昌侯府攀上了轉折親,日後官場上互相扶持,對孟家和張家也不算壞事。
閻氏越想越覺著此事可行,便開始探周氏的口風。
“你總說擔心彤娘在婆家過得不好,但我瞧她養得白白嫩嫩,氣色紅潤,倒不像是過得不好的模樣。”她笑著道。
周氏道:“那是因為我常跟她說,不管旁人怎麽著,自己該吃吃該喝喝,天大的事也沒有自己的身子重要。這孩子把我的話聽進去了,養得好是她自己的功勞,跟她婆家沒關係。”
閻氏道:“是個有福氣的孩子,日後定能嫁與好人家的。”
周氏眼睛看著自己的女兒,一臉慈愛道:“她願嫁就嫁,不願嫁也無妨,方正家裏也不在乎多養她一個。”
閻氏明白了,這樁婚事能不能成,關鍵在孟允棠身上。
這倒也無妨,她兒子柳士白今年二十六歲,玉樹臨風文質彬彬,素來是招小娘子喜歡的。隻是他為人清正性格執拗,要讓他放下身段主動去討一個小娘子的歡心,恐怕得花點時間說服他才行。
閻氏看著那邊吃炙羊肉吃得開心的孫兒,心裏有了主意。
大明宮太和殿。
鎏金饕餮紋三足銅香爐嫋嫋地吐著香霧,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檀香味。姑侄倆還在說話。
太後道:“魚有淼說,你們在進宮時遇見了秦貴妃的侄女,你對她印象如何?”
賀礪言簡意賅:“醜。”
太後有些驚訝,道:“秦家這一對姑侄,素以美貌稱道長安,你卻說醜?醜在何處?”
賀礪道:“矮。”
“矮?哪裏矮了?我也不是沒見過那秦五娘。我瞧著你是根本沒有正眼看人家,胡編了個矮來糊弄人吧。”太後道。
賀礪喝一口已經冷掉的茶,握著茶杯的手青筋賁起,側過臉道:“她長得高矮胖瘦是圓是扁都跟我沒關係,我九死一生,從死人堆裏爬回來,不是為了做他秦衍的孫女婿。姑母難不成還真想讓我娶秦家的女兒?!”
太後沉默一陣,道:“我明白你心中所想,你需相信,我與你是一樣的。隻是人總是得向前看。忍一時,待你表哥坐穩了帝位,該怎樣,就怎樣。”
“把她放在我身邊,若我一個不小心給掐死了,算誰的?”賀礪認真問道。
太後微惱:“你……”
賀礪從案後起身,走到太後身前向太後長揖道:“姑母無需為臨鋒操心,臨鋒心中自有計議。對臨鋒來說,邊關是戰場,此處亦是。臨鋒願身先士卒,姑母能幫則幫,不能幫,袖手便是。侄兒,絕無怨言。”
太後怔住,良久,歎氣道:“你這脾氣,倒與你祖父別無二致。”
賀礪靜默不言。
“你是我嫡親的侄兒,比之旁人,我自是更信任你的。這八年,長安人事變動暗潮洶湧,你剛回來,不知深淺,還需小心行事。秦家那邊,你便是不同意親事,也先敷衍一二,此時開戰,勝算不大。”太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