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賀礪應聲。
“你先回吧,今日禦史彈劾你,皇帝不予處置,後日上朝,必有人舊事重提,你想好應對之策。”太後喚人進來,賀礪就退了出去。
午後,穗安帶著小奴脫兔匆匆回來。
孟允棠上午在院子裏熏得一身炙羊肉味,剛洗漱過換過衣裳,準備午睡,見穗安回來了,便與她到內室說話。
“什麽?被挖了?誰挖的?何時挖的?”孟允棠乍聽賀家人的墳塋被挖,驚得目瞪口呆。
穗安知道賀家人對孟允棠意味著什麽,也很著急,低聲道:“不知道是被誰挖的,我拉著旁邊上墳的人問了下,說是去年二月就被挖了。”
“這可怎麽辦?”孟允棠捧住腦袋。
未出嫁之前,她都是自己偷偷派人去給賀家的叔叔伯伯們上墳,出嫁之後,晏家人不滿孟家人在婚事上欺瞞作弄晏辭,時時盯著她尋她的錯處。她怕被晏家人發現這個秘密,才讓人給西市凶肆的掌櫃一筆錢,讓他逢年過節派人去那片小樹林給賀家人上墳。
也怪她行事太過謹慎,沒有給掌櫃的留個可以聯係的人,以至於賀家人的墳塋去年二月就被挖了,她卻直到現在才知曉。
她六神無主地在房裏團團轉了幾圈,停下來對穗安道:“這樣,你讓脫兔去外邊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與之相關的消息,打聽得了來告訴我。”
次日上午,用過朝食後周氏便來招呼孟允棠:“彤兒,今日無事,午後我們去東市的錦繡彩帛行逛一逛可好?”
孟允棠心裏還記掛著賀家人墳塋被挖一事,有些心神不寧,正想找借口推脫,丫鬟過來道:“夫人,伯府那邊來人了,說是老夫人請夫人和七娘子過府一敘。”
周氏讓丫鬟下去,對孟允棠道:“定是你祖母知道了你和離之事,氣你不先與那邊通氣便擅作主張,要發難。汝昌侯府剛立了大功,她氣焰正盛,待會兒不論她說什麽,你都受著,不要回嘴。若有為難的,阿娘會幫你說話。”
孟允棠點點頭,隨口問道:“汝昌侯府立了什麽大功?”
周氏歎氣道:“八年前衛國公府成年男丁都被斬於西市獨柳樹下,無人敢替他們收屍,屍首被棄於亂葬崗,是汝昌侯府偷偷給賀家人收殮了屍首,埋在城南郊外的小樹林中。”
孟允棠瞪圓雙眸:“……”
周氏看到女兒吃驚的模樣,道:“想不到吧?真是富貴險中求,還真就讓他們給求著了。”
孟允棠回過神來,還有些懵懵地道:“是啊,膽子真大。”這種功勞也敢冒領,就不怕真相暴露後大禍臨頭?
等等,他們既然敢冒領功勞,想必相應的證據也已抹去,那她,和她的家人,會被滅口嗎?
第7章
孟允棠心事重重,又不敢跟周氏說,也不知該從何說起,畢竟都瞞了八年了。
綏安伯府在宣陽坊,宣陽坊就在長興坊的斜對麵,步行過去就行。但周氏想著去過綏安伯府後帶孟允棠去道政坊吃個飯,下午去東市逛錦繡彩帛行給她買些好看的料子做春衫,便還是乘家裏那輛獨駕小馬車出行。
“阿娘,是汝昌侯府的誰給賀家人收殮的屍骨啊?”馬車上,孟允棠問周氏。
周氏道:“對外是說,是汝昌侯讓他長子去給賀家人收的屍,但是從你大伯父府裏傳來的消息,說其實是張六娘派人收的屍。”
“六表姐?”孟允棠細細回想,那段時間張筠姬似乎確實住在綏安侯府中,難不成自己那時的一言一行,都被她瞧在眼中?
想到這裏,孟允棠忍不住打了個寒戰,心中一陣後怕。
張筠姬知道是她收殮了賀家人的屍骨,但她不說,把這個秘密埋藏在心裏這麽多年,直到東宮再次易主,賀家平反,她才抓住時機將功勞占為己有。
若是東宮沒有易主賀家沒有平反呢?她就相當於捏住了一把懸在孟家頭上的刀,什麽時候遇上了過不去的坎,她想讓孟家做什麽,孟家就必須得做什麽。
這個人,這般能忍,又這般膽大,真是可怕!
但是,不管怎樣,她還是得去警告她,功勞她孟允棠可以不要,反正當初冒險收殮賀家人的屍骨,也不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邀功請賞。但張筠姬也不能動滅口的念頭,否則拚著魚死網破,她也定要拉她一起下水!
孟允棠暗暗地握了握拳頭,給自己鼓勁。
“……彤兒,在想什麽?怎麽還咬牙切齒起來?”周氏在一旁喚她。
孟允棠猛的回神,朝周氏訕笑道:“沒想什麽。”知道汝昌侯府立的什麽功後,她心裏反倒安定多了。
小馬車來到綏安伯府的烏頭門前,停了下來。
周氏聽到婢女雪蘭與人交涉的聲音,掀開車窗簾問道:“雪蘭,怎麽回事?”
雪蘭來到車廂旁,仰頭道:“夫人,伯府的人說外院停滿了,讓我們把馬車停在門外。”
周氏聞言,便帶著孟允棠從馬車上下來。
母女倆剛剛站定,身邊過去一輛三駕雕漆馬車,門丁立刻點頭哈腰地將車迎到烏頭門裏去了。
周氏與孟允棠看著,誰也沒說話,步行穿過綏安侯府不甚寬闊,卻還有空地的外院,往內堂去。
到了內堂前,府中丫鬟說老夫人正在見客,請兩人去偏廳等候。
周氏和孟允棠在偏廳一等就是近一個時辰,下人甚至連杯熱茶都沒給兩人上。
將近中午了,下人才來通傳,說孟老夫人請她們去正堂說話。
孟允棠跟著周氏來到正堂,一抬眼就看到她祖母耷拉著眼角暮氣沉沉地坐在主位,下麵兩張幾案後頭分別坐著張筠姬和她母親崔氏,也就是孟老夫人的娘家侄媳婦。
周氏與孟允棠向孟老夫人行過禮,孟老夫人冷著臉叫兩人坐下,扭頭就問周氏:“七娘和晏家大郎和離了?”
周氏側身向她那邊,恭敬道:“是。”
“誰的主意?”
“是我的主意。”周氏道。
孟老夫人一拍幾案,怒道:“好好的人家,說和離就和離,你主意怎麽就那麽大呢?這樁婚事可是她祖父在世時給做的主!”
周氏忙起身,小步急驅到堂中朝孟老夫人跪下,道:“是兒媳一時疏忽,忘了先來請教母親,還請母親切勿動怒,保重身子要緊。”
孟老夫人也不叫她起身,隻高聲道:“人家先斬後奏,至少還有後奏,你呢?我若不叫你來,你打算何時告訴我這個消息?你眼裏還有我這個婆母嗎?以為分家出去了,我就管不著你了是不是?”
“兒媳不敢,是兒媳考慮不周,兒媳有錯。”周氏低頭認罪。
孟允棠看著阿娘跪在硬邦邦還帶雕刻花紋的地磚上,旁邊還有張氏母女在看戲,心疼不已。想出去認罪,說此事跟阿娘無關,可祖母罵她之時必定不會先讓阿娘起身,倒會累得阿娘多跪了時辰。如此一想她便強行按捺住,看祖母叫她們母女來到底意欲何為。
周氏上來就乖乖認錯,孟老夫人縱有氣,也不能唱獨角戲般盯著她罵個沒完,訓斥了幾句便停了下來,話題一轉道:“七娘既已和離了,也不便在家久待。我替她尋了一門親事,幸虧是親戚,不會嫌棄她不會生養。”
周氏暗暗一驚,抬起臉來問孟老夫人:“不知是誰家?”
孟老夫人朝崔氏那邊一偏頭,道:“便是她崔姨母的娘家侄兒。”
周氏在心中將崔氏娘家侄兒過了一遍,驚道:“莫不是去年剛死了繼室的那個?萬萬不可,他與允棠年歲相差過大……”
“你一個和離了又不能生養的女兒,再嫁還想挑揀不成?若不是年歲大又有了嫡子女的,誰要她?”孟老夫人不等周氏把話說完就斥道。
周氏還想力爭,孟老夫人發了怒,道:“我這個做祖母的,連孫女的婚事都做不了主了是不是?你這是要違逆我的意思?”
“祖母!”孟允棠突然站了起來,搶在周氏說話之前喊了孟老夫人一聲。
她這一聲來得突然,堂中幾人頓時都把目光集中到她身上。
她直直地看著孟老夫人,道:“祖母,我不能嫁。”
崔氏一聽這話,朝孟老夫人道:“姑母,不是我說,七娘好歹也是侯府長大的姑娘,怎麽就自己置喙起婚事來了?這般沒規矩,也不知道爺娘平時是怎麽教的。”
周氏跪在地上,雙頰赤紅,攥緊了手中的帕子,強忍著沒去駁她。
孟允棠轉頭就衝崔氏道:“我爺娘再不會教,也比你會教!”
如此出言不遜,堂中幾人一時都驚呆了。
周氏急道:“彤兒,你別說話。”
崔氏從詫異中回過神來,冷笑連連,道:“如此對長輩說話,真是好教養!難怪會與夫家和離。這樣的隻怕我娘家侄兒也消受不起。”
“消受不起便不要消受,誰稀罕來著?”孟允棠回嘴。
“放肆,你給我跪下!”孟老夫人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用力拍著麵前的幾案道。
孟允棠走過去,直挺挺地在周氏身邊跪下,毫無懼意地抬頭看著孟老夫人道:“祖母,這門親事我不答應,你若逼我,我就去向旁人求助。”
“你失心瘋了不成?還向旁人求助?這是我孟家的家事,旁人誰能……”孟老夫人話說一半,忽然想起一人,就停了下來。
她驚疑不定地看了兩眼孟允棠,試探問道:“你是說,賀六郎?”
孟允棠不說話。
沉默也是種態度。
一旁的張筠姬看著孟允棠倔強的側顏,放在幾案下麵的手悄悄握緊了手指。
“你現在就是個晏家不要的下堂婦,以賀六郎如今的身份地位,你以為他還能要你?別癡心妄想了!”孟老夫人道。
孟允棠道:“我沒指望他還能要我,但我知道有人在要緊之事上騙了他。用真相去換他保我一保,看在幼時情分上,他定會同意。”
她話音一落,孟老夫人還未說話,張筠姬便顧左右丫鬟道:“都退下。”
孟老夫人和崔氏都望著她。
張筠姬知道自己反應過大,麵色有些不自然地解釋道:“賀六郎如今權貴顯赫,七表妹這般公然論及與他幼時的情分,讓人聽去了,隻怕不妥。”
孟老夫人仔細一想,是這個道理,便揮手讓堂中的丫鬟奴仆都退了出去。
張筠姬看著孟允棠道:“七表妹,說什麽話做什麽事都是要有證據的。你和賀六郎幼時就算有情分,那也是過去的事了,如今這情分在他心裏還剩多少,有還是沒有,誰也不知道。如果你仗著這一點便去攀附交情胡說八道,你自己名聲毀了事小,別到時候還連累了整個孟家。”
孟允棠扭過臉去,與她四目相對,道:“六表姐能考慮到的,我自然也有考慮。六表姐說得對,我所說之事,確實沒有證據。”
張筠姬麵色稍霽。
“但是我了解賀六郎,自小,他便是眼裏不揉沙子的性子,經過滅族之禍,八年流放,脾氣總不見得比小時候更好。隻要我告訴他那件事,就算沒有證據,他心中存了懷疑,就一定會追查到底。我是不怕他查的,反正我沒有說謊。但是欺騙他的人,”孟允棠盯住張筠姬眸光顫動不安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可想清楚了,經得住他這般查證麽?”
張筠姬強自按捺住跳動不安的心髒,強笑道:“你少在這兒唬人了,沒影兒的事,他能信你才怪。”
孟允棠挑釁:“試試?”
張筠姬不敢接話。
孟允棠自己站起身,又俯身扶起周氏,站得直直的,對孟老夫人道:“祖母,時辰不早,我與阿娘就不耽誤你用飯了。至於你說的親事,六表姐主意大,就讓她代替我與你商議吧,我和阿娘先告退了。”
方才她和張筠姬你來我往的那番話委實蹊蹺,孟老夫人和崔氏都聽出了不對勁,就沒留她們母女倆。
待母女倆一離開,崔氏就扭頭問身邊的女兒:“七娘方才那番話是什麽意思?誰騙了賀六郎?你為何一臉被她拿住的模樣?”
張筠姬越想孟允棠的話越害怕,以至於竟微微顫抖起來。
冒領功勞真的隻是她一時貪心。她夫婿貪花好色,刻薄寡恩,婆母妯娌與她也關係不睦,她在夫家的日子太難過了,所以當今聖上複位東宮,賀家平反時,她頭腦一熱,就去找了賀礪的長姐,告知了賀家人的埋屍之地。
她原本隻想要個報信的功勞,誰知賀令芳誤會了是她收殮的屍骨,握著她的手說了許多感激的話,還說要請太後封賞她和她的娘家,她暢想了一番觸手可及的錦繡前程,便將錯就錯地認下了這份功勞。
回家後,她第一時間與父兄說了此事,讓他們去料理當年參與掩埋賀家人的那些乞丐和浮浪兒,抹去一切與孟家有關的痕跡。孟允棠自幼就是個柔弱的性子,如今又嫁了人,與賀礪不會有什麽交集。沒有證據,又被她張家先發製人,她認定孟允棠會吃下這個悶虧。
可誰曾想她居然在賀礪回長安的檔口和離了。她怕孟允棠與賀礪再續前緣,就慫恿她母親回來說服孟老夫人將孟允棠許配給她的舅家表哥,想將人捏在手裏以絕後患。沒想到一向軟弱的孟允棠這次居然擺出了一副魚死網破的架勢。
是她急中出錯,行事魯莽了,忘了兔子急了也咬人。現如今,唯一的補救方式就是讓孟老夫人以長輩之尊,壓住孟允棠,務必封住她的嘴。
“你先回吧,今日禦史彈劾你,皇帝不予處置,後日上朝,必有人舊事重提,你想好應對之策。”太後喚人進來,賀礪就退了出去。
午後,穗安帶著小奴脫兔匆匆回來。
孟允棠上午在院子裏熏得一身炙羊肉味,剛洗漱過換過衣裳,準備午睡,見穗安回來了,便與她到內室說話。
“什麽?被挖了?誰挖的?何時挖的?”孟允棠乍聽賀家人的墳塋被挖,驚得目瞪口呆。
穗安知道賀家人對孟允棠意味著什麽,也很著急,低聲道:“不知道是被誰挖的,我拉著旁邊上墳的人問了下,說是去年二月就被挖了。”
“這可怎麽辦?”孟允棠捧住腦袋。
未出嫁之前,她都是自己偷偷派人去給賀家的叔叔伯伯們上墳,出嫁之後,晏家人不滿孟家人在婚事上欺瞞作弄晏辭,時時盯著她尋她的錯處。她怕被晏家人發現這個秘密,才讓人給西市凶肆的掌櫃一筆錢,讓他逢年過節派人去那片小樹林給賀家人上墳。
也怪她行事太過謹慎,沒有給掌櫃的留個可以聯係的人,以至於賀家人的墳塋去年二月就被挖了,她卻直到現在才知曉。
她六神無主地在房裏團團轉了幾圈,停下來對穗安道:“這樣,你讓脫兔去外邊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與之相關的消息,打聽得了來告訴我。”
次日上午,用過朝食後周氏便來招呼孟允棠:“彤兒,今日無事,午後我們去東市的錦繡彩帛行逛一逛可好?”
孟允棠心裏還記掛著賀家人墳塋被挖一事,有些心神不寧,正想找借口推脫,丫鬟過來道:“夫人,伯府那邊來人了,說是老夫人請夫人和七娘子過府一敘。”
周氏讓丫鬟下去,對孟允棠道:“定是你祖母知道了你和離之事,氣你不先與那邊通氣便擅作主張,要發難。汝昌侯府剛立了大功,她氣焰正盛,待會兒不論她說什麽,你都受著,不要回嘴。若有為難的,阿娘會幫你說話。”
孟允棠點點頭,隨口問道:“汝昌侯府立了什麽大功?”
周氏歎氣道:“八年前衛國公府成年男丁都被斬於西市獨柳樹下,無人敢替他們收屍,屍首被棄於亂葬崗,是汝昌侯府偷偷給賀家人收殮了屍首,埋在城南郊外的小樹林中。”
孟允棠瞪圓雙眸:“……”
周氏看到女兒吃驚的模樣,道:“想不到吧?真是富貴險中求,還真就讓他們給求著了。”
孟允棠回過神來,還有些懵懵地道:“是啊,膽子真大。”這種功勞也敢冒領,就不怕真相暴露後大禍臨頭?
等等,他們既然敢冒領功勞,想必相應的證據也已抹去,那她,和她的家人,會被滅口嗎?
第7章
孟允棠心事重重,又不敢跟周氏說,也不知該從何說起,畢竟都瞞了八年了。
綏安伯府在宣陽坊,宣陽坊就在長興坊的斜對麵,步行過去就行。但周氏想著去過綏安伯府後帶孟允棠去道政坊吃個飯,下午去東市逛錦繡彩帛行給她買些好看的料子做春衫,便還是乘家裏那輛獨駕小馬車出行。
“阿娘,是汝昌侯府的誰給賀家人收殮的屍骨啊?”馬車上,孟允棠問周氏。
周氏道:“對外是說,是汝昌侯讓他長子去給賀家人收的屍,但是從你大伯父府裏傳來的消息,說其實是張六娘派人收的屍。”
“六表姐?”孟允棠細細回想,那段時間張筠姬似乎確實住在綏安侯府中,難不成自己那時的一言一行,都被她瞧在眼中?
想到這裏,孟允棠忍不住打了個寒戰,心中一陣後怕。
張筠姬知道是她收殮了賀家人的屍骨,但她不說,把這個秘密埋藏在心裏這麽多年,直到東宮再次易主,賀家平反,她才抓住時機將功勞占為己有。
若是東宮沒有易主賀家沒有平反呢?她就相當於捏住了一把懸在孟家頭上的刀,什麽時候遇上了過不去的坎,她想讓孟家做什麽,孟家就必須得做什麽。
這個人,這般能忍,又這般膽大,真是可怕!
但是,不管怎樣,她還是得去警告她,功勞她孟允棠可以不要,反正當初冒險收殮賀家人的屍骨,也不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邀功請賞。但張筠姬也不能動滅口的念頭,否則拚著魚死網破,她也定要拉她一起下水!
孟允棠暗暗地握了握拳頭,給自己鼓勁。
“……彤兒,在想什麽?怎麽還咬牙切齒起來?”周氏在一旁喚她。
孟允棠猛的回神,朝周氏訕笑道:“沒想什麽。”知道汝昌侯府立的什麽功後,她心裏反倒安定多了。
小馬車來到綏安伯府的烏頭門前,停了下來。
周氏聽到婢女雪蘭與人交涉的聲音,掀開車窗簾問道:“雪蘭,怎麽回事?”
雪蘭來到車廂旁,仰頭道:“夫人,伯府的人說外院停滿了,讓我們把馬車停在門外。”
周氏聞言,便帶著孟允棠從馬車上下來。
母女倆剛剛站定,身邊過去一輛三駕雕漆馬車,門丁立刻點頭哈腰地將車迎到烏頭門裏去了。
周氏與孟允棠看著,誰也沒說話,步行穿過綏安侯府不甚寬闊,卻還有空地的外院,往內堂去。
到了內堂前,府中丫鬟說老夫人正在見客,請兩人去偏廳等候。
周氏和孟允棠在偏廳一等就是近一個時辰,下人甚至連杯熱茶都沒給兩人上。
將近中午了,下人才來通傳,說孟老夫人請她們去正堂說話。
孟允棠跟著周氏來到正堂,一抬眼就看到她祖母耷拉著眼角暮氣沉沉地坐在主位,下麵兩張幾案後頭分別坐著張筠姬和她母親崔氏,也就是孟老夫人的娘家侄媳婦。
周氏與孟允棠向孟老夫人行過禮,孟老夫人冷著臉叫兩人坐下,扭頭就問周氏:“七娘和晏家大郎和離了?”
周氏側身向她那邊,恭敬道:“是。”
“誰的主意?”
“是我的主意。”周氏道。
孟老夫人一拍幾案,怒道:“好好的人家,說和離就和離,你主意怎麽就那麽大呢?這樁婚事可是她祖父在世時給做的主!”
周氏忙起身,小步急驅到堂中朝孟老夫人跪下,道:“是兒媳一時疏忽,忘了先來請教母親,還請母親切勿動怒,保重身子要緊。”
孟老夫人也不叫她起身,隻高聲道:“人家先斬後奏,至少還有後奏,你呢?我若不叫你來,你打算何時告訴我這個消息?你眼裏還有我這個婆母嗎?以為分家出去了,我就管不著你了是不是?”
“兒媳不敢,是兒媳考慮不周,兒媳有錯。”周氏低頭認罪。
孟允棠看著阿娘跪在硬邦邦還帶雕刻花紋的地磚上,旁邊還有張氏母女在看戲,心疼不已。想出去認罪,說此事跟阿娘無關,可祖母罵她之時必定不會先讓阿娘起身,倒會累得阿娘多跪了時辰。如此一想她便強行按捺住,看祖母叫她們母女來到底意欲何為。
周氏上來就乖乖認錯,孟老夫人縱有氣,也不能唱獨角戲般盯著她罵個沒完,訓斥了幾句便停了下來,話題一轉道:“七娘既已和離了,也不便在家久待。我替她尋了一門親事,幸虧是親戚,不會嫌棄她不會生養。”
周氏暗暗一驚,抬起臉來問孟老夫人:“不知是誰家?”
孟老夫人朝崔氏那邊一偏頭,道:“便是她崔姨母的娘家侄兒。”
周氏在心中將崔氏娘家侄兒過了一遍,驚道:“莫不是去年剛死了繼室的那個?萬萬不可,他與允棠年歲相差過大……”
“你一個和離了又不能生養的女兒,再嫁還想挑揀不成?若不是年歲大又有了嫡子女的,誰要她?”孟老夫人不等周氏把話說完就斥道。
周氏還想力爭,孟老夫人發了怒,道:“我這個做祖母的,連孫女的婚事都做不了主了是不是?你這是要違逆我的意思?”
“祖母!”孟允棠突然站了起來,搶在周氏說話之前喊了孟老夫人一聲。
她這一聲來得突然,堂中幾人頓時都把目光集中到她身上。
她直直地看著孟老夫人,道:“祖母,我不能嫁。”
崔氏一聽這話,朝孟老夫人道:“姑母,不是我說,七娘好歹也是侯府長大的姑娘,怎麽就自己置喙起婚事來了?這般沒規矩,也不知道爺娘平時是怎麽教的。”
周氏跪在地上,雙頰赤紅,攥緊了手中的帕子,強忍著沒去駁她。
孟允棠轉頭就衝崔氏道:“我爺娘再不會教,也比你會教!”
如此出言不遜,堂中幾人一時都驚呆了。
周氏急道:“彤兒,你別說話。”
崔氏從詫異中回過神來,冷笑連連,道:“如此對長輩說話,真是好教養!難怪會與夫家和離。這樣的隻怕我娘家侄兒也消受不起。”
“消受不起便不要消受,誰稀罕來著?”孟允棠回嘴。
“放肆,你給我跪下!”孟老夫人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用力拍著麵前的幾案道。
孟允棠走過去,直挺挺地在周氏身邊跪下,毫無懼意地抬頭看著孟老夫人道:“祖母,這門親事我不答應,你若逼我,我就去向旁人求助。”
“你失心瘋了不成?還向旁人求助?這是我孟家的家事,旁人誰能……”孟老夫人話說一半,忽然想起一人,就停了下來。
她驚疑不定地看了兩眼孟允棠,試探問道:“你是說,賀六郎?”
孟允棠不說話。
沉默也是種態度。
一旁的張筠姬看著孟允棠倔強的側顏,放在幾案下麵的手悄悄握緊了手指。
“你現在就是個晏家不要的下堂婦,以賀六郎如今的身份地位,你以為他還能要你?別癡心妄想了!”孟老夫人道。
孟允棠道:“我沒指望他還能要我,但我知道有人在要緊之事上騙了他。用真相去換他保我一保,看在幼時情分上,他定會同意。”
她話音一落,孟老夫人還未說話,張筠姬便顧左右丫鬟道:“都退下。”
孟老夫人和崔氏都望著她。
張筠姬知道自己反應過大,麵色有些不自然地解釋道:“賀六郎如今權貴顯赫,七表妹這般公然論及與他幼時的情分,讓人聽去了,隻怕不妥。”
孟老夫人仔細一想,是這個道理,便揮手讓堂中的丫鬟奴仆都退了出去。
張筠姬看著孟允棠道:“七表妹,說什麽話做什麽事都是要有證據的。你和賀六郎幼時就算有情分,那也是過去的事了,如今這情分在他心裏還剩多少,有還是沒有,誰也不知道。如果你仗著這一點便去攀附交情胡說八道,你自己名聲毀了事小,別到時候還連累了整個孟家。”
孟允棠扭過臉去,與她四目相對,道:“六表姐能考慮到的,我自然也有考慮。六表姐說得對,我所說之事,確實沒有證據。”
張筠姬麵色稍霽。
“但是我了解賀六郎,自小,他便是眼裏不揉沙子的性子,經過滅族之禍,八年流放,脾氣總不見得比小時候更好。隻要我告訴他那件事,就算沒有證據,他心中存了懷疑,就一定會追查到底。我是不怕他查的,反正我沒有說謊。但是欺騙他的人,”孟允棠盯住張筠姬眸光顫動不安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可想清楚了,經得住他這般查證麽?”
張筠姬強自按捺住跳動不安的心髒,強笑道:“你少在這兒唬人了,沒影兒的事,他能信你才怪。”
孟允棠挑釁:“試試?”
張筠姬不敢接話。
孟允棠自己站起身,又俯身扶起周氏,站得直直的,對孟老夫人道:“祖母,時辰不早,我與阿娘就不耽誤你用飯了。至於你說的親事,六表姐主意大,就讓她代替我與你商議吧,我和阿娘先告退了。”
方才她和張筠姬你來我往的那番話委實蹊蹺,孟老夫人和崔氏都聽出了不對勁,就沒留她們母女倆。
待母女倆一離開,崔氏就扭頭問身邊的女兒:“七娘方才那番話是什麽意思?誰騙了賀六郎?你為何一臉被她拿住的模樣?”
張筠姬越想孟允棠的話越害怕,以至於竟微微顫抖起來。
冒領功勞真的隻是她一時貪心。她夫婿貪花好色,刻薄寡恩,婆母妯娌與她也關係不睦,她在夫家的日子太難過了,所以當今聖上複位東宮,賀家平反時,她頭腦一熱,就去找了賀礪的長姐,告知了賀家人的埋屍之地。
她原本隻想要個報信的功勞,誰知賀令芳誤會了是她收殮的屍骨,握著她的手說了許多感激的話,還說要請太後封賞她和她的娘家,她暢想了一番觸手可及的錦繡前程,便將錯就錯地認下了這份功勞。
回家後,她第一時間與父兄說了此事,讓他們去料理當年參與掩埋賀家人的那些乞丐和浮浪兒,抹去一切與孟家有關的痕跡。孟允棠自幼就是個柔弱的性子,如今又嫁了人,與賀礪不會有什麽交集。沒有證據,又被她張家先發製人,她認定孟允棠會吃下這個悶虧。
可誰曾想她居然在賀礪回長安的檔口和離了。她怕孟允棠與賀礪再續前緣,就慫恿她母親回來說服孟老夫人將孟允棠許配給她的舅家表哥,想將人捏在手裏以絕後患。沒想到一向軟弱的孟允棠這次居然擺出了一副魚死網破的架勢。
是她急中出錯,行事魯莽了,忘了兔子急了也咬人。現如今,唯一的補救方式就是讓孟老夫人以長輩之尊,壓住孟允棠,務必封住她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