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晌,那人才重又開口,內容讓居上眼前一黑。他說:“去禦史台通稟辛禦史,就說貴宅有家奴私入修真坊,被率府拿獲。因看在辛禦史的麵子上,不予追究,請辛禦史親自來領人,回去之後嚴加管教。”
他說完,兩手支著書案站了起來,團領上的司南佩下墜著花青的回龍須,隨著人的俯仰絲絲縷縷搖曳。那張冷漠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甚至連看都未再向下看一眼,吩咐完,便轉身離開了。
國字臉的將軍依舊聲如洪鍾,高高地應了聲是,叉手將人送出去,然後站在門前下令,命人往禦史台傳令,請辛禦史親自跑一趟。
正堂裏的兩個人僵立在那裏,藥藤苦著臉說:“這下糟了,驚動了阿郎,回頭阿郎不會捶你吧?”
關於捶不捶的問題,對居上造不成困擾,畢竟五歲之後,阿耶就沒再打過她板子。不過這次的問題有點棘手,這人顯然是認出她了,沒有戳穿她,但有意讓人通知阿耶,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很快,官署的消息便傳到了禦史台,居上看見阿耶風風火火趕來,先與這位國字臉將軍好生告罪了一番,愧怍道:“某身為禦史,本是糾彈百官的,沒想到連自家家仆都不曾管教好,著實汗顏,讓府率見笑了。”
辛家畢竟是門閥世家,那位金府率也讓了辛道昭三分情麵,叉手道:“亞台1言重了,原本是不欲驚動亞台的,但此事……可大可小。特意告知亞台知曉,日後也好鞭策下人慎行。”
辛道昭歎息著頷首,回身見翊衛把人送出來,乍一見,猛吃了一驚。
居上隻好訕笑,很快低下頭去,“阿郎,婢子知錯了。”
作者有話說:
1亞台:唐代禦史大夫的別稱。
第7章 燒尾宴。
父親的臉,一瞬變成了豬肝色,臉上胡子亂顫,要不是礙於地方不對,就要按捺不住暴跳如雷了。
好在世家大族的家主有涵養,很快便調整了情緒,複又向金府率拱了拱手,“家人無狀,給府率添麻煩了,待回去之後一定嚴加管教,著力懲戒。”
金府率還了一禮,向外比手,辛道昭連看都沒有再看她們一眼,沉聲道:“還不走?”
居上和藥藤悶著頭忙道是,匆匆溜出了官衙,到外麵長出一口氣,但這口氣還未吐完,就看見阿耶陰沉著臉出來,衝著她直咬牙,“回去再與你算賬!”
居上嚇得縮脖,知道要遭殃,卻也不敢多嘴,拽著藥藤上了馬車。一路上不住掀簾看,阿耶挺直腰板騎在馬上,那背影蓄著風雷,看一眼,都讓人心驚膽戰。
“怎麽辦?”藥藤說,“阿郎這回氣得厲害,小娘子過會兒就不要辯解了,由他撒氣吧!”
居上慘然歎了口氣,喃喃說:“倒黴得緊,又遇見那個人。他分明看破我的身份了,有意叫阿耶來領人,就是為了讓阿耶管教我。”
藥藤很好奇,“小娘子認得今日堂上的主審?”
“就是那日爬上牆頭遇見的人。”居上無精打采道,“我算是在新朝打響名號了,往後的大名就叫掛燈人。”
藥藤聽完,枯眉撫了撫居上的手,“隻怪娘子長得太好辨認,否則隔了這麽多天,早就忘了你的模樣了。”
居上發愁,捧住了臉。反正自己這回是在劫難逃了,事已至此,就認栽吧!
馬蹄篤篤,踏著餘暉回到待賢坊,阿耶下馬後頭也沒回,徑直走進了廳房。
居上知道不妙,悄悄示意藥藤去搬救兵,自己則一步三蹭進了門檻,怯怯地朝上覷了眼,支支吾吾說:“阿耶,女兒知錯了,下次……”
“還有下次?”辛道昭氣得大吼,“這次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你還敢說下次?”
山崩海嘯,居上嚇得閉眼,“沒有下次了,沒有了。”
辛道昭看著這闖禍的丫頭,腦仁兒生疼,一手撐著腰,一手不住地指點她,“我早知道你是個賊大膽,隻沒想到,這次竟出格至此!現在是什麽時候?新朝初建,朝堂上步步都是暗湧,多少人連大氣都不敢出,你倒好,跑到修真坊探望,你可知道那裏埋伏了多少眼線!前太子,他就是個魚餌,放在那裏引誘反曆的人出現,你懂不懂?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你卻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你以為大庸沒了,大曆建國了,這樣就無事發生天下太平了?膚淺!”
居上被罵得抬不起頭來,嘀咕著:“女兒是知道的,可存意可憐得很,我隻想給他送些吃的……”
“少吃兩口會死嗎?朝廷暫且會留著他的性命,你急什麽!倒是你,銅頭鐵臂隻管往前衝,得罪了當權的那些人,你還活不活!”
辛道昭大罵活不活的時候,楊夫人終於趕到了前院。這一路上聽藥藤把經過說了一遍,自己心裏也懊悔得很,但聽見丈夫發這麽大的火,無論如何,先得護著女兒。
“孩子不知輕重,做錯了事,你教訓兩句就是了,何必這麽急赤白臉。”楊夫人進門,把居上拽到了身後,“昨日送別阿姊後,殊勝和我說起要去探望殿下,是我沒有及時阻止,都是我的過錯,你要怪就怪我吧,別嚇著孩子。”
辛道昭一肚子氣,見妻子又來護犢,更加火上澆油,“你還替她說話?知不知道她這次的過失,險些坑了全家!”
楊夫人終究婦人之見,她說:“這江山已經姓淩了,高氏族人貶的貶,囚的囚,還待如何!殿下被關在那破院子裏,要殺要剮不全憑他們的一句話嗎,既然沒有勒令不許人探視,殊勝和他從小一起長大,去看望一回是盡人事,怎麽就犯了天大的罪過?”
辛道昭被她回得倒噎氣,她眼中所見,全是情義二字,可大局當前,最不值錢的就是情義,雖然他也不認可,但又有什麽辦法!
和妻子理論,反正說不出頭緒來,看看躲在妻子身後的女兒,那丫頭是找到了靠山,居然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
“辛居上,”辛道昭嗬斥,“到我跟前來!”
居上一凜,隻好挪步過去,準備迎接狂風暴雨。
果然,辛道昭回身從案上取下戒尺,咬著牙道:“把手伸出來。”
楊夫人一看急了,“孩子長大了……”
但話未說完,就被辛道昭喝了回去:“人長大了,腦子不曾長大!你別說話,再護著她,一下變兩下,兩下變四下。”見妻子躊躇不敢言了,方氣惱地斥責,“慈母多敗兒!”
“啪”地一聲,戒尺毫不容情地打在手掌心,辣辣一陣驟痛。居上要縮手,父親哪裏能饒她,邊打邊數落:“叫你魯莽!叫你大膽!叫你自作主張!”
居上被打得大哭,“阿耶,我錯了,再也不敢胡來了。”
連打了十來下,辛道昭的怒氣刹住了,心裏知道小懲大誡就罷了,畢竟是女孩家,長到十七歲還挨板子,做父親的也心疼。
但恫嚇還是要恫嚇的,“今日犯錯,背著人懲處你,要是你不知悔改,下次就把闔家下人都召集起來,在他們麵前教訓你,知道麽!”
居上哭哭啼啼,“那我的麵子呢?”
“知道要麵子,就不許再犯錯。”辛道昭見頗有成效,也不再訓斥了,隻是告誡她,“今日那個金府率,是東宮左衛率府的人,奉的是當朝太子的命。眼下朝局雖然漸次穩定,追查前朝太子黨羽的動作卻從來不曾停滯。阿耶身在官場,須得步步謹慎,才能保得全家平安,殊勝,你已經是大姑娘了,應當懂得阿耶的難處。”
居上這時反倒可以平心靜氣聽父親的話了,雖然手心還疼著,但大是大非得明白,垂首道:“阿耶,我是真的知錯了。先前我把事想得太簡單,滿以為送些吃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後來才知道,當朝的貴人們,對前朝還是有諸多忌憚。”
辛道昭頷首,“既然明白,不再去觸那個逆鱗就是了。”
居上道是,頓了頓又問:“存意那裏,是再也不能去探望了嗎?”
辛道昭歎了口氣,“倒也不是不能夠,且再過一段時日,等一切平複下來,事先去率府通稟一聲,得了首肯再去,人家也不好發難。”
阿耶說完,負著手出去了,阿娘到這時才敢來看她的手,忙著吩咐藥藤,讓人趕快敲冰來,給娘子敷一敷。
藥藤領命去了,居上安慰母親:“阿耶打得不重,其實已經不疼了,阿娘別擔心。”
楊夫人唏噓不已,“也怪我,想得不夠深,早知道就不該讓你去。”說著抬眼打量女兒,“終究還是念著少小的交情,我的殊勝,不是那種無情無義的人,看人家落了難就遠遠避開。隻是殿下和一般皇子不一樣,你瞧九王雖貶到郜城去了,身上還有王爵。殿下呢,這輩子怕是都離不開修真坊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居上很為他難過,但自己能做的,也不過替他感慨命運的不公罷了。
***
改朝換代,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新朝建立之後,臣僚的官職多有變動,譬如阿耶,就從先前的禦史大夫,升任了右仆射。
既然有右仆射,自然還有一位左仆射,阿耶代表的是前朝舊臣,那麽與之抗衡的,便是陪同新帝南征北戰的開國棟梁。
兩方勢力需要相互製約,今上很懂得平衡之道。風雲詭譎的暗湧之上,依然維持著一片繁華的表象,為慶賀兩相上任、兵部尚書新入三品,新帝下令,在龍首池舉辦燒尾宴。
所謂的燒尾,即“魚將化龍,雷為燒尾”的意思。鯉魚沒了尾巴就可以化龍了,所以燒尾宴,是慶賀士子登科或官位升遷的大型宴會。
居上以前曾參加過這樣的宴會,當初戶部侍郎獲賜紫金魚袋,在府邸舉辦燒尾宴,官員內眷也受侍郎夫人之邀出席。現在新朝建立,皇族亟待與臣僚建立緊密的聯係,所以設在龍首池的燒尾宴同樣邀請官眷,一是為內外命婦之間熟絡,二也是為皇子們的聯姻做準備。
消息傳來時,居上正在窗前碾茶粉,阿娘說兩日之後要帶她們姐妹赴宴,居上是不大願意的。
“我不去,今日打了兩個噴嚏,要傷風了。”
楊夫人隔窗皺眉,“碾茶還開著北窗,茶粉揚起來,不打噴嚏才怪。”
居安反正是緊跟阿姐步伐的,“阿姐不去,我也不去。”一麵趴在桌上,把烤好的茶餅添進居上的茶碾子裏。
楊夫人拿她們沒辦法,“宮中已經點了名,到時候不露麵,貴人們問起怎麽辦?”
居上道:“我差點嫁進東宮,去了多尷尬,還不如留在家裏。”
楊夫人斷然說不行,“越是這樣,你越要出席。出席表明與前太子撇清了關係,不出席就是還念舊情,萬一宮中不講理,責令你入道,那可全完了。”
居安聞言大受震撼,“阿姐,那還是去吧。”
六根不淨的人,實在不適合入道啊。
居上沒有再拒絕,不過自言自語,“去了讓人背地裏笑話。”
楊夫人聽了橫眉立眼,“這有什麽可笑話的,若不是改朝換代,那些人見了你,哪個不要行禮參拜?”語畢心思又回轉,“所以那日你姑母說得沒錯,要想在新朝站穩腳跟,還須和淩家結親才好。不拘你們姐妹哪一個,真要是能在這次的燒尾宴上拔得頭籌,那咱們辛家就穩妥了。”
所以這個年月,女孩子最大的出息,無非在婚姻上做文章。
居上看看居安,“聽見母親的話了嗎,聯姻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居安目瞪口呆,“那阿姐呢?”
居上的視線慢悠悠飄向窗外,看,天邊的雲彩秀骨清像,很有陸給事的風範。
其實參加宮中的燒尾宴,好像也不是那麽為難,如果運氣好,說不定能遇見心裏那個人呢!
第8章 長安這麽小,又見麵了。
打扮起來,貼上花鈿,點上口脂,天水碧的聯珠團花訶子裙上,配一件佛赤的半臂,強烈的色彩衝突,襯托出豔陽一般明麗的美人。要是換作平常姑娘,駕馭不了這種顏色,但居上不一樣,越豔麗越張狂,她就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
楊夫人看她收拾完畢,上下再審視一番,眼裏多了幾分滿意的光。其實自己也弄不明白,自己和她爹爹年輕時候雖都長得不賴,但好像憑二人之力,生不出這樣齊全的女郎。她是老天爺的賞賜,所以她父親給她取名叫居上,就是要她樣樣比人強。孩子也不負所望,除了那偶爾不受拘束的性子,讀書也好,女紅也好,沒有一樣要她這個做母親的操心。
轉頭看天色,時間差不多了,燒尾宴從未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大家必須提前兩炷香,趕到宮門上。
楊夫人拉著居上出了屋子,到前院時,各房也都來齊了。辛家女兒不多,除了長房的居上和居安,就隻有二房的居幽。三嬸看著她們,豔羨得厲害,歎道:“每回有這樣的宴席,我就氣自己生不出女兒來。我要是也有一個帶著,那該多好!”
楊夫人聽了,笑著把居上推給了她,“今日就把殊勝借給弟妹吧,弟妹替我領著她。”
顧夫人發笑,打趣一把拉住了居上,“那好得很,一人一個,各得其所。”
婢女們送來了幕籬,大家各自戴上,因二叔辛道培在象州做刺史,三叔辛道曇任營州總管,都外放不在長安,所以今日赴燒尾宴,由阿耶領著幾位有了品階的堂兄們。
一家人騎馬乘車趕到太和門前,彼時陸陸續續來了許多赴宴的官員和官眷,大家熱絡地打招呼,一派祥和氣氛。居上把幕籬的輕紗撩起,搭在帽簷上,有位夫人看見她,笑著對楊夫人道:“殊勝娘子長成大姑娘了,上回見,還是好幾年前呢。”
楊夫人說可不是,“這段時間一直在家學織布,長久沒有出門了。恰好今日有宴,帶她出來走走,多結識些閨中好友。”
聽得居上一陣心虛,隻好報以含蓄的微笑。
夫人說“使得、使得”,招來自家的女孩,指指高個子的,“這是我家二娘,荷月。”又指指另一個微胖,長得米團子一樣的,“這是我家四娘,柘月。”
楊夫人忙把三個孩子領到麵前,大家見了禮,這就算互相認識了。
這時兩名內侍上來引路,謙恭地叉手,“請貴人們隨小人來。”
眾人跟隨引領進了太和門,龍首池在大明宮東內苑,是專作設宴聚會之用的。內侍邊走邊指引,“前麵是靈符應聖院,保平安靈驗得很,夫人與小娘子們可以進去參拜。從這裏往北,是龍首殿和馬球場,往南亦有球場和梨園……”
居上對東內苑很熟悉,以前和高存意一起,不知打過多少次馬球,現在物是人非了,再到這裏,不免有憂傷縈繞心頭。
“燒尾宴設在龍首殿內。”內侍引眾人走在大池邊上,“請眾位夫人與小娘子前往望仙台,皇後殿下及宮中娘子們,在那裏等候貴客。”
他說完,兩手支著書案站了起來,團領上的司南佩下墜著花青的回龍須,隨著人的俯仰絲絲縷縷搖曳。那張冷漠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甚至連看都未再向下看一眼,吩咐完,便轉身離開了。
國字臉的將軍依舊聲如洪鍾,高高地應了聲是,叉手將人送出去,然後站在門前下令,命人往禦史台傳令,請辛禦史親自跑一趟。
正堂裏的兩個人僵立在那裏,藥藤苦著臉說:“這下糟了,驚動了阿郎,回頭阿郎不會捶你吧?”
關於捶不捶的問題,對居上造不成困擾,畢竟五歲之後,阿耶就沒再打過她板子。不過這次的問題有點棘手,這人顯然是認出她了,沒有戳穿她,但有意讓人通知阿耶,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很快,官署的消息便傳到了禦史台,居上看見阿耶風風火火趕來,先與這位國字臉將軍好生告罪了一番,愧怍道:“某身為禦史,本是糾彈百官的,沒想到連自家家仆都不曾管教好,著實汗顏,讓府率見笑了。”
辛家畢竟是門閥世家,那位金府率也讓了辛道昭三分情麵,叉手道:“亞台1言重了,原本是不欲驚動亞台的,但此事……可大可小。特意告知亞台知曉,日後也好鞭策下人慎行。”
辛道昭歎息著頷首,回身見翊衛把人送出來,乍一見,猛吃了一驚。
居上隻好訕笑,很快低下頭去,“阿郎,婢子知錯了。”
作者有話說:
1亞台:唐代禦史大夫的別稱。
第7章 燒尾宴。
父親的臉,一瞬變成了豬肝色,臉上胡子亂顫,要不是礙於地方不對,就要按捺不住暴跳如雷了。
好在世家大族的家主有涵養,很快便調整了情緒,複又向金府率拱了拱手,“家人無狀,給府率添麻煩了,待回去之後一定嚴加管教,著力懲戒。”
金府率還了一禮,向外比手,辛道昭連看都沒有再看她們一眼,沉聲道:“還不走?”
居上和藥藤悶著頭忙道是,匆匆溜出了官衙,到外麵長出一口氣,但這口氣還未吐完,就看見阿耶陰沉著臉出來,衝著她直咬牙,“回去再與你算賬!”
居上嚇得縮脖,知道要遭殃,卻也不敢多嘴,拽著藥藤上了馬車。一路上不住掀簾看,阿耶挺直腰板騎在馬上,那背影蓄著風雷,看一眼,都讓人心驚膽戰。
“怎麽辦?”藥藤說,“阿郎這回氣得厲害,小娘子過會兒就不要辯解了,由他撒氣吧!”
居上慘然歎了口氣,喃喃說:“倒黴得緊,又遇見那個人。他分明看破我的身份了,有意叫阿耶來領人,就是為了讓阿耶管教我。”
藥藤很好奇,“小娘子認得今日堂上的主審?”
“就是那日爬上牆頭遇見的人。”居上無精打采道,“我算是在新朝打響名號了,往後的大名就叫掛燈人。”
藥藤聽完,枯眉撫了撫居上的手,“隻怪娘子長得太好辨認,否則隔了這麽多天,早就忘了你的模樣了。”
居上發愁,捧住了臉。反正自己這回是在劫難逃了,事已至此,就認栽吧!
馬蹄篤篤,踏著餘暉回到待賢坊,阿耶下馬後頭也沒回,徑直走進了廳房。
居上知道不妙,悄悄示意藥藤去搬救兵,自己則一步三蹭進了門檻,怯怯地朝上覷了眼,支支吾吾說:“阿耶,女兒知錯了,下次……”
“還有下次?”辛道昭氣得大吼,“這次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你還敢說下次?”
山崩海嘯,居上嚇得閉眼,“沒有下次了,沒有了。”
辛道昭看著這闖禍的丫頭,腦仁兒生疼,一手撐著腰,一手不住地指點她,“我早知道你是個賊大膽,隻沒想到,這次竟出格至此!現在是什麽時候?新朝初建,朝堂上步步都是暗湧,多少人連大氣都不敢出,你倒好,跑到修真坊探望,你可知道那裏埋伏了多少眼線!前太子,他就是個魚餌,放在那裏引誘反曆的人出現,你懂不懂?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你卻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你以為大庸沒了,大曆建國了,這樣就無事發生天下太平了?膚淺!”
居上被罵得抬不起頭來,嘀咕著:“女兒是知道的,可存意可憐得很,我隻想給他送些吃的……”
“少吃兩口會死嗎?朝廷暫且會留著他的性命,你急什麽!倒是你,銅頭鐵臂隻管往前衝,得罪了當權的那些人,你還活不活!”
辛道昭大罵活不活的時候,楊夫人終於趕到了前院。這一路上聽藥藤把經過說了一遍,自己心裏也懊悔得很,但聽見丈夫發這麽大的火,無論如何,先得護著女兒。
“孩子不知輕重,做錯了事,你教訓兩句就是了,何必這麽急赤白臉。”楊夫人進門,把居上拽到了身後,“昨日送別阿姊後,殊勝和我說起要去探望殿下,是我沒有及時阻止,都是我的過錯,你要怪就怪我吧,別嚇著孩子。”
辛道昭一肚子氣,見妻子又來護犢,更加火上澆油,“你還替她說話?知不知道她這次的過失,險些坑了全家!”
楊夫人終究婦人之見,她說:“這江山已經姓淩了,高氏族人貶的貶,囚的囚,還待如何!殿下被關在那破院子裏,要殺要剮不全憑他們的一句話嗎,既然沒有勒令不許人探視,殊勝和他從小一起長大,去看望一回是盡人事,怎麽就犯了天大的罪過?”
辛道昭被她回得倒噎氣,她眼中所見,全是情義二字,可大局當前,最不值錢的就是情義,雖然他也不認可,但又有什麽辦法!
和妻子理論,反正說不出頭緒來,看看躲在妻子身後的女兒,那丫頭是找到了靠山,居然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
“辛居上,”辛道昭嗬斥,“到我跟前來!”
居上一凜,隻好挪步過去,準備迎接狂風暴雨。
果然,辛道昭回身從案上取下戒尺,咬著牙道:“把手伸出來。”
楊夫人一看急了,“孩子長大了……”
但話未說完,就被辛道昭喝了回去:“人長大了,腦子不曾長大!你別說話,再護著她,一下變兩下,兩下變四下。”見妻子躊躇不敢言了,方氣惱地斥責,“慈母多敗兒!”
“啪”地一聲,戒尺毫不容情地打在手掌心,辣辣一陣驟痛。居上要縮手,父親哪裏能饒她,邊打邊數落:“叫你魯莽!叫你大膽!叫你自作主張!”
居上被打得大哭,“阿耶,我錯了,再也不敢胡來了。”
連打了十來下,辛道昭的怒氣刹住了,心裏知道小懲大誡就罷了,畢竟是女孩家,長到十七歲還挨板子,做父親的也心疼。
但恫嚇還是要恫嚇的,“今日犯錯,背著人懲處你,要是你不知悔改,下次就把闔家下人都召集起來,在他們麵前教訓你,知道麽!”
居上哭哭啼啼,“那我的麵子呢?”
“知道要麵子,就不許再犯錯。”辛道昭見頗有成效,也不再訓斥了,隻是告誡她,“今日那個金府率,是東宮左衛率府的人,奉的是當朝太子的命。眼下朝局雖然漸次穩定,追查前朝太子黨羽的動作卻從來不曾停滯。阿耶身在官場,須得步步謹慎,才能保得全家平安,殊勝,你已經是大姑娘了,應當懂得阿耶的難處。”
居上這時反倒可以平心靜氣聽父親的話了,雖然手心還疼著,但大是大非得明白,垂首道:“阿耶,我是真的知錯了。先前我把事想得太簡單,滿以為送些吃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後來才知道,當朝的貴人們,對前朝還是有諸多忌憚。”
辛道昭頷首,“既然明白,不再去觸那個逆鱗就是了。”
居上道是,頓了頓又問:“存意那裏,是再也不能去探望了嗎?”
辛道昭歎了口氣,“倒也不是不能夠,且再過一段時日,等一切平複下來,事先去率府通稟一聲,得了首肯再去,人家也不好發難。”
阿耶說完,負著手出去了,阿娘到這時才敢來看她的手,忙著吩咐藥藤,讓人趕快敲冰來,給娘子敷一敷。
藥藤領命去了,居上安慰母親:“阿耶打得不重,其實已經不疼了,阿娘別擔心。”
楊夫人唏噓不已,“也怪我,想得不夠深,早知道就不該讓你去。”說著抬眼打量女兒,“終究還是念著少小的交情,我的殊勝,不是那種無情無義的人,看人家落了難就遠遠避開。隻是殿下和一般皇子不一樣,你瞧九王雖貶到郜城去了,身上還有王爵。殿下呢,這輩子怕是都離不開修真坊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居上很為他難過,但自己能做的,也不過替他感慨命運的不公罷了。
***
改朝換代,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新朝建立之後,臣僚的官職多有變動,譬如阿耶,就從先前的禦史大夫,升任了右仆射。
既然有右仆射,自然還有一位左仆射,阿耶代表的是前朝舊臣,那麽與之抗衡的,便是陪同新帝南征北戰的開國棟梁。
兩方勢力需要相互製約,今上很懂得平衡之道。風雲詭譎的暗湧之上,依然維持著一片繁華的表象,為慶賀兩相上任、兵部尚書新入三品,新帝下令,在龍首池舉辦燒尾宴。
所謂的燒尾,即“魚將化龍,雷為燒尾”的意思。鯉魚沒了尾巴就可以化龍了,所以燒尾宴,是慶賀士子登科或官位升遷的大型宴會。
居上以前曾參加過這樣的宴會,當初戶部侍郎獲賜紫金魚袋,在府邸舉辦燒尾宴,官員內眷也受侍郎夫人之邀出席。現在新朝建立,皇族亟待與臣僚建立緊密的聯係,所以設在龍首池的燒尾宴同樣邀請官眷,一是為內外命婦之間熟絡,二也是為皇子們的聯姻做準備。
消息傳來時,居上正在窗前碾茶粉,阿娘說兩日之後要帶她們姐妹赴宴,居上是不大願意的。
“我不去,今日打了兩個噴嚏,要傷風了。”
楊夫人隔窗皺眉,“碾茶還開著北窗,茶粉揚起來,不打噴嚏才怪。”
居安反正是緊跟阿姐步伐的,“阿姐不去,我也不去。”一麵趴在桌上,把烤好的茶餅添進居上的茶碾子裏。
楊夫人拿她們沒辦法,“宮中已經點了名,到時候不露麵,貴人們問起怎麽辦?”
居上道:“我差點嫁進東宮,去了多尷尬,還不如留在家裏。”
楊夫人斷然說不行,“越是這樣,你越要出席。出席表明與前太子撇清了關係,不出席就是還念舊情,萬一宮中不講理,責令你入道,那可全完了。”
居安聞言大受震撼,“阿姐,那還是去吧。”
六根不淨的人,實在不適合入道啊。
居上沒有再拒絕,不過自言自語,“去了讓人背地裏笑話。”
楊夫人聽了橫眉立眼,“這有什麽可笑話的,若不是改朝換代,那些人見了你,哪個不要行禮參拜?”語畢心思又回轉,“所以那日你姑母說得沒錯,要想在新朝站穩腳跟,還須和淩家結親才好。不拘你們姐妹哪一個,真要是能在這次的燒尾宴上拔得頭籌,那咱們辛家就穩妥了。”
所以這個年月,女孩子最大的出息,無非在婚姻上做文章。
居上看看居安,“聽見母親的話了嗎,聯姻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居安目瞪口呆,“那阿姐呢?”
居上的視線慢悠悠飄向窗外,看,天邊的雲彩秀骨清像,很有陸給事的風範。
其實參加宮中的燒尾宴,好像也不是那麽為難,如果運氣好,說不定能遇見心裏那個人呢!
第8章 長安這麽小,又見麵了。
打扮起來,貼上花鈿,點上口脂,天水碧的聯珠團花訶子裙上,配一件佛赤的半臂,強烈的色彩衝突,襯托出豔陽一般明麗的美人。要是換作平常姑娘,駕馭不了這種顏色,但居上不一樣,越豔麗越張狂,她就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
楊夫人看她收拾完畢,上下再審視一番,眼裏多了幾分滿意的光。其實自己也弄不明白,自己和她爹爹年輕時候雖都長得不賴,但好像憑二人之力,生不出這樣齊全的女郎。她是老天爺的賞賜,所以她父親給她取名叫居上,就是要她樣樣比人強。孩子也不負所望,除了那偶爾不受拘束的性子,讀書也好,女紅也好,沒有一樣要她這個做母親的操心。
轉頭看天色,時間差不多了,燒尾宴從未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大家必須提前兩炷香,趕到宮門上。
楊夫人拉著居上出了屋子,到前院時,各房也都來齊了。辛家女兒不多,除了長房的居上和居安,就隻有二房的居幽。三嬸看著她們,豔羨得厲害,歎道:“每回有這樣的宴席,我就氣自己生不出女兒來。我要是也有一個帶著,那該多好!”
楊夫人聽了,笑著把居上推給了她,“今日就把殊勝借給弟妹吧,弟妹替我領著她。”
顧夫人發笑,打趣一把拉住了居上,“那好得很,一人一個,各得其所。”
婢女們送來了幕籬,大家各自戴上,因二叔辛道培在象州做刺史,三叔辛道曇任營州總管,都外放不在長安,所以今日赴燒尾宴,由阿耶領著幾位有了品階的堂兄們。
一家人騎馬乘車趕到太和門前,彼時陸陸續續來了許多赴宴的官員和官眷,大家熱絡地打招呼,一派祥和氣氛。居上把幕籬的輕紗撩起,搭在帽簷上,有位夫人看見她,笑著對楊夫人道:“殊勝娘子長成大姑娘了,上回見,還是好幾年前呢。”
楊夫人說可不是,“這段時間一直在家學織布,長久沒有出門了。恰好今日有宴,帶她出來走走,多結識些閨中好友。”
聽得居上一陣心虛,隻好報以含蓄的微笑。
夫人說“使得、使得”,招來自家的女孩,指指高個子的,“這是我家二娘,荷月。”又指指另一個微胖,長得米團子一樣的,“這是我家四娘,柘月。”
楊夫人忙把三個孩子領到麵前,大家見了禮,這就算互相認識了。
這時兩名內侍上來引路,謙恭地叉手,“請貴人們隨小人來。”
眾人跟隨引領進了太和門,龍首池在大明宮東內苑,是專作設宴聚會之用的。內侍邊走邊指引,“前麵是靈符應聖院,保平安靈驗得很,夫人與小娘子們可以進去參拜。從這裏往北,是龍首殿和馬球場,往南亦有球場和梨園……”
居上對東內苑很熟悉,以前和高存意一起,不知打過多少次馬球,現在物是人非了,再到這裏,不免有憂傷縈繞心頭。
“燒尾宴設在龍首殿內。”內侍引眾人走在大池邊上,“請眾位夫人與小娘子前往望仙台,皇後殿下及宮中娘子們,在那裏等候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