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混不下去了,就得想辦法換個地方,比起被發賣,被遠遠送到莊戶上種地,至少去郡侯府,還有一線生機。
難題就轉嫁給武陵郡侯吧,果兒想。先前替二娘傳話,每一次相見都情深義重,走投無路了,人到了麵前,那點舊情總會派上用場的。再說比起跟著小娘子做陪房,索性直接進了侯府大門,前程反倒快速有個決斷。
一刹兒千般想頭,她權衡之下咬唇伏拜在地,抽泣著對居幽道:“奴婢聽從大娘子安排。”
居上聞言涼笑了一聲,“好得很,那就請阿嬸安排人,送她去郡侯府。”邊說邊轉身對旁觀的仆婦和婢女道,“這件事誰也不許往外說,待得明日,與郡侯府私下解決。”
畢竟兩家都是有體麵的人家,張揚起來大家臉上都不好看。武陵郡侯年輕不知事,家中老夫人自然懂輕重。要是母子倆一樣標新立異,那成全了果兒,也算做了樁好事。
事情商定了,進來幾個仆婦,把人拽進了後麵柴房關押。大家因這變故,心情都不太好,各自坐在交椅裏,半天沒有說話。
李夫人終於長長歎了口氣,對居幽道:“你這孩子,若有了意中人,直接告訴阿娘不好嗎?偏偏自己弄什麽鴻雁傳書,弄到最後竟讓貼身的婢女截了胡,說出去招人恥笑。”
居安吐了吐舌頭,“小姐是媒人,婢女和郎子成了一對,寫進變文裏可是一出新戲。”話剛說完,就招來全家一致的白眼。
居幽支支吾吾,“咱們家和郡侯府沒什麽交情,我想著先與他熟悉熟悉,時機成熟了再與阿娘說,沒想到弄成了這樣。”
李夫人氣哼哼看著她問:“現在醒悟了?”
居幽垂頭喪氣,“醒悟了,再也不和人寫什麽書信了。”
顧夫人撫著圈椅的扶手唏噓:“也算運氣好,被你阿姐探出了端倪,要不然武陵郡侯果真來提親,你自己願意,大家也樂見其成。待真的過了門,叫天不應叫地不靈,被人家坑死了可怎麽辦!”
話說到這裏,才忽然想起居上回來了,眾人如夢初醒般,忙來追問她在行轅中的境遇。
楊夫人道:“太子殿下答應讓你回來?管教傅母沒有為難你?”
居上說:“我人緣好著呢,和大家相處得很愉快,沒有人為難我。昨日沛國公主出降,我以為爺娘都會來,還在婚宴上找了你們一圈。”
楊夫人垂著眼睛道:“你阿耶公務忙,讓你阿兄代為出席,禮金到了就罷了,何必占一個賓座。至於我,我昨日頭疼,起不來床……”邊說邊撫了撫鬢角,又低聲嘟囔,“駙馬爺高就,連個交代都不曾有,這樣的婚宴,我看不參加也罷。”
所以居上的性格,其實和她母親很像,楊夫人也是個剛正的人,黑白分明,且十分護短。居上從陸觀樓那裏受到了辜負,是她心頭永遠的刺,就算居上嫁了太子,將來成了皇後,也是楊夫人一輩子拿來說嘴的把柄。反正不管居上往不往心裏去,楊夫人就是覺得委屈,好好的女孩子一片真心,他說尚主就尚主了,到今日也不曾給個說法。
居上呢,昨日其實已經釋懷了,對母親說:“我見了陸夫人,看著滿臉病容,先前陸給事確實是回去侍疾了。再說阿耶勸過我,人人都想出人頭地,他也不曾親口說要來提親,是我自己想得太多,不能怪人家。”說著咧嘴笑了笑,“如今我們同入一家,頂峰相見,下次一定要喝兩杯慶賀一下。”
她說得很坦然,把全家人聽呆了。
居安說:“看來阿姐和太子殿下相處得不錯,已經見異思遷了。”
居上絲毫沒有羞澀的意思,“別胡說。”
三嬸見她這樣,挪過來一些,悄聲問:“殊勝,你們兩人居於一個府邸,吃住怎麽樣?都在一起?”
這吃住兩個字,真是問得坦誠又別有深意。
居上道:“吃住都分開,各有各的後廚,各有各的床。阿嬸放心,我不是隨便的人,再說有那麽多傅母整日盯著我,我就是想幹什麽,她們也會教訓我。”
當然,家裏人不會知道她隔牆看人光膀子的事,反正說得楊夫人好一陣心疼,養了十七年的孩子,送到別人手裏受調理去了。
然後又開始挑剔:“三書六禮都過了大半,我還未見過太子。”
居上道:“宮中也不曾召見我,說不定淩家還有顧忌,覺得我與太子不能長久。”
居幽木訥地問:“那怎麽辦?難道還能退親?”
居上的意思是退親也沒關係,隻要不影響阿耶和阿兄們的仕途。送來的聘金,大內應該不好意思要回去,那自己還是賺了,以後拿它遊山玩水,豈不美哉?
當然這話隻能心裏琢磨,不敢在阿娘麵前吐露,免得惹她擔心。為了安撫全家,居上道:“我不會給太子機會退親的,他要退親,我就抱住他的腿大哭,太子殿下要臉,奈何不了我。再說今日回來,就是太子殿下準的假,我與他相處得不錯,等玥奴的事辦妥了,還要回去告訴他呢。”
居安訝然,“太子殿下也愛打聽這個?”
居上心道太子也是人,她昨日看他的眼睛,瞳仁裏流露出壓抑又旺盛的求知欲,世上誰能抗拒家長裏短的吸引力!
楊夫人關心的則是其他,“今晚能在家住一晚嗎?劉娘給你新繡了一床被子,好看得緊。”
所謂的劉娘,就是居安的生母劉氏,一個不太有存在感的婦人,但有一手極好的針線手藝。
居安給長姐形容。眉飛色舞,“阿姨繡了兩床,阿姐滿床瑞花,我的卻是幾個兔子。如今正給二姐繡,我昨日去看了,是纏枝葡萄,反正你們的都比我的好看。”
這就是劉娘會做人之處,太子妃當然要用瑞花,二娘是二房嫡女,將來也必定花團錦簇。居安呢,是家裏最小的女兒,還在愛養兔子和鳥雀的時候,繡兩個兔子糊弄一下,也算投其所好。
大家都笑,楊夫人說:“等你再長大些,也給你繡花草葡萄。”
居安其實就是小孩子鬧一鬧,並不真往心裏去。居上道:“今晚上怕是不能住在家裏,天黑前得回去。替我謝謝阿姨,被子給我先存著,等我回來再用。再者要小心眼睛,這樣大熱的天,多多納涼歇息,別做針線了。”
閑話一圈,又回到了重點。楊夫人負氣道:“依我說,今日就給韓家送去,看他們怎麽處置。”
居上猶豫了下,“剛才沒忍住,捶了她一頓,現在鼻青臉腫的,顯得咱們態度很鮮明。”
顧夫人一聽,站起身說不對,“就是要鮮明,這叫隔山打牛,武靈郡侯看了,臉上也該疼才對。”
這麽一想就不必再等了,楊夫人道:“立刻讓人收拾,把她的東西全帶上,拿羊車拉過去。”
楊夫人卻抱怨居上:“你下手那麽重,不會輕些麽?打得花紅柳綠,唯恐人不知道你莽撞。”
居上則毫無悔改之心,“打人不打疼,那還打她做什麽?讓她全須全尾的,一口氣送入洞房啊?”
楊夫人無可奈何,唯有搖頭。
大家說幹就幹,一場官眷私底下的較量展開了,表麵隻是送個婢女,暗地裏把郡侯府的臉都打腫了。
當然送人不必主家親自出麵,有內府管事的傅母就足夠了。把人塞進羊車,結結實實蓋好了帳幔,送到郡侯府後巷。登門求見府中管事,因為是辛家派來的人,底下傳話的不敢怠慢,很快便有人迎了出來。雖不知道辛家人為什麽來,但依舊熱絡地接待了,請人進門說話。
餘嬤嬤回身,朝果兒看了一眼,“小娘子,走吧。”
果兒這時卻畏縮了,腳下踟躕著不往前邁。餘嬤嬤沒有時間同她磨蹭,一把拽過她,大步跟上了引路的人。
傅母與傅母之間說話是平等的,若一口氣求見老夫人,則逾矩了。
兩位內府管事相見,彼此客氣地見了禮,餘嬤嬤道:“今日冒昧登門,是奉家主之命,給貴府上送個人。”
侯府的傅母姓連,是從北地跟到長安來的,在府裏伺候了多年,從來沒有遇見過這種事。其實兩家之間互通有無,周轉奴婢,倒也不是多新鮮,但怪就怪在辛韓兩府以前從來沒有交情。這回平白送個大活人過來,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連嬤嬤看了眼戴著帷帽的小娘子,不敢輕易接手,遲遲道:“不知貴家主可有什麽話托嬤嬤交代?辛府的大名,我們早就聽說過,家中老夫人還曾遺憾,不曾有機會結識貴家主。今日貴家主送人過來……”臉上笑著,那笑容裏充滿了不確定的味道,十分為難地說,“總得有個前因後果,我們才好分辨。”
餘嬤嬤道:“也沒什麽,不過小事,家主有成人之美。”邊說邊把果兒往前拉了拉,“這是我們府裏頭等的婢女,很會察言觀色,也會討主人歡心,日後到了貴府上,定能好好辦事,嬤嬤不必擔心。”
連嬤嬤愈發茫然了,與身邊的仆婦交換了下眼色,忙岔開話題道:“隻顧著商議,慢待了。先請坐吧,吃上一盞飲子解解暑,再慢慢說其他。
餘嬤嬤搖了搖頭,“吃茶有的是時候,今日我來,不是來喝茶的。”說罷一笑,“想必我不說出個所以然,嬤嬤也不敢留人,這樣,等郡侯回來,嬤嬤可以讓郡侯認人,若是認得便留下,給府上做做粗使也好。”
這下連嬤嬤明白過來,忽然提起郡侯,想必問題就出在這上頭。
都是精幹的管事,手上辦過很多差事,有一點風吹草動,轉眼便警覺起來,笑道:“嬤嬤也說我們不敢隨意留人,且家中使喚的人手夠了,多一個,不知該往哪裏安置……還請嬤嬤賞我個明白,我也好向家主回稟。”
餘嬤嬤早知道有這番推諉,沉默了下,轉身撩開果兒帷帽上的麵紗,赫然露出一張帶傷的臉。
“這女郎,是我家二夫人門下的婢女,我家二夫人很是器重她,平時繁重些的活兒,從來不要她幹。但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女郎一心向著貴府上,似乎與貴府郡侯也有些交情。我們家主向來寬宏慈悲,得知了她的心思,也不便強留。今日命我把人送來,另有身契一封,一並交給嬤嬤。嬤嬤且把人留下,拿不準主意先回稟上去,倘或郡侯也不肯留,我們再把人帶回去就是了。”
餘嬤嬤說完,從邊上人手裏接過信匣來,交到連嬤嬤手上,不等連嬤嬤再說什麽,抬手揮了揮,“我們走。”
連嬤嬤“噯”了聲,眼睜睜看著她們去了,再追趕,大可不必,人家必定是師出有名,不過難聽話沒有說透徹而已。
再看這女郎,眼淚汪汪地,低著頭不敢說話,隻好無奈地詢問:“你叫什麽名字?”
那女郎撫著紅腫的臉頰,顫聲道:“蘇果兒。”說罷又央告起來,“嬤嬤,我要見郡侯,請嬤嬤代我通傳。”
這下是再清楚沒有了,看來就是與郡侯有關。
蹙眉又看她一眼,連嬤嬤道:“阿郎暫且不在家,先見過老夫人吧。”
武陵郡侯的母親封陳國夫人,因為丈夫病死,兒子封了郡侯,自己便頤養天年,不怎麽過問外麵的事了。但北地淩氏出身,當家自是一把好手,像這等大事,連嬤嬤不敢擅自做主,自然立刻要回稟到她麵前。
取下果兒頭上帷帽,連嬤嬤邊走邊吩咐:“跟我來。老夫人麵前不要說謊,問你什麽,你就答什麽,不許有一個字錯漏,更不要隨意搪塞,知道麽?”
果兒道是,抹著眼淚被帶進了上房。
彼時陳國夫人剛飲過茶,正坐在胡榻上與身邊的仆婦說笑,見連嬤嬤帶了個陌生人進來,尤其那女子臉上有傷,還噙著眼淚,笑意一下就沒了。坐直身子問怎麽回事,視線從果兒身上掠過,轉頭問連嬤嬤,“這是何人?”
連嬤嬤道:“先前右仆射府上來了位內管事,帶來這位女郎,另附了一張身契,說送予我們府上。老媼問了,那內管事不怎麽願意說,隻說這位女郎與阿郎相識,請阿郎見過了,再決定留與不留。老媼料想,此事恐怕不簡單,所以將人帶來,請老夫人定奪。”
陳國夫人臉上神色凝重起來,“右仆射府上……與我們平常沒什麽往來,再說送了人來……”還是個挨過打的,看來事情不大妙。
心頭隱隱發緊,陳國夫人問:“你是辛府誰的婢女,如何結識了郡侯,一一給我說來。”
果兒先前在辛家怕被打死,到了這裏,見了武陵郡侯的母親,心仍舊不能放下,在那道銳利的目光下,愈發感到戰戰兢兢。
所以要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說,即便扭曲些事實,反正也不會有人去對證。便肅了肅道:“回稟老夫人,婢子是辛府二娘子房裏侍奉的,六歲入了辛府,一直到今日。前陣子……婢子與我家小娘子一同去西明寺進香,偶遇了郡侯,小娘子對郡侯一見鍾情,每每催促婢子給郡侯送信。但郡侯對小娘子無意,隨意敷衍過幾次,就不怎麽願意理會二娘子了。二娘子惱羞成怒,認定婢子與郡侯有私情,今日把婢子毒打了一頓,送到貴府上來了。”
本以為這些話,對陳國夫人總有觸動,卻沒想到她淡漠得很,反問道:“那你與郡侯,到底有沒有私情?”
果兒怔了下,被打紅的臉頰更紅了,眼神閃爍著,半晌低下頭道:“婢子與郡侯……兩情相悅。”
陳國夫人一聽,頓時笑起來,“也就是說,郡侯沒有看上辛家二娘子,卻看上了二娘子的婢女,是嗎?”
不知為什麽,這話問出口,充滿了嘲諷和不實的味道,連果兒自己都有些懷疑了。
陳國夫人身邊的仆婦們,嘴角抿出了扭曲的笑,一個年輕婦人說:“辛家剛被指婚太子的大娘子,生得名動長安,人人說起辛家的女郎,沒有一個不誇讚一聲好的……”說罷視線一轉,落在果兒身上,語調裏滿是不可置信,“阿郎果真能看上這位女郎?”
陳國夫人一哂,“若果真如此,那便是他瞎了眼。”
果兒惶然,心頭急跳起來,“老夫人……”但話未說完,便見陳國夫人抬抬手,截斷了她的話。
轉而問連嬤嬤,“先前辛家人提起阿郎,說了什麽?”
連嬤嬤道:“什麽都不曾說,甚至連她是辛二娘的婢女都不曾提起,隻說是二夫人門下人,與我們阿郎有些交情,別的一概沒詳談。”
陳國夫人聽罷,緩緩長出了一口氣,“清流望族重名聲,輕易不讓閨中小娘子扯上關係,縱是起了怨懟,也不說人半句不好。反觀這賤婢,句句抹黑主人,把服侍了多年的小娘子描摹得尖酸善妒,可見是個心懷鬼胎的鼠狗輩。”
果兒急了,卷起袖子給眾人看,又指了指自己的臉道:“老夫人,娘子將我打成這樣……”
“你一個賣身為奴的卑賤之人,連命都不是自己的,卻背著主人與男子勾纏,難道不該打嗎?”陳國夫人說罷,厭煩地調開視線,對連嬤嬤道,“阿郎還未婚配,這件事要是傳出去,將來怕是沒有哪家願意把女兒嫁進我們侯府。你找個胡商來,趕快把她賣到波斯去,這輩子都別讓她回來。”
果兒一聽,眼前頓時金花亂竄,身上一軟便癱倒下來。
陳國夫人不由唾棄:“為了這種貨色,害得我們不好向辛家交代了。”
恰在這時有人通稟,說阿郎來向老夫人請安了。
陳國夫人撫撫膝上褶皺,板著臉道:“來得真快,別是聽見消息了。讓他們再見最後一麵,該說的都說清楚,也好。”
第28章 話說半截的人最不可愛。
武陵郡侯走得匆匆, 下值後經過坊門就聽見有人在議論,說看見辛家往郡侯府後門上運東西,“起先是好幾個包袱, 後來見人押出個女郎來, 一路拖拖拽拽送進了邊門。”
武陵郡侯聽在耳裏, 心頭忽地懸起來, 隱約覺得要出事了。到家後一問,才知道確有其事,辛家來的人已經送到老夫人麵前, 老夫人正在盤問。
關於自己的母親,對於武陵郡侯來說是家中最權威,甚至比父親在世時, 還要令他畏懼幾分。尤其現在大曆建國,郡侯府真正的皇親國戚是她, 連自己這爵位, 也是看在她與亡父的份上,朝廷才賞賜的。
辛家這通作為, 恐怕早就把母親氣壞了, 他三步並作兩步趕到母親寢樓前, 遠遠看見母親常用作納涼的亭台上半垂著竹簾, 竹簾底下透出好幾個身影。他不敢耽擱,順著台階進了廳內, 打眼一看便見果兒垂首站在那裏。聽見腳步聲, 忙回頭看, 見到他頓如見了救星一樣, 既驚且喜地喚了聲郎君。
難題就轉嫁給武陵郡侯吧,果兒想。先前替二娘傳話,每一次相見都情深義重,走投無路了,人到了麵前,那點舊情總會派上用場的。再說比起跟著小娘子做陪房,索性直接進了侯府大門,前程反倒快速有個決斷。
一刹兒千般想頭,她權衡之下咬唇伏拜在地,抽泣著對居幽道:“奴婢聽從大娘子安排。”
居上聞言涼笑了一聲,“好得很,那就請阿嬸安排人,送她去郡侯府。”邊說邊轉身對旁觀的仆婦和婢女道,“這件事誰也不許往外說,待得明日,與郡侯府私下解決。”
畢竟兩家都是有體麵的人家,張揚起來大家臉上都不好看。武陵郡侯年輕不知事,家中老夫人自然懂輕重。要是母子倆一樣標新立異,那成全了果兒,也算做了樁好事。
事情商定了,進來幾個仆婦,把人拽進了後麵柴房關押。大家因這變故,心情都不太好,各自坐在交椅裏,半天沒有說話。
李夫人終於長長歎了口氣,對居幽道:“你這孩子,若有了意中人,直接告訴阿娘不好嗎?偏偏自己弄什麽鴻雁傳書,弄到最後竟讓貼身的婢女截了胡,說出去招人恥笑。”
居安吐了吐舌頭,“小姐是媒人,婢女和郎子成了一對,寫進變文裏可是一出新戲。”話剛說完,就招來全家一致的白眼。
居幽支支吾吾,“咱們家和郡侯府沒什麽交情,我想著先與他熟悉熟悉,時機成熟了再與阿娘說,沒想到弄成了這樣。”
李夫人氣哼哼看著她問:“現在醒悟了?”
居幽垂頭喪氣,“醒悟了,再也不和人寫什麽書信了。”
顧夫人撫著圈椅的扶手唏噓:“也算運氣好,被你阿姐探出了端倪,要不然武陵郡侯果真來提親,你自己願意,大家也樂見其成。待真的過了門,叫天不應叫地不靈,被人家坑死了可怎麽辦!”
話說到這裏,才忽然想起居上回來了,眾人如夢初醒般,忙來追問她在行轅中的境遇。
楊夫人道:“太子殿下答應讓你回來?管教傅母沒有為難你?”
居上說:“我人緣好著呢,和大家相處得很愉快,沒有人為難我。昨日沛國公主出降,我以為爺娘都會來,還在婚宴上找了你們一圈。”
楊夫人垂著眼睛道:“你阿耶公務忙,讓你阿兄代為出席,禮金到了就罷了,何必占一個賓座。至於我,我昨日頭疼,起不來床……”邊說邊撫了撫鬢角,又低聲嘟囔,“駙馬爺高就,連個交代都不曾有,這樣的婚宴,我看不參加也罷。”
所以居上的性格,其實和她母親很像,楊夫人也是個剛正的人,黑白分明,且十分護短。居上從陸觀樓那裏受到了辜負,是她心頭永遠的刺,就算居上嫁了太子,將來成了皇後,也是楊夫人一輩子拿來說嘴的把柄。反正不管居上往不往心裏去,楊夫人就是覺得委屈,好好的女孩子一片真心,他說尚主就尚主了,到今日也不曾給個說法。
居上呢,昨日其實已經釋懷了,對母親說:“我見了陸夫人,看著滿臉病容,先前陸給事確實是回去侍疾了。再說阿耶勸過我,人人都想出人頭地,他也不曾親口說要來提親,是我自己想得太多,不能怪人家。”說著咧嘴笑了笑,“如今我們同入一家,頂峰相見,下次一定要喝兩杯慶賀一下。”
她說得很坦然,把全家人聽呆了。
居安說:“看來阿姐和太子殿下相處得不錯,已經見異思遷了。”
居上絲毫沒有羞澀的意思,“別胡說。”
三嬸見她這樣,挪過來一些,悄聲問:“殊勝,你們兩人居於一個府邸,吃住怎麽樣?都在一起?”
這吃住兩個字,真是問得坦誠又別有深意。
居上道:“吃住都分開,各有各的後廚,各有各的床。阿嬸放心,我不是隨便的人,再說有那麽多傅母整日盯著我,我就是想幹什麽,她們也會教訓我。”
當然,家裏人不會知道她隔牆看人光膀子的事,反正說得楊夫人好一陣心疼,養了十七年的孩子,送到別人手裏受調理去了。
然後又開始挑剔:“三書六禮都過了大半,我還未見過太子。”
居上道:“宮中也不曾召見我,說不定淩家還有顧忌,覺得我與太子不能長久。”
居幽木訥地問:“那怎麽辦?難道還能退親?”
居上的意思是退親也沒關係,隻要不影響阿耶和阿兄們的仕途。送來的聘金,大內應該不好意思要回去,那自己還是賺了,以後拿它遊山玩水,豈不美哉?
當然這話隻能心裏琢磨,不敢在阿娘麵前吐露,免得惹她擔心。為了安撫全家,居上道:“我不會給太子機會退親的,他要退親,我就抱住他的腿大哭,太子殿下要臉,奈何不了我。再說今日回來,就是太子殿下準的假,我與他相處得不錯,等玥奴的事辦妥了,還要回去告訴他呢。”
居安訝然,“太子殿下也愛打聽這個?”
居上心道太子也是人,她昨日看他的眼睛,瞳仁裏流露出壓抑又旺盛的求知欲,世上誰能抗拒家長裏短的吸引力!
楊夫人關心的則是其他,“今晚能在家住一晚嗎?劉娘給你新繡了一床被子,好看得緊。”
所謂的劉娘,就是居安的生母劉氏,一個不太有存在感的婦人,但有一手極好的針線手藝。
居安給長姐形容。眉飛色舞,“阿姨繡了兩床,阿姐滿床瑞花,我的卻是幾個兔子。如今正給二姐繡,我昨日去看了,是纏枝葡萄,反正你們的都比我的好看。”
這就是劉娘會做人之處,太子妃當然要用瑞花,二娘是二房嫡女,將來也必定花團錦簇。居安呢,是家裏最小的女兒,還在愛養兔子和鳥雀的時候,繡兩個兔子糊弄一下,也算投其所好。
大家都笑,楊夫人說:“等你再長大些,也給你繡花草葡萄。”
居安其實就是小孩子鬧一鬧,並不真往心裏去。居上道:“今晚上怕是不能住在家裏,天黑前得回去。替我謝謝阿姨,被子給我先存著,等我回來再用。再者要小心眼睛,這樣大熱的天,多多納涼歇息,別做針線了。”
閑話一圈,又回到了重點。楊夫人負氣道:“依我說,今日就給韓家送去,看他們怎麽處置。”
居上猶豫了下,“剛才沒忍住,捶了她一頓,現在鼻青臉腫的,顯得咱們態度很鮮明。”
顧夫人一聽,站起身說不對,“就是要鮮明,這叫隔山打牛,武靈郡侯看了,臉上也該疼才對。”
這麽一想就不必再等了,楊夫人道:“立刻讓人收拾,把她的東西全帶上,拿羊車拉過去。”
楊夫人卻抱怨居上:“你下手那麽重,不會輕些麽?打得花紅柳綠,唯恐人不知道你莽撞。”
居上則毫無悔改之心,“打人不打疼,那還打她做什麽?讓她全須全尾的,一口氣送入洞房啊?”
楊夫人無可奈何,唯有搖頭。
大家說幹就幹,一場官眷私底下的較量展開了,表麵隻是送個婢女,暗地裏把郡侯府的臉都打腫了。
當然送人不必主家親自出麵,有內府管事的傅母就足夠了。把人塞進羊車,結結實實蓋好了帳幔,送到郡侯府後巷。登門求見府中管事,因為是辛家派來的人,底下傳話的不敢怠慢,很快便有人迎了出來。雖不知道辛家人為什麽來,但依舊熱絡地接待了,請人進門說話。
餘嬤嬤回身,朝果兒看了一眼,“小娘子,走吧。”
果兒這時卻畏縮了,腳下踟躕著不往前邁。餘嬤嬤沒有時間同她磨蹭,一把拽過她,大步跟上了引路的人。
傅母與傅母之間說話是平等的,若一口氣求見老夫人,則逾矩了。
兩位內府管事相見,彼此客氣地見了禮,餘嬤嬤道:“今日冒昧登門,是奉家主之命,給貴府上送個人。”
侯府的傅母姓連,是從北地跟到長安來的,在府裏伺候了多年,從來沒有遇見過這種事。其實兩家之間互通有無,周轉奴婢,倒也不是多新鮮,但怪就怪在辛韓兩府以前從來沒有交情。這回平白送個大活人過來,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連嬤嬤看了眼戴著帷帽的小娘子,不敢輕易接手,遲遲道:“不知貴家主可有什麽話托嬤嬤交代?辛府的大名,我們早就聽說過,家中老夫人還曾遺憾,不曾有機會結識貴家主。今日貴家主送人過來……”臉上笑著,那笑容裏充滿了不確定的味道,十分為難地說,“總得有個前因後果,我們才好分辨。”
餘嬤嬤道:“也沒什麽,不過小事,家主有成人之美。”邊說邊把果兒往前拉了拉,“這是我們府裏頭等的婢女,很會察言觀色,也會討主人歡心,日後到了貴府上,定能好好辦事,嬤嬤不必擔心。”
連嬤嬤愈發茫然了,與身邊的仆婦交換了下眼色,忙岔開話題道:“隻顧著商議,慢待了。先請坐吧,吃上一盞飲子解解暑,再慢慢說其他。
餘嬤嬤搖了搖頭,“吃茶有的是時候,今日我來,不是來喝茶的。”說罷一笑,“想必我不說出個所以然,嬤嬤也不敢留人,這樣,等郡侯回來,嬤嬤可以讓郡侯認人,若是認得便留下,給府上做做粗使也好。”
這下連嬤嬤明白過來,忽然提起郡侯,想必問題就出在這上頭。
都是精幹的管事,手上辦過很多差事,有一點風吹草動,轉眼便警覺起來,笑道:“嬤嬤也說我們不敢隨意留人,且家中使喚的人手夠了,多一個,不知該往哪裏安置……還請嬤嬤賞我個明白,我也好向家主回稟。”
餘嬤嬤早知道有這番推諉,沉默了下,轉身撩開果兒帷帽上的麵紗,赫然露出一張帶傷的臉。
“這女郎,是我家二夫人門下的婢女,我家二夫人很是器重她,平時繁重些的活兒,從來不要她幹。但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女郎一心向著貴府上,似乎與貴府郡侯也有些交情。我們家主向來寬宏慈悲,得知了她的心思,也不便強留。今日命我把人送來,另有身契一封,一並交給嬤嬤。嬤嬤且把人留下,拿不準主意先回稟上去,倘或郡侯也不肯留,我們再把人帶回去就是了。”
餘嬤嬤說完,從邊上人手裏接過信匣來,交到連嬤嬤手上,不等連嬤嬤再說什麽,抬手揮了揮,“我們走。”
連嬤嬤“噯”了聲,眼睜睜看著她們去了,再追趕,大可不必,人家必定是師出有名,不過難聽話沒有說透徹而已。
再看這女郎,眼淚汪汪地,低著頭不敢說話,隻好無奈地詢問:“你叫什麽名字?”
那女郎撫著紅腫的臉頰,顫聲道:“蘇果兒。”說罷又央告起來,“嬤嬤,我要見郡侯,請嬤嬤代我通傳。”
這下是再清楚沒有了,看來就是與郡侯有關。
蹙眉又看她一眼,連嬤嬤道:“阿郎暫且不在家,先見過老夫人吧。”
武陵郡侯的母親封陳國夫人,因為丈夫病死,兒子封了郡侯,自己便頤養天年,不怎麽過問外麵的事了。但北地淩氏出身,當家自是一把好手,像這等大事,連嬤嬤不敢擅自做主,自然立刻要回稟到她麵前。
取下果兒頭上帷帽,連嬤嬤邊走邊吩咐:“跟我來。老夫人麵前不要說謊,問你什麽,你就答什麽,不許有一個字錯漏,更不要隨意搪塞,知道麽?”
果兒道是,抹著眼淚被帶進了上房。
彼時陳國夫人剛飲過茶,正坐在胡榻上與身邊的仆婦說笑,見連嬤嬤帶了個陌生人進來,尤其那女子臉上有傷,還噙著眼淚,笑意一下就沒了。坐直身子問怎麽回事,視線從果兒身上掠過,轉頭問連嬤嬤,“這是何人?”
連嬤嬤道:“先前右仆射府上來了位內管事,帶來這位女郎,另附了一張身契,說送予我們府上。老媼問了,那內管事不怎麽願意說,隻說這位女郎與阿郎相識,請阿郎見過了,再決定留與不留。老媼料想,此事恐怕不簡單,所以將人帶來,請老夫人定奪。”
陳國夫人臉上神色凝重起來,“右仆射府上……與我們平常沒什麽往來,再說送了人來……”還是個挨過打的,看來事情不大妙。
心頭隱隱發緊,陳國夫人問:“你是辛府誰的婢女,如何結識了郡侯,一一給我說來。”
果兒先前在辛家怕被打死,到了這裏,見了武陵郡侯的母親,心仍舊不能放下,在那道銳利的目光下,愈發感到戰戰兢兢。
所以要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說,即便扭曲些事實,反正也不會有人去對證。便肅了肅道:“回稟老夫人,婢子是辛府二娘子房裏侍奉的,六歲入了辛府,一直到今日。前陣子……婢子與我家小娘子一同去西明寺進香,偶遇了郡侯,小娘子對郡侯一見鍾情,每每催促婢子給郡侯送信。但郡侯對小娘子無意,隨意敷衍過幾次,就不怎麽願意理會二娘子了。二娘子惱羞成怒,認定婢子與郡侯有私情,今日把婢子毒打了一頓,送到貴府上來了。”
本以為這些話,對陳國夫人總有觸動,卻沒想到她淡漠得很,反問道:“那你與郡侯,到底有沒有私情?”
果兒怔了下,被打紅的臉頰更紅了,眼神閃爍著,半晌低下頭道:“婢子與郡侯……兩情相悅。”
陳國夫人一聽,頓時笑起來,“也就是說,郡侯沒有看上辛家二娘子,卻看上了二娘子的婢女,是嗎?”
不知為什麽,這話問出口,充滿了嘲諷和不實的味道,連果兒自己都有些懷疑了。
陳國夫人身邊的仆婦們,嘴角抿出了扭曲的笑,一個年輕婦人說:“辛家剛被指婚太子的大娘子,生得名動長安,人人說起辛家的女郎,沒有一個不誇讚一聲好的……”說罷視線一轉,落在果兒身上,語調裏滿是不可置信,“阿郎果真能看上這位女郎?”
陳國夫人一哂,“若果真如此,那便是他瞎了眼。”
果兒惶然,心頭急跳起來,“老夫人……”但話未說完,便見陳國夫人抬抬手,截斷了她的話。
轉而問連嬤嬤,“先前辛家人提起阿郎,說了什麽?”
連嬤嬤道:“什麽都不曾說,甚至連她是辛二娘的婢女都不曾提起,隻說是二夫人門下人,與我們阿郎有些交情,別的一概沒詳談。”
陳國夫人聽罷,緩緩長出了一口氣,“清流望族重名聲,輕易不讓閨中小娘子扯上關係,縱是起了怨懟,也不說人半句不好。反觀這賤婢,句句抹黑主人,把服侍了多年的小娘子描摹得尖酸善妒,可見是個心懷鬼胎的鼠狗輩。”
果兒急了,卷起袖子給眾人看,又指了指自己的臉道:“老夫人,娘子將我打成這樣……”
“你一個賣身為奴的卑賤之人,連命都不是自己的,卻背著主人與男子勾纏,難道不該打嗎?”陳國夫人說罷,厭煩地調開視線,對連嬤嬤道,“阿郎還未婚配,這件事要是傳出去,將來怕是沒有哪家願意把女兒嫁進我們侯府。你找個胡商來,趕快把她賣到波斯去,這輩子都別讓她回來。”
果兒一聽,眼前頓時金花亂竄,身上一軟便癱倒下來。
陳國夫人不由唾棄:“為了這種貨色,害得我們不好向辛家交代了。”
恰在這時有人通稟,說阿郎來向老夫人請安了。
陳國夫人撫撫膝上褶皺,板著臉道:“來得真快,別是聽見消息了。讓他們再見最後一麵,該說的都說清楚,也好。”
第28章 話說半截的人最不可愛。
武陵郡侯走得匆匆, 下值後經過坊門就聽見有人在議論,說看見辛家往郡侯府後門上運東西,“起先是好幾個包袱, 後來見人押出個女郎來, 一路拖拖拽拽送進了邊門。”
武陵郡侯聽在耳裏, 心頭忽地懸起來, 隱約覺得要出事了。到家後一問,才知道確有其事,辛家來的人已經送到老夫人麵前, 老夫人正在盤問。
關於自己的母親,對於武陵郡侯來說是家中最權威,甚至比父親在世時, 還要令他畏懼幾分。尤其現在大曆建國,郡侯府真正的皇親國戚是她, 連自己這爵位, 也是看在她與亡父的份上,朝廷才賞賜的。
辛家這通作為, 恐怕早就把母親氣壞了, 他三步並作兩步趕到母親寢樓前, 遠遠看見母親常用作納涼的亭台上半垂著竹簾, 竹簾底下透出好幾個身影。他不敢耽擱,順著台階進了廳內, 打眼一看便見果兒垂首站在那裏。聽見腳步聲, 忙回頭看, 見到他頓如見了救星一樣, 既驚且喜地喚了聲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