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裴望初的聲音裏似含著期許,“倘若嫁入裴家的人是你,你會願意嗎?”
謝及音心裏猛然一顫,飛快垂下眼,攥緊的指甲幾乎要嵌進掌心裏。
他問這話,是什麽意思呢?
是說在她與謝及姒之間,他更鍾意她嗎?
可是……為什麽呢?
她容貌怪異,被視為不詳之兆,性格怪癖,不喜與人相處。就連她的親生父親都將她視為聯姻的殘次品,認為如果將她嫁給裴家,是對裴家的不尊重。
裴望初的長輩們也是這樣覺得。
倘若她說“願意”,會發生什麽……裴望初會為她爭取嗎?會爭取成功嗎?她嫁入裴家後,能襯得起他妻子的身份嗎?
謝及音在一瞬間想了很遠。她和裴望初之間隻有短短的兩步路,卻有無數的艱難險阻,稱量不清的代價。
值得嗎?
謝及音輕輕搖頭,對裴望初道:“七郎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不願意。”
她不願意以薄如蟬翼的好感,去試圖挑釁謝黼的權威、裴家的尊嚴。她不願意再被誤會為不知天高地厚、搶奪嫡妹姻緣的品行不端的女子。
她……沒有承認的勇氣。
“既然你不願意,那就算了,”裴望初似是輕歎了一口氣,“今日……就當我從未來過,叨擾了。”
裴望初轉身離去,自那以後,謝及音再未見過他。後來,謝黼起事,裴家闔族抵抗,謝黼登基後將裴家滿門下獄,謝及音用盡了各種計策,才讓謝黼鬆了口,願意饒裴望初一命,將他送給她做麵首。
之後倏忽又是三年。被從牢獄中拎出來、滿身狼狽淋漓的裴望初,與三年前……又是不一樣了。
今年洛陽的秋天多雨,冷得也快,謝及音午憩時覺得冷,朦朧間抬眼望,原來是風刮開了菱窗,暴雨壓著芭蕉葉探進屋裏來。
謝及音縮了縮胳膊,輕聲喊道:“識玉……”
外間響起腳步聲,聽動靜不是識玉,謝及音翻過身,卻見來人是裴望初。
他沒等謝及音吩咐,走過去將窗戶重新掩好,又從立櫃裏翻出一條薄毯,遞給謝及音。他見謝及音表情頗有些疑惑,解釋道:“識玉姑娘去膳房了,讓我在外麵守一下。”
“薑昭呢?”
“她不在,”裴望初道,“許是入宮去了。”
入宮……想必是找太成帝和楊皇後稟報去了吧。謝及音枕著胳膊,揣測薑女史入宮後會如何告狀。裴望初見她沒有別的吩咐,正要躬身退出,謝及音卻突然叫住了他:“巽之。”
裴望初腳步一頓。
“明日是九月十六,你想隨我出府嗎?”
九月十六是裴家人行刑的日子,地點就在午門外,若是去得早,或許還能見上最後一麵。
裴望初默然片刻,說道:“不去了,讓他們安心上路吧。”
謝及音沒想明白,“難道不是見你好好活著,他們才會放心嗎?”
裴望初不知該如何同她解釋,見謝及音仍看著他,那模樣分明是希望他明日同去,於是改口道:“那就去吧。”
態度十分隨意,仿佛是赴個可有可無的約。
謝及音心中愈發疑惑,猜不透他在想什麽。
第二天上午,謝及音戴上帷帽,讓裴望初在車旁隨行,識玉伴著她坐在車內,一同往午門的方向行去。
路上有人認出了嘉寧公主府的馬車,也認出了隨行車側的裴望初。昔日名動洛陽的世家公子一朝淪落至此,有人唏噓感慨,泣不成聲,也有人嗤之以鼻,鄙夷不屑。
識玉怕謝及音聽見那些貶損的話,將車簾捂得緊緊的,到了午門外才卷上去。
馬車停在離刑台極近的地方,犯人還沒有押上來,二十個鬼麵羅刹似的劊子手已就位,正拄著鬼頭刀,麵無表情地目視前方。
“監斬官大人到!”
忽聽一聲吆喝,身著紅官衣的監斬官從監斬台後繞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謝及音的駙馬崔縉。
崔縉也看見了謝及音和裴望初,同隨行官吩咐了幾句,那隨行官走下台來,行至馬車麵前,向謝及音傳話道:“崔駙馬說台下人多,怕衝撞了嘉寧殿下,請殿下打道回府,免得沾染了晦氣。”
謝及音眼皮也不抬地說道:“你去同他說,他要真好心看顧本宮,就將監斬官的位置讓出來給本宮坐著。”
崔縉聽完監斬官的傳話後冷笑了一聲,“真是不知好歹。”
到了午時,崔縉將綠頭令簽往地上一擲,隨行官高聲下令道:“押解死刑犯!”
裴家人被從囚車上押下來,腳戴鐐銬頭戴枷,哀哀戚戚地被提解到刑台上。走在最前的是裴家的家主裴衡和他的夫人,正是裴望初的父親和母親。
裴望初一瞬間變得麵色慘白,謝及音看到他垂在兩側的手在微微顫抖。
縱使他掩飾地再好,那畢竟是他的生身父母,是他的家族。如今他闔族將趕赴黃泉,他如失群的雁、落孤的鹿,在刀鉞斧戟外哀鳴盤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觀察著他的反應,以作痛快或撻伐。
昨日雨後的烏雲尚未消散,天瞬間陰沉,刮起陣陣冷風。
裴衡高昂著頭,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樣,他看見了裴望初,厲聲喝到:“不肖子,上來拜我!”
裴望初邁出去一隻腳,又硬生生定在原地。
“怎麽,你怕死?裴家滿門忠烈,竟養出你這個貪生怕死、甘伏居婦人裙下的東西!你可記得你姓裴?你姓裴!”
裴衡高聲痛罵,裴望初僵直而沉默地站立著,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他身上——哀戚恐懼的裴家人,評頭論足的圍觀百姓,居高臨下的監斬官崔縉,還有遮在帷帽之後的謝及音。
那些撕心裂肺的痛哭,低聲竊竊的私語,聽在裴望初的耳朵裏,似乎都在重複一句話。
你也姓裴,你怎麽不去死呢?
裴望初轉身朝謝及音一拜,低聲求她道:“求殿下允我到台前一拜。”
謝及音對識玉說道:“你去與駙馬通傳一聲,就說簪英士族,斷頭台上飲蘭椒,此乃國禮。裴七郎要去與他父母送行,讓他不要阻攔。”
識玉去監斬台上傳話,很快麵色不善地回來,謝及音問道:“莫非他不同意?”
識玉小聲道:“駙馬說……要您親自去求他。”
“求?”謝及音抬起頭,與崔縉視線相對,那人一身凜凜紅衣,正目光不善地盯著她,仿佛正等著她服軟,上前求拜。
“真當自己是掌生殺的判官嗎?本宮乃大魏公主,還求不到他身上。”謝及音將一紅色錦盒交給識玉,緩聲道:“此乃本宮金印,你捧著此印,為裴七郎開路,本宮看誰敢攔阻。”
“喏。”識玉接過錦盒,一路捧至刑台上,守刑侍衛不敢阻攔,見監斬官沒說話,便將裴望初也一同放了過去。
崔縉心裏頗有些惱火,他倒是要看看,謝及音能為裴望初做到什麽地步,她連金印都拿出來了,若這件事傳到太成帝耳朵裏,她該如何為自己辯解。
裴望初屈膝跪在刑台上,稽首叩拜,向裴衡及裴夫人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他的額間被碎石子劃破,眼眶也紅若充血,高聲對裴衡夫婦道:“不肖子望初,來為爹娘送行……願爹娘身滅罪去,無悲無憾,一別塵世虛苦,往登三仙極樂!”
他端起蘭椒酒一飲而盡,此酒極苦極辛,咽如吞刀,裴望初將酒杯擱下,端起另一杯奉給裴衡。
裴衡神色冷厲地睨著他。
“你可知裴家這一輩中,你長兄英武勇毅,二兄儒雅正派,三兄高風亮節,四兄威武不屈,五兄克己奉公,六兄冰清玉潔,唯有你——心誌不堅,德行不明——”
裴望初道:“兒知道。”
“我裴家不負君臣恩義,寧做蘭摧玉折,不做蕭敷艾榮,此乃我裴家氣節。你長兄、二兄、五兄戰亡,三兄、四兄、六兄今日赴刑殉道,唯有你——貪生怕死,諂媚求歡——”
裴望初聲音微顫,“兒知道……”
“我裴家人活著時操履無玷,死後隻願圖個清淨,你若還有幾分孝心,往後勿自稱河東裴氏,我等屍骨寧為野狗拖啃、烏鴉啄食,不願為你手所侮,不許你為我等收屍——”
裴望初幾乎要端不住手中酒杯,遲遲不肯答應。
“你若不應,我不喝這杯蘭椒酒,死後寧下九幽地府,來世寧轉為畜生道!”
裴夫人在旁聞言而泣。
裴衡高聲逼問裴望初:“你應是不應?!”
裴望初閉了閉眼,一滴淚珠砸在地台上。
“不肖子……謹遵父命。”
裴衡這才接過酒杯,將杯中蘭椒酒一飲而盡,摔在地上。
裴望初深吸了一口氣,端起另一杯酒,奉至裴夫人麵前。
裴夫人哽咽問道:“我教你收好的東西,你收好了嗎?”
“已仔細收存。”
裴夫人欣慰地點點頭,滿眼含淚,目光哀愁地望著裴望初。
“娘從前待你不好,如今卻再無補償的機會,若來世有望,娘在黃泉路上等等你,你我來世還做母子……我交代你的事,你要好好去做,切莫忘了……”
裴望初哽聲道:“兒子記住了。”
裴夫人接過蘭椒酒飲盡。
第12章 夜雨
崔縉端坐在監斬台上高聲道:“人終有別,不要誤了行刑時辰。裴七郎若真依依不舍,大可一刀抹了脖子,何必在此惺惺作態。”
裴望初依然跪在刑台上,裴衡夫婦的對麵,像一尊無聲無息的石頭,一棵枯萎的白樹,連日光照在他身上都是冷的。
崔縉冷笑一聲,扔下紅頭令簽,劊子手高高舉起了鬼頭刀,刀刃上照出刺目而陰冷的光。裴家的家主裴衡怒目圓睜,挺直了脊梁,隻一瞬間,鬼頭刀齊齊落下,裴衡與他夫人的人頭落地,鮮血自頸間霎然噴出,濺在裴望初的臉上與身上。
一襲白衣染成半邊紅裳,而他仍脊背挺直地跪立著。崔縉自高台上往下望著他,隻見一雙沉目如死水,卻隱隱讓人覺得脊背發涼。
他大概是瘋了。崔縉想。哪個正常人敢親眼目睹父母赴刑,卻又無動於衷。
就連隱在馬車裏的謝及音都在渾身打顫。她活這麽大,也是第一次如此近地旁觀殺人。
她不敢去看滾落塵土中的人頭,目光落在裴望初的背影上,隻見他緩緩動了,將裴衡夫婦的頭抱進懷裏,為他們合上眼睛,拂拭臉頰與鬢邊的血汙。
那一幕,令所有旁觀者都毛骨悚然,默然失語。
崔縉本想看裴望初失態,看他崩潰,看他對謝氏恨之入骨,恨不能以牙還牙,與之不共戴天,好讓謝及音嚐嚐自作多情的滋味。
可是裴望初沒有,他的反應出乎崔縉的意料和掌控,讓崔縉覺得不安。
崔縉聲音冷硬對隨行官吩咐道:“把裴七郎帶下去。”
侍衛上前拖起裴望初,謝及音使了個眼色,公主府的府衛上前將他接過來。裴望初始終一言不發,仿佛被攝走魂魄的行屍走肉,緩緩停在了謝及音麵前。
謝及音有些擔心他,低聲問道:“你要繼續看,還是隨我回去?”
裴望初說:“我想送他們一程。”
謝及音心裏猛然一顫,飛快垂下眼,攥緊的指甲幾乎要嵌進掌心裏。
他問這話,是什麽意思呢?
是說在她與謝及姒之間,他更鍾意她嗎?
可是……為什麽呢?
她容貌怪異,被視為不詳之兆,性格怪癖,不喜與人相處。就連她的親生父親都將她視為聯姻的殘次品,認為如果將她嫁給裴家,是對裴家的不尊重。
裴望初的長輩們也是這樣覺得。
倘若她說“願意”,會發生什麽……裴望初會為她爭取嗎?會爭取成功嗎?她嫁入裴家後,能襯得起他妻子的身份嗎?
謝及音在一瞬間想了很遠。她和裴望初之間隻有短短的兩步路,卻有無數的艱難險阻,稱量不清的代價。
值得嗎?
謝及音輕輕搖頭,對裴望初道:“七郎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不願意。”
她不願意以薄如蟬翼的好感,去試圖挑釁謝黼的權威、裴家的尊嚴。她不願意再被誤會為不知天高地厚、搶奪嫡妹姻緣的品行不端的女子。
她……沒有承認的勇氣。
“既然你不願意,那就算了,”裴望初似是輕歎了一口氣,“今日……就當我從未來過,叨擾了。”
裴望初轉身離去,自那以後,謝及音再未見過他。後來,謝黼起事,裴家闔族抵抗,謝黼登基後將裴家滿門下獄,謝及音用盡了各種計策,才讓謝黼鬆了口,願意饒裴望初一命,將他送給她做麵首。
之後倏忽又是三年。被從牢獄中拎出來、滿身狼狽淋漓的裴望初,與三年前……又是不一樣了。
今年洛陽的秋天多雨,冷得也快,謝及音午憩時覺得冷,朦朧間抬眼望,原來是風刮開了菱窗,暴雨壓著芭蕉葉探進屋裏來。
謝及音縮了縮胳膊,輕聲喊道:“識玉……”
外間響起腳步聲,聽動靜不是識玉,謝及音翻過身,卻見來人是裴望初。
他沒等謝及音吩咐,走過去將窗戶重新掩好,又從立櫃裏翻出一條薄毯,遞給謝及音。他見謝及音表情頗有些疑惑,解釋道:“識玉姑娘去膳房了,讓我在外麵守一下。”
“薑昭呢?”
“她不在,”裴望初道,“許是入宮去了。”
入宮……想必是找太成帝和楊皇後稟報去了吧。謝及音枕著胳膊,揣測薑女史入宮後會如何告狀。裴望初見她沒有別的吩咐,正要躬身退出,謝及音卻突然叫住了他:“巽之。”
裴望初腳步一頓。
“明日是九月十六,你想隨我出府嗎?”
九月十六是裴家人行刑的日子,地點就在午門外,若是去得早,或許還能見上最後一麵。
裴望初默然片刻,說道:“不去了,讓他們安心上路吧。”
謝及音沒想明白,“難道不是見你好好活著,他們才會放心嗎?”
裴望初不知該如何同她解釋,見謝及音仍看著他,那模樣分明是希望他明日同去,於是改口道:“那就去吧。”
態度十分隨意,仿佛是赴個可有可無的約。
謝及音心中愈發疑惑,猜不透他在想什麽。
第二天上午,謝及音戴上帷帽,讓裴望初在車旁隨行,識玉伴著她坐在車內,一同往午門的方向行去。
路上有人認出了嘉寧公主府的馬車,也認出了隨行車側的裴望初。昔日名動洛陽的世家公子一朝淪落至此,有人唏噓感慨,泣不成聲,也有人嗤之以鼻,鄙夷不屑。
識玉怕謝及音聽見那些貶損的話,將車簾捂得緊緊的,到了午門外才卷上去。
馬車停在離刑台極近的地方,犯人還沒有押上來,二十個鬼麵羅刹似的劊子手已就位,正拄著鬼頭刀,麵無表情地目視前方。
“監斬官大人到!”
忽聽一聲吆喝,身著紅官衣的監斬官從監斬台後繞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謝及音的駙馬崔縉。
崔縉也看見了謝及音和裴望初,同隨行官吩咐了幾句,那隨行官走下台來,行至馬車麵前,向謝及音傳話道:“崔駙馬說台下人多,怕衝撞了嘉寧殿下,請殿下打道回府,免得沾染了晦氣。”
謝及音眼皮也不抬地說道:“你去同他說,他要真好心看顧本宮,就將監斬官的位置讓出來給本宮坐著。”
崔縉聽完監斬官的傳話後冷笑了一聲,“真是不知好歹。”
到了午時,崔縉將綠頭令簽往地上一擲,隨行官高聲下令道:“押解死刑犯!”
裴家人被從囚車上押下來,腳戴鐐銬頭戴枷,哀哀戚戚地被提解到刑台上。走在最前的是裴家的家主裴衡和他的夫人,正是裴望初的父親和母親。
裴望初一瞬間變得麵色慘白,謝及音看到他垂在兩側的手在微微顫抖。
縱使他掩飾地再好,那畢竟是他的生身父母,是他的家族。如今他闔族將趕赴黃泉,他如失群的雁、落孤的鹿,在刀鉞斧戟外哀鳴盤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觀察著他的反應,以作痛快或撻伐。
昨日雨後的烏雲尚未消散,天瞬間陰沉,刮起陣陣冷風。
裴衡高昂著頭,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樣,他看見了裴望初,厲聲喝到:“不肖子,上來拜我!”
裴望初邁出去一隻腳,又硬生生定在原地。
“怎麽,你怕死?裴家滿門忠烈,竟養出你這個貪生怕死、甘伏居婦人裙下的東西!你可記得你姓裴?你姓裴!”
裴衡高聲痛罵,裴望初僵直而沉默地站立著,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他身上——哀戚恐懼的裴家人,評頭論足的圍觀百姓,居高臨下的監斬官崔縉,還有遮在帷帽之後的謝及音。
那些撕心裂肺的痛哭,低聲竊竊的私語,聽在裴望初的耳朵裏,似乎都在重複一句話。
你也姓裴,你怎麽不去死呢?
裴望初轉身朝謝及音一拜,低聲求她道:“求殿下允我到台前一拜。”
謝及音對識玉說道:“你去與駙馬通傳一聲,就說簪英士族,斷頭台上飲蘭椒,此乃國禮。裴七郎要去與他父母送行,讓他不要阻攔。”
識玉去監斬台上傳話,很快麵色不善地回來,謝及音問道:“莫非他不同意?”
識玉小聲道:“駙馬說……要您親自去求他。”
“求?”謝及音抬起頭,與崔縉視線相對,那人一身凜凜紅衣,正目光不善地盯著她,仿佛正等著她服軟,上前求拜。
“真當自己是掌生殺的判官嗎?本宮乃大魏公主,還求不到他身上。”謝及音將一紅色錦盒交給識玉,緩聲道:“此乃本宮金印,你捧著此印,為裴七郎開路,本宮看誰敢攔阻。”
“喏。”識玉接過錦盒,一路捧至刑台上,守刑侍衛不敢阻攔,見監斬官沒說話,便將裴望初也一同放了過去。
崔縉心裏頗有些惱火,他倒是要看看,謝及音能為裴望初做到什麽地步,她連金印都拿出來了,若這件事傳到太成帝耳朵裏,她該如何為自己辯解。
裴望初屈膝跪在刑台上,稽首叩拜,向裴衡及裴夫人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他的額間被碎石子劃破,眼眶也紅若充血,高聲對裴衡夫婦道:“不肖子望初,來為爹娘送行……願爹娘身滅罪去,無悲無憾,一別塵世虛苦,往登三仙極樂!”
他端起蘭椒酒一飲而盡,此酒極苦極辛,咽如吞刀,裴望初將酒杯擱下,端起另一杯奉給裴衡。
裴衡神色冷厲地睨著他。
“你可知裴家這一輩中,你長兄英武勇毅,二兄儒雅正派,三兄高風亮節,四兄威武不屈,五兄克己奉公,六兄冰清玉潔,唯有你——心誌不堅,德行不明——”
裴望初道:“兒知道。”
“我裴家不負君臣恩義,寧做蘭摧玉折,不做蕭敷艾榮,此乃我裴家氣節。你長兄、二兄、五兄戰亡,三兄、四兄、六兄今日赴刑殉道,唯有你——貪生怕死,諂媚求歡——”
裴望初聲音微顫,“兒知道……”
“我裴家人活著時操履無玷,死後隻願圖個清淨,你若還有幾分孝心,往後勿自稱河東裴氏,我等屍骨寧為野狗拖啃、烏鴉啄食,不願為你手所侮,不許你為我等收屍——”
裴望初幾乎要端不住手中酒杯,遲遲不肯答應。
“你若不應,我不喝這杯蘭椒酒,死後寧下九幽地府,來世寧轉為畜生道!”
裴夫人在旁聞言而泣。
裴衡高聲逼問裴望初:“你應是不應?!”
裴望初閉了閉眼,一滴淚珠砸在地台上。
“不肖子……謹遵父命。”
裴衡這才接過酒杯,將杯中蘭椒酒一飲而盡,摔在地上。
裴望初深吸了一口氣,端起另一杯酒,奉至裴夫人麵前。
裴夫人哽咽問道:“我教你收好的東西,你收好了嗎?”
“已仔細收存。”
裴夫人欣慰地點點頭,滿眼含淚,目光哀愁地望著裴望初。
“娘從前待你不好,如今卻再無補償的機會,若來世有望,娘在黃泉路上等等你,你我來世還做母子……我交代你的事,你要好好去做,切莫忘了……”
裴望初哽聲道:“兒子記住了。”
裴夫人接過蘭椒酒飲盡。
第12章 夜雨
崔縉端坐在監斬台上高聲道:“人終有別,不要誤了行刑時辰。裴七郎若真依依不舍,大可一刀抹了脖子,何必在此惺惺作態。”
裴望初依然跪在刑台上,裴衡夫婦的對麵,像一尊無聲無息的石頭,一棵枯萎的白樹,連日光照在他身上都是冷的。
崔縉冷笑一聲,扔下紅頭令簽,劊子手高高舉起了鬼頭刀,刀刃上照出刺目而陰冷的光。裴家的家主裴衡怒目圓睜,挺直了脊梁,隻一瞬間,鬼頭刀齊齊落下,裴衡與他夫人的人頭落地,鮮血自頸間霎然噴出,濺在裴望初的臉上與身上。
一襲白衣染成半邊紅裳,而他仍脊背挺直地跪立著。崔縉自高台上往下望著他,隻見一雙沉目如死水,卻隱隱讓人覺得脊背發涼。
他大概是瘋了。崔縉想。哪個正常人敢親眼目睹父母赴刑,卻又無動於衷。
就連隱在馬車裏的謝及音都在渾身打顫。她活這麽大,也是第一次如此近地旁觀殺人。
她不敢去看滾落塵土中的人頭,目光落在裴望初的背影上,隻見他緩緩動了,將裴衡夫婦的頭抱進懷裏,為他們合上眼睛,拂拭臉頰與鬢邊的血汙。
那一幕,令所有旁觀者都毛骨悚然,默然失語。
崔縉本想看裴望初失態,看他崩潰,看他對謝氏恨之入骨,恨不能以牙還牙,與之不共戴天,好讓謝及音嚐嚐自作多情的滋味。
可是裴望初沒有,他的反應出乎崔縉的意料和掌控,讓崔縉覺得不安。
崔縉聲音冷硬對隨行官吩咐道:“把裴七郎帶下去。”
侍衛上前拖起裴望初,謝及音使了個眼色,公主府的府衛上前將他接過來。裴望初始終一言不發,仿佛被攝走魂魄的行屍走肉,緩緩停在了謝及音麵前。
謝及音有些擔心他,低聲問道:“你要繼續看,還是隨我回去?”
裴望初說:“我想送他們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