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問斬兩百七十多人,裴衡夫婦之後,是裴望初的叔祖、叔伯,堂兄弟、堂侄。哀嚎哭泣聲遍徹午門之外,不過片刻功夫,刑台上屍首成山,血流成溪。
而裴望初目紅如血,麵白如紙,行屍走肉般望著這一切。
直到他哥哥裴道宣的夫人、他的嫂子也被押上刑台時,裴望初突然目光一震。
本不忍直視的謝及音也發現了不對,顫抖著撥開麵前的垂紗。
那女子不是裴道宣的夫人,而是裴道宣的妹妹裴星羅。是本該沒為奴隸,而非推上斷頭台的裴家未嫁女。
發生了什麽?怎麽會是她?
裴望初下意識向前一步,謝及音低聲喝止他:“裴望初!你站住!”
劊子手手起刀落,又是十幾顆人頭落地。裴星羅的眼睛沒有閉上,空洞洞地朝裴望初的方向望過來,她應該是看見了裴望初,被砍斷脖子的前一刻,仿佛輕輕笑了一下。
二百七十六人,連押帶拖,砍了將近兩個時辰。屍體和頭顱在木板車上堆積成山,拖往城外亂墳坑,圍觀的百姓也早已散去,刑台上空蕩蕩的,隻留下滿地血汙。
秋風刮過來,有種刺骨的冷。憑吊的人仿佛要同血塵隨風而去。
謝及音在馬車中蜷得雙腿發麻,挑開一角車簾對裴望初道:“回去吧,天要黑了。”
裴望初動了動,仿佛終於有了一絲活人氣,識玉剛要吩咐他走到車衡右側,卻見他突然踏上馬車,掀開簾子鑽進了車廂。
他渾身血汙,麵蒼目沉,識玉被他嚇出了一身冷汗,抽出車上的短刀對著他:“你想做什麽?!”
“我有話對殿下說,”裴望初聲音極啞,像一根崩壞的弦,“你放心,我不會傷她。”
識玉看向謝及音,見她點頭,將手中短刀交給她後,這才一步三回頭地去車外候著。
謝及音望著他歎了口氣,問道:“是為給裴家人收屍的事,還是為了裴星羅的事?”
“星羅同我大嫂關係一向不好,能讓她心甘情願地替死,可能是因為我大嫂懷孕了。星羅替她赴刑,大嫂或許頂了星羅的名,已經被沒為官奴婢。”裴望初微微一頓,聲調終於有了幾分不像死人的波動,“懇請殿下……幫我找到她。”
謝及音問他:“裴家都沒了,你自身難保,還在乎一個不知道能不能生下來的孩子嗎?”
裴望初默然片刻,“因為星羅想保下這個孩子。”
裴望初在裴家的這些兄弟姐妹中,唯有裴星羅與他關係最好,在裴望初剛遊學歸家的那幾年,親近他,照拂他,讓他對裴家有了最初的歸屬感。
謝及音曾見過裴星羅一麵,對這位讓裴望初眼瞅著學會了挽發的女郎印象深刻。謝及音默默在心裏想,幸而裴星羅不常在人前露麵,否則被人發現她們偷天換月,隻怕裴星羅與裴道宣的夫人,一個都活不了。
裴望初見她不言語,說道:“我如今孑然無依,一身血肉已報償殿下救命之恩,除此之外,隻剩塵心一顆,若殿下願幫我找到大嫂,望初此後願為奴為仆,心甘情願受殿下驅使。”
他跪在馬車裏,幽深的目光緊緊鎖住她。昔日高不可攀的裴氏七郎,如今以極低的條件,先後典賣了自己的身體與靈魂。
謝及音心裏一梗,緩緩移開目光,落在他染血的衣角上。
“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裴望初仍是走在馬車之側,一路渾渾噩噩地回到了嘉寧公主府。謝及音這一路想了許多,想崔家新添的二百七十六個亡魂,想崔縉,想薑女史,還有她很少露麵卻決定一切的父皇。
馬車一路駛進公主府,停在她居住的主院門口。謝及音扶著識玉的手下了馬車,抬頭就看見薑女史站在廊下,朝她行了個萬福禮。
謝及音望著薑女史,話卻是對裴望初說的:“看來裴七郎還沒搞清楚,入了本宮的公主府,以後就是本宮的人,你能跪誰不能跪誰,該本宮說了算。本宮允你見裴家人一麵已是天大的恩賜,這等謀大逆的反賊死不足惜,你也敢當眾跪?既然這麽愛跪,今夜就去院中跪著好了,本宮不醒,你也不許起來。”
裴望初垂首侍立一側,恭順地道了聲“是”。
“先去換身衣服,晦氣!”
裴望初又道了聲“是”。
謝及音氣衝衝地拂袖入屋,薑女史跟進去,卻見她搬起博古架上的東西就往地上摔,瓷器花瓶嘩啦啦碎了一地,就連妝台上的銅鏡也沒能幸免於難。
“殿下這是怎麽了?好大的火氣。”薑女史語氣淡淡的,在一旁冷眼瞧著她。
謝及音摔了帷帽恨恨罵道:“真是什麽下賤東西也能來作踐本宮,本宮乃大魏公主,隻有別人敬著本宮、畏著本宮的份兒,誰敢讓本宮受氣?還當自己是洛陽城裏眾星捧月的公子呢,沒有本宮可憐他,如今也是亂墳坑裏的腐肉白骨罷了!”
想來是不滿裴望初刑台上跪裴衡,心裏受了委屈。薑女史心中了然,默默退至一邊,旁觀謝及音摔東西撒氣。
謝及音又是沐浴又是焚香,正折騰著,宮裏的公公來傳詔,太成帝要她明日入宮一趟。謝及音跪地接了詔,送走公公後冷冷看了薑女史一眼,薑女史隻作不知,不卑不亢地侍立一旁。
到了夜裏,識玉給謝及音通發淨麵時,從鏡子裏看見薑女史走進來。
“殿下,外麵下雨了。”薑女史道。
謝及音沒應聲,識玉從旁提醒她,“裴七郎還在院中跪著呢,真要跪一晚上?”
謝及音漫不經心冷笑道:“怎麽,委屈他了?”
聽出她話音裏的不耐煩,識玉不敢再勸,薑女史見狀也悄悄退出去,掩上了臥房的門。識玉轉身去滅燈,卻聽謝及音道:“留著吧。”
她披衣站在窗前,雨越下越大,如萬蠶食桑,雨聲裏燈影幢幢,她攏了攏衣服,半闔著眼,眉宇間有幾分愁緒和疲憊。
人聲在夜雨中顯得格外喧囂,裴望初跪在冰冷的庭院裏,視線被雨水衝刷得一片朦朧,隻隱約可見主屋裏盈盈的燈火,團團綽綽地在他眼前遊動。
太冷了,人就容易麻木。
可每一個屍首分離的裴家人,仿佛都化作新魂惡鬼,在他麵前糾纏不休,要他陪葬,要他報仇。
所有的裴家人都死了,為何獨他活著?謝黼殺裴家滿門,他卻對謝黼之女伏低做小,又有何顏麵自稱河東裴家?
麻木至極時,痛反而成為一種快感。裴望初仰麵望著夜雨,雨水與淚水一齊沿著眼角流下來。
第二天謝及音醒的很早,識玉伺候她盥洗梳發,說馬車已經備好,用完早飯後就能出發去宮裏。此時薑女史走了進來,也不說話,就在一旁站著。謝及音放下碗筷,似恍然想起院子裏還跪著個人,對薑女史道:“讓裴七郎起來吧,回去收拾收拾,這幾日閉門思過,不許他邁出房門一步。”
薑女史道了聲“是”,轉身通傳去了。
謝及音用過早飯後就入宮,太成帝下朝後就在宣室殿裏等著她,臉色並不十分好看,侍立在他身後的張朝恩悄悄朝謝及音搖了搖頭。
太成帝宣她今日入宮,是為了裴七郎的事。
太成帝冷聲訓斥她道:“朕讓薑女史到你府上去,是為了教你規矩,指點著你,免得你被詭計多端的男人騙了,做出什麽有違禮法的事。可你不僅不聽她勸諫,竟敢帶著裴七郎到刑場去,若非當日監斬的是崔青雲,朕看你能翻了天,將裴家人都當場免罪放了!簡直荒唐!”
謝及音聞言慌忙跪拜,“父皇息怒!父皇真是冤枉兒臣了,那裴七郎一身世家公子的臭毛病,兒臣若不調教好他,讓他明白尊卑,隻怕日後用起來不得心思。”
太成帝道:“他敢違你的命,你著人打他便是,他若有幾分硬骨頭,早就一劍自戕了!”
“兒臣帶他去刑場,一是想著震懾他一番,教他知道違逆本宮的下場。二是聽說監斬官是本宮的駙馬,這才故意帶著裴七郎去氣他……”謝及音抬眼偷偷覷太成帝,“不知駙馬有沒有來找父皇告兒臣的狀?”
昨天崔縉料理完監斬的事情後匆匆入宮,確實在太成帝麵前狠狠參了謝及音一本。崔縉說她恃威驕縱,擾亂刑場法紀,有損皇家天威,應該殺了裴望初,讓嘉寧公主收心正道。
他說得義正言辭,可太成帝看他的態度,卻非完全公而忘私,分明是被人冒犯狠了,頗有幾分氣急敗壞的味道。
太成帝道:“駙馬確實對你頗有微詞,你們是正經夫妻,你莫要將他得罪狠了,更不願同你好好過日子。至於那裴七郎……”
謝及音道:“兒臣已經狠狠教訓他了。”
“哦?”太成帝似是不太相信。
前日薑女史回稟說嘉寧殿下待裴七郎極好,恨不能出則同行,入則同寢。太成帝不信她能罰得下手,覺得無非就是不痛不癢地訓斥幾句。
謝及音道:“兒臣已罰他在院中跪了一夜。”
太成帝雙眉一挑,“朕記得昨夜可是下了大雨。”
“那又如何,”謝及音一副不甚在乎的態度,“隻聽說淹死的,沒聽說淋死的。”
說是喜歡,卻又能下得去如此狠手。一時間,太成帝有點琢磨不透這個女兒了。
第13章 親近
謝及音好不容易在太成帝麵前周旋過去,臨走之前,太成帝再次警告她不可縱容裴望初。她離開宣室殿後沒有立即出宮,而是折身前往芳清宮觀尋端靜太妃。
端靜太妃姓謝,是謝黼的妹妹,魏靈帝的夫人,年方二十六歲。謝家本是魏靈帝的外戚之一,謝黼取得皇位後,殺魏靈帝,封她為端靜太妃,因見她一心求道,便在宮中設芳清宮觀,端靜太妃起居問道皆在宮觀中,不常與外人往來。
謝及音走進芳清宮觀時,見端靜太妃正在院中磨朱砂,兩個小宮女在旁盯著煉丹爐。謝及音摘了帷帽,叫了聲“姑姑”,端靜太妃這才看見她,放下了手裏的金杵。
“我這兒不常來人,一來竟是稀客。你是及音吧,數年不見,快認不得了。”
謝及音走上前同她見禮,“我冒昧打攪,是聽聞姑姑擅做五石散,所以想來討一些。”
端靜太妃聞言笑了笑,招呼煉丹爐旁掌扇的侍女道:“壽兒,去取兩瓶五石散來。祿兒,你去給嘉寧公主泡盞清樨白露茶。”
待兩個侍女都走了,端靜太妃與謝及音走到八角亭中坐下,端靜太妃端詳著她說道:“我看嘉寧醉翁之意不在酒,眼下無人,你有話就說吧。”
“既然姑姑問,那我就直說了,”謝及音道,“我今日來拜訪姑姑,想請姑姑幫忙在新沒進宮的奴婢中尋個人。”
“什麽人?”
“原河東裴氏裴衡之女,裴星羅。”
裴家的案子鬧得很大,端靜太妃微愣,推辭道:“我哪有這個本事?”
“我也是無人敢求,所以才求到了您這裏,若您肯幫這個忙,”謝及音說道,“我也會在宮外幫您打聽前太子的下落。”
端靜太妃驀然起身,警惕地審視著謝及音。
當年謝黼破城之日殺死了魏靈帝,但太子蕭元度卻在端靜太妃的幫助下逃出了洛陽宮。謝端靜是蕭元度名義上的母妃,卻是事實上的情人,他們的關係隱蔽到連魏靈帝都未曾察覺,謝及音一個遠離洛陽宮的出嫁公主,又怎會……
端靜太妃與先太子蕭元度的事,是裴望初告訴謝及音的。見端靜太妃這受驚的反應,十有八九是真的。
謝及音安撫她道:“姑姑別擔心,你如今被軟禁宮中,連身旁侍女都不可信,落魄至此,我有何必要來害你?我請姑姑幫忙,不過是禮尚往來,互相幫扶罷了。”
遠遠地,壽兒捧著兩瓶五石散朝八角亭走來。端靜太妃掌心出了一層冷汗,飛快地同謝及音道:“好,我答應你。”
她將裝著五石散的玉瓶送給謝及音,麵上又恢複了和顏悅色,細細叮囑她道:“你從前未服過五石散,初次不可太多,止取三錢,以十二錢黃柏水煎服,服用後半個時辰再請人來服侍,是最暢快的。”
謝及音麵色一紅,“我記下了。”
端靜太妃送她出門,“這兩瓶吃不了多久,我最近在研究新方子,一個月後,你再來取。”
謝及音走後,宮女壽兒悄悄前往宣室殿,一字一句地學給太成帝聽。
太成帝自以為了解了謝及音的性子,“朕這個女兒耽於歡色,沒什麽大誌氣,正經人家的女郎,誰會服食五石散,也不怕吃壞了身子……罷了,隨她荒唐去吧,所幸朕還有阿姒,她是個乖巧懂事的。”
離宮回府的路上,謝及音讓侍衛長岑墨悄悄往嵩明寺一趟,送信給嵩明寺的釋行方丈。他與裴家有舊,謝及音請他夜裏去趟亂墳坑,找到裴衡夫婦的頭顱和身體,縫合成全屍,另尋一僻靜地安葬。
沒過幾天,便有人發現裴衡夫婦的屍體不見了,此事傳進了太成帝耳朵裏。張朝恩說亂墳坑夜裏常有野犬出沒,許是被刨走了也說不定。他說的有道理,但太成帝心裏還是有點懷疑,於是詔薑女史來問。
薑女史麵陳太成帝道:“殿下自刑場歸來那日,衝裴七郎發了好大的脾氣,讓他在雨中跪了通宵,又命其閉門思過,每日隻給一碗米湯,說是要罰到他認錯求饒為止。”
“嘉寧氣性倒是不小,”太成帝說道,“這麽說,倒不會是嘉寧收殮了裴衡夫妻,要去討好裴七郎。”
他揮揮手讓薑女史退下,薑女史回到公主府的時候,卻見裴七郎又跪在了院子裏。
薑女史向識玉打聽,“這是又怎麽了?”
識玉努努嘴,“還能是怎麽,胳膊擰不過大腿,想通了唄,來給殿下賠禮道歉了。”
“殿下呢?”
“剛服了五石散,正在屋裏歇著呢。”
而裴望初目紅如血,麵白如紙,行屍走肉般望著這一切。
直到他哥哥裴道宣的夫人、他的嫂子也被押上刑台時,裴望初突然目光一震。
本不忍直視的謝及音也發現了不對,顫抖著撥開麵前的垂紗。
那女子不是裴道宣的夫人,而是裴道宣的妹妹裴星羅。是本該沒為奴隸,而非推上斷頭台的裴家未嫁女。
發生了什麽?怎麽會是她?
裴望初下意識向前一步,謝及音低聲喝止他:“裴望初!你站住!”
劊子手手起刀落,又是十幾顆人頭落地。裴星羅的眼睛沒有閉上,空洞洞地朝裴望初的方向望過來,她應該是看見了裴望初,被砍斷脖子的前一刻,仿佛輕輕笑了一下。
二百七十六人,連押帶拖,砍了將近兩個時辰。屍體和頭顱在木板車上堆積成山,拖往城外亂墳坑,圍觀的百姓也早已散去,刑台上空蕩蕩的,隻留下滿地血汙。
秋風刮過來,有種刺骨的冷。憑吊的人仿佛要同血塵隨風而去。
謝及音在馬車中蜷得雙腿發麻,挑開一角車簾對裴望初道:“回去吧,天要黑了。”
裴望初動了動,仿佛終於有了一絲活人氣,識玉剛要吩咐他走到車衡右側,卻見他突然踏上馬車,掀開簾子鑽進了車廂。
他渾身血汙,麵蒼目沉,識玉被他嚇出了一身冷汗,抽出車上的短刀對著他:“你想做什麽?!”
“我有話對殿下說,”裴望初聲音極啞,像一根崩壞的弦,“你放心,我不會傷她。”
識玉看向謝及音,見她點頭,將手中短刀交給她後,這才一步三回頭地去車外候著。
謝及音望著他歎了口氣,問道:“是為給裴家人收屍的事,還是為了裴星羅的事?”
“星羅同我大嫂關係一向不好,能讓她心甘情願地替死,可能是因為我大嫂懷孕了。星羅替她赴刑,大嫂或許頂了星羅的名,已經被沒為官奴婢。”裴望初微微一頓,聲調終於有了幾分不像死人的波動,“懇請殿下……幫我找到她。”
謝及音問他:“裴家都沒了,你自身難保,還在乎一個不知道能不能生下來的孩子嗎?”
裴望初默然片刻,“因為星羅想保下這個孩子。”
裴望初在裴家的這些兄弟姐妹中,唯有裴星羅與他關係最好,在裴望初剛遊學歸家的那幾年,親近他,照拂他,讓他對裴家有了最初的歸屬感。
謝及音曾見過裴星羅一麵,對這位讓裴望初眼瞅著學會了挽發的女郎印象深刻。謝及音默默在心裏想,幸而裴星羅不常在人前露麵,否則被人發現她們偷天換月,隻怕裴星羅與裴道宣的夫人,一個都活不了。
裴望初見她不言語,說道:“我如今孑然無依,一身血肉已報償殿下救命之恩,除此之外,隻剩塵心一顆,若殿下願幫我找到大嫂,望初此後願為奴為仆,心甘情願受殿下驅使。”
他跪在馬車裏,幽深的目光緊緊鎖住她。昔日高不可攀的裴氏七郎,如今以極低的條件,先後典賣了自己的身體與靈魂。
謝及音心裏一梗,緩緩移開目光,落在他染血的衣角上。
“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裴望初仍是走在馬車之側,一路渾渾噩噩地回到了嘉寧公主府。謝及音這一路想了許多,想崔家新添的二百七十六個亡魂,想崔縉,想薑女史,還有她很少露麵卻決定一切的父皇。
馬車一路駛進公主府,停在她居住的主院門口。謝及音扶著識玉的手下了馬車,抬頭就看見薑女史站在廊下,朝她行了個萬福禮。
謝及音望著薑女史,話卻是對裴望初說的:“看來裴七郎還沒搞清楚,入了本宮的公主府,以後就是本宮的人,你能跪誰不能跪誰,該本宮說了算。本宮允你見裴家人一麵已是天大的恩賜,這等謀大逆的反賊死不足惜,你也敢當眾跪?既然這麽愛跪,今夜就去院中跪著好了,本宮不醒,你也不許起來。”
裴望初垂首侍立一側,恭順地道了聲“是”。
“先去換身衣服,晦氣!”
裴望初又道了聲“是”。
謝及音氣衝衝地拂袖入屋,薑女史跟進去,卻見她搬起博古架上的東西就往地上摔,瓷器花瓶嘩啦啦碎了一地,就連妝台上的銅鏡也沒能幸免於難。
“殿下這是怎麽了?好大的火氣。”薑女史語氣淡淡的,在一旁冷眼瞧著她。
謝及音摔了帷帽恨恨罵道:“真是什麽下賤東西也能來作踐本宮,本宮乃大魏公主,隻有別人敬著本宮、畏著本宮的份兒,誰敢讓本宮受氣?還當自己是洛陽城裏眾星捧月的公子呢,沒有本宮可憐他,如今也是亂墳坑裏的腐肉白骨罷了!”
想來是不滿裴望初刑台上跪裴衡,心裏受了委屈。薑女史心中了然,默默退至一邊,旁觀謝及音摔東西撒氣。
謝及音又是沐浴又是焚香,正折騰著,宮裏的公公來傳詔,太成帝要她明日入宮一趟。謝及音跪地接了詔,送走公公後冷冷看了薑女史一眼,薑女史隻作不知,不卑不亢地侍立一旁。
到了夜裏,識玉給謝及音通發淨麵時,從鏡子裏看見薑女史走進來。
“殿下,外麵下雨了。”薑女史道。
謝及音沒應聲,識玉從旁提醒她,“裴七郎還在院中跪著呢,真要跪一晚上?”
謝及音漫不經心冷笑道:“怎麽,委屈他了?”
聽出她話音裏的不耐煩,識玉不敢再勸,薑女史見狀也悄悄退出去,掩上了臥房的門。識玉轉身去滅燈,卻聽謝及音道:“留著吧。”
她披衣站在窗前,雨越下越大,如萬蠶食桑,雨聲裏燈影幢幢,她攏了攏衣服,半闔著眼,眉宇間有幾分愁緒和疲憊。
人聲在夜雨中顯得格外喧囂,裴望初跪在冰冷的庭院裏,視線被雨水衝刷得一片朦朧,隻隱約可見主屋裏盈盈的燈火,團團綽綽地在他眼前遊動。
太冷了,人就容易麻木。
可每一個屍首分離的裴家人,仿佛都化作新魂惡鬼,在他麵前糾纏不休,要他陪葬,要他報仇。
所有的裴家人都死了,為何獨他活著?謝黼殺裴家滿門,他卻對謝黼之女伏低做小,又有何顏麵自稱河東裴家?
麻木至極時,痛反而成為一種快感。裴望初仰麵望著夜雨,雨水與淚水一齊沿著眼角流下來。
第二天謝及音醒的很早,識玉伺候她盥洗梳發,說馬車已經備好,用完早飯後就能出發去宮裏。此時薑女史走了進來,也不說話,就在一旁站著。謝及音放下碗筷,似恍然想起院子裏還跪著個人,對薑女史道:“讓裴七郎起來吧,回去收拾收拾,這幾日閉門思過,不許他邁出房門一步。”
薑女史道了聲“是”,轉身通傳去了。
謝及音用過早飯後就入宮,太成帝下朝後就在宣室殿裏等著她,臉色並不十分好看,侍立在他身後的張朝恩悄悄朝謝及音搖了搖頭。
太成帝宣她今日入宮,是為了裴七郎的事。
太成帝冷聲訓斥她道:“朕讓薑女史到你府上去,是為了教你規矩,指點著你,免得你被詭計多端的男人騙了,做出什麽有違禮法的事。可你不僅不聽她勸諫,竟敢帶著裴七郎到刑場去,若非當日監斬的是崔青雲,朕看你能翻了天,將裴家人都當場免罪放了!簡直荒唐!”
謝及音聞言慌忙跪拜,“父皇息怒!父皇真是冤枉兒臣了,那裴七郎一身世家公子的臭毛病,兒臣若不調教好他,讓他明白尊卑,隻怕日後用起來不得心思。”
太成帝道:“他敢違你的命,你著人打他便是,他若有幾分硬骨頭,早就一劍自戕了!”
“兒臣帶他去刑場,一是想著震懾他一番,教他知道違逆本宮的下場。二是聽說監斬官是本宮的駙馬,這才故意帶著裴七郎去氣他……”謝及音抬眼偷偷覷太成帝,“不知駙馬有沒有來找父皇告兒臣的狀?”
昨天崔縉料理完監斬的事情後匆匆入宮,確實在太成帝麵前狠狠參了謝及音一本。崔縉說她恃威驕縱,擾亂刑場法紀,有損皇家天威,應該殺了裴望初,讓嘉寧公主收心正道。
他說得義正言辭,可太成帝看他的態度,卻非完全公而忘私,分明是被人冒犯狠了,頗有幾分氣急敗壞的味道。
太成帝道:“駙馬確實對你頗有微詞,你們是正經夫妻,你莫要將他得罪狠了,更不願同你好好過日子。至於那裴七郎……”
謝及音道:“兒臣已經狠狠教訓他了。”
“哦?”太成帝似是不太相信。
前日薑女史回稟說嘉寧殿下待裴七郎極好,恨不能出則同行,入則同寢。太成帝不信她能罰得下手,覺得無非就是不痛不癢地訓斥幾句。
謝及音道:“兒臣已罰他在院中跪了一夜。”
太成帝雙眉一挑,“朕記得昨夜可是下了大雨。”
“那又如何,”謝及音一副不甚在乎的態度,“隻聽說淹死的,沒聽說淋死的。”
說是喜歡,卻又能下得去如此狠手。一時間,太成帝有點琢磨不透這個女兒了。
第13章 親近
謝及音好不容易在太成帝麵前周旋過去,臨走之前,太成帝再次警告她不可縱容裴望初。她離開宣室殿後沒有立即出宮,而是折身前往芳清宮觀尋端靜太妃。
端靜太妃姓謝,是謝黼的妹妹,魏靈帝的夫人,年方二十六歲。謝家本是魏靈帝的外戚之一,謝黼取得皇位後,殺魏靈帝,封她為端靜太妃,因見她一心求道,便在宮中設芳清宮觀,端靜太妃起居問道皆在宮觀中,不常與外人往來。
謝及音走進芳清宮觀時,見端靜太妃正在院中磨朱砂,兩個小宮女在旁盯著煉丹爐。謝及音摘了帷帽,叫了聲“姑姑”,端靜太妃這才看見她,放下了手裏的金杵。
“我這兒不常來人,一來竟是稀客。你是及音吧,數年不見,快認不得了。”
謝及音走上前同她見禮,“我冒昧打攪,是聽聞姑姑擅做五石散,所以想來討一些。”
端靜太妃聞言笑了笑,招呼煉丹爐旁掌扇的侍女道:“壽兒,去取兩瓶五石散來。祿兒,你去給嘉寧公主泡盞清樨白露茶。”
待兩個侍女都走了,端靜太妃與謝及音走到八角亭中坐下,端靜太妃端詳著她說道:“我看嘉寧醉翁之意不在酒,眼下無人,你有話就說吧。”
“既然姑姑問,那我就直說了,”謝及音道,“我今日來拜訪姑姑,想請姑姑幫忙在新沒進宮的奴婢中尋個人。”
“什麽人?”
“原河東裴氏裴衡之女,裴星羅。”
裴家的案子鬧得很大,端靜太妃微愣,推辭道:“我哪有這個本事?”
“我也是無人敢求,所以才求到了您這裏,若您肯幫這個忙,”謝及音說道,“我也會在宮外幫您打聽前太子的下落。”
端靜太妃驀然起身,警惕地審視著謝及音。
當年謝黼破城之日殺死了魏靈帝,但太子蕭元度卻在端靜太妃的幫助下逃出了洛陽宮。謝端靜是蕭元度名義上的母妃,卻是事實上的情人,他們的關係隱蔽到連魏靈帝都未曾察覺,謝及音一個遠離洛陽宮的出嫁公主,又怎會……
端靜太妃與先太子蕭元度的事,是裴望初告訴謝及音的。見端靜太妃這受驚的反應,十有八九是真的。
謝及音安撫她道:“姑姑別擔心,你如今被軟禁宮中,連身旁侍女都不可信,落魄至此,我有何必要來害你?我請姑姑幫忙,不過是禮尚往來,互相幫扶罷了。”
遠遠地,壽兒捧著兩瓶五石散朝八角亭走來。端靜太妃掌心出了一層冷汗,飛快地同謝及音道:“好,我答應你。”
她將裝著五石散的玉瓶送給謝及音,麵上又恢複了和顏悅色,細細叮囑她道:“你從前未服過五石散,初次不可太多,止取三錢,以十二錢黃柏水煎服,服用後半個時辰再請人來服侍,是最暢快的。”
謝及音麵色一紅,“我記下了。”
端靜太妃送她出門,“這兩瓶吃不了多久,我最近在研究新方子,一個月後,你再來取。”
謝及音走後,宮女壽兒悄悄前往宣室殿,一字一句地學給太成帝聽。
太成帝自以為了解了謝及音的性子,“朕這個女兒耽於歡色,沒什麽大誌氣,正經人家的女郎,誰會服食五石散,也不怕吃壞了身子……罷了,隨她荒唐去吧,所幸朕還有阿姒,她是個乖巧懂事的。”
離宮回府的路上,謝及音讓侍衛長岑墨悄悄往嵩明寺一趟,送信給嵩明寺的釋行方丈。他與裴家有舊,謝及音請他夜裏去趟亂墳坑,找到裴衡夫婦的頭顱和身體,縫合成全屍,另尋一僻靜地安葬。
沒過幾天,便有人發現裴衡夫婦的屍體不見了,此事傳進了太成帝耳朵裏。張朝恩說亂墳坑夜裏常有野犬出沒,許是被刨走了也說不定。他說的有道理,但太成帝心裏還是有點懷疑,於是詔薑女史來問。
薑女史麵陳太成帝道:“殿下自刑場歸來那日,衝裴七郎發了好大的脾氣,讓他在雨中跪了通宵,又命其閉門思過,每日隻給一碗米湯,說是要罰到他認錯求饒為止。”
“嘉寧氣性倒是不小,”太成帝說道,“這麽說,倒不會是嘉寧收殮了裴衡夫妻,要去討好裴七郎。”
他揮揮手讓薑女史退下,薑女史回到公主府的時候,卻見裴七郎又跪在了院子裏。
薑女史向識玉打聽,“這是又怎麽了?”
識玉努努嘴,“還能是怎麽,胳膊擰不過大腿,想通了唄,來給殿下賠禮道歉了。”
“殿下呢?”
“剛服了五石散,正在屋裏歇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