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散……嘉寧公主還服這種東西嗎?薑女史望了一眼裴望初清臒的背影,輕手輕腳地走到花窗前。
隔窗響起謝及音慵懶散漫的聲音,輕綿綿的,“誰在那邊?”
薑女史答道:“是臣,薑昭。”
謝及音道:“你進來,給本宮捶捶腿。”
薑女史從沒做過這種事,扭頭看向識玉,識玉聳了聳肩,表示殿下又沒叫她。薑女史隻好硬著頭皮走進去,繞過沉香木屏風,一眼看見了歪倚在床邊窄榻上的謝及音。
她拆了發髻,釵環隨手扔在一邊,長發垂如素錦,被透過花窗的陽光一照,又如流光溢彩的珠麵軟緞。因為服食了五石散的緣故,她的臉色顯得比往日紅潤,鴉羽似的長睫垂下,尾端又輕輕上揚,似在笑,無端地勾人。
隻有身邊人知道她模樣生得極美,薑昭看了一眼後便垂下目光,走上前去。
“五石散性燥傷脾,更有損女子儀德,殿下還是少服為好。”
“聒噪什麽……”謝及音蹙眉,風情更甚,“本宮腿軟,你過來捶捶。”
薑女史心裏不樂意,可服了五石散的謝及音跟醉鬼似的扶不起來,更聽不得勸。她隻好輕手輕腳地上前,握拳給謝及音捶腿。
誰知捶了沒幾下,謝及音便十分嫌棄地一把推開她,“本宮又不是泥做的,你在這兒雕什麽花兒?滾出去!”
薑女史聞言鬆了口氣,馬上起身往外走,誰知還沒邁出門去,便聽謝及音推窗喊道:“院裏跪著的,進來回話吧。”
裴望初從地上站起來,理了理衣服上的褶皺,抬步往屋裏來,在門檻處與薑女史擦肩而過,薑女史回頭看了他一眼。
謝及音睜開了眼,目光落在繞過屏風,正向她跪地行禮的裴望初身上。
她漫不經心地問:“怎麽出來了,有事找我?”
裴望初道:“我來拜謝殿下。薑女史進宮回話,想必是為了家父家母屍首被人收殮一事,她既已回來,此事就算遮掩過去了。”
謝及音的眼睛又闔了起來,“沒什麽要謝的。”
裴望初起身上前,右手並指落在謝及音的手腕上。他的指腹有些涼意,冰得謝及音胳膊一縮。
“殿下的脈象太快,體虛內燥,這五石散,以後還是不要服了吧。您要見我,總還有其他辦法。”
他倒是精明得很,但謝及音不承認,隻說道:“上品的五石散千金難求,莫說得好像本宮在為你遭罪一般,你還不值得如此。”
裴望初不作聲了,謝及音臉上又有了幾分朦朧之態,體內三分虛七分燥,突然反扣住裴望初的手。
裴望初沒有掙開她,反而摩挲著她脂玉般的手背,輕聲問道:“殿下想要我如何?”
“如何……都可以嗎?”
“隻要殿下喜歡。”
謝及音勾著他的衣襟往前,裴望初傾身籠罩住她。他身上有種幹淨清洌的冷香,像雨後的芭蕉葉,月下的明川雪。
他極溫柔極繾綣地待她,撫過她一層又一層減少的薄衫。情意漸濃時,謝及音卻突然攔住了他。
她望著他,眼裏有了幾分清醒,輕輕搖頭。
於是裴望初起身,整理好衣服,從容向她賠罪道:“冒犯殿下,罪該萬死。”
謝及音聞言失笑。
他該萬死嗎?那她呢?
無論是尋找裴家遺孤還是為裴衡夫婦收屍,謝及音自認為不是為了在裴望初那裏討個好。對闔族傾覆的裴家,謝及音心中懷有悲憫和愧疚,縱然這悲憫顯得毫無立場,別人看著像貓哭耗子,可她覺得自己心裏是清淨的。
如今她在幹什麽,竟以此恩為挾,想交換裴望初的侍奉與親近……她竟然……如此卑鄙嗎?
謝及音攏了攏淩亂的衣衫,見裴望初正靜靜地望著她,似乎在揣摩她的想法。
他心思極敏銳,而謝及音卻不願被他參透。於是她單臂撐在枕上,問他道:“其實本宮同父皇討要你,是搶在阿姒妹妹前麵的。剛才本宮在想,倘她先下手討了你去,你待她,與待本宮會不會是同樣的殷勤?”
裴望初一愣,似是沒料到令她敗興的原因竟是這個。
裴望初默然片刻後,語氣平靜地說道:“若是為人奴仆,自要受人驅使,就像同一架琴,經您與佑寧殿下的手,想必也沒什麽不同。”
“那你心裏就甘願如此嗎?像一件可以隨意易手、隨便處置的死物那樣活著……”謝及音側視著他,“你曾經可是聞名遐邇的裴七郎啊。”
“裴氏已沒,世間也不再有什麽裴七郎,”裴望初抬眼看向謝及音,“隻是殿下為救我一命費了好些心思,總不能辜負殿下好意,讓您落得一場空。”
謝及音輕嗤,“難為你都落到這般田地了,還要替本宮著想。不過你不必擔心,這世間的好兒郎濟濟如雲,正如你視本宮與阿姒如出一轍,本宮也不是非你不可。哪天你若是死了,或者本宮把你送人了,自會有更加姿容出眾、聰明懂事的人來填補你。”
她很少在裴望初麵前稱“本宮”,似是聽不得別人同情她。於是裴望初改了口:“是我自己想活著,感念殿下恩德,日後定會悉心服侍殿下。”
謝及音垂下眼皮,似是困倦了,揮揮手道:“知道了,你出去吧。”
裴望初扯過搭在一旁的兔毛軟毯蓋在她身上,這才轉身退出去。
自上房出來,下了台階,向東西各連著一條長長的垂花廊。裴望初迎麵撞見崔縉,他應該是剛從宮裏下值回來,身上還穿著絳色鶴紋官袍,頭戴高冠,顯得極有氣勢。
看見裴望初,崔縉的表情瞬間變得厭惡,他睨著裴望初,嘲諷道:“裴七郎果然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裴衡的頭七還沒過吧,戴孝在身,與仇人之女尋歡作樂,果然是風流真名士。”
第14章 挑釁
過幾日是崔縉的父親崔元振的五十大壽,屆時世家名流都會前往拜會,崔縉是來通知謝及音早做準備的,結果一踏進主院就聽薑女史說謝及音服了五石散,如今正將裴望初招在屋裏服侍。
崔縉與謝及音成婚三年有餘,知道她慣會裝清高自持。他不喜歡她,她也從未試著放低姿態討好他,明明是半路上位的公主,架子拿得仿佛是天生的皇室女。
崔縉想到她有了裴望初後連從前最看重的顏麵也不在乎了,任旁人罵她浪蕩,心中對她更加厭惡。
然而裴望初不受他的挑釁,任他如何言語刻薄,隻是一副不喜不怒的模樣。
“殿下剛睡著,駙馬有事相求,恐怕要等殿下睡醒了再來。”
“求?”崔縉嗤然,“我是嘉寧公主的夫君,又不是她的奴才,隻有她求著我敬著我的份,哪裏需要我去求她?”
“是嗎?”裴望初不以為意道,“看來是我以己度人了。”
他倒是不在乎被罵作謝及音的奴才。
看著眼前清風不動的裴望初,崔縉想起了一樁往事。
彼時他與裴望初都在膠東袁崇禮門下求學,袁崇禮要做一張琴,要學生們各自去尋找木材以供挑選。崔縉和楊家五郎快馬趕到郡上,挨家挨戶地拜訪郡中有名的琴士,千挑萬選,終於花重金買到一塊紋路清晰、質地上乘的楠木。而裴望初卻看似十分隨意地在院子裏砍了一棵梧桐,連皮也沒剝掉就獻到了袁崇禮麵前。
袁崇禮要他們各述其珍稀之處,崔縉講述了自己如何趕去郡上、如何四處打聽、如何誘以重金、許以誠心才得到了這塊木頭。裴望初隻說了一句話:
“此木是學生初來膠東時親手栽種,常聞雨瀉其葉間,雷鳴其冠上,觀之則心靜。”
最後袁崇禮將所有的木頭都依其材質挑選絲弦做成了琴,於他們學成歸去時臨別贈予。
崔縉在膠東買到的楠木雖然珍貴,但洛陽城裏比它質地更好的楠木層出不窮,那張楠木琴很快就被崔縉束之高閣。反而是裴望初手中那張材質低劣的桐琴,他一直帶在身邊使用,因他高妙的琴技,久而久之,眾人都快忘了那張琴的材質,隻記得琴名“月出”。
崔縉心想,他好像向來不在乎世人對材質的評價,說他的琴是朽木也好,罵他是奴才也罷,他總是一副沒放在心上的樣子。
裴望初不想與崔縉糾纏,見他沒有要繼續為難的意思,便拱了拱手,繞開崔縉走了。
崔縉望著他的背影依然想不明白,他是真的什麽都不在乎嗎?還是說隻有裝成如此無欲無求的模樣,才能自欺欺人地維持自己最後的體麵?
崔縉去見謝及音,通知她過幾日要到崔家去赴宴,她作為兒媳應該提前備好生辰禮物。
“聽說我的嫂嫂們有的繡了白鶴賀壽屏風,有的親自磨了一副白玉棋子,你是嫡媳,不能落到她們下乘去。”崔縉道。
謝及音仍懶懶地靠在榻上,身上披著兔毛毯,一副不甚清醒的樣子,聽完崔縉的話後卻笑了,“嫡媳?本宮跪地上給他磕三個響頭,你看他敢受不敢受?”
崔縉微慍,“謝及音,你別太過分。”
謝及音道:“你父親的生辰年年過,往年也沒這麽多規矩。”
崔縉道:“今年是父親的整壽,他又剛被擢為尚書令,就連陛下都會派張朝恩前去,何況你我小輩。你不看我的麵子,總要看陛下的麵子。”
崔家現在確實如日中天,聖眷正隆,太成帝離不開崔元振父子,否則也不會寧可把裴望初賜給她,也不同意她與崔縉和離。
謝及音本也沒指望不露麵,“知道了,本宮會去的,至於賀禮麽,若是本宮送得不合心意,崔尚書當眾摔了便是。”
崔縉覺得她真是愈發張狂,不可理喻。
到了崔元振壽辰那天,謝及音與崔縉同往崔家赴宴。
崔縉是崔元振最出色的兒子,年紀輕輕便官居散騎常侍,然而他的妻子卻是惡名昭彰、風流無度的嘉寧公主。他們的馬車一到就成為眾人視線的焦點,崔縉先下車後轉身伸手想要扶她,卻被謝及音推開了。
崔縉心裏一惱,低聲道:“這麽多人看著,殿下不要給台階不下。”
他真是什麽麵子都想要,明明沒人會信他們夫妻感情和睦,可崔縉偏要在人前作出一副恩愛姿態,生怕被別人看了笑話。
謝及音抬手整了整帷帽,說道:“阿姒妹妹可瞧著你呢。”
崔縉回頭,果然看見謝及姒的馬車也到了,她端坐在馬車裏,一雙秋目盈盈,正悵然若失地看著崔縉。
崔縉猶豫了一瞬,收回了想要扶謝及音下車的手,謝及音將手遞給隨車同行的識玉,慢條斯理地踩著馬凳走下來。
如今的崔家與在汝陽時不同了。從前的崔家隻是依附謝家而存的二等世族,族中子弟隻在汝陽郡內交遊,如今崔家一躍成為洛陽新貴,崔元振被拔擢為尚書令,前來崔家賀壽的人車馬盈門,送來的賀禮更是堆金砌玉,明珠委地。
崔縉與崔元振一同招待賓客,謝及音坐在女眷院內,百無聊賴地把玩著一隻玉扳指。女眷裏沒人敢來招呼她,隻有謝及姒,笑吟吟地提裙入席,正坐在她對案。
“今日瞧著皇姊與駙馬的感情不錯,看來是日子過到一起去了?”
謝及音收起玉扳指,端起了茶盞,“尚可吧。”
謝及姒笑了,“皇姊真是厲害,崔駙馬心氣高,你招了裴七郎在身邊,他仍能待你如此體貼,可見駙馬對姐姐你愛重之深。”
謝及音隔著垂紗看向她,“怎麽,你羨慕我?”
謝及姒道:“名動洛陽的裴七郎,多少人曾想嫁都嫁不得,如今竟委身在皇姊身邊以色事人,更有崔駙馬大度,不與皇姊計較。皇姊一下子占了兩位好郎君,怎能不讓人羨慕?”
說起這個,滿堂女賓神色各異,或不屑,或厭惡,或惋惜。從她們臉上掃一圈,個個都是嫌棄。
謝及音心裏也很厭煩,她沒想到謝及音會搶了張朝恩的活,特地跑來崔家跟她搶白。可她圖什麽呢?崔縉?還是裴望初?
謝及音對謝及姒道:“你若喜歡,我把裴七郎送還你。”
聽見這個“還”字,謝及姒以扇掩麵,笑了,“皇姊還是自己留著受用吧,不要的東西,扔了就是扔了,哪有再撿回來的道理。”
“那不然,把我的駙馬送給你?”
宴請女賓的芙蓉園與主院隻隔著一道牆,以回廊相連,盆鬆假山作隔。謝及音與謝及姒坐在廳堂上首,她們身後的屏風後麵開著兩扇菱花窗,正對著與主院相通的連廊。
崔縉正站在花窗前,目光落在屏風隱約印出的兩個輪廓上,將她們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謝及姒先是一愣,隨即輕嗤一聲。
“皇姊這是什麽玩笑話,本宮貴為大魏公主,天下的好兒郎挑不完,何必非要撿皇姊的男人呢?何況……崔駙馬和裴七郎,本就是本宮先丟棄,才淪落到皇姊手裏,哪有撿了破爛後再巴巴當寶貝送回去的?”
謝及音自小就不愛計較口舌之爭,所以謝及姒對她說話犀利慣了,近來又聽說她將裴七郎討了去,謝及姒心中有氣,說話更加不客氣,恨不能每個字都踩在謝及音頭上。
在座的貴夫人們暗暗咋舌,私底下互相遞眼色,崔縉的幾位嫂嫂樂得見謝及音下不來台,並沒有出言打圓場的意思。
謝及姒習慣了,謝及音也習慣了,隻當她是驕縱的小姑娘耀武揚威,並不想與她鬥氣,便沉默不言,又玩起了手上的玉扳指。
隔窗響起謝及音慵懶散漫的聲音,輕綿綿的,“誰在那邊?”
薑女史答道:“是臣,薑昭。”
謝及音道:“你進來,給本宮捶捶腿。”
薑女史從沒做過這種事,扭頭看向識玉,識玉聳了聳肩,表示殿下又沒叫她。薑女史隻好硬著頭皮走進去,繞過沉香木屏風,一眼看見了歪倚在床邊窄榻上的謝及音。
她拆了發髻,釵環隨手扔在一邊,長發垂如素錦,被透過花窗的陽光一照,又如流光溢彩的珠麵軟緞。因為服食了五石散的緣故,她的臉色顯得比往日紅潤,鴉羽似的長睫垂下,尾端又輕輕上揚,似在笑,無端地勾人。
隻有身邊人知道她模樣生得極美,薑昭看了一眼後便垂下目光,走上前去。
“五石散性燥傷脾,更有損女子儀德,殿下還是少服為好。”
“聒噪什麽……”謝及音蹙眉,風情更甚,“本宮腿軟,你過來捶捶。”
薑女史心裏不樂意,可服了五石散的謝及音跟醉鬼似的扶不起來,更聽不得勸。她隻好輕手輕腳地上前,握拳給謝及音捶腿。
誰知捶了沒幾下,謝及音便十分嫌棄地一把推開她,“本宮又不是泥做的,你在這兒雕什麽花兒?滾出去!”
薑女史聞言鬆了口氣,馬上起身往外走,誰知還沒邁出門去,便聽謝及音推窗喊道:“院裏跪著的,進來回話吧。”
裴望初從地上站起來,理了理衣服上的褶皺,抬步往屋裏來,在門檻處與薑女史擦肩而過,薑女史回頭看了他一眼。
謝及音睜開了眼,目光落在繞過屏風,正向她跪地行禮的裴望初身上。
她漫不經心地問:“怎麽出來了,有事找我?”
裴望初道:“我來拜謝殿下。薑女史進宮回話,想必是為了家父家母屍首被人收殮一事,她既已回來,此事就算遮掩過去了。”
謝及音的眼睛又闔了起來,“沒什麽要謝的。”
裴望初起身上前,右手並指落在謝及音的手腕上。他的指腹有些涼意,冰得謝及音胳膊一縮。
“殿下的脈象太快,體虛內燥,這五石散,以後還是不要服了吧。您要見我,總還有其他辦法。”
他倒是精明得很,但謝及音不承認,隻說道:“上品的五石散千金難求,莫說得好像本宮在為你遭罪一般,你還不值得如此。”
裴望初不作聲了,謝及音臉上又有了幾分朦朧之態,體內三分虛七分燥,突然反扣住裴望初的手。
裴望初沒有掙開她,反而摩挲著她脂玉般的手背,輕聲問道:“殿下想要我如何?”
“如何……都可以嗎?”
“隻要殿下喜歡。”
謝及音勾著他的衣襟往前,裴望初傾身籠罩住她。他身上有種幹淨清洌的冷香,像雨後的芭蕉葉,月下的明川雪。
他極溫柔極繾綣地待她,撫過她一層又一層減少的薄衫。情意漸濃時,謝及音卻突然攔住了他。
她望著他,眼裏有了幾分清醒,輕輕搖頭。
於是裴望初起身,整理好衣服,從容向她賠罪道:“冒犯殿下,罪該萬死。”
謝及音聞言失笑。
他該萬死嗎?那她呢?
無論是尋找裴家遺孤還是為裴衡夫婦收屍,謝及音自認為不是為了在裴望初那裏討個好。對闔族傾覆的裴家,謝及音心中懷有悲憫和愧疚,縱然這悲憫顯得毫無立場,別人看著像貓哭耗子,可她覺得自己心裏是清淨的。
如今她在幹什麽,竟以此恩為挾,想交換裴望初的侍奉與親近……她竟然……如此卑鄙嗎?
謝及音攏了攏淩亂的衣衫,見裴望初正靜靜地望著她,似乎在揣摩她的想法。
他心思極敏銳,而謝及音卻不願被他參透。於是她單臂撐在枕上,問他道:“其實本宮同父皇討要你,是搶在阿姒妹妹前麵的。剛才本宮在想,倘她先下手討了你去,你待她,與待本宮會不會是同樣的殷勤?”
裴望初一愣,似是沒料到令她敗興的原因竟是這個。
裴望初默然片刻後,語氣平靜地說道:“若是為人奴仆,自要受人驅使,就像同一架琴,經您與佑寧殿下的手,想必也沒什麽不同。”
“那你心裏就甘願如此嗎?像一件可以隨意易手、隨便處置的死物那樣活著……”謝及音側視著他,“你曾經可是聞名遐邇的裴七郎啊。”
“裴氏已沒,世間也不再有什麽裴七郎,”裴望初抬眼看向謝及音,“隻是殿下為救我一命費了好些心思,總不能辜負殿下好意,讓您落得一場空。”
謝及音輕嗤,“難為你都落到這般田地了,還要替本宮著想。不過你不必擔心,這世間的好兒郎濟濟如雲,正如你視本宮與阿姒如出一轍,本宮也不是非你不可。哪天你若是死了,或者本宮把你送人了,自會有更加姿容出眾、聰明懂事的人來填補你。”
她很少在裴望初麵前稱“本宮”,似是聽不得別人同情她。於是裴望初改了口:“是我自己想活著,感念殿下恩德,日後定會悉心服侍殿下。”
謝及音垂下眼皮,似是困倦了,揮揮手道:“知道了,你出去吧。”
裴望初扯過搭在一旁的兔毛軟毯蓋在她身上,這才轉身退出去。
自上房出來,下了台階,向東西各連著一條長長的垂花廊。裴望初迎麵撞見崔縉,他應該是剛從宮裏下值回來,身上還穿著絳色鶴紋官袍,頭戴高冠,顯得極有氣勢。
看見裴望初,崔縉的表情瞬間變得厭惡,他睨著裴望初,嘲諷道:“裴七郎果然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裴衡的頭七還沒過吧,戴孝在身,與仇人之女尋歡作樂,果然是風流真名士。”
第14章 挑釁
過幾日是崔縉的父親崔元振的五十大壽,屆時世家名流都會前往拜會,崔縉是來通知謝及音早做準備的,結果一踏進主院就聽薑女史說謝及音服了五石散,如今正將裴望初招在屋裏服侍。
崔縉與謝及音成婚三年有餘,知道她慣會裝清高自持。他不喜歡她,她也從未試著放低姿態討好他,明明是半路上位的公主,架子拿得仿佛是天生的皇室女。
崔縉想到她有了裴望初後連從前最看重的顏麵也不在乎了,任旁人罵她浪蕩,心中對她更加厭惡。
然而裴望初不受他的挑釁,任他如何言語刻薄,隻是一副不喜不怒的模樣。
“殿下剛睡著,駙馬有事相求,恐怕要等殿下睡醒了再來。”
“求?”崔縉嗤然,“我是嘉寧公主的夫君,又不是她的奴才,隻有她求著我敬著我的份,哪裏需要我去求她?”
“是嗎?”裴望初不以為意道,“看來是我以己度人了。”
他倒是不在乎被罵作謝及音的奴才。
看著眼前清風不動的裴望初,崔縉想起了一樁往事。
彼時他與裴望初都在膠東袁崇禮門下求學,袁崇禮要做一張琴,要學生們各自去尋找木材以供挑選。崔縉和楊家五郎快馬趕到郡上,挨家挨戶地拜訪郡中有名的琴士,千挑萬選,終於花重金買到一塊紋路清晰、質地上乘的楠木。而裴望初卻看似十分隨意地在院子裏砍了一棵梧桐,連皮也沒剝掉就獻到了袁崇禮麵前。
袁崇禮要他們各述其珍稀之處,崔縉講述了自己如何趕去郡上、如何四處打聽、如何誘以重金、許以誠心才得到了這塊木頭。裴望初隻說了一句話:
“此木是學生初來膠東時親手栽種,常聞雨瀉其葉間,雷鳴其冠上,觀之則心靜。”
最後袁崇禮將所有的木頭都依其材質挑選絲弦做成了琴,於他們學成歸去時臨別贈予。
崔縉在膠東買到的楠木雖然珍貴,但洛陽城裏比它質地更好的楠木層出不窮,那張楠木琴很快就被崔縉束之高閣。反而是裴望初手中那張材質低劣的桐琴,他一直帶在身邊使用,因他高妙的琴技,久而久之,眾人都快忘了那張琴的材質,隻記得琴名“月出”。
崔縉心想,他好像向來不在乎世人對材質的評價,說他的琴是朽木也好,罵他是奴才也罷,他總是一副沒放在心上的樣子。
裴望初不想與崔縉糾纏,見他沒有要繼續為難的意思,便拱了拱手,繞開崔縉走了。
崔縉望著他的背影依然想不明白,他是真的什麽都不在乎嗎?還是說隻有裝成如此無欲無求的模樣,才能自欺欺人地維持自己最後的體麵?
崔縉去見謝及音,通知她過幾日要到崔家去赴宴,她作為兒媳應該提前備好生辰禮物。
“聽說我的嫂嫂們有的繡了白鶴賀壽屏風,有的親自磨了一副白玉棋子,你是嫡媳,不能落到她們下乘去。”崔縉道。
謝及音仍懶懶地靠在榻上,身上披著兔毛毯,一副不甚清醒的樣子,聽完崔縉的話後卻笑了,“嫡媳?本宮跪地上給他磕三個響頭,你看他敢受不敢受?”
崔縉微慍,“謝及音,你別太過分。”
謝及音道:“你父親的生辰年年過,往年也沒這麽多規矩。”
崔縉道:“今年是父親的整壽,他又剛被擢為尚書令,就連陛下都會派張朝恩前去,何況你我小輩。你不看我的麵子,總要看陛下的麵子。”
崔家現在確實如日中天,聖眷正隆,太成帝離不開崔元振父子,否則也不會寧可把裴望初賜給她,也不同意她與崔縉和離。
謝及音本也沒指望不露麵,“知道了,本宮會去的,至於賀禮麽,若是本宮送得不合心意,崔尚書當眾摔了便是。”
崔縉覺得她真是愈發張狂,不可理喻。
到了崔元振壽辰那天,謝及音與崔縉同往崔家赴宴。
崔縉是崔元振最出色的兒子,年紀輕輕便官居散騎常侍,然而他的妻子卻是惡名昭彰、風流無度的嘉寧公主。他們的馬車一到就成為眾人視線的焦點,崔縉先下車後轉身伸手想要扶她,卻被謝及音推開了。
崔縉心裏一惱,低聲道:“這麽多人看著,殿下不要給台階不下。”
他真是什麽麵子都想要,明明沒人會信他們夫妻感情和睦,可崔縉偏要在人前作出一副恩愛姿態,生怕被別人看了笑話。
謝及音抬手整了整帷帽,說道:“阿姒妹妹可瞧著你呢。”
崔縉回頭,果然看見謝及姒的馬車也到了,她端坐在馬車裏,一雙秋目盈盈,正悵然若失地看著崔縉。
崔縉猶豫了一瞬,收回了想要扶謝及音下車的手,謝及音將手遞給隨車同行的識玉,慢條斯理地踩著馬凳走下來。
如今的崔家與在汝陽時不同了。從前的崔家隻是依附謝家而存的二等世族,族中子弟隻在汝陽郡內交遊,如今崔家一躍成為洛陽新貴,崔元振被拔擢為尚書令,前來崔家賀壽的人車馬盈門,送來的賀禮更是堆金砌玉,明珠委地。
崔縉與崔元振一同招待賓客,謝及音坐在女眷院內,百無聊賴地把玩著一隻玉扳指。女眷裏沒人敢來招呼她,隻有謝及姒,笑吟吟地提裙入席,正坐在她對案。
“今日瞧著皇姊與駙馬的感情不錯,看來是日子過到一起去了?”
謝及音收起玉扳指,端起了茶盞,“尚可吧。”
謝及姒笑了,“皇姊真是厲害,崔駙馬心氣高,你招了裴七郎在身邊,他仍能待你如此體貼,可見駙馬對姐姐你愛重之深。”
謝及音隔著垂紗看向她,“怎麽,你羨慕我?”
謝及姒道:“名動洛陽的裴七郎,多少人曾想嫁都嫁不得,如今竟委身在皇姊身邊以色事人,更有崔駙馬大度,不與皇姊計較。皇姊一下子占了兩位好郎君,怎能不讓人羨慕?”
說起這個,滿堂女賓神色各異,或不屑,或厭惡,或惋惜。從她們臉上掃一圈,個個都是嫌棄。
謝及音心裏也很厭煩,她沒想到謝及音會搶了張朝恩的活,特地跑來崔家跟她搶白。可她圖什麽呢?崔縉?還是裴望初?
謝及音對謝及姒道:“你若喜歡,我把裴七郎送還你。”
聽見這個“還”字,謝及姒以扇掩麵,笑了,“皇姊還是自己留著受用吧,不要的東西,扔了就是扔了,哪有再撿回來的道理。”
“那不然,把我的駙馬送給你?”
宴請女賓的芙蓉園與主院隻隔著一道牆,以回廊相連,盆鬆假山作隔。謝及音與謝及姒坐在廳堂上首,她們身後的屏風後麵開著兩扇菱花窗,正對著與主院相通的連廊。
崔縉正站在花窗前,目光落在屏風隱約印出的兩個輪廓上,將她們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謝及姒先是一愣,隨即輕嗤一聲。
“皇姊這是什麽玩笑話,本宮貴為大魏公主,天下的好兒郎挑不完,何必非要撿皇姊的男人呢?何況……崔駙馬和裴七郎,本就是本宮先丟棄,才淪落到皇姊手裏,哪有撿了破爛後再巴巴當寶貝送回去的?”
謝及音自小就不愛計較口舌之爭,所以謝及姒對她說話犀利慣了,近來又聽說她將裴七郎討了去,謝及姒心中有氣,說話更加不客氣,恨不能每個字都踩在謝及音頭上。
在座的貴夫人們暗暗咋舌,私底下互相遞眼色,崔縉的幾位嫂嫂樂得見謝及音下不來台,並沒有出言打圓場的意思。
謝及姒習慣了,謝及音也習慣了,隻當她是驕縱的小姑娘耀武揚威,並不想與她鬥氣,便沉默不言,又玩起了手上的玉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