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巡遊四方,震懾宵小,自然是好。不過……”尉繚先誇讚了幾句,然後道,“六國滅亡不久,各地民心不穩,臣搜集情報時,時長能看見反秦複國的口號。
若陛下真要出遊遠行。臣恨不得持刀親自隨行護衛,以保陛下平安。”
張嬰默默為對方點了個讚,他其實和李斯一個意思。
但對方果然圓滑,也不說不支持,但是在以退為進。
嬴政平和地繼續道:“還有誰有異議,都說一說。”
之後,馮去疾、蒙毅等文臣委婉地勸了幾句,就連內史騰這莽漢也站了出來。
他隨口抱怨了幾句,聲稱,與其浪費輜重去巡遊,不如多給他的軍隊搞一些口糧,他帶著去征殺番邦。
不過內史騰這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身側軍方的同僚給捂著嘴摁下去。
……
朝臣們說了一會,忽然有一個人站起來,cue到了長安鄉的軍爵製度。
張嬰的耳朵瞬間豎了起來。
“陛下,臣有一事不解。百姓百家皆是我大秦的子民,為何這一次如此針對李家宗族?”那人說到這裏,目光直直地落到張嬰身前,“陛下,臣在這想請教一句,這是針對李家宗親,還是針對天下宗親!”
張嬰心下一愣。
針對天下宗親?
好家夥,第一次上朝就要被人扣帽子嗎?!
這時,嬴政平淡地接話道:“針對李家宗親如何?針對天下宗親又如何?”
那人拱手道:“陛下,若是僅針對李家宗族,難免有公器私用的嫌疑。若是針對天下宗族,陛下,宗族製自古以來,傳承數百年,臣,恐商鞅之下場還會再次上演,望陛下慎之。”
張嬰瞳孔地震。
過分了啊,這就把他
類比成商鞅的下場?五馬分屍?!
這人話說完,宮殿內的氛圍漸漸有些壓抑。
原本心態還比較放鬆的張嬰,也被現場過於肅穆的環境影響到一些,手心隱隱在發汗。
“商鞅?怎麽?你認定我甚至不如秦孝公,會薄待神童?”
嬴政的臉色冷下來,語氣帶著一絲絲生硬,“若你是為引出治世之爭,下朝後去找李斯爭論。若你是為李家宗族出頭……”
諫大夫都愣住了,明顯沒想到陛下會這麽快變臉,甚至快給他定性論處了。
他可不想被遷怒,急忙拱手道:“臣不敢。臣冤枉,臣隻是……隻是尋求一個答案,臣……”他不走尋常路地看向珠簾,“臣想求得小神童一個答案。”
張嬰:!
頓時有一種正在吃瓜的猹,猛然吃到自己身上的懵逼感。
嬴政也微微偏頭,冷不丁道:“阿嬰,有人求問,你想答嗎?願答便答,不答也無妨,無需有顧忌。”
張嬰:!!!
他此刻感覺到朝會眾臣的目光不再是隱藏,“刷”地集中在他身上,明目張膽地上下掃射!
張嬰明明是個社牛性格。
但在這一刻,他都恨不得找個被子鑽進去當自己不存在。
他深吸了幾口氣,挺直了背脊,聲音有些顫道:“隻,隻為針對李家宗族。”
諫大夫下意識道:“豈可公器私用……”
“我沒有!這分明是公器公用。”
張嬰義正言辭,聲音漸漸平和下來,“諫大夫,這水渠,是為大秦的水渠,是為大秦的千秋萬業修建,李家宗族阻礙長安鄉修建水渠,相當於阻礙大秦發展,便是破壞公物……”
諫大夫表情有點懵,完全沒想到張嬰也這麽會扣帽子。
他道:“等等,等等……這水渠分明是隻在你們長安鄉,怎麽是為大秦修建?”
“唉!諫大夫,你這話難免有些狹隘。
大秦國庫每年向黔首們征收粟米等農稅,當年的糧食產量決定國庫是否充盈。我們在長安鄉修建水渠,為的就是糧產增加,糧食產量提高,國庫不也就充盈了麽!
這難道不是為了大秦好?以農為本,諫大夫你不能忘本,大秦更不能忘本啊!”
諫大夫唇角有些哆嗦:……
他腦子已經有些漿糊了,下意識道:“那讓軍戶磨石磨呢?這難道不是公器私用?”
諫大夫沒注意到,此話一出,其他朝臣都用不忍直視的目光瞥了他一眼。
張嬰也憐憫地瞅著對方,道:“諫大夫,長安鄉黔首隻需要提供粟、麥等糧食即可。是軍糧廩自己需要鍋盔,他們派軍戶庖廚過來研磨麥子有何問題?
長安鄉黔首願意幫軍糧廩烘烤鍋盔,軍戶們出於感激便幫黔首們多研磨一些麥子,這又有何問題?
諫大夫為何一而再再三為李家宗族開口?我明白了,定是諫大夫不滿輕易放過他們,認為要將他們都抓起來,送去修長城?”
諫大夫滿臉羞紅,這才意識到情急之下說錯話了。
他垂著頭不敢再作聲,生怕張嬰真的要將李家族親們都抓走,那他指不定都會被牽連。
張嬰一連懟得對方三次無話可說,情緒有些小亢奮。
見對方已經落座,朝臣們已經轉移話題說其他議題,張嬰心底都有些失落,恨不得再來一個言官,與對方大戰三百回合展現自己的能力。
但亢奮過後,他又很快拍臉冷靜下來。
他告誡自己,這一次是因為成年人對稚子的輕視,對方準備不足,才讓他僥幸贏了一把。
不能驕傲!
……
恢複冷靜的張嬰完全沒注意到身後趙文欣
賞的目光,以及對方用朱筆悄悄畫了個紅圈。
張嬰繼續搓著小手手看著。
果然,能在嬴政旗下占據三公九卿位置的人,都是大佬。
他聽這些文臣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時,覺得誰說的都很有道理。
聽到後麵,張嬰甚至覺得不率先解決朝臣們提出來的問題,而是去第二次巡遊的話,大秦就要滅亡了一樣。
張嬰忍不住捧臉看向嬴政。
仲父聽了這麽多的困難,會傾向從哪一位大臣的意見開始處理呢?
這一場巡遊多半會取消,更可能是會延後。
等最後一位朝臣說完,落座。
端坐在王座上的嬴政微微頜首道:“諸位都說完了嗎?”
“唯。”
“很好,你們將之前提及的問題都一一寫下。”
嬴政手指輕輕敲了敲王座扶手,微微頜首,“在朕第二次巡遊之前,你們務必找出能解決那些問題的方案,可以嗎?”
眾多朝臣:……
張嬰:!!!
他萬萬沒想到仲父居然哪一位朝臣的話都沒有聽,不光固執地宣布繼續進行第二次巡遊,甚至還借著這個機會釣魚執法,讓這些朝臣盡快給出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
啊這……
這,就是傳說中的皇帝任性嗎?
……
……
半個時辰後,嬴政與朝臣們達成一致,暫定春耕前開啟巡遊。
從鹹陽正宮裏緩緩走出來的朝臣們,沒有急著各回各家,反而湊在一起低聲議論起來。
馮去疾找上了王綰,低聲說:“王丞相,你說陛下安排嬰小郎君在旁側聽政,到底是什麽意思?”
嬴政從未帶過這麽小的孩子進入朝政。
即便是扶蘇,昔年也是年滿十歲才進入議事大廳。更別提讓這麽小的孩子在朝堂上發言了!
特殊,實在是有些過於特殊!
朝臣們想不要想歪,都有些難。
王綰還沒回答,左側有將領轉過頭來,正是內史騰。
他大喇喇地開口道:“嘿,阿嬰可是蒙家子弟,陛下看重他就是看重蒙家!看重我們軍方,是讚成我們軍方出征的信號,我說你們文官可別再用什麽國庫的拖後腿!我可是聽說了,嬰小郎君這一次可以賺好多的軍部口糧。”
馮去疾皺起眉,對內史騰的話一個字沒信,但他也不想和大老粗糾纏上,隻敷衍道:“此事容後再議。”
“怎麽能容後呢?李由那小子就率新兵出發百越。”
內史騰語氣有些急躁,最後一句的嗓音還有些委屈,“我們軍團個個都是從戰場廝殺下來的勝利者,窩在鹹陽也太浪費了!”
馮去疾頭疼,這大老粗別的話都不會說,但不管任何話題都能扯到出兵上,怎麽轉移都沒有用,真不知道是不是大智若愚。
恰在這時,尉繚也走了過來,低聲道:“陛下若想說,自然會說!很多事,知道得太多可不好。”
眾多朝臣一愣。
王綰若有所思,也站出來幫襯道:“前有甘羅,後有許莫負。陛下鍾意神童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事。若你們誰家小子也能做出嬰小郎君這麽多貢獻,我相信陛下也會讓其在殿內旁聽。”
這話王綰偷換概念,旁聽有可能旁聽,但絕無可能端坐在龍椅之後垂簾聽政,更沒可能開口。
不光王綰,絕大部分朝臣都很敏銳地察覺到不一樣。
但前有情報頭子尉繚的警告,後又有王丞相的找補,朝臣們麵露了然。
一時間,眾人不再明麵上討論嬴政為何如此偏寵張嬰,但私底下有不少人也動了其他心思。
比如偷偷找到王綰的博
士仆射周青臣。
若陛下真要出遊遠行。臣恨不得持刀親自隨行護衛,以保陛下平安。”
張嬰默默為對方點了個讚,他其實和李斯一個意思。
但對方果然圓滑,也不說不支持,但是在以退為進。
嬴政平和地繼續道:“還有誰有異議,都說一說。”
之後,馮去疾、蒙毅等文臣委婉地勸了幾句,就連內史騰這莽漢也站了出來。
他隨口抱怨了幾句,聲稱,與其浪費輜重去巡遊,不如多給他的軍隊搞一些口糧,他帶著去征殺番邦。
不過內史騰這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身側軍方的同僚給捂著嘴摁下去。
……
朝臣們說了一會,忽然有一個人站起來,cue到了長安鄉的軍爵製度。
張嬰的耳朵瞬間豎了起來。
“陛下,臣有一事不解。百姓百家皆是我大秦的子民,為何這一次如此針對李家宗族?”那人說到這裏,目光直直地落到張嬰身前,“陛下,臣在這想請教一句,這是針對李家宗親,還是針對天下宗親!”
張嬰心下一愣。
針對天下宗親?
好家夥,第一次上朝就要被人扣帽子嗎?!
這時,嬴政平淡地接話道:“針對李家宗親如何?針對天下宗親又如何?”
那人拱手道:“陛下,若是僅針對李家宗族,難免有公器私用的嫌疑。若是針對天下宗族,陛下,宗族製自古以來,傳承數百年,臣,恐商鞅之下場還會再次上演,望陛下慎之。”
張嬰瞳孔地震。
過分了啊,這就把他
類比成商鞅的下場?五馬分屍?!
這人話說完,宮殿內的氛圍漸漸有些壓抑。
原本心態還比較放鬆的張嬰,也被現場過於肅穆的環境影響到一些,手心隱隱在發汗。
“商鞅?怎麽?你認定我甚至不如秦孝公,會薄待神童?”
嬴政的臉色冷下來,語氣帶著一絲絲生硬,“若你是為引出治世之爭,下朝後去找李斯爭論。若你是為李家宗族出頭……”
諫大夫都愣住了,明顯沒想到陛下會這麽快變臉,甚至快給他定性論處了。
他可不想被遷怒,急忙拱手道:“臣不敢。臣冤枉,臣隻是……隻是尋求一個答案,臣……”他不走尋常路地看向珠簾,“臣想求得小神童一個答案。”
張嬰:!
頓時有一種正在吃瓜的猹,猛然吃到自己身上的懵逼感。
嬴政也微微偏頭,冷不丁道:“阿嬰,有人求問,你想答嗎?願答便答,不答也無妨,無需有顧忌。”
張嬰:!!!
他此刻感覺到朝會眾臣的目光不再是隱藏,“刷”地集中在他身上,明目張膽地上下掃射!
張嬰明明是個社牛性格。
但在這一刻,他都恨不得找個被子鑽進去當自己不存在。
他深吸了幾口氣,挺直了背脊,聲音有些顫道:“隻,隻為針對李家宗族。”
諫大夫下意識道:“豈可公器私用……”
“我沒有!這分明是公器公用。”
張嬰義正言辭,聲音漸漸平和下來,“諫大夫,這水渠,是為大秦的水渠,是為大秦的千秋萬業修建,李家宗族阻礙長安鄉修建水渠,相當於阻礙大秦發展,便是破壞公物……”
諫大夫表情有點懵,完全沒想到張嬰也這麽會扣帽子。
他道:“等等,等等……這水渠分明是隻在你們長安鄉,怎麽是為大秦修建?”
“唉!諫大夫,你這話難免有些狹隘。
大秦國庫每年向黔首們征收粟米等農稅,當年的糧食產量決定國庫是否充盈。我們在長安鄉修建水渠,為的就是糧產增加,糧食產量提高,國庫不也就充盈了麽!
這難道不是為了大秦好?以農為本,諫大夫你不能忘本,大秦更不能忘本啊!”
諫大夫唇角有些哆嗦:……
他腦子已經有些漿糊了,下意識道:“那讓軍戶磨石磨呢?這難道不是公器私用?”
諫大夫沒注意到,此話一出,其他朝臣都用不忍直視的目光瞥了他一眼。
張嬰也憐憫地瞅著對方,道:“諫大夫,長安鄉黔首隻需要提供粟、麥等糧食即可。是軍糧廩自己需要鍋盔,他們派軍戶庖廚過來研磨麥子有何問題?
長安鄉黔首願意幫軍糧廩烘烤鍋盔,軍戶們出於感激便幫黔首們多研磨一些麥子,這又有何問題?
諫大夫為何一而再再三為李家宗族開口?我明白了,定是諫大夫不滿輕易放過他們,認為要將他們都抓起來,送去修長城?”
諫大夫滿臉羞紅,這才意識到情急之下說錯話了。
他垂著頭不敢再作聲,生怕張嬰真的要將李家族親們都抓走,那他指不定都會被牽連。
張嬰一連懟得對方三次無話可說,情緒有些小亢奮。
見對方已經落座,朝臣們已經轉移話題說其他議題,張嬰心底都有些失落,恨不得再來一個言官,與對方大戰三百回合展現自己的能力。
但亢奮過後,他又很快拍臉冷靜下來。
他告誡自己,這一次是因為成年人對稚子的輕視,對方準備不足,才讓他僥幸贏了一把。
不能驕傲!
……
恢複冷靜的張嬰完全沒注意到身後趙文欣
賞的目光,以及對方用朱筆悄悄畫了個紅圈。
張嬰繼續搓著小手手看著。
果然,能在嬴政旗下占據三公九卿位置的人,都是大佬。
他聽這些文臣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時,覺得誰說的都很有道理。
聽到後麵,張嬰甚至覺得不率先解決朝臣們提出來的問題,而是去第二次巡遊的話,大秦就要滅亡了一樣。
張嬰忍不住捧臉看向嬴政。
仲父聽了這麽多的困難,會傾向從哪一位大臣的意見開始處理呢?
這一場巡遊多半會取消,更可能是會延後。
等最後一位朝臣說完,落座。
端坐在王座上的嬴政微微頜首道:“諸位都說完了嗎?”
“唯。”
“很好,你們將之前提及的問題都一一寫下。”
嬴政手指輕輕敲了敲王座扶手,微微頜首,“在朕第二次巡遊之前,你們務必找出能解決那些問題的方案,可以嗎?”
眾多朝臣:……
張嬰:!!!
他萬萬沒想到仲父居然哪一位朝臣的話都沒有聽,不光固執地宣布繼續進行第二次巡遊,甚至還借著這個機會釣魚執法,讓這些朝臣盡快給出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
啊這……
這,就是傳說中的皇帝任性嗎?
……
……
半個時辰後,嬴政與朝臣們達成一致,暫定春耕前開啟巡遊。
從鹹陽正宮裏緩緩走出來的朝臣們,沒有急著各回各家,反而湊在一起低聲議論起來。
馮去疾找上了王綰,低聲說:“王丞相,你說陛下安排嬰小郎君在旁側聽政,到底是什麽意思?”
嬴政從未帶過這麽小的孩子進入朝政。
即便是扶蘇,昔年也是年滿十歲才進入議事大廳。更別提讓這麽小的孩子在朝堂上發言了!
特殊,實在是有些過於特殊!
朝臣們想不要想歪,都有些難。
王綰還沒回答,左側有將領轉過頭來,正是內史騰。
他大喇喇地開口道:“嘿,阿嬰可是蒙家子弟,陛下看重他就是看重蒙家!看重我們軍方,是讚成我們軍方出征的信號,我說你們文官可別再用什麽國庫的拖後腿!我可是聽說了,嬰小郎君這一次可以賺好多的軍部口糧。”
馮去疾皺起眉,對內史騰的話一個字沒信,但他也不想和大老粗糾纏上,隻敷衍道:“此事容後再議。”
“怎麽能容後呢?李由那小子就率新兵出發百越。”
內史騰語氣有些急躁,最後一句的嗓音還有些委屈,“我們軍團個個都是從戰場廝殺下來的勝利者,窩在鹹陽也太浪費了!”
馮去疾頭疼,這大老粗別的話都不會說,但不管任何話題都能扯到出兵上,怎麽轉移都沒有用,真不知道是不是大智若愚。
恰在這時,尉繚也走了過來,低聲道:“陛下若想說,自然會說!很多事,知道得太多可不好。”
眾多朝臣一愣。
王綰若有所思,也站出來幫襯道:“前有甘羅,後有許莫負。陛下鍾意神童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事。若你們誰家小子也能做出嬰小郎君這麽多貢獻,我相信陛下也會讓其在殿內旁聽。”
這話王綰偷換概念,旁聽有可能旁聽,但絕無可能端坐在龍椅之後垂簾聽政,更沒可能開口。
不光王綰,絕大部分朝臣都很敏銳地察覺到不一樣。
但前有情報頭子尉繚的警告,後又有王丞相的找補,朝臣們麵露了然。
一時間,眾人不再明麵上討論嬴政為何如此偏寵張嬰,但私底下有不少人也動了其他心思。
比如偷偷找到王綰的博
士仆射周青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