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節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作者:滿汀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醞釀了好幾日,自覺已經打好了鋪墊的胤礽終於哭啼啼說出了夢中情景。
康熙滿眼滄桑地安慰他:“保成莫哭,夢都是相反的。夢死即生,說明你很快就將好轉,定然能否極泰來。”
“可是皇阿瑪,那個夢,真的太真實,太真實了……”胤礽哭,連太皇太後壽衣上的種種細節都描摹得一清二楚。
真如親眼所見般,聽得康熙都有幾分驚疑:莫非是這兩年太子越發急躁,讓他磨礪之心大起。因此上,讓孩子壓力過大了嗎?
胤礽見狀,不免越發賣力。
如今依著他這個病體,不管是皇阿瑪繼續南巡,還是就此打道回京,他都十成十會被留在德州行宮養病。
就算有索額圖的護持,他也無法徹底放心行宮安全。
畢竟此情此景,若換了他是胤禔也免不了要多打些心思。而且,因為睿親王與豪格當年做的孽。這些年來,民間反清複明勢力一直不絕。
若聖駕離開,再帶走絕大部分的侍衛……
不放心自己的胤礽哭著說出淑寧夢中的句子,惹康熙動容。剛要傳口諭下去,胤禛便急匆匆求見。
對於這個踏實勤勉又孝順的兒子,康熙還是頗有幾分看重的。
聞言便直接將人宣了進來。
結果就見兒子急慌慌跪下:“姨母擔憂太子二哥病情,想著親自下廚與他整治些藥膳。並不能根除頑疾,也好歹幫太子二哥減少些個苦楚。不要想多日行舟,她這身體本就疲累不堪,再加上神思不屬。以至於竟然被熱油所傷,幫忙不成,自己倒要先叫太醫了。”
但皇上關注太子病情,幾乎所有太醫都集中在胤礽這裏。所以胤禛匆匆而來,幫自家姨母求醫問藥。
正打算一招多個廚娘外加五個侍衛的胤礽震驚,脫口而出一句怎麽會這麽巧,孤剛剛才說要讓她幫孤做一段時間藥膳。
那句莫不是裝的吧雖然沒有問出口,卻明明白白地寫在了臉上。
讓康熙再次見識到了他的涼薄程度。
胤禛更覺得荒了個大謬:“太子爺怎麽會有這般想法?姨母受傷在前,您想提議讓她伺候膳食在後。她總不至於先知先覺,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就先做了安排吧?”
“皇子多疑不是壞事,可您這……”
也太過了些。
畢竟尋常人的腦回路哪能想到,你一個成年皇子,居然好意思在禦廚雲集的德州行宮裏,讓一個外命婦伺候膳食呢?
還真是為了一己之私,毫不考慮旁人啊!
胤禛垂眸,深深地記下了這一筆。等康熙撥下了太醫,就趕緊帶人往淑寧暫住之地跑。
胤礽嘀咕了句四弟可真關心小烏雅氏,康熙卻直頷首:“阿靈阿家的一直謹遵先皇後遺命,對胤禛萬般照顧,胤禛也因而心存感恩。”
那被加重的感恩二字聽得胤礽臉上一紅,但心裏仍懷疑這個巧合或者並非偶然。
胤禛帶著太醫一路疾行,將老太醫累得氣喘籲籲。才終於到了目的地,看到被眾星拱月般團團圍住的姨母,眼淚刷地一下子滑落眼眶。隨後趕來,也求了禦醫的十三腳下一晃,身子都有些發軟:“姨母啊,胤祥是來晚了麽?”
第174章 阿大人出手那個仇,阿靈阿記到現在。……
這個時候的十三有點憨,但真的不能全怪他!
隻能說阿靈阿父子幾個太嚴陣以待,嚇得胤禛以為淑寧受了好大傷。再想想,前頭胤礽那起子混賬發言,忍不住悲從中來。
而四阿哥素有冷麵王爺之稱,出了名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他都傷心成這樣,姨母這傷還能輕了?
如此思維之下,十三一個迷糊就直接給想偏了……
親眼見了這倆淚目的淑寧噗嗤一聲笑出來:“四阿哥跟十三莫急,臣婦沒什麽大礙。隻是再沒想到,做了多年的飯,竟然給燙了手。”
阿靈阿雖不知道太子的騷操作,但知道預防萬一啊!
聞言忙虛點了點她:“你啊!手都快被燙成豬蹄兒了,還跟著報喜不報憂呢?”
秒懂他這意思的虎威也趕緊道:“四阿哥跟十三阿哥都不是外人,額娘就莫逞強了。快讓太醫好好瞧瞧,趕緊該喝藥喝藥、該抹藥抹藥。千萬別再沾水、累著的,以免加重傷勢。”
對對對。
三胞胎也都跟著點頭,對於他們來說,額娘就算燙個小水泡都是天大的事兒。更何況手腕上燙紅了那麽大一塊呢?
幾人輪番勸說,淑寧才無奈地伸手讓太醫號脈。
她幾歲下廚,鑽研廚藝二十幾年。對火候、油溫等的掌握早就妙到毫巔,又粗通一些個醫術。
保證能達到實際沒什麽事兒,但瞧著傷勢不輕。需要好生休養,這些日子手都不能沾水、不能累著,但又不至於因為‘傷勢過重’而被留在行宮的程度。
可非專業人士胤禛被騙了個結結實實,心疼之餘,對太子的不滿又加深了幾許。
不管姨母是礙於皇上,還是什麽別的原因。
總歸是幫太子做藥膳而受了傷,消息傳出去之後,太子沒有半點感激關懷,還懷疑姨母故意燙傷自己?
簡直豈有此理!
為防姨母良善,寧可帶傷也要不負皇命。他毫不猶豫地,就直接坦言了。
氣得阿靈阿一個沒控製住,直接把手中杯子捏碎:“好,真是好啊!”
好一個卑鄙無恥,忘恩負義的太子。
當年就這樣。
寧寧那般不辭勞苦,扔下繈褓中的虎威進宮伺候太皇太後。可以說有功勞也有苦勞,結果作為實際上最大的受益人,太子不但不心懷感激。有事兒的時候,還第一個跳出來甩鍋。
那個仇,阿靈阿記到現在。好家夥,如今這混賬竟然又來!
他以為他是誰?
別說是太子,就是他現在已經坐上了那把椅子。也沒有罔顧禮法與臣婦傷勢,強召一等公福晉、冠勇侯之母與他伺候三餐的道理吧!
虎威臉色漆黑,三胞胎也齊齊色變。
雖然如今在行宮中,恐隔牆有耳故,父子幾個都沒有多說什麽。但是在他們心中,卻都狠狠給太子記了一筆。但凡有些許機會,肯定落井下石。
務必不能讓這號人成為大清的下一任君主,否則的話,他們就不止口稱奴才,還是他隨手生殺予奪,轉念便可連根拔起的真奴才了。
胤礽還不知道自己這所思未成後的隨口一言,給自己招來了怎樣可怕的敵人們。
他現在隻無限煩躁中。
病體遲遲不愈,所念皆未有所成不說。皇阿瑪還越過他與老四,派老十三去祭拜泰山!
前有老大與他龍爭虎鬥,接著老四又是國庫清欠、又是從征噶爾丹的立下功勞。連八旗生計等事,都因為莊親王跟那小小的土豆有了不少改善。
年老八旗將士被早早替換下來,年輕的及時補缺。不但八旗戰鬥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街麵上遊手好閑的紈絝子弟都少了。治安大大改善,皇阿瑪在民間的名聲都好了許多。因此種種,四弟便常年冷著張臉,處處剛正不阿。被戲稱為冷麵王,也有不少人賞識,甚至試圖追隨。隻是他一心勤於王事,從不結交朝臣罷了。
倒是老八年紀輕輕,手段老辣。
將安郡王馬爾渾收攏得服服帖帖,還在朝臣之中頗有些好人緣,隱隱傳出八賢王的美名來。虧得皇阿瑪直接將其生母衛氏封嬪又封妃的,一招就輕輕鬆鬆瓦解了他和老大的聯盟。
結果還沒等他喘口氣兒呢,老十三又起來了?
又急又氣之間,太子的病都重了幾分。
聞聽消息的阿靈阿勾唇,不枉他費盡心思,特意將消息遞到太子爺麵前啊!
讓他急,讓他氣。
越急越氣,就越會失去鎮定。等他的好叔姥爺來了,爺孫兩個才好湊在一起商量對策。然後說的越多,錯的越多。
淑寧自那日以後,夜夜酣睡到天明,再沒有做過什麽夢。她就知道,自己這個法子雖然傷了點,但終究還是起了作用。
果不其然,從太醫那裏確定了她受傷的事情後。太子雖然還覺得有點過於巧合,但他終究臨時起意,沒有跟任何人透露過。
故意之說,本就有些牽強。
再加上康熙那日說起老四知恩圖報事,多少有些敲打他的意思。胤礽琢磨過味來之後,自然再不敢提及此事。
他不提,康熙也跟這事沒發生過般。隻著人給淑寧送了些個燙傷、去疤之類的上好藥膏。
淑寧千恩萬謝之餘,不免歎息:“上次隨扈南巡,結果半途有妊,來了個虎頭蛇尾。如今想著一補當年遺憾吧,結果還又傷了去。看來我與江南,多少差了那麽點緣分。”
所以未塵埃落定之前,她可不打算再來了。
尤其明年那個多事之時。
阿大人人就出了名的疼福晉,淑寧受傷後他可不就更亦步亦趨了?除非隨侍在禦前,實在無法趕回來時。
否則但有閑暇,一定陪在自家福晉身邊。
端茶倒水,事事親力親為。
一度讓淑寧身邊的大丫鬟充滿危機感,唯恐哪日男主人瞧她無用又礙眼,直接給攆了去。
如今聽淑寧這麽一感歎,他再這麽一琢磨:“別說,真有那麽點意思。日後除非必要,否則可別來了。瞧瞧這小嫩手,差點給燙成了虎皮鳳爪。瞧著就疼極了,也不知道會不會留疤。”
淑寧:???
所以,男人,你的名字叫誇張嗎?
不過紅了塊兒,略有幾個泡而已,哪有嚴重到虎皮鳳爪的程度。
那阿靈阿可不管的,在聖駕繼續南巡或者回鑾,徹底離開那個狗太子之前。他還就叫誇張了,還就千般著急、萬種心疼了。
頂好人人都知道他福晉傷著呢,且需要好好靜養。哪個也別上門打擾,更別起什麽要不得的心思。
他如此,虎威跟三胞胎也有樣學樣。
四阿哥跟十三阿哥亦頻頻探望,還從德州地方尋了幾位積年老大夫。連被烏拉那拉氏安排過的宋氏都頻頻拜訪,欲主動幫忙伺候淑寧湯藥了。
沒辦法。
雖然單獨跟著出來隨扈是所有阿哥後院妾室格格們夢寐以求。
既能走出小小的後院,看看從未看過的景色與天空。又能專房專寵,運氣好的話沒準借此良機得個一男半女。
可如今太子染恙,一等公阿靈阿福晉受傷。
一個是半君,她們主子爺兄長;一個是主子爺最最敬重的姨母。主子爺擔心焦慮還來不及呢,哪還有什麽其餘的花花心思?
這節骨眼上,宋氏可不敢造次。隻能夜裏乖乖巧巧地待在自己房間裏,白天積極找機會往淑寧身邊殷勤。
一等公福晉領不領情的無所謂,隻要主子爺看到她用心。
淑寧雖然有那麽一丟丟同情她,但卻明確知道,自己哪怕給她一個讚許的眼神,都是給自家外甥媳婦平添一些不必要的壓力。
是以,略被殷勤了兩次,配合得當了兩回工具人之後就以乏累為名,早早把人打發了。
康熙滿眼滄桑地安慰他:“保成莫哭,夢都是相反的。夢死即生,說明你很快就將好轉,定然能否極泰來。”
“可是皇阿瑪,那個夢,真的太真實,太真實了……”胤礽哭,連太皇太後壽衣上的種種細節都描摹得一清二楚。
真如親眼所見般,聽得康熙都有幾分驚疑:莫非是這兩年太子越發急躁,讓他磨礪之心大起。因此上,讓孩子壓力過大了嗎?
胤礽見狀,不免越發賣力。
如今依著他這個病體,不管是皇阿瑪繼續南巡,還是就此打道回京,他都十成十會被留在德州行宮養病。
就算有索額圖的護持,他也無法徹底放心行宮安全。
畢竟此情此景,若換了他是胤禔也免不了要多打些心思。而且,因為睿親王與豪格當年做的孽。這些年來,民間反清複明勢力一直不絕。
若聖駕離開,再帶走絕大部分的侍衛……
不放心自己的胤礽哭著說出淑寧夢中的句子,惹康熙動容。剛要傳口諭下去,胤禛便急匆匆求見。
對於這個踏實勤勉又孝順的兒子,康熙還是頗有幾分看重的。
聞言便直接將人宣了進來。
結果就見兒子急慌慌跪下:“姨母擔憂太子二哥病情,想著親自下廚與他整治些藥膳。並不能根除頑疾,也好歹幫太子二哥減少些個苦楚。不要想多日行舟,她這身體本就疲累不堪,再加上神思不屬。以至於竟然被熱油所傷,幫忙不成,自己倒要先叫太醫了。”
但皇上關注太子病情,幾乎所有太醫都集中在胤礽這裏。所以胤禛匆匆而來,幫自家姨母求醫問藥。
正打算一招多個廚娘外加五個侍衛的胤礽震驚,脫口而出一句怎麽會這麽巧,孤剛剛才說要讓她幫孤做一段時間藥膳。
那句莫不是裝的吧雖然沒有問出口,卻明明白白地寫在了臉上。
讓康熙再次見識到了他的涼薄程度。
胤禛更覺得荒了個大謬:“太子爺怎麽會有這般想法?姨母受傷在前,您想提議讓她伺候膳食在後。她總不至於先知先覺,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就先做了安排吧?”
“皇子多疑不是壞事,可您這……”
也太過了些。
畢竟尋常人的腦回路哪能想到,你一個成年皇子,居然好意思在禦廚雲集的德州行宮裏,讓一個外命婦伺候膳食呢?
還真是為了一己之私,毫不考慮旁人啊!
胤禛垂眸,深深地記下了這一筆。等康熙撥下了太醫,就趕緊帶人往淑寧暫住之地跑。
胤礽嘀咕了句四弟可真關心小烏雅氏,康熙卻直頷首:“阿靈阿家的一直謹遵先皇後遺命,對胤禛萬般照顧,胤禛也因而心存感恩。”
那被加重的感恩二字聽得胤礽臉上一紅,但心裏仍懷疑這個巧合或者並非偶然。
胤禛帶著太醫一路疾行,將老太醫累得氣喘籲籲。才終於到了目的地,看到被眾星拱月般團團圍住的姨母,眼淚刷地一下子滑落眼眶。隨後趕來,也求了禦醫的十三腳下一晃,身子都有些發軟:“姨母啊,胤祥是來晚了麽?”
第174章 阿大人出手那個仇,阿靈阿記到現在。……
這個時候的十三有點憨,但真的不能全怪他!
隻能說阿靈阿父子幾個太嚴陣以待,嚇得胤禛以為淑寧受了好大傷。再想想,前頭胤礽那起子混賬發言,忍不住悲從中來。
而四阿哥素有冷麵王爺之稱,出了名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他都傷心成這樣,姨母這傷還能輕了?
如此思維之下,十三一個迷糊就直接給想偏了……
親眼見了這倆淚目的淑寧噗嗤一聲笑出來:“四阿哥跟十三莫急,臣婦沒什麽大礙。隻是再沒想到,做了多年的飯,竟然給燙了手。”
阿靈阿雖不知道太子的騷操作,但知道預防萬一啊!
聞言忙虛點了點她:“你啊!手都快被燙成豬蹄兒了,還跟著報喜不報憂呢?”
秒懂他這意思的虎威也趕緊道:“四阿哥跟十三阿哥都不是外人,額娘就莫逞強了。快讓太醫好好瞧瞧,趕緊該喝藥喝藥、該抹藥抹藥。千萬別再沾水、累著的,以免加重傷勢。”
對對對。
三胞胎也都跟著點頭,對於他們來說,額娘就算燙個小水泡都是天大的事兒。更何況手腕上燙紅了那麽大一塊呢?
幾人輪番勸說,淑寧才無奈地伸手讓太醫號脈。
她幾歲下廚,鑽研廚藝二十幾年。對火候、油溫等的掌握早就妙到毫巔,又粗通一些個醫術。
保證能達到實際沒什麽事兒,但瞧著傷勢不輕。需要好生休養,這些日子手都不能沾水、不能累著,但又不至於因為‘傷勢過重’而被留在行宮的程度。
可非專業人士胤禛被騙了個結結實實,心疼之餘,對太子的不滿又加深了幾許。
不管姨母是礙於皇上,還是什麽別的原因。
總歸是幫太子做藥膳而受了傷,消息傳出去之後,太子沒有半點感激關懷,還懷疑姨母故意燙傷自己?
簡直豈有此理!
為防姨母良善,寧可帶傷也要不負皇命。他毫不猶豫地,就直接坦言了。
氣得阿靈阿一個沒控製住,直接把手中杯子捏碎:“好,真是好啊!”
好一個卑鄙無恥,忘恩負義的太子。
當年就這樣。
寧寧那般不辭勞苦,扔下繈褓中的虎威進宮伺候太皇太後。可以說有功勞也有苦勞,結果作為實際上最大的受益人,太子不但不心懷感激。有事兒的時候,還第一個跳出來甩鍋。
那個仇,阿靈阿記到現在。好家夥,如今這混賬竟然又來!
他以為他是誰?
別說是太子,就是他現在已經坐上了那把椅子。也沒有罔顧禮法與臣婦傷勢,強召一等公福晉、冠勇侯之母與他伺候三餐的道理吧!
虎威臉色漆黑,三胞胎也齊齊色變。
雖然如今在行宮中,恐隔牆有耳故,父子幾個都沒有多說什麽。但是在他們心中,卻都狠狠給太子記了一筆。但凡有些許機會,肯定落井下石。
務必不能讓這號人成為大清的下一任君主,否則的話,他們就不止口稱奴才,還是他隨手生殺予奪,轉念便可連根拔起的真奴才了。
胤礽還不知道自己這所思未成後的隨口一言,給自己招來了怎樣可怕的敵人們。
他現在隻無限煩躁中。
病體遲遲不愈,所念皆未有所成不說。皇阿瑪還越過他與老四,派老十三去祭拜泰山!
前有老大與他龍爭虎鬥,接著老四又是國庫清欠、又是從征噶爾丹的立下功勞。連八旗生計等事,都因為莊親王跟那小小的土豆有了不少改善。
年老八旗將士被早早替換下來,年輕的及時補缺。不但八旗戰鬥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街麵上遊手好閑的紈絝子弟都少了。治安大大改善,皇阿瑪在民間的名聲都好了許多。因此種種,四弟便常年冷著張臉,處處剛正不阿。被戲稱為冷麵王,也有不少人賞識,甚至試圖追隨。隻是他一心勤於王事,從不結交朝臣罷了。
倒是老八年紀輕輕,手段老辣。
將安郡王馬爾渾收攏得服服帖帖,還在朝臣之中頗有些好人緣,隱隱傳出八賢王的美名來。虧得皇阿瑪直接將其生母衛氏封嬪又封妃的,一招就輕輕鬆鬆瓦解了他和老大的聯盟。
結果還沒等他喘口氣兒呢,老十三又起來了?
又急又氣之間,太子的病都重了幾分。
聞聽消息的阿靈阿勾唇,不枉他費盡心思,特意將消息遞到太子爺麵前啊!
讓他急,讓他氣。
越急越氣,就越會失去鎮定。等他的好叔姥爺來了,爺孫兩個才好湊在一起商量對策。然後說的越多,錯的越多。
淑寧自那日以後,夜夜酣睡到天明,再沒有做過什麽夢。她就知道,自己這個法子雖然傷了點,但終究還是起了作用。
果不其然,從太醫那裏確定了她受傷的事情後。太子雖然還覺得有點過於巧合,但他終究臨時起意,沒有跟任何人透露過。
故意之說,本就有些牽強。
再加上康熙那日說起老四知恩圖報事,多少有些敲打他的意思。胤礽琢磨過味來之後,自然再不敢提及此事。
他不提,康熙也跟這事沒發生過般。隻著人給淑寧送了些個燙傷、去疤之類的上好藥膏。
淑寧千恩萬謝之餘,不免歎息:“上次隨扈南巡,結果半途有妊,來了個虎頭蛇尾。如今想著一補當年遺憾吧,結果還又傷了去。看來我與江南,多少差了那麽點緣分。”
所以未塵埃落定之前,她可不打算再來了。
尤其明年那個多事之時。
阿大人人就出了名的疼福晉,淑寧受傷後他可不就更亦步亦趨了?除非隨侍在禦前,實在無法趕回來時。
否則但有閑暇,一定陪在自家福晉身邊。
端茶倒水,事事親力親為。
一度讓淑寧身邊的大丫鬟充滿危機感,唯恐哪日男主人瞧她無用又礙眼,直接給攆了去。
如今聽淑寧這麽一感歎,他再這麽一琢磨:“別說,真有那麽點意思。日後除非必要,否則可別來了。瞧瞧這小嫩手,差點給燙成了虎皮鳳爪。瞧著就疼極了,也不知道會不會留疤。”
淑寧:???
所以,男人,你的名字叫誇張嗎?
不過紅了塊兒,略有幾個泡而已,哪有嚴重到虎皮鳳爪的程度。
那阿靈阿可不管的,在聖駕繼續南巡或者回鑾,徹底離開那個狗太子之前。他還就叫誇張了,還就千般著急、萬種心疼了。
頂好人人都知道他福晉傷著呢,且需要好好靜養。哪個也別上門打擾,更別起什麽要不得的心思。
他如此,虎威跟三胞胎也有樣學樣。
四阿哥跟十三阿哥亦頻頻探望,還從德州地方尋了幾位積年老大夫。連被烏拉那拉氏安排過的宋氏都頻頻拜訪,欲主動幫忙伺候淑寧湯藥了。
沒辦法。
雖然單獨跟著出來隨扈是所有阿哥後院妾室格格們夢寐以求。
既能走出小小的後院,看看從未看過的景色與天空。又能專房專寵,運氣好的話沒準借此良機得個一男半女。
可如今太子染恙,一等公阿靈阿福晉受傷。
一個是半君,她們主子爺兄長;一個是主子爺最最敬重的姨母。主子爺擔心焦慮還來不及呢,哪還有什麽其餘的花花心思?
這節骨眼上,宋氏可不敢造次。隻能夜裏乖乖巧巧地待在自己房間裏,白天積極找機會往淑寧身邊殷勤。
一等公福晉領不領情的無所謂,隻要主子爺看到她用心。
淑寧雖然有那麽一丟丟同情她,但卻明確知道,自己哪怕給她一個讚許的眼神,都是給自家外甥媳婦平添一些不必要的壓力。
是以,略被殷勤了兩次,配合得當了兩回工具人之後就以乏累為名,早早把人打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