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好麽,竟都是皇帝表哥送來,給自家額娘研究新菜的。


    那人參、鹿茸、極品雪蛤、血燕等,也都是給額娘補養身體的。滿滿一大車之下,還有皇帝表哥的殷殷囑咐:盡管用,用著好了,再隨時遣人送過來。


    羨慕兩個字,晴晴都已經說膩了。


    隻怕長此以往,太後娘娘會眼紅自家額娘,讓自家額娘老了老了,還要麵臨姐妹鬩牆的憂傷戲碼。


    嗬嗬。


    虎威冷笑:“那你是想的有些多,咱們那太後姨母也領著額娘的情兒,且對皇上殷殷教導著。言說額娘不但是皇上姨母,還是救命恩人、救子恩人。沒有額娘這麽些年明裏暗裏的照顧與挺身而出,就沒有皇上如今雲雲。讓皇上尊著敬著咱們額娘,比孝順她老人家還要孝順。”


    晴晴瞠目,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


    苦巴苦業澆灌多年,終得姨甥和睦。淑寧也猜大外甥登基後會對她不錯,但做夢也沒想過能好到如此程度。


    簡直比夢中的十三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夢中的十三爺封爵、賞賜、吉壤,簡直無所不有。一生信重無比,不但得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還賜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號前,將名字中的允祥改回了胤字。


    讓他擔任總理事務大臣,處理康熙、孝恭仁皇後喪事,總管會考府、造辦處、戶部三庫、戶部、參與西北軍事運籌,辦理外國傳教士事務。


    後來會考府解散,總理大臣卸任,除了兼職之外,十三還繼續兼職,加議政大臣、管營田水利、領圓明園的八旗禁軍,辦理皇上藩邸、陵寢事物,籌辦軍需,斷案,代行祭祀等。


    因而被後世戲稱為常務副皇帝,後人也常以棠棣情深來形容他們二人手足之情。


    十三對他殊死報效,僅四十四就就活活累死了。


    淑寧:……


    深深羨慕他們的手足之情,卻不想做十三第二。


    於是,她也跟阿玲阿一樣,深深期盼著。盼著大行皇帝百天早過,皇後娘娘冊封典禮快些到來。如此,她就能包袱款一款,跟自家阿大人一道山南海北了呀。


    對此,烏拉那拉氏其實也深深期盼著。


    虛十一歲,還是個懵懂孩童的她就帶著家人的殷殷囑咐、萬千不舍與擔憂嫁進了乾西五所,成了四福晉。


    這麽多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從努力學習,爭取做一個合格的皇子福晉開始。到自家爺被先帝青眼相加,成為繼任之君的強有力競爭者。


    到如今先帝賓天,自家爺榮登大寶。這一路數十年,她走得何其辛苦?


    終於可以風光大辦一回,以國母身份與皇上並肩,得是多少八旗秀女的生平之願?而今,夢想變成現實,怎不讓她喜極而泣?


    等啊等,盼啊盼,終於盼到了嘉禮舉行的那天。


    是日,晴空萬裏,暖風習習。


    正常禮部、內務府與宗人府官員在清寧宮前設了黃幄,幄內陳黃案,在其東冊寶案。


    文武百官奉命在崇政殿聚集,皇帝禦崇政殿閱皇後冊寶。確定無誤之後,由正副二使持節,執事官舉著冊寶到黃幄前,皇後出迎,使者宣冊寶,然後授冊寶,皇後接。


    皇後率公主、福晉、命婦往崇政殿禦前六肅三跪三叩禮,然後還宮升座,妃率公主等行禮,這皇後冊封禮也就得了。


    但雍正前頭就說了,自己與皇後少年結縭,夫妻恩重。皇後這麽些年上孝敬先帝與太後,下撫育兒女,管理好內宅諸事,讓他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到政務之中,實乃賢內助也。


    連先帝在時都屢屢誇獎,稱其為皇子福晉中的典範。


    又其誕育嫡子三名,有大功於愛新覺羅氏。所以,采當年先帝冊孝昭皇後舊例。親自撰文,親謁奉先殿告祭天地、太廟,並將地點也定在了太和殿。


    且由他這個當皇帝的,親自與皇後宣冊寶。


    唔,采用他虎威弟弟所說的小浪漫。


    聞聽那日,烏拉那拉氏便感動得熱淚盈眶,連說自己何德何能,敢與孝昭皇後比肩?


    雍正隻笑,溫柔而又堅定:“皇後且莫妄自菲薄,孝昭皇後是皇考的內廷良佐,你又何嚐不是朕的?”


    隻這一句,就讓烏拉那拉氏甜到心裏,仿佛這一生的辛苦都有了價值般。


    此時跪在坤寧宮,接過那人親手遞過來的皇後冊寶,她隻滿心激動如山呼海嘯。暗暗想著日後一定更加勤勉,更加仔細。


    當好這個內廷良佐的同時,也務必協調好他們父子幾個的關係。


    再不讓康熙晚年諸皇子之間的內鬥在雍正朝上演,更不讓自家皇上成為孤家寡人。


    第275章 國夫人雍正皺眉,真是越想越替自家姨……


    “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賴乎於坤哉,化恰家邦,外治恒資乎內職,既應符而作配,宜正位而居尊。谘爾嫡妃那拉氏,鍾祥華胄,秀毓名門,溫惠秉心……”


    好長一串溢美之詞後,才是冊封烏拉那拉氏為中宮皇後之命。


    作為陪在皇後身後跪著的命婦之一,淑寧小腿都有些麻了,才終於聽到皇上念欽哉。


    這還沒完,皇上還要回太和殿,接受皇後跪拜。


    然後再往太後宮殿,給太後行禮。


    皇後回坤寧宮,接受妃、公主與內外命婦的跪拜,冊封大典才算完成。


    是的,坤寧宮。


    在淑寧夢中,因為孝懿皇後佟佳氏。咳咳,康熙駕崩,被雍正上了仁皇帝諡號,如今,孝懿皇後自然也就成了孝懿仁皇後。


    因為孝懿仁皇後當年是為衝喜故,冊封完次日人就薨了,自然也就沒有移宮。


    從孝昭仁皇後薨後,坤寧宮空置多年,再也沒迎進去過新主人。這個從前朝就是皇後專用宮所的存在,慢慢就變成了敬神祭天的場所。


    夢中的康熙晚年追求個仁字,吏治敗壞,貪腐成風,縱容官員向國庫借銀。


    又連年與準噶爾征戰。


    國庫空虛得喲!


    雍正上位就得跟他十三弟琢磨著,怎麽才能清欠成功。為此,他自己廢寢忘食,十三也跟著兢兢業業,連十二阿哥履郡王都被逼著變賣家業還債。


    靠著如此決心與力度,拚著被罵成抄家皇帝,才終於讓國庫漸漸充實了起來。


    家窮氣弱,自然就得一切省儉。不但登基儀式簡單到有些簡陋,封後儀式也潦草的可以,更別說什麽重新修葺坤寧宮了。


    但如今不一樣啊!


    朝廷與蒙古各部聯係加深,土豆的推廣種植與各種加工,讓百姓豐衣足食。賦稅交得及時,也少了許多賑災之類的支出。


    八旗裁撤冗兵,嚴查吃空餉。還讓年老八旗兵丁們轉而去推廣土豆、辣椒等新作物,或者是從事海貿相關。總之八旗生計這一塊,也不全靠朝廷撥款賑濟了。


    再加上海貿一開,帶動了許多相關產業發展,也給大批人力提供了做工、經商的機會,還給國庫、內務府都帶回了源源不斷的銀子。


    多方開源,也多方節流之下,國庫自然充盈無比。


    甚至錢滿為患。


    自然也就不缺修葺坤寧宮那點銀子,皇後娘娘也就能順理成章地住進原該屬於她的坤寧宮。


    就這,雍正還說:“時間緊迫,隻來得及簡單修葺一二,皇後且先將就兩年。等皇考三年孝期滿,朕再著人與你好生修葺坤寧宮,務必讓你住得舒舒服服。”


    對此,皇後隻笑:“皇上能有這份心意,臣妾便已經萬分感動了。如今您這剛剛登基不久,內政外交,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多著,不必再為臣妾多做破費。”


    還是以往那般溫柔體貼,賢良淑德,事事都替他想到頭裏。


    讓雍正微笑,言說怪不得姨母老念叨少年夫妻老來伴。年紀越長,越是能明白老伴二字的重量。果然隻有皇後,才會真心真意為朕考量。


    而不像那些嬪妃,唯恐他給的不夠多。


    烏拉那拉氏垂眸,嘴上說這都是臣妾應該做的,心裏狠狠感謝姨婆婆。因為她的質樸與善良,自己這從皇子福晉到皇後的路都走得順暢許多。


    阿嚏~


    淑寧狠狠打了個噴嚏,可把阿靈阿給緊張的,趕緊令人薑湯伺候。就怕這春寒料峭的,再把自家福晉給凍病了去。


    淑寧不想喝,他還哄小孩似的勸著。


    邊勸邊嘀咕:“也不是哪個混賬王八羔子給皇上出了這麽個餿主意,又是親自去往奉先殿祭拜,又是親自撰寫、宣讀封後詔書的,這一陣子折騰,可把我們寧寧累壞了。唉,這當人臣子臣婦的就是這點不好。大事小情,總免不得被拎去點卯。跪來跪去的,膝蓋都快出繭子了。不如早早告老,咱們也過幾天悠遊自在的日子。”


    虎·混賬王八羔子·威:!!!


    我看您這根本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嘮叨來嘮叨去,就是為了早早掛冠,把額娘誆去隨您四處逛吧?


    但是很顯然,他猜中了開頭,卻猜中自家額娘的反應。


    常理來說,老兒子、大孫子,才是老太太的命根子。有他們哥幾個在京城,還有一群孩子們膝下承歡。隔壁妹妹家,越長越可愛的龍鳳胎。


    這麽多籌碼在,虎威還以為自家阿瑪再怎麽囂張,也是白蹦躂。


    可萬萬沒有想到,額娘竟然滿臉期待、笑盈盈點頭:“嗯嗯,說的在理。若你能告老成功,咱們不妨四下走走看看。品美食、賞美景,也寫寫遊記什麽的,沒準就流芳千古了呢!”


    “對對,咱們努努力,沒準還能成大清的徐霞客夫妻呢。”阿大人連聲附和,眉眼之間滿是對退休生活的無限期待。


    原本還想使點小絆子,讓他老人家徹底走不成的虎威:……


    突然遲疑,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些自私了?


    阿瑪幼年喪父,以至於爵位旁落。阿瑪小小的人兒就被瑪嬤整日裏敦促著,認真學文學武,一刻也不曾懈怠。


    屬於膏粱子弟的錦繡繁華、鶯歌燕舞,他什麽都沒有。


    隻有三更燈火五更雞,聽不完的訓斥,挨不完的戒尺。還有與承爵異母兄弟之間永不停歇的攀比、爭鬥,甚至互相算計。


    十幾歲考生一等侍衛,十七歲被賜婚、承爵、被先帝提拔重用。兢兢業業到如今,從未有絲毫懈怠。


    可算如今塵埃落定,孩子們都有了出息。


    他想激流勇退,跟額娘過些閑雲野鶴的鬆散日子,好像……也沒什麽過分?


    知道他這想法的格佛賀橫眉立目,甚至忍不住狠狠掐了他一把:“這怎麽就過分了呢?怎麽就過分了?阿瑪額娘為咱們操心了一輩子,如今終於可以卸下重擔,好好歇一歇,過上幾天屬於自己的日子。你當兒子的不說幫他老人家掃平障礙,還要從中使絆子嗎?”


    那敢說是,你就死定了的小眼神,簡直盡得她家婆婆真傳。


    跟自家阿瑪一樣,也對睡書房無感的虎威趕緊把頭搖成撥浪鼓:“沒有沒有,真的沒有,福晉你誤會了。為夫明兒就與皇上說,請他通融好不好?”


    格佛賀冷笑,表示好話什麽的她都已經聽多了,如今隻看實際行動。


    冠勇郡王還能怎麽著?


    隻好積極行動唄。


    翌日下了早朝,再往養心殿求見的時候就提及了這個。


    雍正詫異:“我還以為封後大典完成,姨父會迫不及待。再沒想到,會是虎威弟弟裏第一個過來。”


    虎威揉了揉自己還隱隱作痛的胳膊,給了他一個你以為我想啊的眼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汀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汀洲並收藏(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