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陶朱在外頭聒噪,陸善柔拿起一個大桃子,也探出窗外,對麥穗說道:“麥穗兒,渴了吧?來,給你的,接著!”
陸善柔把粉嫩的桃子扔給麥穗,麥穗一手拿劍,一手吃桃,美滴很!
“我也要!”陶朱向陸善柔伸手。
陸善柔說道:“你隻要安靜半個時辰,我就給你兩個桃。”
一下子捏住了陶朱的命脈,陶朱遂閉嘴,一門心思守門。
陸善柔坐在樓上,看著行刑台,十二年前,她也是坐在這個位置,看著滅陸家滿門的惡徒的頭顱一個個掛在高杆上。
一串八個,掛了兩串,一共十六個人頭。
那個時候,她親眼看到一個個頭顱滾到地上,確實很解恨。
但是,滔天的悲傷並沒有減輕多少,她永遠失去了家人。
那個時候,還是少女的她對即履行的婚約還是有期待的,覺得結婚生子,她就有一個新家了,可以彌補她的缺失。
但,事實並非如此。
並非所有家庭都是溫暖的,有些家庭,比火坑還要坑,比冰雪還要冷漠……
那個時候的她還以為所有凶手的頭顱都掛在高杆上了。
但,事實也並非如此。
那十六個頭顱,隻是馬前卒而已,是用來結案的。幕後真凶,還需她親手挖出來!
遲早有一天,我會把所有凶手的頭顱都掛在高杆上……
陸善柔正思忖著,鳳姐說道:“陸宜人,我好像看見魏千戶了,在那邊。”
陸善柔隨著鳳姐的指引看去,果然看見一個身材高大的錦衣衛騎在駿馬上四處張望,好像找什麽人。
看輪廓好像是他,但是距離太遠了,這裏又吵鬧,就是大聲呼喚他的名字,他也聽不見。
不過,陸善柔包袱裏有一樣東西,可以召喚魏崔城。
她找出一包煙火,在窗外點燃一根。啾的一聲,煙火上天了。
這是以前在北頂的時候,魏崔城送給她用來召喚自己的物件,那時候是為了阻止幹爹牟斌打擾她。
雖然白天看不出煙花的顏色,但是動靜足夠大,吸引著魏崔城的目光。
魏崔城朝著聲音望去,看到遠處一個店鋪二樓窗台上,有一個佳人探出半個身子,朝著自己招手!
雖然看的不清楚,但魏崔城確定就是他找的陸善柔了!
原來他今天在象房當差的時候,聽到有人說西四牌樓斷頭台多了一個腦袋,其他四個兵馬司都紛紛去西城協助西城兵馬司封鎖現場,找人頭的來源。
魏崔城心想,今天陸善柔要從北頂回乾魚胡同的家裏,以她的愛好,她或許會去西四牌樓看行刑,現場那麽多人,又亂又擠,萬一有什麽好歹……
魏崔城先拍馬去了乾魚胡同家裏,果然還沒回來,就轉道西四牌樓,來尋找陸善柔。
魏崔城來到雲想樓樓下,陸善柔將茶水、瓜果、幹果等物放在一個籃子裏,係上繩子,把籃子吊下去,“都累了,你們吃吧。”
“桃子是我的!”陶朱伸手拿桃,且一拿就是兩個,“這是陸宜人說的,閉嘴半個時辰,就給我兩個桃。”
你怎麽又來了!魏崔城看到陶朱就頭疼,這家夥總是往陸善柔身邊貼,還經常撒嬌,看得魏崔城心頭火起,好容易清淨了一個月,他又來了!
魏崔城不想跟他說話,轉而問麥穗,低聲道:“他不是總絮絮叨叨說回宮就把你換掉嗎?怎麽又把你帶出來了?”
麥穗徒手捏開一個核桃,“我也不知道,不過他平時說話就像放屁似的,不能信啊。”
為什麽陶朱食言了?
這要從今天早上說起,早朝之後,已經乖巧了一個月的陶朱向弘治帝請求出宮,他想去西四牌樓看鄭旺妖言案的行刑過程。
弘治帝覺得,此事應當有首有尾,就同意了,但是仍舊不能孤身一人出宮,必須帶一個貼身護衛。
陶朱連忙說道:“父皇,上次那個麥穗年紀小,不老成,兒臣想換一個。”
誰知弘治帝根本沒有猶豫,說道:“行,你去禦馬監挑一個。”
陶朱挑了一個最壯實的出宮了。
但是,出宮之後,無論陶朱要吃街邊攤,還是逛菜市場,新護衛都拚死相勸:
“這個不能吃!萬一不幹淨呢?”
“那裏不能去!人太雜。”
“糖葫蘆也不能吃,萬一人多擁擠,竹簽會戳瞎眼睛的……”
反正無論陶朱想幹什麽,護衛都反對,動不動就下跪拚命的求他聽話。
才走了半條街,陶朱就想念麥穗了。
至少無論他幹什麽,隻要別影響“活著把他帶回宮”,麥穗都冷眼旁觀,甚至有時候還“助紂為虐”,跟他一起“瘋”,甚至比他還瘋!
陶朱歎了歎氣,打道回宮,跟弘治帝說:“兒臣覺得……還是要給年輕人鍛煉的機會,麥穗挺好,我還是選他吧。”
弘治帝早有所料,說道:“行,你去內書堂找他,他現在在那裏讀書。”
內書堂是紫禁城所有小宦官們夢想的學習殿堂,教他們讀書的老師都是兩榜進士,甚至是翰林院的侍講學士。這些老師的學識比國子監的博士們還厲害。
就像隻有翰林院庶吉士才有資格入選內閣大學士一樣,宦官地位最高的司禮監也必須是內書堂出身才行。
當然,能夠挑選進內書堂讀書、並順利結業的小宦官們都是出類拔萃之人。
陶朱來到內書堂,把正在讀書的麥穗叫出來了。
麥穗不耐煩,說道:“太子找我作甚?我還要文章要寫。”
陶朱陪著笑臉,說道:“一個月不見,你好像長高了,你沒有想我啊?我還挺想你的,這不,一有機會出宮,我就來找你了。”
逃學是這個年紀都愛做的事情,可是……麥穗說道:“我還有三篇文章、兩首詩要寫。”
陶朱說道:“這還不容易,我替你寫啊,走走走,咱們出宮去……”
就這樣,麥穗和陶朱來到西四牌樓看行刑,期間陶朱買了一根冰糖葫蘆,還沒進嘴,就被麥穗搶了去,說要“以身試毒”,吃了一半,才還給陶朱。
陶朱拿回冰糖葫蘆,剛吃了一個山楂球,立柱上就多出一個頭顱,人群推擠踩踏,兩人少年心性,熱血沸騰,出來維持秩序,保護婦幼躲進附近商鋪,以免受傷。
既然魏崔城也來了,三人一道維護雲想樓附近的秩序。
一個個的排查太慢了,此時已經黃昏,大部分人還滯留在西四牌樓,又餓又累,初秋的北京城夜裏很冷,人群明顯更加慌亂急躁了。
突然,有一個人爬到了行刑台上,大聲說道:“不用找了!頭顱是我拋的!我有冤情!求青天大老爺做主!”?
第39章 拋頭顱慈父告外戚,修書稿眉目又傳情
此話一出,底下戒嚴的西城兵馬司官兵們立刻爬上台行刑台,去抓捕自稱扔頭顱的嫌犯。
嫌犯沒有跑, 他往天空拋灑一大摞狀紙, 狀紙如雪片般翻飛,散得到處都是。
嫌犯被官兵撲倒,還堵了嘴,但是散落在各處的狀紙已經替他鳴冤了。
湊熱鬧怎麽會少了陶朱呢?
陶朱拿出一吊錢, 大聲說道:“誰第一個把撿到的狀紙給我,這吊錢就是誰的!”
還有這等好事?
很快,一張揉的皺皺巴巴的狀紙遞到了陶朱麵前。
陶朱打開讀了一遍, “啊這……這……”
麥穗湊在旁邊看, 看了陶朱一眼,麵無表情的離開。
“寫的什麽?”魏崔城還以為又是小王子奸細傳謠言, 拿過來一看,“啊……這個……如果是真的……確實太囂張了。”
陸善柔看眾人的表情很奇怪, 就把剛才送食物的籃子栓了繩子放下來,“讓我瞧瞧。”
魏崔城把狀紙放在籃子裏, 陸善柔拉到二樓, 和鳳姐一起看。
溫嬤嬤隻看得懂曆書, 識字不多, 連忙問道:“寫的什麽?那個丟人頭的人有什麽冤屈?”
鳳姐把文縐縐的狀紙用大白話講出來, 說道:“狀紙上說,他兒子虎哥兒是個貨郎, 平日挑著擔子沿街叫賣, 壽寧侯張鶴齡與長寧伯周彧(讀“玉”)為了爭奪田地, 在大街上聚眾鬥毆……”
兩方都家大業大, 呼奴喚婢,一共有百來個人持械打架,虎哥挑著貨擔躲避不過,被卷進去打得不省人事。
虎哥父親為了兒子湯藥費,就去壽寧侯府和長寧伯府兩家討要說法,求賠償,好給兒子治病,結果兩家都說不關他們的事情,要他去找對家。
虎哥父親如皮球般的被踢來踢去,一個銅板都沒要到,還耽誤了虎哥的治療,虎哥昨天咽氣了。
虎父氣憤不過,就砍了兒子的腦袋,乘著今天西四牌樓行刑,人山人海,又有監斬的各大官員,就來拋頭顱,鳴冤屈。
列位看官,前幾回書曾經說過,壽寧侯張鶴齡是當今張皇後的親弟弟,弘治帝的小舅子,也是太子陶朱的親舅舅。
那長寧伯周彧何許人也?
他是弘治帝的曾祖母孝肅周皇後的親弟弟!是曾經的國舅爺,也是目前還活著的皇親裏輩分最高的外戚。
長寧伯周彧和壽寧侯張鶴齡兩家打起來了,也就是曾經的國舅爺和現在的國舅爺打起來了!
兩方都是太子的親戚,難怪陶朱看到狀紙後很尷尬呢。
溫嬤嬤說道:“原來是大水衝了龍王廟啊!外戚鬥法,草民遭殃,這個虎哥死的冤啊。”
溫嬤嬤如此想,聚集在西四牌樓的老百姓也是這麽想的,他們天然的會同情虎哥,因為如果他們遇到這種無妄之災,怕也是這樣告狀無門,白送一條命罷了!
人們越同情虎哥父子,就越懼怕、憎恨外戚。
無論是長寧伯還是壽寧侯,都不是什麽好東西!狗咬狗一嘴毛,卻害死了最弱勢的老百姓!
事關京城兩方頂級的外戚顏麵,五城兵馬司結束了盤查,趕緊打開了路障,驅散人群,剛才還擠得滿滿當當的西四牌樓很快人去樓空了。
溫嬤嬤趕來驢車,陸善柔和鳳姐上了車,魏崔城騎馬跟著車,陶朱和麥穗也跟上了。
魏崔城問:“你要做什麽?”
陶朱說道:“狀紙你也看見了,這時候回宮,壽寧侯和長寧伯怕都是要找我說情,我得遠遠地躲開啊,陸宜人,我到乾魚胡同住幾天。”
陸善柔說道:“不行。”
陶朱拿出租房契約,“我是租客,陸宜人要違約不成?咱們不是說好了住到到期嗎?就憑這張契約,咱們就是打官司,我也在理——我還有好多行李在乾魚胡同呢。”
陸善柔:到期就給我滾!
澄清坊,乾魚胡同。
陸善柔把粉嫩的桃子扔給麥穗,麥穗一手拿劍,一手吃桃,美滴很!
“我也要!”陶朱向陸善柔伸手。
陸善柔說道:“你隻要安靜半個時辰,我就給你兩個桃。”
一下子捏住了陶朱的命脈,陶朱遂閉嘴,一門心思守門。
陸善柔坐在樓上,看著行刑台,十二年前,她也是坐在這個位置,看著滅陸家滿門的惡徒的頭顱一個個掛在高杆上。
一串八個,掛了兩串,一共十六個人頭。
那個時候,她親眼看到一個個頭顱滾到地上,確實很解恨。
但是,滔天的悲傷並沒有減輕多少,她永遠失去了家人。
那個時候,還是少女的她對即履行的婚約還是有期待的,覺得結婚生子,她就有一個新家了,可以彌補她的缺失。
但,事實並非如此。
並非所有家庭都是溫暖的,有些家庭,比火坑還要坑,比冰雪還要冷漠……
那個時候的她還以為所有凶手的頭顱都掛在高杆上了。
但,事實也並非如此。
那十六個頭顱,隻是馬前卒而已,是用來結案的。幕後真凶,還需她親手挖出來!
遲早有一天,我會把所有凶手的頭顱都掛在高杆上……
陸善柔正思忖著,鳳姐說道:“陸宜人,我好像看見魏千戶了,在那邊。”
陸善柔隨著鳳姐的指引看去,果然看見一個身材高大的錦衣衛騎在駿馬上四處張望,好像找什麽人。
看輪廓好像是他,但是距離太遠了,這裏又吵鬧,就是大聲呼喚他的名字,他也聽不見。
不過,陸善柔包袱裏有一樣東西,可以召喚魏崔城。
她找出一包煙火,在窗外點燃一根。啾的一聲,煙火上天了。
這是以前在北頂的時候,魏崔城送給她用來召喚自己的物件,那時候是為了阻止幹爹牟斌打擾她。
雖然白天看不出煙花的顏色,但是動靜足夠大,吸引著魏崔城的目光。
魏崔城朝著聲音望去,看到遠處一個店鋪二樓窗台上,有一個佳人探出半個身子,朝著自己招手!
雖然看的不清楚,但魏崔城確定就是他找的陸善柔了!
原來他今天在象房當差的時候,聽到有人說西四牌樓斷頭台多了一個腦袋,其他四個兵馬司都紛紛去西城協助西城兵馬司封鎖現場,找人頭的來源。
魏崔城心想,今天陸善柔要從北頂回乾魚胡同的家裏,以她的愛好,她或許會去西四牌樓看行刑,現場那麽多人,又亂又擠,萬一有什麽好歹……
魏崔城先拍馬去了乾魚胡同家裏,果然還沒回來,就轉道西四牌樓,來尋找陸善柔。
魏崔城來到雲想樓樓下,陸善柔將茶水、瓜果、幹果等物放在一個籃子裏,係上繩子,把籃子吊下去,“都累了,你們吃吧。”
“桃子是我的!”陶朱伸手拿桃,且一拿就是兩個,“這是陸宜人說的,閉嘴半個時辰,就給我兩個桃。”
你怎麽又來了!魏崔城看到陶朱就頭疼,這家夥總是往陸善柔身邊貼,還經常撒嬌,看得魏崔城心頭火起,好容易清淨了一個月,他又來了!
魏崔城不想跟他說話,轉而問麥穗,低聲道:“他不是總絮絮叨叨說回宮就把你換掉嗎?怎麽又把你帶出來了?”
麥穗徒手捏開一個核桃,“我也不知道,不過他平時說話就像放屁似的,不能信啊。”
為什麽陶朱食言了?
這要從今天早上說起,早朝之後,已經乖巧了一個月的陶朱向弘治帝請求出宮,他想去西四牌樓看鄭旺妖言案的行刑過程。
弘治帝覺得,此事應當有首有尾,就同意了,但是仍舊不能孤身一人出宮,必須帶一個貼身護衛。
陶朱連忙說道:“父皇,上次那個麥穗年紀小,不老成,兒臣想換一個。”
誰知弘治帝根本沒有猶豫,說道:“行,你去禦馬監挑一個。”
陶朱挑了一個最壯實的出宮了。
但是,出宮之後,無論陶朱要吃街邊攤,還是逛菜市場,新護衛都拚死相勸:
“這個不能吃!萬一不幹淨呢?”
“那裏不能去!人太雜。”
“糖葫蘆也不能吃,萬一人多擁擠,竹簽會戳瞎眼睛的……”
反正無論陶朱想幹什麽,護衛都反對,動不動就下跪拚命的求他聽話。
才走了半條街,陶朱就想念麥穗了。
至少無論他幹什麽,隻要別影響“活著把他帶回宮”,麥穗都冷眼旁觀,甚至有時候還“助紂為虐”,跟他一起“瘋”,甚至比他還瘋!
陶朱歎了歎氣,打道回宮,跟弘治帝說:“兒臣覺得……還是要給年輕人鍛煉的機會,麥穗挺好,我還是選他吧。”
弘治帝早有所料,說道:“行,你去內書堂找他,他現在在那裏讀書。”
內書堂是紫禁城所有小宦官們夢想的學習殿堂,教他們讀書的老師都是兩榜進士,甚至是翰林院的侍講學士。這些老師的學識比國子監的博士們還厲害。
就像隻有翰林院庶吉士才有資格入選內閣大學士一樣,宦官地位最高的司禮監也必須是內書堂出身才行。
當然,能夠挑選進內書堂讀書、並順利結業的小宦官們都是出類拔萃之人。
陶朱來到內書堂,把正在讀書的麥穗叫出來了。
麥穗不耐煩,說道:“太子找我作甚?我還要文章要寫。”
陶朱陪著笑臉,說道:“一個月不見,你好像長高了,你沒有想我啊?我還挺想你的,這不,一有機會出宮,我就來找你了。”
逃學是這個年紀都愛做的事情,可是……麥穗說道:“我還有三篇文章、兩首詩要寫。”
陶朱說道:“這還不容易,我替你寫啊,走走走,咱們出宮去……”
就這樣,麥穗和陶朱來到西四牌樓看行刑,期間陶朱買了一根冰糖葫蘆,還沒進嘴,就被麥穗搶了去,說要“以身試毒”,吃了一半,才還給陶朱。
陶朱拿回冰糖葫蘆,剛吃了一個山楂球,立柱上就多出一個頭顱,人群推擠踩踏,兩人少年心性,熱血沸騰,出來維持秩序,保護婦幼躲進附近商鋪,以免受傷。
既然魏崔城也來了,三人一道維護雲想樓附近的秩序。
一個個的排查太慢了,此時已經黃昏,大部分人還滯留在西四牌樓,又餓又累,初秋的北京城夜裏很冷,人群明顯更加慌亂急躁了。
突然,有一個人爬到了行刑台上,大聲說道:“不用找了!頭顱是我拋的!我有冤情!求青天大老爺做主!”?
第39章 拋頭顱慈父告外戚,修書稿眉目又傳情
此話一出,底下戒嚴的西城兵馬司官兵們立刻爬上台行刑台,去抓捕自稱扔頭顱的嫌犯。
嫌犯沒有跑, 他往天空拋灑一大摞狀紙, 狀紙如雪片般翻飛,散得到處都是。
嫌犯被官兵撲倒,還堵了嘴,但是散落在各處的狀紙已經替他鳴冤了。
湊熱鬧怎麽會少了陶朱呢?
陶朱拿出一吊錢, 大聲說道:“誰第一個把撿到的狀紙給我,這吊錢就是誰的!”
還有這等好事?
很快,一張揉的皺皺巴巴的狀紙遞到了陶朱麵前。
陶朱打開讀了一遍, “啊這……這……”
麥穗湊在旁邊看, 看了陶朱一眼,麵無表情的離開。
“寫的什麽?”魏崔城還以為又是小王子奸細傳謠言, 拿過來一看,“啊……這個……如果是真的……確實太囂張了。”
陸善柔看眾人的表情很奇怪, 就把剛才送食物的籃子栓了繩子放下來,“讓我瞧瞧。”
魏崔城把狀紙放在籃子裏, 陸善柔拉到二樓, 和鳳姐一起看。
溫嬤嬤隻看得懂曆書, 識字不多, 連忙問道:“寫的什麽?那個丟人頭的人有什麽冤屈?”
鳳姐把文縐縐的狀紙用大白話講出來, 說道:“狀紙上說,他兒子虎哥兒是個貨郎, 平日挑著擔子沿街叫賣, 壽寧侯張鶴齡與長寧伯周彧(讀“玉”)為了爭奪田地, 在大街上聚眾鬥毆……”
兩方都家大業大, 呼奴喚婢,一共有百來個人持械打架,虎哥挑著貨擔躲避不過,被卷進去打得不省人事。
虎哥父親為了兒子湯藥費,就去壽寧侯府和長寧伯府兩家討要說法,求賠償,好給兒子治病,結果兩家都說不關他們的事情,要他去找對家。
虎哥父親如皮球般的被踢來踢去,一個銅板都沒要到,還耽誤了虎哥的治療,虎哥昨天咽氣了。
虎父氣憤不過,就砍了兒子的腦袋,乘著今天西四牌樓行刑,人山人海,又有監斬的各大官員,就來拋頭顱,鳴冤屈。
列位看官,前幾回書曾經說過,壽寧侯張鶴齡是當今張皇後的親弟弟,弘治帝的小舅子,也是太子陶朱的親舅舅。
那長寧伯周彧何許人也?
他是弘治帝的曾祖母孝肅周皇後的親弟弟!是曾經的國舅爺,也是目前還活著的皇親裏輩分最高的外戚。
長寧伯周彧和壽寧侯張鶴齡兩家打起來了,也就是曾經的國舅爺和現在的國舅爺打起來了!
兩方都是太子的親戚,難怪陶朱看到狀紙後很尷尬呢。
溫嬤嬤說道:“原來是大水衝了龍王廟啊!外戚鬥法,草民遭殃,這個虎哥死的冤啊。”
溫嬤嬤如此想,聚集在西四牌樓的老百姓也是這麽想的,他們天然的會同情虎哥,因為如果他們遇到這種無妄之災,怕也是這樣告狀無門,白送一條命罷了!
人們越同情虎哥父子,就越懼怕、憎恨外戚。
無論是長寧伯還是壽寧侯,都不是什麽好東西!狗咬狗一嘴毛,卻害死了最弱勢的老百姓!
事關京城兩方頂級的外戚顏麵,五城兵馬司結束了盤查,趕緊打開了路障,驅散人群,剛才還擠得滿滿當當的西四牌樓很快人去樓空了。
溫嬤嬤趕來驢車,陸善柔和鳳姐上了車,魏崔城騎馬跟著車,陶朱和麥穗也跟上了。
魏崔城問:“你要做什麽?”
陶朱說道:“狀紙你也看見了,這時候回宮,壽寧侯和長寧伯怕都是要找我說情,我得遠遠地躲開啊,陸宜人,我到乾魚胡同住幾天。”
陸善柔說道:“不行。”
陶朱拿出租房契約,“我是租客,陸宜人要違約不成?咱們不是說好了住到到期嗎?就憑這張契約,咱們就是打官司,我也在理——我還有好多行李在乾魚胡同呢。”
陸善柔:到期就給我滾!
澄清坊,乾魚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