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兼許家乃世家望族, 在長安江南兩地皆有聲名, 所以應邀前來的貴女有很多,雖不及講會時熱鬧, 但也稱得上是盛況了。
阮問穎在這次宴會上見到了許多熟人。
頭一個便是徐妙清, 她在收到帖子後就來了一趟國公府,和她們約定當天一起出發。
她還對阮問穎鄭重其事地道了歉:“穎姐姐,妙清那日魯莽愚鈍,不僅冒犯了六殿下的身邊人,還在越寬王爺來時多嘴多舌,既拖累了二哥, 也給姐姐惹來了麻煩, 實在不該, 妙清在這裏給姐姐賠罪。”
她說著就要福身跪下, 阮問穎哪裏能讓她這麽做,連忙和阮淑晗一起攔住了,笑著拉起她道:“我幾時說過要怪罪你了?你這麽巴巴地跑來和我道歉賠罪,可真是折煞我了。”
徐妙清抬眼看她,瓜子般的小臉上滿是愧疚柔娉之色:“正是穎姐姐不計較,妙清才更要賠罪。姐姐如此寬宏大量,更襯得妹妹愚昧無知,妹妹實在慚愧。”
阮問穎繼續和她笑:“你既然喊我一聲姐姐,我自然也當你是我的妹妹。姐妹之間何須計較這些?快別說這些,再說下去,我可真要惱了。”
徐妙清聞言,便不再多話,充滿羞澀地笑了一下,應了一聲“多謝姐姐”,和姐妹倆聊起閑話來。
聊了不多句,她就把話題轉到了徐元光的身上:“不瞞兩位姐姐,妹妹今日前來,除了負荊請罪之外,還是帶著某個人的請求來的。”
在被阮淑晗問了一聲“是誰?”之後,她抿嘴笑道:“還能是誰,自然是我那個傻二哥了。”
“我二哥這些日子過得可謂焦頭爛額,先是六殿下那邊停了伴讀,被父親好一頓教訓,差點就要上家法,接著又是晗姐姐這邊不肯理會,書信不回,把他急得跟什麽似的。”
她對阮淑晗道:“如今,六殿下那邊已是恢複了二哥的伴讀,晗姐姐這邊是否也可以高抬貴手,對二哥網開一麵呢?”
“便是心裏不肯,好歹也在麵上做出一點樣子來,免得二哥常日裏來我這兒哀歎,讓我都沒法念進去書了。”
在聽到“某個人”三字時,阮問穎已經猜到了對方此行前來的目的。
她這些日子忙著思慮宜山夫人的事,又是月初上旬,府裏和自身皆事務繁多,宮裏根本沒時間過去,自然也見不著楊世醒,無法從他那裏得知徐元光的近況。
如今從徐妙清口裏聽聞,雖有些出乎預料,但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了,數日前在徐元光那裏受到的悶氣終於獲得了紓解。
她故作無奈地搖頭:“真不知道這小徐公子又從哪裏惹了禍事。”
然後笑吟吟對阮淑晗道:“看在妙清妹妹特意前來相求的份上,晗姐姐,你若覺得氣消了,就放過他吧。就像妙清妹妹說的一樣,對他高抬貴手,網開一麵。”
當然,她和阮淑晗都清楚,能在這件事上做決定的人是她,但因為有徐妙清在場,她不能把話分說明白,便道了這樣幾句,想來阮淑晗能明白她的意思。
而不管徐元光有沒有明白,他之所以會遭受此折騰是因為那日禍水東引、得罪了她的緣故,徐妙清又有沒有看出或猜出來,隻要對方沒有點破,她就不會承認。
畢竟阮淑晗找徐元光麻煩可以說成是小兒女之間鬧矛盾,打是親罵是愛,她找徐元光麻煩就是真的找麻煩了,性質完全不同。
阮淑晗自然懂得這個道理,當下眼也不眨地莞爾應下:“好吧,既然你和妙清妹妹都替他求情了,那我便高抬貴手放過他一回,隻盼他下次不要再犯。”
話說得流暢至極,仿佛此事真是她一個人所為,與他人沒有絲毫的關係。
而徐妙清看起來也是不知內情的模樣,聞言立即道:“晗姐姐放心,二哥他定然再不敢了。”
“六殿下停了他的伴讀,他都沒有多少慌張,可晗姐姐一斷了和他的來往,他就滿麵愁容,整日裏唉聲歎氣,直道悔不當初。”
阮淑晗隱晦地瞧了阮問穎一眼,道了一聲:“希望他是真的明白了吧。”
徐元光的事就這麽揭了過去。
至此,因宜山夫人的講會而引發的一係列事端也全部落了幕。
當然,這是阮問穎以為的。
直到她前往溪堰莊,參與瓊芳宴,才發覺她還遺漏了一件事。
不過這件事和她沒有多大的關係,忘了也很正常,隻有與此休戚相關的人還記得。
這個人就是顧家的嫡長孫,顧語兆的侄女,同時也是太後的侄孫女,顧婧柔。
她也參與了宴會,正與齊家的次女齊芯竹走在一起,邊欣賞山院中的金桂美景,邊笑著交談。
在與阮問穎一行人相遇時,顧婧柔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來,微一頷首,算是見禮。
她身旁的齊芯竹則斂衽朝她們問好,做足了貴女間的禮儀。
顧婧柔不給麵子,阮問穎自然也不會客氣,她從楊世醒那裏旁的沒學到,輕慢待人讓其生惱卻挑不出錯的法子卻會了許多,不怕回敬不過去。
同時,她也恩怨分明,在麵對齊芯竹時禮節齊全,沒有遷怒。
阮淑晗不同,她對兩人都很正經地回了一禮,她是真真切切的名門淑女,性情平和溫婉,素來不失分寸。
徐妙清更多了幾分親熱,上前分別喚了一聲“柔姐姐”、“竹姐姐”:“多日未曾相見,兩位姐姐可還好?”
“尚好。”顧婧柔有些生硬地扯出一個微笑。
這樣的態度似是讓徐妙清有些無措:“柔姐姐?你這是……”
旁邊的齊芯竹見狀,開口道:“她今兒個心情不好,你多擔待些。”
徐妙清恍然:“柔姐姐是在擔心顧四叔麽?”
阮問穎也在同一時刻憶起,宜山夫人除了開辦學堂之外,還牽扯到顧語兆這麽一樁事,不知道目前進展如何了。
她繼而理解了顧婧柔的態度,她的恩師把對方的四叔押送進了大牢,縱使是後者尋釁在先,血也總是濃於水的,不能奢求所有人都幫理不幫親。
那邊廂,徐妙清已是貼心地安慰起了顧婧柔:“柔姐姐放心,顧四叔吉人天相,一定不會有事的。宜山夫人一向寬宏大度,相信隻要顧四叔誠心賠罪,夫人就會放過他,不再計較。”
顧婧柔發出一聲冷笑:“我擔心他?我倒是擔心他不能徹底落在牢裏。成日裏惹是生非,顧家的臉麵都被他丟盡了,偏生母親和祖母還一直寵著,讓他越發無法無天,遲早釀成大禍。”
徐妙清再度無措起來,似是沒想到對方的態度和她想的截然相反:“柔姐姐……”
齊芯竹在旁不以為意地勸慰:“你煩什麽?你那四叔又不襲爵又不承宗,隻不過因為年歲小得了一點長輩的偏愛,算得了什麽?”
“等他這次出來後,你和家裏的長輩說一聲,讓他早日娶個姑娘成婚,或者上別人家去當女婿,不就成了?眼不見心不煩。”
顧婧柔繼續冷笑:“年歲小?他倒是比我還大幾歲,可在長輩眼裏,我卻反像是他的姑母,真是令我不知道該說什麽。隻能怪我不會投胎,沒托生在祖母的肚子裏,當一名年歲小的姑奶奶。”
齊芯竹道:“那就想個法子讓他成家立業,另外開府,我瞧他那日在山莊裏的樣子,也不像是個對女色不感興趣的。”
她不說還好,一說,顧婧柔看上去更加生氣:“你休要再提此事。他對宜山夫人說下那等汙言穢語,我當時聽到羞得恨不得替他一頭撞死,母親竟還有心思下去保他,真是——真是——”
一陣清風襲來,吹得十幾株桂花搖曳輕晃,逸散滿院花香。
阮問穎隨手拈起一枚飄落在披帛上的花瓣,輕輕一吹,看著它在秋風的送卷下翻飛遠去。
她淡淡開口,接話:“真是什麽?顧大姑娘今日既應了宜山夫人的邀帖,前來山莊賞花,想必也不是很為自家四叔感到羞恥。晗姐姐,你說是麽?”
阮淑晗心領神會,當即笑道:“不錯,令四叔的輕狂言行的確不能怪罪到顧姑娘的身上,可我聽聞,顧家府上似乎至今尚未對夫人有任何賠禮道歉之舉?不知是何作想?”
徐妙清低喊了她們兩人一聲,表露出著急和不讚同的模樣:“晗姐姐,穎姐姐……!”
顧婧柔緊繃著麵皮,有些漲紅:“你們當我不想這麽做?可顧家又不是我當家,我連讓我母親不要對我那混賬四叔太過溺愛都管不了,又如何讓顧家上門賠禮道歉?”
阮問穎聽了,似有所悟地點點頭:“原來如此……是我錯怪你了。想來,你對你四叔如此深惡痛絕,恨不得替他一頭撞死,應當是早就替他對夫人賠禮道歉過,怪不得夫人會邀你前來。”
她矯揉造作地行了半禮,軟聲:“是妹妹魯莽了,請姐姐見諒。”
顧婧柔沒有說話,臉龐肉眼可見地愈發漲紅。
阮問穎察言觀色,心中就有了底,故作疑惑不解地笑道:“怎麽了?是妹妹說錯了嗎?莫非顧姐姐並沒有對夫人賠禮道歉,隻是收到夫人胸懷寬廣送來的邀帖,就也胸懷寬廣地來了?”
顧婧柔再沒有說出什麽話。
她幾乎是狼狽地帶著貼身侍女走了。
“你何必如此呢?”齊芯竹轉頭望了一眼她的背影,頗有些無奈地道,“顧家的情況你不是不知道,她不過空頂著一個嫡長女的名頭,實則人微言輕,何必對她苛刻為難?宜山夫人不也沒有計較嗎?”
阮問穎輕輕一笑:“夫人是夫人,我是我,夫人寬宏大量,不予計較,我可不會。”
“那顧語兆當著眾人的麵對夫人口出狂言,顧家非但不製止,反而為虎作倀,顛倒是非黑白。我不過以一分還了十分,怎麽就成苛刻為難了?”
第41章 捧得她一向春風得意,從來不正眼看人
齊芯竹替顧婧柔爭辯:“你怎麽知道她沒有存著賠罪的心思?我先時瞧見她的馬車裏放了許多伴禮, 想來是要給宜山夫人做賠禮道歉之用的,不然一個賞花宴,她用得著帶這麽多東西來嗎?”
阮問穎表露出幾分驚奇:“既然如此,她為什麽不說呢?我連賠罪的禮都給她行了, 她隻消點點頭應一聲, 不就好了?怎麽話也不理地走人了呢?倒顯得我在咄咄逼人似的。”
齊芯竹暗想,你可不就是在咄咄逼人麽, 那話說的, 那禮行的, 說不是陰陽怪氣都沒人信。
但也沒法子,誰讓人家不僅是鎮國公和安平長公主的獨女, 還是真定大長公主的孫女, 一長串的身份名頭說出去都嚇人,她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公侯之女、官家姑娘, 也隻能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遂道:“好吧, 此事原也是她家理虧,你二人又是宜山夫人的弟子, 為恩師打抱不平也是應該的。”又簡單聊了兩句, 就匆匆辭話離開,向著顧婧柔遠走的方向行去。
徐妙清挽留不住,隻能不滿地頓足回頭,對阮問穎抿嘴抱怨:“穎姐姐,你瞧你,把柔姐姐和竹姐姐都氣走了。”
阮問穎氣定神閑地從肩上取下一枚金黃色的花瓣, 托手送至唇邊, 輕輕吹了一口, 看著它晃悠悠地飄走, 舉手投足間俱是溫婉清靈。
“什麽叫作我把人家氣走了?明明是她們對我的問話無言以答才羞愧避走的,你可不要胡言。”
徐妙清更不滿了:“柔姐姐四叔的事情,怎麽能怪罪到柔姐姐的身上?這——也太不講理了。”
“那顧語兆對宜山夫人出言不遜,顧夫人助紂為虐、胡攪蠻纏,難道就很講理了嗎?”
“穎姐姐!”
“好了。”阮淑晗打圓場,“大庭廣眾之下的,你們兩個都少說點,別讓旁人看笑話。”
她看向徐妙清,溫和親切地笑著道:“妙清妹妹,非是你穎姐姐不講理,是宜山夫人身為我們姐妹的師長,對我們有教導之恩,她可以寬宏大量,不與小人計較,我們卻不行。”
“那日的情形,你我二人看得清清楚楚,是夫人橫遭責難。如今事情雖已過去,但不代表沒有發生,我和你穎姐姐若什麽也不問、什麽也不說,豈不太忘恩負義了?”
說罷,又看向阮問穎,於親近裏帶著點責備地道:“你也是,妙清妹妹不通曉其中關節,你和她講清楚就行,何必要把氣撒在她的身上。她也是一片真心,想要姐妹之間和睦。”
阮問穎明白她的意思,長安城裏的貴女就這麽多,抬頭不見低頭見,縱使有什麽齟齬,隻要不是太過分都不必把關係弄得太僵,需取中庸之道。
就像宜山夫人,即使被顧語兆當眾羞辱,也還是給顧婧柔下了邀帖。因為說到底,這與顧婧柔都沒有什麽關係,出言不遜的人不是她,偏私袒護、顛倒是非黑白的人也不是她。
而且宜山夫人也不是沒有反擊,聽顧婧柔的口氣,那顧語兆還好好地在牢裏被關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放出來,想來是如楊世醒所說,那京兆尹腦子不糊塗,知道該怎麽判。
想到這裏,阮問穎的心情舒暢了不少,對徐妙清也再度浮現了笑意,上前兩步,執起她的手,溫聲道:“妙清妹妹,是我不好,不該把對他人的不滿遷怒到你的身上,我向你道歉。”
徐妙清有些無措,像是沒想到她會這麽幹脆地道歉,但也很快收斂了神情,露出一個略含羞愧的笑容,搖了搖頭。
“我才要向姐姐道歉,不該不分青紅皂白地責問姐姐。宜山夫人身為姐姐的恩師,受了委屈,姐姐想替夫人討回公道是理所應當。”
又向阮淑晗道謝:“多謝晗姐姐指點,妙清險些鬧了個大笑話,實在慚愧。”
阮淑晗含笑回答:“你我姐妹之間,不必言謝。”
事情就這樣揭過,三人恢複了先前的融洽,繼續在院子裏欣賞秋色美景。
另一邊,齊芯竹正在安慰著顧婧柔。
“好了,顧姐姐,你消消氣。那位阮大姑娘的伶牙俐齒誰沒有領教過?半年前我被她擠兌得啞口無言的時候,你是怎麽對我說的?你都忘了嗎?”
“你說她身為高門貴女,身份尊貴,宮裏宮外無論是誰都要敬她一聲姑娘,捧得她一向春風得意,從來不正眼看人,與我們本就不是一路,何須在意她的言語?”
又道,“若是為了你那四叔慪氣,也全然不必。你身為顧家嫡長女,將來要襲爵承宗,他就算再受偏寵也不過多得一份家私,還不是得另外分家?於你沒有威脅。”
阮問穎在這次宴會上見到了許多熟人。
頭一個便是徐妙清, 她在收到帖子後就來了一趟國公府,和她們約定當天一起出發。
她還對阮問穎鄭重其事地道了歉:“穎姐姐,妙清那日魯莽愚鈍,不僅冒犯了六殿下的身邊人,還在越寬王爺來時多嘴多舌,既拖累了二哥, 也給姐姐惹來了麻煩, 實在不該, 妙清在這裏給姐姐賠罪。”
她說著就要福身跪下, 阮問穎哪裏能讓她這麽做,連忙和阮淑晗一起攔住了,笑著拉起她道:“我幾時說過要怪罪你了?你這麽巴巴地跑來和我道歉賠罪,可真是折煞我了。”
徐妙清抬眼看她,瓜子般的小臉上滿是愧疚柔娉之色:“正是穎姐姐不計較,妙清才更要賠罪。姐姐如此寬宏大量,更襯得妹妹愚昧無知,妹妹實在慚愧。”
阮問穎繼續和她笑:“你既然喊我一聲姐姐,我自然也當你是我的妹妹。姐妹之間何須計較這些?快別說這些,再說下去,我可真要惱了。”
徐妙清聞言,便不再多話,充滿羞澀地笑了一下,應了一聲“多謝姐姐”,和姐妹倆聊起閑話來。
聊了不多句,她就把話題轉到了徐元光的身上:“不瞞兩位姐姐,妹妹今日前來,除了負荊請罪之外,還是帶著某個人的請求來的。”
在被阮淑晗問了一聲“是誰?”之後,她抿嘴笑道:“還能是誰,自然是我那個傻二哥了。”
“我二哥這些日子過得可謂焦頭爛額,先是六殿下那邊停了伴讀,被父親好一頓教訓,差點就要上家法,接著又是晗姐姐這邊不肯理會,書信不回,把他急得跟什麽似的。”
她對阮淑晗道:“如今,六殿下那邊已是恢複了二哥的伴讀,晗姐姐這邊是否也可以高抬貴手,對二哥網開一麵呢?”
“便是心裏不肯,好歹也在麵上做出一點樣子來,免得二哥常日裏來我這兒哀歎,讓我都沒法念進去書了。”
在聽到“某個人”三字時,阮問穎已經猜到了對方此行前來的目的。
她這些日子忙著思慮宜山夫人的事,又是月初上旬,府裏和自身皆事務繁多,宮裏根本沒時間過去,自然也見不著楊世醒,無法從他那裏得知徐元光的近況。
如今從徐妙清口裏聽聞,雖有些出乎預料,但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了,數日前在徐元光那裏受到的悶氣終於獲得了紓解。
她故作無奈地搖頭:“真不知道這小徐公子又從哪裏惹了禍事。”
然後笑吟吟對阮淑晗道:“看在妙清妹妹特意前來相求的份上,晗姐姐,你若覺得氣消了,就放過他吧。就像妙清妹妹說的一樣,對他高抬貴手,網開一麵。”
當然,她和阮淑晗都清楚,能在這件事上做決定的人是她,但因為有徐妙清在場,她不能把話分說明白,便道了這樣幾句,想來阮淑晗能明白她的意思。
而不管徐元光有沒有明白,他之所以會遭受此折騰是因為那日禍水東引、得罪了她的緣故,徐妙清又有沒有看出或猜出來,隻要對方沒有點破,她就不會承認。
畢竟阮淑晗找徐元光麻煩可以說成是小兒女之間鬧矛盾,打是親罵是愛,她找徐元光麻煩就是真的找麻煩了,性質完全不同。
阮淑晗自然懂得這個道理,當下眼也不眨地莞爾應下:“好吧,既然你和妙清妹妹都替他求情了,那我便高抬貴手放過他一回,隻盼他下次不要再犯。”
話說得流暢至極,仿佛此事真是她一個人所為,與他人沒有絲毫的關係。
而徐妙清看起來也是不知內情的模樣,聞言立即道:“晗姐姐放心,二哥他定然再不敢了。”
“六殿下停了他的伴讀,他都沒有多少慌張,可晗姐姐一斷了和他的來往,他就滿麵愁容,整日裏唉聲歎氣,直道悔不當初。”
阮淑晗隱晦地瞧了阮問穎一眼,道了一聲:“希望他是真的明白了吧。”
徐元光的事就這麽揭了過去。
至此,因宜山夫人的講會而引發的一係列事端也全部落了幕。
當然,這是阮問穎以為的。
直到她前往溪堰莊,參與瓊芳宴,才發覺她還遺漏了一件事。
不過這件事和她沒有多大的關係,忘了也很正常,隻有與此休戚相關的人還記得。
這個人就是顧家的嫡長孫,顧語兆的侄女,同時也是太後的侄孫女,顧婧柔。
她也參與了宴會,正與齊家的次女齊芯竹走在一起,邊欣賞山院中的金桂美景,邊笑著交談。
在與阮問穎一行人相遇時,顧婧柔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來,微一頷首,算是見禮。
她身旁的齊芯竹則斂衽朝她們問好,做足了貴女間的禮儀。
顧婧柔不給麵子,阮問穎自然也不會客氣,她從楊世醒那裏旁的沒學到,輕慢待人讓其生惱卻挑不出錯的法子卻會了許多,不怕回敬不過去。
同時,她也恩怨分明,在麵對齊芯竹時禮節齊全,沒有遷怒。
阮淑晗不同,她對兩人都很正經地回了一禮,她是真真切切的名門淑女,性情平和溫婉,素來不失分寸。
徐妙清更多了幾分親熱,上前分別喚了一聲“柔姐姐”、“竹姐姐”:“多日未曾相見,兩位姐姐可還好?”
“尚好。”顧婧柔有些生硬地扯出一個微笑。
這樣的態度似是讓徐妙清有些無措:“柔姐姐?你這是……”
旁邊的齊芯竹見狀,開口道:“她今兒個心情不好,你多擔待些。”
徐妙清恍然:“柔姐姐是在擔心顧四叔麽?”
阮問穎也在同一時刻憶起,宜山夫人除了開辦學堂之外,還牽扯到顧語兆這麽一樁事,不知道目前進展如何了。
她繼而理解了顧婧柔的態度,她的恩師把對方的四叔押送進了大牢,縱使是後者尋釁在先,血也總是濃於水的,不能奢求所有人都幫理不幫親。
那邊廂,徐妙清已是貼心地安慰起了顧婧柔:“柔姐姐放心,顧四叔吉人天相,一定不會有事的。宜山夫人一向寬宏大度,相信隻要顧四叔誠心賠罪,夫人就會放過他,不再計較。”
顧婧柔發出一聲冷笑:“我擔心他?我倒是擔心他不能徹底落在牢裏。成日裏惹是生非,顧家的臉麵都被他丟盡了,偏生母親和祖母還一直寵著,讓他越發無法無天,遲早釀成大禍。”
徐妙清再度無措起來,似是沒想到對方的態度和她想的截然相反:“柔姐姐……”
齊芯竹在旁不以為意地勸慰:“你煩什麽?你那四叔又不襲爵又不承宗,隻不過因為年歲小得了一點長輩的偏愛,算得了什麽?”
“等他這次出來後,你和家裏的長輩說一聲,讓他早日娶個姑娘成婚,或者上別人家去當女婿,不就成了?眼不見心不煩。”
顧婧柔繼續冷笑:“年歲小?他倒是比我還大幾歲,可在長輩眼裏,我卻反像是他的姑母,真是令我不知道該說什麽。隻能怪我不會投胎,沒托生在祖母的肚子裏,當一名年歲小的姑奶奶。”
齊芯竹道:“那就想個法子讓他成家立業,另外開府,我瞧他那日在山莊裏的樣子,也不像是個對女色不感興趣的。”
她不說還好,一說,顧婧柔看上去更加生氣:“你休要再提此事。他對宜山夫人說下那等汙言穢語,我當時聽到羞得恨不得替他一頭撞死,母親竟還有心思下去保他,真是——真是——”
一陣清風襲來,吹得十幾株桂花搖曳輕晃,逸散滿院花香。
阮問穎隨手拈起一枚飄落在披帛上的花瓣,輕輕一吹,看著它在秋風的送卷下翻飛遠去。
她淡淡開口,接話:“真是什麽?顧大姑娘今日既應了宜山夫人的邀帖,前來山莊賞花,想必也不是很為自家四叔感到羞恥。晗姐姐,你說是麽?”
阮淑晗心領神會,當即笑道:“不錯,令四叔的輕狂言行的確不能怪罪到顧姑娘的身上,可我聽聞,顧家府上似乎至今尚未對夫人有任何賠禮道歉之舉?不知是何作想?”
徐妙清低喊了她們兩人一聲,表露出著急和不讚同的模樣:“晗姐姐,穎姐姐……!”
顧婧柔緊繃著麵皮,有些漲紅:“你們當我不想這麽做?可顧家又不是我當家,我連讓我母親不要對我那混賬四叔太過溺愛都管不了,又如何讓顧家上門賠禮道歉?”
阮問穎聽了,似有所悟地點點頭:“原來如此……是我錯怪你了。想來,你對你四叔如此深惡痛絕,恨不得替他一頭撞死,應當是早就替他對夫人賠禮道歉過,怪不得夫人會邀你前來。”
她矯揉造作地行了半禮,軟聲:“是妹妹魯莽了,請姐姐見諒。”
顧婧柔沒有說話,臉龐肉眼可見地愈發漲紅。
阮問穎察言觀色,心中就有了底,故作疑惑不解地笑道:“怎麽了?是妹妹說錯了嗎?莫非顧姐姐並沒有對夫人賠禮道歉,隻是收到夫人胸懷寬廣送來的邀帖,就也胸懷寬廣地來了?”
顧婧柔再沒有說出什麽話。
她幾乎是狼狽地帶著貼身侍女走了。
“你何必如此呢?”齊芯竹轉頭望了一眼她的背影,頗有些無奈地道,“顧家的情況你不是不知道,她不過空頂著一個嫡長女的名頭,實則人微言輕,何必對她苛刻為難?宜山夫人不也沒有計較嗎?”
阮問穎輕輕一笑:“夫人是夫人,我是我,夫人寬宏大量,不予計較,我可不會。”
“那顧語兆當著眾人的麵對夫人口出狂言,顧家非但不製止,反而為虎作倀,顛倒是非黑白。我不過以一分還了十分,怎麽就成苛刻為難了?”
第41章 捧得她一向春風得意,從來不正眼看人
齊芯竹替顧婧柔爭辯:“你怎麽知道她沒有存著賠罪的心思?我先時瞧見她的馬車裏放了許多伴禮, 想來是要給宜山夫人做賠禮道歉之用的,不然一個賞花宴,她用得著帶這麽多東西來嗎?”
阮問穎表露出幾分驚奇:“既然如此,她為什麽不說呢?我連賠罪的禮都給她行了, 她隻消點點頭應一聲, 不就好了?怎麽話也不理地走人了呢?倒顯得我在咄咄逼人似的。”
齊芯竹暗想,你可不就是在咄咄逼人麽, 那話說的, 那禮行的, 說不是陰陽怪氣都沒人信。
但也沒法子,誰讓人家不僅是鎮國公和安平長公主的獨女, 還是真定大長公主的孫女, 一長串的身份名頭說出去都嚇人,她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公侯之女、官家姑娘, 也隻能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遂道:“好吧, 此事原也是她家理虧,你二人又是宜山夫人的弟子, 為恩師打抱不平也是應該的。”又簡單聊了兩句, 就匆匆辭話離開,向著顧婧柔遠走的方向行去。
徐妙清挽留不住,隻能不滿地頓足回頭,對阮問穎抿嘴抱怨:“穎姐姐,你瞧你,把柔姐姐和竹姐姐都氣走了。”
阮問穎氣定神閑地從肩上取下一枚金黃色的花瓣, 托手送至唇邊, 輕輕吹了一口, 看著它晃悠悠地飄走, 舉手投足間俱是溫婉清靈。
“什麽叫作我把人家氣走了?明明是她們對我的問話無言以答才羞愧避走的,你可不要胡言。”
徐妙清更不滿了:“柔姐姐四叔的事情,怎麽能怪罪到柔姐姐的身上?這——也太不講理了。”
“那顧語兆對宜山夫人出言不遜,顧夫人助紂為虐、胡攪蠻纏,難道就很講理了嗎?”
“穎姐姐!”
“好了。”阮淑晗打圓場,“大庭廣眾之下的,你們兩個都少說點,別讓旁人看笑話。”
她看向徐妙清,溫和親切地笑著道:“妙清妹妹,非是你穎姐姐不講理,是宜山夫人身為我們姐妹的師長,對我們有教導之恩,她可以寬宏大量,不與小人計較,我們卻不行。”
“那日的情形,你我二人看得清清楚楚,是夫人橫遭責難。如今事情雖已過去,但不代表沒有發生,我和你穎姐姐若什麽也不問、什麽也不說,豈不太忘恩負義了?”
說罷,又看向阮問穎,於親近裏帶著點責備地道:“你也是,妙清妹妹不通曉其中關節,你和她講清楚就行,何必要把氣撒在她的身上。她也是一片真心,想要姐妹之間和睦。”
阮問穎明白她的意思,長安城裏的貴女就這麽多,抬頭不見低頭見,縱使有什麽齟齬,隻要不是太過分都不必把關係弄得太僵,需取中庸之道。
就像宜山夫人,即使被顧語兆當眾羞辱,也還是給顧婧柔下了邀帖。因為說到底,這與顧婧柔都沒有什麽關係,出言不遜的人不是她,偏私袒護、顛倒是非黑白的人也不是她。
而且宜山夫人也不是沒有反擊,聽顧婧柔的口氣,那顧語兆還好好地在牢裏被關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放出來,想來是如楊世醒所說,那京兆尹腦子不糊塗,知道該怎麽判。
想到這裏,阮問穎的心情舒暢了不少,對徐妙清也再度浮現了笑意,上前兩步,執起她的手,溫聲道:“妙清妹妹,是我不好,不該把對他人的不滿遷怒到你的身上,我向你道歉。”
徐妙清有些無措,像是沒想到她會這麽幹脆地道歉,但也很快收斂了神情,露出一個略含羞愧的笑容,搖了搖頭。
“我才要向姐姐道歉,不該不分青紅皂白地責問姐姐。宜山夫人身為姐姐的恩師,受了委屈,姐姐想替夫人討回公道是理所應當。”
又向阮淑晗道謝:“多謝晗姐姐指點,妙清險些鬧了個大笑話,實在慚愧。”
阮淑晗含笑回答:“你我姐妹之間,不必言謝。”
事情就這樣揭過,三人恢複了先前的融洽,繼續在院子裏欣賞秋色美景。
另一邊,齊芯竹正在安慰著顧婧柔。
“好了,顧姐姐,你消消氣。那位阮大姑娘的伶牙俐齒誰沒有領教過?半年前我被她擠兌得啞口無言的時候,你是怎麽對我說的?你都忘了嗎?”
“你說她身為高門貴女,身份尊貴,宮裏宮外無論是誰都要敬她一聲姑娘,捧得她一向春風得意,從來不正眼看人,與我們本就不是一路,何須在意她的言語?”
又道,“若是為了你那四叔慪氣,也全然不必。你身為顧家嫡長女,將來要襲爵承宗,他就算再受偏寵也不過多得一份家私,還不是得另外分家?於你沒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