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問穎知道這樣不對,她要斷塵緣、斷情愛、斷什麽都可以,但必須得先把她的親事解決,不然就會連累到她的親人。
但她就是會忍不住去想,如果這諸天萬物都是從道中生,亦將回道中去,那麽她現在所作的一切有什麽意思,她的親事解決與否、她的親人平安與否又有什麽區別。
難怪古今皆有狂士雲,大夢一場空,不若美酒醉。
她不知道要怎樣從這種狀態中抽身而出,隻能在每日裏默默翻閱各家經典,讀寫摘抄,希望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饒是如此,她的心也還是陷入了迷茫。
相隔不遠的濟襄侯府,阮淑晗的心也同樣靜不下來。
自從安平長公主歸來之後,濟襄侯夫人就把鎮國公府的管家之權交還,回了侯府專心打理自己家中事。
阮淑晗也跟著回了過去,雖然阮問穎極力挽留,說她無論在府裏住上多久都沒關係,但總歸還是在自己家比較舒坦,兩家間的距離又不遠,想要見麵隨時都可以串門。
然而阮問穎一被軟禁在苑裏,事情就變得麻煩了,她不能再打著姐妹相聚的旗號進府,也不能從穀雨小暑那裏得來消息,隻能派貼身侍女紅榴過去打探情況。
就這樣過了半個月,眼見那邊府裏遲遲沒有什麽動靜,紅榴又得了小暑的幾句話,回來告訴她說漪蕖苑裏看管嚴厲,送進穎姑娘閣裏的吃食隻有粗茶淡飯,阮淑晗就變得越發著急起來。
原本,她見阮問穎在提起退親一事時胸有成竹,又在交談過後的第二日就去尋了鎮國公,並叮囑她無論之後發生什麽事都不要擔心,還以為對方自有把握,想好了萬全的法子。
所以在一開始,當她前腳才從鎮國公府回了濟襄侯府,後腳就從濟襄侯夫人處聽聞阮問穎再度養病的消息時,她雖然有些驚訝,但還是能夠穩住,帶著幾分靜觀後效的心去看待。
直到現在,見事情一直僵持不下,她才有些坐不住了。
“你有沒有問過小暑,她們家姑娘現在怎麽樣了?”她詢問紅榴。
紅榴搖搖頭:“問過了,但是小暑說她們連穎姑娘的麵都見不著,被攔在外頭,無論怎麽求都不行,根本沒有辦法知曉裏頭的情況。”
她於是又問:“二少夫人怎麽說?”
在派遣紅榴過去打探消息時,阮淑晗曾經犯過難,紅榴是她的貼身侍女,雖沒有碧桃那麽被人眼熟,可去的次數多了,也難免會惹人注意,讓他人起嘀咕。
但她又想不到別的法子,隻能先將就著派過去,之後再做打算。
幸而得蒙二少夫人伸出援手,她的這位堂嫂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心思靈敏,在頭一次聽聞紅榴過府時就明白了阮淑晗的想法,看出了她的困難。
當下讓自己的侍女和紅榴接觸,給了後者一個找小姐妹學編織竹籃的由頭,使其能夠正大光明地過府,時不時還會傳遞點消息過來,幫了她大忙。
紅榴道:“據二少夫人身旁的采芝說,長公主殿下這幾日的神情有些古怪,但具體是哪裏古怪,她也說不上來。”
在聽到前半句話時,阮淑晗的心有些提了起來,等聽到後半句後又落下,伴隨著幾許泄氣的失望道:“這說了跟沒說一樣,什麽古怪不古怪的,聽得我心裏發慌……”
然而紅榴接下來的話卻又讓她的心再度提起:“不過,奴婢在穎姑娘的漪蕖苑外邊轉悠時,遇到了國公世子的隨從,他給了奴婢一樣東西,讓奴婢交給姑娘看,說是解鈴還須係鈴人。”
阮淑晗連忙道:“什麽東西?快拿出來給我看看。”
同時輕斥:“有這種事你怎麽不早說,讓我白白問了這麽半天。”
紅榴一邊從袖中取出物什,一邊有些委屈地給自己辯解:“奴婢一進來就想說了,是姑娘一直在不停地問,才讓奴婢沒有空說。”
阮淑晗也不與她多話,接過她遞來的東西一看,發現是個小巧的錦囊,打開一瞧卻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不由得一呆:“這裏頭的東西呢?被你弄丟了?”
紅榴也是一呆,驚道:“沒有啊,奴婢從接過這錦囊起就一直把它妥帖地收著,不曾打開來過,更不要說弄丟了,奴婢可以對天發誓。”
阮淑晗相信自己的貼身侍女不會這麽粗心大意,但是這錦囊裏卻又的確什麽都沒有,心中一時之間充滿了疑惑,思忖著,莫非這裏頭別有深意?
直到她瞥見錦囊上麵繡著的圖案,才恍然大悟。
那是一條盛開著六朵棠棣的花枝。
這是……讓她去把六皇子請來的意思?
第116章 過來救我妹妹一救
阮淑晗反複翻看錦囊, 咀嚼著鎮國公世子留下的話。
解鈴還須係鈴人……
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可是為什麽?
她的堂兄怎麽會知道這件事情?又是如何知道她清楚這件事情,以致做出這樣一個決定,把這項重托交付給她來完成?
如果他是從阮問穎先前在生活中的細枝末節,以及她這些日子派紅榴過去打探消息的舉動推斷出來的, 倒也能說得通, 可是——他為什麽要她這麽做?
阮問穎被軟禁的緣由是因為想要退親,假使六皇子過來了, 知道了這件事, 固然有可能在一怒之下幫其把這個親退掉, 但整個阮家也會因此遭受到牽連,絕對是一個下下之策。
又或者, 鎮國公世子以為他的妹妹隻是和六皇子鬧了普通的矛盾, 隻要讓兩人見一見、談一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他的妹妹也不用再被軟禁?
還是說, 他想要告訴給她的是別的意思,不是她現在想的這兩個?
那會是什麽?
阮淑晗百思不得其解。
她的心情極為複雜, 又惱恨自己才疏學淺, 不能像旁人一般一個謎解十個底,又惱恨自己那位堂兄不好好說話,學什麽奇巧之士給空空錦囊,就不能直截了當地寫一張字條、帶一句話?
不過她也清楚,這等緊要之事不可能白紙黑字地寫出來,更不可能讓別人帶話, 因為一旦外泄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隻能這麽做。
她倒是能和對方直接見個麵, 把話擺明了說, 就是一來不好尋得見麵的名義,二來她也不知道對方在這件事上知道多少、清楚多少。
要是對方僅僅誤以為他妹妹是在和六皇子鬧別扭,更有甚者,是單純地在受長輩罰,讓她請六皇子過來隻是為了搬救兵,結果從她這裏知道了要退親的事情,那就不好了。
想著這些,阮淑晗覺得千頭萬緒,如一團亂麻,疲憊地直想撂下這件事情不管。
但是不行,她哪怕不去管阮問穎的終身,也要為整個阮家的前程著想,為他們一大家子人的平安著想。
所以阮淑晗頭痛極了。
她忍不住埋怨阮問穎起來。
好好的,為什麽非要鬧出這麽一樁事,就不能忍耐一點嗎?這世上有哪個人是能萬事如意的?
比起那些要嫁給不喜歡、不相識之人,那些要繼承香火、招婿生子不斷,那些連口飽飯都吃不上、從小被賣了當丫鬟或小媳婦的姑娘,她這堂妹已經過得很好了。
不誇張地說,是無人能夠望其項背。
嫁給六皇子為正妻,將來入主中宮,成為皇後——這樣的一門親事,天底下有哪個人能比得過?
就是換她來——……好吧,她這輩子是栽在徐元光身上了,哪怕是中宮後位,於她而言也不如前者手裏的一柄折扇。
但如果長輩真的決定讓她嫁給別人,而這門親事又關係到整個阮家的將來,那她也是不會推拒的,會默默接受,隻在心裏留下遺憾。
所以她很不能理解阮問穎的想法。
可是沒轍,她這堂妹生性倔強,一旦決定了想做什麽事就沒人能夠阻止,多少年來宮裏宮外都是這樣寵著慣著的,六皇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變成現在這麽一個局麵,真不知道該怪罪誰……
阮淑晗歎氣不已。
當然,埋怨歸埋怨,她的心裏還是牽掛著阮問穎的。
雖然對方曾經說過,大不了就不退這個親,但是帶著欲退親而不得的心思嫁人,又豈能甘願?到時與六皇子朝夕相處,更容易滋生不滿,阮家的脖頸上也始終橫著一柄利劍。
鎮國公世子說得對,解鈴還須係鈴人。
不管他說這話的真意是什麽,阮淑晗都決定把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理解。
心隨意動,她立即喚來碧桃,吩咐其去往徐府,遞出一張帖子。
不多時,碧桃便帶著徐妙清的回帖歸來,上麵寫著近日新得了一本詩集,閱之甚喜,想起晗姐姐也愛此等風骨文體,遂相邀一同品鑒,還望賞光。
阮淑晗看過,略微舒出口氣,心裏總算安定了一點。
翌日,她登門拜訪徐府。
徐妙清一早就命人在外頭候著,因是姐妹間私下往來,非正式宴席,故也不需如何拜見長輩,隻遣人往徐夫人處通稟了一聲,便相攜至閨苑廳閣。
說是品鑒詩集,但書卷被擺在了桌案上卻無人翻閱,徐妙清甚至與阮淑晗說了沒兩句話就打發房裏的侍女退下,對後者彎出一個打趣的笑。
“晗姐姐昨日派人往我這裏送帖子,可真是驚了我好大一回,萬萬沒想到姐姐會如此。不過,既是姐姐心願,妹妹自當遵從,遑論二哥也很想見姐姐一麵,我豈有不成人之美之理?”
“你二哥也想見我?”阮淑晗心頭一跳,思忖,莫非是六皇子那裏出了什麽事?
徐妙清誤會了她的意思:“二哥自然是一直都想見你的,隻不過他最近事忙,所以才沒有閑暇去看望姐姐。”
“而且……”她略有猶豫,“他這些天裏也不知是發生了什麽事,整日裏愁眉緊鎖,問他怎麽了也不說,父親還叫我不要去打擾他,讓我不敢多問。”
“愁眉緊鎖?”
“是。”她點點頭,麵龐頗有憂色,又在下一刻揚起一個寬慰的笑容,道,“好在姐姐來了,今日一見,定能讓二哥消除煩惱。”
話畢,她站起身,以團扇掩唇笑道:“好了,說了這麽久的話,二哥在裏頭想必等急了,姐姐快進去吧,妹妹不打擾你們。”
“我坐在外間的明堂裏,以免有人過來,到時若有事,我會讓侍女進來通稟,姐姐隻需如常回到此處就好。”
“好。”阮淑晗也跟著起身,誠懇對她道謝,“妙清妹妹,此番真是要多謝你,我……我真是不知該怎麽對你說。”
徐妙清笑容雅致:“姐姐說什麽話,妹妹幫助姐姐是應該的,幫助未來的二嫂更是應該,不必如此客氣。”
此時此刻,阮淑晗也顧不上推辭害羞,默認應了,就相別過,繞過屏風、穿過珠簾,自去裏間見她真正想要見的人。
果真如徐妙清所言,徐元光已經等得有些急了,正在不斷地來回踱步,才聽到一點動靜就停步側首,循聲看來,見到是她之後,霎時如見光明的希望般眼前一亮。
他疾步走到她的跟前,握住她的雙肩,詢問:“你來見我,可是為了你那堂妹?”
雖說那晚在丹鳳門處,對方就已經鮮有沉穩,但他此刻的著急還是讓阮淑晗暗暗吃了一驚,因此留了一個心眼,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何出此言?”
徐元光痛心疾首地長歎:“我何出此言?我要再不出此言,我就不能再出言了!”
誇張的反應讓阮淑晗在感到一頭霧水的同時也升起一陣好氣和好笑,蒙蓋在心頭的陰翳散去了些許,道:“你把話說明白些,什麽出言不出言的,我都要被你說暈了。”
徐元光直白道:“自從太後壽宴,六殿下不滿日盛,你那堂妹再不進宮,恐怕他們之間的這一樁喜事就要辦不成了!”
阮淑晗愣了一下,遲疑一笑:“這……可不是巧了。”阮問穎還正想退這門親。
“什麽巧了?”徐元光有些不解。
“沒什麽。”阮淑晗心裏清楚,退親是一件大事,關乎整個阮氏一門的前程榮辱,即使是心儀信任之人也不能告知。
雖然對方也說了差不多的話,但很明顯沒有把這當真,甚至存著相反的心思,她聽聽便是。
是故,她道:“其實,我今日來,就是想對你說我妹妹和六殿下之間的事。”
徐元光的神情帶上了幾分激動:“你果然是為此而來的。快快告訴我,你那好妹妹到底在生什麽惱,這都多久了,還僵持著不肯進宮去見六殿下,你都不知道我這些天過的是什麽日子。”
阮淑晗說出早已打好的腹稿:“以前她為什麽不進宮,我不清楚,但自從太後壽宴過後,她為什麽不進宮,這裏頭的原因,我還是能知曉一二的。”
“什麽原因?”
但她就是會忍不住去想,如果這諸天萬物都是從道中生,亦將回道中去,那麽她現在所作的一切有什麽意思,她的親事解決與否、她的親人平安與否又有什麽區別。
難怪古今皆有狂士雲,大夢一場空,不若美酒醉。
她不知道要怎樣從這種狀態中抽身而出,隻能在每日裏默默翻閱各家經典,讀寫摘抄,希望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饒是如此,她的心也還是陷入了迷茫。
相隔不遠的濟襄侯府,阮淑晗的心也同樣靜不下來。
自從安平長公主歸來之後,濟襄侯夫人就把鎮國公府的管家之權交還,回了侯府專心打理自己家中事。
阮淑晗也跟著回了過去,雖然阮問穎極力挽留,說她無論在府裏住上多久都沒關係,但總歸還是在自己家比較舒坦,兩家間的距離又不遠,想要見麵隨時都可以串門。
然而阮問穎一被軟禁在苑裏,事情就變得麻煩了,她不能再打著姐妹相聚的旗號進府,也不能從穀雨小暑那裏得來消息,隻能派貼身侍女紅榴過去打探情況。
就這樣過了半個月,眼見那邊府裏遲遲沒有什麽動靜,紅榴又得了小暑的幾句話,回來告訴她說漪蕖苑裏看管嚴厲,送進穎姑娘閣裏的吃食隻有粗茶淡飯,阮淑晗就變得越發著急起來。
原本,她見阮問穎在提起退親一事時胸有成竹,又在交談過後的第二日就去尋了鎮國公,並叮囑她無論之後發生什麽事都不要擔心,還以為對方自有把握,想好了萬全的法子。
所以在一開始,當她前腳才從鎮國公府回了濟襄侯府,後腳就從濟襄侯夫人處聽聞阮問穎再度養病的消息時,她雖然有些驚訝,但還是能夠穩住,帶著幾分靜觀後效的心去看待。
直到現在,見事情一直僵持不下,她才有些坐不住了。
“你有沒有問過小暑,她們家姑娘現在怎麽樣了?”她詢問紅榴。
紅榴搖搖頭:“問過了,但是小暑說她們連穎姑娘的麵都見不著,被攔在外頭,無論怎麽求都不行,根本沒有辦法知曉裏頭的情況。”
她於是又問:“二少夫人怎麽說?”
在派遣紅榴過去打探消息時,阮淑晗曾經犯過難,紅榴是她的貼身侍女,雖沒有碧桃那麽被人眼熟,可去的次數多了,也難免會惹人注意,讓他人起嘀咕。
但她又想不到別的法子,隻能先將就著派過去,之後再做打算。
幸而得蒙二少夫人伸出援手,她的這位堂嫂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心思靈敏,在頭一次聽聞紅榴過府時就明白了阮淑晗的想法,看出了她的困難。
當下讓自己的侍女和紅榴接觸,給了後者一個找小姐妹學編織竹籃的由頭,使其能夠正大光明地過府,時不時還會傳遞點消息過來,幫了她大忙。
紅榴道:“據二少夫人身旁的采芝說,長公主殿下這幾日的神情有些古怪,但具體是哪裏古怪,她也說不上來。”
在聽到前半句話時,阮淑晗的心有些提了起來,等聽到後半句後又落下,伴隨著幾許泄氣的失望道:“這說了跟沒說一樣,什麽古怪不古怪的,聽得我心裏發慌……”
然而紅榴接下來的話卻又讓她的心再度提起:“不過,奴婢在穎姑娘的漪蕖苑外邊轉悠時,遇到了國公世子的隨從,他給了奴婢一樣東西,讓奴婢交給姑娘看,說是解鈴還須係鈴人。”
阮淑晗連忙道:“什麽東西?快拿出來給我看看。”
同時輕斥:“有這種事你怎麽不早說,讓我白白問了這麽半天。”
紅榴一邊從袖中取出物什,一邊有些委屈地給自己辯解:“奴婢一進來就想說了,是姑娘一直在不停地問,才讓奴婢沒有空說。”
阮淑晗也不與她多話,接過她遞來的東西一看,發現是個小巧的錦囊,打開一瞧卻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不由得一呆:“這裏頭的東西呢?被你弄丟了?”
紅榴也是一呆,驚道:“沒有啊,奴婢從接過這錦囊起就一直把它妥帖地收著,不曾打開來過,更不要說弄丟了,奴婢可以對天發誓。”
阮淑晗相信自己的貼身侍女不會這麽粗心大意,但是這錦囊裏卻又的確什麽都沒有,心中一時之間充滿了疑惑,思忖著,莫非這裏頭別有深意?
直到她瞥見錦囊上麵繡著的圖案,才恍然大悟。
那是一條盛開著六朵棠棣的花枝。
這是……讓她去把六皇子請來的意思?
第116章 過來救我妹妹一救
阮淑晗反複翻看錦囊, 咀嚼著鎮國公世子留下的話。
解鈴還須係鈴人……
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可是為什麽?
她的堂兄怎麽會知道這件事情?又是如何知道她清楚這件事情,以致做出這樣一個決定,把這項重托交付給她來完成?
如果他是從阮問穎先前在生活中的細枝末節,以及她這些日子派紅榴過去打探消息的舉動推斷出來的, 倒也能說得通, 可是——他為什麽要她這麽做?
阮問穎被軟禁的緣由是因為想要退親,假使六皇子過來了, 知道了這件事, 固然有可能在一怒之下幫其把這個親退掉, 但整個阮家也會因此遭受到牽連,絕對是一個下下之策。
又或者, 鎮國公世子以為他的妹妹隻是和六皇子鬧了普通的矛盾, 隻要讓兩人見一見、談一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他的妹妹也不用再被軟禁?
還是說, 他想要告訴給她的是別的意思,不是她現在想的這兩個?
那會是什麽?
阮淑晗百思不得其解。
她的心情極為複雜, 又惱恨自己才疏學淺, 不能像旁人一般一個謎解十個底,又惱恨自己那位堂兄不好好說話,學什麽奇巧之士給空空錦囊,就不能直截了當地寫一張字條、帶一句話?
不過她也清楚,這等緊要之事不可能白紙黑字地寫出來,更不可能讓別人帶話, 因為一旦外泄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隻能這麽做。
她倒是能和對方直接見個麵, 把話擺明了說, 就是一來不好尋得見麵的名義,二來她也不知道對方在這件事上知道多少、清楚多少。
要是對方僅僅誤以為他妹妹是在和六皇子鬧別扭,更有甚者,是單純地在受長輩罰,讓她請六皇子過來隻是為了搬救兵,結果從她這裏知道了要退親的事情,那就不好了。
想著這些,阮淑晗覺得千頭萬緒,如一團亂麻,疲憊地直想撂下這件事情不管。
但是不行,她哪怕不去管阮問穎的終身,也要為整個阮家的前程著想,為他們一大家子人的平安著想。
所以阮淑晗頭痛極了。
她忍不住埋怨阮問穎起來。
好好的,為什麽非要鬧出這麽一樁事,就不能忍耐一點嗎?這世上有哪個人是能萬事如意的?
比起那些要嫁給不喜歡、不相識之人,那些要繼承香火、招婿生子不斷,那些連口飽飯都吃不上、從小被賣了當丫鬟或小媳婦的姑娘,她這堂妹已經過得很好了。
不誇張地說,是無人能夠望其項背。
嫁給六皇子為正妻,將來入主中宮,成為皇後——這樣的一門親事,天底下有哪個人能比得過?
就是換她來——……好吧,她這輩子是栽在徐元光身上了,哪怕是中宮後位,於她而言也不如前者手裏的一柄折扇。
但如果長輩真的決定讓她嫁給別人,而這門親事又關係到整個阮家的將來,那她也是不會推拒的,會默默接受,隻在心裏留下遺憾。
所以她很不能理解阮問穎的想法。
可是沒轍,她這堂妹生性倔強,一旦決定了想做什麽事就沒人能夠阻止,多少年來宮裏宮外都是這樣寵著慣著的,六皇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變成現在這麽一個局麵,真不知道該怪罪誰……
阮淑晗歎氣不已。
當然,埋怨歸埋怨,她的心裏還是牽掛著阮問穎的。
雖然對方曾經說過,大不了就不退這個親,但是帶著欲退親而不得的心思嫁人,又豈能甘願?到時與六皇子朝夕相處,更容易滋生不滿,阮家的脖頸上也始終橫著一柄利劍。
鎮國公世子說得對,解鈴還須係鈴人。
不管他說這話的真意是什麽,阮淑晗都決定把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理解。
心隨意動,她立即喚來碧桃,吩咐其去往徐府,遞出一張帖子。
不多時,碧桃便帶著徐妙清的回帖歸來,上麵寫著近日新得了一本詩集,閱之甚喜,想起晗姐姐也愛此等風骨文體,遂相邀一同品鑒,還望賞光。
阮淑晗看過,略微舒出口氣,心裏總算安定了一點。
翌日,她登門拜訪徐府。
徐妙清一早就命人在外頭候著,因是姐妹間私下往來,非正式宴席,故也不需如何拜見長輩,隻遣人往徐夫人處通稟了一聲,便相攜至閨苑廳閣。
說是品鑒詩集,但書卷被擺在了桌案上卻無人翻閱,徐妙清甚至與阮淑晗說了沒兩句話就打發房裏的侍女退下,對後者彎出一個打趣的笑。
“晗姐姐昨日派人往我這裏送帖子,可真是驚了我好大一回,萬萬沒想到姐姐會如此。不過,既是姐姐心願,妹妹自當遵從,遑論二哥也很想見姐姐一麵,我豈有不成人之美之理?”
“你二哥也想見我?”阮淑晗心頭一跳,思忖,莫非是六皇子那裏出了什麽事?
徐妙清誤會了她的意思:“二哥自然是一直都想見你的,隻不過他最近事忙,所以才沒有閑暇去看望姐姐。”
“而且……”她略有猶豫,“他這些天裏也不知是發生了什麽事,整日裏愁眉緊鎖,問他怎麽了也不說,父親還叫我不要去打擾他,讓我不敢多問。”
“愁眉緊鎖?”
“是。”她點點頭,麵龐頗有憂色,又在下一刻揚起一個寬慰的笑容,道,“好在姐姐來了,今日一見,定能讓二哥消除煩惱。”
話畢,她站起身,以團扇掩唇笑道:“好了,說了這麽久的話,二哥在裏頭想必等急了,姐姐快進去吧,妹妹不打擾你們。”
“我坐在外間的明堂裏,以免有人過來,到時若有事,我會讓侍女進來通稟,姐姐隻需如常回到此處就好。”
“好。”阮淑晗也跟著起身,誠懇對她道謝,“妙清妹妹,此番真是要多謝你,我……我真是不知該怎麽對你說。”
徐妙清笑容雅致:“姐姐說什麽話,妹妹幫助姐姐是應該的,幫助未來的二嫂更是應該,不必如此客氣。”
此時此刻,阮淑晗也顧不上推辭害羞,默認應了,就相別過,繞過屏風、穿過珠簾,自去裏間見她真正想要見的人。
果真如徐妙清所言,徐元光已經等得有些急了,正在不斷地來回踱步,才聽到一點動靜就停步側首,循聲看來,見到是她之後,霎時如見光明的希望般眼前一亮。
他疾步走到她的跟前,握住她的雙肩,詢問:“你來見我,可是為了你那堂妹?”
雖說那晚在丹鳳門處,對方就已經鮮有沉穩,但他此刻的著急還是讓阮淑晗暗暗吃了一驚,因此留了一個心眼,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何出此言?”
徐元光痛心疾首地長歎:“我何出此言?我要再不出此言,我就不能再出言了!”
誇張的反應讓阮淑晗在感到一頭霧水的同時也升起一陣好氣和好笑,蒙蓋在心頭的陰翳散去了些許,道:“你把話說明白些,什麽出言不出言的,我都要被你說暈了。”
徐元光直白道:“自從太後壽宴,六殿下不滿日盛,你那堂妹再不進宮,恐怕他們之間的這一樁喜事就要辦不成了!”
阮淑晗愣了一下,遲疑一笑:“這……可不是巧了。”阮問穎還正想退這門親。
“什麽巧了?”徐元光有些不解。
“沒什麽。”阮淑晗心裏清楚,退親是一件大事,關乎整個阮氏一門的前程榮辱,即使是心儀信任之人也不能告知。
雖然對方也說了差不多的話,但很明顯沒有把這當真,甚至存著相反的心思,她聽聽便是。
是故,她道:“其實,我今日來,就是想對你說我妹妹和六殿下之間的事。”
徐元光的神情帶上了幾分激動:“你果然是為此而來的。快快告訴我,你那好妹妹到底在生什麽惱,這都多久了,還僵持著不肯進宮去見六殿下,你都不知道我這些天過的是什麽日子。”
阮淑晗說出早已打好的腹稿:“以前她為什麽不進宮,我不清楚,但自從太後壽宴過後,她為什麽不進宮,這裏頭的原因,我還是能知曉一二的。”
“什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