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能夠嫁給這樣的一個我,你應當感到驕傲和得意
阮問穎緩緩眨了眨眸。
她猜到了太後在宴上想講什麽, 也猜到了顧婧柔會對她說什麽,但沒想到對方會這樣說。
這樣的……言簡意賅,含著隱隱約約對太後的一股怨氣。
不過也是,以顧婧柔的脾性, 如何會容忍給人當妾?哪怕是皇子也不能。
特別是在她會成為正妻的情況下, 顧婧柔如果不想在日後處處低她一頭,仰她鼻息, 就絕不會答應。
就是沒想到太後居然真的想給楊世醒納妾, 也不想想他何曾給過她麵子, 聽憑過她的一句吩咐行事,更不要提納妾的對象是顧家之女。太後稍微想一想, 就能知道他不會點這個頭。
最重要的是楊世醒根本不會納妾, 連陛下都逼他不得,遑論太後?他為此已經與陛下起了一回衝突, 太後若想橫插一腳, 得到的結果隻會更糟。
而且經過七月份發生的事,他二人之間已經算是撕破了臉皮, 能夠維持目前的相安無事不過是場假象, 太後是怎麽覺得,楊世醒會對自己的提議欣然接受的?
還是說,太後那次受到的教訓還沒有吃夠,身為天子之母卻被皇子軟禁的顏麵沒有落夠,想要再來一回?亦或者她覺得有陛下在,楊世醒不會像之前那樣囂張, 會收斂一點?
阮問穎百思不得其解。
她沒有把這份不解表現出來, 沉穩地笑了笑, 對顧婧柔道:“好, 我知道了。我不會誤會。”
顧婧柔看著她,似是在等待她的下文,等了一會兒,見她沒有要開口的跡象,微微怔了一怔,方道:“……我要告訴你的就是這些。你若沒有別的疑問,我就告辭了。”
阮問穎心頭是有疑惑,但這份疑惑隻有楊世醒能解,所以她搖搖頭,道:“沒有,多謝你前來相告。”
想了一想,又加了一句:“我同六殿下必定不會應允此事,你盡管放心,莫要理會他人的胡言亂語。”
顧婧柔再度一怔,從心底漫出一絲苦笑,說不清是在為什麽感到悵惘。
也許是對方視太後言行如無物的安然,也許是對方替六皇子表明態度的不假思索。同樣身為世家貴女,阮問穎能活得縱情恣意,她卻要謹小慎微,這其中的差別實在令人嗟歎。
她不再多言,應了應首,告辭離去。
下亭行出一段距離,她有意無意地回頭望了一眼,正看見六皇子含笑替阮問穎梳理長發的一幕情景,心裏驀地生出一股恍然。
也許,她一直看阮問穎不順眼的原因,不在於對方高出她一頭的身份,也不在於對方矜驕自恃的性情,而是在嫉妒對方,嫉妒阮問穎能被人這麽全心全意地愛護。
不像她自己,無論親朋還是好友皆無純粹之心,都是帶著目的接近她、對她好、利用她。
她什麽時候也能遇到這樣一個人呢?陪著她、伴著她,和她一起跨越艱難險阻……
帶著歎息般的期望,顧婧柔的身影隱沒在宮牆之後。
亭中,阮問穎嬌嗔著把發絲從楊世醒手中抽出:“好了,你別玩了,當心扯斷我的頭發。”
楊世醒含笑道:“我明明是在替你梳理青絲,怎麽就成扯了?你可不要汙蔑。”
阮問穎懶得和他爭辯,把話題轉回正經,詢問他道:“對於顧姑娘剛才講的事,你怎麽想?”
他道:“她講了什麽事?”
她一愣:“當然是太後欲給你納妾一事。你沒聽她說嗎?”
他哦了一聲:“聽了。不過我不覺得這算什麽事,太後欲置我如何,我就必須要如何麽?她就是想給我納上十個八個妾,我也不會聽她的,隨她自己想去。”
阮問穎正是疑惑這個:“是啊,旁人還好說,太後的話你是絕對不會聽的。她如果真心想讓你納妾,應當借於他人之口才是,怎麽能親自說出來?還是說,這裏頭有什麽貓膩,她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楊世醒嗤笑一聲:“你太高看她了。以她的心計,能想到在萬壽宴上當眾提議已是很了不起,再遠的她且想不到。你不必花費心思多慮。”
阮問穎有些狐疑,是這樣嗎?太後竟這般沒有心計?……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是這樣,能做出明晃晃命宮人送催情湯之舉的,心計的確深不到哪去。
所以,太後是真的想給他納妾?納顧家之女為妾?
這樣一來,她更加有一件事想不明白了。
“太後為什麽要給你納妾?在她心裏,你不是——”她用口型做出“身世有疑”這幾個字,“覺得你不堪大任嗎?怎麽忽然張羅起給你納妾?她改變想法了?”
楊世醒哂笑:“她不改變也不行。如今顧家的地位一退再退,她自己的尊榮也岌岌可危,她亟需一門強有力的親事來挽救顧家和她自己。”
“目前宮裏能說得上的皇子除了我隻剩下楊士涉,楊士涉早已娶妻,又一向不顯什麽能耐,兩相對比,她可不就選擇我了?”楊士涉是端王的名字。
阮問穎聽得一陣唏噓。
這唏噓不是為了太後或端王,而是為了顧婧柔。
身為承宗嫡女,顧婧柔不可謂不努力,可無論她怎麽努力,在太後的心裏始終是一件利用品。
隻要能用她來換取利益,不管是讓她給楊世醒當妾還是給端王當側妃,太後都願意出手促成。
難怪顧婧柔在說起太後時臉色那麽僵硬,話語裏也不再維持著恭敬,攤上這樣一個急著把自己推出去數銀子賣的長輩,的確很難不在心裏生出怨恨。
相比較而言,真定大長公主都顯得和藹可親了,至少她想的從來都是讓阮問穎當正妻、當皇後,而不是什麽妾室側妃。
一直以來,阮問穎都以為太後偏疼顧家,畢竟她替顧家解決了許多麻煩,去歲在宜山夫人講會上鬧出事的顧語兆,也是多虧了她這位老人家才出了大牢。
想在想想,太後不是偏疼顧家,而是不得不這麽做。顧家身為太後的母族娘家,一旦有什麽不好,太後也要受到連累,就是不想管也得管。
能夠得她真心關照的,恐怕隻有陛下、信王與安平長公主三人。便是這份關照,也比不上她對自己的一半真心,她最看重的還是她自己。
“我真是想不明白。”阮問穎緩緩搖頭,“她厭惡你厭惡了你這麽多年,到了要下手害你的地步,如何好意思中途轉念?難道她以為你會就此對她感激涕零,和她盡釋前嫌?”
“愚蠢之輩的想法總是難以揣測的。”楊世醒漫不經心地抱起雙臂,“也許在她心裏,她這麽做已經是紆尊降貴,我應當為此心懷感念。”
“又也許,她隻是在忍辱負重,等將來我被她徹底捏在手心,便會秋後算賬。”
阮問穎感到不可思議:“她真是這麽想的?那……她可真是想得太簡單了。”簡直異想天開。
“她不素來都是這般麽?”他繼續漫不經心。
阮問穎深以為然。太後以往的不少舉動都曾引起過她的迷惑,如今不過是再添一項,她不必思考太多。
倒是由此想到的另外一件事讓她有點在意:“原來當日陛下在紫宸殿之言不是隨口一說,而是真的受到了提議。”她還以為是為了試探他們,隨意拿想到的人選充數。
她看向身前人,含出一點細微的酸意,抿嘴笑道:“看來薛將軍也有與你聯姻之意。你可真是了不起,連遠在千裏之外的威武大將軍都想把妹妹嫁給你。”
楊世醒也笑著看向她,俊美的臉龐在宮燈的映照下分外迷人:“這樣不好嗎?想要和我聯姻的人越多,越說明我卓越非凡。能夠嫁給這樣的一個我,你應當感到驕傲和得意。”
“呸。大言不慚……”
兩人在亭中一番說笑,眼看著月上中天,暮色徹底被黑夜籠罩,便止了談話,一同去往長生殿。
和前些時日一樣,殿裏彌漫著苦澀的藥味,不過皇後的精神已經好了許多,看見他們進來,露出一個笑容,招呼道:“回來了?可是萬壽宴結束了?”
楊世醒點點頭,簡單地行過一個禮,帶著阮問穎在鳳榻旁坐下,陪著她說話:“母後,你一定想不到孩兒今年給父皇送了什麽生辰賀禮。”
皇後配合地詢問:“哦?你送了你父皇什麽?”
楊世醒把興民苑的稻穀飯說了。
聽得皇後緩緩點頭,道:“這樣一份意義深遠的賀禮,的確是該獻給你父皇……明日也讓膳房給你母後製備一份,母後想嚐嚐這樣的米飯是什麽味道。”
楊世醒不意她會提出這種要求,愣了一下,低咳一聲,道:“母後鳳體未愈,這米飯還是先別嚐了,等日後病好再嚐不遲。”
阮問穎也在一旁幫腔:“表哥說得是。此米粗糙,縱使製成藥膳也是糟蹋了藥物,或許還會衝克藥性。”最主要的是難吃,她怕皇後吃了一口就會忍不住吐出來,到時反傷其胃。
皇後看起來有些懷疑,但也沒有堅持,頷首道:“好,母後聽你們的。”
她把目光轉向阮問穎,微微一笑:“聽穎丫頭之言,似是已經嚐過了這種米飯?”
阮問穎點點頭:“是。表哥和我一起嚐的味道。原本該由陛下第一個來嚐,但誰也不知道這種米飯味道如何,為了以防萬一,表哥和我就先在私底下嚐了一回。”
這話說得半真半假,真的是她和楊世醒的確在私底下嚐試了,但不是為了以防萬一才這麽做的,至少不是為了在陛下的萬壽宴上獻禮。
第250章 既如此,也別怪我插手他們中間,替他們做主
得知楊世醒準備給陛下送什麽賀禮時, 阮問穎很是驚訝:“陛下還不知道興民苑稻穀的事嗎?”
楊世醒道:“他知道。但他隻知道我在領著人做這件事,不知道已經做成了,或者說做成了第一步。”
她訝然不已:“怎麽會呢?你沒把這事告訴陛下?”
他道:“還沒來得及說。”
阮問穎:“你之前不是已經把稻穀發放給了京郊農戶嗎?”
楊世醒:“所以呢?我這麽做了,陛下就一定要知情嗎?”
阮問穎一時無言。
她有些費解地道:“你……做這些事不需要稟報陛下嗎?”
楊世醒笑了笑, 道:“需要, 但不必要。陛下將此事全權交托於我,說明他信任我能把事情辦好, 我隻需要每隔一段時日向他述職便可, 不需時時事事請示。”
她有些理解了:“所以陛下目前還不知情?”
他應了一聲:“原本我該在朔望朝參時稟報此事, 但你也知道上個月發生了許多事,我有些心煩, 不想和他上演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 就把這件事推延了。”
阮問穎:“……”
他繼續說下去:“但我也不能拖太久,稻穀不壓秋, 十月一過, 再提這事就有些晚了,容易引起陛下的疑竇。正好過幾日是萬壽節, 我在宴上把它作為賀禮獻給陛下, 豈非一舉兩得?”
阮問穎:“……所以你今年不準備給陛下送賀禮了?”
他故作驚訝地睜大了眼:“沒有啊,我現在和你談的,不就是我預備送給他的賀禮嗎?”
“……”行吧,他們父子之間的事情她不參與,免得被拖下水惹一身濕。
阮問穎道:“那你是準備送給陛下一株稻穗嗎?這寓意倒是不錯。”五穀豐登。
楊世醒卻道了一聲不:“我準備給他送上一碗由稻穀製成的米飯。”
阮問穎一驚:“米飯?可——可那米飯委實令人難以下咽——”
他道:“正因為如此,我才要這麽做。光看一株稻穗能看出什麽名堂?隻有親自嚐上一口才能知曉其中滋味, 明白百姓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
阮問穎安靜了片刻。
她瞧著他, 慢吞吞地道:“其實, 你隻是想讓陛下嚐嚐那米飯的難吃滋味吧……”
所以才會選在萬壽宴的時機獻上。
這樣一來, 陛下縱有千言萬語也無法當著群臣百官的麵說出,隻能笑著稱言誇讚,說不定還會為了彰顯自己與民同歡而把米飯全部用盡,當真是極高的一招。
楊世醒悠然一笑:“知我者穎穎也。”大大方方地承認了她的話。
真是可怕的心思……她以後千萬不能得罪他,免得被他報複了還給他鼓掌。
之後的萬壽宴上,楊世醒依照計劃獻上了稻穀飯,陛下也依照阮問穎的預想嚐了一口,出言稱讚,倒沒有表示要與民同歡,不知是沒想到這一點,還是想到了,但敗在了稻穀飯的滋味之下。
阮問穎緩緩眨了眨眸。
她猜到了太後在宴上想講什麽, 也猜到了顧婧柔會對她說什麽,但沒想到對方會這樣說。
這樣的……言簡意賅,含著隱隱約約對太後的一股怨氣。
不過也是,以顧婧柔的脾性, 如何會容忍給人當妾?哪怕是皇子也不能。
特別是在她會成為正妻的情況下, 顧婧柔如果不想在日後處處低她一頭,仰她鼻息, 就絕不會答應。
就是沒想到太後居然真的想給楊世醒納妾, 也不想想他何曾給過她麵子, 聽憑過她的一句吩咐行事,更不要提納妾的對象是顧家之女。太後稍微想一想, 就能知道他不會點這個頭。
最重要的是楊世醒根本不會納妾, 連陛下都逼他不得,遑論太後?他為此已經與陛下起了一回衝突, 太後若想橫插一腳, 得到的結果隻會更糟。
而且經過七月份發生的事,他二人之間已經算是撕破了臉皮, 能夠維持目前的相安無事不過是場假象, 太後是怎麽覺得,楊世醒會對自己的提議欣然接受的?
還是說,太後那次受到的教訓還沒有吃夠,身為天子之母卻被皇子軟禁的顏麵沒有落夠,想要再來一回?亦或者她覺得有陛下在,楊世醒不會像之前那樣囂張, 會收斂一點?
阮問穎百思不得其解。
她沒有把這份不解表現出來, 沉穩地笑了笑, 對顧婧柔道:“好, 我知道了。我不會誤會。”
顧婧柔看著她,似是在等待她的下文,等了一會兒,見她沒有要開口的跡象,微微怔了一怔,方道:“……我要告訴你的就是這些。你若沒有別的疑問,我就告辭了。”
阮問穎心頭是有疑惑,但這份疑惑隻有楊世醒能解,所以她搖搖頭,道:“沒有,多謝你前來相告。”
想了一想,又加了一句:“我同六殿下必定不會應允此事,你盡管放心,莫要理會他人的胡言亂語。”
顧婧柔再度一怔,從心底漫出一絲苦笑,說不清是在為什麽感到悵惘。
也許是對方視太後言行如無物的安然,也許是對方替六皇子表明態度的不假思索。同樣身為世家貴女,阮問穎能活得縱情恣意,她卻要謹小慎微,這其中的差別實在令人嗟歎。
她不再多言,應了應首,告辭離去。
下亭行出一段距離,她有意無意地回頭望了一眼,正看見六皇子含笑替阮問穎梳理長發的一幕情景,心裏驀地生出一股恍然。
也許,她一直看阮問穎不順眼的原因,不在於對方高出她一頭的身份,也不在於對方矜驕自恃的性情,而是在嫉妒對方,嫉妒阮問穎能被人這麽全心全意地愛護。
不像她自己,無論親朋還是好友皆無純粹之心,都是帶著目的接近她、對她好、利用她。
她什麽時候也能遇到這樣一個人呢?陪著她、伴著她,和她一起跨越艱難險阻……
帶著歎息般的期望,顧婧柔的身影隱沒在宮牆之後。
亭中,阮問穎嬌嗔著把發絲從楊世醒手中抽出:“好了,你別玩了,當心扯斷我的頭發。”
楊世醒含笑道:“我明明是在替你梳理青絲,怎麽就成扯了?你可不要汙蔑。”
阮問穎懶得和他爭辯,把話題轉回正經,詢問他道:“對於顧姑娘剛才講的事,你怎麽想?”
他道:“她講了什麽事?”
她一愣:“當然是太後欲給你納妾一事。你沒聽她說嗎?”
他哦了一聲:“聽了。不過我不覺得這算什麽事,太後欲置我如何,我就必須要如何麽?她就是想給我納上十個八個妾,我也不會聽她的,隨她自己想去。”
阮問穎正是疑惑這個:“是啊,旁人還好說,太後的話你是絕對不會聽的。她如果真心想讓你納妾,應當借於他人之口才是,怎麽能親自說出來?還是說,這裏頭有什麽貓膩,她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楊世醒嗤笑一聲:“你太高看她了。以她的心計,能想到在萬壽宴上當眾提議已是很了不起,再遠的她且想不到。你不必花費心思多慮。”
阮問穎有些狐疑,是這樣嗎?太後竟這般沒有心計?……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是這樣,能做出明晃晃命宮人送催情湯之舉的,心計的確深不到哪去。
所以,太後是真的想給他納妾?納顧家之女為妾?
這樣一來,她更加有一件事想不明白了。
“太後為什麽要給你納妾?在她心裏,你不是——”她用口型做出“身世有疑”這幾個字,“覺得你不堪大任嗎?怎麽忽然張羅起給你納妾?她改變想法了?”
楊世醒哂笑:“她不改變也不行。如今顧家的地位一退再退,她自己的尊榮也岌岌可危,她亟需一門強有力的親事來挽救顧家和她自己。”
“目前宮裏能說得上的皇子除了我隻剩下楊士涉,楊士涉早已娶妻,又一向不顯什麽能耐,兩相對比,她可不就選擇我了?”楊士涉是端王的名字。
阮問穎聽得一陣唏噓。
這唏噓不是為了太後或端王,而是為了顧婧柔。
身為承宗嫡女,顧婧柔不可謂不努力,可無論她怎麽努力,在太後的心裏始終是一件利用品。
隻要能用她來換取利益,不管是讓她給楊世醒當妾還是給端王當側妃,太後都願意出手促成。
難怪顧婧柔在說起太後時臉色那麽僵硬,話語裏也不再維持著恭敬,攤上這樣一個急著把自己推出去數銀子賣的長輩,的確很難不在心裏生出怨恨。
相比較而言,真定大長公主都顯得和藹可親了,至少她想的從來都是讓阮問穎當正妻、當皇後,而不是什麽妾室側妃。
一直以來,阮問穎都以為太後偏疼顧家,畢竟她替顧家解決了許多麻煩,去歲在宜山夫人講會上鬧出事的顧語兆,也是多虧了她這位老人家才出了大牢。
想在想想,太後不是偏疼顧家,而是不得不這麽做。顧家身為太後的母族娘家,一旦有什麽不好,太後也要受到連累,就是不想管也得管。
能夠得她真心關照的,恐怕隻有陛下、信王與安平長公主三人。便是這份關照,也比不上她對自己的一半真心,她最看重的還是她自己。
“我真是想不明白。”阮問穎緩緩搖頭,“她厭惡你厭惡了你這麽多年,到了要下手害你的地步,如何好意思中途轉念?難道她以為你會就此對她感激涕零,和她盡釋前嫌?”
“愚蠢之輩的想法總是難以揣測的。”楊世醒漫不經心地抱起雙臂,“也許在她心裏,她這麽做已經是紆尊降貴,我應當為此心懷感念。”
“又也許,她隻是在忍辱負重,等將來我被她徹底捏在手心,便會秋後算賬。”
阮問穎感到不可思議:“她真是這麽想的?那……她可真是想得太簡單了。”簡直異想天開。
“她不素來都是這般麽?”他繼續漫不經心。
阮問穎深以為然。太後以往的不少舉動都曾引起過她的迷惑,如今不過是再添一項,她不必思考太多。
倒是由此想到的另外一件事讓她有點在意:“原來當日陛下在紫宸殿之言不是隨口一說,而是真的受到了提議。”她還以為是為了試探他們,隨意拿想到的人選充數。
她看向身前人,含出一點細微的酸意,抿嘴笑道:“看來薛將軍也有與你聯姻之意。你可真是了不起,連遠在千裏之外的威武大將軍都想把妹妹嫁給你。”
楊世醒也笑著看向她,俊美的臉龐在宮燈的映照下分外迷人:“這樣不好嗎?想要和我聯姻的人越多,越說明我卓越非凡。能夠嫁給這樣的一個我,你應當感到驕傲和得意。”
“呸。大言不慚……”
兩人在亭中一番說笑,眼看著月上中天,暮色徹底被黑夜籠罩,便止了談話,一同去往長生殿。
和前些時日一樣,殿裏彌漫著苦澀的藥味,不過皇後的精神已經好了許多,看見他們進來,露出一個笑容,招呼道:“回來了?可是萬壽宴結束了?”
楊世醒點點頭,簡單地行過一個禮,帶著阮問穎在鳳榻旁坐下,陪著她說話:“母後,你一定想不到孩兒今年給父皇送了什麽生辰賀禮。”
皇後配合地詢問:“哦?你送了你父皇什麽?”
楊世醒把興民苑的稻穀飯說了。
聽得皇後緩緩點頭,道:“這樣一份意義深遠的賀禮,的確是該獻給你父皇……明日也讓膳房給你母後製備一份,母後想嚐嚐這樣的米飯是什麽味道。”
楊世醒不意她會提出這種要求,愣了一下,低咳一聲,道:“母後鳳體未愈,這米飯還是先別嚐了,等日後病好再嚐不遲。”
阮問穎也在一旁幫腔:“表哥說得是。此米粗糙,縱使製成藥膳也是糟蹋了藥物,或許還會衝克藥性。”最主要的是難吃,她怕皇後吃了一口就會忍不住吐出來,到時反傷其胃。
皇後看起來有些懷疑,但也沒有堅持,頷首道:“好,母後聽你們的。”
她把目光轉向阮問穎,微微一笑:“聽穎丫頭之言,似是已經嚐過了這種米飯?”
阮問穎點點頭:“是。表哥和我一起嚐的味道。原本該由陛下第一個來嚐,但誰也不知道這種米飯味道如何,為了以防萬一,表哥和我就先在私底下嚐了一回。”
這話說得半真半假,真的是她和楊世醒的確在私底下嚐試了,但不是為了以防萬一才這麽做的,至少不是為了在陛下的萬壽宴上獻禮。
第250章 既如此,也別怪我插手他們中間,替他們做主
得知楊世醒準備給陛下送什麽賀禮時, 阮問穎很是驚訝:“陛下還不知道興民苑稻穀的事嗎?”
楊世醒道:“他知道。但他隻知道我在領著人做這件事,不知道已經做成了,或者說做成了第一步。”
她訝然不已:“怎麽會呢?你沒把這事告訴陛下?”
他道:“還沒來得及說。”
阮問穎:“你之前不是已經把稻穀發放給了京郊農戶嗎?”
楊世醒:“所以呢?我這麽做了,陛下就一定要知情嗎?”
阮問穎一時無言。
她有些費解地道:“你……做這些事不需要稟報陛下嗎?”
楊世醒笑了笑, 道:“需要, 但不必要。陛下將此事全權交托於我,說明他信任我能把事情辦好, 我隻需要每隔一段時日向他述職便可, 不需時時事事請示。”
她有些理解了:“所以陛下目前還不知情?”
他應了一聲:“原本我該在朔望朝參時稟報此事, 但你也知道上個月發生了許多事,我有些心煩, 不想和他上演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 就把這件事推延了。”
阮問穎:“……”
他繼續說下去:“但我也不能拖太久,稻穀不壓秋, 十月一過, 再提這事就有些晚了,容易引起陛下的疑竇。正好過幾日是萬壽節, 我在宴上把它作為賀禮獻給陛下, 豈非一舉兩得?”
阮問穎:“……所以你今年不準備給陛下送賀禮了?”
他故作驚訝地睜大了眼:“沒有啊,我現在和你談的,不就是我預備送給他的賀禮嗎?”
“……”行吧,他們父子之間的事情她不參與,免得被拖下水惹一身濕。
阮問穎道:“那你是準備送給陛下一株稻穗嗎?這寓意倒是不錯。”五穀豐登。
楊世醒卻道了一聲不:“我準備給他送上一碗由稻穀製成的米飯。”
阮問穎一驚:“米飯?可——可那米飯委實令人難以下咽——”
他道:“正因為如此,我才要這麽做。光看一株稻穗能看出什麽名堂?隻有親自嚐上一口才能知曉其中滋味, 明白百姓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
阮問穎安靜了片刻。
她瞧著他, 慢吞吞地道:“其實, 你隻是想讓陛下嚐嚐那米飯的難吃滋味吧……”
所以才會選在萬壽宴的時機獻上。
這樣一來, 陛下縱有千言萬語也無法當著群臣百官的麵說出,隻能笑著稱言誇讚,說不定還會為了彰顯自己與民同歡而把米飯全部用盡,當真是極高的一招。
楊世醒悠然一笑:“知我者穎穎也。”大大方方地承認了她的話。
真是可怕的心思……她以後千萬不能得罪他,免得被他報複了還給他鼓掌。
之後的萬壽宴上,楊世醒依照計劃獻上了稻穀飯,陛下也依照阮問穎的預想嚐了一口,出言稱讚,倒沒有表示要與民同歡,不知是沒想到這一點,還是想到了,但敗在了稻穀飯的滋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