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愣了半秒,抬腿朝聲響處走去。李蘊寧與李懷安亦察覺動靜,後腳跟出來。李世民長孫氏,李泰李治都看到聽到了這一幕,不約而同從各方趕來,眾人匯聚在臨湖殿前。
但見湖邊草叢裏躺著一個什麽物件,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刺眼的亮光。眾人緩緩走進,看清來物,都是一頓。
李懷安訝異張嘴:“這是鏡子?”
李蘊寧蹙眉:“從未見過這般水潤剔透、形容清晰的鏡子,與我們現今所用的鏡子全然不一樣。”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心中驚駭莫名。是的,這是一麵鏡子,一麵玻璃鏡。約莫後世ipad大小,亦如ipad四四方方,可邊框較大,上頭還鑲嵌著十分亮麗的寶石。
他不是沒想過在大唐研究玻璃。但想要造出純度硬度足夠的玻璃,關鍵不僅在於配方,還在於工藝。以目前大唐的水平暫時是沒辦法實現的。
但此刻他見到了一麵玻璃鏡子,還是從天上來的。
係統作妖了?
係統:……這跟我沒關係!別動不動給我扣鍋!
李治望向天際:“什麽樣的鏡子從天上掉下來竟能毫發無損?”
眾人一頓,同時低頭。鏡子周圍被砸出一個坑,坑裏冒著黑煙,鏡子的邊緣也有些許摩擦起火的硝煙痕跡。一切場景宛如隕石墜地,但鏡身與鏡麵確實毫發無損。
這不符合常理!
太怪了,還有剛剛閃現的那瞬間白光,整個事情的發生都太奇怪了。
李世民與李承乾對視一眼,正想著如何處理,但見李懷安這個猛子無知者無畏,興致勃勃蹲下身:“讓我看看你這天外來物具體是個什麽樣。”
說著就伸手去拿。
李世民李承乾唬了一跳,還未探明此物虛實,雖表麵是鏡子,可誰知內裏是否有門道,上頭是否有毒等,什麽都不清楚,哪能這般莽撞,二人同時出聲:“懷安!”
可是晚了,李懷安已將鏡子拿到手,可鏡子似乎因摩擦起熱,有些燙手,李懷安一時不查,倏然脫手。
也不知是他這一下不小心按到了哪裏,還是掉下去時碰到了何處,鏡麵滋滋閃了幾下,忽然出現影像。
“哈囉,大家好,我是瑤林玉樹,瑤林玉樹就是我。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麵了,歡迎來到我的曆史嘮嗑直播。曆史嘮嗑,嘮嗑曆史,隻有感情,沒有幹貨,讓我們歡脫聊起來。”
李承乾:!!!
第159章
===================
影像中是位女子, 大波浪卷發,禦姐風長裙,臉上帶著國風麵罩, 將麵容遮擋得嚴嚴實實, 唯餘一雙眼睛袒露在外, 顧盼生輝。
眾人震在當場,驚駭不已。
“這……這鏡子裏怎會有人, 而且如此活靈活現,居然還會說話。這鏡子莫不是什麽山精妖怪?”
眾人深吸一口氣,就連李世民的臉色都沉了下來,大唐如何會出現此等怪異物件,是福是禍,會導致什麽後果, 不過一瞬間,他腦子裏已經閃過無數念頭。
李承乾也震驚, 可他與眾人震驚的點不太相同。他有另一世的記憶, 自然明白這玩意兒叫做視頻。可播放視頻的工具是不是太詭異了點?
你見過誰用鏡子播放視頻的嗎?是的, 這就是一麵鏡子!一麵真真切切與夢中一般無二的梳妝鏡。它鑲嵌得寶石再多,裝飾得再華麗,模樣與ipad再像也改變不了它就是麵梳妝鏡的事實。
他在夢裏生活了近二十年還不至於分不清鏡子跟ipad!
李承乾緊盯著“鏡子”, 沒發現觸控,也沒發現home鍵, 再看邊框上的寶石, 細碎的寶石中有三顆比較大的。
視頻中的女子還在繼續。
【嘮嗑之前, 讓我們先沏上一壺茶。】
李承乾目光幽閃, 眼疾手快在三顆大寶石一拍,視頻熄滅。
眾人驚疑看向他, 數臉懵逼。李承乾使了個眼色掃向不遠處的侍衛,李世民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這等異象究竟是怎麽回事暫且未知,不宜外揚。
隨後李承乾大手一揮,勒令侍衛們退後嚴守,帶著眾人避至臨湖殿,將“鏡子”置於桌案之上,又一次拍下三顆寶石,視頻再度亮起。
李懷安瞠目結舌:“阿耶,你怎麽知道可以如此控製?”
李承乾斜他一眼:“我猜的。”
怎麽可能一猜就準,李懷安還想再問,可視頻中的女聲響起,瞬間吸引住了他的注意。
“前兩天我們聊了史上悲劇太子之胤礽,今天來聊聊史上悲劇太子之李承乾吧。”
眾人:!!!
李承乾:萬萬沒想到!
【咳,首先聲明,看過我視頻的親都知道,我雖然做的曆史直播,但不是曆史考據,也不是曆史分析,隻是閑聊,主觀性非常大。喜歡的看個熱鬧就好,不必較真。】
【現在進入正題。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嫡長子,母文德皇後長孫氏,虛八歲被立為太子,史書記載其“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
不到十二歲便已開始“聽訟”,李世民說“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自此李承乾開始逐漸展露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
其後李世民外出巡幸,就命李承乾留京監國,甚至李淵喪事期間,李世民還令其監國權知軍國大事,而李承乾也“頗能聽斷”,幹得相當不錯。所寫治國策更是被讚“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
由此可見李承乾的能力心性皆不差,可最後卻落了個兄弟鬩牆,被逼謀反,失敗遭廢,抑鬱而終的下場,也是唏噓。】
兄弟鬩牆,被逼謀反,失敗遭廢,抑鬱而終?
在場眾人除了李承乾自己,全都震住了。這說的是誰?是他們熟悉的那個兒子/兄長/父親嗎?
李懷安最先沉不住氣,氣憤站起:“哪裏來的妖女,在這裏大放厥詞。阿耶,她構陷你,快把她抓起來治罪。”
李承乾瞄他一眼,跟看傻子似的。李蘊寧及時將人按住:“你仔細聽,這女子說阿耶虛八歲被立為太子,十二歲聽訟,十四五歲監國。可阿耶明明六歲便做了太子,十歲開始正式接觸朝政,卻從未正式聽訟,十四五歲……”
李蘊寧頓了會兒,聲音低了兩分:“那會兒阿耶還在京外雲遊呢。”
李懷安睜大眼睛:“你的意思是她口中說的阿耶不是阿耶?可他明明說出了阿翁與阿耶的名字,還說唐太宗……”
李懷安似乎反應過來什麽,驚訝地看向李世民:“那是阿翁的廟號?”
廟號從何而來?死了才會有。
眾人側目:這話你也能出口,你小子可真敢!
不過有一點確實很詭異,明明這女子字字句句說的似乎都是“李世民”與“李承乾”,可為什麽如此陌生,如此不同?
李世民靈光一閃,仿佛想到什麽,下意識看向李承乾,但見李承乾雙眸沉靜,一派淡定。
視頻仍在繼續,女子喝了口茶,接著說。
【如果清太子胤礽的失敗在於帝王年邁而太子強壯,皇權欲望將父子二人從親密無間轉變為相疑忌憚,那麽李承乾的失敗我覺得很大原因在於教育。
眾所周知李世民是六邊形戰士,所謂六邊形戰士就是哪哪都強,沒有短板。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上陣打仗,戰術策略,皇權帝術,行政能力一樣不差。但差就差在他不會養孩子。
養孩子是一門大學問,可惜李世民不懂。他不疼愛李承乾嗎?非也。對於長孫皇後所出子女,他每個都疼愛入骨。在他的思想中,膝下子女大概隻分為兩種,一種是觀音婢生的,另一種統稱為其他女人生的。
李承乾作為嫡長,他更是寄予厚望,甚至幼年就讓陸德明孔穎達這等大儒做他的老師,可見其重視程度。尤其後來李世民還不斷為之加碼,於誌寧,張玄素,杜正倫等全往東宮送。
這些人隨便擰出一個都是了不得的人物。他們在經史教學上無可厚非,但作為老師,難道隻有教書這一項職責嗎?
不。教書育人。教書重要,育人更重要。太子之師不僅承擔著教授太子學業之職,更承擔著引領太子立身之責。
他們該是太子人生途上的領路人。可他們做到領路了嗎?】
女子一聲低不可聞的輕嗤。
【他們關注著太子,觀察著太子,防止太子做出一切不符合身份的事,杜絕太子所有可能走歪的行為。他們以此為目標,兢兢業業,勸諫不息,規勸不止。
李承乾稍有不慎,他們便激情高昂,血脈僨張。蓋個房子說奢華,與宦官玩樂說是秦二世。秦二世之比何其嚴重,但他們張口就來,全然沒想過這樣的評價對於李承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受到怎樣的傷害。
好,如果這些尚且能說李承乾確實蓋了房子算得上“大興土木”,與宦官玩樂算得上“荒誕喪誌”,那麽私下勸導也好,苦口婆心也罷,都還能說是為李承乾好。但他們直接訓誡,甚至當著東宮眾多奴仆的麵算什麽?這種做法將儲君的臉麵置於何地?
太子乳母勸說太子年紀已長,不宜如此當麵痛加指責,孔穎達便表示我“死無所恨”,結果就是“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
嗬,嗬嗬。真的是小刀揦屁股,開眼了。】
女子深吸一口氣,舒緩了下情緒。
【就問這種老師,這種臣子,誰受得了。偏偏李世民不覺得有問題,反而給予嘉獎。但凡有人指出太子的錯處,他就覺得:啊,這是在時時刻刻敦促太子啊,你幹得對。
艸!我真的想爆粗口了。我知道我國自古以來父母大多崇尚打擊教育,也就是所謂棍棒底下出孝子。
可如果李世民對誰都這樣,或許李承乾還能自我安慰,自家阿耶就是如此。可他不是!
李世民在養兒子方麵就是個妥妥的雙標!
李承乾受了委屈,他說你們勸諫得對。可輪到李泰,別人隨便打個小報告說有人對李泰不敬,他就氣衝衝把朝中重臣都叫過來嚴詞質問給李泰撐腰,其中甚至包括房玄齡與魏征。
李泰要什麽他給什麽,還讓其修魏王池與魏王堤,用以見證他們的父子之情。年歲到了也不讓他就藩,強硬留在身邊。其他逾製之事更是不勝枚舉。
譬如他經常賞賜東西給李泰,賞賜的多了,甚至李泰所得所用都超過了東宮分例,他想的辦法不是糾正錯誤,而是直接下令讓李承乾不必遵循太子分例。
我要是李承乾,我給你個眼神你自己體會好嗎!】
眾人:……
李世民再次下意識去看李承乾,李承乾是真的給了他一個眼神讓他自己體會。而李泰微微蹙眉,眸中探究不定,疑惑不解。
李治李蘊寧低頭深思,李懷安一雙眼珠子骨碌碌轉動,目光在李世民李承乾李泰之間掃來掃去,極不安分。
【如果隻是這些還罷了,我覺得最關鍵在於李承乾的足疾。足疾從何而來,是意外還是疾病,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可以確定,李承乾因此瘸了腿。
一個正常人突然因某種原因瘸了腿都會難以接受,甚至沉寂抑鬱,更何況是一個太子。他的壓力隻會更大。試問史上可有瘸腿的太子?
沒有。更沒有瘸腿的帝王。他所麵臨的局勢更加複雜而嚴峻。可是對於這些,李世民的處理方式是又給東宮塞了一批重臣輔佐,想要借此向眾人表明他沒有因為李承乾瘸腿就要廢了他的心思。
可是他從沒想過這個時候的李承乾需要什麽。李承乾需要的是安慰與引導,是有個人來拉他一把,把他從瘸腿的心理陰霾中拉出來啊。
李世民自以為是的對李承乾好,卻不知正是他的這種“好”將李承乾推向了深淵。
在他瘸了腿麵臨人生困境,麵臨重大轉折之時,這些老師非但沒有一個真正去了解他的心境,去試著開解他,幫助他,反而隻在意他有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一個所謂合格的儲君,對他更加嚴苛,規勸直諫之舉更為頻繁。
說白了,跟拿他刷業績似的。李承乾就在這樣的處境中心態逐漸失衡,從而走向“叛逆”。可他越是“叛逆”,“老師”們勸諫的越多,於是開啟惡性循環。
而這期間,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不減反增。
李世民自己或許並沒有易儲的心思。熟不知他對李泰的寵愛,尤其是對李承乾與李泰教育問題上的雙重標準給予了李泰錯誤的信息,滋長了他的野心,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取代李承乾,尤其是在李承乾瘸腿陷入困頓,步步出錯之後。
昔日同胞兄弟就此反目,你想搞死我,我想弄死你。總之最後的結局就是李承乾走向謀反,失敗被廢,貶為庶人。
這個時候李世民才恍然察覺兩個兒子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為了保全兩個兒子的命,他不得不選了李治做太子。俗稱撿漏王。】
李治:!!!
吃瓜居然吃到自己身上?
數雙眼睛看過來。
但見湖邊草叢裏躺著一個什麽物件,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刺眼的亮光。眾人緩緩走進,看清來物,都是一頓。
李懷安訝異張嘴:“這是鏡子?”
李蘊寧蹙眉:“從未見過這般水潤剔透、形容清晰的鏡子,與我們現今所用的鏡子全然不一樣。”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心中驚駭莫名。是的,這是一麵鏡子,一麵玻璃鏡。約莫後世ipad大小,亦如ipad四四方方,可邊框較大,上頭還鑲嵌著十分亮麗的寶石。
他不是沒想過在大唐研究玻璃。但想要造出純度硬度足夠的玻璃,關鍵不僅在於配方,還在於工藝。以目前大唐的水平暫時是沒辦法實現的。
但此刻他見到了一麵玻璃鏡子,還是從天上來的。
係統作妖了?
係統:……這跟我沒關係!別動不動給我扣鍋!
李治望向天際:“什麽樣的鏡子從天上掉下來竟能毫發無損?”
眾人一頓,同時低頭。鏡子周圍被砸出一個坑,坑裏冒著黑煙,鏡子的邊緣也有些許摩擦起火的硝煙痕跡。一切場景宛如隕石墜地,但鏡身與鏡麵確實毫發無損。
這不符合常理!
太怪了,還有剛剛閃現的那瞬間白光,整個事情的發生都太奇怪了。
李世民與李承乾對視一眼,正想著如何處理,但見李懷安這個猛子無知者無畏,興致勃勃蹲下身:“讓我看看你這天外來物具體是個什麽樣。”
說著就伸手去拿。
李世民李承乾唬了一跳,還未探明此物虛實,雖表麵是鏡子,可誰知內裏是否有門道,上頭是否有毒等,什麽都不清楚,哪能這般莽撞,二人同時出聲:“懷安!”
可是晚了,李懷安已將鏡子拿到手,可鏡子似乎因摩擦起熱,有些燙手,李懷安一時不查,倏然脫手。
也不知是他這一下不小心按到了哪裏,還是掉下去時碰到了何處,鏡麵滋滋閃了幾下,忽然出現影像。
“哈囉,大家好,我是瑤林玉樹,瑤林玉樹就是我。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麵了,歡迎來到我的曆史嘮嗑直播。曆史嘮嗑,嘮嗑曆史,隻有感情,沒有幹貨,讓我們歡脫聊起來。”
李承乾:!!!
第159章
===================
影像中是位女子, 大波浪卷發,禦姐風長裙,臉上帶著國風麵罩, 將麵容遮擋得嚴嚴實實, 唯餘一雙眼睛袒露在外, 顧盼生輝。
眾人震在當場,驚駭不已。
“這……這鏡子裏怎會有人, 而且如此活靈活現,居然還會說話。這鏡子莫不是什麽山精妖怪?”
眾人深吸一口氣,就連李世民的臉色都沉了下來,大唐如何會出現此等怪異物件,是福是禍,會導致什麽後果, 不過一瞬間,他腦子裏已經閃過無數念頭。
李承乾也震驚, 可他與眾人震驚的點不太相同。他有另一世的記憶, 自然明白這玩意兒叫做視頻。可播放視頻的工具是不是太詭異了點?
你見過誰用鏡子播放視頻的嗎?是的, 這就是一麵鏡子!一麵真真切切與夢中一般無二的梳妝鏡。它鑲嵌得寶石再多,裝飾得再華麗,模樣與ipad再像也改變不了它就是麵梳妝鏡的事實。
他在夢裏生活了近二十年還不至於分不清鏡子跟ipad!
李承乾緊盯著“鏡子”, 沒發現觸控,也沒發現home鍵, 再看邊框上的寶石, 細碎的寶石中有三顆比較大的。
視頻中的女子還在繼續。
【嘮嗑之前, 讓我們先沏上一壺茶。】
李承乾目光幽閃, 眼疾手快在三顆大寶石一拍,視頻熄滅。
眾人驚疑看向他, 數臉懵逼。李承乾使了個眼色掃向不遠處的侍衛,李世民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這等異象究竟是怎麽回事暫且未知,不宜外揚。
隨後李承乾大手一揮,勒令侍衛們退後嚴守,帶著眾人避至臨湖殿,將“鏡子”置於桌案之上,又一次拍下三顆寶石,視頻再度亮起。
李懷安瞠目結舌:“阿耶,你怎麽知道可以如此控製?”
李承乾斜他一眼:“我猜的。”
怎麽可能一猜就準,李懷安還想再問,可視頻中的女聲響起,瞬間吸引住了他的注意。
“前兩天我們聊了史上悲劇太子之胤礽,今天來聊聊史上悲劇太子之李承乾吧。”
眾人:!!!
李承乾:萬萬沒想到!
【咳,首先聲明,看過我視頻的親都知道,我雖然做的曆史直播,但不是曆史考據,也不是曆史分析,隻是閑聊,主觀性非常大。喜歡的看個熱鬧就好,不必較真。】
【現在進入正題。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嫡長子,母文德皇後長孫氏,虛八歲被立為太子,史書記載其“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
不到十二歲便已開始“聽訟”,李世民說“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自此李承乾開始逐漸展露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
其後李世民外出巡幸,就命李承乾留京監國,甚至李淵喪事期間,李世民還令其監國權知軍國大事,而李承乾也“頗能聽斷”,幹得相當不錯。所寫治國策更是被讚“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
由此可見李承乾的能力心性皆不差,可最後卻落了個兄弟鬩牆,被逼謀反,失敗遭廢,抑鬱而終的下場,也是唏噓。】
兄弟鬩牆,被逼謀反,失敗遭廢,抑鬱而終?
在場眾人除了李承乾自己,全都震住了。這說的是誰?是他們熟悉的那個兒子/兄長/父親嗎?
李懷安最先沉不住氣,氣憤站起:“哪裏來的妖女,在這裏大放厥詞。阿耶,她構陷你,快把她抓起來治罪。”
李承乾瞄他一眼,跟看傻子似的。李蘊寧及時將人按住:“你仔細聽,這女子說阿耶虛八歲被立為太子,十二歲聽訟,十四五歲監國。可阿耶明明六歲便做了太子,十歲開始正式接觸朝政,卻從未正式聽訟,十四五歲……”
李蘊寧頓了會兒,聲音低了兩分:“那會兒阿耶還在京外雲遊呢。”
李懷安睜大眼睛:“你的意思是她口中說的阿耶不是阿耶?可他明明說出了阿翁與阿耶的名字,還說唐太宗……”
李懷安似乎反應過來什麽,驚訝地看向李世民:“那是阿翁的廟號?”
廟號從何而來?死了才會有。
眾人側目:這話你也能出口,你小子可真敢!
不過有一點確實很詭異,明明這女子字字句句說的似乎都是“李世民”與“李承乾”,可為什麽如此陌生,如此不同?
李世民靈光一閃,仿佛想到什麽,下意識看向李承乾,但見李承乾雙眸沉靜,一派淡定。
視頻仍在繼續,女子喝了口茶,接著說。
【如果清太子胤礽的失敗在於帝王年邁而太子強壯,皇權欲望將父子二人從親密無間轉變為相疑忌憚,那麽李承乾的失敗我覺得很大原因在於教育。
眾所周知李世民是六邊形戰士,所謂六邊形戰士就是哪哪都強,沒有短板。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上陣打仗,戰術策略,皇權帝術,行政能力一樣不差。但差就差在他不會養孩子。
養孩子是一門大學問,可惜李世民不懂。他不疼愛李承乾嗎?非也。對於長孫皇後所出子女,他每個都疼愛入骨。在他的思想中,膝下子女大概隻分為兩種,一種是觀音婢生的,另一種統稱為其他女人生的。
李承乾作為嫡長,他更是寄予厚望,甚至幼年就讓陸德明孔穎達這等大儒做他的老師,可見其重視程度。尤其後來李世民還不斷為之加碼,於誌寧,張玄素,杜正倫等全往東宮送。
這些人隨便擰出一個都是了不得的人物。他們在經史教學上無可厚非,但作為老師,難道隻有教書這一項職責嗎?
不。教書育人。教書重要,育人更重要。太子之師不僅承擔著教授太子學業之職,更承擔著引領太子立身之責。
他們該是太子人生途上的領路人。可他們做到領路了嗎?】
女子一聲低不可聞的輕嗤。
【他們關注著太子,觀察著太子,防止太子做出一切不符合身份的事,杜絕太子所有可能走歪的行為。他們以此為目標,兢兢業業,勸諫不息,規勸不止。
李承乾稍有不慎,他們便激情高昂,血脈僨張。蓋個房子說奢華,與宦官玩樂說是秦二世。秦二世之比何其嚴重,但他們張口就來,全然沒想過這樣的評價對於李承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受到怎樣的傷害。
好,如果這些尚且能說李承乾確實蓋了房子算得上“大興土木”,與宦官玩樂算得上“荒誕喪誌”,那麽私下勸導也好,苦口婆心也罷,都還能說是為李承乾好。但他們直接訓誡,甚至當著東宮眾多奴仆的麵算什麽?這種做法將儲君的臉麵置於何地?
太子乳母勸說太子年紀已長,不宜如此當麵痛加指責,孔穎達便表示我“死無所恨”,結果就是“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
嗬,嗬嗬。真的是小刀揦屁股,開眼了。】
女子深吸一口氣,舒緩了下情緒。
【就問這種老師,這種臣子,誰受得了。偏偏李世民不覺得有問題,反而給予嘉獎。但凡有人指出太子的錯處,他就覺得:啊,這是在時時刻刻敦促太子啊,你幹得對。
艸!我真的想爆粗口了。我知道我國自古以來父母大多崇尚打擊教育,也就是所謂棍棒底下出孝子。
可如果李世民對誰都這樣,或許李承乾還能自我安慰,自家阿耶就是如此。可他不是!
李世民在養兒子方麵就是個妥妥的雙標!
李承乾受了委屈,他說你們勸諫得對。可輪到李泰,別人隨便打個小報告說有人對李泰不敬,他就氣衝衝把朝中重臣都叫過來嚴詞質問給李泰撐腰,其中甚至包括房玄齡與魏征。
李泰要什麽他給什麽,還讓其修魏王池與魏王堤,用以見證他們的父子之情。年歲到了也不讓他就藩,強硬留在身邊。其他逾製之事更是不勝枚舉。
譬如他經常賞賜東西給李泰,賞賜的多了,甚至李泰所得所用都超過了東宮分例,他想的辦法不是糾正錯誤,而是直接下令讓李承乾不必遵循太子分例。
我要是李承乾,我給你個眼神你自己體會好嗎!】
眾人:……
李世民再次下意識去看李承乾,李承乾是真的給了他一個眼神讓他自己體會。而李泰微微蹙眉,眸中探究不定,疑惑不解。
李治李蘊寧低頭深思,李懷安一雙眼珠子骨碌碌轉動,目光在李世民李承乾李泰之間掃來掃去,極不安分。
【如果隻是這些還罷了,我覺得最關鍵在於李承乾的足疾。足疾從何而來,是意外還是疾病,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可以確定,李承乾因此瘸了腿。
一個正常人突然因某種原因瘸了腿都會難以接受,甚至沉寂抑鬱,更何況是一個太子。他的壓力隻會更大。試問史上可有瘸腿的太子?
沒有。更沒有瘸腿的帝王。他所麵臨的局勢更加複雜而嚴峻。可是對於這些,李世民的處理方式是又給東宮塞了一批重臣輔佐,想要借此向眾人表明他沒有因為李承乾瘸腿就要廢了他的心思。
可是他從沒想過這個時候的李承乾需要什麽。李承乾需要的是安慰與引導,是有個人來拉他一把,把他從瘸腿的心理陰霾中拉出來啊。
李世民自以為是的對李承乾好,卻不知正是他的這種“好”將李承乾推向了深淵。
在他瘸了腿麵臨人生困境,麵臨重大轉折之時,這些老師非但沒有一個真正去了解他的心境,去試著開解他,幫助他,反而隻在意他有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一個所謂合格的儲君,對他更加嚴苛,規勸直諫之舉更為頻繁。
說白了,跟拿他刷業績似的。李承乾就在這樣的處境中心態逐漸失衡,從而走向“叛逆”。可他越是“叛逆”,“老師”們勸諫的越多,於是開啟惡性循環。
而這期間,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不減反增。
李世民自己或許並沒有易儲的心思。熟不知他對李泰的寵愛,尤其是對李承乾與李泰教育問題上的雙重標準給予了李泰錯誤的信息,滋長了他的野心,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取代李承乾,尤其是在李承乾瘸腿陷入困頓,步步出錯之後。
昔日同胞兄弟就此反目,你想搞死我,我想弄死你。總之最後的結局就是李承乾走向謀反,失敗被廢,貶為庶人。
這個時候李世民才恍然察覺兩個兒子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為了保全兩個兒子的命,他不得不選了李治做太子。俗稱撿漏王。】
李治:!!!
吃瓜居然吃到自己身上?
數雙眼睛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