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將功贖罪太遲了!喜提九族消消樂!
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 作者:海上浮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彧後退一步,朝著蕭甲申一昂頭。
“讓我們有請許均的知心好友。”
緊閉雙眼的許均,眉毛微擰。
心道:我的知心好友?我還有知心好友?誰?在哪?
不用想也知道,一定程彧是沒從三人之中,找到那人的證據。
還想使詐!
“許均,你的好朋友來咯!”
伴隨著蕭甲申幸災樂禍的聲音,一股惡臭的氣息撲鼻而來。
這股氣息許均十分的熟悉。
以前當郎中時經常遇到過不提。
前段時日,菜市口像砍麻瓜一樣,掉下來的腦袋沒有及時收走。
放久了就是這個味道。
“程彧,為達目的,你都開始用惡心人這種低劣的手段了嗎?”
許均倔強地閉著雙眼,彰顯他絕不服輸。
程彧笑著搖了搖頭。
“我敢保證,我這次來絕不會問你任何問題。”
“倒是你,看清楚是哪位朋友來見你以後,千萬不要求我留下聽你坦白。”
他還倒求程彧坦白?
裝神弄鬼!
“我倒要瞧瞧你請了誰當說客……娘唉!”
許均睜開眼,看到陌生又熟悉的一雙充血大眼睛,頓時頭皮發麻。
不怪他膽子小!
誰叫蕭甲申把一顆斷頭,快要貼到他的臉上,故意嚇他!
他剛想痛罵程彧一番,可當看清楚那雙眼睛的主人是誰。
許均不僅頭皮發麻,整個人從裏到外都麻了。
“楊、楊右相?!”
“說錯了。”
程彧好心提醒許均。
“楊恪早日辭官,不再擔任大周的右相之職。”
“他如今是梁國細作頭子,是和想要逃出城的梁國細作們,一起被抓的。”
此言一出。
許均如遭雷劈般,大腦一片空白。
楊恪死了。
還是被程彧抓住的。
並且,梁國細作頭子的身份,也已暴露。
那麽也就是說……
“程彧!程禦史!程大人!”
許均臉上露出討好的笑容。
不等他開口坦白,程彧朝著蕭甲申一招手,示意他趕緊走。
“許均你打住,撞了南牆你知道拐了,大鼻涕流進嘴裏你知道甩了!”
“你就算喊我程爺爺,我也不會把我說的話撿起來吞回肚子裏!”
這個時候想要將功贖罪,搞坦白從寬那一套?
還是閉上眼數數九族有多少顆人頭等著落吧!
哐啷!
程彧把門帶上的同時,不忘告誡看守的護衛。
“再辛苦你們幾日,別讓他死了。”
“請大人放心!”
程彧揚長而去,隻聞身後傳來撕心裂肺的痛呼。
“程彧!你回來!”
“我說!我什麽都說!”
“求陛下開恩!求陛下開恩呐!”
從天牢出來。
林羽把兩個包袱的信,還有那顆嚇掉許均半條命,和所有骨氣的人頭,交給蕭乙子。
讓他拿去給陛下,把大家忙活幾日的功勞結算一下。
臨走之前,蕭乙子不忘笑嗬嗬地告知他。
“大人,賣玉石的所有銀票,一半送到了內庫,一半送回了府上。”
“賬目記清楚了嗎?”
“明明白白。”
那就行。
程彧呼吸著外麵清新的空氣,心中暢快不已。
雖說來到這個世界多日,他已分不清,前世是場夢,還是原身經曆的是場夢。
總之。
父仇得報。
他可以揚帆啟航新的人生。
往後都為自己而活,不必背負報仇的枷鎖。
隻是。
“梁國長公主亡我之心不死,父親的死也有她教唆的原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找個機會辦了她。”
眼下嘛。
先回家吃頓慶功大餐,美美地補個覺。
晚上還得監督魚姬和婢女們,打磨玉料呢。
“打道回府!”
幾乎是程彧前腳剛離開天牢。
後腳便有一個不起眼的獄卒,從陰影裏探出頭來。
獄卒滿臉驚駭之色,嘴裏自言自語地呢喃著。
“老爺怎麽會死了呢?”
“我會不會被別人出賣?”
“冷靜,我要冷靜,我要先把這個變故抓緊送到梁國去!”
這樣長公主殿下,知道發生了何事。
哪怕他被抓了,也能獲救。
獄卒顧不上請假,猶如喪家之犬,灰溜溜地逃開了。
不多時。
附近飛起一隻白鴿,振翅向南飛去。
……
禦書房。
蕭九齡奮筆疾書地批閱著奏折。
不時地抬頭,看一眼旁邊坐著處理公務的唐相。
還有門口方向。
太陽快偏南,馬上要吃午膳了。
“程愛卿怎麽還沒消息傳來?”
“不會在墳地裏,和程老禦史聊起了家常吧?”
倒也是人之常情,她再耐心等等吧。
這時,唐相站了起來。
“陛下,臣已擬定好新增禮部官員的名單,您請過目。”
“就是上次說的那幾個?”
“是。”
蕭九齡匆匆掃了一眼,提筆在上麵批了“準許”二字。
並蓋上了玉璽。
之後,隻要派人拿著這份任命狀,前去通知即可。
唐相處理完公事,準備告退。
蕭九齡趕忙將人攔下。
“唐相,朕有一個問題想請教。”
“陛下請講,老臣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是這麽回事……”
蕭九齡把早間攔截楊恪,並將其射殺的整個過程。
全部告訴了唐相。
末了,她問出了心裏的擔憂。
“朕以前便經常聽聞,吳錦繡為人霸道。”
“朕記得唐相你和她接觸過,此人性情到底如何?”
唐相數年前,因交換俘虜,與梁國談判時。
與吳錦繡有過數麵之緣。
為了維護各自國家的利益,曾唇槍舌戰過。
最終平分秋色,誰也沒占著誰的便宜。
不曾料到,楊恪那個心比天高的大才子,居然成了吳錦繡的馬前卒!
“陛下,據臣所知,梁國長公主確實有魄力有手段,還十分護短。”
“甚至民間在十年前,曾傳出過一則讖言,險些讓梁國前任皇帝,改扶她為女帝。”
“基於此,她在梁國人心裏,比當朝皇帝地位還要高,此次擊殺楊恪之事,確實要告知邊關嚴加防範,有備無患。”
蕭九齡麵色變得凝重起來。
唐相見狀,又寬慰她。
“陛下,臣讓邊關加強防範,是為了避免梁國故意營造開戰假象,施加壓力導致邊境百姓恐慌。”
“梁國近處來因皇室子弟貪圖享受,朝中貪汙案頻發,推恩令傳入梁國,也會掀起一陣不小的風波。”
“他們自顧不暇,動真格的可能性小,故意給我們大周難堪,扳回一城的可能性大。”
蕭九齡這才鬆了口氣。
想到推恩令在梁國可能施行不下去,但能給梁國長公主添堵。
她馬上派人給梁國的密探送信,多多向梁國皇室宣揚推恩令的益處。
做完這些,蕭九齡見程彧還沒消息,幹脆拉著唐相八卦起來。
“梁國前朝皇帝聽了什麽讖言,要改立皇女為帝?”
在她的印象裏。
幼時還沒被父皇當作下一任皇帝培養。
大概就是在八歲左右,被接進了皇宮開始學習治國之道。
其實父皇還有皇子在世,雖不是母後所生,但朝中大臣竟無人反對將她立為皇太女。
難道也與唐相所說的讖言有關?
唐相沉吟片刻才道。
“具體是什麽內容,時隔久遠,臣已忘了。”
“大致的意思是,不久的將來,會有一位大能之人降臨。”
“讓我們有請許均的知心好友。”
緊閉雙眼的許均,眉毛微擰。
心道:我的知心好友?我還有知心好友?誰?在哪?
不用想也知道,一定程彧是沒從三人之中,找到那人的證據。
還想使詐!
“許均,你的好朋友來咯!”
伴隨著蕭甲申幸災樂禍的聲音,一股惡臭的氣息撲鼻而來。
這股氣息許均十分的熟悉。
以前當郎中時經常遇到過不提。
前段時日,菜市口像砍麻瓜一樣,掉下來的腦袋沒有及時收走。
放久了就是這個味道。
“程彧,為達目的,你都開始用惡心人這種低劣的手段了嗎?”
許均倔強地閉著雙眼,彰顯他絕不服輸。
程彧笑著搖了搖頭。
“我敢保證,我這次來絕不會問你任何問題。”
“倒是你,看清楚是哪位朋友來見你以後,千萬不要求我留下聽你坦白。”
他還倒求程彧坦白?
裝神弄鬼!
“我倒要瞧瞧你請了誰當說客……娘唉!”
許均睜開眼,看到陌生又熟悉的一雙充血大眼睛,頓時頭皮發麻。
不怪他膽子小!
誰叫蕭甲申把一顆斷頭,快要貼到他的臉上,故意嚇他!
他剛想痛罵程彧一番,可當看清楚那雙眼睛的主人是誰。
許均不僅頭皮發麻,整個人從裏到外都麻了。
“楊、楊右相?!”
“說錯了。”
程彧好心提醒許均。
“楊恪早日辭官,不再擔任大周的右相之職。”
“他如今是梁國細作頭子,是和想要逃出城的梁國細作們,一起被抓的。”
此言一出。
許均如遭雷劈般,大腦一片空白。
楊恪死了。
還是被程彧抓住的。
並且,梁國細作頭子的身份,也已暴露。
那麽也就是說……
“程彧!程禦史!程大人!”
許均臉上露出討好的笑容。
不等他開口坦白,程彧朝著蕭甲申一招手,示意他趕緊走。
“許均你打住,撞了南牆你知道拐了,大鼻涕流進嘴裏你知道甩了!”
“你就算喊我程爺爺,我也不會把我說的話撿起來吞回肚子裏!”
這個時候想要將功贖罪,搞坦白從寬那一套?
還是閉上眼數數九族有多少顆人頭等著落吧!
哐啷!
程彧把門帶上的同時,不忘告誡看守的護衛。
“再辛苦你們幾日,別讓他死了。”
“請大人放心!”
程彧揚長而去,隻聞身後傳來撕心裂肺的痛呼。
“程彧!你回來!”
“我說!我什麽都說!”
“求陛下開恩!求陛下開恩呐!”
從天牢出來。
林羽把兩個包袱的信,還有那顆嚇掉許均半條命,和所有骨氣的人頭,交給蕭乙子。
讓他拿去給陛下,把大家忙活幾日的功勞結算一下。
臨走之前,蕭乙子不忘笑嗬嗬地告知他。
“大人,賣玉石的所有銀票,一半送到了內庫,一半送回了府上。”
“賬目記清楚了嗎?”
“明明白白。”
那就行。
程彧呼吸著外麵清新的空氣,心中暢快不已。
雖說來到這個世界多日,他已分不清,前世是場夢,還是原身經曆的是場夢。
總之。
父仇得報。
他可以揚帆啟航新的人生。
往後都為自己而活,不必背負報仇的枷鎖。
隻是。
“梁國長公主亡我之心不死,父親的死也有她教唆的原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找個機會辦了她。”
眼下嘛。
先回家吃頓慶功大餐,美美地補個覺。
晚上還得監督魚姬和婢女們,打磨玉料呢。
“打道回府!”
幾乎是程彧前腳剛離開天牢。
後腳便有一個不起眼的獄卒,從陰影裏探出頭來。
獄卒滿臉驚駭之色,嘴裏自言自語地呢喃著。
“老爺怎麽會死了呢?”
“我會不會被別人出賣?”
“冷靜,我要冷靜,我要先把這個變故抓緊送到梁國去!”
這樣長公主殿下,知道發生了何事。
哪怕他被抓了,也能獲救。
獄卒顧不上請假,猶如喪家之犬,灰溜溜地逃開了。
不多時。
附近飛起一隻白鴿,振翅向南飛去。
……
禦書房。
蕭九齡奮筆疾書地批閱著奏折。
不時地抬頭,看一眼旁邊坐著處理公務的唐相。
還有門口方向。
太陽快偏南,馬上要吃午膳了。
“程愛卿怎麽還沒消息傳來?”
“不會在墳地裏,和程老禦史聊起了家常吧?”
倒也是人之常情,她再耐心等等吧。
這時,唐相站了起來。
“陛下,臣已擬定好新增禮部官員的名單,您請過目。”
“就是上次說的那幾個?”
“是。”
蕭九齡匆匆掃了一眼,提筆在上麵批了“準許”二字。
並蓋上了玉璽。
之後,隻要派人拿著這份任命狀,前去通知即可。
唐相處理完公事,準備告退。
蕭九齡趕忙將人攔下。
“唐相,朕有一個問題想請教。”
“陛下請講,老臣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是這麽回事……”
蕭九齡把早間攔截楊恪,並將其射殺的整個過程。
全部告訴了唐相。
末了,她問出了心裏的擔憂。
“朕以前便經常聽聞,吳錦繡為人霸道。”
“朕記得唐相你和她接觸過,此人性情到底如何?”
唐相數年前,因交換俘虜,與梁國談判時。
與吳錦繡有過數麵之緣。
為了維護各自國家的利益,曾唇槍舌戰過。
最終平分秋色,誰也沒占著誰的便宜。
不曾料到,楊恪那個心比天高的大才子,居然成了吳錦繡的馬前卒!
“陛下,據臣所知,梁國長公主確實有魄力有手段,還十分護短。”
“甚至民間在十年前,曾傳出過一則讖言,險些讓梁國前任皇帝,改扶她為女帝。”
“基於此,她在梁國人心裏,比當朝皇帝地位還要高,此次擊殺楊恪之事,確實要告知邊關嚴加防範,有備無患。”
蕭九齡麵色變得凝重起來。
唐相見狀,又寬慰她。
“陛下,臣讓邊關加強防範,是為了避免梁國故意營造開戰假象,施加壓力導致邊境百姓恐慌。”
“梁國近處來因皇室子弟貪圖享受,朝中貪汙案頻發,推恩令傳入梁國,也會掀起一陣不小的風波。”
“他們自顧不暇,動真格的可能性小,故意給我們大周難堪,扳回一城的可能性大。”
蕭九齡這才鬆了口氣。
想到推恩令在梁國可能施行不下去,但能給梁國長公主添堵。
她馬上派人給梁國的密探送信,多多向梁國皇室宣揚推恩令的益處。
做完這些,蕭九齡見程彧還沒消息,幹脆拉著唐相八卦起來。
“梁國前朝皇帝聽了什麽讖言,要改立皇女為帝?”
在她的印象裏。
幼時還沒被父皇當作下一任皇帝培養。
大概就是在八歲左右,被接進了皇宮開始學習治國之道。
其實父皇還有皇子在世,雖不是母後所生,但朝中大臣竟無人反對將她立為皇太女。
難道也與唐相所說的讖言有關?
唐相沉吟片刻才道。
“具體是什麽內容,時隔久遠,臣已忘了。”
“大致的意思是,不久的將來,會有一位大能之人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