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認為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件事,還是要請梁國先亡個國!”


    百官聽到程彧的豪言壯語,嘴角直抽抽。


    他們對程彧的智慧,在經曆了這麽多次顛覆認知後,確實十分的佩服。


    可佩服歸佩服。


    程彧如此輕巧地說出讓梁國亡個國的話,他們還是不敢苟同。


    “在場的同僚,誰不想讓梁國亡國啊?”


    “可它腐朽百年,坐吃山空還是依舊堅挺,氣數未盡呐。”


    “貿然發動國戰與梁國決一死戰,隻怕反受其害。”


    百官以為程彧說的讓梁國亡國,是和昨日一樣選擇殺伐果斷的手段。


    直接讓陛下下令,讓前方將士與梁國決一死戰。


    就連趙尚書也沒能忍住,提醒程彧不能貿然開戰。


    “程禦史,你可知梁國的兵力,比我們多二十萬?”


    “他們有六十萬大軍,我們大周隻有四十萬!”


    就算新帝登基,查抄貪官汙吏,讓朝堂內風氣煥然一新,國庫有了結餘。


    並滅了野心勃勃的膠東王,即將成功施行推恩令,順利削藩,讓大周再無內憂。


    可一時半刻,無法彌補這二十萬兵員的差距。


    “哪怕從此時開始準備國戰,光是征兵湊夠這二十萬,沒個一年半載都完不成。”


    “何況征完兵還要訓練,這些就算是有錢,也不能立馬做得到的。”


    趙尚書的話讓百官不住地點頭,表示支持與理解。


    程彧聞言,同樣如此。


    “陛下,臣認為趙尚書分析得對,此時確實不適合與梁國決一死戰。”


    見他鬆口,百官們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


    生怕程彧頭鐵去撞南牆,連帶著把大周好不容易興旺的國運給撞毀了。


    偏偏陛下對程彧萬般信任,所以隻要說服了程彧,大家就不用惦記,在梁國亡國之前,大周先亡一亡國的事了。


    “所以臣打算,用別的方法讓梁國不戰而亡。”


    百官一口氣沒鬆完,又倒吸了一大口涼氣回去。


    什麽方法能讓梁國不戰而亡?!


    見程彧說得特別自信,他們紛紛將耳朵往程彧所站的方向湊了湊。


    期待著程彧再次刷新他們對謀士的認知。


    “愛卿有何方法,速速道來!”


    蕭九齡聽說不用打仗,就有機會讓梁國亡國。


    趕緊讓程彧說完,她好派人去實施。


    不料,向來在百官麵前做事高調的程彧,這次卻是非常的低調。


    “陛下,此事成功的機率是五五開,為了避免做不成,惹了大家笑話,我還是私底下和你說吧。”


    哦!


    任何事情成與不成都是五五開,程彧這麽說,分明是沒信心嘛。


    百官恍然大悟:被虛晃了一槍!


    不過,他們也能理解程彧故意借此挽尊。


    畢竟以大周如今的國力,想要在短期之內與梁國決一死戰,不說有些困難,簡直是十分困難。


    更別提讓梁國不戰而亡了,簡直是癡人說夢。


    “程禦史這是睡迷糊了。”


    “無傷大雅,反正我們也想不出好的方法來。”


    “實力不行隻能慢慢發展了。”


    怕隻怕,梁國這次見到大周平定藩王後,特意前來換俘。


    是即將開啟國戰的先奏!


    留給大周增強國力的時間,不多了!


    百官都覺得程彧所謂的五五開,是在挽尊。


    唯有蕭九齡,聽到了他話裏的重點。


    私下裏說!


    當初用推恩令算計膠東王一家時,程彧也是私下裏說的!


    結果呢。


    膠東王一家屍體都涼透了!


    “愛卿們如果沒別的事,那就退朝吧!”


    “程愛卿留下,朕要和你說一說用內庫銀錢,安置歸國忠良的事!”


    百官們見陛下也沒再提讓梁國亡國的事,心照不宣地退朝往殿外走。


    程彧逆流而上,快步跑到玉階之下同蕭九齡匯合,低語了兩句。


    蕭九齡鳳眸圓睜,欣喜地叫道。


    “唐相與趙尚書請留步!”


    “朕有事情要和你們兩位聊聊!”


    唐相與趙尚書跟著百官正要往外走,聞言隻能等其他人走光,這才返回。


    卻見蕭九齡已經讓侍衛,抬來了四個圓凳放在大殿中央。


    一看便知,這是打算長談。


    趙尚書見狀,摳了摳後腦勺,有些頭疼。


    “陛下這是打算找我們聊什麽?”


    他是個武夫,不擅言辭。


    兵部除了換季發軍衣,月初備糧草,有戰事時沒日沒夜地接應軍情急報,與陛下分析。


    戰事過後商討怎樣安置傷兵老後,平時也沒啥可談的。


    “難道陛下真的打算增兵了嗎?”


    想到這裏,趙尚書眼前一亮。


    但唐相卻是憂心忡忡。


    國庫確實有了一些結餘,前段時日,程彧還提出了以工代賑。


    京城與各地方,都在大興水利與道路之事。


    他認為陛下此舉做得很好。


    先要讓國家與百姓休養生息,減少天災的影響,增產增收,再慢慢地積累力量。


    想到這裏,唐相走到蕭九齡的麵前,直接勸諫道。


    “陛下,國內民生還未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增加軍隊的數量與開支,反倒會鬧得人心惶惶,得不償失。”


    “還望陛下三思啊!”


    蕭九齡知道唐相擔心什麽,她微笑著擺擺手。


    “唐相你放心,朕不會一口氣吃個胖子的。”


    唐相看了一眼默不作聲的程彧。


    光是陛下保證,他的心還是放不下,必須讓程彧,徹底放棄窮兵黷武的想法才行。


    誰知,程彧站了起來,也朝著蕭九齡拱手一拜。


    “我認為唐相說得對,這個時候一下子增加二十萬人的兵力,不光會讓國內百姓人心惶惶,梁國探知這一點,恐怕也會提前開戰。”


    絕不能給梁國太大的壓力,讓梁國把控開戰時機。


    程彧因此建議蕭九齡。


    “陛下,打仗打經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我們眼下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增兵!”


    此言一出,唐相和趙尚書的心才算是踏實了。


    等陛下賜座的話說完,乖巧地坐在凳子上,滿眼期待地盯著程彧的臉。


    等著程彧說說,他那贏麵五五開的,不戰而勝的方法。


    蕭九齡同樣急不可耐地催促他。


    “愛卿,如何才能讓梁國不戰而亡呢?”


    生怕程彧壓力太大,更擔心自己期待過高,蕭九齡不等他開口,急忙出聲安慰。


    “愛卿你放心大膽地說,就算無法成功實施,好歹能給朕還有兩位愛卿,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回陛下,方向臣剛才已經說得很明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增兵,隻要能讓梁國反其道而行,咱們不就贏了嗎?”


    梁國不想讓大周發展。


    那就先讓梁國停止發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上浮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上浮森並收藏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