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梁國反其道而行?”


    君臣三人若有所思。


    思考失敗。


    蕭九齡隻得催促他:“愛卿你別賣關子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朕不擅謀。”


    “我也一樣!”


    趙尚書隨身附和。


    唯有唐相眉頭緊鎖,還在順著程彧給出的方向思考。


    “程禦史是想切斷梁國大軍的糧草供給?”


    “恭喜唐相,答對了一部分。”


    程彧這一計,確實能夠切斷梁國的糧食供給,但又不完全局限於此。


    得到如此回答的唐相,苦笑著搖了搖頭。


    “老夫實難想出答不對的那一部分,還請程禦史揭秘。”


    “在揭秘之前,我有幾個問題想問三位。”


    程彧從懷裏掏出他記錄的問題,一一核對。


    “唐相,你與梁國打過交道,你可知梁國織造業的具體情況嗎?”


    “具體情況?哪個方麵?”


    聽到唐相這樣的反問,程彧知道他的問題都有著落了。


    他馬上將手裏的稿紙遞了過去。


    “還請唐相一一回答上麵列出的問題。”


    唐相將稿紙拿遠一些,眯著雙眼看了看,心生疑惑。


    他記得程彧以前的字跡,沒有這麽豪放。


    雖然紙上的寫字提筆落筆的筆鋒,深淺程度相差不大,但以前字體結構非常嚴謹,不可能這麽潦草。


    是寫得太著急了嗎?


    “唐相,你這是被我的問題難住了嗎?”


    “老夫眼神不太好。”


    程彧意識到自己字寫得太爛了,可他也沒辦法。


    誰叫這裏的字都是繁體的,掌握不好結構。


    並且紙張太粗糙,毛筆不柔順,落筆又急,將就看吧。


    遇到唐相看不清楚的,他隻能再口述一遍。


    蕭九齡好奇地湊了過來,看了眼紙上的字同樣眯起了眼,哭笑不得地打趣一聲。


    “唐相,不是你眼神不好,是程愛卿字寫得太放蕩不羈了。”


    上次秉燭夜談對付膠東王時,程彧邊想邊寫,她還能認出來。


    這回直接變成了草書。


    好在,唐相對程彧原本的字跡頗為了解,眼睛看酸了,終於看完了。


    “陛下,關於程禦史的這些問題,老夫總結了三點。”


    唐相伸出三根手指,不急不徐地開口。


    “一是關於梁國織造業對國庫賦稅的影響力,織造業能占梁國國庫賦稅的三成左右,但九成的利益,全部掌握在梁國權貴手裏。”


    程彧原身的印象裏,梁國人擅長紡織業是天下皆知。


    但占國庫賦稅三成的比例,屬實高到超乎想象。


    “二是關於梁國糧食產量,因為梁國的特產縞布賣往各國,能賺取高價,種桑養蠶占用了不少耕地。”


    “此長彼消之下,梁國總人口與我們差不多,可耕地畝數卻隻有我們六七成,好在糧食價格比紡織品便宜,所以梁國百姓相較於大周,還要富裕一些。”


    唐相說到這裏,看了一眼蕭九齡的臉色。


    見她隻是皺了一下眉並無其他異樣,暗中鬆了口氣。


    梁國總人口約有兩千萬,大周經曆國戰後,隻有一千五百萬。


    還是休養生息了好幾十年,才追上了梁國的總人口。


    想讓大周在短期之內,方方麵麵地碾壓梁國,不切實際。


    還好陛下沒有這方麵的求勝心,知道專注於某件事。


    “程禦史的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梁國皇室的,具體情況老夫不知曉,隻知道梁國隻知長公主不知皇帝。”


    “梁國皇室在曆經三百餘年的開枝散葉後,已有十萬餘眾,大多驕奢淫逸,民間早有怨言。”


    要不是梁國皇室這些年沒有百姓基礎,征召不出更多的兵員,還有其他鄰國虎視眈眈的話。


    在先帝時期,梁國幾次舉兵攻周,早已將大周吞並掉了。


    程彧聽說梁國隻知長公主不知皇帝,頓時笑了。


    “昨日接待梁國使者時,我就感覺到了吳錦繡與梁國皇帝之間分不清大小王,吳錦繡在這種情況下,還沒稱帝,看來梁國皇帝也不是省油的燈。”


    君臣三人聽到他的分析,茅塞頓開。


    可以利用梁國皇室的矛盾,讓梁國內部亂起來!


    不過,程彧要說的計謀,但與皇室矛盾沒有多大的關係。


    “昨日我見吳圭掏一萬兩銀票買馬車,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能想象得到梁國權貴生活有多奢侈。”


    “所以,我打算再送梁國權貴們一個潑天的富貴。”


    君臣三人原以為能跟著程彧的思路往前走,還在想著如何激發梁國皇室之間的矛盾。


    不料就走了一會兒神,就被帶到了坑裏!


    “愛卿你重新說一遍,你要怎樣?”


    蕭九齡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唐相與趙尚書也有一樣的懷疑。


    程彧知道他們難以接受自己的這個說法,但他確實是打算這麽做的。


    “請陛下下旨,即時起,全國強製穿用梁國織造的縞布,並禁止本國生產布匹,等縞布漲價,咱們就花錢從梁國購入!”


    他的把話君臣三人給說得三臉懵逼,四顧茫然。


    合著他們剛才不是聽錯了,而是程彧確實是打算送梁國一個潑天的富貴!


    “程禦史,就算你想給梁國送錢,來加深兩國的利益交涉,讓梁國獲利的權貴,不想輕易對大周動手,最終也隻能是養虎為患。”


    “就是就是。”


    趙尚書還沒忘記他放出的豪言。


    “程禦史你不是說讓梁國不戰而亡,還要切斷他們的糧草,你送了這麽多錢過去,他轉手換了糧草,保證吃得滿嘴流油。”


    就連蕭九齡也想不通,程彧這麽做是什麽道理。


    她相信程彧不會犯糊塗,可智者千慮萬一有一失呢?


    “你們都別急,看問題不要隻看表麵,需要換位思考。”


    程彧朝著趙尚書拱了拱手。


    “假設趙尚書你現在是梁國人,碰到大周皇帝下令,全國上下隻能穿你生產的縞布,你會怎麽做?”


    “漲價唄!以前賣一兩銀子一匹,現在賣二兩!”


    趙尚書不假思索地回答。


    另外兩人也紛紛點頭附和。


    麵對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誰不想撿起來?


    “然後呢梁國會怎樣呢?”


    程彧又問他。


    然後?


    這回趙尚書認真地思考起來,邊想邊說:“大家穿衣睡覺,婚嫁喪儀都要用大量的布匹,大周人和梁國人一樣多,對布匹的需求一下子增加好幾成……”


    “至少七成。”


    唐相給出了一個準確的數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上浮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上浮森並收藏毒士:活閻王駕到!百官通通閃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