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崇欣然道:“即如此,子光且先拜見子淵。”
韓瓊也不多言,當即滾下馬,向周堅拜道:“瓊,參見主公。”
“韓瓊將軍請起。”
周堅大喜,忙翻下馬背,上前扶起韓瓊,大笑道:“素聞韓將軍武勇過人,使的一手好槍法,今得將軍之助,實乃堅之幸事也!”
韓瓊見周堅如此熱情,心裏這才踏實了些,慚然道:“無功之將,不敢當主公寥讚。”
周堅也不客氣,當下道:“今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任務,韓將軍可敢領命?”
韓瓊鏗然道:“有何不敢,但憑主公吩咐。”
周堅回身上翻上馬背,大聲道:“好,韓瓊、許褚聽令。”
“末將在。”
韓瓊、許褚二將急催馬上前,立於周堅身前。
“以韓瓊為主將,許褚副之,速率三千輕騎星夜趕到博望以南十裏設伏,待伏兵殺出時截擊孫堅大軍,務必一戰擊破孫堅大軍,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
韓瓊、許褚二將急拱手領命,隨即催馬而去。
周堅又向戲昌道:“誌才,修書宛城,令蔣欽率一萬屯田兵北上博望設伏。”
“在下這就去辦。”
戲昌欣然領命,即去修書。
周崇待周堅分派完軍事,這才問道:“子淵欲伐長沙太守孫堅?”
周堅也不隱瞞,點頭道:“孫堅此人極富野心,亦善籠絡人心,非王睿之流可比。今天下無主,小侄欲取荊州,以為根基。若不趁此機會重創孫堅,剪其羽翼,怕是日後攻略長沙時成心腹之患。因此,孫堅的兩萬大軍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其帶回長沙。”
周崇提醒道:“眼下各路諸侯尚在洛陽商議擁立新君之事,子淵若在這個時候截擊孫堅大軍,怕是會招來天下人口誅筆伐,不可不慎。”
周堅灑然道:“伯父放心,正所謂人嘴兩張皮,怎麽說都有理。能否得到天下門閥士族的擁戴,最根本的還是利益。現在漢室已絕,隻要不背棄民族大義,天下士族就算嘴上吵的再凶,隻要給他們足夠的甜頭,他們就會為你效命,小侄心中有數。”
周崇喟然道:“你心中有數就好,看來伯父是真的老了。”
洛陽。
李儒匆匆奔進董卓大帳,向董卓拱手道:“主公,周堅已經率軍離開了。”
“哦,這廝竟走的如此之快?”
董卓眼睛掠過一抹精光,獰聲道:“此前諸侯會盟,這廝竟敢衝撞本將軍。本將軍本欲將袁紹等人逐出洛陽後,再好生收拾這廝。沒想到這廝竟敢跑了,嘿!”
“主公,儒以為這周堅可是小覷不得呐!”
李儒道:“主公請想,如今主公與王睿、周昕等人已經結盟,大勢已成,將袁紹等輩逐出洛陽也隻是早晚的事情。周堅能如此果斷地率軍撤離洛陽,必是已看清了形勢,此人如此決斷,實乃當世豪傑,而且周堅帳下必有能人。”
董卓訝然道:“文優竟如此高看這周堅?”
李儒肅然道:“主公切不可小覷天下英群,袁紹、曹操等人就不說了,個個都是當今天下一時之俊傑。這周堅年方弱冠,便能登堂拜將,郡守南陽,足顯其權謀之術。此人不但能征善戰,又富謀略,比之袁紹等人亦不惶多讓,日後必是主公勁敵。”
董卓嘿了一聲,擊節道:“早知如此,就將這廝留在洛陽了。”
李儒道:“不但周堅,長沙太守孫堅,荊州刺史王睿聞知周堅回了南陽,也隨後率軍回了駐地,此分明便是怕被周堅抄了後路。”
董卓眉頭就是一蹙,沉聲道:“連王睿也走了?”
李儒點點頭,目露狡詐之色,奸笑道:“唯今之計,需盡快將袁紹等人逐出洛陽,爾後再擁立華陰王為帝,到時就算周昕、許貢等輩想要反對,也翻不起什麽浪來了。”
董卓立時精神一振,斷然道:“好,文優所言甚是。”
兩人密議了一番,李儒正準備告辭離開,董卓親兵來報,東郡太守喬瑁求見。
董卓以眼神示意李儒,向親兵喝道:“讓他進來。”
李儒遂立於一旁,向門口望去。
不多時,東郡太守喬瑁匆匆進來,向董拱手道:“下官見過董公。”
董卓問道:“喬瑁,你來見本將軍所為何事?”
喬瑁忙道:“下官方才接到消息,下官治下有黃巾殘布下山生亂,攻打縣郡,百姓有倒懸之危,因此下官懇請董公,容下官回治地平靖境內匪寇。”
董卓和李儒對視了一眼,皮笑肉不笑地道:“喬瑁大人即然要回東郡,為何還要來跟本將軍說,請回便是了。”
喬瑁心說,你將三千騎兵駐紮在本官大營旁邊監視,未得你準允,本官敢走麽?奈何如今實力不如人,也不敢說出來,隻得賠笑道:“董公威震海內,未得董公允準,下官萬不敢擅回治地,還望董公允可。”
“即如此,那好!”
董卓獰笑了一聲,喝道:“來呀,將這廝給本將軍拉下去斬了。”
“啊,董公饒命。”
喬瑁先是一怔,繼而嚇的心膽俱裂,寮不知董卓為什麽要殺他。
很快,兩名如狼似虎的親兵疾奔入內,拖了喬瑁便走。
“董公饒命,董公饒命哇!”
喬瑁嚇的魂飛天外,大叫道:“下官已答應與董公結盟,不知董公為何還要殺下官?”
董卓冷笑道:“本將軍要你這廢物何用,那三千錢兵敗卒,本將軍自會收編。看在你命不久矣的分上,本將軍不妨告訴你,這是劉岱與本將軍結盟的條件。”
“劉岱匹夫,枉本官多番討好與他,竟欲害本官性命。”
喬瑁聞言頓時心下慘然,臉如死灰地被兩名親兵給拖了出去。
未幾,親兵送上一顆血淋淋的首級。
董卓一揮手,親兵立刻將首級捧了下去。
袁紹大營。
曹操、袁術、張邈、王匡等諸侯應邀而來。
袁紹環視了眾人一眼,淡然道:“諸位,紹剛剛接到消息,周子淵已率軍回南陽,荊州刺史王睿、長沙太守孫堅也率軍回了治地,不知諸位有何高見呐?”
張邈蹙眉道:“國事未定,周堅這廝就先跑了,分明便是無君無義之輩。”
王匡則皮笑肉不笑地道:“荊州刺史王睿和長沙太守孫堅也急著回治地,這分明便是怕被周堅抄了後路。不過走了也好,立君之事,多此三人不多,少此三人也不少。”
曹操眯著小眼睛沒有說話,心說周子淵卻是明白人呐,這洛陽已成是非之地,袁本初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不足成事,董卓那廝兵強勢大,若不盡早離開,怕是難以保全。
隻是,這話卻不能從自己嘴裏說出來,不然袁本初氣量不足,難免忌恨。
不想袁術卻是忽然道:“周堅是明白人呐,這商議新君之事還需從長計議,委實兒戲不得呐。諸位,術也要回汝南了,日後再會,哈哈,日後再會。”
袁紹刹那間臉色變的十分難看,冷幽幽地掠了袁術一眼。
袁術卻是渾然不看袁紹臉色,大笑三聲,起身大步離開。
有了第一個帶頭的,自然就有第二個。
王匡、張邈等人也不想繼續留在洛陽,免得被越來越勢大的董卓害了性命,待袁術離開後也紛紛起身告訴,急急忙忙的出了洛陽,率軍回治地去了。
董卓雖然接到了消息,但也不敢輕舉妄動。
數日之間,各種諸侯見沒有什麽便宜可占,都紛紛離了洛陽,率軍各回治地。
袁紹無奈,又懼董卓兵強勢大,也離了洛陽,率軍回渤海去了。
曹操考慮再三,也沒地方好處,則率領部曲依舊去了陳留,準備伺機而動。
南陽,宛城。
蔣欽在幾名小校的陪同下,正在視察城防。
周堅率軍去了洛陽,臨行前以留守重任交托,宛城安危事重大,就算並無戰事,蔣欽也不敢有絲毫懈怠,唯恐出了差錯,屆時就算一死,也難以挽回了。
“嚴格排查進出人員。”
蔣欽頭也不回地吩咐城門小校,“在將軍大軍回到宛城之前,所有外地之人都一律不準進城,形跡可疑者、攜帶武器者也不準進城。”
“將軍放心,末將曉得。”
城門小校連忙答應一聲,心裏卻在嘀咕,這也太有些小題大作了。
蔣欽又好生交待了一番,正準備離開,卻見遠方一騎快馬旋風般地向北門衝來。
“紅翎急報,閃開,快閃開!”
馬背上的傳令兵一邊飛馬急奔,一邊高聲大喝。
“紅翎急報?”
蔣欽聞聲立刻頓住了腳步,臉色也變的凝重起來。
紅翎急報是周堅根據傳令內容的重要程度,製定的不同等級的傳令令箭,紅翎級別的加急快報,也算是自等級製定以來,出現過的最高級別的加急快令了。
須臾之間,來騎已經奔到了北門之下,就要縱馬入城。
“站住。”
蔣欽大喝一聲,大聲道:“蔣欽在此,將軍有何急令?”
“呃……”
傳令兵連忙連忙勒住戰馬,從背後取出一支紅翎箭令,高高舉在手中喝道:“蔣欽聽令。”rs
韓瓊也不多言,當即滾下馬,向周堅拜道:“瓊,參見主公。”
“韓瓊將軍請起。”
周堅大喜,忙翻下馬背,上前扶起韓瓊,大笑道:“素聞韓將軍武勇過人,使的一手好槍法,今得將軍之助,實乃堅之幸事也!”
韓瓊見周堅如此熱情,心裏這才踏實了些,慚然道:“無功之將,不敢當主公寥讚。”
周堅也不客氣,當下道:“今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任務,韓將軍可敢領命?”
韓瓊鏗然道:“有何不敢,但憑主公吩咐。”
周堅回身上翻上馬背,大聲道:“好,韓瓊、許褚聽令。”
“末將在。”
韓瓊、許褚二將急催馬上前,立於周堅身前。
“以韓瓊為主將,許褚副之,速率三千輕騎星夜趕到博望以南十裏設伏,待伏兵殺出時截擊孫堅大軍,務必一戰擊破孫堅大軍,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
韓瓊、許褚二將急拱手領命,隨即催馬而去。
周堅又向戲昌道:“誌才,修書宛城,令蔣欽率一萬屯田兵北上博望設伏。”
“在下這就去辦。”
戲昌欣然領命,即去修書。
周崇待周堅分派完軍事,這才問道:“子淵欲伐長沙太守孫堅?”
周堅也不隱瞞,點頭道:“孫堅此人極富野心,亦善籠絡人心,非王睿之流可比。今天下無主,小侄欲取荊州,以為根基。若不趁此機會重創孫堅,剪其羽翼,怕是日後攻略長沙時成心腹之患。因此,孫堅的兩萬大軍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其帶回長沙。”
周崇提醒道:“眼下各路諸侯尚在洛陽商議擁立新君之事,子淵若在這個時候截擊孫堅大軍,怕是會招來天下人口誅筆伐,不可不慎。”
周堅灑然道:“伯父放心,正所謂人嘴兩張皮,怎麽說都有理。能否得到天下門閥士族的擁戴,最根本的還是利益。現在漢室已絕,隻要不背棄民族大義,天下士族就算嘴上吵的再凶,隻要給他們足夠的甜頭,他們就會為你效命,小侄心中有數。”
周崇喟然道:“你心中有數就好,看來伯父是真的老了。”
洛陽。
李儒匆匆奔進董卓大帳,向董卓拱手道:“主公,周堅已經率軍離開了。”
“哦,這廝竟走的如此之快?”
董卓眼睛掠過一抹精光,獰聲道:“此前諸侯會盟,這廝竟敢衝撞本將軍。本將軍本欲將袁紹等人逐出洛陽後,再好生收拾這廝。沒想到這廝竟敢跑了,嘿!”
“主公,儒以為這周堅可是小覷不得呐!”
李儒道:“主公請想,如今主公與王睿、周昕等人已經結盟,大勢已成,將袁紹等輩逐出洛陽也隻是早晚的事情。周堅能如此果斷地率軍撤離洛陽,必是已看清了形勢,此人如此決斷,實乃當世豪傑,而且周堅帳下必有能人。”
董卓訝然道:“文優竟如此高看這周堅?”
李儒肅然道:“主公切不可小覷天下英群,袁紹、曹操等人就不說了,個個都是當今天下一時之俊傑。這周堅年方弱冠,便能登堂拜將,郡守南陽,足顯其權謀之術。此人不但能征善戰,又富謀略,比之袁紹等人亦不惶多讓,日後必是主公勁敵。”
董卓嘿了一聲,擊節道:“早知如此,就將這廝留在洛陽了。”
李儒道:“不但周堅,長沙太守孫堅,荊州刺史王睿聞知周堅回了南陽,也隨後率軍回了駐地,此分明便是怕被周堅抄了後路。”
董卓眉頭就是一蹙,沉聲道:“連王睿也走了?”
李儒點點頭,目露狡詐之色,奸笑道:“唯今之計,需盡快將袁紹等人逐出洛陽,爾後再擁立華陰王為帝,到時就算周昕、許貢等輩想要反對,也翻不起什麽浪來了。”
董卓立時精神一振,斷然道:“好,文優所言甚是。”
兩人密議了一番,李儒正準備告辭離開,董卓親兵來報,東郡太守喬瑁求見。
董卓以眼神示意李儒,向親兵喝道:“讓他進來。”
李儒遂立於一旁,向門口望去。
不多時,東郡太守喬瑁匆匆進來,向董拱手道:“下官見過董公。”
董卓問道:“喬瑁,你來見本將軍所為何事?”
喬瑁忙道:“下官方才接到消息,下官治下有黃巾殘布下山生亂,攻打縣郡,百姓有倒懸之危,因此下官懇請董公,容下官回治地平靖境內匪寇。”
董卓和李儒對視了一眼,皮笑肉不笑地道:“喬瑁大人即然要回東郡,為何還要來跟本將軍說,請回便是了。”
喬瑁心說,你將三千騎兵駐紮在本官大營旁邊監視,未得你準允,本官敢走麽?奈何如今實力不如人,也不敢說出來,隻得賠笑道:“董公威震海內,未得董公允準,下官萬不敢擅回治地,還望董公允可。”
“即如此,那好!”
董卓獰笑了一聲,喝道:“來呀,將這廝給本將軍拉下去斬了。”
“啊,董公饒命。”
喬瑁先是一怔,繼而嚇的心膽俱裂,寮不知董卓為什麽要殺他。
很快,兩名如狼似虎的親兵疾奔入內,拖了喬瑁便走。
“董公饒命,董公饒命哇!”
喬瑁嚇的魂飛天外,大叫道:“下官已答應與董公結盟,不知董公為何還要殺下官?”
董卓冷笑道:“本將軍要你這廢物何用,那三千錢兵敗卒,本將軍自會收編。看在你命不久矣的分上,本將軍不妨告訴你,這是劉岱與本將軍結盟的條件。”
“劉岱匹夫,枉本官多番討好與他,竟欲害本官性命。”
喬瑁聞言頓時心下慘然,臉如死灰地被兩名親兵給拖了出去。
未幾,親兵送上一顆血淋淋的首級。
董卓一揮手,親兵立刻將首級捧了下去。
袁紹大營。
曹操、袁術、張邈、王匡等諸侯應邀而來。
袁紹環視了眾人一眼,淡然道:“諸位,紹剛剛接到消息,周子淵已率軍回南陽,荊州刺史王睿、長沙太守孫堅也率軍回了治地,不知諸位有何高見呐?”
張邈蹙眉道:“國事未定,周堅這廝就先跑了,分明便是無君無義之輩。”
王匡則皮笑肉不笑地道:“荊州刺史王睿和長沙太守孫堅也急著回治地,這分明便是怕被周堅抄了後路。不過走了也好,立君之事,多此三人不多,少此三人也不少。”
曹操眯著小眼睛沒有說話,心說周子淵卻是明白人呐,這洛陽已成是非之地,袁本初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不足成事,董卓那廝兵強勢大,若不盡早離開,怕是難以保全。
隻是,這話卻不能從自己嘴裏說出來,不然袁本初氣量不足,難免忌恨。
不想袁術卻是忽然道:“周堅是明白人呐,這商議新君之事還需從長計議,委實兒戲不得呐。諸位,術也要回汝南了,日後再會,哈哈,日後再會。”
袁紹刹那間臉色變的十分難看,冷幽幽地掠了袁術一眼。
袁術卻是渾然不看袁紹臉色,大笑三聲,起身大步離開。
有了第一個帶頭的,自然就有第二個。
王匡、張邈等人也不想繼續留在洛陽,免得被越來越勢大的董卓害了性命,待袁術離開後也紛紛起身告訴,急急忙忙的出了洛陽,率軍回治地去了。
董卓雖然接到了消息,但也不敢輕舉妄動。
數日之間,各種諸侯見沒有什麽便宜可占,都紛紛離了洛陽,率軍各回治地。
袁紹無奈,又懼董卓兵強勢大,也離了洛陽,率軍回渤海去了。
曹操考慮再三,也沒地方好處,則率領部曲依舊去了陳留,準備伺機而動。
南陽,宛城。
蔣欽在幾名小校的陪同下,正在視察城防。
周堅率軍去了洛陽,臨行前以留守重任交托,宛城安危事重大,就算並無戰事,蔣欽也不敢有絲毫懈怠,唯恐出了差錯,屆時就算一死,也難以挽回了。
“嚴格排查進出人員。”
蔣欽頭也不回地吩咐城門小校,“在將軍大軍回到宛城之前,所有外地之人都一律不準進城,形跡可疑者、攜帶武器者也不準進城。”
“將軍放心,末將曉得。”
城門小校連忙答應一聲,心裏卻在嘀咕,這也太有些小題大作了。
蔣欽又好生交待了一番,正準備離開,卻見遠方一騎快馬旋風般地向北門衝來。
“紅翎急報,閃開,快閃開!”
馬背上的傳令兵一邊飛馬急奔,一邊高聲大喝。
“紅翎急報?”
蔣欽聞聲立刻頓住了腳步,臉色也變的凝重起來。
紅翎急報是周堅根據傳令內容的重要程度,製定的不同等級的傳令令箭,紅翎級別的加急快報,也算是自等級製定以來,出現過的最高級別的加急快令了。
須臾之間,來騎已經奔到了北門之下,就要縱馬入城。
“站住。”
蔣欽大喝一聲,大聲道:“蔣欽在此,將軍有何急令?”
“呃……”
傳令兵連忙連忙勒住戰馬,從背後取出一支紅翎箭令,高高舉在手中喝道:“蔣欽聽令。”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