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壽遺體顯示,火焰自他左肋開始燒起。太過熾烈的火焰迅速洞穿了他的腰腹,使他在生前捂著腹部失去意識後活活燒死,就連死後都維持著這般姿勢。
阿南著重看了看左肋的痕跡,可除了些許燒焦的砂石痕跡外,並無任何異狀。
楚元知抬手在卓壽左肋燒得焦脆之處,撚著那些焦土痕跡:“南姑娘,你說怎麽卓司倉與……的手上,都沾染了沙土啊?”
阿南知道他口中省略掉的,是指王女。她仔細看著楚元知指尖的沙土痕跡,湊近他低低問:“你還記得,殿下之前交給你的那撮沙土嗎?”
她指的,就是他們從梁家的柴房工具桌縫隙中,彈出來的一點點灰跡。
楚元知恍然,也壓低了聲音:“對,就是那東西!”
阿南給他使了個眼色,做了個包東西的手勢。
楚元知會意,默然點了點頭,湊近了卓壽的傷口,慎重緩慢地重新審視起來。
“說起來,這麽多年了,我驗過無數屍首,刀傷槍傷,溺斃焚燒,卻還沒見過被雷擊而死的屍身呢。”年紀較輕的仵作說道。
比較老成的仵作則道:“我在永州倒是見過一例雷擊昏迷者,那人僥幸未死,隻是身上被擊出了怪異花紋,就如雷電從他頭上生根一般,從臉至胸全是密密麻麻的紫色根須紋樣,好不詭異!”
楚元知解釋道:“雷電之力,擊於表麵一點,深入內裏萬千,身上留下的疤痕正是表明了雷電之力的進擊之法,一觸則瞬間走遍全身,無可挽救。”
另一個仵作問:“然而,看卓司倉的死狀,似是在雷擊之後還保存有意識,以至於手捂雷擊之處倒下,而不是一般被雷擊者那般直挺挺倒下?”
“對,沒有痕跡而被燒死,一般來說,是天雷擊中其他東西,焚燒之後引燃了他全身。這樣的話,雖然也因雷擊而死,但卻是間接的,因此而並未直接失去意識。”
阿南若有所思道:“可我看過當時現場,卓司倉所在的地方一片荒蕪,別說周圍有什麽易燃物了,就連一棵樹一根草都沒有,沙漠之中哪來的東西引燃?”
楚元知亦是疑惑不已:“而且,卓司倉當時的衣服已經徹底濕透,不是周圍的草木,又有什麽東西能在他身上燒起來呢……”
雖然尚有謎團,但屍身既已驗完,幾人見再無所獲,便做好記錄,準備閉棺。
卓晏見壽衣被解開後還沒理好,忙示意他們停一下,自己彎腰伸手入棺內,將焦黑遺骸所穿的壽衣細細整理好。
活人右衽,而死者所穿的壽衣則是左衽,畢竟陰陽有別。
卓晏強自控製雙手的輕微顫抖,將壽衣的左衽壓到右衽之上,悉心壓平,再以細帶係好。
阿南看著那左衽衣襟,心中忽然一動,一直卡在心口的那件小事升上心頭,讓她不由揚了揚眉。
驗屍已畢,在聲聲超度經文中,一行人抬棺出城,送至城外擇好的墓地。
卓壽重罪流放,落葉歸根已成奢望,這地方又並無什麽親友,隻有街上老人幫忙找了抬棺的“八仙”和吹打班子,卓晏懷抱靈位,廖素亭攙扶著卞存安,送到城外好生安葬。
墓旁已搭了簡陋茅屋,封好墓土後,卓晏留下結廬守墓。
阿南走出幾步,回頭看看坐在墓前的卓晏,有些擔憂地問廖素亭:“這麽冷的天氣,阿晏要守多久啊?”
“看情況吧,少則七七四十九天,最長的三年也有。”廖素亭道,“主要是擔心新墳下葬,會有不法之徒來掘墓偷盜,畢竟死者怎麽都會有套壽衣,拿去當鋪也能換幾個錢。”
阿南眺望周圍荒野:“這衣食不周的,阿晏在這兒能撐得住嗎?”
同來送葬的諸葛嘉冷冷道:“照我說,燒成骨灰算了,不用買墳地不用守,以後殿下要是允他父子落葉歸根,帶回去也方便。”
“理是這個理,但你這個人,說話絕情冷性的,總讓人聽著難受。”阿南橫了他一眼,向他伸出手,“給我搞點銀子,二三十兩就行。”
諸葛嘉臉都綠了:“這一路你都向我借多少錢了!”
阿南一副小人得誌的模樣:“又不向你借,我向神機營支取的。要查驗殿下給的令牌嗎?”
諸葛嘉咬牙切齒:“進城再說!誰出門帶這麽多錢?”
等進城拿了銀子,阿南便去街上買了一堆日用的大件小件,外加一條十斤的棉被,然後直奔城內最大的米麵店。
把銀子往櫃台上一丟,她吩咐掌櫃的簽個契:“每五天給我送一袋米麵去郊外,搭點時蔬雞蛋什麽,記得風雨無阻,先送三個月。這些銀子算預付,多退少補。”
畢竟,卞存安那病懨懨的模樣,讓他隔三差五過去可以,但給卓晏搬送東西,估計夠嗆。
掌櫃的一看白花花的銀子,樂得合不攏嘴,忙不迭答應了。
阿南指了個身強力壯的夥計,讓他扛起東西跟自己先跑一趟,熟悉一下路徑。
沿著荒道往卓壽墓前走,拐過個大土堆子時,忽然有個小孩慌慌張張從後方跑出來,差點和阿南撞個滿懷。
眼看他就要摔個屁股蹲,阿南趕緊扶住他,一看這髒兮兮的小孩,破舊褲腳下一雙凍得滿是血口子的光腿,臉上還帶著鞭抽的血痕,正是當日被官兵抽打驅趕,然後被梁壘救了的災民孩子。
她將他放下,問:“荒郊野外的,你跑這麽快幹嘛?”
“前麵……有個人快死了!”小孩嚇得不輕,指著卓壽的墓說道,“我看他噗通一下就摔倒了,和、和我爹一樣!”
阿南心下一驚,趕緊三步並作兩步,趕到卓壽墓前一看,空蕩蕩的,並無任何人在。
她又立即鑽到茅廬內看去,才鬆了一口氣。
隻見卓晏已經被一個婦人扶到了床上,對方掐著他的人中,正在低聲輕喚他:“卓少爺?”
聽到阿南進來的聲音,她回頭看來,彼此都是愕然。
“梁舅媽?”阿南見對方竟是唐月娘,不由詫異,忙打了聲招呼。
唐月娘忙道:“南姑娘,我路過這裏,看到卓少暈倒在墓前了,所以扶他進來了。”
阿南過去看了看,還好卓晏隻是悲傷過度一時昏厥,應無大礙。
“沒事,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就好了,還好舅媽熱心。”阿南示意夥計把東西放下,見唐月娘伸手探著卓晏額頭,便問,“舅媽認識阿晏?”
唐月娘應了一聲:“之前卓少來過礦場,見過幾麵。”
阿南燒了點水,唐月娘用勺子舀著水,喂卓晏先喝兩口。
卓晏意識不清,嘴唇隻下意識蠕動著,而唐月娘的動作輕柔又妥帖,將他下巴捏開後略傾半口水,耐心地等待他吞咽下去後,再給他喂半口水,不緊不慢。
阿南見她這般細致,也放下了心,在旁邊坐下後,一抬眼看見他們的側麵,心口忽然微微一動。
這冬日陽光斜照進窗內,卓晏和唐月娘額頭眼鼻的輪廓被同一縷日光照亮,依稀竟有些相似。
第158章 故國舊夢(4)
阿南覺得心裏有些古怪。唐月娘喂卓晏喝了半碗水,放下手道:“我給卓少煮點粥吧。”
可卓晏昏迷中吐著模糊的囈語,手下意識地緊抓著她的衣袖,不肯放開。
唐月娘想要掰開他的手,可低頭聽到他的聲音,身體忽然僵住了。
他叫的,反反複複是“爹、娘”兩個字。
唐月娘頓了頓,默然將他的手掖入被子。誰知卓晏不知做了什麽噩夢,猛地掙起,唐月娘猝不及防,身體一歪,肩膀撞在後方牆上,失聲痛叫了出來。
阿南忙伸手去扶她,對卓晏責怪道:“阿晏,你看你把舅媽都撞倒了。”
卓晏茫然坐起,看著唐月娘,迷迷糊糊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唐月娘忙捂住肩部,擺手道:“不妨事不妨事……”
“還說沒事,你看你都流血了。”阿南想查看下她的傷勢,唐月娘已撫住肩頭起身,強笑解釋道,“沒事沒事,剛撞上床沿了,揉幾下就好。”
“要不,我給你找個大夫瞧瞧?”
“不用不用,我們鄉下人,受點傷有什麽大不了。”她說著,見卓晏已經無事,便安慰了幾句,匆匆離開了。
目送她離開,阿南問卓晏:“你和梁舅媽認識?”
卓晏有些迷惘,想了想才知道她說的是唐月娘:“梁嬸子嗎?我們見過幾次麵。”
阿南若有所思地看著他,他見她有探究之意,便努力又想了想:“有幾次我去礦場辦事沒來得及吃飯,她借廚房給我做過兩次,她做的羊肉鹵子麵,味道挺好的。”
見他再搜刮不出其他印象,阿南便道:“這倒是,我也去她家蹭過飯,至今念念不忘。”
叮囑卓晏好好照顧自己後,阿南帶著廖素亭離開,一出門便低聲對他道:“找兩個利索點的兄弟,好好盯著唐月娘。”
“怎麽,她有問題?”
阿南揉著自己右臂的青腫處,道:“嗯,我昨日去梁家蹭飯時,她還手腳利索呢。我不信阿晏這個草棚能撞出這麽重的傷來。”
廖素亭立即道:“反正咱們人手足,幹脆也叫幾個人去礦場,包管她全家插翅難飛!”
阿南與他相視一笑:“那最好不過了。”
到了城郊,阿南又想起一事,對廖素亭一招手,打馬如飛拐去了北元的使者們被軟禁之處。
她懷揣三大營令信,自然是來去自如,守衛還親自陪她進內。
她卻並不召集人過來問話,隻在院中轉了一圈,見簷下曬著幾件婆子們的衣服,上手摸了摸有件青布褂子已經幹了,便取了下來。
旁邊正要過來收衣服的幾個婦人麵麵相覷,又不敢上來拿,隻能站著看。
阿南拿著衣服,問她們:“這衣服是你們的吧?”
有個老婦人點了點頭,遲疑道:“這……是我的。”
“好像已經曬幹了,我幫你疊好吧。”
說著,她便十分熟練地將衣袖攏在衣襟前,門襟朝下折好,背麵朝上,疊成整齊方正的一件,然後遞給對麵的婆子。
卻見對麵的婆子臉色都變了,慌忙抓過衣服,一句話都不說,先把衣服抖散了,然後將衣襟朝上,衣袖反折,重新疊了一遍,緊抱在懷中,似是怕阿南再搶去了。
阿南打量著那衣服,問:“怎麽了,是我疊得不好嗎?我覺得挺整齊的呀。”
阿婆瞪了她一眼,一臉敢怒不敢言的表情。
阿南卻朝她笑了,從懷中掏出塊碎銀子遞給她,道:“抱歉啊,大娘,我不太懂你們北元的規矩。是我這樣疊衣服有什麽不對嗎?”
婆子看著她手中的銀子,遲疑著不敢去接,旁邊的守衛喝了一聲:“問你話,你就從實回答!”
婆子唬了一跳,抖抖索索道:“是,我們北元的人,疊衣服可不能這樣疊……這衣襟向下折衣服,是指穿衣的人……已經死了!這是給死人整理遺物呢!”
阿南“啊”了一聲,忙將手中的銀子塞到她手中,說:“對不住對不住,我可真不知道是這樣的意思。大娘,這銀子您拿去買點紅布香燭去去晦氣,真是對不住了!”
那婆子雖然感覺自己觸了黴頭,但掂了掂她給的銀子,又覺得不虧,臉色也好看了起來。
阿南看向周圍的人,見之前做主答話的婦人正在人群中,便示意她隨自己到旁邊屋內坐下,問:“阿娘,前次驗屍時,我看王女身上的首飾大都還在身上?”
婦人神情愁苦,憔悴不堪,顯然王女失蹤、她又被軟禁在異鄉,一直寢食難安:“那必定是在身上的。隻是王女死得淒慘,我們當時也沒去點數過她的首飾……怎麽,難道王女的東西,在義莊被人偷盜走了?”
阿南沒有回答,隻將那個金翅鳥頸飾拿出來,展示在她的麵前:“近日有人撿到了這個東西,我看這金翅鳥的紋樣,似屬於你們北元王族。”
“正是!這東西是王女的頸飾啊!”婦人一下子便認了出來,忙道,“王女出事那天,她正戴著這個!”
“確是她的頸飾?”
“是的,我們北元的項圈,時興緊套於脖上。這金翅鳥正懸掛在鎖骨正中,領口鈕結之處。”婦人肯定道,“不信姑娘看一看,左邊翅膀上的綠鬆石紋路,依稀像朵五瓣花。”
阿南仔細查看,果然與她說的一樣。
阿南著重看了看左肋的痕跡,可除了些許燒焦的砂石痕跡外,並無任何異狀。
楚元知抬手在卓壽左肋燒得焦脆之處,撚著那些焦土痕跡:“南姑娘,你說怎麽卓司倉與……的手上,都沾染了沙土啊?”
阿南知道他口中省略掉的,是指王女。她仔細看著楚元知指尖的沙土痕跡,湊近他低低問:“你還記得,殿下之前交給你的那撮沙土嗎?”
她指的,就是他們從梁家的柴房工具桌縫隙中,彈出來的一點點灰跡。
楚元知恍然,也壓低了聲音:“對,就是那東西!”
阿南給他使了個眼色,做了個包東西的手勢。
楚元知會意,默然點了點頭,湊近了卓壽的傷口,慎重緩慢地重新審視起來。
“說起來,這麽多年了,我驗過無數屍首,刀傷槍傷,溺斃焚燒,卻還沒見過被雷擊而死的屍身呢。”年紀較輕的仵作說道。
比較老成的仵作則道:“我在永州倒是見過一例雷擊昏迷者,那人僥幸未死,隻是身上被擊出了怪異花紋,就如雷電從他頭上生根一般,從臉至胸全是密密麻麻的紫色根須紋樣,好不詭異!”
楚元知解釋道:“雷電之力,擊於表麵一點,深入內裏萬千,身上留下的疤痕正是表明了雷電之力的進擊之法,一觸則瞬間走遍全身,無可挽救。”
另一個仵作問:“然而,看卓司倉的死狀,似是在雷擊之後還保存有意識,以至於手捂雷擊之處倒下,而不是一般被雷擊者那般直挺挺倒下?”
“對,沒有痕跡而被燒死,一般來說,是天雷擊中其他東西,焚燒之後引燃了他全身。這樣的話,雖然也因雷擊而死,但卻是間接的,因此而並未直接失去意識。”
阿南若有所思道:“可我看過當時現場,卓司倉所在的地方一片荒蕪,別說周圍有什麽易燃物了,就連一棵樹一根草都沒有,沙漠之中哪來的東西引燃?”
楚元知亦是疑惑不已:“而且,卓司倉當時的衣服已經徹底濕透,不是周圍的草木,又有什麽東西能在他身上燒起來呢……”
雖然尚有謎團,但屍身既已驗完,幾人見再無所獲,便做好記錄,準備閉棺。
卓晏見壽衣被解開後還沒理好,忙示意他們停一下,自己彎腰伸手入棺內,將焦黑遺骸所穿的壽衣細細整理好。
活人右衽,而死者所穿的壽衣則是左衽,畢竟陰陽有別。
卓晏強自控製雙手的輕微顫抖,將壽衣的左衽壓到右衽之上,悉心壓平,再以細帶係好。
阿南看著那左衽衣襟,心中忽然一動,一直卡在心口的那件小事升上心頭,讓她不由揚了揚眉。
驗屍已畢,在聲聲超度經文中,一行人抬棺出城,送至城外擇好的墓地。
卓壽重罪流放,落葉歸根已成奢望,這地方又並無什麽親友,隻有街上老人幫忙找了抬棺的“八仙”和吹打班子,卓晏懷抱靈位,廖素亭攙扶著卞存安,送到城外好生安葬。
墓旁已搭了簡陋茅屋,封好墓土後,卓晏留下結廬守墓。
阿南走出幾步,回頭看看坐在墓前的卓晏,有些擔憂地問廖素亭:“這麽冷的天氣,阿晏要守多久啊?”
“看情況吧,少則七七四十九天,最長的三年也有。”廖素亭道,“主要是擔心新墳下葬,會有不法之徒來掘墓偷盜,畢竟死者怎麽都會有套壽衣,拿去當鋪也能換幾個錢。”
阿南眺望周圍荒野:“這衣食不周的,阿晏在這兒能撐得住嗎?”
同來送葬的諸葛嘉冷冷道:“照我說,燒成骨灰算了,不用買墳地不用守,以後殿下要是允他父子落葉歸根,帶回去也方便。”
“理是這個理,但你這個人,說話絕情冷性的,總讓人聽著難受。”阿南橫了他一眼,向他伸出手,“給我搞點銀子,二三十兩就行。”
諸葛嘉臉都綠了:“這一路你都向我借多少錢了!”
阿南一副小人得誌的模樣:“又不向你借,我向神機營支取的。要查驗殿下給的令牌嗎?”
諸葛嘉咬牙切齒:“進城再說!誰出門帶這麽多錢?”
等進城拿了銀子,阿南便去街上買了一堆日用的大件小件,外加一條十斤的棉被,然後直奔城內最大的米麵店。
把銀子往櫃台上一丟,她吩咐掌櫃的簽個契:“每五天給我送一袋米麵去郊外,搭點時蔬雞蛋什麽,記得風雨無阻,先送三個月。這些銀子算預付,多退少補。”
畢竟,卞存安那病懨懨的模樣,讓他隔三差五過去可以,但給卓晏搬送東西,估計夠嗆。
掌櫃的一看白花花的銀子,樂得合不攏嘴,忙不迭答應了。
阿南指了個身強力壯的夥計,讓他扛起東西跟自己先跑一趟,熟悉一下路徑。
沿著荒道往卓壽墓前走,拐過個大土堆子時,忽然有個小孩慌慌張張從後方跑出來,差點和阿南撞個滿懷。
眼看他就要摔個屁股蹲,阿南趕緊扶住他,一看這髒兮兮的小孩,破舊褲腳下一雙凍得滿是血口子的光腿,臉上還帶著鞭抽的血痕,正是當日被官兵抽打驅趕,然後被梁壘救了的災民孩子。
她將他放下,問:“荒郊野外的,你跑這麽快幹嘛?”
“前麵……有個人快死了!”小孩嚇得不輕,指著卓壽的墓說道,“我看他噗通一下就摔倒了,和、和我爹一樣!”
阿南心下一驚,趕緊三步並作兩步,趕到卓壽墓前一看,空蕩蕩的,並無任何人在。
她又立即鑽到茅廬內看去,才鬆了一口氣。
隻見卓晏已經被一個婦人扶到了床上,對方掐著他的人中,正在低聲輕喚他:“卓少爺?”
聽到阿南進來的聲音,她回頭看來,彼此都是愕然。
“梁舅媽?”阿南見對方竟是唐月娘,不由詫異,忙打了聲招呼。
唐月娘忙道:“南姑娘,我路過這裏,看到卓少暈倒在墓前了,所以扶他進來了。”
阿南過去看了看,還好卓晏隻是悲傷過度一時昏厥,應無大礙。
“沒事,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就好了,還好舅媽熱心。”阿南示意夥計把東西放下,見唐月娘伸手探著卓晏額頭,便問,“舅媽認識阿晏?”
唐月娘應了一聲:“之前卓少來過礦場,見過幾麵。”
阿南燒了點水,唐月娘用勺子舀著水,喂卓晏先喝兩口。
卓晏意識不清,嘴唇隻下意識蠕動著,而唐月娘的動作輕柔又妥帖,將他下巴捏開後略傾半口水,耐心地等待他吞咽下去後,再給他喂半口水,不緊不慢。
阿南見她這般細致,也放下了心,在旁邊坐下後,一抬眼看見他們的側麵,心口忽然微微一動。
這冬日陽光斜照進窗內,卓晏和唐月娘額頭眼鼻的輪廓被同一縷日光照亮,依稀竟有些相似。
第158章 故國舊夢(4)
阿南覺得心裏有些古怪。唐月娘喂卓晏喝了半碗水,放下手道:“我給卓少煮點粥吧。”
可卓晏昏迷中吐著模糊的囈語,手下意識地緊抓著她的衣袖,不肯放開。
唐月娘想要掰開他的手,可低頭聽到他的聲音,身體忽然僵住了。
他叫的,反反複複是“爹、娘”兩個字。
唐月娘頓了頓,默然將他的手掖入被子。誰知卓晏不知做了什麽噩夢,猛地掙起,唐月娘猝不及防,身體一歪,肩膀撞在後方牆上,失聲痛叫了出來。
阿南忙伸手去扶她,對卓晏責怪道:“阿晏,你看你把舅媽都撞倒了。”
卓晏茫然坐起,看著唐月娘,迷迷糊糊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唐月娘忙捂住肩部,擺手道:“不妨事不妨事……”
“還說沒事,你看你都流血了。”阿南想查看下她的傷勢,唐月娘已撫住肩頭起身,強笑解釋道,“沒事沒事,剛撞上床沿了,揉幾下就好。”
“要不,我給你找個大夫瞧瞧?”
“不用不用,我們鄉下人,受點傷有什麽大不了。”她說著,見卓晏已經無事,便安慰了幾句,匆匆離開了。
目送她離開,阿南問卓晏:“你和梁舅媽認識?”
卓晏有些迷惘,想了想才知道她說的是唐月娘:“梁嬸子嗎?我們見過幾次麵。”
阿南若有所思地看著他,他見她有探究之意,便努力又想了想:“有幾次我去礦場辦事沒來得及吃飯,她借廚房給我做過兩次,她做的羊肉鹵子麵,味道挺好的。”
見他再搜刮不出其他印象,阿南便道:“這倒是,我也去她家蹭過飯,至今念念不忘。”
叮囑卓晏好好照顧自己後,阿南帶著廖素亭離開,一出門便低聲對他道:“找兩個利索點的兄弟,好好盯著唐月娘。”
“怎麽,她有問題?”
阿南揉著自己右臂的青腫處,道:“嗯,我昨日去梁家蹭飯時,她還手腳利索呢。我不信阿晏這個草棚能撞出這麽重的傷來。”
廖素亭立即道:“反正咱們人手足,幹脆也叫幾個人去礦場,包管她全家插翅難飛!”
阿南與他相視一笑:“那最好不過了。”
到了城郊,阿南又想起一事,對廖素亭一招手,打馬如飛拐去了北元的使者們被軟禁之處。
她懷揣三大營令信,自然是來去自如,守衛還親自陪她進內。
她卻並不召集人過來問話,隻在院中轉了一圈,見簷下曬著幾件婆子們的衣服,上手摸了摸有件青布褂子已經幹了,便取了下來。
旁邊正要過來收衣服的幾個婦人麵麵相覷,又不敢上來拿,隻能站著看。
阿南拿著衣服,問她們:“這衣服是你們的吧?”
有個老婦人點了點頭,遲疑道:“這……是我的。”
“好像已經曬幹了,我幫你疊好吧。”
說著,她便十分熟練地將衣袖攏在衣襟前,門襟朝下折好,背麵朝上,疊成整齊方正的一件,然後遞給對麵的婆子。
卻見對麵的婆子臉色都變了,慌忙抓過衣服,一句話都不說,先把衣服抖散了,然後將衣襟朝上,衣袖反折,重新疊了一遍,緊抱在懷中,似是怕阿南再搶去了。
阿南打量著那衣服,問:“怎麽了,是我疊得不好嗎?我覺得挺整齊的呀。”
阿婆瞪了她一眼,一臉敢怒不敢言的表情。
阿南卻朝她笑了,從懷中掏出塊碎銀子遞給她,道:“抱歉啊,大娘,我不太懂你們北元的規矩。是我這樣疊衣服有什麽不對嗎?”
婆子看著她手中的銀子,遲疑著不敢去接,旁邊的守衛喝了一聲:“問你話,你就從實回答!”
婆子唬了一跳,抖抖索索道:“是,我們北元的人,疊衣服可不能這樣疊……這衣襟向下折衣服,是指穿衣的人……已經死了!這是給死人整理遺物呢!”
阿南“啊”了一聲,忙將手中的銀子塞到她手中,說:“對不住對不住,我可真不知道是這樣的意思。大娘,這銀子您拿去買點紅布香燭去去晦氣,真是對不住了!”
那婆子雖然感覺自己觸了黴頭,但掂了掂她給的銀子,又覺得不虧,臉色也好看了起來。
阿南看向周圍的人,見之前做主答話的婦人正在人群中,便示意她隨自己到旁邊屋內坐下,問:“阿娘,前次驗屍時,我看王女身上的首飾大都還在身上?”
婦人神情愁苦,憔悴不堪,顯然王女失蹤、她又被軟禁在異鄉,一直寢食難安:“那必定是在身上的。隻是王女死得淒慘,我們當時也沒去點數過她的首飾……怎麽,難道王女的東西,在義莊被人偷盜走了?”
阿南沒有回答,隻將那個金翅鳥頸飾拿出來,展示在她的麵前:“近日有人撿到了這個東西,我看這金翅鳥的紋樣,似屬於你們北元王族。”
“正是!這東西是王女的頸飾啊!”婦人一下子便認了出來,忙道,“王女出事那天,她正戴著這個!”
“確是她的頸飾?”
“是的,我們北元的項圈,時興緊套於脖上。這金翅鳥正懸掛在鎖骨正中,領口鈕結之處。”婦人肯定道,“不信姑娘看一看,左邊翅膀上的綠鬆石紋路,依稀像朵五瓣花。”
阿南仔細查看,果然與她說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