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用想都知道,對方肯定會後悔的,不然她現在的表情也不會是幸災樂禍的。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兩人早上出發,下去不到一點多就回到興陽縣了。
宋知雨辭別馬廠長,又去國營飯店點了兩個饅頭和一盤紅燒茄子。吃不到紅燒肉,吃紅燒茄子解解饞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得不說,興陽縣國營飯店的紅燒茄子燒得真不錯,香味濃鬱,軟爛多汁,入口即化。
宋知雨吃到隻剩最後一點湯汁也沒舍得扔,用饅頭在盤底刮走,真是心酸又好笑,自從她進入實驗室,哪兒需要這樣幹?
她吃完兩個饅頭和紅燒茄子,意猶未盡地摸了摸肚子,心想無論如何也得將南河生產隊糧食的產量提上去。
就算無法實現想吃肉就能吃肉,至少也得實現想吃點好吃的素菜也能吃上,最基本的填飽肚子就不用說了,畢竟要想享受,肯定是要滿足這個最基礎的。
而另一邊的陳書記和張書記,兩人打算直接找黃書記的,隻是張書記臨時有事情,不得不先回寧安公社,陳書記沒有辦法,隻能跟著一起先回去。
然而等了幾天,張書記仍是沒有忙完工作,眼見農忙就要來了,他們公社的拖拉機連影兒都沒見著,陳書記算是徹底按捺不住了,理智的弦一崩,頭腦一熱就去了興陽縣。
陳書記知道宋知雨跟徐延年的關係比較好,因為當時關於手扶拖拉機的事情,徐延年不止一次往紅旗公社去,陳書記不關心紅旗公社的事情,但是跟徐延年有關的,他不會不關注。
因著這事兒,所以陳書記來了縣裏並沒有找徐延年,而是找了一把手黃書記。
縣委書記辦公室。
黃書記聽聞富安公社陳書記的來意,沒忍住直皺眉頭,“你說的這事兒有證據證明嗎?我聽說宋知雨同誌是很優秀的同誌。”
陳書記被問得一愣,而且黃書記到底是縣委的,氣場很是強大,陳書記麵對他本就有些緊張,被這麽一問之後,心跳直接兩倍加速。
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緊張而理直氣壯地說道:“黃書記,這哪兒還需要證據呀,我富寧公社的拖拉機都拉到紅旗公社,就等著改造成手扶拖拉機,現在幾個月過去是一點兒聲息都沒有,我們催過也問過,對方都是模棱兩可的說法。”
說到這裏,陳書記的情緒更激動了,“您說說,她要是真的會改造手扶拖拉機,需要等這麽久?”
黃書記看著他,眉頭頓時皺得更緊了,隻是臉上的表情依舊看不出變化。
“小陳啊,可是你說了這麽多也沒有提供證據,說白了都隻是你的猜測,凡事都要講究證據,我們不能光靠猜就給一件事定性啊。”黃書記耐著性子說道。
陳書記臉上的表情一僵,反應過來忙不迭想要解釋:“可是……”
“行了。”
他剛開一個頭,黃書記就打斷了他,“雖然確實沒有證據,不過你說的這件事情我會派人去了解的,若事實真如你所說,我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黃書記都說到這個地步了,陳書記就算再不情願也沒有辦法,他做事衝動沒有腦子,卻不是完全沒有腦子,別人的臉色還是能看懂的。
陳書記忍耐著滿心底的不服氣,走出縣委書記辦公室的門口,跟在他後麵的是黃書記的秘書,不過兩人是不同的方向。
辦公室裏的黃書記想了想,將重要的文件都收拾鎖到抽屜裏,隨即端起桌上的搪瓷杯,站起身來慢悠悠地出了辦公室的門。
兩分鍾後,黃書記出現在徐延年的辦公室內。
徐延年走到邊上的桌子拿熱水壺,語氣明顯有些意外地問道:“書記怎麽有空過來?是有要緊的事?”
黃書記沒讓徐延年倒水,自己接過水壺,一邊滿上一邊說道:“是有點事情,不過不是要緊的事。”
徐延年也沒跟他客氣,回到辦公桌後麵,聞言略微詫異地挑眉,思考了片刻後仍是無解,他笑著說道:“那到底是什麽不要緊的事情,居然能讓咱們興陽縣的一把手都無法解決?”
黃書記年紀比徐延年大了快兩輪,往大了算,都是快退休的年齡了,一直將徐延年當成優秀的小輩的看待,兩人相處起來一直都比較融洽。
此時黃書記聽見徐延年的話,頓時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簡直沒大沒小。”
徐延年沒有絲毫害怕,笑得更高興了。
他伸手朝黃書記示意,“您說,我洗耳恭聽。”
黃書記:……
他畢竟有工作要處理,徐延年也不是閑人,黃書記沒有就著這個話題繼續說下去,而是說起陳書記來找他的事情。
徐延年聽完頓時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他斟酌了下語言,不過也並沒有太避諱地說道:“富安公社陳書記?他是怎麽當上公社書記的?”
黃書記聞言歎了一口氣,“還不是三年前的事情,富安的前書記說錯話,被帶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一群人受到時波及,當時合適的人選隻有這個陳芳。”
徐延年點點頭表示知曉,他說道:“實在不行,換個位置吧。”
他說得沒頭沒尾,不過黃書記一下就明白了。
黃書記想了想,“有機會的話,我確實是想的。”
畢竟誰也不想自己手下有個又蠢又喜歡搞事的人。
徐延年端起杯子喝一口水,隨即又放下,有些事情還是得澄清一下,他說道:“宋知雨是個很不錯的同誌,專業能力很強,協調能力也強,紅旗公社機械廠成立,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已經擴招兩次。”
黃書記聞言頓時露出驚訝的表情,“已經擴招兩次了?”
那是真的能力很強,就算技術上不行,起碼從紅旗公社機械廠的發展來看,她仍然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徐延年:“沒錯,而且恐怕很快就又要擴招了。”
隻要新農機的消息放出去,紅旗公社機械廠的訂單量肯定會上升,屆時不隻是工人,機器和廠房都得擴增。
黃書記從來沒有管過機械廠的事情,他管的從來都是煙廠這些老大哥,所以不知道紅旗公社機械廠的勢頭居然會這麽猛。
如果說剛才是驚訝,那他現在就是震驚了,“你確定那隻是一個公社機械廠?”
徐延年瞥他一眼,反問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財政撥了款。”
黃書記一噎,財政撥款的事情他是清楚,但是他哪裏知道紅旗公社機械廠的發展會這麽快。
“改天讓這個紅旗公社機械廠的話事人來一趟,我倒要見識一下是何方神聖。”黃書記說道。
徐延年瞥了他一眼,“那您可得悠著點,小宋廠長再厲害,也隻是個二十歲的小姑娘。”
黃書記聞言眼睛一瞪,頓時被氣笑了,“你還擔心我欺負她?”
徐延年發出“嗯哼”的聲音,不置可否地看他一眼。
黃書記見狀捂了捂胸口,深呼吸一口氣,他霍地站起身,拿上自己搪瓷杯轉身就走。
再不走,他擔心自己被氣死。
不過黃書記走出徐延年辦公室,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宋知雨居然才二十歲,關鍵是徐延年那小子的態度,明顯是對人家姑娘有意思呀!
黃書記琢磨過來了,頓時沒好氣地搖搖頭。
雖然關於揭發告狀宋知雨“冒名頂替”,陳書記最終是無功而返,然而宋知雨“冒名頂替”的消息仍是被傳播出去了。
此消息一出,在興陽縣掀起了軒然大波,畢竟整個興陽縣,隻要是農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手扶拖拉機,而像富安公社寧安公社將拖拉機拉到紅旗公社改造的也不少。
一時間關於宋知雨的流言滿天飛,私底下討論的也不少。
“你們都聽說了嗎?手扶拖拉機的技術員是冒領別人功勞的,難怪現在我們公社拉過去的拖拉機,那麽久了都沒有改造完。”
“我也聽說了,怪不得呢,我還以為改造的程序又複雜又難,所以才會這麽久呢!”
“都沒想到吧,聽說是會做的技術員不願意改造了,她又不會,實在沒有辦法才會一直拖著。”
“哎喲,那可怎麽辦?我聽說手扶拖拉機可方便輕巧了,就算沒有男同誌幫忙,我們一群女同誌也能控製得很好。”
“哎,我也聽說了,可是人家不願意幫忙,我們能有什麽辦法,看著吧,我估計很快隊長就會安排人去把拖拉機拉回來了。”
聽見這話,原本隻是說八卦趣事的眾人,頓時就生氣了,抓著宋知雨狠狠地罵了起來。
“怎麽會突然拉回來,我們找真正改造拖拉機的人幫忙改造一下不就行了嗎?當初都說好的。”
“都說人家會的不願意幫忙,要是我最可惡的就是冒名頂替的,她將人頂替,咱們的誇讚就都落在她頭上了,真正會改造的人能高興得起來嗎?”
“說來也是,這個小宋技術員可真是惡毒啊,搶了不屬於自己東西!可是我有個不明白的地方,她是怎麽搶的呢?那人能願意?”
“不願意也不行啊,其實會改造拖拉機的同誌跟她是同一個生產隊的,這位小宋同誌親爹隊長,要是不同意,她爹不得針對那位同誌家呀?”
“所以現在那位同誌就不擔心了嗎?現在事情鬧得這麽大,那位同誌的日子還能好過?”
“那位同誌有什麽錯?難道可惡的壞的人不是小宋技術員和她爹?”
“就是!一家子壞東西!”
“……”
一時間,聽信流言不明真相的人民群眾紛紛開始對宋知雨以及宋二成破口大罵,連帶著有親戚在紅旗公社的都受到牽連。
紅旗公社的人很是無語,宋知雨到底是不是真材實料,他們難道不是最清楚的?
奈何不論他們怎麽解釋,外邊的人就是願意相信,使得他們真的是又無奈又氣惱。
流言越傳越激烈,紅旗公社機械廠的工人氣得替宋知雨感到委屈。
他們沒忍住去找宋知雨。
“小宋廠長,外邊好多人誤解你,說你的壞話,咱們要不找個機會澄清一下?”
“對啊,小宋廠長你明明那麽厲害,那些人怎麽能瞎說,聽著就氣人,而且我還聽說有人要將拖拉機拉走,不需要咱們幫忙改造了。”
“太氣人了,小宋廠長,什麽時候讓他們見識一下咱們的厲害?一個個聽風就是雨的,以為自己見識很廣,實際上就是井底之蛙!”
“要澄清了,再不澄清,我們那個生產隊的人都要相信了,這幾天我一回去就拉著我問,搞得我都不敢回去了。”
“誰不是呢。”
這幾天除了南河生產隊,其他生產隊的人都十分好奇外麵的流言,有些人原本不相信的,聽得多了之後都感覺是真的,所以就逮著在機械廠上班的人問。
搞得在機械廠上班的同誌煩不勝煩。
宋知雨也知道這段時間外麵的人是怎麽傳的,不過她並不擔心,甚至有點開心,因為流言現在傳得越激烈,對機械廠的好處就越大。
澆灌器和是插秧機很快就要上市,到時候趁著澄清公告出來,眾人討論的熱度最高的時候,順便將澆灌器和插秧機的消息放出去。
不得不說,這波流言來得真是及時,不論背後的人是誰,宋知雨都想去謝謝對方的程度。
所以她並不著急,安慰眾人說道:“辛苦大家再忍耐一下,我有點別的打算,大家如果聽到對我不好的話,也可以不用上前去理論,想說就任由別人說,反正我們知道不是事實就行。”
廠裏的工人雖然不理解,不過他們對宋知雨從來隻有信任,她這麽說,他們自然就這麽執行。
於是,紅旗公社機械廠的工人,在外邊再聽見關於宋知雨的流言,並不會再上前去跟人理論了,看得周圍的人都納罕不已。
流言越演越烈,就連徐延年都接到好幾封投訴信,有關於宋知雨的,有關於宋二成的,更有關於盧書記的。
舉報內容大差不差,都是說他們假公濟私,以權謀私。
宋知雨這段時間都在紅旗公社內,宋二成也一直在南河生產隊,所以並沒有遇到什麽事情。
盧書記最慘,因為有公務需要到興陽縣,也不知道別人是怎麽知道他是紅旗公社書記的,一走出縣委的大門就被人扔樹葉子和小石頭。
眼睜睜看著一塊尖銳的石頭朝自己飛過來。
盧書記:!!!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兩人早上出發,下去不到一點多就回到興陽縣了。
宋知雨辭別馬廠長,又去國營飯店點了兩個饅頭和一盤紅燒茄子。吃不到紅燒肉,吃紅燒茄子解解饞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得不說,興陽縣國營飯店的紅燒茄子燒得真不錯,香味濃鬱,軟爛多汁,入口即化。
宋知雨吃到隻剩最後一點湯汁也沒舍得扔,用饅頭在盤底刮走,真是心酸又好笑,自從她進入實驗室,哪兒需要這樣幹?
她吃完兩個饅頭和紅燒茄子,意猶未盡地摸了摸肚子,心想無論如何也得將南河生產隊糧食的產量提上去。
就算無法實現想吃肉就能吃肉,至少也得實現想吃點好吃的素菜也能吃上,最基本的填飽肚子就不用說了,畢竟要想享受,肯定是要滿足這個最基礎的。
而另一邊的陳書記和張書記,兩人打算直接找黃書記的,隻是張書記臨時有事情,不得不先回寧安公社,陳書記沒有辦法,隻能跟著一起先回去。
然而等了幾天,張書記仍是沒有忙完工作,眼見農忙就要來了,他們公社的拖拉機連影兒都沒見著,陳書記算是徹底按捺不住了,理智的弦一崩,頭腦一熱就去了興陽縣。
陳書記知道宋知雨跟徐延年的關係比較好,因為當時關於手扶拖拉機的事情,徐延年不止一次往紅旗公社去,陳書記不關心紅旗公社的事情,但是跟徐延年有關的,他不會不關注。
因著這事兒,所以陳書記來了縣裏並沒有找徐延年,而是找了一把手黃書記。
縣委書記辦公室。
黃書記聽聞富安公社陳書記的來意,沒忍住直皺眉頭,“你說的這事兒有證據證明嗎?我聽說宋知雨同誌是很優秀的同誌。”
陳書記被問得一愣,而且黃書記到底是縣委的,氣場很是強大,陳書記麵對他本就有些緊張,被這麽一問之後,心跳直接兩倍加速。
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緊張而理直氣壯地說道:“黃書記,這哪兒還需要證據呀,我富寧公社的拖拉機都拉到紅旗公社,就等著改造成手扶拖拉機,現在幾個月過去是一點兒聲息都沒有,我們催過也問過,對方都是模棱兩可的說法。”
說到這裏,陳書記的情緒更激動了,“您說說,她要是真的會改造手扶拖拉機,需要等這麽久?”
黃書記看著他,眉頭頓時皺得更緊了,隻是臉上的表情依舊看不出變化。
“小陳啊,可是你說了這麽多也沒有提供證據,說白了都隻是你的猜測,凡事都要講究證據,我們不能光靠猜就給一件事定性啊。”黃書記耐著性子說道。
陳書記臉上的表情一僵,反應過來忙不迭想要解釋:“可是……”
“行了。”
他剛開一個頭,黃書記就打斷了他,“雖然確實沒有證據,不過你說的這件事情我會派人去了解的,若事實真如你所說,我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黃書記都說到這個地步了,陳書記就算再不情願也沒有辦法,他做事衝動沒有腦子,卻不是完全沒有腦子,別人的臉色還是能看懂的。
陳書記忍耐著滿心底的不服氣,走出縣委書記辦公室的門口,跟在他後麵的是黃書記的秘書,不過兩人是不同的方向。
辦公室裏的黃書記想了想,將重要的文件都收拾鎖到抽屜裏,隨即端起桌上的搪瓷杯,站起身來慢悠悠地出了辦公室的門。
兩分鍾後,黃書記出現在徐延年的辦公室內。
徐延年走到邊上的桌子拿熱水壺,語氣明顯有些意外地問道:“書記怎麽有空過來?是有要緊的事?”
黃書記沒讓徐延年倒水,自己接過水壺,一邊滿上一邊說道:“是有點事情,不過不是要緊的事。”
徐延年也沒跟他客氣,回到辦公桌後麵,聞言略微詫異地挑眉,思考了片刻後仍是無解,他笑著說道:“那到底是什麽不要緊的事情,居然能讓咱們興陽縣的一把手都無法解決?”
黃書記年紀比徐延年大了快兩輪,往大了算,都是快退休的年齡了,一直將徐延年當成優秀的小輩的看待,兩人相處起來一直都比較融洽。
此時黃書記聽見徐延年的話,頓時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簡直沒大沒小。”
徐延年沒有絲毫害怕,笑得更高興了。
他伸手朝黃書記示意,“您說,我洗耳恭聽。”
黃書記:……
他畢竟有工作要處理,徐延年也不是閑人,黃書記沒有就著這個話題繼續說下去,而是說起陳書記來找他的事情。
徐延年聽完頓時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他斟酌了下語言,不過也並沒有太避諱地說道:“富安公社陳書記?他是怎麽當上公社書記的?”
黃書記聞言歎了一口氣,“還不是三年前的事情,富安的前書記說錯話,被帶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一群人受到時波及,當時合適的人選隻有這個陳芳。”
徐延年點點頭表示知曉,他說道:“實在不行,換個位置吧。”
他說得沒頭沒尾,不過黃書記一下就明白了。
黃書記想了想,“有機會的話,我確實是想的。”
畢竟誰也不想自己手下有個又蠢又喜歡搞事的人。
徐延年端起杯子喝一口水,隨即又放下,有些事情還是得澄清一下,他說道:“宋知雨是個很不錯的同誌,專業能力很強,協調能力也強,紅旗公社機械廠成立,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已經擴招兩次。”
黃書記聞言頓時露出驚訝的表情,“已經擴招兩次了?”
那是真的能力很強,就算技術上不行,起碼從紅旗公社機械廠的發展來看,她仍然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徐延年:“沒錯,而且恐怕很快就又要擴招了。”
隻要新農機的消息放出去,紅旗公社機械廠的訂單量肯定會上升,屆時不隻是工人,機器和廠房都得擴增。
黃書記從來沒有管過機械廠的事情,他管的從來都是煙廠這些老大哥,所以不知道紅旗公社機械廠的勢頭居然會這麽猛。
如果說剛才是驚訝,那他現在就是震驚了,“你確定那隻是一個公社機械廠?”
徐延年瞥他一眼,反問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財政撥了款。”
黃書記一噎,財政撥款的事情他是清楚,但是他哪裏知道紅旗公社機械廠的發展會這麽快。
“改天讓這個紅旗公社機械廠的話事人來一趟,我倒要見識一下是何方神聖。”黃書記說道。
徐延年瞥了他一眼,“那您可得悠著點,小宋廠長再厲害,也隻是個二十歲的小姑娘。”
黃書記聞言眼睛一瞪,頓時被氣笑了,“你還擔心我欺負她?”
徐延年發出“嗯哼”的聲音,不置可否地看他一眼。
黃書記見狀捂了捂胸口,深呼吸一口氣,他霍地站起身,拿上自己搪瓷杯轉身就走。
再不走,他擔心自己被氣死。
不過黃書記走出徐延年辦公室,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宋知雨居然才二十歲,關鍵是徐延年那小子的態度,明顯是對人家姑娘有意思呀!
黃書記琢磨過來了,頓時沒好氣地搖搖頭。
雖然關於揭發告狀宋知雨“冒名頂替”,陳書記最終是無功而返,然而宋知雨“冒名頂替”的消息仍是被傳播出去了。
此消息一出,在興陽縣掀起了軒然大波,畢竟整個興陽縣,隻要是農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手扶拖拉機,而像富安公社寧安公社將拖拉機拉到紅旗公社改造的也不少。
一時間關於宋知雨的流言滿天飛,私底下討論的也不少。
“你們都聽說了嗎?手扶拖拉機的技術員是冒領別人功勞的,難怪現在我們公社拉過去的拖拉機,那麽久了都沒有改造完。”
“我也聽說了,怪不得呢,我還以為改造的程序又複雜又難,所以才會這麽久呢!”
“都沒想到吧,聽說是會做的技術員不願意改造了,她又不會,實在沒有辦法才會一直拖著。”
“哎喲,那可怎麽辦?我聽說手扶拖拉機可方便輕巧了,就算沒有男同誌幫忙,我們一群女同誌也能控製得很好。”
“哎,我也聽說了,可是人家不願意幫忙,我們能有什麽辦法,看著吧,我估計很快隊長就會安排人去把拖拉機拉回來了。”
聽見這話,原本隻是說八卦趣事的眾人,頓時就生氣了,抓著宋知雨狠狠地罵了起來。
“怎麽會突然拉回來,我們找真正改造拖拉機的人幫忙改造一下不就行了嗎?當初都說好的。”
“都說人家會的不願意幫忙,要是我最可惡的就是冒名頂替的,她將人頂替,咱們的誇讚就都落在她頭上了,真正會改造的人能高興得起來嗎?”
“說來也是,這個小宋技術員可真是惡毒啊,搶了不屬於自己東西!可是我有個不明白的地方,她是怎麽搶的呢?那人能願意?”
“不願意也不行啊,其實會改造拖拉機的同誌跟她是同一個生產隊的,這位小宋同誌親爹隊長,要是不同意,她爹不得針對那位同誌家呀?”
“所以現在那位同誌就不擔心了嗎?現在事情鬧得這麽大,那位同誌的日子還能好過?”
“那位同誌有什麽錯?難道可惡的壞的人不是小宋技術員和她爹?”
“就是!一家子壞東西!”
“……”
一時間,聽信流言不明真相的人民群眾紛紛開始對宋知雨以及宋二成破口大罵,連帶著有親戚在紅旗公社的都受到牽連。
紅旗公社的人很是無語,宋知雨到底是不是真材實料,他們難道不是最清楚的?
奈何不論他們怎麽解釋,外邊的人就是願意相信,使得他們真的是又無奈又氣惱。
流言越傳越激烈,紅旗公社機械廠的工人氣得替宋知雨感到委屈。
他們沒忍住去找宋知雨。
“小宋廠長,外邊好多人誤解你,說你的壞話,咱們要不找個機會澄清一下?”
“對啊,小宋廠長你明明那麽厲害,那些人怎麽能瞎說,聽著就氣人,而且我還聽說有人要將拖拉機拉走,不需要咱們幫忙改造了。”
“太氣人了,小宋廠長,什麽時候讓他們見識一下咱們的厲害?一個個聽風就是雨的,以為自己見識很廣,實際上就是井底之蛙!”
“要澄清了,再不澄清,我們那個生產隊的人都要相信了,這幾天我一回去就拉著我問,搞得我都不敢回去了。”
“誰不是呢。”
這幾天除了南河生產隊,其他生產隊的人都十分好奇外麵的流言,有些人原本不相信的,聽得多了之後都感覺是真的,所以就逮著在機械廠上班的人問。
搞得在機械廠上班的同誌煩不勝煩。
宋知雨也知道這段時間外麵的人是怎麽傳的,不過她並不擔心,甚至有點開心,因為流言現在傳得越激烈,對機械廠的好處就越大。
澆灌器和是插秧機很快就要上市,到時候趁著澄清公告出來,眾人討論的熱度最高的時候,順便將澆灌器和插秧機的消息放出去。
不得不說,這波流言來得真是及時,不論背後的人是誰,宋知雨都想去謝謝對方的程度。
所以她並不著急,安慰眾人說道:“辛苦大家再忍耐一下,我有點別的打算,大家如果聽到對我不好的話,也可以不用上前去理論,想說就任由別人說,反正我們知道不是事實就行。”
廠裏的工人雖然不理解,不過他們對宋知雨從來隻有信任,她這麽說,他們自然就這麽執行。
於是,紅旗公社機械廠的工人,在外邊再聽見關於宋知雨的流言,並不會再上前去跟人理論了,看得周圍的人都納罕不已。
流言越演越烈,就連徐延年都接到好幾封投訴信,有關於宋知雨的,有關於宋二成的,更有關於盧書記的。
舉報內容大差不差,都是說他們假公濟私,以權謀私。
宋知雨這段時間都在紅旗公社內,宋二成也一直在南河生產隊,所以並沒有遇到什麽事情。
盧書記最慘,因為有公務需要到興陽縣,也不知道別人是怎麽知道他是紅旗公社書記的,一走出縣委的大門就被人扔樹葉子和小石頭。
眼睜睜看著一塊尖銳的石頭朝自己飛過來。
盧書記:!!!